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高纯2-酮酸盐的方法

文档序号:490907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合成高纯2-酮酸盐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高纯2-酮酸盐的方法,该方法是将醛类化合物和甘氨酸原料在L-苏氨酸醛缩酶和L-苏氨酸脱氨酶复合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酶催化反应,生成2-酮酸产物;所得2-酮酸产物经层析分离提纯后,采用碱金属碳酸盐或碱金属碳酸氢盐调节pH到适当值,再依次进行活性炭脱色、浓缩结晶、真空干燥,即得2-酮酸盐;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采用水相体系,无污染,生产成本低,制得的2-酮酸盐产率高、纯度高。
【专利说明】合成高纯2-酮酸盐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生物法合成2-酮酸及分离纯化得到医药级酮酸盐的方法, 属于生物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2-酮酸盐主要用于生化试剂、体外诊断、化妆品添加成分,另外还是重要的医药中 间体,主要用于健身减肥膳食补充剂。由2-丁酮酸等配置的试剂盒被广泛应用于〇-羟丁 酸脱氢酶的检测,并作为心肌梗死、贫血、白血病、肝硬化等病症的诊断依据。丙酮酸钠是测 定乳酸脱氢酶的底物,主要用于肝功能试验中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2-戊酮酸钠主要用 于低血钙、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疾患。
[0003] 这些化合物现在主要是化学法合成,专利CN103073411A公布的是:草酸酯类在超 低温无水条件下,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加入乙基溴化镁反应。产物再通过减压精馏纯化,乙酸 乙酯萃取,大量的碱金属氢氧化物的甲醇溶液中降温结晶得到丁酮酸盐。在其中使用大量 的有机溶剂,其回收率低,后处理步骤工序多,难度大。再者化学法收率低,成本高,不适宜 于工业化生产。目前,生物法方面虽然有相关文献报道生物发酵提取丙酮酸,但是主要目的 集中在基因表达和酶的发酵、提取方面。专利CN101205181A公布的是双膜二步发酵提取分 离丙酮酸钠,其发酵液经超滤膜过滤除去残余菌体、蛋白质、糖类、色素,再经薄膜浓缩后加 入大量90%的乙醇沉淀得到的结晶粉经甲醇清洗后干燥筛分得成品。整个过程对设备要求 严苛,提取的收率比较低,特别是后期的纯化过程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其回收率低,企业 后处理步骤工序多,难度大。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化学方法合成酮酸盐的方法存在收率低,提纯难,并且有机溶剂使用量 大、回收困难,造成成本高,环境污染,同时化学方法处理步骤繁琐,不利于工业生产等一系 列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高产率制备高 纯度2-酮酸盐的方法。
[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高纯2-酮酸盐的方法,该方法是在反应液中,具有式1结 构的醛类化合物和甘氨酸原料在L-苏氨酸醛缩酶和L-苏氨酸脱氨酶复合酶的催化作用 下,于pH为6. 0?8. 0,温度为20?40°C的条件下进行酶催化反应,生成具有式2结构的 2_酮酸产物;所得2-酮酸产物经层析分离提纯后,采用碱金属碳酸盐或碱金属碳酸氢盐调 节pH至4. 0?8. 0,再依次进行活性炭脱色、浓缩结晶、真空干燥,即得具有式3结构的2-酮 酸盐;所述的L-苏氨酸醛缩酶和L-苏氨酸脱氨酶复合酶中L-苏氨酸醛缩酶与L-苏氨酸 脱氨酶的总活力比为3?4:2?3 ;
[0006]
[0007] 其中,

【权利要求】
1. 合成高纯2-酮酸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液中,具有式1结构的醛类化合物 和甘氨酸原料在L-苏氨酸醛缩酶和L-苏氨酸脱氨酶复合酶的催化作用下,于pH为6. O? 8. 0,温度为20?40°C的条件下进行酶催化反应,生成具有式2结构的2-酮酸产物;所 得2-酮酸产物经层析分离提纯后,采用碱金属碳酸盐或碱金属碳酸氢盐调节pH至4. 0? 8. 0,再依次进行活性炭脱色、浓缩结晶、真空干燥,即得具有式3结构的2-酮酸盐;所述的 L-苏氨酸醛缩酶和L-苏氨酸脱氨酶复合酶中L-苏氨酸醛缩酶与L-苏氨酸脱氨酶的总活 力比为3?4:2?3 ;
其中, R为C1?C4的脂肪烃基; M为碱金属离子。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为C1?C4的直链烷烃基或直链取代烷烃 基、烯烃基或取代烯烃基、炔基或取代炔基中一种。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L-苏氨酸醛缩酶相对醛类化合物的加入量 为30000U/mol?80000U/mol,L-苏氨酸脱氨酶相对醛类化合物的加入量为20000U/mol? 60000U/mol。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醛类化合物在反应液中的质量百分比浓度 为2%?6%,醛类化合物与甘氨酸的摩尔比为1:1?1. 05。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金属碳酸盐为Na2CO3或K2CO 3 ;所 述的碱金属碳酸氢盐为NaHCO3或KHC03。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炭脱色是将提纯和调节pH后的 2_酮酸产物维持温度在20?40°C范围内,加入活性炭进行吸附0. 5?I. Oh。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炭为木质活性炭;所述活性炭的 使用量为所述2-酮酸产物体积的3. 0?5. 0%。。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酶催化反应以反应液中甘氨酸残留 量低于0. 2wt%为反应终点。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干燥是在真空度大于0. 09MPa, 温度在60?80°C范围内的条件下进行。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层析分离是通过离子交换树脂或吸 附树脂进行分离。
【文档编号】C12P7/40GK104372035SQ201410552490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7日
【发明者】许岗, 曾红宇, 王胜锋, 帅得利 申请人:湖南宝利士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