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硝酱卤制品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99915发布日期:2018-07-10 20:18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肉制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硝酱卤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酱卤制品是我国一大类具有传统特色的肉制品,主要包括畜禽肉及其副产品,在整个熟肉制品的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呈连年增长的趋势。因其色泽悦目、肉质酥润、风味独特、可直接食用等特点,长期以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亲睐。

根据消费习惯和制备过程中所用的配料及工艺手段的不同,酱卤制品衍生出了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种。虽然对于酱卤制品风味的追求因地而异,但在加工过程中强调的是色、香、味、形有机结合,其中色泽在相当大的层面上决定了消费者最终的消费欲望及取向,所以制作酱卤制品过程中对于色泽的追求几乎是统一的。为了获得诱人而稳定的色泽,酱卤制品在传统加工过程中常加入亚硝酸盐作为发色剂。但是长期食用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残留的亚硝酸盐易与蛋白质降解产物反应生成致癌性的生物胺,导致酱卤制品销售及推广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为了提高酱卤制品的市场竞争力,如果可以找到一种能替代亚硝酸盐的发色剂,实现酱卤制品的无硝加工,将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克服传统酱卤制品加工中利用亚硝酸盐作为发色剂带来的安全隐患,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硝酱卤制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以减少含硝物质的使用,有效降低亚硝酸盐及生物胺的残留量,实现酱卤制品的无硝加工。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硝酱卤制品,上述无硝酱卤制品通过向新鲜原料肉中注射腌制液加工而成,上述腌制液配方按质量分数包括:食盐2~5%、白糖2~5%、味精0.2~0.5%、复合磷酸盐0.1~1%、甜菜提取物0.1~1%、异抗坏血酸钠0.1~0.3%、咸味香精0.06~0.15%。

作为优选,上述咸味香精由新鲜畜禽血经抗凝、离心、稀释、过滤得血红蛋白液,将血红蛋白液与组氨酸-酪氨酸混合液、壳寡糖液反应、离心、冷冻干燥后获得富有光泽的红褐色粉末香精。

作为优选,上述原料肉为畜禽肉中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鸭肉或鹅肉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硝酱卤制品的制备方法,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甜菜提取物的制备:挑选新鲜甜菜块根,清洗、去皮、切片,置于冷冻干燥机冻干,过200目筛后获得粉状甜菜提取物;

(2)咸味香精的制备:新鲜畜禽血经抗凝(1~6%的柠檬酸钠-异抗坏血酸钠溶液)、离心、稀释、过滤得血红蛋白液。将血红蛋白液与组氨酸-酪氨酸混合液、壳寡糖液按照1~10:1:2的体积比混合均匀,调节ph值5.0~7.0,在30~65℃下反应30~60min,离心、冷冻干燥后获得富有光泽的红褐色粉末香精;

(3)原料肉的选择及预处理:挑选检验合格的新鲜畜、禽肉,剔除皮、骨、筋膜及淤血等杂质,清洗沥干水分备用,控制肉温为0~5℃;

(4)注射:将2~5%食盐、2~5%白糖、0.2~0.5%味精、0.1~1%复合磷酸盐、0.1~1%甜菜提取物、0.1~0.3%异抗坏血酸钠、0.06~0.15%咸味香精溶于冰水中配置腌制液;将腌制液注入原料肉中,注射率为20~30%;20~30%注射率是指注射的量是原料肉重的20~30%。

(5)滚揉腌制:将注射好的肉置于真空滚揉机中滚揉4~8h,滚揉机正转15min,反转15min,间隙10min;滚揉后腌制5~15h,环境温度控制在0~4℃;

(6)切块、卤制:将腌制结束的肉切成0.5kg的肉块;夹层锅内先放入香辛料包,文火煮制30min,根据要求加入食盐、糖、味精、料酒、生抽等辅料,大火煮开,将腌制好的肉块放入卤液中,大火煮制30min后文火卤煮30min,关火焖制100min;

(7)包装、杀菌:用真空包装机对产品进行包装,根据保质需要进行热力灭菌;冷却至中心温度低于15℃后入库储存。

作为优选,上述香辛料包由花椒、小茴香、桂皮、良姜、香叶、肉蔻、陈皮、砂仁等组成。

作为优选,上述步骤(2)中抗凝过程使用的抗凝剂为1~6%的柠檬酸钠-异抗坏血酸钠溶液。

本发明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无硝技术制备酱卤制品,利用甜菜提取物和咸味香精来作为着色剂和增香剂,能达到并超过使用亚硝酸盐的效果,提高了酱卤制品的风味和品质。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硝酱卤制品的制备方法,在稳定色泽的基础上提高了肉制品的风味,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本发明采用间歇式滚揉-低温腌制技术处理原料肉,可以提高腌制料液的渗透率,降低生产周期。

4.本发明带动了甜菜产业和屠宰业的发展,提高了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技术。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无硝酱卤制品,上述无硝酱卤制品通过向新鲜原料肉中注射腌制液加工而成,上述腌制液配方按质量分数包括:食盐2~5%、白糖2~5%、味精0.2~0.5%、复合磷酸盐0.1~1%、甜菜提取物0.1~1%、异抗坏血酸钠0.1~0.3%、咸味香精0.06~0.15%。作为优选,所述咸味香精由新鲜畜禽血经抗凝、离心、稀释、过滤得血红蛋白液,将血红蛋白液与组氨酸-酪氨酸混合液、壳寡糖液反应、离心、冷冻干燥后获得富有光泽的红褐色粉末香精。原料肉为畜禽肉中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鸭肉或鹅肉中的一种或几种,利用无硝加工技术生产酱卤制品,实现了亚硝酸盐的“零添加”,提高了酱卤制品的食用安全性。配方搭配科学合理,在稳定色泽的基础上提高了营养和风味。

具体实施时,一种无硝酱卤制品的制备方法,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甜菜提取物的制备:挑选新鲜甜菜块根,清洗、去皮、切片,置于冷冻干燥机冻干,过200目筛后获得粉状甜菜提取物;

(2)咸味香精的制备:新鲜畜禽血经抗凝(1~6%的柠檬酸钠-异抗坏血酸钠溶液)、离心、稀释、过滤得血红蛋白液。将血红蛋白液与组氨酸-酪氨酸混合液、壳寡糖液按照1~10:1:2的体积比混合均匀,调节ph值5.0~7.0,在30~65℃下反应30~60min,离心、冷冻干燥后获得富有光泽的红褐色粉末香精;

(3)原料肉的选择及预处理:挑选检验合格的新鲜畜、禽肉,剔除皮、骨、筋膜及淤血等杂质,清洗沥干水分备用,控制肉温为0~5℃;

(4)注射:将2~5%食盐、2~5%白糖、0.2~0.5%味精、0.1~1%复合磷酸盐、0.1~1%甜菜提取物、0.1~0.3%异抗坏血酸钠、0.06~0.15%咸味香精溶于冰水中配置腌制液;将腌制液注入原料肉中,注射率为20~30%;20~30%注射率是指注射的量是原料肉重的20~30%。将本发明的腌制剂与冰水混合后注射于原料肉中,可以起到发色、抑菌、提高风味的作用。

(5)滚揉腌制:将注射好的肉置于真空滚揉机中滚揉4~8h,滚揉机正转15min,反转15min,间隙10min;滚揉后腌制5~15h,环境温度控制在0~4℃;

(6)切块、卤制:将腌制结束的肉切成0.5kg的肉块;夹层锅内先放入香辛料包,文火煮制30min,根据要求加入食盐、糖、味精、料酒、生抽等辅料,大火煮开,将腌制好的肉块放入卤液中,大火煮制30min后文火卤煮30min,关火焖制100min;

(7)包装、杀菌:用真空包装机对产品进行包装,根据保质需要进行热力灭菌;冷却至中心温度低于15℃后入库储存。

作为优选,上述香辛料包由花椒、小茴香、桂皮、良姜、香叶、肉蔻、陈皮、砂仁等组成。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