用于电子换向串励电动车控制器的散热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109457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子换向串励电动车控制器的散热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换向串励电动车控制器的散热装置,包括金属固定板和壳体,所述金属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2块T型散热板和1块L型散热板,所述2块T型散热板上分别固定排列控制器的多个MOS管,所述L型散热板上固定控制器的励磁线圈的续流二极管,所述壳体与金属固定板通过四角的螺丝固定,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外部接线口和信号输入端子。本实用新型根据电子换向串励电动车控制器的具体电路结构,合理、紧凑排列MOS管和二极管等电子器件在散热板上,节省了大量空间,并将其固定在金属固定板上,外部罩有壳体,散热板与固定板之间填充导热硅脂,散热效果显著,降低了加工难度,节约了成本。
【专利说明】用于电子换向串励电动车控制器的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电子换向串励电动车控制器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单相串励电动机有很大的启动转矩和软的机械特性,过载能力强,低速转矩大,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的运行于控制。但是,由于串励电机是有刷电机,需要频繁的换向,会产生很大的碳刷磨损,大大减少电机的使用寿命,并且噪声较大,不利于控制,而电子换向控制器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不仅无污染而且节能,并且节约成本,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趋势。
[0003]市面上的散热结构多采用焊锡贴片或者简单的螺丝固定,目前,现有技术中市场上大功率直流无刷电动车控制器H桥电路和励磁续流电路散热,外加底板,可以增强散热效果,对于电子换向串励电机控制器,由于使用电子换向控制,通过对MOS管的控制来实现继电器的功能,因而需要的MOS管较之前的老式串励要多,如何合理的排列MOS管也是一个瓶颈问题。


【发明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换向串励电动车控制器的散热装置,控制器的MOS管及励磁线圈二极管排列紧凑,结构设计合理,散热效果好。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用于电子换向串励电动车控制器的散热装置,包括金属固定板和壳体,所述金属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2块T型散热板和I块L型散热板,所述2块T型散热板上分别固定排列控制器的多个MOS管,所述L型散热板上固定控制器的励磁线圈的续流二极管,所述壳体与金属固定板通过四角的螺丝固定,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外部接线口和信号输入端子。
[0007]所述T型散热板和L型散热板与金属固定板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脂。
[0008]所述金属固定板、T型散热板和L型散热板均采用铝材。
[0009]本实用新型根据电子换向串励电动车控制器的具体电路结构,合理、紧凑排列MOS管和二极管等电子器件在散热板上,节省了大量空间,并将其固定在金属固定板上,外部罩有壳体,散热板与固定板之间填充导热硅脂,散热效果显著,降低了加工难度,节约了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控制器的电路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T型散热板I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T型散热板2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实用新型L型散热板结构示意图;
[0015]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视图;
[0016]图7为本使用新型的内部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18]如图2所示,电子换向串励电动车控制器的主电路,包括四个MOS管即M0SFET1、M0SFET2、M0SFET3和M0SFET4,励磁线圈L2、电枢线圈LI和60V直流电源U,MOSFETI和M0SFET2 串联,M0SFET3 和 M0SFET4 串联,MOSFET1-M0SFET2 和 M0SFET3-M0SFET4 并联,它们通过励磁线圈L2组成H桥式电路,Dl和电枢线圈LI并联,然后和H桥式电路串联,M0SFET3、M0SFET4和Dl处于串联状态,60V直流电源U接在M0SFET4的S极和Dl的负极之间。Jl是继电器,由控制板给信号控制器开断,Rl是并联于电源两端的吸收电阻,阻值为20K,功率为2W,Cl是并联于电源两端的电容,用于稳压滤波。该电路通过控制MOS管的导通来代替接触器行使换向的职能,主要包括励磁回路和电枢回路。其中的电枢回路由M0SFET1-4控制,励磁回路由Dl控制,不同的触发脉冲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该电路有正常驱动模式和再生制动模式,分别实现电动车的正常运转和能量的回馈,正常工作时可以通过调节PWM波的导通顺序来达到弱磁调速的目的,实现转速的再次提高。
[0019]如图1、3、4、5、6和7所示,基于上述电子换向串励电动车控制器的电路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上述控制器的散热装置,包括金属固定板I和壳体2,所述金属固定板I上固定设置有2块T型散热板3和I块L型散热板4,所述2块T型散热板3上分别固定排列控制器的多个MOS管,所述L型散热板4上固定控制器的励磁线圈的续流二极管,所述壳体2与金属固定板I通过四角的螺丝固定,所述壳体2 —侧设置有外部接线口和信号输入端子5。
[0020]作为优选的方式,所述T型散热板3和L型散热板4与金属固定板I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脂,以便于充分散热。
[0021]作为优选的方式,所述金属固定板1、T型散热板3和L型散热板4均采用铝材,质量轻,散热效果好。
[0022]下面结合加工制作本实用新型成品的过程和相应的材料尺寸,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以便于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3]在加工过程中,壳体2长330mm,宽254mm,宽度方向两个螺丝孔中心距离是235mm,长度方向两个螺丝孔中心距离是310mm,孔径为9mm。
[0024]如图6所示,壳体2外部接线口中,B+是电池正极,B-是电池负极,M+是电机励磁正极,M-是电机励磁负极,A+是电机电枢正极,A-是电机电枢负极,I+是分流器正极,1-是分流器负极。信号输入端子5上的插孔分别为:1是加速器供电正极、2是加速器供电负极、3是加速信号输入、4是后退开关输入、5是前进开关输入、6是加速器开关信号、7是空、8是接触器正极、9是钥匙开关输入。
[0025]如图7所示,散热装置内部接线,其中BATT+是电池正极,BATT-是电池负极,M+是电机励磁正极,M-是电机励磁负极,A+是电机电枢正极,A-是电机电枢负极。BATT+和M+之间接继电器,M+和M-之间接电机励磁线圈和续流二极管,M-和A+之间接G3驱动的M0SFET3,M-和A-之间接GI驱动的MOSFETI,A+和A-之间接电机电枢线圈,A+和BATT-之间接G4驱动的M0SFET4,A-和BATT-之间接G2驱动的用于电子换向串励电动车控制器的散热器装置L型散热板4,其用于固定励磁线圈的续流二极管。
[0026]T型散热板3为两块,记为散热板Tl和散热板T2,其中散热板Tl分为两部分,长度都是92mm,底板拐角长度和宽度都是5mm,底板长度160mm,宽度115mm,用于固定G2驱动的M0SFET2和G4驱动的M0SFET4。 散热板T2,用于固定Gl驱动的M0SFET1和G3驱动的M0SFET3。励磁线圈最边缘续流二极管距离中心线38.5mm,相邻两个续流二极管为11mm,上下两排MOS管相距92.3mm, T型散热板3相邻两个MOS管相距10.5mm, MOS管G和S端子相距2.54mm。固定T型散热板Tl、T2的螺丝孔中心距相距横向为75mm,纵向为105mm,尾部的孔距横向中心26.5mm,孔径为4.2mm ;固定L型散热板4的两个螺丝孔中心距为60mm,孔径为4.2mm ;铜排A-固定孔距离中心线26mm,孔与孔之间间距为22mm,孔径为3.8mm ;铜排M-固定孔距离中心线32.5mm,孔与孔之间间距两端为30mm,中间为35mm,孔径为4.2mm ;铜排A+固定孔距离中心线18mm,孔与孔之间间距为22mm,孔径为3.2mm ;用于放置霍尔的中心两个铜排之间相距10mm,固定每根铜排的相邻孔间距为32mm。所述MOS管选用的是封装T0-220AB。
[0027]装配完毕后,将MOS管和二极管进行焊接到功率板上,确保焊接良好,然后将MOS管和二极管固定到散热片上,装配过程中尺寸要准确无误,这样才能接触良好,确保能够通过大电流。铜排要在功率板上进行固定,用焊锡焊接好后,确保和散热片以及底板都是绝缘状态。焊接和固定完毕后,按照图6、7进行连线即可,连线要注意方向型和输入输出类型,确保准确无误。
[0028]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电子换向串励电动车控制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固定板(I)和壳体(2 ),所述金属固定板(I)上固定设置有2块T型散热板(3 )和I块L型散热板(4),所述2块T型散热板(3)上分别固定排列控制器的多个MOS管,所述L型散热板(4)上固定控制器的励磁线圈的续流二极管,所述壳体(2)与金属固定板(I)通过四角的螺丝固定,所述壳体(2 ) 一侧设置有外部接线口和信号输入端子(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换向串励电动车控制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散热板(3)和L型散热板与金属固定板(I)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换向串励电动车控制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固定板(I )、T型散热板(3 )和L型散热板(4 )均采用铝材。
【文档编号】H05K7/20GK204069596SQ201420348768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7日
【发明者】李向杰, 李素红 申请人:李向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