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中药的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72065发布日期:2018-07-07 00:52阅读:6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调味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中药的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火锅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是一种受众多消费者欢迎的食用方便的餐饮方式。众所周知,火锅底料决定了火锅的味道和口感。因此为满足人们的需求,市场上出现了不同口味的火锅底料。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在追求火锅底料口味的同时,也更注重对健康的要求。目前已有加入中草药的火锅底料,使人们在食用火锅美味的同时又可获取一些平时食物中难以得到的营养物质,所以,以药食同源的中草药为原料的火锅底料,市场需求量巨大。

但是现有的火锅底料多延续传统火锅底料风格,以性温、热,味辛、辣的香辛料调味制成,食用后容易刺激胃粘膜,引起胃疼和便秘等,还会引起上火等症状,不符合现代人对健康、营养饮食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含有中药的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火锅底料不仅同时具有麻、辣、鲜、香的特点,香味浓郁,并且根据气候的不同添加了不同的中药材,可以有效中和火锅的燥热性质、减小辣味火锅底料对胃肠的刺激、利于火锅食材的消化吸收,避免引起上火、腹泻等有害人体健康的症状。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有中药的火锅底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牛油200~300份、糍粑辣椒100~150份、生姜15~20份、大蒜10~20份、大葱15~20份、豆豉3~6份、花椒15~20份、食盐10~18份、冰糖2~5份、白酒8~15份、菜籽油20~40份、蚝油10~15份、芹菜5~15份、味精4~7份、香料15~25份、中药材10~15份。

优选的,所述香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香草0.5~1.5份、孜然0.2~0.5份、胡椒0.5~0.8份、香茅草0.2~0.5份、排草0.5~0.8份、草果1~2份、茴香1~2份、红寇0.2~0.5份、八角0.5~0.8份、灵草0.2~0.5份、良姜0.2~0.5份、白寇1~2份、香叶1~2份、桂皮0.5~0.8份、老寇0.2~0.5份、砂仁0.5~0.8份、千里香0.2~0.5份、丁香0.2~0.5份、香果1~2份。

优选的,所述中药材根据季节不同,组成不同,春夏两季包括板蓝根4~6份、菊花2~5份、大黄1~2份、薄荷6~10份、陈皮8~10份、决明子3~5份、山楂3~5份、红枣3~5份、百合3~5份;秋冬两季包括:红枣3~5份,枸杞2~5份,党参3~8份,虾米2~5份,山药5~10,当归2~5。

优选的,所述花椒为青花椒和红花椒的组合物,所述青花椒和所述红花椒的重量比为6~8:4~5。

本发明所述火锅底料中主要使用牛油,牛油有提香加味的作用,而且可以让火锅辣而不燥,温和而不上火,让火锅汤色红亮、味浓溢香、口味醇厚、香而不腻。所述牛油重量份优选为200~300份,更优选为220~250份。

本发明所述火锅底料中包含有根据季节变化的中药材,春夏两季气温较高,容易上火,选用的中药材包括板蓝根4~6份、菊花2~5份、大黄1~2份、薄荷6~10份、陈皮8~10份、决明子3~5份、山楂3~5份、红枣3~5份、百合3~5份。

其中,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

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

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并且薄荷独特的香气还可以为火锅增加清香的味道;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可以降低吃完火锅的油腻感觉,增加火锅的香气;

决明子: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有缓泻作用,降血压降血脂,可以有效防止人们食用后刺激胃粘膜,引起胃疼和便秘的症状;

山楂: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由于吃火锅时肉类较多,吃完后经常会有消化不良等症状,而山楂具有消食健胃的作用,可以有效避免消化不良的产生;

红枣:具益气补血、健脾和胃、风功效,还具有减轻毒性物质对肝脏损害的功效;

百合: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

在春夏两季的火锅底料中加入上述中药的提取物,可以有效中和火锅的燥热性质、减小辣味火锅底料对胃肠的刺激、利于火锅食材的消化吸收,避免引起上火、腹泻等有害人体健康的症状。

而秋冬两季气候寒冷干燥,则需要加入以下滋阴补气的中药,主要包括红枣3~5份,枸杞2~5份,党参3~8份,虾米2~5份,山药5~10,当归2~5份。

其中,山药: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频、遗精、妇女带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肠炎;

当归: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抗癌、抗老防老、免疫之功效;

枸杞:具有养肝,滋肾,润肺的功效,并且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党参: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适宜在秋冬进补食用;

虾米:虾米味甘、咸、性温;具有补肾壮阳、理气开胃之功效;

在秋冬两季的火锅底料中加入上述中药的提取物,可以有效满足人们冬季进补的需求,在吃火锅的同时还摄入量大量的营养物质,不仅体验到了美味,更有益身体健康。

本发明所述火锅底料中还包括糍粑辣椒,所述糍粑辣椒辣而不猛、香味浓郁,是辣味的主要来源,所述糍粑辣椒重量份优选为100~150份,更优选的为120~130份。

本发明提供的火锅底料中还包括花椒,所述花椒优选包括红花椒和青花椒,所述红花椒和青花椒提供麻味。所述青花椒优选为经过焙炒和经过3mm筛网粉碎的青花椒粒。

本发明所述火锅底料中还包括生姜、大蒜和大葱,本发明中先用大葱和生姜进行炼油,可以充分提炼出葱香和生姜的香味,并且生姜和大蒜能有效的去腥压臊、提香调味,所述生姜优选为经3mm~5mm筛网粉碎后的生姜粒,所述大蒜优选为经3mm~5mm筛网粉碎后的大蒜粒。

本发明所述火锅底料中还包括食盐、冰糖和味精。食盐是火锅底料中定味、调味的主要材料,具有提鲜解腻去腥作用。冰糖可使汤汁醇厚回甜,具有缓解辣味刺激的作用。味精是从大豆、小麦、海带及其它含蛋白质物质中提取,味道鲜美,在火锅底料中提鲜助香、增味的作用。所述食盐重量份优选为10~18份,所述味精重量份优选为4~7份。

本发明所述火锅底料中还包括白酒、蚝油和芹菜,其中白酒可以去除牛油的腥味,并且可以增加香味,蚝油可以期待增鲜的作用,而芹菜可以为整个火锅底料起到提香的作用。

为了提高火锅底料的香味,本发明所述火锅底料中还包括香料,优选的,所述香料包括香草0.5~1.5份、孜然0.2~0.5份、胡椒0.5~0.8份、香茅草0.2~0.5份、排草0.5~0.8份、草果1~2份、茴香1~2份、红寇0.2~0.5份、八角0.5~0.8份、灵草0.2~0.5份、良姜0.2~0.5份、白寇1~2份、香叶1~2份、桂皮0.5~0.8份、老寇0.2~0.5份、砂仁0.5~0.8份、千里香0.2~0.5份、丁香0.2~0.5份、香果1~2份。

本发明提供的火锅底料中各成分按照一定顺序炒制后,即得火锅底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有中药的火锅底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菜籽油加热至60~80℃,加入大葱和生姜,熬制后将其进行过滤冷却,得到第一产品;

(2)将生牛油加热至100~150℃,得到热油,加入糍粑辣椒炒制,然后依次加入大蒜、花椒、豆豉继续翻炒,得到第二产品;

(3)在所述第二产品中依次加入香料进行翻炒得到第三产品;

(4)在第三产品中加入冰糖、食盐、蚝油、味精、白酒进行炒制,最后加入芹菜,得到第四产品;

(5)在第四产品中加入中药材提取物,得到第五产品;

(6)将所述第一产品加入到所述第五产品中混合均匀后,焖制3~4小时,然后将其冷却至40~50℃,进行过滤,过滤后即得到火锅底料成品。

优选的,所述中药材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所有的中药材粉碎,混合均匀,置于200-250目滤布中密封包裹,得提取包;将提取包中各原料总重量20-25倍量的水烧开,放入提取包,中火烧至水量剩余1/4,取出提取包,即得中药提取物。

本申请中各种香料均以颗粒状进行提取香味,一方面能够较大程度的提取出香料中的香味,如果香料为较大的块状,则香味提取不充分,如果为粉末状经过高温油炸时很容易变糊,使油中具有苦涩的味道,因此,使用颗粒状的香料既不会在短时间内变糊又能够充分提取出其中的香味。另外,本申请中的糍粑辣椒经过炒制后,辣椒中的油溶性香味完全融入到牛油中,并且辣椒辛辣味相对较轻,只提取香味成分,辣椒籽中的胶体成分不会溶出,使制得的底料不会过于油腻。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熬制时间为15~20分钟。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加入糍粑辣椒炒制温度为110~130℃,炒制时间为1~2小时。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翻炒温度为110~130℃,翻炒时间为15~30分钟。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炒制温度为120~140℃,炒制时间为10~15分钟。

本申请中的辣椒和其他香料和调味料均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长时间的炒制,可以充分激发出各种香料的香味,并且可以充分融合,使制得的火锅底料香味浓郁,口感适中,符合大部分的要求。

对本发明提供的火锅底料进行理化指标检测,主要指标包括食盐、水分、氨基酸态氮、总酸、酸价和过氧化值,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市场调查表明,大多数人喜欢或十分喜欢本发明提供的火锅底料。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中药的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火锅底料以牛油、糍粑辣椒、花椒、香料、冰糖、白酒、大葱、老姜和大蒜等为原料,在此基础上根据气候的不同加入不同的中药材,因此,该火锅底料同时具有麻、辣、鲜的特点,口感适中,并且在不同季节食用,都不容易刺激胃粘膜,引起胃疼和便秘等,同时由于加入了清火或者滋补的中药材,在夏季可以有清火降燥的功效,冬季具有滋补保健的功效,营养丰富,适合各地方的具有不同饮食习惯的人食用,也满足了现代人对于美食和健康的共同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适用于夏季食用的微辣型火锅底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牛油250份、糍粑辣椒100份、生姜15份、大蒜15份、大葱15份、豆豉5份、青花椒8份、红花椒6份、食盐13份、冰糖5份、白酒10份、菜籽油30份、蚝油15份、芹菜10份、味精4份、香料20份、中药材10份,所述香料包括:香草0.5份、孜然0.2份、胡椒0.5份、香茅草0.2份、排草0.5份、草果1份、茴香1份、红寇0.2份、八角0.5份、灵草0.2份、良姜0.2份、白寇1份、香叶1份、桂皮0.5份、老寇0.2份、砂仁0.5份、千里香0.2份、丁香0.2份、香果1份;所述中药材包括:板蓝根4份、菊花5份、大黄2份、薄荷6份、陈皮10份、决明子4份、山楂4份、红枣3份、百合4份。

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菜籽油加热至70℃,依次加入大葱和生姜,熬制15分钟后大葱和生姜的香味充分被提炼到菜籽油中,然后将其进行过滤冷却备用,得到第一产品;

(2)将生牛油加热至100~150℃至牛油明亮时,加入糍粑辣椒进行炒制,此时油温在110~130℃之间,进行炒制1小时,然后依次加入大蒜、花椒、豆豉继续翻炒5~10分钟,得到第二产品;

(3)在所述第二产品中依次加入研磨成颗粒状的香料颗粒进行不断翻炒,此时温度为110~130℃,翻炒时间为20分钟,得到第三产品;

(4)在第三产品中加入冰糖、食盐、蚝油、味精、白酒进行炒制,此时进行调味,炒制温度控制在120℃,炒制10分钟至所有调味料完全混合并熔化至牛油中时,加入芹菜,得到第四产品;

(5)在第四产品中加入中药提取物,得到第五产品;其中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上述所有的中药材粉碎,混合均匀,置于200目滤布中密封包裹,得提取包;将提取包中各原料总重量20倍量的水烧开,放入提取包,中火烧至水量剩余1/4,取出提取包,即得中药提取物;

(6)将所述第一产品加入到所述第五产品中混合均匀后,焖制3~4小时,然后将其冷却至40~50℃,随后进行过滤除去渣料,过滤后即得到适用于夏季食用的微辣型火锅底料成品。

实施例2

一种适用于春季食用的中辣型火锅底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牛油260份、糍粑辣椒130份、生姜15份、大蒜15份、大葱20份、豆豉6份、青花椒8份、红花椒6份、食盐16份、冰糖4份、白酒8份、菜籽油40份、蚝油12份、芹菜15份、香料22份、中药材12份、味精5份,所述香料包括:香草1份、孜然0.3份、胡椒0.8份、香茅草0.3份、排草0.6份、草果1.5份、茴香1.5份、红寇0.3份、八角0.6份、灵草0.3份、良姜0.3份、白寇1份、香叶1份、桂皮0.5份、老寇0.3份、砂仁0.8份、千里香0.3份、丁香0.3份、香果1.5份;所述中药材包括:板蓝根4份、菊花4份、大黄1份、薄荷10份、陈皮8份、决明子3份、山楂3份、红枣5份、百合5份。

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菜籽油加热至70℃,依次加入大葱和生姜,熬制15分钟后大葱和生姜的香味充分被提炼到菜籽油中,然后将其进行过滤冷却备用,得到第一产品;

(2)将生牛油加热至100~150℃至牛油明亮时,加入糍粑辣椒进行炒制,此时油温在110~130℃之间,进行炒制1小时,然后依次加入大蒜、花椒、豆豉继续翻炒5~10分钟,得到第二产品;

(3)在所述第二产品中依次加入研磨成颗粒状的香料颗粒进行不断翻炒,此时温度为110~130℃,翻炒时间为20分钟,得到第三产品;

(4)在第三产品中加入冰糖、食盐、蚝油、味精、白酒进行炒制,此时进行调味,炒制温度控制在120℃,炒制10分钟至所有调味料完全混合并熔化至牛油中时,加入芹菜,得到第四产品;

(5)在第四产品中加入中药提取物,得到第五产品;其中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上述所有的中药材粉碎,混合均匀,置于220目滤布中密封包裹,得提取包;将提取包中各原料总重量22倍量的水烧开,放入提取包,中火烧至水量剩余1/4,取出提取包,即得中药提取物;

(6)将所述第一产品加入到所述第五产品中混合均匀后,焖制3~4小时,然后将其冷却至40~50℃,随后进行过滤除去渣料,过滤后即得到适用于春季食用的中辣型火锅底料成品。

实施例3

一种适用于秋季食用的中辣型火锅底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牛油260份、糍粑辣椒130份、生姜15份、大蒜15份、大葱20份、豆豉6份、青花椒8份、红花椒6份、食盐16份、冰糖4份、白酒8份、菜籽油40份、蚝油12份、芹菜15份、香料22份、中药材12份、味精5份,所述香料包括:香草1份、孜然0.3份、胡椒0.8份、香茅草0.3份、排草0.6份、草果1.5份、茴香1.5份、红寇0.3份、八角0.6份、灵草0.3份、良姜0.3份、白寇1份、香叶1份、桂皮0.5份、老寇0.3份、砂仁0.8份、千里香0.3份、丁香0.3份、香果1.5份;所述中药材包括:红枣4份,枸杞4份,党参8份,虾米5份,山药10,当归3。

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菜籽油加热至60℃,依次加入大葱和生姜,熬制15分钟后大葱和生姜的香味充分被提炼到菜籽油中,然后将其进行过滤冷却备用,得到第一产品;

(2)将生牛油加热至100~150℃至牛油明亮时,加入糍粑辣椒进行炒制,此时油温在110~130℃之间,进行炒制2小时,然后依次加入大蒜、花椒、豆豉继续翻炒5~10分钟,得到第二产品;

(3)在所述第二产品中依次加入研磨成颗粒状的香料颗粒进行不断翻炒,此时温度为110~130℃,翻炒时间为20分钟,得到第三产品;

(4)在第三产品中加入冰糖、食盐、蚝油、味精、白酒进行炒制,此时进行调味,炒制温度控制在120℃,炒制15分钟至所有调味料完全混合并熔化至牛油中时,加入芹菜,得到第四产品;

(5)在第四产品中加入中药提取物,得到第五产品;其中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上述所有的中药材粉碎,混合均匀,置于220目滤布中密封包裹,得提取包;将提取包中各原料总重量25倍量的水烧开,放入提取包,中火烧至水量剩余1/4,取出提取包,即得中药提取物;

(6)将所述第一产品加入到所述第五产品中混合均匀后,焖制3~4小时,然后将其冷却至40~50℃,随后进行过滤除去渣料,过滤后即得到适用于秋季食用的中辣型火锅底料成品。

实施例4

一种适用于冬季食用的麻辣型火锅底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牛油270份、糍粑辣椒150份、生姜20份、大蒜20份、大葱20份、豆豉6份、青花椒8份、红花椒6份、食盐18份、冰糖5份、白酒15份、菜籽油40份、蚝油15份、芹菜15份、香料25份、中药材15份、味精6份,所述香料包括:香草1.5份、孜然0.5份、胡椒0.5份、香茅草0.5份、排草0.8份、草果2份、茴香2份、红寇0.5份、八角0.8份、灵草0.5份、良姜0.5份、白寇2份、香叶2份、桂皮0.8份、老寇0.2~0.5份、砂仁0.8份、千里香0.5份、丁香0.5份、香果2份;所述中药材包括:红枣3份,枸杞5份,党参3份,虾米4份,山药8,当归5。

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菜籽油加热至70℃,依次加入大葱和生姜,熬制15分钟后大葱和生姜的香味充分被提炼到菜籽油中,然后将其进行过滤冷却备用,得到第一产品;

(2)将生牛油加热至100~150℃至牛油明亮时,加入糍粑辣椒进行炒制,此时油温在110~130℃之间,进行炒制2小时,然后依次加入大蒜、花椒、豆豉继续翻炒5~10分钟,得到第二产品;

(3)在所述第二产品中依次加入研磨成颗粒状的香料颗粒进行不断翻炒,此时温度为110~130℃,翻炒时间为20分钟,得到第三产品;

(4)在第三产品中加入冰糖、食盐、蚝油、味精、白酒进行炒制,此时进行调味,炒制温度控制在120℃,炒制10分钟至所有调味料完全混合并熔化至牛油中时,加入芹菜,得到第四产品;

(5)在第四产品中加入中药提取物,得到第五产品;其中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上述所有的中药材粉碎,混合均匀,置于220目滤布中密封包裹,得提取包;将提取包中各原料总重量25倍量的水烧开,放入提取包,中火烧至水量剩余1/4,取出提取包,即得中药提取物;

(6)将所述第一产品加入到所述第五产品中混合均匀后,焖制3~4小时,然后将其冷却至40~50℃,随后进行过滤除去渣料,过滤后即得到适用于冬季食用的麻辣型火锅底料成品。

实施例5

分别在西安、郑州、沈阳、济南和成都5个城市各随机调研100人,分别对对实施例2制备的火锅底料香味、麻味、辣味、鲜味和口感进行评分评价:十分非常喜欢为5分,喜欢为4分,一般为3分,不喜欢为2分,十分不喜欢为1分。统计结果为90%的人喜欢或十分喜欢所述火锅底料的香味;89%的人喜欢或十分喜欢所述火锅底料的麻味;90%的人喜欢或十分喜欢所述火锅底料的辣味;92%的人喜欢或十分喜欢所述火锅底料的鲜味;91%的人喜欢或十分喜欢所述火锅底料的口感。

另外,在西安的100人中,92%喜欢或十分喜欢所述火锅底料的整体风味,并且95%的人在食用完后没有出现腹泻、上火等不良症状;在郑州的100人中,90%喜欢或十分喜欢所述火锅底料的整体风味,并且93%的人在食用完后没有出现腹泻、上火等不良症状;在沈阳的100人中,89%喜欢或十分喜欢所述火锅底料的整体风味,并且95%的人在食用完后没有出现腹泻、上火等不良症状;在济南的100人中,91%喜欢或十分喜欢所述火锅底料的整体风味,并且98%的人在食用完后没有出现腹泻、上火等不良症状;在成都的100人中,93%喜欢或十分喜欢所述火锅底料的整体风味,并且97%的人在食用完后没有出现腹泻、上火等不良症状。

由此可见,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火锅底料在国内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南部地区、北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均获得了良好的评价,并且大部分顾客在食用完火锅后没有出现上火、腹痛、胃部不适、消化不良等不良症状。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