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9059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现代社会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多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无力,眠差腰痛,尿糖及血糖升高等症状。目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有三类一类是纯中药制剂,一类是中、西药合剂如用格列本脲加中药的制剂;还有一类就是纯西药如胰岛素替代疗法。经检索发现治疗糖尿病的纯中药制剂的专利申请有03128106、02127924、021338523、02109573、02104038、02107203、02103665。在这些专利中,以专利申请02107203的组方为葛根、天花粉、苍术、玄参、生黄芪、山药、生石膏、肉桂、熟附片、鬼箭羽、地鳖虫、桑寄生、蚕茧、炮山甲、水蛭、血竭、菝葜、知母、绞股蓝、生地、麦冬、赤芍、地骨皮、制大黄等天然中药为原料。药味繁多,疗效不确切。第二类中西药制剂的专利申请分别为97107209、97107198、01127922、96115929。专利申请96115929组方为人参、地黄、知母、花粉、格列苯脲、N-苯乙基双胍,以及葛根、五味子、黄连,对于并发症还需加入川芎、红花、丹参、野蓖麻、以及赤芍、黄芪、阿司匹林、Tmp。本发明制作方法包括中药混合、煎煮、浓缩干燥、中药粉碎、高压灭菌,与粉碎后的西药混合而成。陈刚、倪依萍和赖晓明在《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3年3月第14卷第2期发表了“消渴丸治疗气阴两虚症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的文章,其中公开了消渴丸成份为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玉米须、五味子、山药和格列本脲。功能与主治为滋肾养阴,益气生津。用于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无力,眠差腰痛,尿糖及血糖升高之气阴两虚型消渴症。用法与用量为口服,一次1.25g~2.5g(约5~10丸),一日3次,饭后温水送服。共治疗病人405例,其中治疗组304例,对照组101例,治疗组用消渴丸,对照组用格列本脲。疗效评价,治疗组显效45.07%、有效48.68%,对照组显效率为19.81%、有效率为61.39。但是在已公开的文献中,并没有公开组分的用量。由于组分的用量与组方疗效密切相关,为此,我们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发现了特定用量的组分组合,具有最佳的疗效,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疗效更好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本发明的另外一种目的是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是由药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其中制备所述药效成分的原料为
葛根3600-4200重量份、地黄210-260重量份、黄芪40-110重量份、天花粉350-430重量份、玉米须350-430重量份、五味子50-110重量份、山药10-70重量份和格列本脲0.1-0.7克量份。
优选下列原料制成的活性成分,疗效更佳葛根4000重量份、地黄240重量份、黄芪80重量份、天花粉400重量份、玉米须400重量份、五味子80重量份、山药40重量份和格列本脲0.3重量份。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的药效成分的制备方法可以是将原料分别干燥,研末,混合。也可以是将上述原料加以提取制得,提取方法可以是中药制药领域的常规方法,如水提醇沉法或醇提水沉法等。其他提取方法可以参见曹春林主编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药制剂学》。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的药效成分的制备方法优选取葛根、生地黄、玉米须、天花粉等四味药,加水煮沸1-3次,每次1-7小时,过滤,浓缩至适量;另取黄芪、五味子、山药等研磨成细粉,与浓缩液拌匀,干燥,研成细粉,过筛,水泛成丸,在叠丸时加入格列本脲,制成。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的药效成分可以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各种口服制剂如颗粒、胶囊、软胶囊、片剂、口服液、泡腾片、分散片或丸等。当所述药物是丸剂时,优选用2%甘草炭包衣,共制成1200粒,打光干燥,即得。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具有滋肾养阴、益气生津功效。可用于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无力,眠差腰痛,尿糖及血糖升高之气阴两虚型消渴症。口服,一次1.25克-2.5克,一日三次,饭后温水送服。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丸剂的制备称取原料葛根4000克、地黄240克、黄芪80克、天花粉400克、玉米须400克、五味子80克、山药40克和格列本脲0.3克;选取葛根、生地黄、玉米须、天花粉等四味药,加水煮沸,每次5小时,过滤,浓缩至适量。另取黄芪、五味子、山药等研磨成细粉,与浓缩液拌匀,干燥。研成细粉,过筛,水泛成丸,在叠丸时加入格列本脲,用2%甘草炭包衣,共制成1200粒。打光干燥,即得。
实施例2片剂的制备称取原料葛根4000克、地黄240克、黄芪80克、天花粉400克、玉米须400克、五味子80克、山药40克和格列本脲0.3克;选取葛根、生地黄、玉米须、天花粉等四味药,加水煮沸,每次5小时,过滤,浓缩至适量;另取黄芪、五味子、山药等研磨成细粉,与浓缩液拌匀,干燥,研成细粉,过筛,加入格列本脲和淀粉适量,混匀,制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即得。
实施例3口服液的制备称取原料葛根4000克、地黄240克、黄芪80克、天花粉400克、玉米须400克、五味子80克、山药40克和格列本脲0.3克;将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玉米须、五味子、山药加水煎煮,过滤,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2(60℃测),加入格列本脲和甜叶菊甙溶解,冷藏48小时,滤过,用蒸馏水调节至总量,即得。
实施例4胶囊剂的制备称取原料葛根4000克、地黄240克、黄芪80克、天花粉400克、玉米须400克、五味子80克、山药40克和格列本脲0.3克;选取葛根、生地黄、玉米须、天花粉等四味药,加水煮沸,每次5小时,过滤,浓缩至适量;另取黄芪、五味子、山药等研磨成细粉,与浓缩液拌匀,干燥,研成细粉,过筛,加入格列本脲和淀粉适量,混匀,制粒、装胶囊,即得。
实验例1为确切评价本发明的临床疗效和药物的安全性,本发明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共总结病例118例,均为有效病例并收到显著的疗效。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现将临床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其具体临床试验方案为1)诊断标准A.西医诊断标准,(1999年WHO专家咨询报告)A)糖尿病 空腹血糖(FPG)≥7.0mmol/L(126mg/dl);或糖耐量试验(OGTT)中服糖后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200mg/dl);或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注(1)以上为静脉血浆测量值。如毛细血管全血测值,则空腹血糖≥6.1mmol/L(110mg/dl);其他标准相同。
(2)症状不典型者,临床诊断必须经另一天的重复实验所证实。
B)糖耐量损害(IGT) 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及糖耐量试验中服糖后2小时血糖≥7.8mmol/L(140mg/dl)注以上为静脉血浆测量值。如毛细血管全血测值,则空腹血糖≥6.1mmol/L(110mg/dl);其他标准相同。
C)空腹血糖损害(IFG) 6.1mmol/L(110mg/dl)≤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糖耐量试验中服糖后2小时血糖<7.8mmol/L(140mg/dl)注以上为静脉血浆测量值。如毛细血管全血测值,则5.6mmol/L(110mg/dl)≤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其他标准相同。
B.中医症候诊断标准本发明主要针对于中医所认为的气阴两虚证,以及阴虚热盛症,因此,拟定糖尿病中医症候诊断标准为A)气阴两虚症主症咽干口噪,倦怠乏力。
次症多食易饥,口渴喜饮,气短懒言 五心烦热 心悸失眠 溲赤便秘舌脉舌红少津液 苔薄或花剥,脉细数无力,或细而弦B)阴虚热盛症主症咽干口噪,心烦畏热。
次症渴喜冷饮,多食易饥,溲赤便秘舌脉舌红苔黄,脉细滑数,或细弦数C)症状分级量化分级量化表症状轻中 重口渴喜饮 饮水量稍增 饮水量较以往增加半倍以 饮水量较以往增加1倍以上 上多食易饥 饥饿感明显 餐前饥饿感难以忍耐 饥饿难忍,易伴低血糖反应手足心热 手足心热手足心热,喜露衣披外手足握凉物方舒气短懒言 劳累后气短 一般活动即气短 懒言,不活动也气短心悸 偶尔发生常发生,持续时间短 常发生,持续时间长失眠 少寐易醒难入寐, 易醒 彻夜难寐2)对象与方法对象及纳入标准按照国家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在该医院中选择符合(II)糖尿病的病人,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症候诊断标准者,选择35-68岁病人,并签有知情同意书的病人,118例。
其中男病例60人,女病例58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9人,其中第一组男病例32人,女病例27人,其中第二组男病例28人,女病例31人。第一组为临床对照组,病人服用速降糖,3次/日/人,每次两片。第二组为本发明治疗组,病人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的药物,口服,一次1.25g~2.5g(约5~10丸),一日3次,饭后温水送服。进行治疗,疗程均为两个月。
3)疗效判定A疾病疗效判断标准A)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至正常范围,或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超过治疗期前的40%,糖化血红蛋白值下降6.2%以下,或下降超过治疗前的30%。
B)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超过治疗前的20%,但未达到显效标准。糖化血红蛋白值下降超过治疗前的10%,但未达到显效标准。
C)无效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无下降,或未下降达到有效标准,糖化血红蛋白值无下降,或未下降达到有效标准。
B主要检测指标(血糖)疗效判定标准A)显效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至正常范围,或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超过治疗期前的40%,糖化血红蛋白值下降至正常,或下降超过治疗前的30%。
有效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超过治疗期前的20%,但未达到显效标准。糖化红蛋白值下降超过治疗前的10%,但未达到显效标准。
B)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侯积分减少不足30%;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无下降,或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糖化红蛋白值无下降,或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
C、症候疗效判定标准A)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者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0%B)显效表2

表4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药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其中制备所述药效成分的原料为葛根3600-4200重量份、地黄210-260重量份、黄芪40-110重量份、天花粉350-430重量份、玉米须350-430重量份、五味子50-110重量份、山药10-70重量份和格列本脲0.1-0.7克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中制备所述药效成分的原料包括葛根4000重量份、地黄240重量份、黄芪80重量份、天花粉400重量份、玉米须400重量份、五味子80重量份、山药40重量份和格列本脲0.3克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它是口服剂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它是颗粒、胶囊、软胶囊、片剂、口服液、泡腾片、分散片或丸剂。
5.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将原料分别干燥,研末,混合。
6.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取葛根、生地黄、玉米须、天花粉等四味药,加水煮沸,一次五小时,过滤,浓缩至适量。另取黄芪、五味子、山药等研磨成细粉,与浓缩液拌匀,干燥。研成细粉,过筛,水泛成丸,格列本脲在叠丸时加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它还包括用2%甘草炭包衣,共制成1200粒,打光干燥,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它是由药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其中所述的药效成分是由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玉米须、五味子、山药和格列本脲制成的。它具有滋肾养阴、益气生津功效。可用于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无力,眠差腰痛,尿糖及血糖升高之气阴两虚型消渴症。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文档编号A61K9/00GK1616010SQ20041007388
公开日2005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8日
发明者王万英 申请人:北京天科仁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