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扁豆发酵生产益生菌功能性饮料和食品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95265阅读:来源:国知局
液态发酵饮料和固态发酵食品中,植物乳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最高活菌 数分别可达6.21 X 10化即/mL、4.2 X 10?即/g(植物乳杆菌TK9)和1.3 X 10化即/mL、1.47 X 10化即/g(动物双歧杆菌937),并且富含6484(2.605111旨/旨、8.132111旨/旨)、总酪类含量(7.48111邑 GAE/g、28.7mg GAE/g)、游离氨基含量(0.375mmol Leu/g、1.41mmol Leu/g)、抗氧化物含量 (0.075mmol TE/g、0.283mmol 了6/旨)、4〔61(22%、77.9%)等益生物质,因而小扁豆作为一 种谷物食品,经乳酸菌发酵(不发酵)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降血压W及对屯、脑血管疾病 的预防作用,调理肠道,制备工艺简单。因此该益生菌发酵饮料、固态发酵食品W及活菌粉 制剂都将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GAE为没食子酸标准液)。
[0048] 并且本发明使用植物乳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混菌发酵,效果优于单菌发酵之和, 可知植物乳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混菌发酵过程中二者相互促进,产生了预料不到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49] 图1:混菌固态发酵培养基添加剂对益生菌混菌固态发酵小扁豆食品活菌数的影响 其中,(A)为碳酸巧对活菌数的影响(B)为葡萄糖对活菌数的影响 (C)为酵母粉对活菌数的影响化)为心谷氨酸对活菌数的影响
[0050] 图2:混菌发酵培养时间对益生菌混菌液态发酵小扁豆饮料活菌数的影响
[0051 ]图3:混菌发酵培养时间对益生菌混菌固态发酵小扁豆食品活菌数的影响
[0052] 图4:单一稳定剂对益生菌混菌液态发酵小扁豆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0053] 图5:薦糖浓度对益生菌混菌液态发酵小扁豆饮料糖酸比的影响
[0054] 图6:均质条件对益生菌混菌液态发酵小扁豆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0化5] 图7: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案
[0056] 下面结合表格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W 下具体实施例子。
[0057] 实施例1、益生菌液态发酵饮料工艺(菌种接种量与接种比例选择,发酵工艺参数 选择;活性成分变化)
[0058] (1)菌种接种量与接种比例选择
[0059] 植物乳杆菌TK9和动物双歧杆菌937甘油管分别按1%接种于小扁豆液态培养基进 行一次活化,均活化20h,然后均按10% (v/w)的接菌量转接入二次活化培养基(同一次活化 培养基)中,二次活化24h,在小扁豆液态发酵培养基中同时接种植物乳杆菌化.Plantarum TK9)和动物双歧杆菌937(B. animaliS 937)种子液进行混菌发酵。
[0060] 菌种接种量与接种比例见下表1,2,在pH7.2-7.4,培养溫度37± TC,混菌发酵 2地。同时分别做植物乳杆菌TK9和动物双歧杆菌937的单菌发酵小扁豆液态发酵培养基的 对照,对所有培养基中的益生菌活菌数进行检测。
[0061] 结果:液态发酵饮料中最佳的接种量(见下表1,2)为植物乳杆菌TK9为5X IO8CFU/ mL,植物乳杆菌TK9和动物双歧杆菌937接入比例为1:10。
[0062] 表1植物乳杆菌TK9接菌量为1 X IO7-S X IO8CFlVmL,植物乳杆菌TK9和动物双歧杆 菌937接菌比例为1-10:1-10时,物乳杆菌TK9的活菌数。
[0064] 表2植物乳杆菌TK9接菌量为1 X IO7-S X IO8CFlVmL,植物乳杆菌TK9和动物双歧杆 菌937接菌比例为1-10:1-10时,动物双歧杆菌937的活菌数。
[0066] (2)发酵工艺参数选择
[0067] 1)、培养时间的确定
[0068] 在接种量已优化的条件下,将植物乳杆菌TK9和动物双歧杆菌937甘油管分别按 1%接种于小扁豆液态培养基培养进行一次活化均活化20h,均按10% (v/w)的接菌量转接 入小扁豆粉二次活化培养基中,二次活化2地,在小扁豆液态发酵培养基中同时接种植物乳 杆菌化.plantar皿TK9)和动物双歧杆菌937(B.animalis 937)种子液混菌发酵。
[0069] 使得接入液态发酵培养基中的植物乳杆菌化.plantarum)为5 X 10化FU/mL,植物 乳杆菌化.plantarum TK9)和动物双歧杆菌937(B.animalis 937)的接入比例为1:10, 抑7.2-7.4,培养溫度37 ± rC,混菌发酵4、10、16、22、28、34、40h,分别对培养基中的益生菌 活菌数进行检测。
[0070] 结果:混菌液态发酵最佳培养时间为2她,总培养时间为72M见附图2)。测得的总 活菌数为7.51 X IO9CFlVmL,其中植物乳杆菌化.plantarum TK9)活菌数为6.21 X 10化即/ mL、动物双歧杆菌937(B.animalis 937)活菌数为 1.3Xl〇9cFU/mL。
[0071 ] 2)、小扁豆液态发酵饮料中乳化剂和稳定剂的确定
[0072] 小扁豆发酵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如图7所示;
[0073] 将簇甲基纤维素钢、海藻酸钢、卡拉胶、果胶、黄原胶等稳定剂按不同浓度添加于 小扁豆发酵饮料中,在60°C-70°C,30MI^的条件下均质一次,经90°C杀菌15min后,W离屯、沉 淀率为指标,考察不同的稳定剂对小扁豆发酵饮料稳定性的影响,进而选出较佳的稳定剂。
[0074] 结果:由图可知,当簇甲基纤维素钢和黄原胶添加量分别在0.2%-0.4%时,小扁 豆发酵饮料的离屯、沉淀率降低显著。当簇甲基纤维素钢和黄原胶添加量分别在0.4%-0.6%时,小扁豆发酵饮料的离屯、沉淀率几乎不变。当簇甲基纤维素钢和黄原胶添加量为 0.6%时,其离屯、沉降率分别降低至2.2%、2.3%。而相同添加量时,海藻酸钢、卡拉胶、果胶 的添加不能达到与添加簇甲基纤维素钢和黄原胶相当的效果。(见附图4)。
[0075] 将簇甲基纤维素钢(CMC-化)、黄原胶和乳化剂作为S因素进行正交试验,W稳定 性系数为指标,实验因素水平如下表:
[0077]结果:由W下正交试验结果可得,其对小扁豆发酵饮料稳定性的影响顺序为A〉B> C,复合稳定剂的最佳配比为A3B2C3,即CMC-NaO. 9 %,黄原胶0.4 %,乳化剂0.9 %。其中CMC-Na对小扁豆发酵饮料稳定性影响显著。

[0080] 3)、确定糖酸比
[0081 ]将薦糖按4%、6%、8%、10%的浓度梯度加入小扁豆发酵饮料中,W感官评定为考 察指标。
[0083] 结果:在薦糖添加量为8%时(见附图5),小扁豆发酵饮料具有其特有的清新气味, 组织细腻均匀,呈浅紫色,基本无清液析出,无沉淀生成,酸甜适宜,此时感官评价为佳。
[0084] 4)、确定均质条件
[00化]将上述发酵饮料在60°c-7(rc,按一定的压力梯度:20、30、401?4均质一次或两次, W饮料离屯、沉降率为指标。
[0086] 结果:小扁豆发酵饮料均质溫度60°c-7(rc、压力30MPA、均质次数为一次的条件 下,饮料稳定性最好(见附图6)。
[0087] 5)、确定杀菌条件
[0088] 将上述发酵饮料在杀菌溫度分别为85、90、95、100°(:时,每个溫度分别进行杀菌 10、15、20min,W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致病菌为指标,参照GB4789.2.3-94进 行检测。
[0089] 结果:最佳杀菌条件为9(TC、10min。该杀菌条件下小扁豆发酵饮料的微生物指标 如下
[0091] (3)发酵前后培养基活性成分变化(GABA、总酪类、游离氨基态氮、抗氧化物、ACEI)
[0092] 发酵条件:
[0093] 植物乳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甘油管分别按1 %接种于活化培养基进行活化, pH7.3,控制溫度为37 °C ;分别活化IOh后,按10 % (v/w)的接菌量再次转接活化培养基进行 二次活化,再活化20h后得二级种子液;
[0094] 所述活化培养基制备方法如下:将小扁豆清洗后,每IOOmL水中添加 5g小扁豆打浆 均质后即得活化培养基;
[0095] 将植物乳杆菌按接菌量为5 X IO8CFlVmL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同时接种动物双歧 杆菌,植物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