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吸式茎秆蔬菜去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22554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吸式茎秆蔬菜去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中的作物加工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茎秆蔬菜,特别是藜蒿的气吸式去叶装置。



背景技术:

藜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现已成为一种深受广大食客喜爱的绿色蔬菜。由于藜蒿营养丰富,香脆可口,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人们对藜蒿的喜爱程度和需求量不断增大,藜蒿的产量也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藜蒿的生产加工机械化程度较低,没有专门的种植和加工机械,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藜蒿产业高效蓬勃发展。

藜蒿的食用部位主要是其嫩脆的茎杆,当藜蒿采收后要将茎杆中下部的叶子去除,仅保留梢部少数叶片。然而,目前对藜蒿进行去叶的工作全部由人工完成,缺乏专门的去叶设备,工作内容重复单一,去叶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雇佣人工成本高,严重阻碍藜蒿产业大规模高效持续发展。因此,急需研制一种用于藜蒿等蔬菜茎秆去叶加工的装置,以替代人工劳作,提高去叶加工效率,促进藜蒿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省时省力,方便操作的一种气吸式茎秆蔬菜去叶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吸式茎秆蔬菜去叶装置,包括上料装置、机架、自动开合夹子、传送装置、自动去叶装置、收集装置和抽吸装置,所述自动开合夹子、传送装置、自动去叶装置、收集装置和抽吸装置均固定在机架上;

所述上料装置用于将茎秆蔬菜输送至机架上料口;

所述自动开合夹子固定在传送装置上,用于在机架上料口夹持住茎秆蔬菜,在机架下料口松开茎秆蔬菜;

所述传送装置用于带动所述自动开合夹子依次经过自动去叶装置和收集装置,并带动所述自动开合夹子在机架上料口和机架下料口之间循环运动;

所述抽吸装置设置在自动去叶装置下方,所述抽吸装置可以产生向下的吸力,用于将自动开合夹子夹持的茎秆蔬菜叶片向下吸引;

所述自动去叶装置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下方,用于夹下茎秆蔬菜的叶子;

所述收集装置设置在机架下料口,用于收集去叶后的茎秆蔬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可以实现茎秆蔬菜的自动上料、自动夹取、自动去叶和自动收集的全过程,结构简单,效率高,去叶效果好。本发明可降低人工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解决农业生产中机械化去叶难题,所述抽吸装置可以产生向下的吸力,将自动开合夹子夹持的茎秆蔬菜叶片向下吸引,使茎秆蔬菜紧贴自动去叶装置上表面,同时还可以起到对茎秆蔬菜叶片定向的作用,使茎秆蔬菜叶片被吸入自动去叶装置中,方便自动去叶装置对茎秆蔬菜的叶子进行夹取。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开合夹子包括定夹和动夹,所述定夹包括夹头和固定板,所述夹头后端和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后端和动夹后端铰接,所述定夹和动夹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动夹上设置有开夹销和合夹销,所述自动开合夹子通过固定板与传送装置固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自动开合夹子结构简单,开合方便,可以实现自动开夹和自动合夹。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料口设置有可以与合夹销配合的合夹撞销,所述机架下料口设置有可以与开夹销配合的开夹撞销。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装置带动自动开合夹子转动至机架上料口位置时,所述合夹销与合夹撞销接触,自动开合夹子闭合,所述传送装置带动自动开合夹子转动至机架下料口位置时,开夹销与开夹撞销接触,自动开合夹子打开。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开夹撞销和合夹撞销可以配合开夹销和合夹销,可实现自动开合夹子在机架上料口的自动闭合,机架下料口的自动打开。

进一步的,开夹撞销和合夹撞销位于机架不同侧,所述合夹撞销与合夹销位于机架同一侧,所述开夹撞销与开夹销位于机架同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开夹撞销、合夹撞销、开夹销与合夹销均为l形。

进一步的,所述定夹和动夹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限制定夹和动夹夹角大小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设置在动夹后端,用于限定动夹的转动角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定位销可以限制动夹的转动角度,防止动夹张开角度过大,有利于下一次的合夹。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去叶装置包括多组自动夹板装置,每组自动夹板装置均包括一个动板和一个定板,所述定板均匀设置在机架上表面,所述动板固定在往复移动装置上,所述往复移动装置用于带动动板在水平方向上往复移动,带动动板靠近接触同组自动夹板装置的定板或者远离同组自动夹板装置的定板,所述动板均匀分布在往复移动装置上且相邻定板之间的距离与相邻动板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动板的上表面高度低于定板的上表面高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自动去叶装置可以实现对茎秆蔬菜上的叶子进行自动夹取,而且夹叶动作重复进行,提高夹叶效率,动板的上表面高度低于定板的上表面高度,可以防止动板夹伤蔬菜茎秆。

进一步的,所述往复移动装置包括驱动装置、第二弹簧和长轴,所述动板固定在长轴上,所述长轴通过轴承座与机架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长轴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按照固定时间间隔推动长轴,还包括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一端与轴承座连接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用于带动长轴靠近驱动装置,使动板和定板在无外动力作用下保持贴紧状态。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在第二弹簧的推动作用下,使动板和定板在驱动装置不启动的状态下处于贴紧状态,凸轮装置推动长轴上的动板进行前后往复运动,使动板与定板组成可以自动开合的夹板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凸轮装置或气缸装置,驱动装置采用凸轮装置时,所述长轴后端设置有可以和凸轮装置配合的从动件滚子体。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凸轮的形状特点,动板与定板的闭合状态可以保持一定时间,以保证去叶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自动开合夹子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3为自动开合夹子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4为自动开合夹子夹取茎秆蔬菜时的机架上料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自动去叶装置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自动去叶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自动开合夹子松开茎秆蔬菜时的机架下料端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后方局部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上料装置;2、机架;3、自动开合夹子;4、传送装置;5、自动去叶装置;6、收集装置;7、抽吸装置;8、茎秆蔬菜;11、定位挡板;21、机架上料口;22、机架下料口;25、开夹撞销;26、合夹撞销;31、定夹;32、动夹;33、第一弹簧;34、定位销;35、开夹销;36、合夹销;37、泡沫垫;311、夹头;312、固定板;51、动板;52、定板;532、第二弹簧;533、长轴;534、轴承座;535、从动件滚子体;536、凸轮装置;71、吸风筒;72、橡胶风管;73、轴流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气吸式茎秆蔬菜去叶装置,包括上料装置1、机架2、自动开合夹子3、传送装置4、自动去叶装置5、收集装置6和抽吸装置7,所述自动开合夹子3、传送装置4、自动去叶装置5、收集装置6和抽吸装置7均固定在机架上;

所述上料装置1用于将茎秆蔬菜输送至机架上料口21;

所述自动开合夹子3固定在传送装置4上,所述自动开合夹子3用于在机架上料口21夹持住茎秆蔬菜,在机架下料口22松开茎秆蔬菜;

所述传送装置4用于带动所述自动开合夹子3依次经过自动去叶装置5和收集装置6,并带动所述自动开合夹子3在机架上料口21和机架下料口22之间循环运动;

所述抽吸装置7设置在自动去叶装置5下方,所述抽吸装置7可以产生向下的吸力,用于将自动开合夹子夹持的茎秆蔬菜叶片向下吸引;

所述自动去叶装置5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4下方,用于夹下茎秆蔬菜的叶子;

所述收集装置6设置在机架下料口22,用于收集去叶后的茎秆蔬菜。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自动开合夹子3包括定夹31和动夹32,所述定夹31包括夹头311和固定板312,所述夹头311后端和固定板31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312后端和动夹32后端铰接,所述定夹31和动夹32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33,所述动夹32上设置有开夹销35和合夹销36,所述自动开合夹子3通过固定板312与传送装置4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簧为拉伸弹簧,第一弹簧可以配合开夹撞销和合夹撞销,向动夹提供拉力,实现自动开夹和自动合夹。

所述定夹31和动夹3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限制定夹31和动夹32夹角大小的定位销34,所述定位销34设置在动夹32后端,用于限定动夹32的转动角度。定位销可以限制动夹的转动角度,防止动夹张开角度过大,有利于下一次的合夹,本实施例中,自动开合夹子张开时,定夹的夹头和动夹之间的角度为120°。

如图4和图8所示,所述传送装置4带动自动开合夹子3转动至机架上料口21位置时,合夹销36与合夹撞销26接触,自动开合夹子3闭合,如图8-图10所示,所述传送装置4带动自动开合夹子3转动至机架下料口22位置时,所述开夹销35与开夹撞销25接触,自动开合夹子3打开。

开夹撞销25和合夹撞销26位于机架不同侧,所述合夹撞销26与合夹销36位于机架2同一侧,所述开夹撞销25与开夹销35位于机架2同一侧。

所述开夹撞销25、合夹撞销26、开夹销35与合夹销36均为l形。

本实施例中,开夹销和合夹销设置在自动开合夹子一边的内外两侧,且开夹销与动夹平行,合夹销与动夹垂直;开夹撞销与合夹撞销设置在一边机架的内外两侧,且开夹撞销与机架垂直,合夹撞销与机架平行,实际使用时,所述开夹撞销、合夹撞销、开夹销和合夹销不一定限定为l形,开夹销、合夹销、开夹撞销与合夹撞销的位置可以调整,只要使自动开合夹子转动至机架上料口位置时,所述合夹销与合夹撞销接触,自动开合夹子转动至机架下料口位置时,所述开夹销与开夹撞销接触即可。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传送装置4采用带侧耳回转链条,上料装置1采用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运行方向与回转链条的运行方向垂直,传送带的上料端靠近机架上料口的一侧装有定位挡板11,所述定位挡板11用于限定茎秆蔬菜端部伸出传送带的长度,确保自动开合夹子夹持的部位为茎秆蔬菜端部,便于后续的去叶处理,回转链条上等距离安装2-6个自动开合夹子。

设自动开合夹子的宽度为l,为了使自动开合夹子在机架上料口连续从传送带上夹取茎秆蔬菜,回转链条上相邻两个自动开合夹子运动到机架上料口的时间差与传送带运行距离l的时间相等,因此前一个自动开合夹子在机架上料口夹取一批茎秆蔬菜后,下一个自动开合夹子到达机架上料口时正好可以继续夹取下一批茎秆蔬菜;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自动去叶装置5包括多组自动夹板装置,每组自动夹板装置均包括一个动板和一个定板,所述定板52设置在机架2上表面,所述动板51固定在往复移动装置上,所述往复移动装置用于带动动板51在水平方向上往复移动,带动动板51靠近接触同组自动夹板装置的定板52或者远离同组自动夹板装置的定板52,所述动板51均匀分布在往复移动装置上且相邻定板52之间的距离与相邻动板51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动板51的上表面高度低于定板52的上表面高度。本实施例中,所述动板向定板靠近运动的方向与自动开合夹子夹取茎秆蔬菜后在自动去叶装置上表面的运行方向相同,本设计有利于自动夹板装置夹取茎秆蔬菜的叶片。

所述往复移动装置包括驱动装置、第二弹簧532和长轴533,所述动板51固定在长轴533上,所述长轴533通过轴承座534与机架2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长轴533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按照固定时间间隔推动长轴533,还包括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一端与轴承座534连接的第二弹簧532,所述第二弹簧532用于带动长轴靠近驱动装置533,使动板51和定板52在驱动装置不启动的状态下保持贴紧状态。

所述驱动装置为凸轮装置536或气缸装置,驱动装置采用凸轮装置534时,所述长轴533后端设置有可以和凸轮装置536配合的从动件滚子体535,所述第二弹簧532一端与从动件滚子体535连接,另一端与轴承座534连接。

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为凸轮装置,第二弹簧套在长轴上且一端与从动件滚子体固定,另一端与轴承座固定,所述第二弹簧一直处于压缩状态,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使动板和定板在驱动装置不开启的自然状态下处于贴紧状态,凸轮装置推动长轴上的动板进行前后往复运动,使动板与定板组成自动夹板装置,同时由于凸轮的形状特点,动板与定板的闭合状态可以保持一定时间,以保证去叶效果,同时为了保证去叶效果,回转链条上自动开合夹子夹取的茎秆蔬菜在经过自动去叶装置上表面时,自动去叶装置在凸轮部件的推动作用下,每组自动夹板装置可以至少张合三次或以上。

所述自动去叶装置5下端还设置有抽吸装置7,所述抽吸装置7可以产生向下的吸力,用于将自动开合夹子夹持的茎秆蔬菜叶片向下吸引,使茎秆蔬菜紧贴自动去叶装置上表面,同时还可以起到对茎秆蔬菜定向的作用,方便自动去叶装置对茎秆蔬菜的叶子进行夹取。本实施例中,所述抽吸装置7包括由上到下顺次连接的吸风筒71、橡胶风管72和轴流风机73。

本发明可实现藜蒿等茎秆蔬菜的自动去叶,下面以藜蒿示例,说明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传送带往机架上料口方向输送藜蒿,回转链条带动自动开合夹子运动到机架上料口时,动夹上的合夹销被机架上的合夹撞销阻挡从而使动夹绕铰接点转动,在第一弹簧的拉力作用下,动夹靠近定夹,自动开合夹子闭合,夹持住藜蒿茎秆一端,自动开合夹子夹取藜蒿之后,带动藜蒿经过自动去叶装置上表面,自动去叶装置的动板往复移动,与定板组成可以多组自动夹板装置,对藜蒿外表面的叶子进行夹取,自动去叶装置下面还设置有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可以产生向下的吸力,用于将自动开合夹子夹持的藜蒿叶片向下吸引,起到对藜蒿定向的作用,使藜蒿叶片被吸入自动夹板装置的动板和定板之间,方便自动去叶装置对藜蒿的叶子进行夹取。

自动开合夹子带动藜蒿经过自动去叶装置进行去叶后,回转链条带动自动开合夹子到达机架下料口,动夹上的开夹销被机架上的开夹撞销阻挡,在第一弹簧的拉力作用下,动夹远离定夹,自动开合夹子打开,松开藜蒿茎秆,去叶后的藜蒿掉落至机架下料口下方的收集装置,去除的叶片掉入吸风筒并随风流一起通过橡胶风管,从轴流风机出风口出来。自动开合夹子继续跟随回转链条循环运动,转动至机架上料口时继续夹取藜蒿再次进行夹取和去叶作业,回转链条不断反复循环运转,使链条上的自动开合夹子不断循环夹取藜蒿进行去叶和收集过程。

本发明可以实现茎秆蔬菜的自动上料、自动夹取、自动去叶和自动收集的全过程,结构简单,效率高,去叶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