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假单胞菌ckd18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6456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荧光假单胞菌ckd18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新菌株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株荧光假单胞菌及其在活化土壤难溶磷和促进植物对P、N、K元素的吸收及其生长方面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磷是植物必需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我国土壤中的总磷量可观,但95%以上的磷以稳定的铝硅酸盐和磷灰石等无效形式存在,植物很难直接利用,而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磷含量偏低,因此绝大多数农作物及林木都要追施磷肥。然而,施入的磷肥当季利用率仅为10%_25%,至少有70%-90%的磷进入土壤而成为难以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固定形态。同时,长期施用磷肥会降低土壤对磷素吸附,使土壤磷有效性和流失的可能性增加;磷肥的过量施入引起作物其它元素含量和生物有效性的下降,从而给人体健康带来风险。因此,提高磷肥的利用率,提高土壤磷素的活化与利用,是当今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热点。自然界磷的循环并不与大气圈进行交换,因此既开放又具有沉积性。微生物在自然磷循环中具有中心地位,通过磷化合物的循环氧化和降解作用,实现这种循环。东野脉兴对云南滇池的研究证实了溶磷菌对磷的溶解、转化、迁移、聚集和沉积的作用。自二十世纪初,Stalstrom和Sackett发现一些原本不溶的磷酸盐和天然的磷矿石能被一些细菌所溶解利用以来,进行了大量有关于溶磷微生物的研究。Gerretsen研究发现生长于不灭菌土壤中的植物干重比生长于灭菌土壤中的植物增加72-188%,吸磷量增加了70-340%。具有解磷能力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在土壤和植物根系周围存在大量的溶磷细菌,其中根系周围溶磷细菌的数量高于非根际土中溶磷细菌的数量。溶磷细菌在数量上远比真菌要多,大约是真菌数量的2-150倍。目前报道的具溶磷作用的细菌主要有芽胞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欧文氏菌属(Erwinia)、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根瘤菌(Bradyrhizobium)、沙雷氏菌属(Serratia)、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肠细菌属(Enterbacte)、微球菌属(Micrococcus)、固氮菌属(Azotobacter)、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色杆菌属(Chromobacterium)、产碱菌属(Alcaligenes)、节杆菌属(Arihrobacter)禾口多硫杆菌属(Thiobacillus)等。可根据细菌溶解磷的种类分为溶无机磷菌和有机磷菌,可分解无机磷(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磷矿石等)菌属主要有假单胞菌(Pseudomonas),芽胞杆菌属(Bacillus),根瘤菌属(Rhizobi咖),无色菌属(Achromobacter),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微球菌(Microccocus),Aereobacter,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欧文氏菌属(Erwinia.)等。可溶解有机磷的有根瘤菌属(Rhizobium),肠杆菌(Enterobacter),沙雷氏菌属(Serratia),拧檬酸菌属(Citrobacter),变形菌属(Proteus),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假单胞(Pseud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但同时有些菌既能溶无机磷又能溶解有机磷,如假单胞菌(Pseud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根瘤菌属(Rhizobium)等。溶磷真菌类主要有青霉菌(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根霉属(Rhizopus)、镰刀菌(Fusarium)、小菌核菌(Sclerotium)等。目前研究多集中在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和根霉属(Rhizopus)。研究表明,在众多的溶磷微生物中,曲霉的活性最高。微生物的解磷存在多种机制,迄今报道的有有机酸的产生、氢质子、蛋白质、螯合作用、氧化作用等。一般认为是由于微生物分泌无机或有机酸,及伴随着NH4+同化的质子释放。当溶磷细菌接种到中性或碱性土壤中,产生的酸降低了根际的pH值,促成了磷酸钙和羟基磷灰石的溶解。已有的研究表明不同的微生物解磷机制存在差异。溶磷微生物除了具有溶解土壤和外源难溶磷的作用,还有能够提高作物产量的效果,其增产的机制是多方面的通过改善土壤的营养状况、分泌植物生长激素、分泌抗生素、提高植物的耐受性等机理促进植物的生长。国外解磷微生物的应用研究开展的比较早,前苏联学者蒙基娜于1935年从土壤中分离到一种解磷巨大芽孢杆菌,并于1947年大量生产并广泛应用于前苏联和东欧各国,据报道接种后土壤中P205提高15%以上。Gerretsen将溶磷菌接种在有大量磷矿粉存在的沙中,植物生长的更好。我国溶磷微生物的研究始于50年代。1955年,陈廷伟等从北京小麦根际土壤中分离出一种产酸性无孢子杆菌(Bact.sp)具有较强的溶解磷酸三钙能力。接种该菌的玉米及谷子沙培试验表明玉米干重增加了32-45%,谷子干重增加了51%。1988年,黑龙江省微生物所分离得到溶磷菌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AP_2,将其制成磷菌肥,在试验条件下增加土攘速效磷含量141.9mg/L,并在黑龙江省产烟区进行了田间试验,取得明显效果,可节省部分磷肥,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80年代又推出了多种芽孢杆菌的不同组合形成的系列产品,包括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短芽孢杆菌(Bacillu.brevi)、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firmus)。曾广勤等把自行分离筛选的HM0332和HM483解磷细菌制成菌剂施入土壤,经该菌接种的小麦增产率达6.2-19.8%,并有改善小麦品质,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培肥土壤的作用。溶磷微生物的使用往往不是单一的,多种溶磷菌之间或与根瘤菌、固氮菌的多菌株往往结合起来使用,对溶磷微生物与其他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王光华等对溶磷微生物生态作用进行了研究,用16SrDNA的DGGE指纹图谱方法测定发现,将溶磷真菌接种在土壤中,提高了大豆和玉米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Rudresh在温室和大田里进行试验,将溶磷菌、根瘤菌及木霉菌联合接种在土壤中,研究发现三者联合培养可促进鹰嘴豆的种子发芽率,促进营养的吸收、株高增加、分蘖,植株重量得到提高,根瘤数增加、产量得到提高。而且三者混合施入的效果高于任何单一施入及空白的效果。Singh等报道了绿豆上接种VAM和溶磷微生物的效果,VAM、溶磷菌单独接种都能提高子粒产量,当二者共同接种时可获得更高产量。可见,高效溶解难溶磷的细菌,为植物促生微生物菌群和生物肥料开发提供新的菌种资源,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提高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改善土壤环境,降低环境污染,以求能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经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数据库及美国专利、欧洲专利等数据库,尚未发现荧光假单胞菌以高效溶磷微生物在大豆和玉米作物上的应用。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荧光假单胞菌新菌株及其在活化土壤难溶磷和促进植物对P、N、K元素的吸收及其生长方面中的应用。本发明菌株是从山东省桓台县小麦实验田中分离得到的荧光假单胞菌CKD18。该4菌株已于2009年8月17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分类命名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CKD18,保藏号为CGMCCNo.3227。CKD18具体通过如下方法分离得到从小麦实验田中采集土样,取5g的土溶解到在45ml无菌生理盐水的三角瓶中,28t:、120rpm振荡15min后静止lmin,取100的上清液加入到装有9001生理盐水的E卯endorf管中,进行连续梯度稀释。分别取以上土壤悬浮液和10—2,10—3,10—M咅土壤悬浮液稀释液lOOiU在NA培养基(牛肉膏5g/L,蛋白胨10g/L,NaCl5g/L,琼脂15g/L)平板上均匀涂板,超净工作台内吹干,每个浓度重复3次,28。C温箱内培养36h,用无菌牙签挑取细菌单菌落划线纯化后,接种到Pikovsaia'sMedium(PK0)培养基(葡萄糖10.0g,YeastExtract0.50g,Ca3(P04)25.0g,(NH4)2S040.5g,KC10.2g,MgCl20.lg,MnS040.lmg,FeS040.lmg,琼月旨12-14.0g,H201000ml,PH7.0-7.2,121。C灭菌30min)平板中,于2『C恒温培养箱倒置培养7d,观察是否出现溶磷圈,判断是否具溶磷能力,并测定溶磷圈的大小,从而对溶磷菌进行了初步筛选;对获得的溶磷菌株再进行对磷酸三钙溶解能力的检测,CKD18为395.60mgL—、最终筛选出性状良好的菌株CKD18(编号CGMCCNo.3227)。综合荧光假单胞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6SrDNA序列测定结果分析,将其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CKD18。在平板溶磷效果和含磷酸三f丐溶液溶磷效果检测试验中显示溶磷菌株CKD18具有稳定、高效的溶磷能力;在土壤溶磷效果和盆栽植物吸收P、N、K元素及其促进植物生长效果检测中,CKD18提高了大豆、玉米对P、N、K元素的吸收,并促进了植物的生长。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将本发明菌株发酵液或菌悬液作为生物菌剂的有效成分用于田间作物。本发明还提供CKD18发酵培养方法,包括菌种活化、种子液培养、发酵罐发酵等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菌种活化使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基配方为牛肉膏3.0g/l,蛋白胨10.0g/1,NaCl5.Og/l,琼脂12g/l。将CKD18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斜面上,28t:培养48h。2、种子液的培养种子培养用LB培养基,LB培养基的配方蛋白胨10.0g/1,NaCllO.Og/l,YeastExtract5.Og/l,PH值为7.0-7.2。将活化好的CKD18用生理盐水配制成108cfu/ml的菌悬液,以0.1%的接种量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28t:摇床震荡培养,转速为180-200rpm,培养时间为40-48h。3、发酵罐发酵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0_12g/l,玉米浆3_5g/l,(NH4)2S043_5g/l,KH2P041-1.2g,MgS04*7H200.5-1.0g/l,CaC031-1.2g/l,pH值为7.0-7.5。把培养好的CKD18种子液以2X的接种量接入发酵罐中,28t:,搅拌速度为180rpm,通气量为1:0.6_0.8(发酵液体积每分钟通气量体积)、罐压1.5-2.0F/cm2。发酵48h菌量达到8-10X108cfu/ml,获得荧光假单胞菌CKD18发酵液。本发明荧光假单胞菌CKD18在活化土壤难溶磷和进植物对P、N、K元素的吸收及其植物生长方面中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图1是CKD18的16SrDNA进行PCR扩增产物的凝胶电泳图片,其中,1、Marker;2、空白对照;3、CKD18基因组为模板扩增的16SrDNA片段。图2是根据16SrDNA序列同源性构建的CKD18的系统发育树。图3是CKD18的PK0平板溶磷效果图。图4显示的是溶液中有效磷浓度随CKD18培养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实施例1CKD18的鉴定综合CKD18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6SrDNA序列测定结果,将其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具体鉴定结果如下1.生理生化特征荧光假单胞菌CKD18生理生化特性如表1所示革兰氏阴性菌,严格好氧,明胶液化、硝酸盐还原、脲酶、柠檬酸盐利用、精氨酸双水解酶、卵磷脂酶、氧化酶、H2S产生成阴性,淀粉水解、反硝化、脂酶、VP测定均成阳性;可以利用果糖作为碳源,不能利用蔗糖、酒石酸、甘氨酸等作为碳源。表1CKD18生理生化特征测定项目测定项目测定效果淀粉水解一反硝化—明胶液化硝酸盐还原+脲酶+柠檬酸盐利用精氨酸双水解酶+卵磷脂酶+氧化酶+H2S产生+脂酶VP测定一果糖+蔗糖一酒石酸甘氨酸+,阳性反应;-,阴性反应;3、16SrDNA序列分析方法是提取CKD18的基因组,用16S扩增通用引物8F:5—-CGGGATCCAGAGTTTGATCCTGGCTCAGAACGAACGCT-3—和1506R:5—-CGGGATCCTACGGCTACCTTGTTACGACTTCACCCC-3—,在如下PCR体系中扩增25iiL扩增体系,10mM引物各0.25iiL,lOmMdNTP,5U/iiLTaqDNA聚合酶(TaKaRa),1XPCRbuffer(TaKaRa),lOng/iiL基因组DNA作为模板。PCR反应条件为94°C5min预变性,94°C40S变性,56°C40S退火,72°Clmin延伸,30个循环后72。C充分延伸10min。PCR扩增产物用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用OMEGA公司的纯化试剂盒GelExtractionKit纯化回收后连接TaKaRa公司的T载体pMD18_T。在Invitrogen公司用ABI3730DNA测序仪进行测序,结果如附表所示。利用Blast软件在GenBank中与其它的16SrD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CKD18与荧光假单胞的同源性为99%。同时,根据以上比对结果,选择相近的序列,用MEGAversion4软件构建CKD18的系统进化发育树(见图2)。综合菌体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序列测定及其相近序列建立的系统进化发育树,将CKD18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实施例2CKD18菌株平板溶磷效果检测7用无菌牙签挑取细菌CKD18单菌落划线纯化后,接种到Pikovsaia'sMedium(PKO)固体培养基(葡萄糖10.0g,酵母提取物0.50g,Ca3(P04)25.0g,(NH4)2S040.5g,KCl0.2g,MgCl20.lg,MnS040.lmg,FeS040.lmg,琼脂12.Og,H201000ml,PH7.0-7.2,12rC灭菌30min)平板中,于28t:恒温培养箱倒置培养7d,测定CKD18溶磷圈直径为16mm,溶磷能力保持稳定。(见图3)实施例3CKD18菌株溶液中溶磷效果检测将CKD18菌株接种到LB液体培养液中,170r/min、28t:摇床中培养48h,取菌液50ii1接种到PKO液体培养基中,在28°C、170r/min摇床中摇培10天,将培养液12000r/min,4°C离心5min,取上清液100iiL(含磷5-25iig),放入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约30ml,加入二硝基酚指示剂2滴,滴加4mol/LNaOH直至溶液刚转为黄色,再加入2mo1/L(1/2H2S04)1滴,使溶液的黄色刚刚退去。加入5.00ml钼锑抗显色剂,用水定容,充分摇匀。在室温高于15t:处放置30min后,用lcm光径比色杯在882nm波长处测读吸光度,以空白溶液为参比液,调节分光光度计的零点。准确吸取磷标准工作溶液(Cp=5mgL—"0、0.50、1.00、2.00、4.00、6.00、8.OOml(该标准系列溶液中对应磷的浓度依次为0、0.05、0.10、0.20、0.40、0.60、0.80mgL—1P),分别放入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约30ml,再分别加入未接种培养液上清液100iU,然后同上调节溶液的pH和显色,测读系列溶液的吸光度,绘制校准曲线,根据绘出的标准曲线得出样品溶液中的有效磷浓度值。实验表明,CKD18在培养的过程中,溶液中有效磷浓度呈缓慢直线上升型。(见图4)实施例4CKD18菌株土壤溶磷能力检测试验所用土壤来自北京中国农业大学试验基地,全磷含量0.019%,全氮含量0.30%,全钾含量3.10%,有效磷含量5.03mg/kg,有机碳含量22.74g/kg,有机质含量3.92mg/kg。试验用土土壤草炭蛭石(v:v:v)=i:i:i;将磷矿粉粉碎过筛(<0.018mm),按5.0g:1000g(磷矿粉土)量与土混匀。土壤灭菌采用湿热灭菌法,12rC灭菌30min。试验设计如表2。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每盆250g土,接种菌量为50ml菌液/Kg土,空白对照则施入灭菌LB培养液50ml/Kg土,共40盆,于42d后取样测定土壤有效磷。表2CKD18土壤溶磷能力试验设计<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标准差;#方差分析,p=0.05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将菌种接种在不加外部磷源和添加外部磷源的土壤中,与不接种空白对照相比,土壤中有效磷浓度均增加。在灭菌土壤中,不添加外部磷源处理下,接种CKD18有效磷增加4.5%,未达显著水平。在添加外部磷源的处理下,接种溶磷细菌的土壤有效磷增加达极显著水平,有效磷增加27.5%,说明该菌株在灭菌土壤中具有良好的溶磷效果。在非灭菌土壤中,未施加外部磷源处理下,接种菌CKD18的处理有效磷比空白对照高,有效磷提高了5.0X,说明CKD18菌株在土壤中与其他微生物共生良好,而且这种共生不影响其溶磷能力的发挥。非灭菌土壤中添加外部磷源的情况下,接种CKD18处理下有效磷浓度和空白对照差异极显著,接种CKD18的处理有效磷增加了37.2%。实施例5促生和溶磷效果测定土壤采用灭菌土,种子用30%H202表面灭菌,后在湿润的纱布上置于28t:培养箱中进行催芽,玉米需在播种前48h进行催芽,大豆在播种前24h催芽即可。温室盆栽处理选用玉米(桓丰16)和大豆(鑫豆一号)为试验种子,设置空白处理以及土壤中加有CKD18菌液和磷矿粉的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盆1000g土,接种菌量为50ml菌液/Kg土,空白对照则灭菌LB50ml/Kg土,共24盆。于42d后收苗测样。测定植株干鲜重,烘干消煮后测植物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表4盆栽土壤有效磷变化(有效磷mg/kg)<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标准差;#方差分析,p=0.05种植植物后对土壤有效磷的溶解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与空白对照相比,接种菌和添加外部磷源的盆栽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有所增加,接种CKD18的玉米盆栽有效磷与空白对照相比提高了23%,大豆提高了18%。表5接种高效溶磷菌CKD18对玉米的干重与鲜重的影响(g/盆)处理鲜重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CK7.15±0.83*a#1.85±0.49a0.82±0.09a0.25±0.03aCKD18+P8.86±0.82a2.72±0.38a0.96±0.12a0.32±0.06a*:标准差;#方差分析,p=0.05表6接种高效溶磷菌CKD18对大豆的干重与鲜重的影响(g/盆)处理鲜重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CK6.05±0.42'a#1.26±0.14a1.20±0.08a0.15士0.01aCKD18+P6.31±0.35a0.83±0.10a1.27±0.08aO.IO士O急*:标准差;#方差分析,p=0.05接种高效溶磷菌CKD18后,能够有效增加玉米的地上和地下的干鲜重。结果如表5所示溶磷菌CKD18的接种增加了玉米地上部分鲜重和干重,CKD18使玉米地上部分鲜重增加了23.9%,地下鲜重增加了47.0%,地上部分干重增加了17.1%,地下部分干重增加了28%。CKD18菌株的接种对增加大豆地上、地下部分干鲜重具有增加的趋势。表7接种高效溶磷菌CKD18对玉米NPK的影响(mg/盆)处理P(mg/盆)N(mg/盆)K(mg/盆)空白2.03士0.20b23.23士0.81b1.98土0.21aCKD18+P2.92士0.36a29.66士1.49a2.68士0.23a表8接种高效溶磷菌CKD18对大豆NPK的影响(mg/盆)处理P(mg/盆)N(mg/盆)K(mg/盆)空白3.27士0.34a40.16士1.05ab231±0.03aCKD18+P3.52士0.11a39.35±2.95b2.43士0.17a接种高效溶磷菌CKD18后,能够显著增加玉米对磷的吸收,同时也增加了玉米对氮和钾的吸收;能够有效增加大豆对磷的吸收,但对大豆氮和钾的吸收增加不明显。结果如表7和表8所示无论是玉米还是大豆,植物全磷均增加,其中对玉米磷吸收促进作用具极显著性,玉米全磷含量增加了43.8%,大豆全磷含量增加了7.6%。在玉米试验中,CKD18促进了玉米对N元素的吸收,与空白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与不接种相比提高了27.6%;对K元素的吸收,接种CKD18的处理比空白对照增加了35.6%。在大豆试验中,CKD18促进了大豆对K元素的吸收,与对照相比增加了5.2%。序列表〈110〉中国农业大学〈120〉荧光假单胞菌CKD18及其应用100074]〈130>KHP09113811.40075]〈160>30076]〈170>PatentInversion3.50077]〈210>10078]〈211>380079]〈212>DNA0080]〈213〉人工序列0081]〈400>10082]cgggatccagagtttgatcctggctcagaacgaacgct0083]〈210>20084]〈211>360085]〈212>DNA0086]〈213〉人工序列0087]〈400>20088]cgggatcctacggctaccttgttacgacttcacccc0089]〈210>30090]〈211>14510091]〈212>DNA0092]〈213>Pseudomonasfluorescens0093]〈400>33836tteggggcggcaggccttcaC3C3tgC皿gtcgagcggatgag皿gagcttgctcttcga60ttcagcggcggacgggtgagteateccteggaatctgcctggtegtgggggacaacgttt120cga皿gg皿cgcteateccgcatecgccctacggggg腿gc郷gg紅ttcgggcctt180gcgctetcagatgagccteggtcggattegctegttggtgtcaccaaggc240gacgatccgtaactggtctg卿ggatgatcagtcacactgg皿ctgagacacggtccag300actcctecggtgggg皿tettgg織atgggcga皿gcctgatccagcca360tgccgcgtgttcttcggattgte皿gcacttt皿gttggg郷皿gggte420ctteccteatacgtgagtettttgacgtteCCg3C3g皿t皿gcaccggcteactctgtg■ccagcagccgcggteatecag郷gtg咖gcgtteatcgg皿ttectgggcgte皿gcg540cgcgteggtggttcgtteagttggatgtgaaatccccgggctcaacctgggaactgcatc600c皿皿ctggcgagct卿gt郷gc卿gggtggtgg皿tttcctgtgtegcggtg腿t660gcgtegatet3gg皿gg皿C3CC3gtggCg皿ggCg3CC3cctgggctcatectgacact720g郷tgcg皿3gCgtgggg3gC皿3C3gg3ttegateccctggtegtccacgccgteaac780gatgtcaact3gCCgttgg3atccttgagattttegtggcgcagcteacgcatteagttg840accgcctggggagtecggccgc皿ggttea皿ttgacgggggcccgcaca■agcggtggagcatgtggttt皿CgCg皿g3acctteccaggccttgacat960gcagag朋ctttccagagatggattggtgccttcgggaactctgacacaggtgctgcatg1020gctgtcgtcagctcgtgtcgtgagatgttgggtt朋gtcccgt朋cgagcgcaacccttg1080tccttegtteccagcacgtt3tggtgggC3Ctct朋gg3g3CtgCCggtg3C3朋CCgg31140gg皿ggtggggatgacgtra3gtc3tcatgcaatggtcggtacagagggttgccaagccggtagtccggatcgcagtctgcaactcgactatcagaatgtcgcggtgaatacgttcccgggagtgggttgcaccagaagtagctegtctetcatgaccgttgcccttecggcctgggctecacacgtgcta1200cgaggtggagcteatctcacaaaaccgatc1260gcgtgaagtcggaatcgctegteatcgcga1320gccttgtecacaccgcccgtcacaccatgg13803ccttcgggaggacggtteccacggtgtg3144014511权利要求荧光假单胞菌在活化土壤难溶磷、促进植物对P、N、K吸收或促进植物生长中的应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假单胞菌为荧光假单胞菌CKD18。3.—种活化土壤难溶磷的菌剂,其含有荧光假单胞菌。4.如权利要求要求3所述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假单胞菌为荧光假单胞菌CKD18。5.含有权利要求3或4所述菌剂的土壤调理剂。6.含有权利要求3或4所述菌剂的肥料。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肥料,其为生物肥。8.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CKD18,保藏编号为CGMCCNo.3227。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株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CKD18,菌株保藏编号为CGMCCNo.3227。实验表明该菌株具有高效而稳定的溶磷能力,能够促进植物对P、N、K的吸收,促进植物生长。本发明菌株可以制成各种土壤调理剂或生物肥,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文档编号C12R1/39GK101709217SQ20091024148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日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日发明者吴文良,周华宁,夏娜,李军慧,李金云,牟成香,王开勇,袁超磊,郭岩彬申请人:中国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