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饼干辊扎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2292发布日期:2018-06-22 21:04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饼干辊扎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饼干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饼干辊扎设备,用于饼干面片的轧制。



背景技术:

饼干辊扎设备是对糅合好的面团进行面片制作的设备,目前有关面片轧制成型的设备在调节辊压间隙时很难调节到所需的间隙,依靠人工手动调节位于两辊端部的轴承座来调节辊压间隙,调节费事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饼干辊扎设备,可有效解决目前所存在的辊扎间隙调节的技术问题,结构简单,调节效率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饼干辊扎设备,包括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所述第一轧辊与第二轧辊之间形成供成型面片通过的辊扎间隙,所述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位于其两端的固定板旋转连接,所述第二轧辊为偏心轧辊,其两端分别设有与轴承固定连接的转盘,所述转盘通过紧固连接件将其边缘卡置于所述固定板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二轧辊的两端轴呈偏心状贯穿于所述的转盘上,所述转盘的边缘处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圆弧形齿条,所述固定板的外侧面上还固定一齿轮驱动装置,用于与所述齿条啮合并驱动所述转盘旋转。

所述第一轧辊的轴端和第二轧辊的轴端分别设置一固定圆盘,两所述固定圆盘之间通过一位移传感器组件连接。

所述位移传感器组件包括直线位移传感器、连杆和显示屏,所述连杆的一端呈偏心状铰接于所述第一轧辊的固定圆盘上,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轧辊的固定圆盘圆心位置,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套与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与所述显示屏电性连接,用于显示所述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之间的辊轧间隙。

所述齿轮驱动装置包括涡轮箱和驱动电机,所述涡轮箱中设有与第一蜗杆、第二蜗杆及连接所述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蜗杆的轴端与所述驱动电机形成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蜗杆的中部成型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第二齿轮。

所述第一轧辊设置于所述第二轧辊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A.本实用新型在其中一个轧辊的两端轴位置分别设置一个转盘,转盘与轧辊之间形成偏心结构,这样即可通过齿轮驱动装置直接驱动转盘上的齿条,使转盘发生旋转,从而改变了两轧辊之间的辊扎间隙的尺寸,其结构简单,调节更简便。

B.本实用新型还在两轧辊的同一侧端部上设置了固定圆盘,两圆盘之间通过带有直线位移传感器的位移传感器组件,可以准确的测量出两轧辊之间的间隙,并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更加直观,调节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饼干辊扎设备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左视图;

图3是图1中两轧辊与齿轮驱动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位移传感器组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涡轮箱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轧辊;2-第二轧辊;3-辊扎间隙;4-固定板;5-转盘;6-紧固连接件;7-齿条;8-齿轮驱动装置;81-涡轮箱,811-第一蜗杆,812-第二蜗杆,813-第一齿轮,814-第二齿轮,82-驱动电机;9-固定圆盘;10-位移传感器组件,101-直线位移传感器,102-连杆,103-连接套;

20-输送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饼干辊扎设备,包括第一轧辊1和第二轧辊2,第一轧辊1与第二轧辊2之间形成供成型面片通过的辊扎间隙3,第一轧辊1和第二轧辊2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位于其两端的固定板4旋转连接,第二轧辊2为偏心轧辊,其两端分别设有与轴承固定连接的转盘5,转盘5通过紧固连接件6将其边缘卡置于固定板4的外侧面上,第二轧辊2的两端轴呈偏心状贯穿于转盘5上,转盘5的边缘处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圆弧形齿条7,固定板4的外侧面上还固定一齿轮驱动装置8,用于与8齿条7啮合并驱动转盘5旋转。优选地将第一轧辊1优选地设置于第二轧辊2的上方。由于第二轧辊2的两端轴位置分别设置一个转盘5,转盘与第二轧辊之间形成偏心结构,这样通过齿轮驱动装置直接驱动转盘上的齿条,使转盘发生旋转,从而改变了两轧辊之间的辊扎间隙的尺寸,其结构简单,调节更简便。

为了更准确的对辊扎间隙3进行调节,在第一轧辊1的轴端和第二轧辊2的轴端分别设置一固定圆盘9,两固定圆盘9之间通过一位移传感器组件10连接,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位移传感器组件10包括直线位移传感器101、连杆102和显示屏,连杆102的一端呈偏心状铰接于第一轧辊1的固定圆盘上,也就是说连杆102的一端偏离固定圆盘的中心设置,而直线位移传感器101的一端铰接在第二轧辊2的固定圆盘圆心位置,连杆10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套103与直线位移传感器101的另一端连接;直线位移传感器101与显示屏电性连接,用于显示第一轧辊1和第二轧辊2之间的辊轧间隙3。固定圆盘9在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的旋转作用下旋转,由于位移传感器组件偏心的特性,在其旋转的过程中,会带动直线位移传感器的小轴作直线运动,从而得到信号给PLC,显示出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之间的距离。

其中的齿轮驱动装置8可以结合图3、图5和图6所示,优选地包括涡轮箱81和驱动电机82,涡轮箱81中设有与第一蜗杆811、第二蜗杆812及连接第一蜗杆811和第二蜗杆812的第一齿轮813,第一蜗杆811的轴端与驱动电机82形成驱动连接,第二蜗杆812的中部成型有与齿条7啮合的第二齿轮814。

在对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进行辊扎间隙调节时,只需要启动两侧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蜗杆旋转,通过涡轮传动再驱动第二蜗杆旋转,第二蜗杆进一步驱动圆弧形齿条旋转,通过圆弧形齿条带动转盘旋转,由于第二轧辊不是位于转盘的旋转中心位置,而是采用偏心设置,在转盘旋转时,第二轧辊会沿着转盘的中心做旋转,可以很方便地改变第二轧辊的位置,实现对辊扎间隙的调整。同时直线位移传感器会检测到位移的变化,并将位移信号传输给显示屏中的PLC,通过计算并显示在显示屏上,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显示屏所显示的数字,对两个驱动电机进行控制,可以快速且准确地将辊扎间隙调整到位。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