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冻疮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5578阅读:7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冻疮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艾的新用途,还涉及一种治疗冻疮的配方,具体地说,该配方是以天然药物艾、蜂蜜等为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属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冻疮是指在寒冷潮湿的条件下,肢体末端、耳鼻等暴露处的局部皮肤出现的轻度冻伤,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寒冷潮湿或气候突然变化是冻疮发病的主要因素。冻疮多发于冬季及由冷变暖的初春,患者多在冬初发病,初春病症好转,来年易复发,严重者一年四季均受该病困扰。发明人地处高原高寒地区(四川甘孜、阿坝地区),全年约有大半时间为冬季气候,甚至部分地区全年处于冬季气候,这样的寒湿气候使得冻疮在当地发病十分严重,冻伤程度也较我国其它城市、地区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冻疮发病人群约为23.8亿;我国冻疮发病人群约4亿多,沿海地区发病率约为10~15%,东北地区、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发病率约为84%。
冻疮发病多数是因天气寒冷时保暖不当、衣物透气不良、穿鞋不适或在寒冷季节仍在室外活动过多等诱因,造成血液循环不畅引起冻疮的发生。因手、足或耳壳末端的血液循环较差,手背、手指外侧、足跟、外耳为冻疮好发部位,有时可累及鼻尖及小腿下部,大多有对称性分布,缓慢发病。冻伤后,因局部皮下微细血管血流淤积,组织缺氧,血管壁损伤,引起微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物增多,发生局部水肿、水疱,严重者发生弥散性血栓,甚至导致组织坏死。冻疮初期表现为患处皮肤苍白、局部冷感,压之褪色,之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紫红色硬块,先有麻木感,继而有搔痒感、肿胀感,并伴有烧灼感,遇热后症状加重,若抓挠易使表皮破损。局部皮肤受冷后血管收缩,循坏不良,血液瘀滞,组织缺氧,会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增加,肿胀加剧,发生水疱;水疱内含淡黄色或血性液,破裂后流出渗液,形成浅溃疡,其基底暗红,周围红晕,可覆以黄色或紫色血痂,有疼痛感。冻疮创面若继发感染可致水疱溃疡、化脓、结痂,重者病程往往延长,经久不治者可发生骨节变形、坏疽、败血症、风湿甚至瘫痪等重大疾病。冻疮在天气暖和时可自愈,愈后留有色素沉着斑。若来年冬季不加保护易在原冻疮发病部位复发。冻疮防治在于注意保暖、多参加体育活动以利于血液循环,同时注意营养以减少冻疮发生的可能,但是目前仍有大量的患者遭受冻疮的病痛折磨,冻疮严峻的发病形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常规治疗冻疮的方法主要有对未溃破冻疮,可用温水洗后外敷冻疮膏;若冻疮已溃破,可外敷抗生素软膏。民间也有很多治疗冻疮的偏方、验方,但是疗效均不明显,尤其针对发明人所在的高原寒湿地区治疗冻疮的效果更不明显。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évl.et Vant.的干燥叶。艾为多年生草本,高45-120cm;茎具明显棱条,上部分枝,被白色短绵毛。单叶,互生,茎中部叶卵状三角形或椭圆形,有柄,羽状深裂,两侧2对裂片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中间又常3裂,裂片边缘均具锯齿,上面暗绿色,密布小腺点,稀被白色柔毛,下面灰绿色,密被白色绒毛;茎顶部叶叶全缘或3裂。头状花序排列成复总状,总苞卵形,密被灰白色丝状茸毛;筒状小花带红色,外层雌性花,内层两性花。瘦果长圆形、无冠毛。花期7-10月。艾叶味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芳香、苦燥辛散,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为妇科要药;常用于治疗月经过多,妊娠下血,产后出血服痛,还可以治疗吐血、鼻血、便血、痔疮、久痢久泻、肠胃风热等疾病;艾叶还有预防瘟疫的作用;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带下,妊娠胎漏,如胶艾汤;治疗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可用艾附暖宫丸。艾叶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外用祛湿止痒,煎汤外洗可治疗皮肤瘙痒,湿疮疥癣等。但尚未有以艾或艾叶单味药物治疗冻疮的相关报道。
蜂蜜可直接外敷或涂抹治疗刀伤、创伤、烧烫伤和冻疮。实验证实,蜂蜜对链球菌、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等革兰阳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处理伤口时,将蜂蜜涂于患处,可减少渗出、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感染。以往关于蜂蜜治疗冻疮的报道有(1)A、对于二度以上有炎病及有分泌物的冻伤,把蜂蜜煎煮,然后与凡士林等量调成软膏,薄薄地涂布于无菌的纱布上,敷于患处。敷盖前,先把伤处清洗干净;敷盖后,用敷料包扎固定,一般用药2-3次后,疼痛及炎症渐趋消失,3-7次就可痊愈;B、对于冻疮先用温水洗涤,清洁患部,然后涂蜜包扎;隔日换药一次,数日即愈。(2)取几滴麦芽油、3匙量凡士林和1匙量蜂胶拌成膏状,敷于患处,轻轻按摩,用消毒纱布擦净,早晚各一次。(3)用熟蜂蜜与黄凡士林等量调成软膏,薄薄地涂于无菌纱布上,敷盖于创面,每次2~3层,一般用药3次后疼痛及炎症渐趋消失,再敷数次可望痊愈。(4)先用温水洗涤患处,然后涂蜜包扎,间日换一次,若未破溃,可不用包扎、仅涂蜂蜜即可。(5)将蜂王浆与市售雪花膏1∶1调和,每日早晚各一次涂布在冻疮患处,一般5天后红肿消失,10天后溃烂处皮肤开始愈合,15天后冻疮症状全部消失。
目前,还未有艾单独使用或将艾与蜂蜜配伍应用治疗冻疮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艾的一种新用途。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治疗冻疮的配方,具体地,它是由天然药物为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同时还提供了该药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配方即是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艾Artemisia argyi Lévl.et Vant.在制备治疗冻疮的药物中的用途。
其中,所述的艾是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évl.et Vant.的全草、叶、果实。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艾是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évl.et Vant.的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冻疮的配方,它是含有以艾为原料,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原料、辅料或辅助性成分等制备而成的药剂。
进一步地,该配方是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艾5~500份、蜂蜜20~200份;其中,所述的艾还可以是艾叶。
进一步地,该治疗冻疮的配方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艾叶5~500份、蜂蜜20~200份。
更进一步地,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艾叶5份、蜂蜜20份~30份。
其中,艾叶5份、蜂蜜20份(该重量配比的原料粉碎调匀可制成散剂);或艾叶5份、蜂蜜30份(该重量配比的原料可制成膏剂);或艾叶15份、蜂蜜25份(该重量配比的原料可制成丸剂)。
配方中的原料蜂蜜的性状、含量测定、检查均符合药典要求。
具体地,本发明配方是由艾的原料药材或提取物、蜂蜜为活性成分,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药剂。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艾是艾叶。
其中,所述的药剂是外用制剂。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用制剂是散剂、丸剂、膏剂、乳剂、膜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配方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a、按重量配比称取艾、蜂蜜;b、取艾粉碎成细粉或水提液浓缩后的浸膏粉,与蜂蜜混合;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即得。
本发明配方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做好保暖的措施,将本发明配方涂布在患处,用烤火、电热取暖,同时揉搓患处,直至全身发热,根据病情严重情况调整治疗时间,通常为30分钟,严重者可延长至60分钟。
本发明艾及艾叶具有较好的治疗冻疮的作用,用艾或艾叶与蜂蜜制备而得的药剂具有显著的治疗冻疮的效果,且快速有效,安全无副作用,为临床治疗冻疮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散剂的制备a、称取干燥艾50克、蜂蜜200克;b、粉碎艾,与蜂蜜调匀即成散剂。
该原料重量配比制备而成的散剂药效最佳。
实施例2 本发明膏剂的制备a、称取干燥艾50克、艾叶50克、蜂蜜2000克;b、粉碎艾,与蜂蜜调匀即可。
实施例3 本发明丸剂的制备a、称取干燥艾500克、蜂蜜200克;b、粉碎艾,与蜂蜜调匀,揉搓或机制成丸,即可。
实施例4 本发明丸剂的制备a、称取艾叶150g、蜂蜜250g;b、粉碎艾叶成细粉;与蜂蜜混匀,揉搓或机制成丸,即可。
该原料重量配比制备而成的丸剂药效最佳。
实施例5 本发明膏剂的制备a、称取艾叶50g、蜂蜜200g;b、粉碎艾叶成细粉;与蜂蜜混匀即可。
实施例6 本发明膜剂的制备a、称取艾叶50g、蜂蜜2000g;b、取艾叶煎煮3次,每次45分钟,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1.3后与蜂蜜混合均匀;c、取适量成膜材料PVA,水浴加热,加入步骤b中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加入甘油,混合均匀,趁热滤过,得胶浆;d、在玻璃板消毒后涂上液体石蜡,再将步骤c所得胶浆均匀涂布在玻璃上,置于灭菌箱内自然干燥24小时后,得均匀薄膜,将薄膜按4cm*4cm规格剪成小块,包装即可。
实施例7 本发明散剂的制备a、称取艾叶500g、蜂蜜20g、艾50g;b、粉碎艾叶、艾与蜂蜜调匀即成散剂。
实施例8 本发明膏剂的制备a、称取艾叶50g、冰片10g、蜂蜜300g;b、粉碎艾叶,冰片碾粉,与蜂蜜调匀即可。
实施例9 本发明丸剂的制备a、称取艾叶50g、蜂蜜250g;b、粉碎艾叶成细粉;与蜂蜜混匀,揉搓或机制成丸,即可。
实施例10 本发明膏剂的制备a、称取艾叶50g、蜂蜜300g;b、粉碎艾叶成细粉;与蜂蜜混匀即可。
该原料重量配比制备而成的膏剂药效最佳。
实施例11 本发明膏剂的制备a、称取艾叶5g、蜂蜜100g;b、粉碎艾叶成细粉;与蜂蜜混匀即可。
实施例12 本发明膏剂的制备a、称取艾叶5g、蜂蜜120g;b、粉碎艾叶成细粉;与蜂蜜混匀即可。
实施例13 本发明膏剂的制备a、称取艾叶5g、蜂蜜80g;b、粉碎艾叶成细粉;与蜂蜜混匀即可。
以下通过试验证明本发明配方的有益效果。
试验例1 本发明配方的病例统计本发明配方(由实施例1-13制备而得)在1989年至2005年间统计治疗总病例人数为3000人,病患均居住在高原寒湿地区(如四川甘孜、阿坝地区)。
治疗方式将本发明配方敷在患处,边烤火(或采取各种可行的取暖方式)边揉搓约30分钟,至全身发热为止。每天治疗一次,持续治疗直至病愈。
统计数据见表1表1 本发明配方的病例统计

临床经验证明实施例1、3、4、5、10、11、12、13制备而得的配方药效较好。
试验例2 本发明配方与艾、艾叶、蜂蜜的功效对比试验1、本发明配方(由实施例1-13制备而得)1989年至2005年治疗统计治疗无溃破的患者2902人,红肿消失时间一般在5~7天;治疗溃破患者98人,溃破愈合时间7~13天,症状全部消除约60天。
临床经验证明实施例1、3、4、5、10、11、12、13制备而得的配方药效较好。
根据发明人多年跟踪回访调查肌肉细胞恢复时间2~3年,肉皮(皮肤)恢复时间为3~5年,指甲恢复时间7~9年,年龄大的患者需要更长时间。
2、单独使用蜂蜜治疗无溃破患者10人,治疗时间一般在7~15天,肿块消除,但皮肤干裂象老树皮一样,冻疮龟裂处浸出米汤似的液体,瘙痒难受,第二年出现复发;治疗严重溃烂患者10人,治疗时间15~30天,溃烂处部分愈合,红肿部分消除,但是不久后复发。
3、将艾(艾的根、杆、叶、茎、花、果实)粉碎后,用凡士林混合敷患处,治疗患者2人,治疗5~8天,冻疮无扩展和加重的趋势,但冻疮红肿没有消除。
4、单独水煎艾叶,水煎液洗患处,治疗2人,治疗时间5~7天,红肿有消除,但皮肤干裂。
艾叶水煎液敷患处,治疗4人,治疗时间5~7天,对治疗冻疮伤口疼痛有明显效果,但皮肤干裂,仍红肿未消炎。
5、蜂蜜和黄、白凡士林(重量比1∶1)混匀敷患处,治疗2人,治疗时间一周左右,有止痛、止痒的作用,但是冻疮伤口未愈合,不久后复发。
6、蜂蜜和雪花膏(重量比1∶1)调匀敷患处,治疗2人,治疗时间一周左右,有止痛、止痒、消肿的作用,但冻疮伤口未愈合,不久后复发。
7、蜂蜜和碘酒调匀敷患处,治疗2人,治疗时间一周左右,有止痒、消炎的作用,但是伤口未愈合,不久后复发。
由于发明人地处高原寒湿地区,治疗冻疮的难度大于中国其它地区,上述试验说明单独使用蜂蜜、艾、艾叶、蜂蜜与凡士林(1∶1)、蜂蜜与雪花膏(1∶1)治疗冻疮均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均没用本发明配方(由实施例1-13制备而得)的疗效好。
本发明中艾或艾叶具有治疗冻疮的作用,本发明配方具有显著的治疗冻疮的效果,且治疗冻疮快速有效,安全无副作用,为临床治疗冻疮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权利要求
1.艾Artemisia argyi Lévl.et Vant.在制备治疗冻疮的药物中的用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艾是菊科植物艾Artemisiaargyi Lévl.et Vant.的全草、叶、果实。
3.一种治疗冻疮的配方,它是含有以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艾为原料,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药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冻疮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还含有蜂蜜,其重量配比为艾5~500份、蜂蜜20~200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冻疮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艾是艾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冻疮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艾叶5~500份、蜂蜜20~200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冻疮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艾叶5份、蜂蜜20份~30份。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治疗冻疮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艾的原料药材或提取物、蜂蜜为活性成分,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药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治疗冻疮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外用制剂。
10.一种制备权利要求4~9任一项所述的治疗冻疮的配方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a、按重量配比称取艾、蜂蜜;b、取艾粉碎成细粉或水提液浓缩后的浸膏粉,与蜂蜜混合;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艾的新用途,还提供了一种治疗冻疮的配方,它是以艾的原药材或提取物、蜂蜜等为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剂的制备方法。制备而得的药剂具有显著的治疗冻疮的作用,且治疗冻疮快速有效,安全无副作用,为临床治疗冻疮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1019907SQ20061002028
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14日
发明者丁继琼, 龚兴强 申请人:丁继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2年02月23日 11:52
    为什么公开我的药方?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