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排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排潮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草加工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潮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烟草制丝生产过程中,为提高烟草物料的温度以满足工艺加工的要求,需要在 设备中注入大量的蒸汽。但是注入的蒸汽往往无法完全被烟草物料吸收,没有被吸收的蒸 汽从设备中外冒出来。目前烟草制丝生产企业通常采用排潮装置排出没有被吸收掉的蒸 汽,以避免蒸汽发生冷凝后滴落到烟草物料中,产生水溃叶(丝)而严重影响产品的工艺质 量的问题发生。[0003]CTD是意大利COMAS公司生产的塔式烘丝机,在其出料振槽A的上方安装有一个垂 直式排潮装置。如图1所示,该排潮装置包括排潮罩1、排潮管2和排潮风机(排潮风机在图1中未示出),排潮罩I的进口端面沿水平方向设置,出口端竖直朝上,与排潮管2的进口端 相连接,排潮管2的出口端连接排潮风机。由于从出料振槽A外冒出来的蒸汽量较大,因而 排潮装置的排潮功率也较大,以致烟丝中的烟末与蒸汽一同被抽吸起来。被抽吸起来的一 部分烟末和蒸汽通过排潮装置被排走;另一部分烟末粘在排潮罩I和排潮管2的内壁上,蒸 汽接触排潮罩I和排潮管2的内壁后形成冷凝水也附着在排潮罩I和排潮管2的内壁上。 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排潮罩I和排潮管2的内壁上的烟末及冷凝水积攒得越来越多,最终 落入产品中,造成水溃烟丝和湿团烟丝,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工艺质量。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排潮装置,无论排潮风机的排潮功率有多大,排潮 装置内壁面上形成的冷凝水和附着的烟末都不会落入出料振槽中。[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潮装置,包括排潮罩和排潮管,所述排 潮罩的进口端与出料振槽的上方相对,所述排潮罩的出口端与所述排潮管相连通;其中 所述排潮罩的进口端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所述排潮罩的进口端的底部位于所述出料振槽 的两侧壁之外,并且,与所述出料振槽的侧壁具有一个水平距离。[0006]进一步地,所述排潮罩的进口端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的范围为30° -90°。[0007]进一步地,所述排潮罩的下部与所述出料振槽的侧壁之间的水平距离的范围为O-lOcm。[0008]进一步地,所述排潮管为水平方向设置的。[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至少连接在所述排潮罩的进口端面的底边边缘, 所述挡板与所述排潮罩之间形成有积水槽。[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贯穿所述积水槽的底部,与所述积水槽 相连通。[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贯穿所述排潮管的底部,与所述排潮管 相连通。[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道的上部呈喇叭状,下部呈圆筒状。[0013]进一步地,所述管道的下部设有阀门。[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排潮风机,所述排潮风机通过所述排潮管连接所述排潮罩的出口端。[0015]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将排潮罩的进口端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这样蒸 汽接触其内壁面形成的冷凝水会沿着倾斜的内壁流淌,直至流到排潮罩进口端的底部,而 本实用新型还将排潮罩的进口端的底部设置在出料振槽的两侧壁之外并与出料振槽的侧 壁具有一个水平距离,因此,沿排潮罩的内壁面滑落、到达排潮罩进口端的底部的冷凝水只 可能滴落到出料振槽之外,而不会对出料振槽中的烟产品造成任何影响。[0016]与现有的排潮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排潮装置在其内壁形成冷 凝水后容易落入出料振槽中的产品的问题。[0017]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至少还存在以下优点[0018]1、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排潮罩的进口端面的底边边缘可以设置挡板,挡板和排潮罩 之间能够形成积水槽,用于收集从排潮罩的内壁上滑落的冷凝水以及从排潮管中倒流的冷 凝水。[0019]2、由于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在积水槽的底部设置第一管道,使之与积水槽相连通, 因此积水槽中的冷凝水可以经由第一管道排放出去,而不会对出料振槽中的烟产品造成任 何影响,而且对排潮罩的内壁面上的冷凝水和烟末进行清洁时,清洁后的污水能够通过第 一管道及时排走,完全不可能落入出料振槽中,清洁工作省时、省力。[0020]3、由于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排潮管的底部设置第二管道,被排潮装置吸入的部分 烟末可以通过第二管道排出,而且在采用冲洗的方式对排潮管内壁上附着的烟末进行冲洗 时,冲洗的污水可以通过第二管道排放出去,使清洁人员的工作变得非常容易。
[002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 限定。在附图中[0022]图1为现有的排潮装置与出料振槽的位置关系示意图;[0023]图2为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潮装置与出料振槽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0025]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 的排潮装置包括排潮罩1、排潮管2和排潮风机,其中排潮罩I的进口端敞开,与出料振槽 A的上方相对,用于抽吸从出料振槽A的上方外冒出来的蒸汽。排潮罩I的出口端通过排潮 管2与排潮风机相连接,排潮风机提供抽吸风,使排潮罩I和排潮管2形成一个吸风通道, 以将大部分蒸汽和少许烟末从出料振槽A抽吸起来,并经由所述吸风通道排放出去。[0026]与现有的排潮装置不相同的是排潮罩I的进口端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也就是 说,排潮罩I的进口端面斜对着出料振槽A的上方。排潮罩I倾斜后,蒸汽接触其内壁形成的冷凝水会沿着倾斜的内壁流淌,直至流到排潮罩I的底部。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还将排 潮罩I的进口端的底部设置在出料振槽A的两侧壁之外,并且,与出料振槽A的侧壁具有一 个水平距离L。这样,流到排潮罩I的底部的水就不可能滴落到出料振槽A的产品中。[0027]实际上,排潮罩I的进口端面相对于水平面所形成的倾斜角的角度越大,冷凝水 越不可能滴落到出料振槽A的产品中。但是,与现有的排潮装置相比,在排潮风机的功率相 同的情况下,倾斜角越大,排潮装置的排潮功率越低。其中,排潮功率指的是排潮装置在单 位时间内的排潮量。所以,本实施例中的倾斜角a的范围是30° -90° ,优选是60° ,以保 证在排潮装置的排潮效率较大的情况下,冷凝水仍然不会滴落到出料振槽A中。[0028]同样地,如果上述的水平距离L偏大,也会对排潮装置的排潮效率造成影响。因 此,本实用新型将水平距离L控制在O-1Ocm范围之内,优选是3cm,使其既能将冷凝水引导 到出料振槽A之外,还具有较大的排潮功率。[0029]上述实施例中,与现有排潮管2的竖直设置的方向完全不同的是排潮管2是水平 方向设置的,这样,即便蒸汽在排潮管I的内壁面上形成冷凝水,滴落入出料振槽A中的可 能性也较小,这也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回排潮罩I的有效方法。[0030]上述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潮装置还可以包括挡板(图2中未示出来), 挡板至少连接在排潮罩I的进口端面的底边边缘。如图2所示,图2中示出的排潮罩I的 进口端面的边缘由四条直边组成,实际上,排潮罩I的边缘可以是各种形状的边组成。挡板 可以呈L形,也可以排潮罩I的边缘形状进行设置,只要能够与排潮罩I之间形成积水槽3 即可。积水槽3用于收集从排潮罩I的内壁上滑落的冷凝水以及从排潮管2中倒流的冷凝 水。本实施例中,积水槽3的深度h可以是lcm-5cm,但不限于此。[0031]此外,由于现有的排潮装置(如图1所示)的排潮罩I在出料振槽A正上方,距离出 料振槽A较近,而且,排潮罩I和排潮管2都是竖向设置的,清洁时的用水极有可能掉入出 料振槽A中而需要另外清洗出料振槽A,所以清洁起来难度较大,而且费时费力。针对该缺 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潮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管道4,第一管道4贯穿积水槽3的底部,与 积水槽3相连通,于是,积水槽3中的冷凝水会经由第一管道4排放出去,而不会对出料振 槽A中的烟产品造成任何影响。具体地,第一管道4可以竖向设置,也可以以其它的方向进 行设置,只要能够保证积水槽3中的积水能够及时排放出去即可。对排潮罩I内壁面上的 冷凝水和烟末进行清洁时,清洁后的污水能够通过第一管道4及时排走,完全不可能落入 出料振槽A中,因此清洁工作更为省力、省时。[0032]上述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潮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管道5,该第二管道 5可以采用竖向设置,其贯穿排潮管2的底部,与排潮管2相连通。由于被排潮装置吸入的 不仅有蒸汽,还有烟末,其中部分烟末可以被排潮风机吹走,但是还存在一部分烟末在遇到 蒸汽后浸湿而质量变大,在排潮过程中经过排潮管2与第二管道5交汇处时掉入第二管道 5中或附着在第二管道5内壁面上。本实施例中,第二管道5的上部呈喇叭状,即从上到下 直径由大变小,这种形状利于接收排潮过程中掉入的烟末。[0033]第二管道5的下部呈圆筒状,该圆筒部分设置有阀门6。工作时,阀门6处于常闭 状态。当烟末积攒较多时,拧开阀门6,便可以将第二管道5中的烟末清除出来,对于附着在 第二管道5内壁上不易清洗的烟末,可以采用冲洗的方式进行冲洗,冲洗的污水可以通过 第二管道5排放出去,从而使得清洁人员的工作变得非常容易。[0034]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排潮时,将排潮罩I的进口端斜对着出料振槽A的上方,开启 排潮风机,出料振槽A中外冒的大部分蒸汽和烟末吸入排潮罩I中,通过排潮管2排走。在 上述过程中,剩下的部分蒸汽遇到排潮罩I和排潮管2的内壁后凝结成水,顺着内壁面滑落 到积水槽3中,并通过第一管道4及时排出;同时,部分烟末经过排潮管2与第二管道5交 汇处时也落入第二管道5中,待烟末积攒得较多时,拧开阀门6,将烟末排放出来即可。[0035]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 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排潮装置,包括排潮罩和排潮管,所述排潮罩的进口端与出料振槽的上方相对,所述排潮罩的出口端与所述排潮管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潮罩的进口端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所述排潮罩的进口端的底部位于所述出料振槽的两侧壁之外,并且,与所述出料振槽的侧壁具有一个水平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潮罩的进口端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的范围为30° -9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潮罩的下部与所述出料振槽的侧壁之间的水平距离的范围为O-lOcm。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排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潮管为水平方向设置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至少连接在所述排潮罩的进口端面的底边边缘,所述挡板与所述排潮罩之间形成有积水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贯穿所述积水槽的底部,与所述积水槽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贯穿所述排潮管的底部,与所述排潮管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的上部呈喇叭状,下部呈圆筒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的下部设有阀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潮风机,所述排潮风机通过所述排潮管连接所述排潮罩的出口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潮装置,包括排潮罩和排潮管,所述排潮罩的进口端与出料振槽的上方相对,所述排潮罩的出口端与所述排潮管相连通;其中所述排潮罩的进口端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所述排潮罩的进口端的底部位于所述出料振槽的两侧壁之外,并且,与所述出料振槽的侧壁具有一个水平距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潮装置无论排潮风机的排潮功率有多大,排潮装置内壁面上形成的冷凝水和附着的烟末都不会落入出料振槽中。
文档编号A24B3/04GK202842308SQ201220447920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5日
发明者廖材河, 钟文焱, 陈守义, 郑聪安, 黄闽龙, 赖建安 申请人: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