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电磁感应加热电暖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1183阅读:6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电磁感应加热电暖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改进型电磁感应加热电暖鞋。



背景技术:

天气寒冷时,人们都会穿各种各样的保暖鞋,但保暖鞋本身并不能产生热量,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仍会感觉到冻脚,给身体造成伤害或不适,尤其年龄偏高的老年人或者女性同胞,因为身体素质等原因,在冬天脚会比较冰凉。

为解决上述问题,市面上出现了各种电暖鞋,即在鞋底内增加各种通电后会发热的电热片、温控电子元件以及感应开关等等,以实现给鞋子加热保暖。但是,该电暖鞋加热时需要向鞋子内部通电,存在有漏电风险。此外,鞋子内部设有的电热片、各种电子元件及感应开关,不仅导致鞋子结构复杂,制造工艺繁琐,鞋子重量增加,而且严重影响鞋子的运动性能及穿戴舒适性,同时,运动过程中也容易导致鞋子内部电子元件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电磁感应加热电暖鞋,以解决现有电暖鞋安全可靠性低,结构复杂,制造工艺繁琐,运动性能及穿戴舒适性差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型电磁感应加热电暖鞋,包括鞋子和电磁加热底座,所述鞋子包括一鞋底,所述鞋底至上而下依次由布料层、硅胶层、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组成,所述第一橡胶层内包裹有一可被所述电磁加热底座加热的发热件,所述发热件包括发热金属片和导热延伸片,所述导热延伸片一端与所述发热金属片底面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橡胶层延伸至第二橡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层为医用硅胶层,第一橡胶层为耐高温橡胶层,第二橡胶层为耐磨耐高温橡胶层,且第二橡胶层的厚度为2mm~4mm。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金属片的厚度为0.2mm~1mm,发热金属片上间隔布置有若干个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延伸片为若干个7字型、T字型、工字型或圆柱型的导热金属片,所述导热金属片一端与所述发热金属片底面高频焊接,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橡胶层延伸至第二橡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延伸片为一连续弯折的凹凸形导热金属片,该连续弯折的凹凸形导热金属片的凸部与所述发热金属片底面高频焊接,连续弯折的凹凸形导热金属片的凹部贯穿所述第一橡胶层延伸至第二橡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添加有阻燃剂。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加热底座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电磁加热线圈、电子控制模块、红外温度感应器、金属感应器、按钮开关和供电模块,所述底座上设有一面板,所述面板上设有一温度显示器,所述电子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红外温度感应器、温度显示器、金属感应器、供电模块连接,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电子控制模块、红外温度感应器、金属感应器、温度显示器连接供电,所述按钮开关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模块上分别设有小电流保险丝和大电流自动断电保险丝。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一分体式高跟鞋挡块,所述挡块上设有一用于给鞋底足弓部加热的电磁加热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为耐高温钢化玻璃面板。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电磁感应加热电暖鞋,采用电磁加热方式,鞋底内仅设有金属发热件,没有其他电子元器件,鞋子结构简单,且加热时鞋底无需通电,不用担心电源线破损漏电而产生对人体的伤害,安全可靠。

2、 发热件包括发热金属片和导热延伸片,发热金属片的厚度只有0.2mm~1mm的金属薄片,由此在达到发热散热的同时,又不会影响到鞋底的弯折及行走的舒适性。导热延伸片能够确保鞋底不管有多厚,电磁加热底座均能对发热件进行加热。

3、电磁加热底座具有红外线感应温度以及金属感应器感应鞋子,能够在温度达到设定值或感应不到鞋子时,自动断电,智能化高。

4、供电模块上分别设有小电流保险丝和大电流自动断电保险丝,小电流保险丝用于保护电子控制模块不容易损坏,大电流自动断电保险丝可以在电磁加热底座有重大故障时,接入电流后瞬间电流过大,自动烧断,从而达到断电的功能,避免引起火灾等重大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发热件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电磁加热底座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电磁加热底座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鞋底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鞋底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和图2,一种改进型电磁感应加热电暖鞋,包括平底鞋子和电磁加热底座2,平底鞋子包括鞋底1和鞋帮(图中未画出)。鞋底1至上而下依次由布料层11、硅胶层12、第一橡胶层13和第二橡胶层14组成。第一橡胶层13内包裹有一可被电磁加热底座2加热的发热件15,发热件15包括发热金属片151和导热延伸片152,导热延伸片152一端与发热金属片151底面连接,另一端贯穿第一橡胶层13延伸至第二橡胶层14顶面。

参照图2和图3,发热金属片151采用厚度为0.2mm~1mm的金属薄片,由此在达到发热散热的同时,又不会影响到鞋底1的弯折及行走的舒适性。发热金属片151上间隔布置有若干个通孔153,该通孔153是为了在第一橡胶层13包裹发热金属片151时,能够让橡胶上下贯通,从而将发热金属片151牢牢地固定在第一橡胶层13内,防止发热金属片151移位。此外,部分通孔153还可以作为定位孔,用于发热金属片151生产制作工艺中的定位,由此更好、更快、更精准地加工出发热金属片151。

参照图2和图3,导热延伸片152可为若干个7字型、T字型、工字型或圆柱型的导热金属片,该导热金属片间隔布置于发热金属片151的底面,且导热金属片一端与发热金属片151底面高频焊接,另一端贯穿第一橡胶层13延伸至第二橡胶层14顶面。由此,确保鞋底1不管有多厚,导热金属片均能延伸至鞋底1第二橡胶层14上,被电磁加热底座2加热,其热能也能顺利传导到鞋面。

参照图2,布料层11由皮料、布料或绒布料等材质高温贴合而成,可作为鞋子的保温层使用。

参照图2,硅胶层12采用医用硅胶材质,医用硅胶能够承受-20℃~60℃的高温,而且材质相当柔软,弹性十足,行走过程中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

参照图2,第一橡胶层13采用耐高温橡胶材质包裹发热件15,而第二橡胶层14作为鞋底1的底面,长期与地面接触,则采用耐磨耐高温橡胶材质,并且第二橡胶层14的厚度限制于2mm~4mm之间,这个厚度有助于实现电磁加热底座2的最佳感应加热效果。第一橡胶层13和第二橡胶层14添加有阻燃剂,进一步提高鞋底1的防火安全性。

参照图2、图4和图5,电磁加热底座2包括一底座21,底座21内设有电磁加热线圈22、电子控制模块23、红外温度感应器24、金属感应器25、按钮开关(图中为画出)和供电模块26。底座21上盖设有一耐高温钢化玻璃面板27,面板27上设有一温度显示器28。

参照4和图5,电磁加热线圈22采用环形绕线方式或者Z字型绕线方式安装在底座21内。电子控制模块23具有计时功能,且分别与红外温度感应器24、温度显示器28、金属感应器25、供电模块26连接,用于协调处理各个模块的工作。

参照4和图5,红外温度感应器24安装在电磁加热线圈22外围,用于感应最外层的加热温度,并通过温度显示器28显示。此外,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电磁加热底座2能够发出蜂鸣声提示使用者注意鞋子温度,并且时间超过设定值时,电子控制模块23能够自动断电,达到保护鞋子不会变形熔化。

参照4和图5,金属感应器25用于鞋底1内的发热件15,即当金属感应器25感应到鞋子放置于面试上,电磁加热线圈22方可加热。当使用者感觉温度已经达到适合温度时,也可自行挪开,金属感应器25在5秒内感应不到金属时,电磁加热线圈22自行断电,停止加热。

参照4和图5,供电模块26分别与电磁加热线圈22、电子控制模块23、红外温度感应器24、金属感应器25和温度显示器28连接供电。按钮开关与供电模块26连接,用于控制供电模块26是否进行供电。供电模块26上分别设有小电流保险丝261和大电流自动断电保险丝262。小电流保险丝261用于保护电子控制模块23不容易损坏,大电流自动断电保险丝262可以在电磁加热底座2有重大故障时,接入电流后瞬间电流过大,自动烧断,从而达到断电的功能,避免引起火灾等重大事故。

参照4和图5,底座21上设有一分体式高跟鞋挡块29,该挡块29上还设有一用于给鞋底1足弓部加热的电磁加热线圈22。分体式高跟鞋挡块29可拆卸地安装在电磁加热底座2上,用于给高跟鞋式的电暖鞋加热。

实施例二

参照图6,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在此不作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鞋底1为女士高跟鞋鞋底1。另外,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鞋子的种类,也可以是男女士皮鞋、运动鞋、平板鞋等。

实施例三

参照图7,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在此不作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导热延伸片152为一连续弯折的凹凸形导热金属片,该连续弯折的凹凸形导热金属片的凸部与所述发热金属片151底面高频焊接,连续弯折的凹凸形导热金属片的凹部贯穿所述第一橡胶层13延伸至第二橡胶层14。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