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动物挤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转平台及其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行业均出现了自动化生产设备。奶牛养殖行业中使用旋转平台对奶牛进行挤奶,旋转平台低速旋转,奶牛走进旋转平台的挤奶格,挤奶格上设置吸奶装置,通过吸奶装置进行吸奶。
为了驱动旋转平台旋转,在旋转平台的底部一般固定有圆形轨道,并通过驱动圆形轨道旋转从而驱动整个旋转平台旋转。现有技术中,一般在圆形轨道的径向内侧设置驱动装置,并通过驱动装置上的滚轮来带动圆形轨道旋转。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在旋转平台运行的过程中,圆形轨道可能发生偏离,圆形轨道发生偏离后由于没有纠偏的装置,在旋转平台继续运行的过程中,滚轮可能与圆形轨道发生脱离,使圆形轨道失去动力,而当偏离严重时,甚至有可能损坏设备。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旋转平台一般采用2-3台功率较大的驱动装置,而当其中的1台或2台驱动装置发生故障后,剩下的驱动装置所提供的动力将不足以支持旋转平台旋转,这使得在维修驱动装置的过程中需要停工,这不便于生产的持续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偏离的圆形轨道进行纠正的旋转平台的驱动装置,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圆形轨道偏离程度的旋转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旋转平台的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旋转平台的圆形轨道,包括第一立座、第二立座、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第一端和第二横梁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一立座,使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能够朝所述圆形轨道的径向方向摆动;所述第一横梁设置有被电机驱动的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圆周表面适于贴紧所述圆形轨道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二横梁设置有能够自由转动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圆周表面适于贴紧所述圆形轨道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为所述圆形轨道的径向方向上的内外圆周表面;在第一横梁的第二端与第二立座之间以及第二横梁的第二端与第二立座之间均设置有弹性结构,使所述主动轮对所述圆形轨道的第一侧面施加推力,和使所述从动轮对所述圆形轨道的第二侧面施加推力。
其中,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立座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安装有芯轴,所述芯轴朝向所述圆形轨道的径向方向设置,所述芯轴的第一端固定所述固定板,所述芯轴的第二端可拆卸地安装有挡板,横梁的第二端设置有通孔,所述芯轴穿过所述通孔,在所述挡板与所述横梁之间的芯轴上套设有弹簧。
其中,所述芯轴的第二端设置为螺纹段,在所述螺纹段上套设两个螺母,所述挡板被夹在所述螺母与所述弹簧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立座设置有沿所述圆形轨道的径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横梁的第二端在所述第一滑轨内滑动,所述第二横梁的第二端在所述第二滑轨内滑动。
其中,所述第一横梁的第二端固定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二横梁的第二端固定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二立座固定有第一U型板和第二U型板,所述第一U型板和第二U型板的开口方向平行于所述圆形轨道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一滑板在所述第一U型板的U型槽内滑动,所述第二滑板在所述第二U型板的U型槽内滑动。
其中,所述第一U型板的U型槽的下表面支撑所述第一滑板,所述第二U型板的U型槽的下表面支撑所述第二滑板。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横梁的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动轮。
其中,所述主动轮的圆周表面设置有摩擦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旋转平台,包括固定在所述旋转平台的底部的圆形轨道和用于驱动所述圆形轨道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为上述的驱动装置。
其中,设置有5-8台所述驱动装置,分布于所述圆形轨道的周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旋转平台的驱动装置,通过在圆形轨道的两侧设置主动轮和从动轮,并设置弹性结构,使得主动轮能一直贴紧圆形轨道的侧面,即使圆形轨道发生了偏离,主动轮也能够随圆形轨道一起偏离并贴紧圆形轨道的侧面,为圆形轨道持续地提供动力;同时,在圆形轨道发生了偏离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的弹性结构共同作用,减少或消除圆形轨道的偏离量,不管圆形轨道往径向方向的内侧或外侧偏离,均有弹性结构进行反向纠正,保证旋转平台的正常运行。
设置有上述驱动装置的旋转平台,能够减轻圆形轨道发生偏离的程度;同时,该旋转平台共设置5-8台的上述驱动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只采用2-3台功率较大的驱动装置,本旋转平台即使有1-2台驱动装置不能正常工作了,其他的驱动装置也能提供足够的动力来维持旋转平台的运行,保证了生产的持续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驱动圆形轨道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申请中,为了能表明部分零部件的朝向,采用了如“朝圆形轨道的径向方向”来进行描述,而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应当理解到该方向的描述仅是为了能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例如“朝圆形轨道的径向方向”应当理解为“基本朝向圆形轨道的径向方向”,该方向不必指向圆形轨道轨道,因此,“基本朝向圆形轨道的径向方向”的技术方案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平台的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旋转平台的圆形轨道,如图1至图3所示,其包括第一立座1、第二立座2、第一横梁3和第二横梁4,第一横梁3的第一端和第二横梁4的第一端通过销钉铰接于第一立座1,使第一横梁3和第二横梁4能够朝圆形轨道7的径向方向摆动;第一横梁3设置有被电机32驱动的主动轮31,主动轮31的圆周表面适于贴紧圆形轨道7的第一侧面;第二横梁4设置有能够自由转动的从动轮41,从动轮41的圆周表面适于贴紧圆形轨道7的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为圆形轨道7的径向方向上的内外圆周表面。在图3中,主动轮31位于圆形轨道7的径向内侧,从动轮41位于圆形轨道7的径向外侧,该布置方式仅是其中一种实施方式而已,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把主动轮31设置在圆形轨道7的径向外侧,把从动轮41设置在圆形轨道7的径向内侧,上述的替换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一横梁3的第二端与第二立座2之间以及第二横4梁的第二端与第二立座2之间均设置有弹性结构,弹性结构包括固定在第二立座2的固定板61,固定板61安装有芯轴62,芯轴62朝向所述圆形轨道7的径向方向设置,芯轴62的第一端固定于固定板61,芯轴62的第二端可拆卸地安装有挡板63,横梁3、4的第二端设置有通孔,芯轴62穿过通孔,在挡板63与横梁之间的芯轴62上套设有弹簧64,弹簧64使主动轮31对圆形轨道7的内侧圆周面施加径向向外的推力,和使从动轮41对圆形轨道7的外侧圆周面施加径向向内的推力。上述两个相反方向的推力的提供,能够增加主动轮31与圆形轨道7的贴紧程度,防止主动轮31打滑;同时,在圆形轨道7发生了偏离后,该两个推力共同作用,能够减少或消除圆形轨道7的偏离量,不管圆形轨道7往径向方向的内侧或外侧偏离,均有弹簧64进行反向纠正,保证旋转平台的正常运行。在附图,是在第一滑板53和第二滑板54上设置通孔,芯轴62穿过第一滑板53和第二滑板54的通孔的;而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把横梁的长度加长,并在横梁上设置通孔,也是能实现上述目的的;因此,该两种方式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芯轴62的第二端设置为螺纹段,在螺纹段上套设两个螺母65,挡板63被夹在螺母65与弹簧64之间。通过调节螺母65在芯轴62轴向上的位置,即可调节挡板63的位置,改变弹簧64被压缩的程度,从而调节推力的大小。而在旋转平台的运行过程中,难免会产生震动,使得螺母65发生松动,为此,在本实施例中,一根芯轴62上设置两个螺母65,两个螺母65相互拧紧能达到自锁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立座2设置有沿圆形轨道7的径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第一横梁3的第二端在第一滑轨内滑动,第二横梁4的第二端在第二滑轨内滑动。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横梁3的第二端固定有第一滑板53,第二横梁4的第二端固定有第二滑板54;第二立座2固定有第一U型板51和第二U型板52,第一U型板51和第二U型板52的开口方向平行于圆形轨道7的径向方向;第一滑板53在第一U型板51的U型槽内滑动,第二滑板54在第二U型板52的U型槽内滑动,U型槽为滑板53、54的的滑动导向。如图3所示,圆形轨道7为工字型的轨道,主动轮31和从动轮41在轨道两侧的槽内旋转,因此,旋转平台的上下震动也会使得主动轮31和从动轮41上下震动,而这上下震动会造成零部件的变形,不利于旋转平台的长期使用;为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U型板51的U型槽的下表面支撑第一滑板53,第二U型板52的U型槽的下表面支撑第二滑板54,也即间接地对主动轮31和从动轮41进行了支撑,因此可减缓旋转平台上下震动的程度,提高整个旋转平台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驱动装置还包括固定在第一横梁3的减速器33,减速器33的输入端连接电机32的输出端,减速器33的输出端连接主动轮31。主动轮31的圆周表面设置有摩擦层311,防止主动轮31与圆形轨道7之间发生打滑。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旋转平台,包括固定在旋转平台的底部的圆形轨道和用于驱动圆形轨道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为上述的驱动装置。设置有5-8台驱动装置分布于圆形轨道的周向上。现有的旋转平台通常设置3台的驱动装置,每台驱动装置内采用功率较大的电机,而当其中1台驱动装置发生故障后,剩下的2台驱动装置的功率不足以驱动旋转平台继续旋转,因此,只能停工维修。而本实施例中,共设置5-8台驱动装置周向分布于圆形轨道,每台驱动装置内可选用功率较小的电机,当其中的1台或2台驱动装置发生故障后,剩下的驱动装置仍能支持旋转平台继续旋转;同时,电机功率减小后,驱动装置的重量和体积也相应地减小,减少了维修时搬运的难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