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冬季轻发酵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96651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冬季轻发酵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茶叶的需求也变得多元化,传统茶叶制法已不能满足年轻群体的需求,同时茶叶竞争力不强,面临国际茶叶品牌的冲击,且产能较低。因此,本发明对传统的制茶工艺进行创新和改进,所制茶叶更加醇厚,独特,符合现代茶产业发展趋势。此外,采用冬季老旧茶叶,不仅制茶季节有所突破,所制茶叶更加环保、健康,口感更加独特,符合市场需求和趋势,同时也提升了茶叶的利用效率,增加茶叶的产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进一步提高茶叶资源的利用率,本发明提供一种冬季轻发酵茶的制备方法。

制备冬季轻发酵茶的步骤如下:(1)鲜叶采摘及预处理、(2)清洗、(3)杀青、(4)揉捻、(5)发酵、(6)复揉捻、(7)晾晒、(8)烘炒,制得成品茶;

具体操作和工艺条件如下:

所述步骤(1)中,采摘冬季12月份-2月份之间、最高气温在5℃以下的新鲜的冬茶叶;冬茶叶为茶头至第三、四片叶片部分,并保留茶梗;

所述步骤(2)中,采用清洗机浸泡式清洗;

所述步骤(3)中,进行两次蒸气杀青;第一次杀青,温度130-140℃,时间1-2分钟,取出摊凉;第二次杀青,温度110-120℃,时间3-4分钟;

所述步骤(4)中,采用揉捻机,分别进行重揉和轻揉相结合的揉捻方式,先重揉2-3分钟,再轻揉8-12分钟,得到揉捻冬茶叶;

所述步骤(5)中,将揉捻冬茶叶装入布袋,采用发酵机,温度20-25℃、湿度95-100%条件下发酵4-5小时;

所述步骤(6)中,采用手工方式再次轻揉捻15-20分钟,得到定型冬茶叶;

所述步骤(7)中,在室外将定型冬茶叶摊放成厚度2-3cm,白天阳光直射,夜间茶叶上覆盖厚布,不间断的晾晒3-5天,得到茶坯;

所述步骤(8)中,烘炒茶坯,得到冬季轻发酵茶;

冬季轻发酵茶香味清幽,茶汤色泽明亮、口感温和,其中茶多酚含量11.6%-12.0%,儿茶素含量7.0%-8.0%,咖啡因含量4500mg/kg-4800mg/kg。

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步骤(1),采用茶叶采摘机采摘。

所述步骤(2),水温0-5℃、清洗4-5分钟;以便去除附着的灰尘和降低农药残留。

所述步骤(8),烘炒有利于茶叶筑色,共分为三次:第一遍烘炒,温度90-100℃、炒制2-3分钟,使含水量至20-25%,取出摊凉;第二遍烘炒,温度70-80℃、炒制3-5分钟,使含水量至10-15%,取出摊凉;第三遍烘炒,温度50-60℃,炒至含水量至7%以下,取出摊凉,得到冬季轻发酵茶。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本发明在原料选择上采用冬季鲜叶,并且通过清洗工序消除了茶叶的灰尘,降低了茶叶农药残留,更加健康、环保。

2、保留了茶梗,使冬季轻发酵茶的营养更加丰富。

3、在制茶过程中,采用蒸气杀青,能够使冬茶叶及茶梗湿润、软化,同时杀青时间不能过长,既要降低茶叶中酶活性,也不能完全停止茶多酚酶促反应,避免儿茶素保留过多,造成茶汤苦涩,使茶汤更加清亮,香味清爽,口感温和;通过轻发酵的方式,进一步降低茶叶儿茶素的含量,进一步消除了茶叶的苦涩感;在晾晒的过程中,也伴随着自然发酵,有助于进一步释放茶叶的清香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1

制备冬季轻发酵茶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工艺条件如下:

(1)鲜叶采摘及预处理

采摘冬季12月份-2月份之间、气温在5℃以下的新鲜的冬茶叶;冬茶叶为茶头至第三、四片叶片部分,并保留茶梗。

(2)清洗

采用清洗机,水温2℃条件下浸泡式清洗4分钟,以便去除附着的灰尘和降低农药残留。

(3)杀青

进行两次蒸气杀青;第一次杀青,温度130℃,时间1分钟,取出摊凉;第二次杀青,温度110℃,时间3分钟。

(4)揉捻

采用揉捻机,分别进行重揉和轻揉相结合的揉捻方式,先重揉2分钟,再轻揉8分钟,得到揉捻冬茶叶。

(5)发酵

将揉捻冬茶叶装入布袋,采用发酵机,温度20℃、湿度95%条件下发酵4小时。

(6)复揉捻

采用手工方式再次轻揉捻16分钟,得到定型冬茶叶。

(7)晾晒

在室外,将定型冬茶叶摊放成厚度2-3cm,白天阳光直射,夜间茶叶上覆盖厚布,不间断的晾晒3天,得到茶坯。

(8)烘炒

烘炒茶坯共分为三次:第一遍温度90℃,烘炒2分钟,使含水量将至25%,取出摊凉;第二遍温度70℃,烘炒3分钟,使含水量将至15%,取出摊凉;第三遍温度50℃,烘炒至含水量将至7%以下,取出摊凉,得到冬季轻发酵茶;冬季轻发酵茶香味清幽,茶汤色泽明亮、口感温和,其中茶多酚含量11.8%,儿茶素含量7.6%,咖啡因含量4691mg/kg。

实施例2

制备冬季轻发酵茶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工艺条件如下:

(1)鲜叶采摘及预处理

采摘冬季12月份-2月份之间、气温在5℃以下的新鲜的冬茶叶;冬茶叶为茶头至第三、四片叶片部分,并保留茶梗。

(2)清洗

采用清洗机,水温5℃条件下浸泡式清洗5分钟,以便去除附着的灰尘和降低农药残留。

(3)杀青

进行两次蒸气杀青;第一次杀青,温度140℃,时间2分钟,取出摊凉;第二次杀青,温度120℃,时间4分钟。

(4)揉捻

采用揉捻机,分别进行重揉和轻揉相结合的揉捻方式,先重揉3分钟,再轻揉12分钟,得到揉捻冬茶叶。

(5)发酵

将揉捻冬茶叶装入布袋,采用发酵机,温度25℃、湿度100%条件下发酵5小时。

(6)复揉捻

采用手工方式再次轻揉捻20分钟,得到定型冬茶叶。

(7)晾晒

在室外,将定型冬茶叶摊放成厚度2-3cm,白天阳光直射,夜间茶叶上覆盖厚布,不间断的晾晒5天,得到茶坯。

(8)烘炒

烘炒茶坯共分为三次:第一遍温度100℃,烘炒3分钟,使含水量将至20%,取出摊凉;第二遍温度80℃,烘炒5分钟,使含水量将至10%,取出摊凉;第三遍温度60℃,烘炒至含水量将至7%以下,取出摊凉,得到冬季轻发酵茶;冬季轻发酵茶香味清幽,茶汤色泽明亮、口感温和,其中茶多酚含量11.6%,儿茶素含量7.4%,咖啡因含量4773mg/kg。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冬季轻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制备操作步骤如下:鲜叶采摘及预处理、清洗、杀青、揉捻、发酵、复揉捻、晾晒、烘炒,制得成品茶;冬季轻发酵茶香味清幽,茶汤色泽明亮、口感温和,其中茶多酚含量小于11.5%、儿茶素含量小于6.0%、咖啡因含量小于5500mg/kg。本发明采用冬季鲜茶叶,并通过清洗消除了茶叶的灰尘,降低了茶叶农药残留,更加健康、环保。保留了茶梗,营养更加丰富。采用蒸气杀青使冬茶叶及茶梗湿润、软化,既要降低茶叶中酶活性,也不能完全停止茶多酚酶促反应,避免儿茶素保留过多,造成茶汤苦涩;通过轻发酵进一步降低茶叶儿茶素的含量,消除了茶叶的苦涩感;晾晒过程也伴随着自然发酵,有助于进一步释放茶叶的清香味。

技术研发人员:宋伟;葛章志;谢其军;任端阳;倪源;尹俊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谢其军
技术研发日:2017.03.21
技术公布日:2017.07.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