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73132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尤其是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病毒性肝炎(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迄今公认可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种型别,其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发病率高。
据专家估计,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HT3V),其中6.9亿人在中国;全球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T3sAg)携带者3.5亿人,其中二分之一在中国;全世界每年有75刀人死于HBV感染引起的疾病,其中28万人来自中国。
我国甲型肝炎(甲肝)主要呈散发分布,但时有暴发或流行;甲肝病毒(HAV)感染率达80%以上,约有9.7亿人已感染过HAV,但没有慢性病例。1988年,上海甲肝大流行,持续近1年,波及人数达31万。此事件因其发病人数多、影响深、经济损失重而震惊世界。1992-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乙肝病毒感染率为57.6%,乙肝病毒携带率为9.8%,即中国有6.9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1.2亿人长期携带乙肝病毒;全国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HBV携带率大于8%.属于高流行区域。
中国丙型肝炎(丙肝)病毒感染人数估计达3800万人,其中约50%携带病毒,为全球之最。还有,世界迄今为止最大的戊肝流行发生在我国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南部,历时20个月(1986-1988年),发病人数近12万。
肝炎尤其是乙肝的流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这一疾病涉及亿万民众与家庭,对于社会的稳定具有不可低估的潜在影响。
治疗病毒性肝炎,是我们社会的责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可以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另一目的是提供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主要是由地耳草为原料药制成的。这里的地耳草是指藤黄科植物地耳草Hypericum japonicum Thunb.的干燥全草,中医应用具有清利湿热,散瘀消肿的作用,常用于急、慢性肝炎,疮疖痈肿的治疗。
同时,为便于制成合适的制剂,其原料药中还可以含有适宜的辅料,主要是指注射剂常规的PH调节剂、冻干粉赋形剂等。这些辅料大部分可以教科书查到,但是其中的冻干粉赋形剂是经过发明实验研究而得的,这些赋形包括氨基酸、甘露醇、乳糖、葡萄糖、PVP、低分子右旋糖酐、氯化钠、氯化钙、磷酸盐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应用以上原料药和辅料,该药物组合物可以被制成多种制剂,包括口服固体制,但本发明人在这里重点保护的是注射液、无菌粉针剂及冻干粉针剂。
下面,发明人分别叙述各种注射剂的制备方法(1)普通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取地耳草,加水煎煮2~3次,每次0.5~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每ml相当于1g原药材,加乙醇至含醇量至60~70%,静置分层,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加乙醇至含醇量达75%,同上法处理后,加水至每ml相当于原药材0.5g,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新制的明胶溶液,边加边搅拌,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乙醇至含醇量达85%,静置48小时,滤过,滤液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8.0,静置,滤过,滤液再用盐酸调节pH值至7.0,静置,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适量,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加1/200重量份的活性炭,煮沸15分钟,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搅匀,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5~7.5,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2)无菌粉针剂的方法取地耳草,加水煎煮2~3次,每次0.5~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每ml相当于1g原药材,加乙醇至含醇量至60~70%,静置分层,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加乙醇至含醇量达75%,同上法处理后,加水至每ml相当于原药材0.5g,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新制的明胶溶液,边加边搅拌,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乙醇至含醇量达85%,静置48小时,滤过,滤液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8.0,静置,滤过,滤液再用盐酸调节pH值至7.0,静置,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适量,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加1/200重量份的活性炭,煮沸15分钟,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搅匀,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5~7.5,滤过,在无菌条件下干燥并粉碎,药粉分装,即得。
(3)冻干粉针剂的方法取地耳草,加水煎煮2~3次,每次0.5~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每ml相当于1g原药材,加乙醇至含醇量至60~70%,静置分层,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加乙醇至含醇量达75%,同上法处理后,加水至每ml相当于原药材0.5g,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新制的明胶溶液,边加边搅拌,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乙醇至含醇量达85%,静置48小时,滤过,滤液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8.0,静置,滤过,滤液再用盐酸调节pH值至7.0,静置,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适量,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加1/200重量份的活性炭,煮沸15分钟,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搅匀,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5~7.5,加入5~15%的赋形剂,除菌滤过,滤液检验合格后灌装,冷冻干燥,密封,即得。
按以上方法制得的注射剂,发明人动物及临床实验证明,具有清热利湿,散瘀消肿的作用,对病毒性肝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制法取地耳草1000g,切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小时,第二次45分钟,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250ml,加乙醇至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加乙醇至含醇量达75%,同上法处理后,加水至500ml,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新制的明胶溶液,边加边搅拌,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乙醇至含醇量达85%,静置48小时,滤过,滤液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8.0,静置,滤过,滤液再用盐酸调节pH值至7.0,静置,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适量,加水至200ml,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加活性炭1g,煮沸15分钟,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搅匀,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5~7.5,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用法肌内注射,一次2ml,一日1~2。
实施例2制法取地耳草1000g,切断,加水煎煮三次,每次45分钟,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250ml,加乙醇至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加乙醇至含醇量达75%,同上法处理后,加水至500ml,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新制的明胶溶液,边加边搅拌,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乙醇至含醇量达85%,静置48小时,滤过,滤液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8.0,静置,滤过,滤液再用盐酸调节pH值至7.0,静置,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适量,加水至200ml,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加活性炭1g,煮沸15分钟,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搅匀,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5~7.5,滤过,滤液于无菌条件下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根据干燥得率计算临床用量,分装成1000支,即得。
用法临用时以注射用水溶解,肌内注射,每次1支,每天1~2次。
实施例3制法取地耳草1000g,切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250ml,加乙醇至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加乙醇至含醇量达75%,同上法处理后,加水至500ml,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新制的明胶溶液,边加边搅拌,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乙醇至含醇量达85%,静置48小时,滤过,滤液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8.0,静置,滤过,滤液再用盐酸调节pH值至7.0,静置,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适量,加水至200ml,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加活性炭1g,煮沸15分钟,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搅匀,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5~7.5,滤过,滤液加10%的葡萄糖,混匀,以微孔滤膜滤过除菌,滤液检验合格后灌装成1000支,冷冻干燥,密封即得。
用法临用时以注射用水溶解,肌内注射,每次1支,每天1~2次。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主要原料药是地耳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药中还可以含有适宜的辅料,包括注射剂常规的PH调节剂、冻干粉赋形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冻干粉赋形剂可以是氨基酸、甘露醇、乳糖、葡萄糖、PVP、低分子右旋糖酐、氯化钠、氯化钙、磷酸盐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可以被制成注射液、无菌粉针剂及冻干粉针剂中的任一种。
5.制备如权利要求4所述注射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取地耳草,加水煎煮2~3次,每次0.5~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每ml相当于1g原药材,加乙醇至含醇量至60~70%,静置分层,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加乙醇至含醇量达75%,同上法处理后,加水至每ml相当于原药材0.5g,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新制的明胶溶液,边加边搅拌,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乙醇至含醇量达85%,静置48小时,滤过,滤液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8.0,静置,滤过,滤液再用盐酸调节pH值至7.0,静置,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适量,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加1/200重量份的活性炭,煮沸15分钟,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搅匀,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5~7.5,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6.制备如权利要求4所述无菌粉针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取地耳草,加水煎煮2~3次,每次0.5~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每ml相当于1g原药材,加乙醇至含醇量至60~70%,静置分层,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加乙醇至含醇量达75%,同上法处理后,加水至每ml相当于原药材0.5g,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新制的明胶溶液,边加边搅拌,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乙醇至含醇量达85%,静置48小时,滤过,滤液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8.0,静置,滤过,滤液再用盐酸调节pH值至7.0,静置,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适量,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加1/200重量份的活性炭,煮沸15分钟,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搅匀,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5~7.5,滤过,在无菌条件下干燥并粉碎,药粉分装,即得。
7.制备如权利要求4所述冻干粉针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取地耳草,加水煎煮2~3次,每次0.5~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每ml相当于1g原药材,加乙醇至含醇量至60~70%,静置分层,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加乙醇至含醇量达75%,同上法处理后,加水至每ml相当于原药材0.5g,搅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新制的明胶溶液,边加边搅拌,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乙醇至含醇量达85%,静置48小时,滤过,滤液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8.0,静置,滤过,滤液再用盐酸调节pH值至7.0,静置,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适量,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加1/200重量份的活性炭,煮沸15分钟,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搅匀,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5~7.5,加入5~15%的赋形剂,除菌滤过,滤液检验合格后灌装,冷冻干燥,密封,即得。
8.地耳草在制备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是以地耳草为原料药制成的,属中药领域。本发明的突出贡献在于将这些原料药通过水提醇沉等技术过程,加以氨基酸、甘露醇、乳糖、葡萄糖等特殊辅料,制成各种注射剂,包括注射液、无菌粉针剂和冻干粉针剂。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这些注射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清热利湿,散瘀消肿的作用,对病毒性肝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K9/19GK1903234SQ20061010410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1日
发明者朱成功, 袁军 申请人:河南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