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加工茶油的碱化、脱色、脱臭综合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7855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精加工茶油的碱化、脱色、脱臭综合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食用油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山茶油精 加工过程中用于碱化、脱色、脱臭工艺的综合锅设备。
背景技术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植物,占世界油茶资源的80%以上。以油茶果子为原料加工的茶油,因其脂肪酸构成比 较合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0%以上,且不含黄曲霉素与胆固醇,富含维生素E, 是目前世界上最健康的食用油之一,享有"油中之王"和"液体黄金"之美称, 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深受城乡市民喜爱。我国油茶的加工现状为毛油基本由农民按传统方法压榨提取,存在出油率低、杂质含量高、颜色乌黑、不透明、酸值和过氧化值等严重超标,并在油 脂中含有特殊的臭味组分,不能直接供应市场,故必需经茶油加工厂精制才能 成为商品油上市。目前,各地采用的茶油精制加工技术大致需经脱胶(一般有 水化脱胶和酸化脱胶)、碱炼-水洗脱酸(通过加入碱的方法,使游离的脂肪酸 皂化形成水溶性的盐再经过水洗将其除去)、脱色(一般工业上采用吸附的方法)、脱臭(一般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或高温真空进行脱臭)及冬化分提(在-5 "C下冷冻48h)等工艺步骤,需分别使用碱化锅、脱色锅、脱臭锅、冬化锅才能 完成。例如,湖南的庞文胜,毛洗荣,湖南省平江县林业局,茶油精炼工艺初 探林业科技开发2004, 18 (1): 54-55其工艺流程为毛油一碱炼一水洗一脱 色一滤压一脱臭一过滤一精制茶油和食用茶油。该炼油工艺中需分别使用碱化 锅、脱色锅、脱臭锅。即将碱炼后的油从碱化锅中泵入脱色锅,以2。C/min的 速度给锅升温,至90 10(TC时,通过拉真空吸入相当于毛油重2% 4%的活 性白土后,将油温升至105'C保持25 30min后降温;脱色后泵入脱臭锅,升温的同时拉真空,通过汽提脱臭并清除油中白土等杂质的异味;升温至175-180 。C,真空-O. 092 MPa保持l h左右,可得出一级精炼茶油;升温至240。C,破 真空维持660MPa气压,保持2 3 h可得出高烹油。朱少新一种茶油加工新工 艺,中国专利CN1667105公开(公告)日2005.09. 14,工艺步骤为(l)磷酸 脱胶:在常温下,往浸出毛茶油中加入油重O. 1%-0. 2%的磷酸,其浓度为80%-90%, 快速搅拌40min; (2)碱炼在20%-30。/。。C低温下加入20°/。NaOH溶液,边搅拌边 加碱,搅拌速度60r/min,后升温至60-65。C,升温时30r/min搅拌,然后静置 8-10h,放出皂脚,再用油重的5%-10%的热水洗涤2次;(3)低温过滤将碱炼 后的油冷却至9-l(TC左右,过滤;(4)脱色先将过滤茶油在真空度为96kPa, 温度为95-100°C, 60r/min搅拌条件下脱水,至脱水锅内无水雾为止,然后加 入油重的2%活性白土,脱色0.5h,脱色后的油在真空度为100kPa,温度为230 "C条件下进行水蒸气蒸馏5h,然后冷却至7(TC以下破真空,过滤而得成品茶油。在炼油机械的研制方面,多篇文献涉及单独的碱化锅、脱色锅、脱臭锅、 或填料式脱臭塔;例如,吉林省粮油科学研究设计所新型节能脱臭罐的研制中 国科技成果数据库(项目年度编号92215826),研制了一种节能脱臭罐,并采 用该技术改造后的脱臭罐加工大豆油;安陆粮食机械厂油脂脱臭锅中国专利 CN2216426公开(公告)日1996.01.03,申请的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脂脱臭锅; 刘智锋高忠霞(国内贸易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兰州市油脂加工厂)油脂 精炼技术的新进展(I)中国油脂1998, 23 (2): 3-6报导涉及到一种填料式 脱臭塔等。综上所述, 一方面由于上述各工艺环节的界限比较清楚,所涉设备碱化锅、 脱色锅、脱臭锅均为专用,故生产场地与设备投入必然较大;另一方面现有的 精制工艺需反复多次、多锅地加温与降温,既浪费了能源,又延长了加工周期, 提高了生产成本;再一方面工艺中采用白土作为吸附剂,所加工成的山茶油往 往己失去了茶油所特有的清香,也很难达到有机食用油的标准,从而难以实现 茶油的真正价值。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山茶油精加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需分别使用碱 化锅、脱色锅、脱臭锅才能完成相应各工艺,导致生产场地与设备投入大;经 几次升温与降温的过程,能源浪费大,加工周期长,生产成本高;茶油产品失 去了特有的清香,难以达到有机食用油标准等缺陷,提出一种以有机食品为标 准,以保持茶油特有的清香为前提,投资省,能耗低,周期短,生产成本低, 产品质量好,食用安全的用于精加工茶油的碱化、脱色、脱臭综合锅。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精加工茶油的碱化、脱色、脱臭综合锅,该综合锅包括锅体和锅支架, 在锅体外壁上设置有通入锅体内的进蒸汽管、进蒸汽管阀门、蒸汽压力表、进 油管、进水管、温度表、视孔A、电动机、真空泵、缓冲器、缓冲器阀门、吸液 管、吸液管阀门、喷液球、吸活性碳管、吸活性碳管阀门、出水管、出水管阀 门、出油管、出油管阀门、过滤泵、出废水管、出废水管阀门、视孔B、出蒸汽 管及出蒸汽管阀门;在锅体内设置有螺旋型蒸汽加温管、转动轴、搅拌叶片、 刮片器、镜口灯及锅体夹层内壁;其中,所述螺旋型蒸汽加温管的上端与进蒸 汽管相连接,其下端与出蒸汽管相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上端与电动机相连接, 转动轴的下端与搅拌叶片相连接;所述刮片器安装在视孔A的后侧,所述镜口 灯安装在视孔B的内侧;所述锅体夹层内壁其形状与该部位锅体外壁相匹配, 其高度自进蒸汽管至锅底,在锅体夹层内壁与锅体外壁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腔 室,该腔室的上端与进水管相连接,下端与出水管相连接。所述一种精加工茶油的碱化、脱色、脱臭综合锅的使用方法是,按以下步 骤进行(1) 油茶籽压榨,提取毛油;(2) 碱炼脱酸将毛油通过本实用新型综合锅进油管输入锅体内至与进油管相齐,打开进水管(关闭出水管)使水流入锅体夹层内壁与外壁之间形成的 腔室内(起保温作用),再打开进蒸汽管与出蒸汽管,通入蒸汽后经过蒸汽加温管加热至20-3(TC;启动真空泵调真空后,通过吸液管按量将碱液吸入并经喷 液球均匀喷入锅体内;启动搅拌叶片,按60转/分,转5分钟后,降为30转 /分,转30分钟;再启动蒸汽加温管加热至6(TC,加入油量10%的同温度水, 按30转/分,转30分钟后停止加热,静止6-8小时(约35-45°C )进行油水分 离,打开出废水管,弃去水分,本步骤用少量碱液除去了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3) 水洗、脱水调真空后,通过吸液管加入油量10%的同温水(约35-45 °C), 45转/分,转3分钟,静止30分钟,进行油水分离,打开出废水管弃去 水分;再用真空吸,加入油量10%的同温水(约33-43°C), 50转/分,转5分 钟,静止40分钟,进行油水分离,弃去水分;再用真空吸,加入油量10%的同 温水(约30-40°C), 50转/分,转5分钟,静止100分钟,弃去水分,在本步 骤中除去了油中水分,并脱除了油中部份臭味;(4) 活性碳脱色、高温真空脱臭抽真空至O. 1 Kpa,同时启动蒸汽加温 管加油温至93-97i:, 50转/分,转2小时后,按油重的1.6%称取过200目筛 活性碳粉,并用步骤(3)水洗脱水后的油与200目活性碳粉按5 : l混和后, 通过吸活性碳管真空吸入锅体内,90°C, 60转/分,转30分钟;打开出水管, 使冷水流经腔室(起降温作用),油温冷却至70-8(TC后从本实用新型综合锅出 油管出油,并经过滤泵过滤,在本步骤中除去了油中色素和臭味;(5) 经另设的冷却锅低温脱脂;(6) 经过滤、加入抗氧剂或氮气、包装成产品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把常规炼油工艺中的三种锅(碱化锅、脱色锅、脱臭锅)合成一个综合锅,可将油茶毛油放入综合锅中先加入少量碱水碱炼,除去游离脂肪酸;再经数次水洗与脱水后,既除去油中水分,又 脱除油中的部份臭味;然后往锅中放入一次性超细活性碳脱色除杂,同时进行 高真空高温短时脱臭的工艺步骤在同一个锅中完成,避免了常规炼油工艺中需 经多锅几次升温与降温过程,导致生产场地与设备投入大、能源浪费大、加工 周期长、生产成本高的缺陷;同时,在综合锅中超细活性碳脱色除杂与高真空、 高温短时脱臭同步完成,既防止油料酸价的上升,又阻止了常规采用的酸性白 土杂质的进入,可充分保留茶油所特有的清香;该综合锅为各工序提供了高真 空度的条件,有效保护了茶油中的不饱和酸,避免了有害物质一~"过氧化物的 生成。从而达到了显著节省场地与设备投入,节约能源,减少了工序,縮短工 时,降低成本,并使油脂品质达到国标GB11765-2003 —级食用油标准的目的, 适于在中小企业应用、推广。


图1 一种精加工茶油的碱化、脱色、脱臭综合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例并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l:(综合锅的部件与结构)一种精加工茶油的碱化、脱色、脱臭综合锅,该综合锅包括锅体1和锅支 架2,在锅体l四周外壁上设置有通入锅体内的进蒸汽管3、蒸汽管阀门4、蒸 汽压力表5、进油管6、进水管7、温度表8、视孔A9、电动机IO、真空泵ll、 缓冲器12、缓冲器阀门13、吸入水或碱液的吸液管14、吸液管阀门15、喷液 球16、吸活性碳管17、吸活性碳管阀门18、出水管19、出水管阀门20、出油管21、出油管阀门22、过滤泵23、出废水管24、出废水管阀门25、视孔B26、 出蒸汽管32及出蒸汽管阀门33;在锅体1内设置有螺旋型蒸汽加温管27、转 动轴28、搅拌叶片29、刮片器30、镜口灯31及锅体夹层内壁34;其中,所述 螺旋型蒸汽加温管27的上端与进蒸汽管3相连接,其下端与出蒸汽管32相连 接;所述转动轴28的上端与电动机10相连接,转动轴28的下端与搅拌叶片29 相连接;所述刮片器30安装在视孔A9的后侧,所述镜口灯31安装在视孔B26 的内侧;所述锅体夹层内壁34其形状与该部位锅体1外壁相匹配,其高度自进 蒸汽管3至锅底,在锅体夹层内壁34与锅体1外壁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腔室, 该腔室的上端与进水管7相连接,下端与出水管19相连接。实施例2:(综合锅的使用)一种精加工茶油的碱化、脱色、脱臭综合锅的使用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1) 油茶籽压榨,提取毛油;(2) 碱炼脱酸将毛油通过本实用新型综合锅进油管6输入锅体1内至与 进油管6相齐,打开进水管7 (关闭出水管19)使水流入锅体夹层内壁34与锅 体l外壁之间形成的腔室内(起保温作用),再打开进蒸汽管3与出蒸汽管32, 通入蒸汽经过蒸汽加温管27加热至20-30°C;启动真空泵ll调真空后,通过吸 液管14按量将碱液吸入并经喷液球16均匀喷入锅体1内;启动搅拌叶片29, 按60转/分,转5分钟后,降为30转/分,转30分钟,再启动蒸汽加温管27 加热至6(TC,加入油量10%的同温度水,按30转/分,转30分钟后停止加热, 静止6-8小时(约35-45。C)进行油水分离,打开出废水管24,弃去水分,本 步骤用少量碱液除去了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3) 水洗、脱水调真空后,通过吸液管14加入油量10%的同温水(约35-45°C), 45转/分,转3分钟,静止30分钟,进行油水分离,打开出废水管 24弃去水分;再用真空吸,加入油量10%的同温水(约33-43°C), 50转/分, 转5分钟,静止40分钟,进行油水分离,弃去水分;再用真空吸,加入油量IO %的同温水(约30-40。C), 50转/分,转5分钟,静止100分钟,弃去水分, 在本步骤中除去了油中水分,并脱除了油中部份臭味;(4) 活性碳脱色、高温真空脱臭抽真空至O. 1Kpa,同时加油温至93-97 °C, 50转/分,转2小时后,按油重的1.6%称取过200目筛活性碳粉后,用 步骤(3)水洗脱水后的油与200目活性碳粉按5 : 1混和后,通过吸活性炭管 17真空吸入锅体1内,90°C, 60转/分,转30分钟,打开出水管19,使冷水 流经腔室(起降温作用),然后冷却至70-8(TC后从本实用新型综合锅出油管21 出油,并经过滤泵23过滤;
权利要求1、一种精加工茶油的碱化、脱色、脱臭综合锅,该综合锅包括锅体(1)和锅支架(2),其特征在于在锅体(1)四周外壁上设置有通入锅体(1)内的进蒸汽管(3)、蒸汽管阀门(4)、蒸汽压力表(5)、进油管(6)、进水管(7)、温度表(8)、视孔A(9)、电动机(10)、真空泵(11)、缓冲器(12)、缓冲器阀门(13)、吸液管(14)、吸液管阀门(15)、喷液球(16)、吸活性炭管(17)、吸活性炭管阀门(18)、出水管(19)、出水管阀门(20)、出油管(21)、出油管阀门(22)、过滤泵(23)、出废水管(24)、出废水管阀门(25)、视孔B(26)、出蒸汽管(32)及出蒸汽管阀门(33);在锅体(1)内设置有螺旋型蒸汽加温管(27)、转动轴(28)、搅拌叶片(29)、刮片器(30)、镜口灯(31)及锅体夹层内壁(34);其中,所述螺旋型蒸汽加温管(27)的上端与进蒸汽管(3)相连接,其下端与出蒸汽管(32)相连接;所述转动轴(28)的上端与电动机(10)相连接,转动轴(28)的下端与搅拌叶片(29)相连接;所述刮片器(30)安装在视孔A(9)的后侧;所述镜口灯(31)安装在视孔B(26)的内侧;所述锅体夹层内壁(34)其形状与该部位锅体(1)外壁相匹配,其高度自进蒸汽管(3)至锅底,在锅体夹层内壁(34)与锅体(1)外壁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腔室,该腔室的上端与进水管(7)相连接,下端与出水管(19)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加工茶油的碱化、脱色、脱臭综合锅,属于加工食用油机械设备技术领域。该综合锅在锅体(1)外壁上设置有进蒸汽管(3)、进油管(6)、温度表(8)、电动机(10)、真空泵(11)、吸液管(14)、吸活性炭管(17)、出油管(21)、出废水管(24)等;在锅体(1)内设置有螺旋型蒸汽加温管(27)、转动轴(28)、搅拌叶片(29)等;该锅把常规炼油工艺中的碱化锅、脱色锅、脱臭锅合而为一,将碱化、脱色、脱臭三工序在同一锅中完成,达到了节省场地与设备投入,节约能源,减少工序,缩短工时,降低成本的目的,适于在茶油精加工中、小企业中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23D9/02GK201150238SQ200720186119
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8日
发明者万树文, 杨孟君, 金关荣 申请人:杨孟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