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假单胞菌ky-03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3207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荧光假单胞菌ky-03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假单胞菌KY-03,保藏号为CGMCC?No.8525,所述荧光假单胞菌KY-03能够在不影响厌氧消化反应体系稳定性的基础上,显著提高厌氧产沼的效率及污泥有机质分解率,与化学方法相比具有成本低、持续时间久、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培养使用方便,可为工业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尤其是厌氧消化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做出积极的贡献,在污水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专利说明】—种荧光假单胞菌KY-03与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荧光假单胞菌KY-03与应用。
【背景技术】
[0002]污泥是伴随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必然产物,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丰富的氮、磷营养物、重金属以及各种病原微生物,必须得到妥善的处理和处置。目前多采用厌氧消化(Anaerobic Digestion)技术处理剩余污泥,该技术是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分解代谢有机质最终产生甲烷等气体的生物过程,由于其高效的能量回收和较低的环境影响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泥处理方法,是进行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生产以及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可靠途径,具有设施简单、成本较低等特点;但同时还存在厌氧微生物生长条件苛亥Ij,增殖速率缓慢,以及发酵产生恶臭气体等局限性。
[0003]目前普遍将厌氧消化原理定义为“水解一酸化一产气”三阶段理论,参与反应的废水和污泥中含有大量较难降解的有机质如纤维素等成分,需要经过水解和酸化转化为可被厌氧微生物利用的有效成分。这也是制约厌氧消化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不同研究者也针对不同阶段分别提出了优化解决的方案。陈天虎等(2011)通过向厌氧消化系统中投加15%游离三价铁氧化物粉体,通过释放铁离子促进厌氧菌活性和提高甲烷产量;吕凡等(2013)报道了一种增效菌,在开始反应10~15天后向厌氧消化反应系统中投加,可有效提高难降解有机质的水解;袁文祥(2011)分别比较了还原型辅酶II (NADPH)、乙酰辅酶A(Acetyl Coenzyme A)、对氨基苯甲酸(Para-aminobenzonic)等生物促进剂对厌氧消化的增效作用,证实NADPH具有显著增效作用;甄广印等(2012)则分析了碱性镁盐添加剂对厌氧产沼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0004]目前多采用投加化学药剂`、生物酶等方法,或者在反应的中期向系统中投加菌剂,一方面增加了高昂的污泥处理处置成本,也使剩余污泥中的化学成分更为复杂,同时对运行中的厌氧消化系统会产生不必要的干扰。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荧光假单胞菌KY-03,可在厌氧条件下显著提高厌氧消化反应体系中复杂有机质的降解。
[000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上述荧光假单胞菌KY-03的应用。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突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KY-03,其保藏号为 CGMCCN0.8525 (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I号院3号、保藏日期:2013年12月9日、保藏编号:CGMCC N0.8525)。
[0009]优选的,上述荧光假单胞菌KY-03,分离自牛的反刍胃中,在筛选平板上表现为白色,边缘整齐、湿润粘稠,革兰氏染色呈阴性。通过16S rDNA和Biolog微生物分类鉴定系统鉴定,确定为突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命名为突光假单胞菌KY-03,其系统进化树如图1所示,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为序列表中〈400>1所示序列,即:
[0010]
【权利要求】
1.一种荧光假单胞菌KY-03,其特征在于:保藏号为CGMCC N0.85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假单胞菌ΚΥ-03,其特征在于:分离自牛的反刍胃中,在筛选平板上表现为白色,边缘整齐、湿润粘稠,革兰氏染色呈阴性。通过16S rDNA和Biolog微生物分类鉴定系统鉴定,确定为荧光假单胞菌,命名为荧光假单胞菌KY-03,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为序列表中〈400>1所示序列,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荧光假单胞菌KY-03,其特征在于:具有较强的复杂有机质降解能力。
4.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荧光假单胞菌KY-03对厌氧消化产沼反应的增效用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荧光假单胞菌KY-03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示菌株荧光假单胞菌KY-03接种至增菌培养基中,30°C振荡培养至对数增长期,菌浓约为IO6~101°个/ml,离心取菌液上清,按照DNS还原糖比色国标法GB/T 23881-2009测定上清液对纤维素等有机质的分解代谢能力,并以0.1~0.5%的接种量接种于厌氧消化反应体系中,实现该菌株对厌氧消化反应的增效作用。
【文档编号】C12N1/20GK103710289SQ201310746712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5日
【发明者】张建, 李玉庆, 薛二军, 陈剑 申请人:天津凯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