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多杀霉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489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有多杀霉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是以多杀霉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为有效成分的杀虫组合物。
背景技术
:多杀霉素(Spinosad),是在剌糖多胞菌发酵液中提取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无公害高效生物杀虫剂。对害虫具有快速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对叶片有较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残效期较长,能有效的防治鳞翅目、双翅目和缨翅目害虫,也能很好的防治鞘翅目和直翅目中某些大量取食叶片的害虫种类。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mamectinbenzoate),是从发酵产品阿维菌素B,开始合成的一种新型高效半合成抗生素杀虫剂,它具有高效,低毒,无残留,无公害等生物农药的特点,对防治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和其它许多害虫及螨类的活性极高,既有胃毒作用又兼触杀作用。小菜蛾属鳞翅目菜蛾科,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分布,是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严重影响十字花科蔬菜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尤其在南方地区,小菜蛾全年发生,发生严重时,可引起绝收。不同农药品种的混配,是防治农业抗性害虫的常见方法。通过室内毒力测定、田间试验等,筛选出合理的配方,可有效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是害虫综合防治的重要手段。多杀霉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混配及其应用尚无人报道。
发明内容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杀霉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为有效成分的杀虫组合物,用于防治农业上的害虫,尤其用于防治抗性小菜蛾。技术方案一种含有多杀霉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杀虫组合物,由多杀霉素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组成,多杀霉素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质量比例在l:50—50:l之间。实际应用时可制成不同的应用剂型,包括乳油,微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多杀霉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杀虫组合物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在1%—60%之间。本发明有如下显著效果本发明具有杀虫谱广、防效高、持效期长、安全等特点,尤其对小菜蛾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为了有效治理小菜蛾,本发明人对多杀霉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有效成分进行了配方筛选研究,结果如下将田间采集的小菜蛾幼虫放入已准备好的白菜苗中,幼虫化蛹后,将蛹收集到垫有保湿滤纸的培养皿中,放入产卵笼让其羽化,然后将整盘的白菜苗放入产卵笼内让小菜蛾幼虫产卵,每盘白菜苗落卵量达500粒左右时,取出白菜苗盘,放在人工气候箱,温度24—26。C;相对湿度70%—80%;光照14(L):10(D)]中让卵孵化,饲养至3龄幼虫。试验药剂采用90%多杀霉素原药,9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原药,由本发明申请人配制成所需的制剂。采用夹毒叶片法进行测定用直径lcm的打孔器打取叶蝶,放入培养皿,保湿。用毛细管点滴器从低浓度开始,每叶蝶点滴lul药液,待溶剂挥发后和另一片涂有淀粉糊的叶蝶对合制成夹毒叶蝶,制作完毕放于12孔组织培养板的孔内。每处理4次重复,每重复不少于12个夹毒叶蝶,并设不含药剂的相应的有机溶剂的处理作为对照。组织培养板每个孔内接1头试虫,置于正常条件培养。接虫2—4h后,待试虫取食完含药叶蝶后,在培养板孔内加入清洁饲料继续词养至调查,淘汰未食完一张完整叶蝶的试虫。每个剂量处理试虫数80头。处理后48h调査试虫死亡情况,记录总虫数和死虫数。根据调査数据,计算各处理的校正死亡率。并根据孙于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若对照死亡率<5%,不校正;对照死亡率在5%_20%之间,进行校正;对照死亡率>20%,试验需重做。根据药剂浓度(mg/L)的对数值为自变量x,以校正死亡率的机率值为因变量y,分别建立毒力回归方程式,采用DPS软件计算单剂及各配比混剂的LG。及95%置信限、LU及95X置信限、混剂共毒系数,比较增效情况。表1多杀霉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及不同配比对小菜蛾毒力测定结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按照NY/T11547.7—2006杀虫剂联合作用划分标准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拮抗作用;12(X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从表1可以看出,多杀霉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混配,在l:50—50:1(按质量)的范围内,对小菜蛾表现为增效作用。多杀霉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混配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具体实施方式下列实施例中的百分比是制剂中的质量百分比。实施例1按多杀霉素6%,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乳化剂6027%,乳化剂500#5%,余量为乙醇和二甲苯,配制成乳油。制备方法将多杀霉素原药6%、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原药2%、乳化剂6027%、乳化剂500#5%在乙醇和二甲苯中溶解后,在混合装置中充分混合均匀,过滤后经检验合格进入自动包装机,计量包装后即得到所需的乳油。使用该混剂20—30克/亩在小菜蛾发生期兑水均匀喷雾,药后一天的防效为93.5%,药后7天防效达98%以上。实施例2按多杀霉素8%,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0.5%,乳化剂7005%,乳化剂NP-IO8%,乙醇8%,二甲苯6%,余量为去离子水,配制成微乳剂。制备方法将多杀霉素原药8%、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原药0.5%、乳化剂7005%%、乳化剂NP-IO8%、乙醇8%、二甲苯6%在混合装置中充分溶解后,补足去离子水,进入搅拌罐混合均匀后,经检验合格进入自动包装机,计量包装后即得到所需的微乳剂。使用该混剂20—30克/亩在小菜蛾发生期兑水均匀喷雾,药后一天的防效为91.2%,药后7天防效达99%以上。实施例3按多杀霉素1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润湿剂拉开粉5%,分散剂,06%,滑石粉8%,余量为高岭土,配制成可湿性粉剂。制备方法将多杀霉素原药12%、甲氮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原药3%、润湿剂拉开粉5%、分散剂NN06。/。、滑石粉8%、余量为高岭土,经粗粉碎机粉碎后,进入气流粉碎机充分粉碎混合,经检验合格后进入自动包装机,计量包装后即得到所需的可湿性粉剂。使用该混剂10—15克/亩在小菜蛾发生期兑水均匀喷雾,药后一天的防效为93.9%,药后7天防效达100%以上。实施例4按多杀霉素8%,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8%,润湿剂LS4%,分散剂SOPA一2706%,膨润土1%,黄原胶0.05%,余量为去离子水,配制成悬浮剂。制备方法将多杀霉素原药8%、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原药8%、润湿剂LS4%,分散剂SOPA—2706。/。,膨润土1%,黄原胶0.05%,余量为去离子水在高剪切乳化机中充分均匀混合45分钟左右,进入砂磨机中砂磨数遍,检验合格后进入自动包装机,计量包装后即得到所需的悬浮剂。使用该混剂10—15克/亩在小菜蛾发生期兑水均匀喷雾,药后一天的防效为92.5%,药后7天防效达100%以上。实施例5按多杀霉素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5%,润湿剂十二烷基硫酸钠6%,聚羧酸盐分散剂8%,氯化钠5%,余量为高岭土,配制成水分散性粒剂。制备方法将多杀霉素原药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原药15%、润湿剂十二烷基硫酸钠6%,聚羧酸盐分散剂8%,氯化钠5%,余量为高岭土在造粒装置中充分混合均匀、造粒,烘干,经检验合格后进入自动包装机,计量包装后即得到所需的水分散性粒剂。使用该混剂5—10克/亩在小菜蛾发生期兌水均匀喷雾,药后一天的防效为96.0%,药后7天防效达100%以上。实施例6按多杀霉素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0.5%,润湿剂十二烷基硫酸钠4%,聚羧酸盐分散剂5%,氯化钠2%,余量为高岭土,配制成水分散性粒剂。使用该混剂150—200克/亩在小菜蛾发生期兑水均匀喷雾,药后一天的防效为93.18%,药后7天防效达98%以上。实施例7按多杀霉素4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0%,润湿剂十二烷基硫酸钠8%,聚羧酸盐分散剂10%,氯化钠5%,余量为高岭土,配制成水分散性粒剂。使用该混剂2—4克/亩在小菜蛾发生期兌水均匀喷雾,药后一天的防效为97.08%,药后7天防效达100%以上。权利要求1、一种含有多杀霉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多杀霉素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组成,多杀霉素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质量比例在1∶50-50∶1之间。2、按权利要求1中提及的含有多杀霉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是在实际应用时制成不同的应用剂型,包括乳油,微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3、按权利要求1中提及的含有多杀霉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是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在1%—60%之间。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多杀霉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为有效成分的杀虫组合物,多杀霉素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质量比例在1∶50-50∶1之间;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在1%-60%之间。本发明用于防治农业上的抗性害虫,尤其用于防治抗性小菜蛾。文档编号A01P7/00GK101322493SQ200810029279公开日2008年12月17日申请日期2008年7月5日优先权日2008年7月5日发明者李志超申请人:惠州市中迅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