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表面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02306发布日期:2019-06-25 22:59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物料表面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一种物料表面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烘焙作为一种食品制作工艺,是通过干热的方式使物料脱水变干变硬的过程。食品经烘焙后,其中含有的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等化学变化使得其口感发生改变,更具风味。现有技术中,受加工工艺的影响,工厂批量生产的锅巴表面通常较为平整光滑,与传统锅巴表面凹凸不平、颗粒分明的质感相去甚远,失去了其独有的特色,口感寡淡,层次单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升产品品质的物料表面处理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物料表面处理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容留并预处理物料的操作区,打磨元件与成型面在操作区内相对运动,打磨元件与成型面的间距小于等于待加工物料的厚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以下技术效果:对具有固体颗粒的浆状或糊状物料进行打磨,能够改变物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提升物料的整体性,从而丰富产品外观,提升产品的品质与口感。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是图1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炉体内部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10.机架,101.操作区,102.烘焙区,103.冷却区,20.输送单元,21.输送带,211.成型面,30.打磨单元,31.打磨元件,40.整形单元,41.整形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物料为以烹熟的谷物为主要原料,配以水制成的浆状或糊状物。谷物通常为大米或黑米、荞麦等淀粉含量高的颗粒状粮食作物。为便于叙述,待打磨加工物料的厚度称为基料厚度,将打磨得到的表面粗糙物料的厚度称为毛面厚度,将预处理完毕物料的厚度称为目标厚度。

一种物料表面处理装置,包括机架10,机架10上设有容留并预处理物料的操作区101,打磨元件31与成型面211在操作区101内相对运动,打磨元件31与成型面211的间距小于等于待加工物料的厚度,即二者的间距小于等于基料厚度,这样二者做相对运动时,打磨元件31将对物料的上表面施加作用力,使得位于二者接触面的物料发生位移。由于浆液或米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打磨单元31对其施加的作用力消失或,部分将回流并重新填补间隙,而姿态发生改变了的谷物颗粒,将仍旧保持改变后的姿态,从而使得高于浆液或米糊表面的谷物颗粒显露出来,物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改变,物料的厚度也有基料厚度增厚为毛面厚度。

当打磨元件31与成型面211的间距小于基料厚度时,浆液或米糊将被挤压集中在物料的中下层,使得物料中下层的间隙较小或无间隙,摊铺在成型面211上的物料联结成为完整的块体,再经过焙制,就能够得到具有良好整体性的熟制锅巴块,锅巴块体内部无裂隙、通缝,不易脆断,经长途运输仍能保持完整的块体形状。换句话说,打磨元件31的设置不仅能改变产品表面粗糙度,美化产品外观,还能在减小锅巴厚度的同时,保证锅巴块体完整性,从而大大提升产品品质。

机架10上布置有输送单元20,输送单元20包括输送带21。动力源驱动输送带21运动,使得放置在输送带21上的物料随之做平移运动,从而使打磨元件31与成型面211构成相对平运。输送带21采用无毒、导热材料制成。本实施例采用食品级不锈钢制作的输送带10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在输送物料的同时也能保证锅巴的可靠焙制,且输送带10易于清洁、耐久性好。

本实施例中,输送带21用于承托物料的带面为物料的成型面211,成型面211与物料直接接触。即物料直接摊铺在洁净的输送带21带面上,带面上无植物油等可食用涂层,这样在焙制锅巴时,部分沾附在成型面11上的浆液将与谷物颗粒分离,使得位于物料下表面的谷物颗粒可以也得以显露出来,呈现传统锅巴的形态。

具体的,打磨元件31采用转辊,该转辊辊面的线速度大于输送带21的输送速度。这样在进行打磨加工时,打磨元件31的辊面快速擦过物料的上表面,并对物料的接触面施加平行于接触面的作用力,就能使物料上表面的浆液与谷物颗粒重新分布,从而改变物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打磨元件31的转动方向与输送带21的输送方向相符,避免物料内部形成裂隙从而影响成品锅巴块体的完整性。

为了消除物料经打磨后出现的过大的厚度差,操作区101内还设有整形元件41,整形元件41与打磨元件31间隔布置,依次布置的打磨元件31和整形元件41在操作区101内与成型面211相对运动,使摊铺在成型面211上的物料的上表面先经打磨元件31打磨,后经整形元件41整形。即在输送带21的输送方向上,整形元件41位于打磨元件31的下游。

整形元件41与成型面211的间距为物料的目标厚度,目标厚度小于毛面厚度。

整形元件41与成型面211接触位的相对运动速度小于打磨元件31与成型面211接触位的相对运动速度。整形元件41对物料上表面施加的作用力较小,这样既能将厚度过大的物料整平,又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物料上表面的颗粒感。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整形元件41采用转辊,该转辊横置在输送带21上方,无外部动力驱动的整形元件41自由式转动设在支架上,大于目标厚度的物料输送至整形元件41处时,整形元件41将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转动,转动过程中物料的尖锐部随之变得平钝,实现物料的整形。整形元件41的转动方向与输送带21的输送方向相符,使得谷物颗粒在物料的延伸方向上位移,既能将厚度过大的物料整平,又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物料上表面的颗粒感。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由外在动力驱动第三转辊33转动,使其辊面的线速度与输送带21的输送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符,实现物料的整形。

打磨元件31和整形元件41的回转轴芯平行。

打磨元件31和/或整形元件41与物料的接触面上涂覆或包覆有无毒的非黏着性材料,以防止浆液或谷物颗粒粘结在打磨元件31和/或整形元件41的作用面上,影响物料表面处理效果,降低产品品质。非黏着性指的是材料表面光滑,不易粘附任何物质,即使浆糊、树脂、涂料等黏着物质沾附在其表面,也能够轻易地从该材料表面清除,如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一种物料表面处理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容留并预处理物料的操作区,打磨元件与成型面在操作区内相对运动,打磨元件与成型面的间距小于等于待加工物料的厚度。打磨元件打磨具有固体颗粒的浆状或糊状物料,从而能够改变物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提升物料完整性,从而丰富产品外观,提升产品的口感。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华;倪贝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云岭星火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24
技术公布日:2019.06.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