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防腐剂顺-β-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坏血酸酯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防腐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顺-β-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坏血酸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新鲜的食品则是保障人类健康的基本条件。食品中含有许多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类营养物质,在物理、生物化学和有害微生物等的作用下,可以失去原有的色、香、味、形而发生腐烂变质。其中有害微生物的作用是导致食品腐烂变质的主要原因。通常可以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来防止有害微生物的破坏, 物理方法是通过低温冷藏、隔绝空气、干燥、高渗、高酸度、辐射等来杀菌或抑菌;化学方法就是利用防腐剂来杀菌或抑菌。因此,食品的保鲜与防腐是食品加工生产的首要问题。α, β-不饱和羰基结构是防腐剂表现抗菌活性的最有效功能结构,丁烯二酯是具有此结构的典型物质。丁烯二酯包括顺丁烯二酯一马来酸和反丁烯二酯一富马酸,富马酸因为具有更强的稳定性经常被作为防腐剂的合成母体。而L-抗坏血酸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抗氧化剂,其用途广泛,不但作为强抗氧化剂用于食品工业,同时也是一种人体必须的营养素,被用于医疗保健。另外L-抗坏血酸还被广泛用于美容,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等领域。 L-抗坏血酸容易被热或氧化剂破坏,光、微量重金属和荧光物质等更能促进其氧化,同时, L-抗坏血酸几乎不溶于油相,其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如何提高L-抗坏血酸的稳定性和油溶性是国内外研究者所关心的问题。本发明在酯化过程引入L一抗坏血酸,使合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同时具有抗氧化功能,开发多能性的食品添加剂,研究出以马来酸为母体进行酯化,合成对温度不敏感、适用PH值广的高效食品防腐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顺-β -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坏血酸酯的制备方法,主要是马来酸为母体进行酯化,在酯化过程引入L一抗坏血酸,使合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效^ ο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顺-β -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坏血酸酯合成技术路线如下所示
权利要求
1.防腐剂顺-β-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坏血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1)马来酸单甲酯的制备将摩尔比1:1的马来酸酐和甲醇加入反应器中,在40°C水浴中搅拌至马来酸酐完全溶解,40-60°C保温反应1- ,保温反应2. 5h ;(2)顺-β-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坏血酸酯的合成采用直接酯化法,向装有一定量浓硫酸的容器中缓慢加入L-抗坏血酸和马来酸单甲酯,室温下搅拌1个小时,待L-抗坏血酸完全溶解后,放入恒温振荡器中在一定反应温度下进行反应;(3)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体系倒入快速搅拌的碎冰中,待冰块完全溶化后,分三次用萃取剂萃取,第三次萃取时萃取剂基本为无色,合并萃取剂,用无水Na2SO4干燥过夜; 0. OSMPa-O. 09 MI^a下33°C —35°C旋转蒸发,蒸发直至重量不再变化,得黄色粘稠物质即为顺-β -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坏血酸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剂顺-β-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坏血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60°C ;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L-抗坏血酸与马来酸单酯摩尔比分别为1. 1-3:1 ;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反应时间为^_34h,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浓硫酸的用量以(L-抗坏血酸+马来酸单酯)/浓硫酸摩尔比计为 0. 1-0. 16:1,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25°C—36°C,其中步骤(3)中所述的萃取剂为乙酸乙酯、苯或乙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腐剂顺-β-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坏血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L-抗坏血酸与马来酸单酯摩尔比分别为2. 5:1 ;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反应时间为32h ;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浓硫酸的用量以(L-抗坏血酸+马来酸单酯)/浓硫酸摩尔比计为 0. 12:1 ;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25°C ;其中步骤(3)中所述的萃取剂为乙酸乙酯。
全文摘要
本发明顺-β-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坏血酸酯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防腐剂技术领域。按照下述步骤进行(1)马来酸单甲酯的制备(2)顺-β-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坏血酸酯的合成(3)反应结束后,用萃取剂萃取,用无水Na2SO4干燥过夜;0.08MPa—0.09MPa下33℃—35℃旋转蒸发,蒸发直至重量不再变化,得黄色粘稠物质即为顺-β-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坏血酸酯。本发明通过化学法对L-抗坏血酸进行分子修饰,得到顺-β-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坏血酸酯,以期提高L-抗坏血酸的稳定性和油溶性,将该产物开发成为一类具有多种功能的食品添加剂。
文档编号A23L3/3544GK102532072SQ20111036057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5日
发明者任晓锋, 张红印, 李娜, 祝子平 申请人:江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