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叶植物异色芋的快速繁殖方法

文档序号:242135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观叶植物异色芋的快速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观叶植物异色芋的快速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异色芋(Colocasia heterochroma H.Li et Z.X.Wei)是李恒等1991年发现并定名的芋属新种。它分布于云南西南部海拔1100m处的阴湿处,株高20cm左右。异色芋叶片盾状着生,卵状心形,膜质,长12cm,宽10cm。该种叶片绿色,叶主脉及侧脉间为墨绿色或暗紫色,远看叶面似天鹅绒状,十分漂亮,经改造后可作为观叶盆栽植物。但由于它的分布区十分局限,加上繁殖主要靠匍匐茎的无性繁殖,自然更新速度极慢,由于其生境受到了较大的破坏,加上随意采挖,目前已很难找到野生植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对异色芋进行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研究,提供一种观叶植物异色芋的快速繁殖方法,建立快繁工艺,为开发和持续利用这一野生资源提供新的繁殖技术,并为创造新品种增加了一个新的原始材料。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观叶植物异色芋的快速繁殖方法,取野生异色芋块茎主芽、匍匐茎腋芽,采用外植体消毒后接入含不同植物激素的丛芽诱导、壮苗、生根培养基后,进行移栽入种植炼苗基质,丛芽诱导培养基为MS+BA3-5mg/L+NAA0-1mg/L,壮苗培养基为MS+BA1-2mg/L+BAA0.5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1mg/L,琼脂6.2g/L,蔗糖30g/L,pH值5.8,培养温度27±2℃,光照时间12h/d,光照强度2000LX。
上述方法外植体消毒先用自来水冲洗掉材料上所带泥土,清除块茎和匍匐茎上纤维化的褐色外皮,用75%的酒精处理10s,再用0.1%HgCl2消毒20-30min,无菌水冲洗5min冲洗2-3次,用无菌纸吸干材料上所带水分,修整后接入灭过菌所带水分的培养瓶,6d左右又进行二次灭菌,分别切割叶片、叶柄、芽和茎,接入培养基中。
上述方法种植炼苗基质为用挖地基时土层深处的黄土与腐叶土按1∶1比例混匀,用1/20甲醛液消毒,密封24h,打开周边覆盖塑膜,约6d左右便可装筐,供移苗备用,所说试管苗的移栽为当完整的试管苗高约3-5cm、具3-5片叶且有根3条左右、长约1cm时,便可移栽,栽在先前消过毒的基质上,打开培养瓶口封膜,取苗时不要碰伤叶片或根尖,认真细心清除干净根系上所带琼脂,便可移苗,浇透定根水,注意保湿和防止阳光直射,在移苗3d要注意通风通气,待试管苗长出新叶,可出去覆盖保湿的塑料膜,粗放管理。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的实质内容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1材料与方法1.1材料 野生异色芋块茎主芽、匍匐茎腋芽1.2方法1.2.1外植体消毒 因异色芋长期靠无性繁殖后代,块茎和匍匐茎又在土中生长,所带杂菌较多,用常规方法灭菌不彻底,造成材料浪费和试验失败。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采集外植体后,先用自来水冲洗掉材料上所带泥土,清除块茎和匍匐茎上纤维化的褐色外皮(注意不要损伤内部组织),用75%的酒精处理10s,再用0.1%HgCl2消毒20-30min,无菌水冲洗5min冲洗2-3次,用无菌纸吸干材料上所带水分,修整后接入灭过菌所带水分的培养瓶,6d左右又进行二次灭菌(方法同上),分别切割叶片、叶柄、芽和茎,接入培养基中。
1.2.2培养条件 丛芽诱导培养基为MS+BA3-5mg/L(单位下同)+NAA0-1(详见表1),壮苗培养基为MS+BA1-2+BAA0.5,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1,琼脂6.2g/L,蔗糖30g/L,pH值5.8,培养温度27±2℃,光照时间12h/d,光照强度2000LX。
1.2.3种植炼苗基质 炼苗基质用挖地基时土层深处的黄土与腐叶土按1∶1比例混匀,用1/20甲醛液消毒,密封24h,打开周边覆盖塑膜,约6d左右便可装筐,供移苗备用。
2实验结果2.1丛芽诱导由表1可知,异色芋丛芽最合适的外植体为块茎主芽和匍匐茎腋芽。最合适的培养基为MS+BA5+NAA0-0.1,月增殖率为1∶4-5,MS+BA5诱导出的丛芽较小密集呈团块状,芽大小为0.2cm左右,可切割继代,但增殖必须经过壮苗阶段(MS+BA1-2+NAA0.2-0.5),芽才能长大。叶柄和根段培养,经过5个月观察,没诱导出丛芽,基部在培养过程中还会产生坏死现象。
表1 不同外植体在培养基上的生长反应外植体 培养基 生长状况MSBA351d芽基部切口长丛芽MSBA526d芽基部切口有密集丛芽约20个块茎主芽 MSBA5NAA145d芽基部切口丛芽长根MSBA5NAA0.1 43d芽基部切口有丛芽约10个MSBA5IBA0.1 43d芽基部切口有丛芽约6个MSBA371d芽基部切口长单芽匍匐茎腋芽MSBA5NAA0.05 71d芽基部切口长从芽、愈伤组织根 MSBA4NAA0.05 90d根缓慢生长,根白色MSBA320d叶长大、皱,30d出现极少淡绿色愈伤叶组织MSBA4NAA0.05 23d叶长大、皱,切口出现淡绿色愈伤组织MS 15d没有明显变化MSBA4NAA0.05 23d切口处膨大,长不发达愈伤组织叶柄 MSBA560d切口处膨大,长不发达愈伤组织MSBA5NAA160d切口处膨大,长不发达愈伤组织MSBA5NAA0.05 23d切口处膨大,长不发达愈伤组织2.2诱导生根异色芋丛芽可切割为单芽,芽高在1-2cm时,放在1/2MS+NAA1的培养基上诱导生根,经过20-25d培养,生根在90%以上,每株苗可长出数条根,当根长出1cm时,有2-3片叶的苗便可以进行移栽。
2.3试管苗的移栽当完整的试管苗高约3-5cm、具3-5片叶且有根3条左右、长约1cm时,便可移栽,栽在先前消过毒的基质上。打开培养瓶口封膜,取苗时不要碰伤叶片或根尖,认真细心清除干净根系上所带琼脂,便可移苗,浇透定根水,注意保湿和防止阳光直射,在移苗3d要注意通风通气,待试管苗长出新叶,可出去覆盖保湿的塑料膜,粗放管理,移栽成活率90%。
3讨论异色芋的组织培养中,丛芽诱导培养基为MS+BA5mg/L+NAA0-0.1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mg/L。快速繁殖程序为异色芋块茎主芽和匍匐茎腋芽→在丛芽诱导培养基上得到丛生芽→MS+BA1-2mg/L+NAA0.5mg/L壮苗→在生根培养基诱导生根。月增殖率1∶4,整个生殖周期约5个月。
结果显示,根切段在培养中仅缓慢生长,叶片切段和叶柄切段也仅生长出不发达的愈伤组织,没有不定芽的再生,可能原因是培养条件不合适,或者是单子叶植物特化器官培养难度较大,所需培养周期更长所致,试验仍在进行中。
异色芋块茎主芽经过4个月的组织培养,发现丛芽间有数个橙红色1-2mm大小圆点状不知名菌溢出丛芽或在丛芽接触培养基的一面出现,可清除该菌转接到新鲜培养基上,丛芽仍能继续生长,但又有新的小圆点状菌出现,若用0.1%HGCL2灭5min材料出现的白色粘菌,不久材料全毁。这些有颜色菌有可能是酵母菌,有待鉴定和探讨防治方法。异色芋组培中,BA5NAA0.1组合优于BA5IBA0.1组合,前者对丛芽增殖和生长均有利。若在芋芽培养中,芽在培养基上约有30d左右的停滞期;然后才在芽基部产生单芽、丛芽。
权利要求
1.一种观叶植物异色芋的快速繁殖方法,取野生异色芋块茎主芽、匍匐茎腋芽,采用外植体消毒后接入含不同植物激素的丛芽诱导、壮苗、生根培养基后,进行移栽入种植炼苗基质,其特征在于丛芽诱导培养基为MS+BA3-5mg/L+NAA0-1mg/L,壮苗培养基为MS+BA1-2mg/L+BAA0.5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1mg/L,琼脂6.2g/L,蔗糖30g/L,pH值5.8,培养温度27±2℃,光照时间12h/d,光照强度2000LX。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外植体消毒先用自来水冲洗掉材料上所带泥土,清除块茎和匍匐茎上纤维化的褐色外皮,用75%的酒精处理10s,再用0.1%HgCl2消毒20-30min,无菌水冲洗5min冲洗2-3次,用无菌纸吸干材料上所带水分,修整后接入灭过菌所带水分的培养瓶,6d左右又进行二次灭菌,分别切割叶片、叶柄、芽和茎,接入培养基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种植炼苗基质为用挖地基时土层深处的黄土与腐叶土按1∶1比例混匀,用1/20甲醛液消毒,密封24h,打开周边覆盖塑膜,约6d左右便可装筐,供移苗备用,所说试管苗的移栽为当完整的试管苗高约3-5cm、具3-5片叶且有根3条左右、长约1cm时,便可移栽,栽在先前消过毒的基质上,打开培养瓶口封膜,取苗时不要碰伤叶片或根尖,认真细心清除干净根系上所带琼脂,便可移苗,浇透定根水,注意保湿和防止阳光直射,在移苗3d要注意通风通气,待试管苗长出新叶,可出去覆盖保湿的塑料膜,粗放管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观叶植物异色芋的快速繁殖方法,丛芽诱导培养基为MS+BA5mg/L+NAA0-0.1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mg/L。快速繁殖程序为异色芋块茎主芽和匍匐茎腋芽→在丛芽诱导培养基上得到丛生芽→MS+BA1-2mg/L+NAA0.5mg/L壮苗→在生根培养基诱导生根。月增殖率1∶4,整个生殖周期约5个月。
文档编号A01H4/00GK1460411SQ0313514
公开日2003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4日
发明者龙春林, 程汉英, 张长芹, 罗吉凤, 王俐, 张自林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