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22832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发酵饲料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微生物功能作用的了解日渐加深,微生物发酵饲料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此同时,由于饲料生产原料价格上涨,致使牲畜养殖成本偏高,大量农副产品下脚料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然而采用自然堆积发酵生产的饲料一般质量不稳定,发酵度难以掌控,容易受杂菌感染,营养物质的转化率不高,且适口性较差,为能充分发挥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优势。由此可见,开发一种利用常见的牧草、植物茎秆、农产品下脚料等为原料发酵制作节约型的绿色安全生物饲料,能够变废为宝,降低饲料成本,消除环境污染,增加养殖效益,减少疾病发生,具有较好的适口性,并且营养物质的转化率高的微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利用常见的牧草、植物茎秆以及农产品下脚料等为原料,通过复合发酵菌剂进行发酵,能够变废为宝,降低饲料成本,消除环境污染,增加养殖效益,制备方法简单易掌握。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物发酵饲料,其具有较好的适口性,和较高的营养物质的转化率,刺激组织发育,提高牲畜免疫力。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一、将主料切割至3-4cm长的小段儿备用,所述主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玉米秸秆8-10份、车轴草8-10份、苜蓿7-9份、串叶松香草7-9份、豆蔓7-9份以及苏丹草5-7份;辅料粉碎至30目以上备用,所述辅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玉米粉5-7份、谷子5-7份、贝壳粉5-7份、豆腐渣2-4份以及啤酒糟2-4份;

步骤二、将主料和辅料按1:1的比例送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并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酶制剂的水溶液浸润;所述酶制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纤维素酶3-5份、淀粉酶3-5份、蛋白酶2-4份、β-甘露聚糖酶2-4份以及植酸酶1-3份;

步骤三、将主料和辅料铺入地窖中,每铺设25-30公分的厚度,均匀洒上生物发酵菌剂粉末并压实,再铺设第二层,依次类推,直至铺满整个地窖;所述生物发酵菌剂包括按cfu计的以下组分:嗜酸乳杆菌3-5份、纳豆芽孢杆菌3-5份、短小芽孢杆菌2-4份、米曲霉2-4份、粪链球菌1-3份以及酿酒酵母1-3份;将地窖密封进行厌氧发酵,即得所述微生物发酵饲料。

优选的是,所述的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主料包括按重量份计是以下组分:玉米秸秆9份、车轴草9份、苜蓿8份、串叶松香草8份、豆蔓8份以及苏丹草6份;所述辅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玉米粉6份、谷子6份、贝壳粉6份、豆腐渣3份以及啤酒糟3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酶制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纤维素酶4份、淀粉酶3份、蛋白酶3份、β-甘露聚糖酶3份以及植酸酶2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微生物发酵菌剂包括按cfu计的以下组分:嗜酸乳杆菌4份、纳豆芽孢杆菌4份、短小芽孢杆菌3份、米曲霉3份、粪链球菌2份以及酿酒酵2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玉米秸秆、车轴草、苜蓿、串叶松香草、豆蔓以及苏丹草的含水量均在40%以下;所述玉米粉、谷子、贝壳粉等辅料在粉碎前均烘干至含水量在30%以下。

优选的是,所述的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中,向搅拌中的主料和辅料中加入所述酶制剂,所述酶制剂的添加量为3.0-4.0mg/kg。

优选的是,所述的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中,向原料中接种所述生物发酵菌剂,按照cfu/kg算,所述生物发酵菌剂的接种量为(6-10)×108cfu/kg。

优选的是,所述的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厌氧发酵的温度为37-41℃,厌氧发酵的时间为7-9天。

一种由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微生物发酵饲料。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微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主料和辅料均含有大量的粗纤维、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将主料切割成3-4cm长的小段后与辅料一起在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并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酶制剂的水溶液,使辅料粉末充分黏附在主料的3-4cm长的小段上,含水量控制在50%以下,以保证秸秆饲料的咀嚼口感,有利于促进牲畜的进食欲望;所述酶制剂能够初步降解纤维素,将原料中的直链、支链淀粉降解为糊精及各种低分子糖类,如麦芽糖、葡萄糖等,消除饲料中甘露聚糖对葡萄糖吸收的干扰,减少机会致病菌的感染,促进能量、蛋白、纤维素的消化和吸收,分解饲料中的天然有机磷以及过多的金属离子,促进益生菌生长;利用微生物发酵菌剂中的益生菌代谢,将原料中的粗纤维、粗蛋白或其他大分子复合物降解成易于牲畜肠胃吸收的小分子,并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将主料和辅料在地窖中压实,有利于减小原料之间的空隙,提供更好的厌氧发酵环境;食用本发明所述的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生长期肉牛日增重最高达到1.92kg;所述微生物发酵菌剂能够调整牲畜肠道菌群平衡,分泌抗生素类物质,对病原菌有拮抗作用,提高钙、磷、铁的利用率,促进铁和维生素d的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日增重,降低料肉比,有利于机体健康,抑制病原菌生长,改善肠道微环境。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一、将主料切割至3-4cm长的小段儿备用,所述主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玉米秸秆8-10份、车轴草8-10份、苜蓿7-9份、串叶松香草7-9份、豆蔓7-9份以及苏丹草5-7份;辅料粉碎至30目以上备用,所述辅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玉米粉5-7份、谷子5-7份、贝壳粉5-7份、豆腐渣2-4份以及啤酒糟2-4份;

步骤二、将主料和辅料按1:1的比例送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并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酶制剂的水溶液浸润;所述酶制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纤维素酶3-5份、淀粉酶3-5份、蛋白酶2-4份、β-甘露聚糖酶2-4份以及植酸酶1-3份;

步骤三、将主料和辅料铺入地窖中,每铺设25-30公分的厚度,均匀洒上生物发酵菌剂粉末并压实,再铺设第二层,依次类推,直至铺满整个地窖;所述生物发酵菌剂包括按cfu计的以下组分:嗜酸乳杆菌3-5份、纳豆芽孢杆菌3-5份、短小芽孢杆菌2-4份、米曲霉2-4份、粪链球菌1-3份以及酿酒酵母1-3份;将地窖密封进行厌氧发酵,即得所述微生物发酵饲料。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主料包括玉米秸秆、车轴草、苜蓿、串叶松香草、豆蔓以及苏丹草,这些主料均含有大量的粗纤维、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矿物质,所述辅料为玉米粉、谷子、贝壳粉、豆腐渣以及啤酒糟的粉末状混合物,所述辅料含有大量粗蛋白、碳水化合物、微生物以及矿物质,将主料切割成3-4cm长的小段后与辅料一起在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并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酶制剂的水溶液,使辅料粉末充分黏附在主料的3-4cm长的小段上,含水量控制在50%以下,以保证秸秆饲料的咀嚼口感,有利于促进牲畜的进食欲望;所述酶制剂中的纤维素酶能够初步降解纤维素,淀粉酶将原料中的直链、支链淀粉降解为糊精及各种低分子糖类,如麦芽糖、葡萄糖等,β-甘露聚糖酶能够消除饲料中甘露聚糖对葡萄糖吸收的干扰,减少机会致病菌的感染,促进能量、蛋白、纤维素的消化和吸收;植酸酶可以分解饲料中的天然有机磷以及过多的金属离子,促进益生菌生长。

利用微生物发酵菌剂中的益生菌代谢,将原料中的粗纤维、粗蛋白或其他大分子复合物降解成易于牲畜肠胃吸收的小分子,并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将主料和辅料铺入地窖中,所述地窖为设置在地面以下的空腔大开口小的罐型地窖,所述地窖内壁经水泥涂平,以防止藏匿杂质,将主料和辅料在地窖中压实,有利于减小原料之间的空隙,提供更好的厌氧发酵环境;所述微生物发酵菌剂中的嗜酸乳杆菌能够调整牲畜肠道菌群平衡,分泌抗生素类物质,对病原菌有拮抗作用,提高钙、磷、铁的利用率,促进铁和维生素d的吸收;短小芽孢杆菌能够降解非淀粉多糖,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与纳豆芽孢杆菌一起增强动物的免疫功能,提高动物的抗应激能力,提高日增重,降低料肉比;米曲霉可以使主料和辅料中粗纤维、植酸等难吸收的物质降解,提高营养价值、保健功效和消化率;粪链球菌是牲畜肠道内主要菌群之一,能产生天然抗生素,有利于机体健康,抑制病原菌生长,改善肠道微环境。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的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主料包括按重量份计是以下组分:玉米秸秆9份、车轴草9份、苜蓿8份、串叶松香草8份、豆蔓8份以及苏丹草6份;所述辅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玉米粉6份、谷子6份、贝壳粉6份、豆腐渣3份以及啤酒糟3份。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的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酶制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纤维素酶4份、淀粉酶3份、蛋白酶3份、β-甘露聚糖酶3份以及植酸酶2份。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的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微生物发酵菌剂包括按cfu计的以下组分:嗜酸乳杆菌4份、纳豆芽孢杆菌4份、短小芽孢杆菌3份、米曲霉3份、粪链球菌2份以及酿酒酵2份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的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玉米秸秆、车轴草、苜蓿、串叶松香草、豆蔓以及苏丹草的含水量均在40%以下;所述玉米粉、谷子、贝壳粉等辅料在粉碎前均烘干至含水量在30%以下。

在上述方案中,烘干的辅料更加方便粉碎成30目以上的粉末,主料中的车轴草、苜蓿、串叶松香草以及苏丹草均为常见的牧草,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微生物,且适口性好,主料的含水量在搅拌前均控制在40%以下,搅拌过程中加酶制剂的水溶液时,饲料的总含水量增加并控制在50%以下,以防止加入过多的水,导致饲料粘性过大或发生霉变。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的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中,向搅拌中的主料和辅料中加入所述酶制剂,所述酶制剂的添加量为3.0-4.0mg/kg。

在上述方案中,向搅拌中的主料和辅料中加入所述酶制剂,有利于酶制剂与主料和辅料充分混合,所述酶制剂的添加量为3.0-4.0mg/kg,即每千克主料和辅料的混合物中加入3.0-5.0mg所述酶制剂,在保证饲料最终含水量不超过50%的前提下配置所述酶制剂的水溶液。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的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中,向原料中接种所述生物发酵菌剂,按照cfu/kg算,所述生物发酵菌剂的接种量为(6-10)×108cfu/kg。

在上述方案中,每千克原料中接种所述生物发酵菌剂的cfu量为(6-10)×108,接种量过少则不利于益生菌的繁殖,导致发酵饲料适口性差,不仅如此,益生菌由于家中量少而不能取得环境优势还有可能导致有害细菌滋生,优选地,所述生物发酵菌剂的接种量为8×108cfu/kg。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的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厌氧发酵的温度为37-41℃,厌氧发酵的时间为7-9天。

在上述方案中,为进一步改善发酵效果,将原料在37-41℃的厌氧环境下发酵7-9天,优选地,所述厌氧发酵的温度为39℃,发酵时间为8天。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复合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将主料切割至3-4cm长的小段儿备用,所述主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玉米秸秆8份、车轴草8份、苜蓿7份、串叶松香草7份、豆蔓7份以及苏丹草5份;

辅料粉碎至30目以上备用,所述辅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玉米粉5份、谷子5份、贝壳粉5份、豆腐渣2份以及啤酒糟2份;

将切割至3-4cm长的主料以及粉碎至30目以上的辅料粉末置于121℃灭菌设备中20min,进行消毒处理;并对搅拌机消毒;

将主料和辅料按1:1的比例送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并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酶制剂的水溶液浸润;所述酶制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纤维素酶3份、淀粉酶3份、蛋白酶2份、β-甘露聚糖酶2份以及植酸酶1份;在确保饲料的含水量控制在50%以下的前提下,每千克饲料中添加所述酶制剂3.0mg;

配制生物发酵菌剂,将按cfu计的以下组分:嗜酸乳杆菌3份、纳豆芽孢杆菌3份、短小芽孢杆菌2份、米曲霉2份、粪链球菌1份以及酿酒酵母1份混合均匀;

将主料和辅料铺入地窖中,每铺设25-26公分的厚度,均匀洒上生物发酵菌剂粉末并压实,再铺设第二层,依次类推,直至铺满整个地窖;所述生物发酵菌剂的接种量为6×108cfu/kg,将地窖密封,地窖内温度维持在37℃,保持7天,进行厌氧发酵,即得所述微生物发酵饲料。

实施例2

将主料切割至3-4cm长的小段儿备用,所述主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玉米秸秆9份、车轴草9份、苜蓿8份、串叶松香草8份、豆蔓8份以及苏丹草6份;

辅料粉碎至30目以上备用,所述辅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玉米粉6份、谷子6份、贝壳粉6份、豆腐渣3份以及啤酒糟3份;

将切割至3-4cm长的主料以及粉碎至30目以上的辅料粉末置于121℃灭菌设备中20min,进行消毒处理;并对搅拌机消毒;

将主料和辅料按1.25:1的比例送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并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酶制剂的水溶液浸润;所述酶制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纤维素酶4份、淀粉酶4份、蛋白酶3份、β-甘露聚糖酶3份以及植酸酶2份;在确保饲料的含水量控制在50%以下的前提下,每千克饲料中添加所述酶制剂3.3mg;

配制生物发酵菌剂,将按cfu计的以下组分:嗜酸乳杆菌4份、纳豆芽孢杆菌4份、短小芽孢杆菌3份、米曲霉3份、粪链球菌2份以及酿酒酵母2份混合均匀;

将主料和辅料铺入地窖中,每铺设26-27公分的厚度,均匀洒上生物发酵菌剂粉末并压实,再铺设第二层,依次类推,直至铺满整个地窖;所述生物发酵菌剂的接种量为7×108cfu/kg,将地窖密封,地窖内温度维持在38℃,保持8天,进行厌氧发酵,即得所述微生物发酵饲料。

实施例3

将主料切割至3-4cm长的小段儿备用,所述主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玉米秸秆9份、车轴草9份、苜蓿8份、串叶松香草8份、豆蔓8份以及苏丹草6份;

辅料粉碎至30目以上备用,所述辅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玉米粉6份、谷子6份、贝壳粉6份、豆腐渣3份以及啤酒糟3份;

将切割至3-4cm长的主料以及粉碎至30目以上的辅料粉末置于121℃灭菌设备中20min,进行消毒处理;并对搅拌机消毒;

将主料和辅料按1.5:1的比例送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并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酶制剂的水溶液浸润;所述酶制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纤维素酶4份、淀粉酶4份、蛋白酶3份、β-甘露聚糖酶3份以及植酸酶2份;在确保饲料的含水量控制在50%以下的前提下,每千克饲料中添加所述酶制剂3.5mg;

配制生物发酵菌剂,将按cfu计的以下组分:嗜酸乳杆菌4份、纳豆芽孢杆菌4份、短小芽孢杆菌3份、米曲霉3份、粪链球菌2份以及酿酒酵母2份混合均匀;

将主料和辅料铺入地窖中,每铺设27-28公分的厚度,均匀洒上生物发酵菌剂粉末并压实,再铺设第二层,依次类推,直至铺满整个地窖;所述生物发酵菌剂的接种量为8×108cfu/kg,将地窖密封,地窖内温度维持在39℃,保持8天,进行厌氧发酵,即得所述微生物发酵饲料。

实施例4

将主料切割至3-4cm长的小段儿备用,所述主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玉米秸秆9份、车轴草9份、苜蓿8份、串叶松香草8份、豆蔓8份以及苏丹草6份;

辅料粉碎至30目以上备用,所述辅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玉米粉6份、谷子6份、贝壳粉6份、豆腐渣3份以及啤酒糟3份;

将切割至3-4cm长的主料以及粉碎至30目以上的辅料粉末置于121℃灭菌设备中20min,进行消毒处理;并对搅拌机消毒;

将主料和辅料按1.75:1的比例送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并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酶制剂的水溶液浸润;所述酶制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纤维素酶4份、淀粉酶4份、蛋白酶3份、β-甘露聚糖酶3份以及植酸酶2份;在确保饲料的含水量控制在50%以下的前提下,每千克饲料中添加所述酶制剂3.7mg;

配制生物发酵菌剂,将按cfu计的以下组分:嗜酸乳杆菌4份、纳豆芽孢杆菌4份、短小芽孢杆菌3份、米曲霉3份、粪链球菌2份以及酿酒酵母2份混合均匀;

将主料和辅料铺入地窖中,每铺设28-29公分的厚度,均匀洒上生物发酵菌剂粉末并压实,再铺设第二层,依次类推,直至铺满整个地窖;所述生物发酵菌剂的接种量为9×108cfu/kg,将地窖密封,地窖内温度维持在40℃,保持8天,进行厌氧发酵,即得所述微生物发酵饲料。

实施例5

将主料切割至3-4cm长的小段儿备用,所述主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玉米秸秆10份、车轴草10份、苜蓿9份、串叶松香草9份、豆蔓9份以及苏丹草7份;

辅料粉碎至30目以上备用,所述辅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玉米粉7份、谷子7份、贝壳粉7份、豆腐渣4份以及啤酒糟4份;

将切割至3-4cm长的主料以及粉碎至30目以上的辅料粉末置于121℃灭菌设备中20min,进行消毒处理;并对搅拌机消毒;

将主料和辅料按2:1的比例送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并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酶制剂的水溶液浸润;所述酶制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纤维素酶5份、淀粉酶5份、蛋白酶4份、β-甘露聚糖酶4份以及植酸酶3份;在确保饲料的含水量控制在50%以下的前提下,每千克饲料中添加所述酶制剂4.0mg;

配制生物发酵菌剂,将按cfu计的以下组分:嗜酸乳杆菌5份、纳豆芽孢杆菌5份、短小芽孢杆菌4份、米曲霉4份、粪链球菌3份以及酿酒酵母3份混合均匀;

将主料和辅料铺入地窖中,每铺设29-30公分的厚度,均匀洒上生物发酵菌剂粉末并压实,再铺设第二层,依次类推,直至铺满整个地窖;所述生物发酵菌剂的接种量为10×108cfu/kg,将地窖密封,地窖内温度维持在41℃,保持9天,进行厌氧发酵,即得所述微生物发酵饲料。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微生物发酵饲料。

将本发明实施例1-5得到的微生物发酵饲料喂养处于生长期的肉牛,选用平均体重相同的6组处在同一发育阶段的肉牛。观察每组牛的平均日采食量、粪便中粗蛋白的百分含量以及平均日增重,对照组以未经发酵的普通精饲料喂养,结果如下:料肉比=平均日产奶量/平均日增重

表1各组肉牛料肉比对照表

如表1所示,经本发明实施例1-5制得的微生物发酵饲料喂养的实验组肉牛,平均日采食量以及平均日增重均高于食用未经发酵的普通精饲料的对照组肉牛,证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微生物发酵饲料的适口性以及营养成分的利用率均有所干山,其中实施例3对应的实验组肉牛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最高,分别为11.8kg和1.92kg;实验组肉牛粪便中未消化的粗蛋白的百分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肉牛,证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微生物发酵饲料中的可消化粗蛋白含量有所提高;本发明实施例3中料肉比为6.15:1,即食用6.16kg的微生物发酵饲料增重1kg,证明经本发明实施例3的方法制得的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各种营养物质得到了充分的转化。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