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培养小球藻的培养基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194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培养小球藻的培养基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适合用于普通小球藻高密度高品质培养的培养基组合物和培养小球藻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对小球藻得研究历史较长,其中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是研究的较多的一个藻种,也是目前商业化生产普遍采用的藻种之一。小球藻富含蛋白质、多糖、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可用于食品、医药和能源方面;可以大量积累脂肪酸,有些小球藻脂肪酸含量可占干重的30% 60%。利用培养小球藻来积累油脂资源,已经成为目前利用太阳能开发可再生资源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不仅具有强大的市场潜力,而且具有非凡的社会价值。但大部分野生小球藻生长速度不快,固定二氧化碳能力也有限,要实现规模化生产,就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收获甚微。小球藻根据其营养方式分为自养与异养两种。第一种光自养过程就是小球藻利用 CO2气体进行光合作用来固定碳源的同时获得能源,进行生长,并积累油脂。由于(X)2在培养液中溶解度有限,吸收利用效率低下,藻细胞生长速率有限,规模化以后一般采取开放池放养,却容易污染并且还具有细胞密度低和占地面积大等不利因素。第二种是异养培养方式,就是在培养过程人为提供碳源,比如葡萄糖等,显而易见,虽然通过提供异养碳源,可以大幅度提高藻细胞密度,但其藻细胞品质明显下降,蛋白和脂肪酸含量均偏低。葡萄糖作为异养碳源,属于速效碳源,可以提高小球藻生长的速度,但其油脂积累效率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同时该类碳源必然增加培养成本,将会受到原料的极大限制。Atev. A(Atev A. , Manova A. Heterotrophic cultivation of Chlorella vulgaris A2.Dokl.Bolg.Akad.Nauk,(English) 1981,34 (5) :687 690)、张大兵等(张大兵,吴庆余,小球藻细胞的异养转化。植物生理学通报,1996,32 O) :140 144)和潘欣等 (潘欣,李建宏,戴传超等小球藻异养培养的研究。食品科学,2002,23 ) 3 均对异样小球藻培养过程品质下降问题做了阐述。其中研究的主要是小球藻中蛋白质成份的变化。在小球藻培养条件和培养方式的基础上,人们的目光转向利用小球藻生产生物柴油的培养策略。单步培养策略完全培养基培养,虽然油脂的含量会比较低(加大提取成本),但生长速率快,能快速地增加生物量;不完全培养基培养,虽然生产速率比较慢,但高的油脂含量能抵消生物量的不足。两步培养策略先利用完全培养基异养培养,使其生物量快速增加,再利用不完全培养基自养培养如氮限制或改变培养条件如光强、温度,使藻细胞大量积累油脂。CN 200610025618. 9公开了一种高密度高品质培养小球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生物反应器高密度异养培养、高密度藻液的稀释和光自养培养三个阶段。该方法在异养培养基中加入葡萄糖作为有机碳源,成本较高。
4
CN200610024004. 9公开了一种培养普通小球藻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异养一光自养串联培养普通小球藻。该方法异养培养采用的培养基组合物基本上由KNO3、葡萄糖以及少量无机盐、微量元素和水组成。即该方法中的异养培养基中同样加入了价格较贵的葡萄糖作为有机碳源。上述异样培养小球藻的文献改善小球藻培养品质均只是指藻细胞中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含量。尤其是CN200610024004. 9,虽然通过优化小球藻培养组合物成份,但却没有提及此组合物培养小球藻对小球藻油脂含量的改善效果。因此,在目前研究过程中为达到培养小球藻利用廉价碳源高密度生长的同时,还能获得较高含量的脂肪酸累积效果,必须从基本培养基组合物入手。有必要解决小球藻异养高密度高含油品质培养的培养组合物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培养普通小球藻的培养基组合物,该培养基可使小球藻达到高密度培养的前提下,藻细胞油脂积累与现有的两步培养相比较有较大幅度提高,培养结束时达到光自养培养时的水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培养普通小球藻的培养基组合物,所述培养基基本上包括Na2SO3、有机碳源以及少量无机盐、微量元素和水。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每升所述培养基组合物的组成包括 Na2SO3O. 00126 0. 063g,优选 0. 02 0. 05g、有机碳源 10 50g、NaNO3 或 KNO3O. 1 0. 5g、K2HPO4 · 3H20 0. 05 0. lg、MgSO4 · 7H20 0. 05 0. lg、CaCl2 · 2H20 0. 01 0. 05g、 KH2PO4O. 05 0. 2g、NaCl 0· 05 0. lg、Soil extract (土壤提取液)20 40mL、FeCl3 ·6Η20 0. 001 0. Olg、Fe-EDTA 0. 5 lmL、微量元素溶液0. 5 ImL,去离子水余量。其中1升微量元素溶液的组成为:H3B035. 5 6. 5g、ZnSO4 · 7Η20 4· 0 5. 0g、 MnCl2 · H2O 0· 5 1. 0g、(NH4)6Mo7O24 · 4H20 0. 20 0. 40g、CuSO4 · 5H20 0. 50 1. 00g、 Co(NO3)2 · 6H20 0. 10 0. 20g和去离子水余量。根据本发明的培养基组合物,其中所述的有机碳源选自葡萄糖、淀粉水解液、菌渣处理液和藻渣处理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有机碳源用量为每升培养基溶液中添加10 50g 该有机碳源,其中以水解液或处理液形式加入的碳源,亦是按对应预处理方法获得的水解液或处理液重量来添加入培养基组合物中。其中所述的有机碳源优选菌渣处理液或藻渣处理液。所述的菌渣选自细菌菌渣或酵母菌菌渣,细菌优选厌氧发酵的克雷伯氏肺炎菌,酵母菌优选假丝酵母菌。所述的菌渣或藻渣处理液是通过对菌渣或藻渣进行预处理得到的。所述菌渣的预处理方法为细菌或酵母菌发酵结束后,在60°C 80°C蒸煮30min 60min后,在常温下过滤获得菌渣滤饼,然后加入0. 01 0. lmol/L的稀碱进行水解,所用的稀碱选自NaOH和/或NaHCO3,水解过程的固液比为1 10 1 20(质量比),处理温度为15°C 30°C,处理时间为5 10天。所述藻渣的预处理方法为藻细胞破碎除油后得到藻饼,然后加入0.01 0. lmol/L的碱液进行水解,水解过程的固液比为1 10 1 20,处理温度为15°C 30°C,处理时间为5d 10d。所述的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为10 15g/L,所述淀粉或菌渣水解液浓度为30
550g/L。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情况中,每升培养基组合物还包括番茄提取液5 15mL, 优选6 10mL。其中番茄提取液的配制过程为称取100%原汁番茄汁,用蒸馏水溶解配制成100 200g/L浓度的溶液,将其离心去固体杂质,得到上清液,即为番茄提取液。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了一种驯化培养混养小球微藻的方法,在驯化过程中使用了上述的培养基组合物。所述的驯化培养方法包括出发藻种为一种自养小球藻,对自养小球藻进行异养条件驯化培养,所用培养基为上述的培养基。异养驯化培养条件为,避光情况下25°C 30°C、100 150rmp、空气浴摇床培养7d IOd ;经过5 10批次异养驯化之后,对异养驯化藻种进行分离纯化将培养在异养条件下的指数期藻液稀释涂布于SE培养基(为本领域所熟知的基本培养基)所做的固体平板上,弱光条件培养IOd 20d,得到若干单藻落,将此单藻落挑取后,划到SE固体斜面培养基中培养,待生长后,即可获得纯种混养藻种。其中驯化过程使用的培养基组合物中,优选有机碳源同时包括葡萄糖、细菌菌渣处理液或藻渣处理液,葡萄糖浓度为10 15g/L,菌渣或藻渣处理液浓度为30 50g/L。在某些实施例的情况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培养小球藻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光自养-异养混合培养小球微藻,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了本发明所述的培养基组合物。所述的培养小球藻的方法包括往生物反应器中加入pH值为6. 0 7. 0的上述培养基,按工作体积的5% 15%接入普通小球藻藻种进行培养,培养条件为搅拌速度为80 lOOrpm,通入空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气量为0. 1 l.Ovvm,光照强度为 2000 30001x,培养温度为25°C 32°C,培养过程中控制pH值小于10。在配制成培养基组合物后,根据需要调节所述培养基组合物的pH值至6. O 7. 0, 并在121°C 130°C下灭菌30 60分钟。与现有的小球藻培养基相比较,本发明的培养基组合物具有如下特点1、由于加入了 Na2SO3,本发明的培养基组合物用于光自养_异养混合培养普通小球藻,能够促进小球藻的生长,可使普通小球藻在较短的培养周期里细胞密度达到高密度培养的水平,即可以实现小球藻的高密度培养,比无Na2SO3添加时生物量可提高80% 140%。2、Na2S03与番茄提取液、微量元素母液的配合使用,使得普通小球藻更容易利用有机碳源进行生长,并且对自身后期的油脂积累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可使普通小球藻的品质即油脂含量与异养培养相比有较大幅度提高,达到了光自养培养时的水平。3、在本发明的培养基组合物中可以加入廉价的菌渣或藻渣处理液用作有机碳源, 该类有机碳源与Na2SO3和番茄提取液、微量元素母液相配合,既能够实现小球藻的高密度培养,得到的较高的油脂含量,同时还大幅降低了小球藻的培养成本。
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采用文献中报道的SE培养基(该培养基为本领域所熟知,可用于小球藻在光自养条件下生长,通过添加碳源来实现异养培养),对SE培养基进行略加修改即上述发明内容中所使用培养基中去除Na2SO3和有机碳源成份。以该修改后的SE培养基来培养出发小球藻,在SE培养基中此出发小球藻细胞生长虽然可以实现培养,但培养结束时藻细胞浓度不高,而且藻细胞内的油脂含量也较低。说明该培养基需要进一步优化,才能实现高密度高品质培养的目的。本发明以此SE培养基为基础,通过在其中添加Na2SO3和有机碳源,改变其中有机碳源作用效果,在碳源氮源以及Na2SO3作用下,并调整培养基中其他元素含量,包括添加番茄提取液,获得了适用于出发小球藻通过异养优化所获得诱变小球藻混合培养的培养基, 使该培养基可实现普通小球藻或诱变小球藻的高密度高品质培养。本发明中所述的藻细胞品质指标为单位藻体油脂含量,所述藻体的生物量指标为单位培养液中藻体干重。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采用常规技术对所述藻体油脂含量和藻体干重进行测定,具体方法均为本领域所熟知。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所述,本发明方法和实施例中所述的添加物质的浓度均是以培养基总体积为基准,即添加物质的含量占培养液配制完成后总的培养液体积的百分比或摩尔数或质量等。实施例1在250mL摇瓶中加入IOOmL如下所示的培养基,接种比例为10% (即种子液体积占培养体积的10% ),其中种子为经过驯化的小球藻,异养培养(装液量IOOmL,温度30度, 摇床转速100rpm)48小时,结果测得细胞密度最大为14. Mg/L,油脂含量为30.8% (细胞内总油脂量占总细胞干重的百分数)。每升培养基组成葡萄糖15gNa2SO3 0. 040gKNO3 0. 35g微量元素母液 0. 5mLK2HPO4 · 3H20 0. 075g MgSO4 · 7H20 0. 075gCaCl2 · 2H20 0. 025g KH2PO4 0. 175gNaCl 0. 025Soil extract (土壤提取液)30mLFeCl3 · 6H20 0. 005g Fe-EDTA ImL蒸馏水余量其中1 升微量元素母液配方=H3BO3 6. 0g、ZnSO4 · 7H20 4. 5g、MnCl2 · H2OO. 75g、 (NH4)6Mo7O24 · 4H20 0. 35g、CuSO4 · 5H20 0. 75g, Co (NO3)2 · 6H20 0. 15g、蒸馏水余量。比较例1培养基基本组成同实施例1,未加入Na2SO3这种组分,培养条件和过程与实施例 1相一致。培养结果分析测得的细胞密度只有6. llg/L,油脂占细胞干重的含量也只有 27. 6%。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同样基础培养基条件下,使用Na2SO3对小球藻的培养效果影响比较明显,在有Na2SO3存在下,小球藻更容易利用有机碳源进行生长,并且对自身后期的油脂积累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实施例2在250mL摇瓶中加入IOOmL如下所示的培养基,接种比例为10% (即种子液体积占培养体积的10% ),其中种子为经过异养驯化的小球藻,异养培养(装液量IOOmL,温度 30度,摇床转速IOOrpm) 48小时,结果测得细胞密度最大为19. 41g/L,油脂含量为35. 2% (细胞内总油脂量占总细胞干重的百分数)。
其中菌渣处理液是通过对细菌或酵母菌菌渣进行水解处理获得。其中优选克雷伯氏肺炎杆菌,其以甘油为唯一底物,在厌氧条件下发酵生产1,3_丙二醇。发酵结束后,经 80°C蒸煮40min后,在常温下过滤获得菌渣滤饼,对菌渣滤饼经过烘干后,在0. lmol/L的 NaOH溶液下进行水解,水解过程的固液比为1 20,处理时间为7d,处理温度为25°C。经过处理后的菌渣处理液可以作为有机碳源用于配制培养基组合物。每升培养基组成如下菌·处理液30gNa2SO3 0. 040gNaNO3 0. 35g微量元素母液 0. 7mLK2HPO4 · 3H20 0. 075g MgSO4 · 7H20 0. 075gCaCl2 · 2H20 0. 025g KH2PO4 0. 175gNaCl 0. 025gSoil extract (土壤提取液)30mLFeCl3 · 6H20 0. 005g Fe-EDTA ImL蒸馏水余量其中1 升微量元素母液配方=H3BO3 6. 0g、ZnSO4 · 7H20 4. 5g、MnCl2 · H2OO. 75g、 (NH4)6Mo7O24 · 4H20 0. 35g、CuSO4 · 5H20 0. 75g, Co (NO3)2 · 6H20 0. 15g、蒸馏水余量。比较例2培养基基本组成同实施例2,不同的是培养基中未加入Na2SO3这种组分,培养条件和过程与实施例2相一致。培养结果分析测得的细胞密度只有8. llg/L,油脂占细胞干重的含量也只有观.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同样基础培养基条件下,使用Na2SO3对小球藻的培养效果影响比较明显,在有Na2SO3存在下,尤其是在使用菌渣预处理液的情况下,小球藻更容易利用有机碳源进行生长,并且对自身后期的油脂积累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氮源以及微量元素的改变也会对小球藻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他们共同作用,使培养效果得到改善。实施例3在250mL摇瓶中加入IOOmL如下所示的培养基,接种比例为10% (即种子液体积占培养体积的10% ),所用种子来自普通小球藻,该小球藻未经过异养驯化培养过程,直接对其异养培养(装液量IOOmL,温度30度,摇床转速100rpm)48小时,结果测得细胞密度最大为11.3(^/1,油脂含量为28.6% (细胞内总油脂量占总细胞干重的百分数)。每升培养基组成如下葡萄糖30gNa2SO3 0. 020gKNO3 0. 25g微量元素母液 0. ImLK2HPO4 · 3H20 0. 075g MgSO4 · 7H20 0. 075gCaCl2 · 2H20 0. 025g KH2PO4 0. 175gNaCl 0.025Soil extract (土壤提取液)30mLFeCl3 · 6H20 0. 005g Fe-EDTA ImL蒸馏水余量其中1 升微量元素母液配方=H3BO3 6. 0g、ZnSO4 · 7H20 4. 5g、MnCl2 · H2OO. 75g、 (NH4)6Mo7O24 · 4H20 0. 35g、CuSO4 · 5H20 0. 75g, Co (NO3)2 · 6H20 0. 15g、蒸馏水余量。
8
比较例3培养基基本组成同实施例3,其中未添加Na2SO3和微量元素母液,所用藻种为来自普通小球藻,该小球藻未经过异养驯化培养过程,直接对其异养培养,培养条件和过程与实施例3相一致。培养结果分析测得的细胞密度只有4. ^g/L,油脂占细胞干重的含量也只有 25.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同样基础培养基条件下,使用Na2SO3与微量元素母液配合使用对普通小球藻的培养效果影响比较明显,在有Na2SO3存在下,小球藻更容易利用有机碳源进行生长,并且对自身后期的油脂积累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与实施例1和2相比,小球藻通过异养驯化以后,更能有效地利用有机碳源在异养与自养条件均具备的情况下,驯化小球藻可以更有效地实现混合培养过程。实施例4在250mL摇瓶中加入IOOmL如下所示的培养基,接种比例为10% (即种子液体积占培养体积的10% ),其中种子为经过异养驯化的小球藻,异养培养(装液量IOOmL,温度 30度,摇床转速IOOrpm) 48小时,结果测得细胞密度最大为20. 30g/L,油脂含量为32. 8% (细胞内总油脂量占总细胞干重的百分数)。其中菌渣处理液的处理方法同实施例2。每升培养基组成如下菌·处理液!35gNa2SO3 0. 050gNaNO3 0. 35g微量元素母液 0. 7mLK2HPO4 · 3H20 0. 075g MgSO4 · 7H20 0. 075gCaCl2 · 2H20 0. 025g KH2PO4O. 175gNaCl 0. 025gSoil extract (土壤提取液)30mLFeCl3 · 6H20 0. 005g Fe-EDTA ImL番茄提取液IOmL蒸馏水余量其中1 升微量元素母液配方=H3BO3 6. 0g、ZnSO4 · 7H20 4. 5g、MnCl2 · H2OO. 75g、 (NH4)6Mo7O24 · 4H20 0. 35g、CuSO4 · 5H20 0. 75g, Co (NO3)2 · 6H20 0. 15g、蒸馏水余量。番茄提取液配制称取100%原汁番茄汁,用蒸馏水溶解配制成150g/L浓度的溶液,将其离心去固体杂质,得到上清液,即为番茄提取液。实施例5在250mL摇瓶中加入IOOmL如下所示的培养基,接种比例为10% (即种子液体积占培养体积的10% ),其中种子为经过异养驯化的小球藻,进行混合培养(装液量IOOmL, 温度30度,摇床转速lOOrpm,通入空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气量为0. 5vvm,光照强度为30001x,培养过程中控制pH值小于10)48小时,结果测得细胞密度最大为22. 15g/L,油脂含量为38. 0% (细胞内总油脂量占总细胞干重的百分数)。其中菌渣处理液的处理方法同实施例2。每升培养基组成如下菌·处理液50gNa2SO3 0. 020gNaNO3 0. 35g微量元素母液 0. 7mLK2HPO4 · 3H20 0. 075g MgSO4 · 7H20 0. 075g
CaCl2 · 2H20 0. 025g KH2PO4 0. 175gNaCl 0. 025gSoil extract (土壤提取液)30mLFeCl3 · 6H20 0.005g Fe-EDTA ImL番茄提取液IOmL蒸馏水余量其中1 升微量元素母液配方=H3BO3 6. 0g、ZnSO4 · 7H20 4. 5g、MnCl2 · H2OO. 75g、 (NH4)6Mo7O24 · 4H20 0. 35g, CuSO4 · 5H20 0. 75g、Co (NO3)2 · 6H20 0. 15g、蒸馏水余量。番茄提取液的配制同实施例4。从实施例1、2、4与5,以及比较例1与2,可以看出,在优选的Na2SO3用量范围内, 在有Na2SO3存在下,尤其是在使用菌渣预处理液的情况下,小球藻更容易利用有机碳源进行生长,并且对自身后期的油脂积累也有较大的促进作俑。并且由实施例5可知,该驯化小球藻在组合物培养基条件下可以实施异养与自养混合培养过程,小球藻的培养品质均得到了相应提高。实施例6该实施例中对普通小球藻进行异养驯化。出发藻种为一种自养小球藻,对自养小球藻进行异养条件驯化培养每升培养基组成如下菌·处理液20g Na2SO3 0. 020gNaNO3 0. 30g微量元素母液 0. 5mLK2HPO4 · 3H20 0. 070g MgSO4 · 7H20 0. 075gCaCl2 · 2H20 0. 025g KH2PO4 0. 2gNaCl 0. 025gSoil extract (土壤提取液)40mLFeCl3 · 6H20 0. 005g Fe-EDTA ImL葡萄糖IOg蒸馏水余量其中1 升微量元素母液配方=H3BO3 6. 0g、ZnSO4 · 7H20 4. 0g、MnCl2 · H2OO. 70g、 (NH4)6Mo7O24 · 4H20 0. 40g、CuSO4 · 5H20 0. 75g, Co (NO3)2 · 6H20 0. 15g、蒸馏水余量。异养驯化培养条件为,避光情况下30°C、120rmp、空气浴摇床培养IOd ;经过8批次异养驯化之后,对异养驯化藻种进行分离纯化将培养在异养条件下的指数期藻液稀释涂布于SE培养基(为该领域内所熟知的基本培养基)所做的固体平板上,弱光条件培养15d, 得到若干单藻落,将此单藻落挑取后,划到SE固体斜面培养基中培养,待生长后,即可获得纯种混养藻种,即驯化小球藻。由上述多个实施例与比较例可以确定,该小球藻培养基在使用菌渣处理液以及 Na2SO3、番茄提取液和微量元素母液时培养出来的小球藻品质最为突出,尤其是使用该异养培养基驯化后的小球藻作为出发小球藻藻种的情况下,驯化小球藻在该优化培养组合物培养后获得的生长与生产能力比原始普通小球藻的培养品质均有较大提高。同时通过实施例 5可以看出,该组合物驯化获得小球藻在通过异养自养混合培养之后,小球藻的培养品质最为突出。
10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培养小球藻的培养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每升所述培养基组合物包括Na2SO3 0. 00126 0. 063g、有机碳源 10 50g、NaNO3 或 KNO3O. 1 0. 5g、K2HPO4 · 3H200. 05 0. lg、MgSO4 · 7H20 0. 05 0. lg、CaCl2 · 2H20 0. 01 0. 05g、KH2PO4 0. 05 0. 2g、 NaCl 0. 05 0. lg、Soil extract 20 40mL、FeCl3·6Η200· 001 0. 01g、Fe_EDTA 0·5 lmL、微量元素溶液0. 5 ImL和去离子水余量。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每升所述培养基组合物包括 0. 02 0. 05g Na2S03。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1升所述微量元素溶液的组成包括H3B03 5. 5 6. 5g、ZnSO4 · 7Η20 4· 0 5. 0g、MnCl2 .H2O 0· 5 1. 0g、(NH4)6Mo7Om · 4H20 0. 20 0. 40g、CuSO4 · 5H20 0. 50 1. 00g、Co (NO3)2 · 6H200. 10 0. 20g 和去离子水余量。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碳源为葡萄糖、淀粉水解液、菌渣处理液和藻渣处理液中的一种或几种。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碳源为菌渣处理液或藻渣处理液,其在培养基组合物中的含量为30 50g/L
6.按照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培养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渣选自细菌菌渣或酵母菌菌渣。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培养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菌选自厌氧发酵的克雷伯氏肺炎菌,所述的酵母菌选自假丝酵母菌。
8.按照权利要求1 7任意一项所述的培养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渣处理液通过如下方法制得细菌或酵母菌发酵结束后,在60°C 80°C蒸煮30min 60min后,在常温下过滤获得菌渣滤饼,然后加入0.01 O.lmol/L的碱溶液进行水解,水解过程的固液比为1 10 1 20,处理温度为15°C 30°C,处理时间为5d IOd ;所述的藻渣处理液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藻细胞破碎除油后得到藻饼,然后加入0. 01 0. lmol/L的碱液进行水解,水解过程的固液比为1 10 1 20,处理温度为15 °C 30°C,处理时间为5d 10d。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培养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选自NaOH和/或 NaHCO30
10.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培养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每升所述培养基组合物中还包括番茄提取液5 15mL。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培养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番茄提取液的配制过程为称取100%原汁番茄汁,用蒸馏水溶解配制成100 200g/L浓度的溶液,将其离心去固体杂质,得到上清液,即为番茄提取液。
12.一种驯化培养小球微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驯化过程使用了权利要求1 11任意一项所述的培养基组合物。
13.一种培养小球藻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光自养-异养混合培养普通小球藻,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使用了权利要求1 11任意一项所述的培养基组合物。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培养小球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往生物反应器中加入PH值为6. 0 7. 0的权利要求1 11任意一项所述的培养基组合物,按工作体积的5% 15%接入普通小球藻藻种进行培养,培养条件为搅拌速度为80 lOOrpm, 通入空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气量为0. 1 1. Ovvm,光照强度为2000 30001x,培养温度为25°C 32°C,培养过程中控制pH值小于1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普通小球藻培养的培养基组合物以及利用该培养基进行混合培养小球藻的方法。所述培养基是在常规SE培养基的基础上,通过添加0.00126~0.063克/升的Na2SO3和有机碳源获得的。本发明的培养基用于光自养-异养混合培养普通小球藻,能够显著促进小球藻的生长,可使普通小球藻在较短的培养周期里细胞密度达到高密度培养的水平,即实现小球藻的高密度培养;而且本发明的培养基组合物使得普通小球藻更容易利用有机碳源、尤其是利用廉价碳源进行生长,并且对自身后期的油脂积累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可使普通小球藻的品质即油脂含量与异养培养相比有较大幅度提高,达到光自养培养时的水平。
文档编号C12N1/12GK102465098SQ20101053918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5日
发明者佟明友, 师文静, 李晓姝, 王崇辉, 王领民, 金平, 黎元生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