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鳟鱼罐头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24110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鳟鱼罐头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行、旅游不断增加,食品消费观念和方式正在悄然改变,很多家庭试图从厨房中解放出来,减少油烟污染,减轻家务劳动。罐头食品正以其方便、卫生、易储存的特点,适应了人们的日常需要,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

鳟鱼具有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是温补脾胃之佳品,由于鲜活产品保质期较短,人们长期以来采用原始腌制或晒干工艺加工成干制品或腌制品,经济效益较差,因此,市场上出现了鱼罐头食品,因其方便、营养丰富、便于携带而深受大众喜爱,但市售的罐头食品往往还存在有以下几点不足:一、为延长保质期,添加各类有害物质,长期摄入会影响身体健康;二、未找到一种使鱼肉色泽能够长时间得到保持,且对人体无害的添加剂;三、不易消化,保健功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鳟鱼罐头及其制作方法,该鳟鱼罐头添加有中草药添加剂,赋予其清热解毒、强身健体、健脾开胃、增强免疫力等功效,为防止其色泽得到保持,还添加了保色助剂,该助剂由中草药组成,还具有防腐之功效,能充分保留鳟鱼的营养成分,本发明的鳟鱼罐头不添加任何对人体有害物质,且制作过程简单、环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值得推广生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鳟鱼罐头,该鳟鱼罐头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作而成:

鳟鱼150-200份、中草药添加剂30-45份、保色助剂25-48份、豆豉酱30-45份、食盐15-30份、柠檬20-35份、食用油50-80份、豆腐乳10-20份、黄酒8-13份、老抽10-15份、蚝油5-10份水适量;

所述中草药添加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百合5-12份、丁香5-10份、杜仲4-8份、白薇4-8份、川贝母5-10份、竹叶6-12份、败酱草5-10份、鲜菖蒲4-7份、独脚柑4-7份;

所述保色助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芪5-12份、姜黄8-16份、炙甘草6-10份、辣木叶5-10份、茶多酚3-8份。

进一步地,所述鳟鱼罐头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作而成:

鳟鱼160-180份、中草药添加剂32-42份、保色助剂28-38份、豆豉酱35-40份、食盐18-25份、柠檬22-30份、食用油60-70份、豆腐乳12-18份、黄酒9-11份、老抽12-14份、蚝油6-8份、水适量;

所述中草药添加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百合8-10份、丁香6-8份、杜仲5-7份、白薇5-7份、川贝母6-8份、竹叶8-10份、败酱草6-8份、鲜菖蒲5-6份、独脚柑5-6份;

所述保色助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芪7-10份、姜黄10-14份、炙甘草7-9份、辣木叶7-9份、茶多酚5-7份。

进一步地,所述黄芪、姜黄、炙甘草、辣木叶、百合、丁香、杜仲、白薇、川贝母、竹叶、败酱草和独脚柑为干料。

进一步地,所述中草药添加剂主要通过以下方法得到:

a.将竹叶、白薇去残枝,鲜菖蒲、败酱草去柄蒂,然后洗净,竹叶浸泡在水中5-6分钟,再取出摊晾3-4分钟,然后将四者混合捣碎,置于磨浆机内,加入四者总重量份8-15倍的水一起磨浆,用50-100目滤网进行过滤,得到滤液备用;

b.将杜仲、川贝母、独脚柑、百合及丁香洗净混合,用水均匀喷淋后静置5-7分钟,然后进行切制再放入碗内,置于蒸锅内隔水蒸制20-50分钟,将碗取出,去掉碗中固态物,取其浸出液备用;

c.将步骤a所得滤液和步骤b所得浸出液合并,然后浓缩成50℃下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浸膏,即得中草药添加剂。

进一步地,所述豆豉酱为自制豆豉酱,是通过以下方法得到的:

①将黑豆或黄豆洗净,于30-40℃的温水中浸泡2-3小时;再将浸泡后的常压锅蒸煮3-4小时,停火焖豆3-4小时,待蒸煮豆含水量在40-55%时出锅冷却;

②待蒸煮豆冷却至25-30℃时,接种毛霉或曲霉后再进行搅拌均匀,然后送入培曲室进行培养,培曲温度控制在22-29℃,待豆粒出现嫩黄绿色时,即得豆曲;

③将豆曲与辅料混合搅匀后腌制3-5天即可,辅料为:马铃薯15-35份、蒜头10-14份、草果5-15份、海带5-10份、酱油10-15份、食用油1-15份,辣椒0-10份、盐1-10份、味精1-5份。

进一步地,所述保色助剂主要通过以下方法得到:将黄芪、姜黄、炙甘草、辣木叶混合,加入药材质量3-5倍的水,在70-80℃下提取1-2h,过滤,然后取其滤液,然后再滤液中加入茶多酚,充分搅拌均匀,即可。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鳟鱼罐头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取新鲜鳟鱼,去除鱼头、鱼尾、翅以及内脏,充分洗去血水后切成2-3cm长的鱼块;

(2)保色处理:将保色助剂加热至60-70℃,然后将步骤(1)所得的鳟鱼块放入保色液中浸泡20-30min,取出后于10-20℃冷水中浸泡、清洗,然后将水分沥干即可;

(3)腌制:将经步骤(2)的鱼块加入盐、黄酒腌制15-20分钟;

(4)油炸:先将食用油加热至180-190℃,然后投入腌制好的鱼块炸至鱼表面呈金黄色即捞出沥油;

(5)配制酱汁:将柠檬切片放入碗中,加入豆豉酱、豆腐乳、老抽、蚝油以及中草药添加剂,充分搅拌均匀,得到酱汁待用;

(6)装罐:将步骤(5)所得酱汁与步骤(4)所得鳟鱼混合,然后进行灭菌装罐,即可得到所述鳟鱼罐头。

现将本发明部分原料的相关特性做如下简介:

百合:其味甘、性平,入肺、脾、心三经。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清热凉血、补中益气,清热利尿,凉血止血,健脾和胃,美容养颜的功效。

丁香:其味辛、温,入脾、胃、肾经。丁香温中、暖肾、降逆,可用于治疗打嗝和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胀、腹泻、呕吐、口臭等症,另外,丁香还有补肾阳的作用,可用来治疗因肾阳虚导致的阳痿、早泄、腰部怕冷等症状。

杜仲:性味甘、微辛;性温,入肝经、肾经。杜仲具有清除体内垃圾,加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体血压,分解体内胆固醇,降低体内脂肪,恢复血管弹性,利尿清热,广谱抗菌,兴奋中枢神经,提高白血球数量,增强人体免疫力等显著功效。

白薇:味苦、咸,性寒;入胃、肝经。含有白薇素、挥发油、强心苷等成分,具有清热凉血的功效,可以治疗阴虚内热、肺热咳血、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痈疽肿毒等症。

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化痰止咳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痰热咳喘,咯痰黄稠之证;又兼甘味,故善润肺止咳,治疗肺有燥热之咳嗽痰少而粘之证,及阴虚燥咳劳嗽等虚证;还有散结开郁之功,治疗痰热互结所致的胸闷心烦之证,及瘰疬痰核等病。此外,川贝母与乌贼骨、甘草为散剂,即乌贝散,治疗胃溃疡有效。

竹叶:其味甘、淡,性寒;归心、胃、小肠经。竹叶中所含的黄铜能够很好的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等的浓度,有效的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质胆固醇的浓度,降低调节血脂,同时起到降低血清以及胆固醇的作用,更好的促进身体健康。

败酱草:其味辛、苦、性微寒,归肝、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益气健脾,抗肝炎病毒,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细胞变性,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鲜菖蒲:味辛,性微温,归心、肝、脾经。理气,活血,散风,去湿;可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主治神昏癫痫,痰厥,噤口下痢,热病神昏,健忘耳聋,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跌打损伤。

独脚柑:味甘,微苦,性凉,归肝、脾、胃经。健脾消食,清肝明目,辛凉解表,主治小儿伤食,疳积黄肿,夜盲,夏季出汗,腹泻,肝炎等症。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一种鳟鱼罐头,在原料中添加中草药成分,其中,鲜菖蒲能化湿开胃、活血祛湿;百合能清热凉血、补中益气;丁香消腹涨,补肾阳;杜仲平衡血压、清热利尿;白薇清热凉血、解毒消肿;川贝母清热化痰;竹叶调节血压、降低胆固醇;败酱草清热解毒、益气健脾;独脚柑健脾消食,清肝明目;几味中草药相配,共奏清热解毒、强身健体、健脾开胃、增强免疫力等功效,使得罐头不仅成为一种食品,更具有特殊保健功能,大大增加市场效益。

2、本发明的鳟鱼罐头风味独特、色泽美丽,添加柠檬有开胃之功效,添加保色助剂,不仅使鳟鱼罐头能长期保持色泽,且,使得其鱼质细嫩,干香滋润,同时,该保色助剂均由中草药组成,安全健康,对人体有益无害。

3、本发明的鳟鱼罐头原料绿色安全,其豆豉酱为自制豆豉酱,为一种未加任何化学添加剂的纯天然绿色食品,本发明的罐头在实现保健、防变质功能的同时不添加任何对人体有害物质,且制作过程简单、环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值得推广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可以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鳟鱼罐头,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作而成:

鳟鱼150份、中草药添加剂30份、保色助剂25份、豆豉酱30份、食盐15份、柠檬20份、食用油50份、豆腐乳10份、黄酒8份、老抽10份、蚝油5份水适量;

中草药添加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百合5份、丁香5份、杜仲4份、白薇4份、川贝母5份、竹叶6份、败酱草5份、鲜菖蒲4份、独脚柑4份;保色助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芪5份、姜黄8份、炙甘草6份、辣木叶5份、茶多酚3份。

制作上述鳟鱼罐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制作中草药添加剂

a.将竹叶、白薇去残枝,鲜菖蒲、败酱草去柄蒂,然后洗净,竹叶浸泡在水中5分钟,再取出摊晾3分钟,然后将四者混合捣碎,置于磨浆机内,加入四者总重量份8倍的水一起磨浆,用50目滤网进行过滤,得到滤液备用;

b.将杜仲、川贝母、独脚柑、百合及丁香洗净混合,用水均匀喷淋后静置5分钟,然后进行切制再放入碗内,置于蒸锅内隔水蒸制20分钟,将碗取出,去掉碗中固态物,取其浸出液备用;

c.将步骤a所得滤液和步骤b所得浸出液合并,然后浓缩成50℃下相对密度为1.20的浸膏,即得中草药添加剂。

(二)制作保色助剂

将黄芪、姜黄、炙甘草、辣木叶混合,加入药材质量3倍的水,在70℃下提取1h,过滤,然后取其滤液,然后再滤液中加入茶多酚,充分搅拌均匀,即可。

(三)制作自制豆豉酱

①将黑豆或黄豆洗净,于30℃的温水中浸泡2小时;再将浸泡后的常压锅蒸煮3小时,停火焖豆3小时,待蒸煮豆含水量在40%时出锅冷却;

②待蒸煮豆冷却至25℃时,接种毛霉或曲霉后再进行搅拌均匀,然后送入培曲室进行培养,培曲温度控制在22℃,待豆粒出现嫩黄绿色时,即得豆曲;

③将豆曲与辅料混合搅匀后腌制3天即可,辅料为:马铃薯15份、蒜头10份、草果5份、海带5份、酱油10份、食用油2份、盐2份、味精1份。

(四)制作鳟鱼罐头

(1)原料预处理:取新鲜鳟鱼,去除鱼头、鱼尾、翅以及内脏,充分洗去血水后切成2cm长的鱼块;

(2)保色处理:将保色助剂加热至60℃,然后将步骤(1)所得的鳟鱼块放入保色液中浸泡20min,取出后于10℃冷水中浸泡、清洗,然后将水分沥干即可;

(3)腌制:将经步骤(2)的鱼块加入盐、黄酒腌制15分钟;

(4)油炸:先将食用油加热至180℃,然后投入腌制好的鱼块炸至鱼表面呈金黄色即捞出沥油;

(5)配制酱汁:将柠檬切片放入碗中,加入豆豉酱、豆腐乳、老抽、蚝油以及中草药添加剂,充分搅拌均匀,得到酱汁待用;

(6)装罐:将步骤(5)所得酱汁与步骤(4)所得鳟鱼混合,然后进行灭菌装罐,即可得到所述鳟鱼罐头。

实施例2

一种鳟鱼罐头,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作而成:

鳟鱼180份、中草药添加剂38份、保色助剂38份、豆豉酱37份、食盐25份、柠檬20-35份、食用油60份、豆腐乳15份、黄酒10份、老抽12份、蚝油7份水适量;

中草药添加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百合9份、丁香7份、杜仲6份、白薇7份、川贝母7份、竹叶9份、败酱草7份、鲜菖蒲5份、独脚柑5份;保色助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芪8份、姜黄12份、炙甘草8份、辣木叶7份、茶多酚5份。

(一)制作中草药添加剂

a.将竹叶、白薇去残枝,鲜菖蒲、败酱草去柄蒂,然后洗净,竹叶浸泡在水中5分钟,再取出摊晾3分钟,然后将四者混合捣碎,置于磨浆机内,加入四者总重量份11倍的水一起磨浆,用70目滤网进行过滤,得到滤液备用;

b.将杜仲、川贝母、独脚柑、百合及丁香洗净混合,用水均匀喷淋后静置6分钟,然后进行切制再放入碗内,置于蒸锅内隔水蒸制35分钟,将碗取出,去掉碗中固态物,取其浸出液备用;

c.将步骤a所得滤液和步骤b所得浸出液合并,然后浓缩成50℃下相对密度为1.20的浸膏,即得中草药添加剂。

(二)制作保色助剂

将黄芪、姜黄、炙甘草、辣木叶混合,加入药材质量4倍的水,在75℃下提取1h,过滤,然后取其滤液,然后再滤液中加入茶多酚,充分搅拌均匀,即可。

(三)制作自制豆豉酱

①将黑豆或黄豆洗净,于35℃的温水中浸泡2小时;再将浸泡后的常压锅蒸煮3小时,停火焖豆3小时,待蒸煮豆含水量在48%时出锅冷却;

②待蒸煮豆冷却至28℃时,接种毛霉或曲霉后再进行搅拌均匀,然后送入培曲室进行培养,培曲温度控制在25℃,待豆粒出现嫩黄绿色时,即得豆曲;

③将豆曲与辅料混合搅匀后腌制4天即可,辅料为:马铃薯25份、蒜头12份、草果8份、海带7份、酱油12份、食用油7份,辣椒5份、盐5份、味精3份。

(四)制作鳟鱼罐头

(1)原料预处理:取新鲜鳟鱼,去除鱼头、鱼尾、翅以及内脏,充分洗去血水后切成2cm长的鱼块;

(2)保色处理:将保色助剂加热至65℃,然后将步骤(1)所得的鳟鱼块放入保色液中浸泡25min,取出后于15℃冷水中浸泡、清洗,然后将水分沥干即可;

(3)腌制:将经步骤(2)的鱼块加入盐、黄酒腌制18分钟;

(4)油炸:先将食用油加热至185℃,然后投入腌制好的鱼块炸至鱼表面呈金黄色即捞出沥油;

(5)配制酱汁:将柠檬切片放入碗中,加入豆豉酱、豆腐乳、老抽、蚝油以及中草药添加剂,充分搅拌均匀,得到酱汁待用;

(6)装罐:将步骤(5)所得酱汁与步骤(4)所得鳟鱼混合,然后进行灭菌装罐,即可得到所述鳟鱼罐头。

实施例3

一种鳟鱼罐头,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作而成:

鳟鱼200份、中草药添加剂45份、保色助剂48份、豆豉酱45份、食盐30份、柠檬35份、食用油80份、豆腐乳20份、黄酒13份、老抽15份、蚝油10份水适量;

中草药添加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百合12份、丁香10份、杜仲8份、白薇8份、川贝母10份、竹叶12份、败酱草10份、鲜菖蒲7份、独脚柑7份;保色助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芪12份、姜黄16份、炙甘草10份、辣木叶10份、茶多酚8份。

(一)制作中草药添加剂

a.将竹叶、白薇去残枝,鲜菖蒲、败酱草去柄蒂,然后洗净,竹叶浸泡在水中6分钟,再取出摊晾4分钟,然后将四者混合捣碎,置于磨浆机内,加入四者总重量份15倍的水一起磨浆,用100目滤网进行过滤,得到滤液备用;

b.将杜仲、川贝母、独脚柑、百合及丁香洗净混合,用水均匀喷淋后静置7分钟,然后进行切制再放入碗内,置于蒸锅内隔水蒸制50分钟,将碗取出,去掉碗中固态物,取其浸出液备用;

c.将步骤a所得滤液和步骤b所得浸出液合并,然后浓缩成50℃下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即得中草药添加剂。

(二)制作保色助剂

将黄芪、姜黄、炙甘草、辣木叶混合,加入药材质量5倍的水,在80℃下提取2h,过滤,然后取其滤液,然后再滤液中加入茶多酚,充分搅拌均匀,即可。

(三)制作自制豆豉酱

①将黑豆或黄豆洗净,于40℃的温水中浸泡3小时;再将浸泡后的常压锅蒸煮4小时,停火焖豆4小时,待蒸煮豆含水量在55%时出锅冷却;

②待蒸煮豆冷却至30℃时,接种毛霉或曲霉后再进行搅拌均匀,然后送入培曲室进行培养,培曲温度控制在29℃,待豆粒出现嫩黄绿色时,即得豆曲;

③将豆曲与辅料混合搅匀后腌制5天即可,辅料为:马铃薯35份、蒜头14份、草果15份、海带10份、酱油15份、食用油15份,辣椒10份、盐10份、味精5份。

(四)制作鳟鱼罐头

(1)原料预处理:取新鲜鳟鱼,去除鱼头、鱼尾、翅以及内脏,充分洗去血水后切成2-3cm长的鱼块;

(2)保色处理:将保色助剂加热至70℃,然后将步骤(1)所得的鳟鱼块放入保色液中浸泡30min,取出后于20℃冷水中浸泡、清洗,然后将水分沥干即可;

(3)腌制:将经步骤(2)的鱼块加入盐、黄酒腌制20分钟;

(4)油炸:先将食用油加热至190℃,然后投入腌制好的鱼块炸至鱼表面呈金黄色即捞出沥油;

(5)配制酱汁:将柠檬切片放入碗中,加入豆豉酱、豆腐乳、老抽、蚝油以及中草药添加剂,充分搅拌均匀,得到酱汁待用;

(6)装罐:将步骤(5)所得酱汁与步骤(4)所得鳟鱼混合,然后进行灭菌装罐,即可得到所述鳟鱼罐头。

通过民意调查的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制备得到的鳟鱼罐头进行口感和外观评价,参与评价人员30人,评价结果如下:

认为本发明的鳟鱼罐头色泽诱人、香味浓郁、能激起食欲的有28人,另外2个人因为不喜欢罐头食品,所以不愿意尝试。

认为本发明的鳟鱼罐头吃起来香脆舒爽、有嚼劲、吃完还想吃的有28人,其中2人不爱吃辣,认为实施例1中的鳟鱼罐头最好吃。

认为本发明的鳟鱼罐头内容物丰富、货真价实,且豆豉酱好吃的有30人。

认为本发明的鳟鱼罐头用来拌饭、拌面吃,能增加食欲、且表示喜爱的有28人。

试吃二周后,认为本发明的鳟鱼罐头吃了不上火、不会产生其他不适的有25人,其中还有22人认为吃过一段时间后,脾胃功能有所改善,即使不依赖本品,胃口也明显变好。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