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杀虫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含有甲基毒死蜱和醚菊酯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
背景技术:
甲基毒死蜱(chlorpyrifos-methyl)是一种广谱的有机磷杀虫剂,通过触杀、胃毒和熏蒸均有效,无内吸性,用于防治贮藏谷物中的害虫和各种叶类作物上的害虫,也可用来防治蚊成虫、蝇类、水生幼虫和卫生害虫。但甲基毒死蜱在土壤中无持效性,多种害虫对其已产生了抗药性,且其价格昂贵。
醚菊酯(ethofenprox),化学名:2-(4-乙氧基苯基)-2-甲基丙基-3-苯氧基苄基醚,又名多来宝、苄醚菊酯、利来多、依芬宁,是由日本三井东压化学株会社(Mitsui Toatsu Chemicals Inc.)于80年代初发现的高效菊酯杀虫剂,具有杀虫谱广、杀虫活性高、击倒速度快、持续期长、对作物安全等特点。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用于防治鳞翅目、半翅目、双翅目和同翅目害虫,如白背飞虱、褐飞虱、黑尾叶蝉、棉铃虫、红铃虫、桃蚜、瓜蚜、烟叶夜蛾、小菜蛾等。缺点是单独使用容易产生抗性,持效性较差。
施用化学药剂是防治植物病虫害最为有效的手段,但通过化学防治病害也最容易产生病害抗药性问题。对于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国内外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研究,虽然一些抗病害的药剂已经开始进入实用化阶段,但合成化学药剂周期长、成本高、毒性大、环境污染严重,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通常多数情况下,它们的植物耐受性和杀虫活性不能完全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而且长期连续高剂量地施用单一的农药制剂,容易造成药剂的残留、环境污染以及抗药性等问题。因此,将不同作用机理的已开发农药进行复配是一种最佳选择。
不同成分进行复配,根据实际应用效果,来判断某种复配是增效、加和还是拮抗作用。绝大多数情况下,农药的复配效果都是加和效应,真正有增效作用的复配很少,尤其是增效作用非常明显、共毒系数很高的复配就更少了。合理的复配农药之间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既提高了其防治效果,还减少了农药使用量,降低用药成本,对环境更安全。
CN102017994A公开了一种含烯啶虫胺和甲基毒死蜱的增效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该杀虫组合物以烯啶虫胺与甲基毒死蜱为有效成分,其中,烯啶虫胺和甲基毒死蜱的重量比为0.1~80∶0.5~80。烯啶虫胺为新烟碱类杀虫剂,主要作用于昆虫神经,对害虫突触受体具有神经阻断作用。
目前,开发出具有高效、广谱、低毒、低残杀虫剂是今后发展的趋势。本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室内筛选和田间试验,发现甲基毒死蜱与醚菊酯复配,对植物虫害的防治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且关于甲基毒死蜱与醚菊酯的复配的农药组合物及应用目前尚无人报道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的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的新型杀虫剂组合物。
一种杀虫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甲基毒死蜱和醚菊酯。其中甲基毒死蜱和醚菊酯的重量比为(1-100):(1-100);
优选地,甲基毒死蜱和醚菊酯的重量比为(1-50):(1-50);
进一步优选地,甲基毒死蜱和醚菊酯的重量比为(1-30):(1-30)。
所述组合物中还包括农药助剂,其中甲基毒死蜱和醚菊酯的重量百分含量占杀虫组合物总重量的2%~90%。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中甲基毒死蜱和醚菊酯的重量百分含量占杀虫组合物总重量的5%~80%。
本发明组合物所述辅助成分包括湿润剂、分散剂、乳化剂、助表面活性剂、增稠剂、溶剂、助溶剂、防冻剂、崩解剂、泡腾助剂、防腐剂、稳定剂、成膜剂、成囊剂、pH酸碱调节剂、消泡剂、着色剂、填料、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湿润剂选自EO/PO嵌段聚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乙氧基化合物、牛油脂乙氧基铵盐、烷基萘磺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酰基谷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分散剂选自缩合萘磺酸盐、苯酚磺酸缩合物钠盐、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木质素磺酸钠、亚甲基二萘磺酸钠、丙烯酸均聚物钠盐、高分子聚羧酸盐、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盐、EO/PO嵌段聚醚、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钠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乳化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苄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蓖麻油环氧乙烷加成物及其衍生物、多元醇脂肪酸酯及其环氧乙烷加成物、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盐、烷基丁二酸酯磺酸盐、烷基联苯基醚磺酸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脂肪醇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磷酸盐、烷基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磷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联苯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烷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酚甲醛缩合物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缩甲基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烷基铵盐、氨基醇脂肪酸衍生物、多胺脂肪酸衍生物、季铵盐、牛油脂乙氧基铵盐、烷基萘磺酸盐、氨基酸、氧化胺、甜菜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和酰基谷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助表面活性剂选自正丁醇、异丁醇、正辛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增稠剂选自黄原胶、硅酸铝镁、羧甲基纤维素钠、淀粉磷酸酯钠、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溶剂选自二甲苯、松脂基植物油、油酸甲酯和重芳烃溶剂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助溶剂选自环己酮、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异丙醇、尿素、二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成膜剂选用聚乙烯醇、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羧甲基纤维素、阿拉伯树胶、黄原胶、淀粉等具有粘结性和成膜性的高分子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成囊剂所用囊壁材料为聚脲树脂:是由异氰酸酯单体与多元醇或者多元胺通过界面聚合反应而制得;异氰酸酯包括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多苯基多次亚甲基多异氰酸酯、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pH酸碱调节剂选自柠檬酸、冰醋酸、盐酸、氨水、三乙胺、三乙醇胺和二乙烯三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需用量为将最终产品的PH值调节至稳定范围内为宜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崩解剂选氯化钠、氯化铵、硫酸铵、硫酸钠、可溶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泡腾助剂选柠檬酸、酒石酸、己二酸、富马酸、苹果酸、柠檬酸二氢钾、酒石酸二氢钾、琥珀酸、碳酸钠、碳酸铵、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钾、碳酸氢钾。
所述防腐剂选自卡松、2苯并异噻唑啉-3-酮、甲醛、水杨酸苯酯、苯甲酸钠、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山梨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稳定剂选自环氧大豆油、环氧氯丙烷、亚磷酸三苯酯、缩水甘油醚或季戊四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消泡剂选自有机硅消泡剂、聚醚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着色剂选自氧化铁、氧化钛、偶氮染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填料选自高岭土、硅藻土、滑石粉、轻质碳酸钙、白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水为自来水、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所述的本发明组合物可以配置成可以制备液体制剂或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可以是农业用的任意液体制剂,固体制剂也是农业用的任意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包括悬浮剂、悬乳剂、微囊悬浮剂、种子处理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乳油、可溶液剂、可分散油悬浮剂、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或悬浮种衣剂;固体制剂包括可湿性粉剂、可溶粉剂、粉剂、种子处理干粉剂、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干悬浮剂、泡腾片剂、泡腾粒剂、水分散粒剂或颗粒剂。
所述组合物包含甲基毒死蜱和醚菊酯,可以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如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番茄、黄瓜、甘蓝、西兰花、辣椒、马铃薯、豇豆、菜豆、韭菜、蒜、柑橘、桃、苹果、梨或茶树上的害虫。
本发明以甲基毒死蜱与醚菊酯为有效成分的复配杀虫剂,对于虫害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延缓虫害抗药性的产生,并降低了成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可用于抗性虫害的治理。所述的害虫为稻飞虱、稻象甲、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小麦蚜虫、玉米螟、黏虫、大豆蚜虫、大豆食心虫、棉铃虫、棉蚜、棉红铃虫、盲蝽蟓、蓟马、象甲、造桥虫、烟粉虱、白粉虱、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斑潜蝇、韭蛆、蒜根蛆、地老虎、蛴螬、柑橘木虱、桃蚜、苹果绵蚜、梨木虱、梨黄粉蚜、椿象、松毛虫、烟草夜蛾、茶尺蠖及茶小绿叶蝉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剂可以用通用方法制备。因此,本发明还包括上述杀虫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剂可以以其本身浓缩物形式或以制剂形式使用,根据靶标虫害的性质不同采用浇灌、喷雾、弥雾、喷淋、拌种、浸种、撒施或涂刷方法,其施用总有效活性随天气条件、作物状态或施用方法而变化。
本发明杀虫组合物和现有技术相比还有非常突出有益效果:
(1)两者混配,可以有效扩大防治谱;组合物协同增效明显,同时减少用量,增加对虫害的防治效果等。
(2)本发明组合物由不同作用机制的有效成分组成,可有效延缓抗性的产生;
(3)本发明组合物与单剂相比,不仅提高防治效果,也扩大了防治谱,减少用药次数,降低用药成本,减轻环境压力,从而起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效果;
(4)本发明组合物可显著改善作物的耐受性,使药剂对作物的安全性更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目的以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实验采用室内生测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如无特别说明,以下提及的比例都为质量份数比。
制备实施例:
下列用语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杀虫活性化合物甲基毒死蜱与醚菊酯以特定混合比例构成的组合物。
一、悬浮剂的配制
实施例1:14%(2%+12%)悬浮剂
将2g甲基毒死蜱和12g醚菊酯组合物、脂肪醇乙氧基化合物3.0g、烷基萘磺酸盐1.0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2.0g、苯酚磺酸缩合物钠盐3.0g、乙二醇3g、卡松0.2g、有机硅消泡剂0.2g、蒸馏水补加至100g,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30min,再输至砂磨机中,循环砂磨1-3次即得14%悬浮剂。悬浮剂中含14%含量活性化合物。
实施例2:20%(4%+16%)悬浮剂
将4g甲基毒死蜱和16g醚菊酯组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0g、烷基萘磺酸盐1.0g、亚甲基二萘磺酸钠3.0g、黄原胶0.05g、硅酸铝镁0.6g、丙三醇2.0g、水杨苯酯0.4g、有机硅消泡剂0.1g、去离子水补至100g,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20分钟,再输至砂磨机中,循环砂磨1-3次即得悬浮剂。悬浮剂中含20%含量活性化合物。
实施例3:30%(10%+20%)悬浮剂
将10g甲基毒死蜱和20g醚菊酯组合物、烷基萘磺酸盐2.0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2.0g、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1.0g、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2.0g、丙三醇2.0g、对羟基苯甲酸丁酯0.2g、聚醚消泡剂0.1g、蒸馏水补至100g,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25分钟,再泵至砂磨机中砂磨90分钟,过滤后即得悬浮剂。悬浮剂中含30%含量活性化合物。
实施例4:30%(15%+15%)悬浮剂
将15g甲基毒死蜱和15g醚菊酯组合物、牛油脂乙氧基胺盐1.0g、酰基谷胺酸盐2.0g、高分子聚羧酸盐3.0g、二辛基磺基琥珀酸钠盐2.0g、尿素3.0g、有机硅消泡剂0.1g、去离子水补加至100g,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20分钟,再输至砂磨机中,循环砂磨1-3次即得30%悬浮剂。悬浮剂中含30%含量活性化合物。
实施例5:40%(30%+10%)悬浮剂
将30g甲基毒死蜱和10g醚菊酯组合物、EO/PO嵌段聚醚1.0g、烷基萘磺酸盐1.0g、高分子聚羧酸盐4.0g、丙烯酸均聚物钠盐3.0g、异丙醇2.0g、有机硅消泡剂0.1g、苯甲酸钠0.5g、自来水补至100g,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30分钟,再输至砂磨机中,循环砂磨1-3次即得40%悬浮剂。悬浮剂中含40%含量活性化合物。
二、微囊悬浮剂
实施例6:30%(25%+5%)微囊悬浮剂
将25g甲基毒死蜱和5g醚菊酯组合物、酰基谷胺酸盐2.0g、苯酚磺酸缩合物钠盐1.0g、有机硅消泡剂0.1g、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PAPI 3g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 2g、阿拉伯胶(5%)水溶液10g,去离子水34.46g充分混合,再投入到砂磨机中砂磨,砂磨至D90粒径为3-5微米。开启搅拌(维持700转/min),然后将砂磨好的悬浮液升温至60℃,同时缓慢加入三乙醇胺0.04g,维持稳定的囊壁材料固化温度8小时,后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2.0g、烷基萘磺酸盐1.0g、尿素2.0g、丙三醇2.0g、硅酸铝镁(2%)水溶液10g、适量的稀盐酸水溶液调PH值至6.5左右、防腐剂甲醛0.1g、有机硅消泡剂0.3g,搅拌均匀,即制得30%微囊悬浮剂。微囊悬浮剂中含30%含量活性化合物。
三、水分散粒剂的配制
实施例7:54%(36%+18%)水分散粒剂
将36g甲基毒死蜱和18g醚菊酯组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0g、木质素磺酸盐3.0g、氯化钠15.5g、羧甲基纤维素1.0g、高岭土21.5g充分混合,再通过气流粉碎,造粒成型得水分散粒剂。水分散粒剂中含54%含量活性化合物,产品粒径为80-120目。
实施例8:60%(45%+15%)水分散粒剂
将45g甲基毒死蜱和15g醚菊酯组合物、EO/PO嵌段聚醚4.0g、木质素磺酸盐3.0g、可溶性淀粉5.0g、阿拉伯树胶2.0g、轻质碳酸钙3.0g、硅藻土23.0g充分混合,再通过气流粉碎,造粒成型得水分散粒剂。水分散粒剂中含60%含量活性化合物,产品粒径为80-120目。
实施例9:50%(25%+25%)水分散粒剂
将25g甲基毒死蜱和25g醚菊酯组合物、EO/PO嵌段聚醚7.0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0g、硫酸钠6.0g、黄原胶0.1g、高岭土31.9g充分混合,加入适量的自来水混合均匀,再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粗磨和均质,再泵至砂磨机中砂磨,砂磨至一定粒径,再造粒成型得水分散粒剂。水分散粒剂中含50%含量活性化合物,产品粒径为80-120目。
实施例10:60%(40%+20%)水分散粒剂
将40g甲基毒死蜱和20g醚菊酯组合物、EO/PO嵌段聚醚4.0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6.0g、木质素磺酸盐1g、氯化钠11.0g、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2.0g、高岭土16.0g充分混合,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混合均匀,再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粗磨和均质,再泵至砂磨机中砂磨,砂磨至一定粒径,再造粒成型得水分散粒剂。水分散粒剂中含60%含量活性化合物,产品粒径为80-120目。
四、可湿性粉剂的配制
按配方要求,将原药、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可得到。
实施例11:20%(12%+8%)可湿性粉剂
将12g甲基毒死蜱和8g醚菊酯组合物、烷基苯磺酸盐5.0g、木质素磺酸钠7.0g、白炭黑3.0g、高岭土65.0g充分混合,再通过超细粉碎至一定粒径,得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中含20%含量活性化合物。
实施例12:45%(22.5%+22.5%)可湿性粉剂
将22.5g甲基毒死蜱和22.5g醚菊酯组合物、萘磺酸缩合物钠盐4.0g、高分子聚羧酸盐6.0g、滑石粉3.0g、轻质碳酸钙5.0g、硅藻土37.0g充分混合,再通过超细粉碎至一定粒径,得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中含45%含量活性化合物。
五、悬浮种衣剂的配制
实施例13:10%(3%+7%)悬浮种衣剂
将3g甲基毒死蜱和7g醚菊酯组合物、烷基萘磺酸盐1.0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0g、丙烯酸均聚物钠盐1.0g、羧甲基纤维素1.0g、丙三醇3.0g、黄原胶0.2g、卡松0.2g、有机硅消泡剂0.1g、偶氮染料0.2g、去离子水加至100g充分混合,再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粗磨和均质,再泵至砂磨机中砂磨,砂磨至一定粒径,再过滤后即得悬浮种衣剂。悬浮种衣剂中含10%含量活性化合物,D90粒径为3-5微米。
实施例14:35%(20%+15%)悬浮种衣剂
将20g甲基毒死蜱和15g醚菊酯组合物、烷基萘磺酸盐2.0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0g、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2.0g、阿拉伯树胶2.0g、丙三醇3.0g、黄原胶0.2g、2苯并异噻唑啉-3-酮0.1g、氧化铁0.2g、聚醚消泡剂0.1g、蒸馏水加至100g充分混合,再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粗磨和均质,再泵至砂磨机中砂磨,砂磨至一定粒径,再过滤后即得悬浮种衣剂。悬浮种衣剂中含35%含量活性化合物,D90粒径为3-5微米。
六、种子处理干粉剂
实施例15:40%(25%+15%)种子处理干粉剂
将25g甲基毒死蜱和15g醚菊酯组合物、缩合萘磺酸盐4.0g、滑石粉2.0g、轻质碳酸钙5.0g、硅藻土49.0g充分混合,再通过超细粉碎至一定粒径,得种子处理干粉剂。种子处理干粉剂中含40%含量活性化合物。
七、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
实施例16:50%(16%+34%)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
将16g甲基毒死蜱和34g醚菊酯组合物、EO/PO嵌段聚醚7.0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0g、硫酸钠6.0g、羧甲基纤维素钠1.0g、高岭土31.0g充分混合,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再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粗磨和均质,再泵至砂磨机中砂磨,砂磨至一定粒径,再造粒成型得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中含50%含量活性化合物,产品粒径为80-120目。
八、种子处理悬浮剂
实施例17:30%(24%+6%)种子处理悬浮剂
将24g甲基毒死蜱和6g醚菊酯组合物、烷基萘磺酸盐2.0g、酰基谷胺酸盐1.0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1.0g、苯酚磺酸缩合物钠盐1.0g、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2.0g、聚乙烯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2.0g、季戊四醇1.0g、丙三醇2.0g、有机硅消泡剂0.1g、去离子水补至100g,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高速剪切25分钟,再泵至砂磨机中砂磨60分钟,过滤后即得30%种子处理悬浮剂。种子处理悬浮剂中含30%含量活性化合物。
九、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
实施例18:30%(25%+5%)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
将50g甲基毒死蜱、聚醚消泡剂0.5g、烷基萘磺酸盐1.0g、酰基谷胺酸盐2.0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1.0g、去离子水45.5g充分混合,再投入砂磨机中砂磨,砂磨至一定粒径,再过滤后即得悬浮剂。悬浮剂中含50.0%甲基毒死蜱,D90粒径为3-5微米。再取上述制备得到的50%含量甲基毒死蜱悬浮剂50g与醚菊酯5.0g、苯酚磺酸缩合物钠盐1.0g、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1.0g、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1.0g及丙三醇2.0g进行混合,去离子水补至100g,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机中升温至70℃,乳化速度为1200转/分,高速剪切25分钟,温浴120分钟,过滤后即得30%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中含30%含量活性化合物。
十、悬乳剂的配制
实施例19:30%(25%+5%)悬乳剂
将50g甲基毒死蜱、EO/PO嵌段聚醚2g、苯酚磺酸缩合物钠盐1g、丙烯酸均聚物钠盐1.0g、乙二醇2.0g、黄原胶0.3g、聚醚消泡剂0.1g、去离子水43.6g充分混合,再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剂中高速剪切粗磨和均质,再泵至砂磨机中砂磨,砂磨至一定粒径,再过滤后即得悬浮剂。悬浮剂中含50%甲基毒死蜱,D90粒径为3-5微米。再取上述制备得到的50%含量甲基毒死蜱悬浮剂50g与醚菊酯5.0g、二甲苯10.0g、丙烯酸均聚物钠盐3.0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0g、乙二醇3.0g、黄原胶0.1g、聚醚消泡剂0.1g及去离子水25.8g充分混合,高速剪切,均质乳化、过滤即制得悬乳剂,悬乳剂中含30%含量活性化合物。
实施例20:30%(15%+15%)悬乳剂
将30g醚菊酯、EO/PO嵌段聚醚1.0g、苯酚磺酸缩合物钠盐2.0g、丙烯酸均聚物钠盐1.0g、丙二醇2.0g、黄原胶0.3g、聚醚消泡剂0.1g、去离子水63.6g充分混合,再投入到高剪切均质乳化剂中高速剪切粗磨和均质,再泵至砂磨机中砂磨,砂磨至一定粒径,再过滤后即得悬浮剂。悬浮剂中含30%醚菊酯,D90粒径为3-5微米。再取上述制备得到的30%含量醚菊酯悬浮剂50g与甲基毒死蜱15.0g、二甲苯10.0g、萘磺酸缩合物钠盐3g、脂肪醇乙氧基化合物5.0g、丙二醇4.0g、羧甲基纤维素钠0.3g、聚醚消泡剂0.1g及去离子水12.6g充分混合,高速剪切,均质乳化、过滤即制得悬乳剂,悬乳剂中含30%含量的活性化合物。
十一、水乳剂的配制
实施例21:30%(25%+5%)水乳剂
将甲基毒死蜱悬浮剂25g与醚菊酯5.0g组合物、二甲苯10.0g、环己酮5.0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0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0g、乙二醇3.0g、黄原胶0.1g、卡松0.1g、聚醚消泡剂0.1g及去离子水补至100g充分混合,高速剪切,均质乳化、过滤即制得水乳剂,水乳剂中含30%含量活性化合物。
十二、乳油的配制
实施例22:20%(12%+8%)乳油
将甲基毒死蜱悬浮剂12g与醚菊酯8.0g组合物、环己酮5.0g、N,N-二甲基乙酰胺3.0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0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0g、重芳烃溶剂油加至100%,充分混合,搅拌溶解完全后得乳油,乳油中含20%含量活性化合物。
十三、泡腾片剂的配制
实施例23:40%(25%+15%)泡腾片剂
将25g甲基毒死蜱和15g醚菊酯组合物、柠檬酸5.0g、淀粉10.0g、聚醋酸乙烯酯3.0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3.0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0g、轻质碳酸钙16.0g、硅藻土20.0g,混合并通过超细粉碎,再造粒,干燥后再压片,即得泡腾片剂,泡腾片剂中含40%含量活性化合物。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中剂型的制备方法均为常规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均为质量百分比。
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
为了防治农业上产生抗性的稻飞虱和菜青虫,发明人以甲基毒死蜱与醚菊酯进行了互相复配的增效研究,实验者采用水稻稻飞虱和甘蓝菜青虫为测定对象。
具体方法为:
测定不同药剂对稻飞虱和菜青虫的LC50值,并采用共毒系数计算方法,计算出混剂的共毒系数(CTC),确定混剂的增效性,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以混剂中某一单剂为标准药剂(通常选择LC50较低者),进行计算:
实测(混剂)毒力指数=标准药剂LC50值/供试药剂(混剂)LC50值×100
理论毒力指数=标准药剂毒力指数×标准药剂在混合组配中所占百分比+供试药剂毒力指数×供试药剂在混合组配中所占百分比
共毒系数=实测混剂毒力指数/理论混剂毒力指数×100
共毒系数分级:CTC大于120时混剂具有协同增效性,CTC小于80时为拮抗作用,CTC在80-120之间为相加作用。
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一:
具体方法:甲基毒死蜱与醚菊酯的室内活性测定。室内生物测定采用稻茎浸渍法,测试对象为水稻稻飞虱,每处理重复4次,每浓度处理80头。按照有效成分甲基毒死蜱(A):醚菊酯(B)质量配比为50∶1~1∶50进行试验,测定其对水稻稻飞虱的共毒系数。
试验结果表明,甲基毒死蜱和醚菊酯混配后对水稻稻飞虱具有增效作用,表中所列的配比共毒系数都远大于120,因此甲基毒死蜱与醚菊酯混配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见表1)。
表1、甲基毒死蜱与醚菊酯混配对水稻稻飞虱的室内毒力
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二:
甲基毒死蜱与醚菊酯的室内活性测定,测试对象为甘蓝菜青虫。按照有效成分甲基毒死蜱(A):醚菊酯(B)质量配比为50∶1、30∶1、20∶1、10∶1、6∶1、4∶1、1∶1、1∶2、1∶5、1∶6、1∶10、1∶20、1∶30、1∶50进行试验,测定其对甘蓝菜青虫的共毒系数。
试验结果表明:甲基毒死蜱与醚菊酯混配防治甘蓝菜青虫增效效果显著。甲基毒死蜱与醚菊酯混配配比在50∶1~1∶50时,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见表2)。
表2、甲基毒死蜱与醚菊酯混配对甘蓝菜青虫的室内毒力
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目的:为了验证甲基毒死蜱和醚菊酯组合物对水稻稻飞虱和甘蓝菜青虫的防治效果以及为供试药剂提供田间最佳使用剂量和使用技术的药效资料,进行本实验。
田间药效试验一:
试验在浙江新农化工仙居生测中心试验田开展,前茬为油菜,土质为粘壤土,肥力中等,水稻栽培方式为旱育稀植。供试作物为水稻,品种为秀水519,对象为水稻稻飞虱(褐飞虱为主)。应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制备的甲基毒死蜱和醚菊酯组合物田间防治水稻稻飞虱。
1、试验处理:本试验所用到的实施例制剂均设3个不同处理浓度,对照药剂分别是市售农药单剂40%甲基毒死蜱乳油和10%醚菊酯悬浮剂,并设清水空白对照。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33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30m2,随机区组排列。按每公顷药量对水30公斤对准水稻基部均匀喷雾。
2、试验方法: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3天、7天及14天各调查1次,每小区采取平行跳跃法调查5点,每点5丛,拍打稻丛接飞虱于瓷盆,统计飞虱数,计算防效(试验结果见表3)。
表3、甲基毒死蜱和醚菊酯组合物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试验效果
由表3可知:甲基毒死蜱与醚菊酯组合物以1:6、1:4、1:2、1:1比例复配的药剂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效明显高于甲基毒死蜱与醚菊酯单剂,且随剂量的增加而递增,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组合物的防治效果优良,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田间药效试验二:应用实施例6、实施例10、实施例4、实施例8制备的甲基毒死蜱和醚菊酯组合物田间防治甘蓝菜青虫。
试验田设置在浙江新农化工仙居生测中心试验田开,试验地为土壤,肥力中等,PH值为中性。实验基地种植规格为20cm×20cm,实验采用小区对比实验,每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20m2。
1、试验处理:本试验所用到的实施例制剂均设2个不同处理浓度,对照药剂分别是市售农药单剂40%甲基毒死蜱乳油和10%醚菊酯悬浮剂,并设清水空白对照。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33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20m2,随机区组排列。按每公顷药量对水60公斤对准甘蓝均匀喷雾。
2、试验方法: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每个调查小区标记10株有虫甘蓝植株,调查每株甘蓝上的菜青虫幼虫数量,药后1天、3天及7天各调查一次残虫数,并计算药剂防效(试验结果见表4)。
表4、甲基毒死蜱和醚菊酯组合物防治甘蓝菜青虫田间试验效果
由表4可知:甲基毒死蜱与醚菊酯组合物以5:1、2:1、1:1、3:1比例复配的药剂对甘蓝菜青虫的防效明显高于甲基毒死蜱单剂与醚菊酯单剂,且随剂量的增加而递增,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组合物的防效优良,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虽然本发明中活性化合物甲基毒死蜱以及醚菊酯为已知化合物,且各组分的杀虫性能和杀虫谱已经被本领域技术人员基本了解,但是将上述活性化合物复配以实现本发明所期望的更优秀杀虫效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则是非显而易见的。已知的杀虫活性化合物数量巨大,为了在海量的活性化合物中找到少量可以与甲基毒死蜱复配且能达到协同增效效果的组分,发明人付出了大量的创造性劳动。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