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须苦丁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须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中药材之一,几千年来,形成了几百种以玉米须为主料的食疗方法。研究表明:玉米须中含有多糖、多酚、植物甾醇、生物碱、隐黄素、皂苷、有机酸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玉米须水提物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等作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小便不利、高血压、胆结石、高血脂等多种疾病。民间常将玉米须用于药茶、药膳中,作为糖尿病、高血压的辅助治疗药物。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确认其安全、无毒,其提取物所制药品为非处方药。
现在对于玉米须的开发利用已经有了部分研究,如中国专利CN201410526944.2提供了一种玉米须功能性保健绿茶饮料,绿茶鲜叶灭酶后与玉米须等中草药切碎混合再超声波二次浸提然后混合调配制得,但绿茶鲜叶灭酶过程中由于高温汽蒸会使绿茶中部分活性成分失活,各原料浸提过程中最佳浸提条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将各原料混合浸提会导致各原料中活性成分浸提不充分或被一定程度的破坏。再如中国专利CN201310539190.X提供了一种玉米须保健茶饮料,玉米须为主要原料,加入火麻仁、金银花等辅料取浆煎煮、冷却灌装制得,但对于慢性肾炎患者,玉米须有消肿、消蛋白尿、改善肾功能的效果;而火麻仁具有润下腹泻作用,常吃会对肾脏产生一定的影响,且大量食用会导致中毒。
现有的玉米须茶饮料由于原料活性成分易被破坏或者保健作用冲突的问题,影响了玉米须茶饮料的研究和推广,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玉米须茶饮料进行进一步开发,以避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玉米须和苦丁茶作为主要原料的玉米须苦丁茶饮料,用于解决现有的玉米须茶饮料原料活性成分易被破坏、保健作用冲突的问题,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玉米须苦丁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玉米须苦丁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玉米须茶汤:玉米须经粉碎过筛,加入水制得玉米须混合液,所述玉米须混合液经浸提制得玉米须浸提液,过滤,滤液为所述玉米须茶汤;
步骤二、制备苦丁茶茶汤:苦丁茶叶加入水制得苦丁茶水,所述苦丁茶水经浸提制得苦丁茶浸提液,过滤,滤液为所述苦丁茶茶汤;
步骤三、灭菌灌装:将步骤二中25~45重量份所述苦丁茶茶汤中加入0.01~0.05重量份所述酸度调节剂、0.005~0.025重量份所述甜味剂以及0.005~0.025重量份所述维生素C,溶解混匀制得混合液,所述混合液和步骤一中55~75重量份所述玉米须茶汤分别进行巴氏杀菌,灭菌后的混合液中加入灭菌后的玉米须茶汤,混匀后灌装。
优选地,所述玉米须混合液中,所述玉米须的质量和所述水的体积比为1∶20~1∶60。
优选地,步骤一中所述浸提为热水水浴浸提,温度为80~100℃,时间为1~3小时。
优选地,所述苦丁茶水中,所述苦丁茶叶的质量和所述水的体积比为1∶350~1∶550。
优选地,步骤二中所述浸提为冷水水浴浸提,温度为0~15℃,时间为2~6小时。
优选地,所述酸度调节剂为柠檬酸、苹果酸、乳酸、葡萄糖酸钠和柠檬酸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按任意比例的复配。
优选地,所述甜味剂包括甜菊糖苷、蔗糖、木糖醇、果糖、麦芽糖、乳糖醇、阿斯巴甜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按任意比例的复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按照上述任一项方法制备得到的玉米须苦丁茶饮料。
优选地,所述玉米须苦丁茶饮料以玉米须和苦丁茶为原料制成,以重量份计包括:玉米须茶汤55~75重量份、苦丁茶茶汤25~45重量份、酸度调节剂0.01~0.05重量份、甜味剂0.005~0.025重量份以及维生素C0.005~0.025重量份。
优选地,所述玉米须苦丁茶饮料中多糖含量为80.0~90.0mg/100mL,多酚含量为20.0~30.0mg/100mL。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玉米须苦丁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一、本发明提供的玉米须苦丁茶饮料的主要原料为玉米须和苦丁茶,具有协同增效的保健效果,经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所述玉米须苦丁茶饮料,多糖含量为80.0~90.0mg/100mL,多酚含量为20.0~30.0mg/100mL,此外所述玉米须苦丁茶饮料还含有有机酸、皂苷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营养物质丰富,具有清热利胆、利尿、减肥、降血糖和调节免疫功能等功效;
二、本发明充分考虑不同原料对于最佳浸提条件的差异,为保证原料活性成分尽可能被浸提出来同时不被破坏,本发明分别以热水浸提工艺制备玉米须茶汤,以冷水水浴浸提工艺制备苦丁茶茶汤,在活性物质及香气成分大量浸出的同时,降低了苦涩物质的浸出,使得所述玉米须苦丁茶饮料口感更加清爽、独特;
三、本发明优势在于制得的玉米须茶汤和苦丁茶茶汤分别杀菌,不会产生絮状物,而且口感也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许多可应用的创造性概念,该创造性概念可大量的体现于具体的上下文中。在下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仅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玉米须苦丁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玉米须茶汤:玉米须经粉碎过筛,加入水制得玉米须混合液,所述玉米须混合液经浸提制得玉米须浸提液,过滤,滤液为所述玉米须茶汤;
步骤二、制备苦丁茶茶汤:苦丁茶叶加入水制得苦丁茶水,所述苦丁茶水经浸提制得苦丁茶浸提液,过滤,滤液为所述苦丁茶茶汤;
步骤三、灭菌灌装:将步骤二中25~45重量份所述苦丁茶茶汤中加入0.01~0.05重量份所述酸度调节剂、0.005~0.025重量份所述甜味剂以及0.005~0.025重量份所述维生素C,溶解混匀制得混合液,所述混合液和步骤一中55~75重量份所述玉米须茶汤分别进行巴氏杀菌,灭菌后的混合液中加入灭菌后的玉米须茶汤,混匀后灌装。
玉米须,入中药,为禾本科植物玉米的花丝。全国大部分地均产。味甘、淡,性平,玉米须含脂肪油2.5%、挥发油0.12%、树胶样物质3.8%、树脂2.7%、苦味糖甙1.15%、皂甙3.18%、生物碱0.05%,还含隐黄素、维生素C、泛酸、肌醇、维生素K、谷甾醇、豆甾醇、苹果酸、枸椽酸、酒石酸、草酸等,营养物质丰富。在中药里,玉米须有广泛的预防保健用途。中医认为能利水消肿,泄热,平肝利胆,还能抗过敏,治疗肾炎水肿、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鼻窦炎、乳腺炎等。玉米须多糖具有清热利胆、利尿、调节免疫功能、降血糖等功效,玉米须多酚具有抗凝血、抗氧化活性。
小叶苦丁茶俗称"青山绿水″,属于木樨科粗壮女贞。该茶饮之微苦,回味甘甜,耐冲泡,是我国南方老百姓长期饮用的一种清热凉茶。苦丁茶中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组氨酸为其特征氨基酸,且含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锌和硒的含量分别是绿茶的2倍和20多倍,另外还富含多糖及多酚等多种活性物质。其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止咳化痰、提神醒脑、抗衰老、活血降压等功效,可作为新型保健食品开发。苦丁茶多糖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和抗氧化活性,苦丁茶多酚具有一定的抑制癌细胞、抗肥胖及抗氧化作用。
浸提法是萃取的一种,萃取是利用相似相溶原理,通过系统中不同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来分离混合物的单元操作,根据所提取的组分的不同,可分为浸提法(固-液萃取法)和萃取法(液-液萃取法)。水浴浸提是将样品浸泡在水中,将固体样品中的某些组分浸提出来的方法。
巴氏灭菌法(pasteurization),亦称低温消毒法,是一种利用较低的温度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的消毒法,常常被广义地用于定义需要杀死各种病原菌的热处理方法。
优选地,所述玉米须混合液中,所述玉米须的质量和所述水的体积比为1∶20~1∶60。合适的配比可以在提出足够的活性物质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优选地,步骤一中所述浸提为热水水浴浸提,温度为80~100℃,时间为1~3小时。本发明充分考虑不同原料对于最佳浸提条件的要求,以热水浸提工艺制备玉米须茶汤,能够尽可能将所述玉米须混合液中的活性成分浸提出来,同时不被破坏。
优选地,所述苦丁茶水中,所述苦丁茶叶的质量和所述水的体积比为1∶350~1∶550。
优选地,步骤二中所述浸提为冷水水浴浸提,温度为0~15℃,时间为2~6小时。制备所述苦丁茶茶汤时,采用冷水浸提工艺,相较于热水浸提时不仅引起茶汤滋味钝化、茶叶色变,而且破坏茶叶中热不稳定的活性物质,冷水浸提更优,既可以放置较长时间而茶汤不变色,在活性物质及香气物质大量浸出的同时,又能够降低苦涩物质的浸出,提高所述玉米须苦丁茶饮料的适口性,使得茶汤滋味更加清爽独特。
优选地,所述酸度调节剂为柠檬酸、苹果酸、乳酸、葡萄糖酸钠和柠檬酸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按任意比例的复配。
优选地,所述甜味剂包括甜菊糖苷、蔗糖、木糖醇、果糖、麦芽糖、乳糖醇、阿斯巴甜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按任意比例的复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按照上述任一项方法制备得到的玉米须苦丁茶饮料。
优选地,所述玉米须苦丁茶饮料以玉米须和苦丁茶为原料制成,以重量份计包括:玉米须茶汤55~75重量份、苦丁茶茶汤25~45重量份、酸度调节剂0.01~0.05重量份、甜味剂0.005~0.025重量份以及维生素C0.005~0.025重量份。以玉米须和苦丁茶为原料制备的玉米须苦丁茶饮料,兼具玉米须和苦丁茶的保健功效,具有协同作用,提供了清热利胆、利尿、减肥、降血糖和调节免疫等功能。
优选地,所述玉米须苦丁茶饮料中多糖含量为80.0~90.0mg/100mL,多酚含量为20.0~30.0mg/100mL。所述玉米须苦丁茶饮料提供了丰富的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玉米须苦丁茶饮料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制备玉米须茶汤:
取100g玉米须经粉碎过40目筛,加入水,以所述玉米须的质量和所述水的体积比为1∶20(g/mL)的比例制得玉米须混合液,所述玉米须混合液在恒温水浴锅中进行热水水浴浸提,温度为80℃,时间为3小时,制得玉米须浸提液,然后将所述玉米须浸提液用500目过滤袋过滤,所述滤液为所述玉米须茶汤,备用;
步骤二、制备苦丁茶茶汤:
取10g苦丁茶叶,加入水,以所述苦丁茶叶的质量和所述水的体积比为1∶350(g/mL)的比例制得苦丁茶水,所述苦丁茶水在恒温水浴锅中进行冷水水浴浸提,温度为10℃,时间为3小时,制得苦丁茶浸提液,然后将所述苦丁茶浸提液用500目过滤袋过滤,所述滤液为所述苦丁茶茶汤,备用;
步骤三、灭菌灌装:
调配比例:
玉米须茶汤:55重量份;
苦丁茶茶汤:45重量份;
酸度调节剂:0.01重量份(柠檬酸);
甜味剂:0.02重量份(木糖醇);
维生素C:0.025重量份;
将步骤二中的所述苦丁茶茶汤中加入所述酸度调节剂、所述甜味剂以及所述维生素C,溶解混匀制得混合液,所述混合液和步骤一中的所述玉米须茶汤进行巴氏杀菌,灭菌后的混合液中加入灭菌后的玉米须茶汤,混匀后灌装。
根据本实施例得到的玉米须苦丁茶饮料,以玉米须茶汤和苦丁茶茶汤为主要原料,制备后以多糖和多酚提取量为考察指标,经检测多糖含量为80.0mg/100mL,多酚含量为25.4mg/100mL;以感官为考察指标,不仅口感清爽,而且具有清热利胆、利尿、减肥、降血糖和调节免疫功能等功效。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玉米须苦丁茶饮料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制备玉米须茶汤:
取100g玉米须经粉碎过40目筛,加入水,以所述玉米须的质量和所述水的体积比为1∶33(g/mL)的比例制得玉米须混合液,所述玉米须混合液在恒温水浴锅中进行热水水浴浸提,温度为100℃,时间为1小时,制得玉米须浸提液,然后将所述玉米须浸提液用500目过滤袋过滤,所述滤液为所述玉米须茶汤,备用;
步骤二、制备苦丁茶茶汤:
取10g苦丁茶叶,加入水,以所述苦丁茶叶的质量和所述水的体积比为1∶385(g/mL)的比例制得苦丁茶水,所述苦丁茶水在恒温水浴锅中进行冷水水浴浸提,温度为15℃,时间为2小时,制得苦丁茶浸提液,然后将所述苦丁茶浸提液用500目过滤袋过滤,所述滤液为所述苦丁茶茶汤,备用;
步骤三、灭菌灌装:
调配比例:
玉米须茶汤:59重量份;
苦丁茶茶汤:40重量份;
酸度调节剂:0.0176重量份(乳酸);
甜味剂:0.015重量份(木糖醇);
维生素C:0.005重量份;
将步骤二中的所述苦丁茶茶汤中加入所述酸度调节剂、所述甜味剂以及所述维生素C,溶解混匀制得混合液,所述混合液和步骤一中的所述玉米须茶汤进行巴氏杀菌,灭菌后的混合液中加入灭菌后的玉米须茶汤,混匀后灌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甜味剂为木糖醇,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甜味剂还可以为蔗糖、甜菊糖苷、果糖、麦芽糖、乳糖醇、阿斯巴甜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按任意比例的复配。
根据本实施例得到的玉米须苦丁茶饮料,经检测,多糖含量为89.4mg/100mL,多酚含量为21.5mg/100mL。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玉米须苦丁茶饮料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制备玉米须茶汤:
取100g玉米须经粉碎过40目筛,加入水,以所述玉米须的质量和所述水的体积比为1∶45(g/mL)的比例制得玉米须混合液,所述玉米须混合液在恒温水浴锅中进行热水水浴浸提,温度为83℃,时间为2.5小时,制得玉米须浸提液,然后将所述玉米须浸提液用500目过滤袋过滤,所述滤液为所述玉米须茶汤,备用;
步骤二、制备苦丁茶茶汤:
取10g苦丁茶叶,加入水,以所述苦丁茶叶的质量和所述水的体积比为1∶420(g/mL)的比例制得苦丁茶水,所述苦丁茶水在恒温水浴锅中进行冷水水浴浸提,温度为5℃,时间为5小时,制得苦丁茶浸提液,然后将所述苦丁茶浸提液用500目过滤袋过滤,所述滤液为所述苦丁茶茶汤,备用;
步骤三、灭菌灌装:
调配比例:
玉米须茶汤:63重量份;
苦丁茶茶汤:35重量份;
酸度调节剂:0.026重量份(苹果酸);
甜味剂:0.025重量份(蔗糖);
维生素C:0.01重量份;
将步骤二中的所述苦丁茶茶汤中加入所述酸度调节剂、所述甜味剂以及所述维生素C,溶解混匀制得混合液,所述混合液和步骤一中的所述玉米须茶汤进行巴氏杀菌,灭菌后的混合液中加入灭菌后的玉米须茶汤,混匀后灌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甜味剂为蔗糖,价格低廉方便生产。
根据本实施例得到的玉米须苦丁茶饮料,经检测多糖含量为85.3mg/100mL,多酚含量为30.0mg/100mL。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玉米须苦丁茶饮料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制备玉米须茶汤:
取100g玉米须经粉碎过40目筛,加入水,以所述玉米须的质量和所述水的体积比为1∶39(g/mL)的比例制得玉米须混合液,所述玉米须混合液在恒温水浴锅中进行热水水浴浸提,温度为89℃,时间为2小时10分钟,制得玉米须浸提液,然后将所述玉米须浸提液用500目过滤袋过滤,所述滤液为所述玉米须茶汤,备用;
步骤二、制备苦丁茶茶汤:
取10g苦丁茶叶,加入水,以所述苦丁茶叶的质量和所述水的体积比为1∶550(g/mL)的比例制得苦丁茶水,所述苦丁茶水在恒温水浴锅中进行冷水水浴浸提,温度为13℃,时间为2小时20分钟,制得苦丁茶浸提液,然后将所述苦丁茶浸提液用500目过滤袋过滤,所述滤液为所述苦丁茶茶汤,备用;
步骤三、灭菌灌装:
调配比例:
玉米须茶汤:65重量份;
苦丁茶茶汤:33重量份;
酸度调节剂:0.034重量份(柠檬酸);
甜味剂:0.009重量份(甜菊糖苷);
维生素C:0.022重量份;
将步骤二中的所述苦丁茶茶汤中加入所述酸度调节剂、所述甜味剂以及所述维生素C,溶解混匀制得混合液,所述混合液和步骤一中的所述玉米须茶汤进行巴氏杀菌,灭菌后的混合液中加入灭菌后的玉米须茶汤,混匀后灌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酸度调节剂为柠檬酸,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酸度调节剂还可以为苹果酸、乳酸、葡萄糖酸钠和柠檬酸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按任意比例的复配。
根据本实施例得到的玉米须苦丁茶饮料,经检测多糖含量为90.0mg/100mL,多酚含量为27.9mg/100mL。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玉米须苦丁茶饮料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制备玉米须茶汤:
取100g玉米须经粉碎过40目筛,加入水,以所述玉米须的质量和所述水的体积比为1∶53(g/mL)的比例制得玉米须混合液,所述玉米须混合液在恒温水浴锅中进行热水水浴浸提,温度为94℃,时间为2小时,制得玉米须浸提液,然后将所述玉米须浸提液用500目过滤袋过滤,所述滤液为所述玉米须茶汤,备用;
步骤二、制备苦丁茶茶汤:
取10g苦丁茶叶,加入水,以所述苦丁茶叶的质量和所述水的体积比为1∶508(g/mL)的比例制得苦丁茶水,所述苦丁茶水在恒温水浴锅中进行冷水水浴浸提,温度为8℃,时间为3.5小时,制得苦丁茶浸提液,然后将所述苦丁茶浸提液用500目过滤袋过滤,所述滤液为所述苦丁茶茶汤,备用;
步骤三、灭菌灌装:
调配比例:
玉米须茶汤:75重量份;
苦丁茶茶汤:25重量份;
酸度调节剂:0.045重量份(苹果酸);
甜味剂:0.005重量份(甜菊糖苷);
维生素C:0.018重量份;
将步骤二中的所述苦丁茶茶汤中加入所述酸度调节剂、所述甜味剂以及所述维生素C,溶解混匀制得混合液,所述混合液和步骤一中的所述玉米须茶汤进行巴氏杀菌,灭菌后的混合液中加入灭菌后的玉米须茶汤,混匀后灌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甜味剂为甜菊糖苷,能够降低所述玉米须苦丁茶饮料的热量,使得调配的所述玉米须苦丁茶饮料更适用于包括肥胖人士或者糖尿病患者在内的人群。
根据本实施例得到的玉米须苦丁茶饮料,经检测多糖含量为82.6mg/100mL,多酚含量为28.6mg/100mL。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玉米须苦丁茶饮料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制备玉米须茶汤:
取100g玉米须经粉碎过40目筛,加入水,以所述玉米须的质量和所述水的体积比为1∶60(g/mL)的比例制得玉米须混合液,所述玉米须混合液在恒温水浴锅中进行热水水浴浸提,温度为97℃,时间为1小时40分钟,制得玉米须浸提液,然后将所述玉米须浸提液用500目过滤袋过滤,所述滤液为所述玉米须茶汤,备用;
步骤二、制备苦丁茶茶汤:
取10g苦丁茶叶,加入水,以所述苦丁茶叶的质量和所述水的体积比为1∶472(g/mL)的比例制得苦丁茶水,所述苦丁茶水在恒温水浴锅中进行冷水水浴浸提,温度为0℃,时间为6小时,制得苦丁茶浸提液,然后将所述苦丁茶浸提液用500目过滤袋过滤,所述滤液为所述苦丁茶茶汤,备用;
步骤三、灭菌灌装:
调配比例:
玉米须茶汤:71重量份;
苦丁茶茶汤:28重量份;
酸度调节剂:0.05重量份(乳酸);
甜味剂:0.020重量份(蔗糖);
维生素C:0.008重量份;
将步骤二中的所述苦丁茶茶汤中加入所述酸度调节剂、所述甜味剂以及所述维生素C,溶解混匀制得混合液,所述混合液和步骤一中的所述玉米须茶汤进行巴氏杀菌,灭菌后的混合液中加入灭菌后的玉米须茶汤,混匀后灌装。
根据本实施例得到的玉米须苦丁茶饮料,经检测多糖含量为88.7mg/100mL,多酚含量为20.0mg/100mL。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