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枳果茶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921480发布日期:2020-11-13 16:11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枳果茶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制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枳果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茶是闻名天下的中国传统饮品。一些非茶叶的代用茶饮品,如花茶、果茶、药茶,也因为冲泡饮用方式和保健作用类似于茶叶制品,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柑橘幼果的主要成分辛弗林、黄酮远高于成熟果实,具有降低胆固醇、分解脂肪等作用,因此,部分人群会采摘柑橘幼果用于冲泡饮用,但是,因为橘皮油中含有的芳香精油和多酚物质会刺激口腔,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使饮用者舌头感到发涩麻木,饮用口感不佳。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成为了该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枳果茶的制作方,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枳果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果:挑选新采摘、无损伤和无霉变的有机柑橘幼果;

步骤二、清洗:使用清水洗去柑橘幼果表面的灰尘和农药残留;

步骤三、杀青:将柑橘幼果置于沸水中杀青3-5分钟;

步骤四、荫晾:将杀青后的柑橘幼果置于阴凉通风处荫晾;

步骤五、烘干:使用烘干机烘干柑橘幼果,成为干果;

步骤六、揉捻:将茶叶加入干果混合均匀揉捻;

步骤七、高温提香:使用烘干机烘制茶叶和干果;

步骤八、密闭窨制:将茶叶和干果密封进行恒温窨制;

步骤九、分筛:将茶叶和干果分筛,留下干果;

步骤十、包装入库。

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将柑橘幼果浸泡于清水中清洗10-20分钟。

进一步,所述步骤四中,将杀青后的柑橘幼果置于阴凉通风处荫晾25-35小时,并在荫晾后挑选丢弃将发生霉变的柑橘幼果。

进一步,所述步骤五中,选用红外线烘干机,采用80℃的温度静态烘干24-30小时。

进一步,所述步骤六中,茶叶与干果的重量比为2:5。

进一步,所述步骤七中,选用红外线烘干机,采用130℃的温度静态烘制3-4小时。

进一步,所述步骤八中,窨制的环境温度为15-20℃,窨制时间不少于100天。

进一步,所述步骤十中,按照干果不同色泽、规格大小分别包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以茶叶的香味去除橘皮油中的有害微量元素,改善口感,可以直接采用沸水冲泡饮用。另外,柑橘幼果的形状相对美观,冲泡时与沸水的接触面积相对大,柑橘幼果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更充分的冲泡出来,且香味持久,安神助眠,同时也完整保留了柑橘幼果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枳果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果:挑选新采摘、无损伤、无霉变和未分化的有机柑橘幼果;

步骤二、清洗:将柑橘幼果浸泡于清水中清洗10-20分钟,洗去柑橘幼果表面的灰尘和农药残留;

步骤三、杀青:将柑橘幼果置于沸水中杀青3-5分钟;

步骤四、荫晾:将杀青后的柑橘幼果置于阴凉通风处荫晾25-35小时,并在荫晾后挑选丢弃将发生霉变的柑橘幼果;

步骤五、烘干:选用红外线烘干机,采用80℃的温度静态烘干柑橘幼果24-30小时,制成干果;

步骤六、揉捻:按照重量比为2:5的比例,将茶叶加入干果混合均匀揉捻,使茶叶鲜叶的香味融入干果;

步骤七、高温提香:选用红外线烘干机,采用130℃的温度静态烘制茶叶和干果的混合物3-4小时;

步骤八、密闭窨制:将茶叶和干果密封进行恒温窨制,窨制的环境温度为15-20℃,窨制时间不少于100天,使茶香和果香充分融合、醇化,使口感更佳;

步骤九、分筛:将茶叶和干果分筛,留下干果;

步骤十、包装入库,按照干果不同色泽、规格大小分别包装。

本发明以茶叶的香味去除橘皮油中的有害微量元素,改善口感,可以直接采用沸水冲泡饮用。另外,柑橘幼果的形状相对美观,冲泡时与沸水的接触面积相对大,柑橘幼果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更充分的冲泡出来,且香味持久,安神助眠,同时也完整保留了柑橘幼果中辛弗林、黄酮、花青素、氨基酸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利用成熟的柑橘皮(即陈皮),其中的有益成分远不及柑橘幼果,并且,本发明通过窨制步骤大幅度保留了柑橘幼果中的有益成分,其量可以达到陈皮的数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枳果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果:挑选新采摘、无损伤和无霉变的有机柑橘幼果;

步骤二、清洗:使用清水洗去柑橘幼果表面的灰尘和农药残留;

步骤三、杀青:将柑橘幼果置于沸水中杀青3-5分钟;

步骤四、荫晾:将杀青后的柑橘幼果置于阴凉通风处荫晾;

步骤五、烘干:使用烘干机烘干柑橘幼果,成为干果;

步骤六、揉捻:将茶叶加入干果混合均匀揉捻;

步骤七、高温提香:使用烘干机烘制茶叶和干果;

步骤八、密闭窨制:将茶叶和干果密封进行恒温窨制;

步骤九、分筛:将茶叶和干果分筛,留下干果;

步骤十、包装入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枳果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将柑橘幼果浸泡于清水中清洗10-2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枳果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将杀青后的柑橘幼果置于阴凉通风处荫晾25-35小时,并在荫晾后挑选丢弃将发生霉变的柑橘幼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枳果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选用红外线烘干机,采用80℃的温度静态烘干24-30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枳果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茶叶与干果的重量比为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枳果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中,选用红外线烘干机,采用130℃的温度静态烘制3-4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枳果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八中,窨制的环境温度为15-20℃,窨制时间不少于100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枳果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十中,按照干果不同色泽、规格大小分别包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枳果茶的制作方法,其步骤为选果、清洗、杀青、荫晾、烘干、揉捻、高温提香、密闭窨制、分筛和包装入库。本发明以茶叶的香味去除橘皮油中的有害微量元素,改善口感,可以直接采用沸水冲泡饮用。另外,柑橘幼果的形状相对美观,冲泡时与沸水的接触面积相对大,柑橘幼果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更充分的冲泡出来,且香味持久,安神助眠,同时也完整保留了柑橘幼果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技术研发人员:刘树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省土桥土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1
技术公布日:2020.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