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匀药物洗脱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0908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非均匀药物洗脱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人体血管中扩张狭窄处血管的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治疗血管局部狭窄的过程中,逐渐用支架扩张方法取代了单纯的球囊扩张方法,使再狭窄率由40-50%降至20-30%。但是支架置入除了扩张病变处血管从而保证有充足的血液流入心脏外,还对血管造成损伤。在该处易发生血清中蛋白质的吸附和血小板的黏附与聚集等一系列生化反应,引发不同程度的凝血。再者支架置入使血管壁发生急、慢性炎症,诱发多种细胞增长因子,使中层的平滑肌细胞增生、迁移至血管内膜。炎症与增生的相互影响,促使血管内膜增生、管腔狭窄,阻碍血流。为了避免以上并发症的出现,放射性支架和各种洗脱支架孕育而生。尤其是药物洗脱支架在有选择的病例中其再狭窄率已降至10%以下,开辟了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新的里程碑。放射性支架是基于射线能够杀死增殖细胞而提出的,但是放射性支架边缘再狭窄即所谓的边缘效应(Edge effect)或糖纸效应(Candy effect)使该支架的疗效大打折扣。洗脱支架的表面通常通过浸渍、喷涂或刷涂一层或多层聚合物、药物或携载药物的聚合物薄层,其中选用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消除在支架置入后出现的异物反应。这种聚合物分为生物可降解与生物不可降解两种,一般具有适当的粘度、高的分子量、优良的黏附性、适当的弹性、延伸性以及能够溶于可挥发的有机溶剂等性能。携载的药物包括但不局限于抗增生药物(抗有丝分裂)、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药物洗脱支架对血管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是通过药物在病变处的扩散与渗透来实现的,而这种实现受血管内血流的速度和血管内壁具体情况影响。如图1所示,在血管的近端2-1(即洗脱支架1血液流入端外侧5mm范围内的血管,边缘狭窄多发生在此处),由于血液流向的关系,扩散和渗透到该处的药物浓度要大大低于血管的远端2-2(洗脱支架1血液流出端外侧5mm范围内的血管),使得药物不能有效覆盖近端血管壁的损伤处,这种现象在小血管和长病变处尤为显著,从而使药物洗脱支架产生了类似于放射支架的“边缘效应”与“地理遗失”。为了缓解边缘效应,需要增加药物的携载量来加大边缘尤其是近端的药物浓度。但是,整体的增加药量使得在药物释放过程中,血药浓度超过极限值,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洗脱支架上的药物不能有效覆盖近端血管壁损伤处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在不提高药物总量的前提下,增加近端处血管壁附近药物浓度的洗脱支架。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非均匀药物洗脱支架,它由支架1、载体聚合物和药物体组成,支架1是不锈钢管经激光刻蚀后形成的网状物,载体聚合物和药物体形成组合物并且附着在支架1的网状物的表面上,药物体在支架1的一端1-3和中间段1-2处单位长度的附着量小于另一端1-1处单位长度的附着量。本发明的支架1置入人体血管2中时,药物体含量大的一端设置在血管的近端,这样药物体含量大的一端所溶解释放出的药物体量就多,释放药物的时间也长。从而避免了近端血管壁损伤处药物有效覆盖量不足的现象。由于本发明的洗脱支架药物附着的非均匀性,使得在不增加药物体总量,不损害人体健康的前提下,解决了“边缘效应”与“地理遗失”等问题,具有设计合理、工作可靠和宜于推广等优点。


图1是本发明设置在血管2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方式
一下面结合图1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洗脱支架由支架1、载体聚合物和药物体组成,支架1是不锈钢管经激光刻蚀后形成的网状物,载体聚合物和药物体形成组合物并且附着在支架1的网状物的表面上,药物体在支架1的一端1-3和中间段1-2处单位长度的附着量小于另一端1-1处单位长度的附着量。
本实施方式通过下述方法实现一、将支架1固定于微型夹具上。二、进行第一次涂覆。具体是将支架1一端浸入包含有载体聚合物与药物体的溶液中。为保证涂层的均匀性,保持支架1在溶液中运动。三、取出后放置一段时间使溶剂挥发掉。四、固定好一端,同时根据支架的长短,进行第二次涂覆。二次涂覆包括对一端进行或对两端分别涂覆。五、为使端部形成不同的药物浓度梯度,可以进行更多次数的涂覆。
具体实施方式
二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载体聚合物包括聚氨酯、聚硅酮、聚丙烯酸脂、聚酯或聚乙烯醇及其各自的共聚物、脂肪族聚酯、聚氨基酸或聚胺及其各自的共聚物。它使药物体长效均匀溶解释放。药物体包括抗增生药物、抗炎药物或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目前临床研究发现效果明显的为雷帕霉素或紫杉醇。
具体实施方式
三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支架1中间段1-2处单位长度药物体的附着量小于支架1一端1-3处单位长度的药物体附着量。如此设置,对血管远端2-2损伤处也有益。
具体实施方式
四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在支架1一端1-3和中间段1-2处,药物体在组合物中的浓度含量小于支架1的另一端1-1处的浓度含量。本实施方式可以通过改变聚合物载体与药物体溶液配比来实现。
权利要求
1.一种非均匀药物洗脱支架,它由支架(1)、载体聚合物和药物体组成,支架(1)是不锈钢管经激光刻蚀后形成的网状物,载体聚合物和药物体形成组合物并且附着在支架(1)的网状物的表面上,其特征是药物体在支架(1)的一端(1-3)和中间段(1-2)处单位长度的附着量小于另一端(1-1)处单位长度的附着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均匀药物洗脱支架,其特征是载体聚合物包括聚氨酯、聚硅酮、聚丙烯酸脂、聚酯或聚乙烯醇及其各自的共聚物、脂肪族聚酯、聚氨基酸或聚胺及其各自的共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均匀药物洗脱支架,其特征是药物体包括抗增生药物、抗炎药物或免疫抑制剂药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非均匀药物洗脱支架,其特征是药物体是雷帕霉素或紫杉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均匀药物洗脱支架,其特征是支架(1)中间段(1-2)处单位长度药物体的附着量小于支架(1)一端(1-3)处单位长度的药物体附着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均匀药物洗脱支架,其特征是在支架(1)一端(1-3)和中间段(1-2)处,药物体在组合物中的浓度含量小于支架(1)的另一端(1-1)处的浓度含量。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人体血管中的,能扩张狭窄处血管的支架——非均匀药物洗脱支架,它由支架(1)、载体聚合物和药物体组成,支架(1)是不锈钢管经激光刻蚀后形成的网状物,载体聚合物和药物体形成组合物并且附着在支架(1)的网状物的表面上,药物体在支架(1)的一端(1-3)和中间段(1-2)处单位长度的附着量小于另一端(1-1)处单位长度的附着量。本发明的支架(1)置入人体血管中时,药物体含量大的一端设置在血管的近端,这样药物体含量大的一端所溶解释放出的药物体量就多,释放药物的时间也长。不会出现近端边缘血管壁损伤处药物有效覆盖量不足的现象。本发明具有设计合理、工作可靠和宜于推广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B17/00GK1593355SQ20041004370
公开日2005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12日
发明者田野, 李超, 温尚煜, 蔡伟, 赵连城 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