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组酵母Pp420D生产漆酶的方法

文档序号:557203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重组酵母Pp420D生产漆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用酶制剂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以酵母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发酵法制备工业用酶制剂的方法,确切地说是一种重组酵母Pp420D生产漆酶的方法。
背景技术
漆酶(Laccase,EC 1.10.3.2)是一类含铜的多酚氧化酶,能够催化多种酚类和非酚类化合物氧化,同时伴随有分子氧还原成水。漆酶广泛存在于高等真菌(特别是担子菌)中。漆酶作用底物广泛、催化效率高,在生物制浆和漂白、食品风味改良、饲料营养改善、人工合成染料脱色、纺织纤维软化细化、新型药物开发、生物传感器制造及新型能源开发等领域具有潜在重要应用价值[洪宇植,肖亚中,房伟等(2005)Trametes sp.AH28-2漆酶A的诱导合成及其基因5′-端调控区的克隆与分析.生物工程学报21547-552;Xiao YZ,Hong YZ,Li JF et al(2006)Cloning of novel laccase isozyme genes from Trametes sp.AH28-2 and analyses of their differentialexpression.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DOI 10.1007/s00253-005-0188-2],近年来成为国际酶工程学和环境科学交叉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
真菌漆酶的产业化应用需要大量廉价的酶制剂。然而,多数野生真菌的漆酶产量普遍低下,且液态发酵生产过程通常需要芳香类化合物诱导。毒性诱导物的使用使得发酵液净化处理难度大,易造成环境污染,酶的生产成本高。
重组表达是现代酶制剂和稀有蛋白生产普遍采用的生物技术。有一些漆酶同工酶成功获得异源活性表达,宿主菌主要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和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e)等,表1概括了近年来国际上漆酶重组表达的情况。在这些研究中,多数重组漆酶的得率较低(一般低于10×104U/L),或者发酵周期太长,尚难以满足工业应用的需要。
表1漆酶重组表达情况

*检测底物为愈创木酚,其余的为ABTS(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

发明内容
本发明使用的基因工程菌株酵母Pp420D(Pichia pastoris Pp420D)由申请人自主构建。系统研究了漆酶发酵生产的工艺,包括发酵培养基配制、灭菌、接种、种液制备和发酵培养以及后处理。所述的发酵培养就是将制备的种液接种在经灭菌的pH4.0~7.0的发酵培养基中,于25~31℃条件下培养20~30小时,维持溶氧25~35%,然后按每升发酵培养基每小时添加12~25mL营养液的速度流加甲醇营养液,于18~28℃条件下继续培养7~10天后进行后处理;所述的培养基为每升水中含30~50g甘油、10~25g K2SO4、10~20gMgSO4·7H2O、3~5g KOH、0.5~1.5g CaSO4、20~35mL 85%的H3PO4;所述的甲醇营养液为每升甲醇中含1.0~1.5vt%(体积百分比,下同)的微量元素母液,微量元素母液为每升水中含40~80g FeSO4·7H2O、15~30g ZnCl2、3~9g CuSO4·5H2O、2~4g MgSO4·7H2O、0.3~0.6gCoCl2、0.1~0.4g生物素、0.1~0.3g Na2MoO4、0.01~0.03g H3BO3、0.06~0.1g NaI、3~7mL浓H2SO4。
在发酵培养过程中流加甲醇营养液时,优选每升发酵培养基每小时添加16~20mL营养液的流加速度。
发酵培养基优选每升水中含40g甘油、18g K2SO4、15g MgSO4·7H2O、4g KOH、1gCaSO4、27mL 85%的H3PO4。
甲醇营养液优选每升甲醇中含1.2vt%的微量元素母液。
微量元素母液优选每升水中含65g FeSO4·7H2O、0.5g CoCl2、0.2g生物素、0.2gNa2MoO4、0.02g H3BO3、0.08g NaI、5mL浓H2SO4。
所述后处理是指发酵培养结束后漆酶的分离与纯化。
过滤分离得到的发酵液即是漆酶粗制剂。漆酶产量高达2.0×105U/L(ABTS法)。粗酶制剂加水稀释后可直接用于纸浆漂白、染料脱色、纤维软化、饲料加工等,也可以浓缩、冻干后贮存。分离得到的菌体可加工蛋白饲料。
当用于食品、饮料或生物传感器时应对漆酶粗制剂进行纯化。纯化过程在4~10℃条件下进行,首先将漆酶粗制剂浓缩,然后溶于缓冲溶液中,离心分离后上清液用离子交换树脂纯化。
利用重组酵母Pp420D生产漆酶成本低廉,发酵工艺成熟,能进行大规模生产。且在漆酶生产过程中无需毒性芳香化合物诱导,发酵液后处理简单,对环境无毒害作用。
漆酶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漆酶酶活在2.0×105U/L(ABTS法)以上。
由申请人自主构建的漆酶生产菌株重组酵母Pp420D(Pichia pastoris Pp420D,分类名毕赤酶母)已于2006年04月04日送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号为CCTCCNOM206031。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一)、培养基制备1、种子培养基(1L)13.4g酵母氮素(YNB,无氨基酸)、10g甘油、0.4mg生物素。过滤除菌。
2、发酵培养基(1L)40g甘油、18.2g K2SO4、14.9g MgSO4·7H2O、4.1g KOH、0.93gCaSO4、26.7mL H3PO4(85%)。121℃高温灭菌20min,或者过滤除菌(孔径0.45μm)。
3、微量元素母液(1L)65g FeSO4·7H2O、20g ZnCl2、6.0g CuSO4·5H2O、3.0gMgSO4·7H2O、0.5g CoCl2、0.2g生物素、0.2g Na2MoO4、0.02g H3BO3、0.08g NaI、5mL浓H2SO4。过滤除菌。
4、甲醇营养液在1L甲醇中加入1.2vt%的无菌的微量元素母液。
(二)、种液制备接种酵母Pp420D到已灭菌的种子培养基中,25~31℃、150~300r/min培养16~24小时,至菌悬液在600nm处的光吸收OD600=2~10。酶活测定方法参考文献[Liu W,Chao Y,Liu S et al(2003)Molecular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accase gene from the basidiomycete Fome lingosus andexpression in Pichia pastoris.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63174-181]。
(三)、发酵产酶1、将种液按5~15%体积分数接种于已灭菌的发酵培养基中,25~31℃培养,流加氨水维持pH4.0~7.0,自动调节转速使溶氧维持在20~35%。
2、20~30小时后,按每升发酵培养基每小时添加15~25mL营养液的速度流加甲醇营养液,同时调节温度至18~28℃,维持溶氧30%继续发酵7~10天,当菌体光密度OD600达500以上、漆酶酶活超过2.0×105U/L(ABTS法)时,发酵培养结束。
(四)、酶制剂制备1、酶活力达到高峰时下罐并收集发酵液,十层纱布过滤(或4000~10000×g离心10~20min)除去菌体,即得到漆酶粗制剂(可根据需要超滤浓缩或加水稀释,用于纸浆漂白、工业染料脱色、废水处理、纤维软化、饲料加工等领域)。菌体可加工成蛋白类饲料。
2、粗酶制剂依次按下述步骤可获得纯酶,所有操作在4~10℃进行①粗制剂超滤浓缩10~50倍,在10mmol/L柠檬酸-Na2HPO4缓冲液(pH8.0)中透析3~6h,然后10000×g离心10min。②上清液上预先用透析液平衡的DEAE-Sepharose FF离子交换柱,并用0.3mol/L的硫酸铵进行线性洗脱,活性组分用灭菌水(或去离子水)稀释并超滤脱盐,即可获得纯酶制剂(纯酶制剂除了可用于上述粗酶的应用领域外,还能用于食品和饮料工业、生物传感器等)。
权利要求
1.一种重组酵母Pp420D生产漆酶的方法,包括培养基配制、灭菌、接种、种液制备和发酵培养以及后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培养就是将制备的种液接种在经灭菌的pH4.0~7.0的发酵培养基中,于25~31℃条件下培养20~30小时,维持溶氧25~35%,然后按每升发酵培养基每小时添加12~25mL营养液的速度流加甲醇营养液,于18~28℃条件下继续培养7~10天后进行后处理;所述的发酵培养基为每升水中含30~50g甘油、10~25g K2SO4、10~20g MgSO4·7H2O、3~5g KOH、0.5~1.5g CaSO4、20~35mL 85%的H3PO4;所述的甲醇营养液为每升甲醇中含1.0~1.5vt%的微量元素母液,微量元素母液为每升水中含40~80g FeSO4·7H2O、15~30g ZnCl2、3~9g CuSO4·5H2O、2~4g MgSO4·7H2O、0.3~0.6gCoCl2、0.1~0.4g生物素、0.1~0.3g Na2MoO4、0.01~0.03g H3BO3、0.06~0.1g NaI、3~7mL浓H2SO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漆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培养基为每升水中含40g甘油、18g K2SO4、15g MgSO4·7H2O、4g KOH、1g CaSO4、27mL 85%的H3PO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产漆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每升发酵培养基每小时添加16~20mL营养液的速度流加甲醇营养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漆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甲醇营养液为每升甲醇中含1.2vt%的微量元素母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漆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量元素母液为每升水中含65g FeSO4·7H2O、20g ZnCl2、6g CuSO4·5H2O、3g MgSO4·7H2O、0.5g CoCl2、0.2g生物素、0.2g Na2MoO4、0.02g H3BO3、0.08g NaI、5mL浓H2SO4。
全文摘要
一种重组酵母Pp420D生产漆酶的方法,由申请人自主构建的基因工程菌株酵母Pp420D制备种液后接种在培养基上于25~31℃条件培养20~30小时,维持溶氧25~35%,然后按每升发酵培养基每小时添加12~25mL营养液的速度流加甲醇营养液,于18~28℃条件下继续培养7~10天后过滤分离,发酵液即是漆酶粗制剂,添酶酶活超过2.0×10
文档编号C12N9/02GK1952111SQ200610147190
公开日2007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9日
发明者肖亚中, 洪宇植, 周宏敏, 李剑凤 申请人:安徽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