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用牡丹籽脱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4124阅读:9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用牡丹籽脱皮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皮机械,具体来说,是一种油用牡丹籽脱皮机。



背景技术:

近些年,科学家们通过研究牡丹籽的含油量和营养成分,发现牡丹籽具有非常大的使用价值。牡丹籽富含蛋白质、锌、钙、镁、磷及维生素群、类胡萝卜素、氨基酸和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多项指标超过被称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提供人体所需且缺少的珍贵能源,实现真正的保健养生目的。但是,基于牡丹籽种植、收割、炼油等技术没有达到成熟当前,牡丹籽脱皮技术还很落后,主要是通过人工加化学的脱皮。最常用的方法是:在沸腾的pH值为9的碱液中浸泡10min,进而得到牡丹籽仁,但目前并不清楚此举是否无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减轻人工脱皮的麻烦,并保证健康无污染,更为了充分利用牡丹籽的价值,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油用牡丹籽脱皮机。

本实用新型油用牡丹籽脱皮机,包括机架,以及机架上由上至下安装的进料装置、压辊、上磨盘、下磨盘。

其中,压辊为两根,平行设置,位于进料装置进料口下方,两端通过轴承与机架相连。上磨盘水平设置,周向与机架固定,上磨盘上开有缺口,缺口位于两根压辊下方。两根压辊由压辊驱动机构驱动相对转动。下磨盘与上磨盘平行设置,由下磨盘驱动机构驱动转动。

牡丹籽由进料装置落入两根压辊间,由压辊相对转动将牡丹籽外皮挤压形成开口后,落入上磨盘,并由上磨盘上的缺口落入下磨盘;利用下磨盘的离心旋转彻底地将牡丹籽与外皮间分离;随后由鼓风机吹除外皮即可完成牡丹籽的脱皮工作。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油用牡丹籽脱皮机,采用橡胶压辊,并设置了距离可调的轴承座,不仅可以使得牡丹籽在保有水分前提下裂开小口,还避免了内部胚芽的损伤;

2、本实用新型油用牡丹籽脱皮机,通过新式的旋转摩擦以脱去种皮的过程中,磨盘的设计使得有效距离大大加长,且避免牡丹籽的损伤;

3、本实用新型油用牡丹籽脱皮机,磨盘材料选用树脂材料,利用其有较好的强度和韧性完成核心设计;

4、本实用新型油用牡丹籽脱皮机,解决了人工脱皮困难,效率低,质量差和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机械化和科学化;

5、本实用新型油用牡丹籽脱皮机,不但能够实现牡丹籽的脱皮和收集,而且结构简单,容易制造,节省了成本,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油用牡丹籽脱皮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用牡丹籽脱皮机整体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油用牡丹籽脱皮机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油用牡丹籽脱皮机中压辊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油用牡丹籽脱皮机中上磨盘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油用牡丹籽脱皮机中下磨盘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架 2-进料装置 3-压辊

4-上磨盘 5-下磨盘 6-鼓风机

7-压辊驱动机构 8-磨盘驱动机构 301-凸起

401-缺口 601-鼓风机驱动皮带 701-主驱动轮

702-压辊换向轮 703-压辊传动轮 704-压辊传动皮带

705-压辊换向皮带 706-压辊驱动电机 801-下磨盘驱动电机

802-驱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油用牡丹籽脱皮机,包括机架1、进料装置2、压辊3、上磨盘4、下磨盘5、鼓风机6、压辊驱动机构7与磨盘驱动机构8,如图1、图2、如3所示。

所述机架1为矩形框架结构,顶部安装有进料装置2,进料装置2具有截面为倒锥形型的进料口,用于牡丹籽的下料。进料装置2通过螺栓固定于机架1顶端。

压辊3采用橡胶材质,为两根。两根压辊3轴向等间隔设计有沿压辊3周向均布的凸起301,如图4所示。两根压辊3平行设置于进料装置2的进料口下方,且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两端分别与机架1前后两侧安装的轴承座101间通过轴承相连。两根压辊3通过压辊驱动机构7驱动相对转动。

所述压辊驱动机构7包括主驱动轮701、换向轮702、压辊传动轮703、压辊传动皮带704、压辊换向皮带705与压辊驱动电机706,如图2所示;令两个压辊3分别为主动压辊与从动压辊;则主驱动轮701同轴固定安装于主动压辊一端。压辊驱动电机706固定安装于机架1侧壁上,输出轴水平,且输出轴上同轴固定安装有压辊传动轮703。压辊传动轮703与主驱动轮701间通过压辊传动皮带704套接。换向轮702为两个,位于从动压辊外侧,且与主驱动轮701同侧;两个换向轮702沿竖直方向安装在机架1上,同时在两个压辊3端部周向上设计有换向槽,通过压辊换向皮带705与换向槽配合,将两个压辊与两个换向轮之间相互套接,如图3所示,具体套接方式为:压辊换向皮带705套在主动压辊端部的换向槽内,并套在两个压辊换向轮702上,同时将两个压辊换向轮702间的压辊换向皮705带朝向从动压辊方向拉动,并套在从动压辊上的换向槽内,进而使从动压辊端部位于压辊换向皮带705外部。通压上述压辊驱动电机706驱动主驱动轮701顺时针转动,带动主动压辊顺时针转动;此时,两个压辊换向轮702顺时针转动,而从动压辊逆时针转动,实现两个压辊3的相对转动。由此,进料口落下的牡丹籽可进入至压辊3间,通过两根压辊3对之间的相对转动对牡丹籽进行挤压,将牡丹籽的外皮压出开口。为使由进料口落下的牡丹籽全部落入到两根压辊3间,因此需设计进料装置2的进料口宽度小于两根压辊3轴线间距,且使进料口在两根压辊3轴线构成的水平面上的投影位于两根压辊3轴线之间。同时,本实用新型中为适应不同尺寸牡丹籽的挤压,设计用于安装任意一根压辊3两端的轴承座与机架1间采用滑动安装,使轴承座可左右滑动,进而实现两根压辊3间距的调节。

所述上磨盘4为矩形板状结构,水平设置于两根压辊3下方,周向上与机架1固定。下磨盘5为圆形板状结构,上表面敷设有一层2mm树脂材料。下磨盘5水平设置于上磨盘4的下方,与上磨盘4同轴,并且与上磨盘4竖直方向间距为24mm。上述上磨盘4上,靠近中心位置处开有缺口401,如图5所示,缺口401位于进料装置2的进料口正下方,使被挤压后的牡丹籽经缺口401可落入到下磨盘5中心位置附近。为使牡丹籽在缺口401处更好的下落,因此将缺口401内壁设计为向外倾斜的斜面,使缺口401形成漏斗形结构。下磨盘5通过下磨盘驱动机构8驱动旋转。利用下磨盘5的离心旋转彻底地将牡丹籽与外皮间分离,且有效距离即为下磨盘5中心到边缘的长度。为防止牡丹籽脱离下磨盘5时的飞溅,可在本实用新型油用牡丹籽脱皮机四周设置竖直的挡板进行进行阻挡。

上述下磨盘驱动机构8包括下磨盘驱动电机801与驱动轴802,如图6所示。其中,下磨盘驱动电机801安装在机架1底部,输出轴朝上,垂直于水平面。驱动轴802底端同轴固定于输出轴上,顶端穿过下磨盘5中心后,与上磨盘4中心位置间通过轴承相连;且下磨盘5与驱动轴802间固定相连。

所述鼓风机6固定安装与机架1一侧,其出风端朝向相对的机架另一侧,如图2所示,且与水平面呈30°夹角为宜。通过鼓风机6对经挡板阻挡后落下的牡丹籽进行吹风,将外皮吹去,最终实现牡丹籽的脱皮。本实用新型中鼓风机6通过鼓风机驱动皮带601与压辊驱动电机706相连,由压辊驱动电机706驱动鼓风机6工作。

应用本实用新型油用牡丹籽脱皮机时,要求牡丹籽为刚摘下不超过一天或在冷藏室内冷藏以保证其湿度。首先,牡丹籽经进料装置2的进料口落入到两根压辊3间,利用两根压辊3的旋转挤压作用力对牡丹籽进行初次挤压破坏,将牡丹籽的外皮开裂。经挤压后牡丹籽继续下落,在上磨盘4的缺口处汇集并继续下落至下磨盘5中心位置。下磨盘5由下磨盘驱动电机801驱动旋转,由此利用下磨盘5的离心旋转将牡丹籽与外皮间分离;外皮分离后的牡丹籽经脱离磨盘后经挡板随后通过鼓风机6将外皮吹离牡丹籽,牡丹籽继续下落由机架底部设置的回收盘盛接脱皮后的牡丹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