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56897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茶的制作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绿茶将采摘到的茶树新叶或芽,经过杀青、整形和烘干等工艺制作成饮品。绿茶的制作未经发酵,保留了鲜叶中的天然物质,绿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

在制作绿茶时,茶叶杀青的方式包括炒青、蒸青、烘青和泡清等,现有的炒青方式通过翻炒毛刷对炒锅内的茶叶进行翻炒,并在锅缘处设置清理毛刷,清理毛刷刷掉翻炒毛刷上的茶叶,避免将茶叶翻出到炒锅外,当炒青完成后,先要停止翻炒毛刷对炒锅内茶叶的翻炒,再才从炒锅内倒出炒青后的茶叶。由于翻炒毛刷要对炒锅内的茶叶进行翻炒,所以倒出炒青后的茶叶时翻炒毛刷会阻碍茶叶倒出,操作不方便;如果拆掉翻炒毛刷再倒出茶叶,因为炒锅经过加热后具有一定的余温,所以在拆卸翻炒毛刷的过程中茶叶会因炒锅余温而过度杀青,影响茶叶的口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以在茶叶炒制完成时及时取出茶叶。

本方案中的绿茶的制作方法,包括采摘步骤、炒青步骤、揉捻步骤和干燥步骤,炒青步骤包括以下内容:

s1,将采摘得到的茶叶放入可上下移动的炒锅中,炒锅向下压住压簧使压缩产生弹性形变,并对炒锅进行加热,驱动轴转动时带动其上的三个翻炒板旋转,翻炒板旋转时对炒锅内的茶叶进行翻炒,并且翻炒板在翻炒时端部未接触到炒锅的内壁,翻炒板在翻炒完一次茶叶后,炒锅与收纳盒之间的支板边缘上的刮板刮掉翻炒板上的茶叶;

s2,在翻炒过程中,炒锅内的温度升高,茶叶中的水分蒸发后,茶叶的重量降低,压簧支撑着炒锅向上移动,直到翻炒板的端部与炒锅的内壁接触后,刮板在刮掉翻炒板上的茶叶时被翻炒板顶开,使刮板朝向收纳盒倾斜向下,翻炒板继续翻炒茶叶时将炒制完成的茶叶翻出炒锅让茶叶掉落入收纳盒中;

s3,翻炒板在翻炒茶叶的过程中,翻炒茶叶的温度传递到翻炒板内部空腔中的清水中,使翻炒板和空腔中的清水温度升高,当炒锅向上移动后,翻炒板的端部每翻炒一次茶叶就与炒锅内壁进行一次摩擦,摩擦时使翻炒板端部的温度继续升高,同时让空腔中的清水温度继续升高;

s4,在空腔中清水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清水产生水蒸气,当翻炒板转动时,水蒸气和清水进入翻炒板两侧边上的囊腔中,使囊腔向两侧膨胀增大翻炒板的面积。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因为在茶叶炒制初期,茶叶中水分含量大,茶叶重量较大,茶叶将炒锅向下压使压簧处于压缩状态,翻炒板距离炒锅内壁具有一定的距离,翻炒板在翻炒茶叶时未与炒锅内壁接触,翻炒板不会将茶叶压碎,同时,翻板茶叶过程中,茶叶间的相互摩擦力可让茶叶间具有相对的移动,茶叶不会因贴在炒锅内壁上而被炒糊。

当茶叶在炒制后期蒸发掉大部分水分后,茶叶的重量减小,炒锅及其内的茶叶重量减小,压簧恢复弹性形变使炒锅向上移动,翻炒板与炒锅内壁的间距减小,直到翻炒板的端部与炒锅内壁接触,炒制完成后的茶叶水分含量减少,不容易贴在炒锅内壁上,翻炒板接触炒锅内壁不会压碎茶叶。

由于翻炒板的尺寸较小,同时空腔的尺寸较小,所以空腔内的清水量较少,在翻炒茶叶过程中使空腔温度升高,以及翻炒板与炒锅内壁摩擦产生的热量使空腔温度升高,最终让空腔内的少量清水温度升高直至沸腾产生水蒸气,使囊腔膨胀来增大翻炒板的面积,增加茶叶炒制完成后翻出茶叶的速度。

刮板朝向炒锅内倾斜向下时,刮掉翻拌茶叶的翻炒板上携带的少量茶叶,避免茶叶在未炒制完成时被翻出炒锅,当刮板朝向收纳盒一侧倾斜向下时,刮板能遮住收纳盒与炒锅间的缝隙,刮板能对掉落的茶叶起到过渡作用,避免茶叶被翻出炒锅时掉落到缝隙中。

翻炒板在对茶叶进行翻炒的过程中,既能对炒锅内的茶叶进行翻拌,防止茶叶受热不均而炒糊,又能在茶叶炒制完成之后的茶叶翻出炒锅使茶叶落入收纳盒内,方便在茶叶炒制完成后及时将茶叶翻出,避免茶叶炒制时间过长而导致过度杀青,还能让翻炒板在翻炒茶叶过程中温度升高,使没入茶叶中的翻炒板对茶叶进行杀青,加速杀青。

进一步,所述内容s2中,炒锅移动时,炒锅的边缘上的滑动球沿支架上的滑槽进行移动。

将炒锅放在支架中,并在炒锅中的茶叶重量降低后,让炒锅向上移动,炒锅上的滑动球沿支架上的滑槽进行移动,对炒锅的移动轨迹进行了导向,避免炒锅移动时随意晃动。

进一步,所述内容s2中,在将炒制完成的茶叶翻入收纳盒时,先拉出朝向远离炒锅一侧收纳盒侧壁中的伸缩板,增加收纳盒侧壁的高度。

当炒制完成的茶叶被翻炒板翻出炒锅落入收纳盒时,增加了收纳盒在茶叶被翻出炒锅方向上的高度,避免茶叶在被翻出时由于惯性被抛出收纳盒外。

进一步,所述内容s3中,先拔出翻炒板上注水孔内的封盖,再从注水孔向空腔内注入空腔一半体积的清水。

空腔内的清水加热过程中会有损耗,在多次使用时,可通过注水孔重新加入清水,方便多次使用,同时封盖又能盖住空腔,避免翻炒板在翻炒过程中漏水。

进一步,所述内容s1中,驱动轴由电机带动进行转动。

通过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实现翻炒板的自动翻炒,无需人为手工翻炒,节省人力,使用方便。

进一步,所述内容s2中,翻炒板与炒锅接触内壁时,翻炒板的流线型端部与炒锅内壁接触,翻起茶叶。

流线型的翻炒板端部与炒锅的内壁契合更好,并且流线型的端部具有尖端能直接插入茶叶内部中与炒锅内壁接触,避免钝形的端部在与炒锅接触时将茶叶碾碎,保持炒青后茶叶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茶叶制作方法的实施例的框图;

图2为本茶叶制作方法实施例中炒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翻炒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绿茶的制作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采摘步骤、炒青步骤、揉捻步骤和干燥步骤,炒青步骤包括以下内容:

s1,将采摘得到的茶叶放入可上下移动的炒锅中,炒锅向下压住压簧使压缩产生弹性形变,并对炒锅进行加热,电机带动驱动轴进行转动,驱动轴转动时带动其上的三个翻炒板旋转,翻炒板旋转时对炒锅内的茶叶进行翻炒,并且翻炒板在翻炒时端部未接触到炒锅的内壁,翻炒板在翻炒完一次茶叶后,炒锅与收纳盒之间的支板边缘上的刮板刮掉翻炒板上的茶叶;

s2,在翻炒过程中,炒锅内的温度升高,茶叶中的水分蒸发后,茶叶的重量降低,压簧支撑着炒锅向上移动,直到翻炒板的端部与炒锅的内壁接触后,刮板在刮掉翻炒板上的茶叶时被翻炒板顶开,使刮板朝向收纳盒倾斜向下,翻炒板继续翻炒茶叶时将炒制完成的茶叶翻出炒锅让茶叶掉落入收纳盒中;

s3,翻炒板在翻炒茶叶的过程中,翻炒茶叶的温度传递到翻炒板内部空腔中的清水中,使翻炒板和空腔中的清水温度升高,当炒锅向上移动后,翻炒板的端部每翻炒一次茶叶就与炒锅内壁进行一次摩擦,摩擦时使翻炒板端部的温度继续升高,同时让空腔中的清水温度继续升高;

s4,在空腔中清水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清水产生水蒸气,当翻炒板转动时,水蒸气和清水进入翻炒板两侧边上的囊腔中,使囊腔向两侧膨胀增大翻炒板的面积。

内容s2还包括以下内容:

s21,翻炒板与炒锅接触内壁时,翻炒板的流线型端部与炒锅内壁接触,翻起茶叶;

s22,炒锅移动时,炒锅的边缘上的滑动球沿支架上的滑槽进行移动;

s23,在将炒制完成的茶叶翻入收纳盒时,先拉出朝向远离炒锅一侧收纳盒侧壁中的伸缩板,增加收纳盒侧壁的高度。

在内容s3中,进行茶叶炒制前,先拔出翻炒板上注水孔内的封盖,再从注水孔向空腔内注入空腔一半体积的清水,以在炒制茶叶时产生水蒸气使囊腔膨胀。

为实现上述方法,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炒茶设备,如图2和图3所示,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支架1、炒锅2、收纳盒3、电机4、压簧5、翻炒板6、滑槽11、驱动轴12、轴套13、滑动球21、注水孔61、囊腔62、空腔63。

炒茶设备包括炒锅2和支架1,炒锅2的边缘上焊接有滑动球21,支架1上开设有滑槽11,滑动球21滑动配合在滑槽11内,炒锅2与支架1间设有压簧5,压簧5一端与炒锅2的外底面焊接,压簧5的另一端与支架1的底部焊接。

支架1顶端处转动配合有驱动轴12,驱动轴12由电机4带动转动,电机4使用低速的步进电机4来实现,驱动轴12上固定有轴套13,轴套13上通过螺丝连接有三个铁质的翻炒板6,在每个翻炒板6上开设有与空腔63连通的注水孔61,注水孔61内嵌入有封盖,翻炒板6的端部呈流线型,翻炒板6的端部在茶叶含有较多的水分时未与炒锅2内壁接触,翻炒板6的端部在茶叶炒制完成后与炒锅2内壁接触,每个翻炒板6的内部开设有装有清水的空腔63,每个翻炒板6的两侧边处固定有囊腔62,囊腔62与空腔63连通。

在茶叶炒制初期,茶叶中水分含量大,茶叶重量较大,茶叶将炒锅2向下压使压簧5处于压缩状态,翻炒板6距离炒锅2内壁具有一定的距离,翻炒板6在翻炒茶叶时未与炒锅2内壁接触,翻炒板6不会将茶叶压碎,同时,翻板茶叶过程中,茶叶间的相互摩擦力可让茶叶间具有相对的移动,茶叶不会因贴在炒锅2内壁上而被炒糊。

茶叶在炒制后期蒸发掉大部分水分后,茶叶的重量减小,炒锅2及其内的茶叶重量减小,压簧5恢复弹性形变使炒锅2向上移动,翻炒板6与炒锅2内壁的间距减小,直到翻炒板6的端部与炒锅2内壁接触,炒制完成后的茶叶水分含量减少,不容易贴在炒锅2内壁上,翻炒板6接触炒锅2内壁不会压碎茶叶。

炒锅2一侧面处的支架1底面上配合放置有收纳盒3,收纳盒3朝向远离炒锅2的侧壁板为伸缩板,在侧壁板内嵌套有拉出后自锁的多块子板,本实施例设置两块子板,炒锅2与收纳盒3之间设有支板,支板顶端上铰接有朝向炒锅2内倾斜向下并能刮到翻炒板6的刮板,刮板可在翻炒板6与炒锅2内壁接触时被翻转到收纳盒3一侧倾斜,刮板朝向炒锅2内底一侧的边缘上粘接有刷毛。

刮板朝向炒锅2内倾斜向下时,刮掉翻拌茶叶的翻炒板6上携带的少量茶叶,避免茶叶在未炒制完成时被翻出炒锅2,当刮板朝向收纳盒3一侧倾斜向下时,刮板能遮住收纳盒3与炒锅2间的缝隙,刮板能对掉落的茶叶起到过渡作用,避免茶叶被翻出炒锅2时掉落到缝隙中。

翻炒板6在对茶叶进行翻炒的过程中,既能对炒锅2内的茶叶进行翻拌,防止茶叶受热不均而炒糊,又能在茶叶炒制完成之后的茶叶翻出炒锅2使茶叶落入收纳盒3内,方便在茶叶炒制完成后及时将茶叶翻出,避免茶叶炒制时间过长而导致过度杀青,还能让翻炒板6在翻炒茶叶过程中温度升高,使没入茶叶中的翻炒板6对茶叶进行杀青,加速杀青。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