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98232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步骤1、备料,将泡芥菜头清除除杂,然后切成颗粒状脱水备用;将泡酸菜洗净后切成颗粒状脱水再压干后备用;将豆豉切成颗粒状备用;步骤2、按重量份,将食用油25份和葱油25份加热到120℃-140℃,将65份豆豉颗粒加放热油中炒制4-6分钟,再加入泡酸菜颗粒250份炒制4-6分钟,再加入泡芥菜头颗粒250份炒制13-17分钟,再加入红花椒粉5份、红辣椒粉10份,味精20份,芝麻5份,翻炒混合均匀后起锅;步骤3、炒制后的半成品冷却到室温真空装袋,再进行微波杀菌得到成品。本发明的调味料香味十足,在炒制过程,再加入花椒粉、辣椒粉等调味料后,使得本发明的调味料更加风味独特。
【专利说明】一种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调味料,是在餐桌上用餐时,用以进一步改善菜肴口感,增加菜肴风味的辅助食品。针对不同人群的喜好,可以制备出不同口感、风味的调味料。酸味是调味料中常用的一种风味。常用的酸味调味料,采用厌氧发酵的方法产生乳酸,用以提供酸味。也有部分酸味调料是采用醋酸提供酸味。目前常见的酸味调味料,口感都比较单一,同时目前的调味料也不耐储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的一种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调味料,风味独特,同时也比较耐储存。
[0004]本发明的调味料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0005]步骤1、备料,将泡芥菜头清除除杂,去除根须,然后切成颗粒状脱水备用;
[0006]将泡酸菜洗净后切成颗粒状脱水再压干后备用;将豆豉切成颗粒状备用;
[0007]步骤2、按重量份,将食用油25份和葱油25份加热到120°C _140°C,将65份豆豉颗粒加放热油中炒制4-6分钟,再加入泡酸菜颗粒250份炒制4-6分钟,再加入泡芥菜头颗粒250份炒制13-17分钟,再加入红花椒粉5份、红辣椒粉10份,味精20份,芝麻5份,翻炒混合均匀后起锅;
[0008]步骤3、炒制后的半成品冷却到室温,再进行真空装袋,装袋后进行微波杀菌,再冷却到室温后得到成品。
[0009]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调味料的制备方法中,食用油采用色拉油。
[0010]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调味料的制备方法中,泡芥菜头颗粒直径3-5毫米;泡酸菜颗粒直径3-5毫米,豆豉颗粒直径3-5毫米。
[0011]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调味料的制备方法中,葱油为按重量份,在500份色拉油中加入新鲜大葱75份,泡生姜片30份,鲜大蒜片25份,在160°C _170°C温度下熬制4小时以上,再加热到230°C,待热油中含水量低于0.8%时冷却,过滤去除滤渣后得到。
[0012]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调味料的制备方法中,微波杀菌45千瓦每公斤,时间120-150秒钟。
[001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调味料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调味料。
[0014]本发明的调味料,通过采用泡芥菜头和泡酸菜加入豆豉后进行炒制,同时在炒制的时候,加入了葱油,使得本发明的调味料更加具有香味,在炒制过程,再加入花椒粉、辣椒粉等调味料后,使得本发明的调味料更加风味独特。同时本发明的调味料,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高温炒制,不高温炒制的过程中,可以刹灭有害细菌,经炒制后的成品含水量较小,再经过真空包装和微波杀菌后,可以显著提高调味料的而储存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1
[0016]本实施例的调味料制备方法,步骤是:
[0017]步骤1、备料,将泡芥菜头清除除杂,去除根须,然后切成颗粒状脱水备用;
[0018]将泡酸菜洗净后切成颗粒状脱水再压干后备用;将豆豉切成颗粒状备用;
[0019]步骤2、按重量份,将食用油25千克和葱油25千克加热到120°C _140°C,将65千克豆豉颗粒加放热油中炒制4-6分钟,再加入泡酸菜颗粒250千克炒制4-6分钟,再加入泡芥菜头颗粒250千克炒制13-17分钟,再加入红花椒粉5千克、红辣椒粉10千克,味精20千克,芝麻5千克,翻炒混合均匀后起锅;
[0020]步骤3、炒制后的半成品冷却到室温,再进行真空装袋,装袋后进行微波杀菌,再冷却到室温后得到成品。
[0021]实施例2
[0022]本实施例的调味料制备方法,步骤是:
[0023]步骤1、备料,将泡芥菜头清除除杂,去除根须,然后切成颗粒状脱水备用;
[0024]将泡酸菜洗净后切成颗粒状脱水再压干后备用;将豆豉切成颗粒状备用;
[0025]步骤2、按重量份,将食用油25千克和葱油25千克加热到120°C _140°C,将65千克豆豉颗粒加放热油中炒制4-6分钟,再加入泡酸菜颗粒250千克炒制4-6分钟,再加入泡芥菜头颗粒250千克炒制13-17分钟,再加入红花椒粉5千克、红辣椒粉10千克,味精20千克,芝麻5千克,翻炒混合均匀后起锅;
[0026]步骤3、炒制后的半成品冷却到室温,再进行真空装袋,装袋后进行微波杀菌,再冷却到室温后得到成品。
[0027]本实施例中,泡芥菜头颗粒直径3-5毫米;泡酸菜颗粒直径3-5毫米,豆鼓颗粒直径3_5晕米。
[0028]实施例3
[0029]本实施例的调味料制备方法,步骤是:
[0030]步骤1、备料,将泡芥菜头清除除杂,去除根须,然后切成颗粒状脱水备用;
[0031]将泡酸菜洗净后切成颗粒状脱水再压干后备用;将豆豉切成颗粒状备用;
[0032]步骤2、按重量份,将食用油25千克和葱油25千克加热到120°C _140°C,将65千克豆豉颗粒加放热油中炒制4-6分钟,再加入泡酸菜颗粒250千克炒制4-6分钟,再加入泡芥菜头颗粒250千克炒制13-17分钟,再加入红花椒粉5千克、红辣椒粉10千克,味精20千克,芝麻5千克,翻炒混合均匀后起锅;
[0033]步骤3、炒制后的半成品冷却到室温,再进行真空装袋,装袋后进行微波杀菌,再冷却到室温后得到成品。
[0034]本实施例中,泡芥菜头颗粒直径3-5毫米;泡酸菜颗粒直径3-5毫米,豆鼓颗粒直径3-5毫米。同时葱油为按重量份,在500份色拉油中加入新鲜大葱75份,泡生姜片30份,鲜大蒜片25份,在160°C _170°C温度下熬制4小时以上,再加热到230°C,待热油中含水量低于0.8 %时冷却,过滤去除滤渣后得到。
[0035]实施例4
[0036]本实施例的调味料制备方法,步骤是:
[0037]步骤1、备料,将泡芥菜头清除除杂,去除根须,然后切成颗粒状脱水备用;
[0038]将泡酸菜洗净后切成颗粒状脱水再压干后备用;将豆豉切成颗粒状备用;
[0039]步骤2、按重量份,将食用油25千克和葱油25千克加热到120°C _140°C,将65千克豆豉颗粒加放热油中炒制4-6分钟,再加入泡酸菜颗粒250千克炒制4-6分钟,再加入泡芥菜头颗粒250千克炒制13-17分钟,再加入红花椒粉5千克、红辣椒粉10千克,味精20千克,芝麻5千克,翻炒混合均匀后起锅;
[0040]步骤3、炒制后的半成品冷却到室温,再进行真空装袋,装袋后进行微波杀菌,再冷却到室温后得到成品。
[0041]本实施例中,泡芥菜头颗粒直径3-5毫米;泡酸菜颗粒直径3-5毫米,豆鼓颗粒直径3-5毫米。同时本实施例中,微波杀菌45千瓦每公斤,时间120-150秒钟。
[0042]本发明的调味料,通过采用泡芥菜头和泡酸菜加入豆豉后进行炒制,所采用的泡芥菜头和泡酸菜,采用陈泡老盐水瓦坛泡制,入坛淹制时间半年至三年。本发明所采用的泡酸菜,将鲜青菜洗净去除黄叶后入瓦坛,另取容器装入清水,按100公斤青菜加12公斤食用盐的标准将食用盐在清水中融化,加入装有青菜的坛中将坛内的青菜全部淹没,密封坛口,在自然条件下腌制为半年至三年,期间控制盐度为12° — 14°,酸度为5.0 — 6.0。同时在炒制的时候,加入了葱油,使得本发明的调味料更加具有香味,在炒制过程,再加入花椒粉、辣椒粉等调味料后,使得本发明的调味料更加风味独特。具有麻辣爽口、开胃爽心、香味自然、干香酸爽、滋味浓郁的特点。同时本发明的调味料,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高温炒制,不高温炒制的过程中,可以刹灭有害细菌,经炒制后的成品含水量较小,再经过真空包装和微波杀菌后,可以显著提高调味料的而储存能力。
【权利要求】
1.一种调味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是: 步骤1、备料,将泡芥菜头清除除杂,去除根须,然后切成颗粒状脱水备用; 将泡酸菜洗净后切成颗粒状脱水再压干后备用;将豆鼓切成颗粒状备用; 步骤2、按重量份,将食用油25份和葱油25份加热到120°C _140°C,将65份豆鼓颗粒加放热油中炒制4-6分钟,再加入泡酸菜颗粒250份炒制4-6分钟,再加入泡芥菜头颗粒250份炒制13-17分钟,再加入红花椒粉5份、红辣椒粉10份,味精20份,芝麻5份,翻炒混合均匀后起锅; 步骤3、炒制后的半成品冷却到室温,再进行真空装袋,装袋后进行微波杀菌,再冷却到室温后得到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味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食用油为色拉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味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泡芥菜头颗粒直径3-5毫米;泡酸菜颗粒直径3-5毫米,豆鼓颗粒直径3-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味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葱油为按重量份,在500份色拉油中加入新鲜大葱75份,泡生姜片30份,鲜大蒜片25份,在160°C _170°C温度下熬制4小时以上,再加热到230°C,热油中含水量低于0.8%时冷却,过滤去除滤渣后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味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微波杀菌45千瓦每公斤,时间120-150 秒钟。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任一所述的调味料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调味料。
【文档编号】A23L1/22GK104381943SQ201410768070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2日
【发明者】王顺海 申请人:四川五斗米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