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油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849266阅读:来源:国知局
莎草、马唐、大叶油草、鸭舌茅 草、胜红蓟、反枝苋等禾草类、莎草类、阔叶类杂草的防除效果。
[0061] 醅浆草属多年生草本,高10~35cm。表4中可以看出,乳油对醅浆草具有非常理 想的防除效果,施药后3个小时,三种浓度的药液喷洒后,杂草都表现出变黄的症状,且施 药后1天,杂草除防效果达到1〇〇%,3%低浓度的药液也能表现出理想的防除效果。
[0062] 莎草属莎草科多年生杂草,杆散生,直立,锐三棱形。三种不同浓度的乳油均能 对其产生一定的防除效果。施药后3小时,喷施低浓度,杂草表现出下垂的症状,中高浓 度(5 %、7 % )均能使其变黄;施药后第1天,中高浓度防除效果达到97%,低浓度仅为 64. 5%,施药7天后,低浓度的基本可以对杂草达到完全的防除效果。
[0063] 马唐属禾草科,一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是较为常见的杂草之一。施药3小 时后,乳油均能使其出现一定程度的下垂症状,低浓度最多除防效果为65. 2%,中浓度最大 防除效果接近93. 3%。高浓度对杂草的防除效果达到100%,且施药后第三天,基本上能对 杂草起到完全防除的效果。
[0064] 大叶油草大叶油草学名为"地毯草",多年生草本,具匍匐茎,属禾本科植物。通过 表4看出,乳油对大叶油草的除防效果并没有对其他杂草效果那么理想,施药后第1天,低 浓度防效大约18%,中高浓度分别为60%、83% ;施药后5天,高浓度除防效果达到95%, 但没有完全杀死杂草,小浓度最高防效为68%,中浓度最高防效为92%。
[0065] 鸭舌草根状茎极短,具柔软须根。乳油对鸭舌草表现出较为理想的防除效果,三种 浓度的药液施药3小时后,均能使杂草变黄,且最后都能完全杀死杂草。高浓度的药液,施 药第3天,草表现出死亡的迹象,而低、中浓度的药液分别为施药后第7天、第5天,鸭舌草 才能死亡。
[0066] 茅草,禾本科白茅属多年生草本,生长较为普遍,是防治比较困难的杂草之一。本 次试验,乳油对茅草展现了不错的防除效果。低浓度的药剂基本上不能完全杀死杂草,但是 5%、7%浓度的药剂对茅草的防除效果达到100%,且基本是在施药前5天。对茅草的防除 效果,乳油比较理想。
[0067] 胜红蓟属于菊科类阔叶作物。表4显示,低浓度的乳油只能引起胜红蓟的下垂,但 不能起到杀死的作用,而高中浓度,在施药后的前3天,只对杂草的外体表现出了一定程度 的变化,随着时间的延长,杂草慢慢变黄,最后枯萎到死亡。在试验的观察过程中,即使是高 浓度的药剂也不能彻底杀死胜红蓟,最大防效为93. 5%。
[0068] 反枝苋属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危害棉花、豆类、花生、瓜类、薯类、蔬菜等多 种旱作物。低浓度的药剂效果不够理想,高浓度对杂草达到很显著的防除效果。施药后三 个小时,低浓度会引起杂草出现下垂的症状,但中高浓度会致使其表体出现变黄的现象。
[0069] 5. 3三种浓度的乳油对地锦草的防除效果,参见表5。
[0070] 表5 :乳油对地锦草的防除特征
[0071]
[0072] 注:表中斑块指的是叶片上出现,无明显变话指基本上没有变化
[0073] 表5表示浓度为3%、5%、7%三种浓度的乳油对地锦草的防除特征。施药后3个 小,低浓度基本对杂草无任何作用,高浓度出现斑块的现象,施药后1天,高浓度药剂在叶 子上产生的斑块变大,第3天变黄,施药后第5天,叶片产生枯萎的症状,其他两种浓度的药 剂对杂草产生最大的症状仅仅变黄,可见中低浓度对地锦草的防除效果不理想。
[0074] 综上所述,三种浓度3 %、5 %、7 %三种浓度的乳油分别对醅浆草、莎草、马唐、大叶 油草、鸭舌茅草、胜红蓟、反枝苋等禾草类、莎草类、阔叶类杂草的展现出一定防除效果。对 大部分杂草来说,低浓度(3% )的药剂表现出较为缓慢的除草功能,而中浓度(5% )与高 浓度(7% )的配方药剂表现较为相当的防除杂草的作用。
[0075] 对于像醅浆草、鸭舌草,通常根状茎极短,具柔软须根的杂草,3%浓度的配方药液 就能彻底杀灭;对于像马唐、牛筋草等须根系统较为发达的杂草,建议施用高浓度(7% ) 的药剂;对于像茅草、大叶油草等禾本科杂草,低浓度的药液基本上很难杀灭,建议使用 5%~7%的浓度;对于像胜红蓟、反枝苋等阔叶杂草,由于其拥有强大的茎部系统,使用高 浓度配方药液。从节约成本且保证拥有对杂草拥有一定的防除效果角度上说,优选5 %浓度 的配方药液。
[0076] 在试验观察过程中,施药后3小时,大部分杂草都表现出一定的症状,如植株下 垂、叶片出现斑块、叶片变黄等现象,表明该乳油对杂草拥有较强的速效性。通常施药后1 至3天,大部分杂草可以杀灭。
[0077]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 所有这些改进或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一种乳油,其包含如下质量比的组分:矿物油75~100份、乳化剂0~15份和有机 酸0~10份,所述矿物油包含石蜡油和Q。~C 25的烷烃。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油,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质量比的组分:矿物油85~90 份、乳化剂5~10份和有机酸3~7份。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蜡油和所述烷烃的质量比例为 0· 5 ~2〇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油,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包含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 酯和蓖麻油聚氧乙烯醚,所述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和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的质量比为1 : 1〇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酸选自乙酸、辛酸、癸酸和壬酸 中的任一种或几种。6. -种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乳油作为除草剂的应用。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乳油的除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1、 在乳油中兑入水,搅拌得到均匀的喷洒药液,其中乳油与水的体积比百分数为 3%~10% ; 52、 将所述喷洒药液喷洒至待除杂草上。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待除杂草包括禾草类、 莎草类和/或阔叶草类。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除杂草包括莎草、马唐、醅浆草、大 叶油草、鸭舌草、茅草、胜红蓟、地锦草和/或反枝苋。10. -种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乳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在矿物油中加入乳化剂进行不断搅拌得到混合料; B、 在所述混合料中再加入有机酸,继续进行不断搅拌,得到乳油。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乳油,其包含如下质量比的组分:矿物油75~100份、乳化剂0~15份和有机酸0~10份,所述矿物油包含石蜡油和C10~C25的烷烃。本发明的乳油为触杀型茎叶处理剂,由天然轻质矿物油组成均一、透明油状液体,有轻微的脂肪和椰油香味,喷施后,矿物油能够渗透到植物绿色组织,阻断于植物的光合系统电子传递链,使植物绿色组织内的过氧化氢、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单线态氧等自由基迅速积累,从而破坏叶绿体膜的不饱和脂肪质膜脂肪酸,使植物细胞质渗漏于细胞间隙,造成叶片的迅速凋萎和干枯而死亡;本发明的乳油无土壤活性,并且能够被微生物迅速降解。
【IPC分类】A01N61/02, A01P13/00, A01N25/30
【公开号】CN105613590
【申请号】CN201510054745
【发明人】刘伟, 苏敏, 刘震, 刘迎, 王立颖
【申请人】深圳百乐宝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