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草药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7159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草药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药物,特别是一种中草药药物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该种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医药用途。
背景技术
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国内外研究证明,氧自由基(活性氧)损伤在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多采用以大剂量维生素C抗氧化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但疗效不确切。因此,开发和研制提高心肌炎SOD活性、清除自由基、改善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及坏死、降低病死率及对心肌保护作用确切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慢性肺心病属祖国医学“肺胀”、“咳喘”、“痰饮”、“心悸”、“水肿”等疾病范畴。本病多由于慢性咳喘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发展而来。故发病缓慢,病程长,其病因多为脏腑虚损和时邪外感两方面,为本虚标实之证。正虚与邪实互为因果,相互影响,造成其病情缠绵难愈。西医多采用抗生素治疗,其副作用明显,对机体损伤大。
心原性休克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AMI)而致心肌缺血,病情凶险,如未经治疗很难存活数小时。传统药物治疗(主要是升压药)效果不佳,虽结合主动脉内气囊反搏,住院病死率仍高达80%~90%。
在肿瘤病人的化疗和放疗时,由于骨髓抑制,常导致病人白细胞数和粒细胞数明显减少,引起严重感染等并发症,迫使病人终止治疗,甚至有的病人由于感染而死亡。开发刺激性、毒副作用小,费用低廉,为肿瘤患者的化疗和放疗解除后顾之忧的中药新药具有一定的优势,也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配方简单合理、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中草药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草药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再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草药药物组合物的医药用途。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中草药药物组合物,其特点是,它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草药原料制成的药剂,三七 10-30% 人参 10-30% 麦冬 40-80%。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中草药药物组合物,其特点是,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三七 20%人参 20%麦冬 60%。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是一种中草药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其步骤如下,(1)取人参、麦冬、三七三味药材粉碎成粗粉,用4~8倍量的45%~75%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冷藏12~48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冷藏12~48小时,滤过;
(2)滤液用等倍量的水饱和正丁醇萃取3~6次,或用3~15倍水饱和正丁醇逆流萃取,合并正丁醇,减压回收正丁醇,残留物真空干燥,得人参等三味药材提取物干浸膏;或者,滤液浓缩至每毫升药液相当于0.5-2.0克药材,离心,取离心液通过大孔树脂(D-101,或D-201、AB-8、HPD-100、NK-9等,优选为D-101)吸附,以3-7倍(优选是4~6倍)大孔树脂柱体积的水洗脱,弃去水洗液,可再以20%~30%乙醇(优选用量为2~3倍量柱体积)洗脱,弃去洗脱液,以40%~70%乙醇(优选用量为15~20倍量柱体积)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得人参等三药材提取物水液,或浓缩干燥得人参等三药材提取物干浸膏;(3)取上述提取物干浸膏或提取物水液,制成药剂学上所述的任何一种剂型的药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中草药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取所述人参等三药材提取物干浸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0.5~2.0倍量药用辅料(如淀粉、改性淀粉,糊精,β-糊精或蔗糖-糊精混合物等),混匀,制粒,得颗粒剂,或者制粒后装胶囊,得胶囊剂,或压制成片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中草药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取所述人参等三药材提取物干浸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0.5~3.0倍量助悬剂(如食用大豆油、聚乙二醇400等),球磨充分混匀,灌制得软胶囊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中草药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取所述人参等三药材提取物干浸膏,或者取所述人参等三药材提取物水液200毫升,置容器中,加注射用水至600~800毫升,搅拌,滤过,滤液加2~20克活性炭加热搅拌吸附,稍冷,过滤,加注射用水至1000毫升,用40%NaOH调PH值至6.5~8.0,加入抗氧剂(如亚硫酸氢钠,或亚硫酸钠或焦亚硫酸钠等,优选是亚硫酸氢钠),0.5~2.0克,溶解、滤过,分级超滤(优选膜截留分子量第一次≤10万道尔顿,第二次≤3万道尔顿),收集超滤液,灌封,灭菌,即得注射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中草药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取所述人参等三药材提取物干浸膏,或者取所述人参等三药材提取物水液200毫升,置容器中,加注射用水至600~800毫升,搅拌,滤过,滤液加2~20活性炭克加热搅拌吸附,稍冷,过滤,加注射用水至1000毫升,用40%NaOH调PH值至7.0~8.0,加入抗氧剂(如亚硫酸氢钠,或亚硫酸钠或焦亚硫酸钠等,优选是亚硫酸氢钠)0.5~2.0克,加入支架剂(甘露醇、或乳糖,或羟丙基-β环糊精,优选甘露醇)50~200克,溶解、滤过,分级超滤(优选膜截留分子量第一次≤10万道尔顿,第二次≤3万道尔顿),收集超滤液,灌装,冷冻干燥,即得注射剂。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中草药药物组合物,具备在制备治疗休克、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药物中的用途。
经实验证明,本发明药物在治疗休克、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等方面有确切的疗效,且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
具体表现如下1、本发明药物能明显延长失血性休克小鼠断头后心搏时间,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对缺血性心肌起保护作用。
2、本发明药物对病毒致心肌损伤小鼠可通过提高SOD活性,清除自由基等机制明显减轻心肌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及坏死,降低病死率,对心肌细胞有明显保护作用。
3、本发明药物对家兔试验性肺心病模型所致的心肌肌膜不清,糖原减少,线粒体变性及间质水肿;肺泡上皮细胞变性,线粒体变性,小动脉内皮细胞肿胀、间质胶原纤维增生及变性;肝核染色质稀疏、高尔基氏复合体及内质网变性;脾淋巴细胞变性,红细胞溶血;肾小体毛细血管、足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变性;肾上腺内质细胞胞器变性;甲状腺细胞变性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4、本发明药物能明显升高环磷酰胺致小鼠免疫低下血清血溶素水平,有增强免疫的作用。
5、本发明药物对小鼠放射性损伤所致血虚证白细胞、骨髓中的有核细胞数、粒系祖细胞增殖的降低有明显的恢复作用。
本发明药物是发明人经过多年临床经验摸索,结合现代医学科学技术所开发出的中药新药。本发明药物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的作用,在治疗休克、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等方面有确切的疗效,且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优于当前同类中药疗效,为此类病症提供了高效、速效、毒副作用小的中药新药。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制成的本发明药物,有利于提高其有效成份含量,可进一步促进本发明药物的疗效。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一种中草药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草药原料制成的药剂,三七 20%人参 20%麦冬 60%。
用于治疗休克、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
实施例2。一种中草药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草药原料制成的药剂,三七 10%人参 10%麦冬 80%。
用于治疗休克、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
实施例3。一种中草药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草药原料制成的颗粒剂,三七 15%人参 15%麦冬 70%。
其制备方法是,(1)取人参、麦冬、三七三味药材粉碎成粗粉,用5倍量的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冷藏24小时,滤过;(2)滤液用等倍量的水饱和正丁醇萃取5次,合并正丁醇,减压回收正丁醇,残留物真空干燥,得人参等三味药材提取物干浸膏;(3)取上述人参等三药材提取物干浸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0.5倍量药用辅料淀粉,混匀,制粒,得颗粒剂。用于治疗休克、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
实施例4。一种中草药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草药原料制成的胶囊剂,三七 18%人参 18%麦冬 64%。
其制备方法是,
(1)取人参、麦冬、三七三味药材粉碎成粗粉,用8倍量的4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冷藏48小时,滤过;(2)滤液用用10倍水饱和正丁醇逆流萃取3,合并正丁醇,减压回收正丁醇,残留物真空干燥,得人参等三味药材提取物干浸膏;(3)取上述人参等三药材提取物干浸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1倍量药用辅料糊精,混匀,制粒,装胶囊,得胶囊剂。用于治疗休克、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
实施例5。一种中草药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草药原料制成的片剂,三七 11%红参 15%麦冬 74%。
其制备方法是,(1)取红参、麦冬、三七三味药材粉碎成粗粉,用4倍量的7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冷藏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冷藏12小时,滤过;(2)滤液浓缩至每毫升药液相当于1克药材,离心,取离心液通过大孔树脂吸附,以4倍大孔树脂柱体积的水洗脱,弃去水洗液,以6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得红参等三药材提取物水液,再浓缩干燥得红参等三药材提取物干浸膏;(3)取上述红参等三药材提取物干浸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1.5倍量药用辅料改性淀粉,混匀,压制成片剂。用于治疗休克、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
实施例6。一种中草药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草药原料制成的软胶囊剂,
三七 15%红参 20%麦冬 65%。
其制备方法是,(1)取红参、麦冬、三七三味药材粉碎成粗粉,用5倍量的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冷藏24小时,滤过;(2)滤液浓缩至每毫升药液相当于2克药材,离心,取离心液通过大孔树脂吸附,以6倍大孔树脂柱体积的水洗脱,弃去水洗液,再以25%乙醇洗脱,弃去洗脱液,以4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得红参等三药材提取物水液,再浓缩干燥得红参等三药材提取物干浸膏;(3)取上述红参等三药材提取物干浸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2.0倍量助悬剂食用大豆油,球磨充分混匀,灌制得软胶囊剂。用于治疗休克、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
实施例7。一种中草药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草药原料制成的注射剂,三七 20%红参 30%麦冬 50%。
其制备方法是,(1)取红参、麦冬、三七三味药材粉碎成粗粉,用5倍量的5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冷藏24小时,滤过;(2)滤液浓缩至每毫升药液相当于0.5克药材,离心,取离心液通过大孔树脂吸附,以5倍大孔树脂柱体积的水洗脱,弃去水洗液,以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得红参等三药材提取物水液;
(3)取所述红参等三药材提取物水液200毫升,置容器中,加注射用水至700毫升,搅拌,滤过,滤液加10克活性炭加热搅拌吸附,稍冷,过滤,加注射用水至1000毫升,用40%NaOH调PH值至7.0,加入抗氧剂亚硫酸氢钠1.0克,溶解、滤过,分级超滤,收集超滤液,灌封,灭菌,即得注射剂。用于治疗休克、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
实施例8。一种中草药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草药原料制成的注射剂,三七 25%红参 25%麦冬 50%。
其制备方法是,(1)取红参、麦冬、三七三味药材粉碎成粗粉,用7倍量的5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冷藏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冷藏24小时,滤过;(2)滤液浓缩至每毫升药液相当于1.5克药材,离心,取离心液通过大孔树脂吸附,以7倍大孔树脂柱体积的水洗脱,弃去水洗液,以5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得红参等三药材提取物干浸膏;(3)取所述红参等三药材提取物干浸膏,置容器中,加注射用水至800毫升,搅拌,滤过,滤液加20活性炭克加热搅拌吸附30分钟,稍冷,过滤,加注射用水至1000毫升,用40%NaOH调PH值至7.5,加入2.0克亚硫酸氢钠,加入支架剂甘露醇100克,溶解、滤过,分级超滤,收集超滤液,灌装,冷冻干燥,即得注射剂。用于治疗休克、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
实施例9。A、B胶囊对失血性休克小鼠的保护作用实验。
本实施例的A胶囊是指取三七100克、人参100克、麦冬300克粉碎成粗粉,用5倍量的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用等倍量的水饱和正丁醇萃取5次,合并正丁醇,减压回收正丁醇,残留物真空干燥,得人参等三味药材提取物;取提取物,干燥,粉碎成细粉,1.0倍量药用辅料β-糊精,混匀,制粒,装胶囊,即得A胶囊。
本实施例的B胶囊是指取三七100克、人参100克、麦冬300克粉碎成粗粉,用5倍量的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每毫升药液相当于1g药材,离心,取离心液通过D-101大孔树脂吸附,以5倍大孔树脂柱体积的水洗脱,弃去水洗液,再以3倍量柱体积20%乙醇洗脱,弃去洗脱液,以20倍量柱体积6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至200毫升,得人参等三药材提取物水液,再浓缩干燥得人参等三药材提取物干浸膏;取提取物干浸膏,干燥,粉碎成细粉,1.0倍量药用辅料β-糊精,混匀,制粒,装胶囊,即得B胶囊。
实验目的讨论A、B胶囊对失血性休克小鼠的保护作用。
实验方法ICR小鼠随机分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20ml.kg-1,ig.),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20ml.kg-1,ig.),生脉胶囊组(0.6g.kg-1,ig.),A胶囊小剂量组(8g生药.kg-1,ig..),A胶囊中剂量组(16g生药.kg-1,ig.),A胶囊大剂量组(32g生药.kg-1,ig.),B胶囊小剂量组(8g生药.kg-1,ig.),B胶囊中剂量组(16g生药.kg-1,ig.),B胶囊大剂量组(32g生药.kg-1,ig.)。30min后,迅速断头后剪开胸部皮肤及胸骨,打开胸腔露心脏,记录断头至心室停跳的时间即为失血性休克时间,结果见表。
实验结果A、B胶囊能明显延长小鼠断头后心搏时间。这表明其可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对缺血性心肌起保护作用。
表1 对失血性休克小鼠的保护作用(X±S)动物数组别(只) 心博时间(s)正常对照组 10 8.2±1.4生脉胶囊组 10 12.1±2.2**A胶囊小剂量组10 12.7±1.6**A胶囊中剂量组10 13.5±1.1**A胶囊大剂量组10 14.1±1.4**B胶囊小剂量组10 12.5±1.2**B胶囊中剂量组10 13.3±1.1**B胶囊大剂量组10 13.9±0.9****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实施例10。A、B胶囊对病毒致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
本实施例所述的A、B胶囊同实施例9。
实验目的探讨A、B胶囊对病毒致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实验方法用Woodruffs培育的亲鼠心肌株CVB3提纯液1.0×107pfu/ml腹腔注射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制作小鼠急性心肌炎模型。正常对照组10只,注射生理盐水0.4ml。将感染小鼠随机分组各10只,饲养于感染室,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20ml.kg-1,ig.),生脉胶囊组(0.6g.kg-1,ig.),A胶囊小剂量组(8g生药.kg-1,ig.),A胶囊中剂量组(16g生药.kg-1,ig.),A胶囊大剂量组(32g生药.kg-1,ig.),B胶囊小剂量组(8g生药.kg-1,ig.),B胶囊中剂量组(16g生药.kg-1,ig.),B胶囊大剂量组(32g生药.kg-1,ig.)。以上8组均连续给药并观察12d,这期间对濒死小鼠及时处死,取血测定血清SOD浓度及氧自由基浓度,并取心脏进行常规病理检查,至12d各组存活者全部处死作同上检查。
实验结果造模后小鼠死亡率明显升高、炎性细胞浸润及坏死明显、血清SOD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组,活性氧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治疗组感染后死亡率下降、心肌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及坏死均明显轻于未治疗组,均可明显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血清活性氧浓度(p<0.01)。结果见表。
表2对病毒致小鼠心肌损伤死亡率的影响(X±S)动物数组别 死亡数 死亡率(%)(只)正常对照组 10 00模型对照组 10 990ΔΔ生脉胶囊组 10 440**A胶囊小剂量组 10 330**A胶囊中剂量组 10 220**A胶囊大剂量组 10 110**B胶囊小剂量组 10 330**B胶囊中剂量组 10 220**B胶囊大剂量组 10 220****p<0.01与模型组比较;ΔΔ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表3对病毒致小鼠心肌组织病理的影响(X±S)动物数组别 坏死灶数 炎性浸润灶数(只)正常对照组 100±0 0±0模型对照组 10 20.5±11.2ΔΔ18.7±10.3ΔΔ生脉胶囊组 10 11.7±4.4**9.9±7.5**A胶囊小剂量组10 10.3±6.2**8.2±3.4**A胶囊中剂量组10 10.1±6.4**7.3±4.2**A胶囊大剂量组10 7.2±2.8**6.4±5.3**B胶囊小剂量组10 10.9±8.4**7.9±5.2**B胶囊中剂量组10 10.5±2.3**7.2±5.6**B胶囊大剂量组10 6.1±3.1**7.0±4.9****p<0.01与模型组比较;ΔΔ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表4对病毒致小鼠SOD活性及活性氧浓度的影响(X±S)动物数组别 SOD活性 活性氧浓度(只)正常对照组 10 211.54±20.68 1144.54±1107.38模型对照组 10 50.45±12.11ΔΔ2876.75±155.57ΔΔ生脉胶囊组 10 70.46±15.43**1487.29±176.47**A胶囊小剂量组 10 75.41±12.88**1376.87±128.89**A胶囊中剂量组 10 79.47±19.66**1244.47±162.65**A胶囊大剂量组 10 81.75±16.67**1176.56±147.74**B胶囊小剂量组 10 70.48±22.14**1241.17±122.49**B胶囊中剂量组 10 72.77±21.22**1197.56±178.78**B胶囊大剂量组 10 74.14±22.17**1154.67±122.75****p<0.01与模型组比较;ΔΔ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实验表明A、B胶囊对病毒致小鼠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实验例11。A、B胶囊对家兔试验性肺心病的治疗作用实验。
本实施例所述的A、B胶囊同实施例9。
实验目的探讨A、B胶囊对家兔试验性肺心病的治疗作用。
实验方法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10ml.kg-1,ig.),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1ml.kg-1,ig.),生脉胶囊组(0.1g.kg-1,ig.),A胶囊小剂量组(1g生药.kg-1,ig.),A胶囊中剂量组(2g生药.kg-1,ig.),A胶囊大剂量组(4g生药.kg-1,ig.),B胶囊小剂量组(1g生药.kg-1,ig.),B胶囊中剂量组(2g生药.kg-1,ig.),B胶囊大剂量组(4g生药.kg-1,ig.)。以上各组均连续给药并观察4周,同时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连续耳缘静脉注射1%三氯化铁溶液(25ml/日)。4周后处死动物,光镜取材,以OptonEM-109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检查。
实验结果对照组心、肺、脾、肾上腺、甲状腺均呈正常组织结构;模型组心肌肌膜不清,糖原减少,线粒体变性及间质水肿;肺泡上皮细胞变性,线粒体变性,小动脉内皮细胞肿胀、间质胶原纤维增生及变性;肝核染色质稀疏、高尔基氏复合体及内质网变性;脾淋巴细胞变性,红细胞溶血;肾小体毛细血管、足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变性;肾上腺内质细胞胞器变性;甲状腺细胞变性。A、B胶囊各组各脏器及腺体结构均仅见轻度变性,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生脉胶囊组较模型组轻。但较A、B胶囊组为重。
实验表明本发明物A、B胶囊对家兔试验性肺心病的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实验例12。A、B胶囊对小鼠血清溶血素的影响实验。
本实施例所述的A、B胶囊同实施例9。
实验目的探讨A、B胶囊对小鼠血清溶血素的影响,以观察免疫作用。
实验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20ml.kg-1,ig.),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20ml.kg-1,ig.),生脉胶囊组(0.6g.kg-1,ig.),A胶囊小剂量组(8g生药.kg-1,ig.),A胶囊中剂量组(16g生药.kg-1,ig.),A胶囊大剂量组(32g生药.kg-1,ig.),B胶囊小剂量组(8g生药.kg-1,ig.),B胶囊中剂量组(16g生药.kg-1,ig.),B胶囊大剂量组(32g生药.kg-1,ig.)。各组分别腹腔注射5%绵羊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0.2ml进行免疫。同时按剂量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7日。免疫后第4、6日,除空白对照组其余各组分别腹腔注射30mg/kg环磷酰胺。末次给药后30min,小鼠眼眶取血,分离血清50μl,用生理盐水稀释500倍。取稀释血清1ml,加入5%绵羊红细胞0.5ml以及10%补体1ml,混匀后置于37℃恒温水浴中30min,然后移至冰浴中终止反应。1500rpm离心5min,取上清液加都氏试剂3ml,放置10min后,于540nm处测吸收度值,以下列公式计算各管半数溶血值。
SRBC半数溶血时的吸收度值取5%SRBC0.25ml加都氏液至4ml,比色读取吸收光度值。结果进行组间t检验。
实验结果造模后小鼠半数溶血值下降,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小鼠经造模后血清血溶素水平明显下降;各给药组能明显升高小鼠血清血溶素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显示本发明物A、B胶囊组具有升高模型小鼠血清血溶素水平的作用,提示药物有一定增强免疫的作用。
表5对小鼠血清血溶素水平的影响(X±S)动物数组别 半数溶血值(HC50)(只)正常对照组 10478.11±20.09模型对照组 10425.44±10.12ΔΔ生脉胶囊组 10456.75±18.48**A胶囊小剂量组 10457.17±15.47**A胶囊中剂量组 10459.86±13.69**A胶囊大剂量组 104855.54±17.78**B胶囊小剂量组 10459.58±14.45**B胶囊中剂量组 10460.82±14.11**B胶囊大剂量组 10466.47±13.48**ΔΔ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
实施例13。A、B胶囊对60Co照射小鼠血液系统的影响实验。
本实施例所述的A、B胶囊同实施例9。
实验目的探讨A、B胶囊对60Co照射小鼠血液系统的影响,以观察药物对小鼠放射性损伤所致血虚证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实验方法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组,分别为A、B胶囊大、中、小三个剂量治疗组(32g生药.kg-1,16g生药.kg-1、8g生药.kg-1,ig),钴60照射血虚证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生脉胶囊组(0.6g生药.kg-1,ig)。照射前A、B胶囊大、中、小三个剂量组和生脉胶囊组连续给药四天,模型组及阴性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NS)。第四天末次给药后1小时,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动物放入分隔的有孔塑料盒中,用钴60治疗机(照射剂量为387und/分)照射15分钟(相当于x线一次全照射量400伦)造成小鼠血虚证白细胞减少模型。照射后再同前连续给药四天。第四天给药后半小时,眼眶后静脉丛取血,作涂片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随后将颈椎脱臼杀死小鼠,剥离出股骨(除A、B胶囊中、大两个剂量组取一侧股骨其余各组皆取两侧股骨)。
(1)一侧用1ml注射器(连有6号半针头)和吸取一定体积的3%醋酸液,冲出股骨中的全部骨髓细胞。最后让细胞悬液通过带4号针头的注射器,使细胞在悬液中充分分散,计算骨髓细胞悬液中的有核细胞数。模型组与阴性对照组进行t检验,以确定小鼠血虚证白细胞减少模型组是否建立,再将各受试组的结果与模型组进行t检验,以确定受试药物对放射性损伤所致小鼠白细胞减少的治疗效果。
(2)另一侧股骨用注射器吸取RPML1640培养液冲洗出骨髓细胞,通过4号针头过滤。
1、培养方法(双层法)将放入35mm平面皿内的0.5%琼脂中放2mm3大小的小鼠肺组织3块,待琼脂凝固后,在其上层放入含有40%马血清(HS)、40%的0.3%的琼脂及20%RPML1640培养液,以及1×105骨髓细胞等混悬体系1.0ml,每组10平面皿,置入CO2培养箱内培养7天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计灶数。
2、计数与药物作用指标CFU-Gm经过7天培养,在低倍镜下可见到集落细胞团的形态有三种类型,即致密型、疏散型、混合型。计数集落在倒置显微镜下进行,应观察每组全部皿数取其平均值。琼脂培养皿中40个细胞以上的细胞团为集落,每一个灶代表一个。
实验结果结果显示,照射结束时,模型组小鼠全身大汗淋漓、寒战、精神萎靡;而各给药组则相对较活跃,未见明显的出汗。与空白对照组比较,60Co照射造成小鼠血虚证白细胞减少,模型组的白细胞计数和骨髓中的有核细胞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给药组均能不同程度抑制照射后小鼠的血液白细胞及骨髓中的有核细胞数的减少,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培养皿细胞灶数可以看出,A、B胶囊能对因辐射所致粒系祖细胞增殖的降低有明显的恢复作用。结果见表。
表6对贫血小鼠(WBC)的影响(X±S) (n=10)血白细胞计数组别 动物数(只)(WBC)空白对照组 10 6.89±1.08模型对照组 10 2.41±0.88ΔΔ生脉胶囊组 10 3.61±0.74*A胶囊小剂量组 10 4.01±0.47*A胶囊中剂量组 10 4.11±0.64*A胶囊大剂量组 10 4.69±0.57*B胶囊小剂量组 10 3.78±0.65*B胶囊中剂量组 10 4.17±0.67*B胶囊大剂量组 10 4.68±0.55*ΔΔ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
表7对贫血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的影响(X±S)(n=10)骨髓有核细胞计数组别 动物数(只)(WBC)空白对照组 10 1374±157模型对照组 10 821±107ΔΔ生脉胶囊组 10 966±143A胶囊小剂量组10 1057±176A胶囊中剂量组10 1077±144*A胶囊大剂量组10 1211±149**B胶囊小剂量组10 1109±156B胶囊中剂量组10 1191±125*B胶囊大剂量组10 1244±137**ΔΔ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
表8 对贫血小鼠(CF-Gm)的影响(X±S)(n=10)组别 辐射性贫血阴性对照组120.07±16.73模型对照组10.18±4.21ΔΔ生脉胶囊组35.54±10.78**A胶囊组 39.97±12.17**B胶囊组 40.59±11.69**ΔΔ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
实验例14。A、B注射剂对失血性休克小鼠的保护作用实验。
本实施例所述的A注射剂是指,取三七100克、红参100克、麦冬300克粉碎成粗粉,用5倍量的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用等倍量的水饱和正丁醇萃取5次,合并正丁醇,减压回收正丁醇,残留物真空干燥,得红参等三味药材提取物;取所述红参等三药材提取物干浸膏,置容器中,加注射用水至700毫升,搅拌,滤过,滤液加10克活性炭加热搅拌吸附,稍冷,过滤,加注射用水至1000毫升,用40%NaOH调PH值至7.0,加入抗氧剂1.0克,溶解、滤过,分级超滤,收集超滤液,灌封,灭菌,即得A注射剂。
本实施例的B注射剂是指取三七100克、红参100克、麦冬300克粉碎成粗粉,用5倍量的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每毫升药液相当于1g药材,离心,取离心液通过D-101大孔树脂吸附,以5倍大孔树脂柱体积的水洗脱,弃去水洗液,再以3倍量柱体积20%乙醇洗脱,弃去洗脱液,以20倍量柱体积6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至200毫升,得红参等三药材提取物水液;取所述红参等三药材提取物水液200毫升,置容器中,加注射用水至700毫升,搅拌,滤过,滤液加10活性炭克加热搅拌吸附,稍冷,过滤,加注射用水至1000毫升,用40%NaOH调PH值至7.0,加入1.0克亚硫酸氢钠,加入支架剂甘露醇100克,溶解、滤过,分级超滤,收集超滤液,灌装,冷冻干燥,即得B注射剂。
实验目的讨A、B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小鼠的保护作用。
实验方法ICR小鼠随机分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10ml.kg-1,im.),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10ml.kg-1,im.),参麦注射液组(8ml.kg-1,im.),A注射液小剂量组(8ml.kg-1,im.),A注射液中剂量组(16ml.kg-1,im.),A注射液大剂量组(32ml.kg-1,im.),B注射液小剂量组(8ml.kg-1,im.),B注射液中剂量组(16ml.kg-1,im.),B注射液大剂量组(32ml.kg-1,im.)。10min后,迅速断头后剪开胸部皮肤及胸骨,打开胸腔露心脏,记录断头至心室停跳的时间即为失血性休克时间,结果见表。
实验结果A、B注射液能明显延长小鼠断头后心搏时间。这表明其可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对缺血性心肌起保护作用。
表9对失血性休克小鼠的保护作用(X±S)动物数组别 心博时间(s)(只)正常对照组 10 9.8±1.2参麦注射液组 10 15.7±1.6**A注射液小剂量组10 16.4±1.7**A注射液中剂量组10 17.9±2.0**A注射液大剂量组10 18.1±2.1**B注射液小剂量组10 16.5±1.7**B注射液中剂量组10 17.3±1.4**
B注射液大剂量组10 18.9±1.1****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实验例15。A、B注射剂对病毒致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
本实施例所述的A、B注射剂同实施例14。
实验目的探讨A、B注射液对病毒致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实验方法用Woodruffs培育的亲鼠心肌株CVB3提纯液1.0×107pfu/ml腹腔注射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制作小鼠急性心肌炎模型。正常对照组10只,注射生理盐水0.4ml。将感染小鼠随机分组各10只,饲养于感染室,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10ml.kg-1,im.),参麦注射液组(8ml.kg-1,im.),A注射液小剂量组(8ml.kg-1,im.),A注射液中剂量组(16ml.kg-1,im.),A注射液大剂量组(32ml.kg-1,im.),B注射液小剂量组(8ml.kg-1,im.),B注射液中剂量组(16ml.kg-1,im.),B注射液大剂量组(32ml.kg-1,im.)。以上8组均连续注射并观察12d,这期间对濒死小鼠及时处死,取血测定血清SOD浓度及氧自由基浓度,并取心脏进行常规病理检查,至12d各组存活者全部处死作同上检查。
实验结果造模后小鼠死亡率明显升高、炎性细胞浸润及坏死明显、血清SOD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组,活性氧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治疗组感染后死亡率下降、心肌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及坏死均明显轻于未治疗组,均可明显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血清活性氧浓度(p<0.01)。结果见表。
表10对病毒致小鼠心肌损伤死亡率的影响(X±S)动物数组别 死亡数死亡率(%)(只)正常对照组 10 00模型对照组 10 990ΔΔ参麦注射液组 10 440**A注射液小剂量组10 220**A注射液中剂量组10 220**A注射液大剂量组10 110**B注射液小剂量组10 330**B注射液中剂量组10 220**B注射液大剂量组10 110****p<0.01与模型组比较;ΔΔ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表11 对病毒致小鼠心肌组织病理的影响(X±S)动物数组别坏死灶数 炎性浸润灶数(只)正常对照组 10 0±00±0模型对照组 10 19.8±12.5ΔΔ16.5±11.3ΔΔ参麦注射液组 10 8.4±5.2**6.7±8.1**A注射液小剂量组10 7.7±8.1**6.2±3.1**A注射液中剂量组10 6.5±7.4**5.3±4.2**A注射液大剂量组10 3.2±1.8**4.4±3.5**B注射液小剂量组10 8.2±7.1**6.4±4.7**B注射液中剂量组10 7.5±6.3**6.2±5.1**B注射液大剂量组10 4.1±2.2**4.0±4.5****p<0.01与模型组比较;ΔΔ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表12 对病毒致小鼠SOD活性及活性氧浓度的影响(X±S)动物数组别SOD活性 活性氧浓度(只)正常对照组 10 196.78±22.471055.48±125.54模型对照组 10 69.21±15.43ΔΔ2978.59±168.17ΔΔ参麦注射液组 10 81.44±18.74**1357.22±152.47**A注射液小剂量组10 85.35±22.11**1211.91±145.56**A注射液中剂量组10 85.48±22.34**1148.49±178.19**A注射液大剂量组10 89.17±14.78**1078.49±154.45**B注射液小剂量组10 84.28±32.07**1341.67±133.27**B注射液中剂量组10 89.67±27.45**1222.34±156.78**B注射液大剂量组10 99.17±24.64**1179.47±133.42****p<0.01与模型组比较;ΔΔ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实验表明A、B注射剂对病毒致小鼠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实验例16。A、B注射剂对家兔试验性肺心病的治疗作用实验。
本实施例所述的A、B注射剂同实施例14。
实验目的探讨A、B注射液对家兔试验性肺心病的治疗作用。
实验方法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10ml.kg-1,im.),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10ml.kg-1,im.),参麦注射液组(1ml.kg-1,im.),A注射液小剂量组(2ml.kg-1,im.),A注射液中剂量组(4ml.kg-1,im.),A注射液大剂量组(8ml.kg-1,im.),B注射液小剂量组(2ml.kg-1,im.),B注射液中剂量组(4ml.kg-1,im.),B注射液大剂量组(8ml.kg-1,im.)。以上各组均连续注射并观察4周,同时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连续耳缘静脉注射1%三氯化铁溶液(25ml/日)。4周后处死动物,光镜取材,以OptonEM-109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检查。
实验结果
对照组心、肺、脾、肾上腺、甲状腺均呈正常组织结构;模型组心肌肌膜不清,糖原减少,线粒体变性及间质水肿;肺泡上皮细胞变性,线粒体变性,小动脉内皮细胞肿胀、间质胶原纤维增生及变性;肝核染色质稀疏、高尔基氏复合体及内质网变性;脾淋巴细胞变性,红细胞溶血;肾小体毛细血管、足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变性;肾上腺内质细胞胞器变性;甲状腺细胞变性。A、B注射液各组各脏器及腺体结构均仅见轻度变性,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参麦注射液组较模型组轻。但较A、B注射液组为重。
表明A、B注射剂对家兔试验性肺心病的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实验例17。A、B注射剂对小鼠血清溶血素的影响实验。
本实施例所述的A、B注射剂同实施例14。
实验目的探讨A、B注射剂对小鼠血清溶血素的影响,以观察免疫作用。
实验方法ICR小鼠随机分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10ml.kg-1,im.),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10ml.kg-1,im.),参麦注射液组(8ml.kg-1,im.),A注射液小剂量组(8ml.kg-1,im.),A注射液中剂量组(16ml.kg-1,im.),A注射液大剂量组(32ml.kg-1,im.),B注射液小剂量组(8ml.kg-1,im.),B注射液中剂量组(16ml.kg-1,im.),B注射液大剂量组(32ml.kg-1,im.)。各组分别腹腔注射5%绵羊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0.2ml进行免疫。同时按剂量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7日。免疫后第4、6日,除空白对照组其余各组分别腹腔注射30mg/kg环磷酰胺。末次给药后30min,小鼠眼眶取血,分离血清50μl,用生理盐水稀释500倍。取稀释血清1ml,加入5%绵羊红细胞0.5ml以及10%补体1ml,混匀后置于37℃C恒温水浴中30min,然后移至冰浴中终止反应。1500rpm离心5min,取上清液加都氏试剂3ml,放置10min后,于540nm处测吸收度值,以下列公式计算各管半数溶血值。
SRBC半数溶血时的吸收度值取5%SRBC0.25ml加都氏液至4ml,比色读取吸收光度值。结果进行组间t检验。
实验结果造模后小鼠半数溶血值下降,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小鼠经造模后血清血溶素水平明显下降;各给药组能明显升高小鼠血清血溶素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显示本发明物A、B注射液组具有升高模型小鼠血清血溶素水平的作用,提示药物有一定增强免疫的作用。
表13对小鼠血清血溶素水平的影响(X±S)动物数组别半数溶血值(HC50)(只)正常对照组 10454.01±22.06模型对照组 10436.73±7.56ΔΔ参麦注射液组 10455.20±19.29**A注射液小剂量组 10456.08±12.30**A注射液中剂量组 10493.77±11.95**A注射液大剂量组 10514.31±14.34**B注射液小剂量组 10475.19±11.47**B注射液中剂量组 10486.82±12.11**B注射液大剂量组 10517.22±12.24**ΔΔ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草药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草药原料制成的药剂,三七 10-30% 人参 10-30% 麦冬 40-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草药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三七 20%人参 20%麦冬 60%。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中草药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1)取人参、麦冬、三七三味药材粉碎成粗粉,用4~8倍量的45%~75%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冷藏12~48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冷藏12~48小时,滤过;(2)滤液用等倍量的水饱和正丁醇萃取3~6次,或用3~15倍水饱和正丁醇逆流萃取,合并正丁醇,减压回收正丁醇,残留物真空干燥,得人参等三味药材提取物干浸膏;或者,滤液浓缩至每毫升药液相当于0.5-2.0克药材,离心,取离心液通过大孔树脂吸附,以3-7倍大孔树脂柱体积的水洗脱,弃去水洗液,可再以20%~30%乙醇洗脱,弃去洗脱液,以40%~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得人参等三药材提取物水液,或浓缩干燥得人参等三药材提取物干浸膏;(3)取上述提取物干浸膏或提取物水液,制成药剂学上所述的任何一种剂型的药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草药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所述人参等三药材提取物干浸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0.5~2.0倍量药用辅料,混匀,制粒,得颗粒剂,或者制粒后装胶囊,得胶囊剂,或压制成片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草药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所述人参等三药材提取物干浸膏,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0.5~3.0倍量助悬剂,球磨充分混匀,灌制得软胶囊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草药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所述人参等三药材提取物干浸膏,或者取所述人参等三药材提取物水液200毫升,置容器中,加注射用水至600~800毫升,搅拌,滤过,滤液加2~20克活性炭加热搅拌吸附,稍冷,过滤,加注射用水至1000毫升,用40%NaOH调PH值至6.5~8.0,加入抗氧剂0.5~2.0克,溶解、滤过,分级超滤,收集超滤液,灌封,灭菌,即得注射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草药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所述人参等三药材提取物干浸膏,或者取所述人参等三药材提取物水液200毫升,置容器中,加注射用水至600~800毫升,搅拌,滤过,滤液加2~20活性炭克加热搅拌吸附,稍冷,过滤,加注射用水至1000毫升,用40%NaOH调PH值至7.0~8.0,加入0.5~2.0克亚硫酸氢钠,加入支架剂50~200克,溶解、滤过,分级超滤,收集超滤液,灌装,冷冻干燥,即得注射剂。
8.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中草药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休克、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药物中的用途。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草药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中草药原料制成的药剂,三七10-30%、人参10-30%、麦冬40-80%。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种中草药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用途。本发明药物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的作用,在治疗休克、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等方面有确切的疗效,且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优于当前同类中药疗效,为此类病症提供了高效、速效、毒副作用小的中药新药。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制成的本发明药物,有利于提高其有效成分含量,可进一步促进本发明药物的疗效。
文档编号A61K9/20GK1593594SQ200410041399
公开日2005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13日
发明者戴翔翎, 凌娅, 李明慧, 丁岗, 曹亮 申请人:江苏中康药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