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磁性微球制备方法及利用该方法制备的抗癌口服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2295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纳米磁性微球制备方法及利用该方法制备的抗癌口服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肿瘤药品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新型载药纳米磁性 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肿瘤药物口服制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关于"纳米磁性生物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目前己经公开的 技术主要有各种载药磁性纳米粒/微囊/微球在注射剂中的应用研究、超 顺磁氧化铁纳米粒子在磁共振成像造影剂中的广泛临床应用、以及纳米磁 性生物材料透皮制剂技术应用于皮肤科外用药OTC系列产品中(包括液 体、粉剂、软膏剂等)。
"载药纳米磁性微球"(亦称"载药纳米磁性微囊"、"纳米磁性生 物导弹")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与生物相容性,可有效促进药物吸收、 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其良好的靶向性及缓控释效应是提高药物疗效、减 少毒副作用的重要保证。
"纳米磁性生物材料" 一纳米级超顺磁Fe304,是已经公开的成熟技 术,具有非常确切的安全性,己经广泛使用于生物医药领域。由于该载体 具有非常独特的理化特性,尤其适合作为本发明口服靶向制剂的"导弹 头"。
磁共振成像造影剂临床研究证实超顺磁性氧化铁具有磁力矩,体积
小,具有生物降解性与生物相容性,其毒性阈值为正常人体内铁的总量达15g以上,或每克肝组织内铁含量达到200|jg以上,目前临床应用中
超顺磁性氧化铁的实际用量都远小于其毒性阈值。
目前已经市场化并公开的技术所配制的用于治疗或辅助治疗各种常
见的癌症的各种中草药口服制剂,普遍存在有如下缺点1、药物的有效 成分不能快速到达人体指定的病灶靶位,药物释放遭到网状内皮系统
(RES)对其非选择性清除,药物在人体内消化吸收的过程中同时影响到 正常的健康组织细胞,尤其是对肝、脾、肾等所产生的副作用很大。2、
药物在消化道剧烈的环境中遭受酶系统的代谢和降解,同时药物大分子 (有效成分)很难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被充分吸收,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很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
有特殊理化性能的骨架材料,包合载体材料及抗肿瘤药物组合,制备载药 纳米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将该载药纳米磁性微球新技术应用于抗肿 瘤药物口服制剂中,该载药纳米磁性微球可快速到达人体指定的病灶靶 位,进入靶细胞,实现药物的耙向释放及缓释效应,提高靶细胞内的药物 浓度,而不影响到正常的健康组织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力,激活患者体内 抗癌机制,减少癌变机率,诱导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达到多重治疗和多 药耐药逆转作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纳米磁性微球制备 方法,包括如下歩骤3、备料准备载体材料、骨架材料、药物和溶剂,其中,载体材料为纳米磁性生物材料,为粒子直径在2 20 nm之间的 Fe3CU粉体,骨架材料为P-环糊精,Fe304粉体与(3-环糊精和药物的重量
比为0.001 0.01 :1:1,溶剂适量;b、制备将(3-环糊精和药物加
入可变速食品搅拌机中,以50 200转/分钟的频率均速搅拌5至15分钟, 然后加入「63〇4粉体后再均速搅拌30 90分钟,改以50 500转/分钟 频率搅拌,并连续缓慢注入溶剂,至成浆后取出并倒入超分子包络化合机, 开动包络化合头以1000 3000转/分钟的频率包络化合30 120分钟后 取出并倒入容器;c、稳定及干燥待浆料稳定24小时后,进行40 65" 恒温干燥,目标湿度为5 12%; d、粉碎及制剂将干燥好的药物粉碎 达80 325目后过筛,灌装胶囊或压片包衣。
所述的纳米磁性微球制备方法,所述药物为亲水性药物或药物组合, 所用溶剂为Ph值6 7的水,药物与溶剂的重量比为1: 1 2。
所述的纳米磁性微球制备方法,所述药物为疏水醇溶性药物或药物组 合,所用溶剂为50 95%的乙醇,药物与溶剂的重量比为1: 1 2。
所述的纳米磁性微球制备方法,所述药物为油相及脂溶性药物或药物 组合,所用溶剂为Ph值6 7的水,药物与溶剂的重量比为1: 2 3。
所述的纳米磁性微球制备方法,所述药物为现代中药复方、天然药物 复方或化学药物复方。
所述的纳米磁性微球制备方法制备的抗癌口服剂,所述抗癌口服剂所 用的药物为现代中药复方,组方中每种药物水提取物粉末的重量份额分别 为半枝莲30份、紫花地丁15份、山慈姑10份、虎杖10份、海金沙 10份、黄芪10份、龙须草5份、郁金5份、川芎4份、蟾酥1份。所述的纳米磁性微球制备方法制备的抗癌口服剂,所述抗癌口服剂所 用药物为天然药物复方,该组方由现代中药与化学药物组成,所述现代中
药占整个药物组方的80-98%,所述化学药物占整个药物组方的20-2%,
组方中的现代中药复方每种药物的醇提取物粉末的重量份额分别为半枝
莲30份、紫花地丁15份、山慈姑10份、虎杖10份、海金沙10份、黄 芪10份、龙须草5份、郁金5份、川芎4份、蟾酥1份;组方中的化学 药物复方每种药物的重量份额分别为异环磷酰胺80份,紫杉醇20份。
所述的纳米磁性微球制备方法制备的抗癌口服剂,所述抗癌口服剂所 用药物为化学药物复方,复方中每种药物的重量份额分别为5-氟脲密啶 50份,异环磷酰胺40份,紫杉醇9份和盐酸阿霉素1份。
本发明的载药纳米磁性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与生物相容性, 可有效促进药物吸收、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其良好的耙向性及缓控释效 应是提高药物疗效、减少毒副作用的重要保证。载药纳米磁性微球可以通 过细胞外膜的特异性通道(OprD)—"膜离子通道"或非特异性通道(OprF), 将药物成分与生物活性因子顺利带入靶细胞内,抑制靶细胞的基因表达与 扩增,改变其某些生化特征及凋亡抑制,使其变性坏死或凋亡。由于耐药 株细胞存在多种耐药机制,药物分子越大,所带负电荷越多,疏水性越强, 越不易通过细胞外膜的非特异性通道(OprF),不能形成细胞内有效药物浓 度,以致产生耐药性。药物的大分子如果被粒化成纳米粒径级的小分子后、 就能穿透组织间隙,并可通过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载药纳米磁性微球由 于自身独特的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能够顺利进入靶细胞,提高靶细胞内的 药物浓度,达到多药耐药逆转作用。"多药耐药逆转"可以使肿瘤治疗失败的机率下降,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多数大分子药物的口服递送策略基本相同,就是让系统中的大分子药 物免受酶的降解,同时提高药物在消化道上皮细胞膜的透过效率。载药纳 米磁性微球递送系统正好满足这两点要求,它们能够保护容易失活的大分 子药物在消化道剧烈的环境中免受酶系统的代谢和降解。在不加入促渗剂 的情况下,这些微粒载体能够被消化道上皮细胞所吸收,实现目标大分子 的跨膜转运,克服这个大分子口服给药途径中最大的生物屏障。
任何生长、增殖细胞的膜上都有铁转运蛋白的受体TfR。携带Fe3+ 的铁转运蛋白(transferrin;Tf )与受体结合后经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内,供细 胞内合成利用。尤其是肿瘤细胞,TfR的表达密度在肿瘤细胞要比多数正 常细胞高许多倍,且与Tf亲和力明显增加;TfR在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稳定, 很少被修饰、覆盖、或丢失;受体是内吞性的,容易进入细胞质,许多肿 瘤如肝细胞癌、乳腺癌及胰腺癌等,均高表达转铁蛋白受体(TfR)。已经 知道癌细胞需要大量铁离子来复制DNA,因此癌细胞中的铁离子浓度比 正常细胞的浓度高。癌细胞表面存在比正常细胞更多的铁传蛋白受体。由 于癌细胞对铁的贪婪,使得载药纳米磁性微球具有很高的靶向性。
本发明的抗癌口服剂是以载药纳米磁性微球和中药抗癌物质为主要 原料制备的抗癌药口服制剂,其通过纳米磁性生物导弹携带纳米生物材 料、生物活性材料、中药抗癌物质等,迅速到达指定病灶靶位,进入靶细 胞,实现药物的靶向释放及缓释效应,抑制靶细胞的基因表达与扩增,改 变其某些生化特征及凋亡抑制,使其变性坏死或凋亡;同时增强NK细胞 T细胞的杀伤活性以及巨噬细胞对靶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多重治疗和多药耐药逆转作用。其载药纳米磁性微球可快速到达人体 指定的病灶靶位,而不影响到正常的健康组织细胞;同时可使药物的有效 成分穿透细胞膜顺利进入耙细胞,实现目标大分子的跨膜转运,克服这个 大分子口服给药途径中最大的生物屏障,提高靶细胞内的药物浓度,抗癌 抑瘤、解毒消肿、散瘀活血、通络止痛,适用于乳腺癌、宫颈癌、肝癌、 肺癌、食管癌、胃癌、直肠癌等,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分裂增殖,提高机 体免疫力,激活患者体内抗癌机制,减少癌变机率,诱导和促进肿瘤细胞 凋亡,达到多重治疗和多药耐药逆转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方式一
制作一种新型纳米磁性微球,包括如下歩骤
3、备料准备载体材料、骨架材料、药物和溶剂,其中,载体材料
为纳米磁性生物材料,即粒子直径在2 20nm之间的Fe3O4粉体,骨架 材料为p-环糊精,药物为亲水性的现代中药复方,所用溶剂为Ph值6 7 的水。载体材料、骨架材料、药物和溶剂的重量比为0.001 0.01 : 1 :
1: 1 2。
b、 制备将(3-环糊精和药物加入可变速食品搅拌机中,以50 2(X) 转/分钟的频率均速搅拌5至15分钟,然后加入Fe304粉休后再均速搅拌 30 90分钟,改以50 500转/分钟频率搅拌,并连续缓慢注入水,至成 浆后取出并倒入超分子包络化合机,开动包络化合头以1000 3000转/ 分钟的频率包络化合30 120分钟后取出并倒入容器;
c、 稳定及干燥待浆料稳定24小时后进行40 65i:恒温干燥到湿度为5 12%;
d、粉碎及制剂将干燥好的药品粉碎达80 325目后过筛,灌装胶 囊或压片包衣。 实施方式二
制作一种新型纳米磁性微球,包括如下步骤
3、备料准备载体材料、骨架材料、药物和溶剂,其中,载体材料
为纳米磁性生物材料,即粒子直径在2 20nm之间的Fe3O4粉体,骨架 材料为[3-环糊精,药物为疏水醇溶性的天然药物复方,所用溶剂为50 95%的乙醇。载体材料、骨架材料、药物和溶剂的重量比为0.001 0.01 :
1 : 1: 1 2。
b、 制备将(3-环糊精和药物加入可变速食品搅拌机中,以50 200 转/分钟的频率均速搅拌5至15分钟,然后加入Fe304粉体后再均速搅拌 30 90分钟,改以50 500转/分钟频率搅拌,并连续缓慢注入50 95% 的乙醇,至成浆后取出并倒入超分子包络化合机,开动包络化合头以 1000 3000转/分钟的频率包络化合30 120分钟后取出并倒入容器;
c、 稳定及干燥待浆料稳定24小时后进行40 65。C恒温干燥到湿
度为5 12%;
d、 粉碎及制剂将干燥好的药品粉碎达80 325目后过筛,灌装胶
囊或压片包衣。 实施方式三
制作一种新型纳米磁性微球,包括如下步骤
3、备料准备载体材料、骨架材料、药物和溶剂,其中,载体材料为纳米磁性生物材料,即粒子直径在2 20nm之间的Fe3O4粉体,骨架 材料为P-环糊精,药物为油相及脂溶性药物或药物组合,溶剂为Ph值6 7的水。载体材料、骨架材料、药物和溶剂的重量比为0.001 0.01 :
1:1: 2 3。
b、 制备将(3-环糊精和药物加入可变速食品搅拌机中,以50 200 转/分钟的频率均速搅拌5至15分钟,然后加入Fe304粉体后再均速搅拌 30 90分钟,改以50 500转/分钟频率搅拌,并连续缓慢注入水,至成 浆后取出并倒入超分子包络化合机,开动包络化合头以1000 3000转/ 分钟的频率包络化合30 120分钟后取出并倒入容器;
c、 稳定及干燥待浆料稳定24小时后进行40 65。C恒温干燥到湿
度为5 12%;
d、 粉碎及制剂将干燥好的药品粉碎达80 325目后过筛,灌装胶 囊或压片包衣。
利用上述三种不同类型的纳米磁性微球,分别制备三种不同抗癌药组
方的口服制剂,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方式一
制备一种新型抗癌药口服制剂,包括如下步骤
a、备料准备载体材料、骨架材料、药物和溶剂,其中,载体材料
为纳米磁性生物材料,即粒子直径在2 20nm之间的Fe304粉体,骨架 材料为(3-环糊精,药物为亲水性的现代中药复方,每种药物的水提取物粉 末的重量份额分别为半枝莲30份、紫花地丁15份、山慈姑10份、虎 杖10份、海金沙10份、黄芪10份、龙须草5份、郁金5份、川芎4份、蟾酥1份,所用溶剂为Ph值6 7的水,载体材料、骨架材料、药物和 溶剂的重量比为0.001 0.01 :1:1: 1 2。
b、 制备将(3-环糊精和药物加入可变速食品搅拌机中,以50 200
转/分钟的频率均速搅拌5至15分钟,然后加入Fe304粉体后再均速搅拌 30 90分钟,改以50 500转/分钟频率搅拌,并连续缓慢注入水,至成 浆后取出并倒入超分子包络化合机,开动包络化合头以1000 3000转/ 分钟的频率包络化合30 120分钟后取出并倒入容器;
c、 稳定及干燥待浆料稳定24小时后进行40 65i:恒温干燥到湿
度为5 12%;
d、 粉碎及制剂将干燥好的药品粉碎达80 325目后过筛,灌装胶 囊或压片包衣。
实施方式二
制备一种新型抗癌药口服制剂,包括如下步骤
a、备料准备载体材料、骨架材料、药物和溶剂,其中,载体材料
为纳米磁性生物材料,即为粒子直径在2 20nm之间的Fe304粉体,骨 架材料为p-环糊精,药物为疏水醇溶性的天然药物复方,由现代中药组方 和化学药物组方组成,所述现代中药组方占整个药物复方的80-98%,所 述化学药物组方占整个药物复方的20-2%,其中现代中药组方每种药物的 醇提取物粉末的重量份额分别为半枝莲30份、紫花地丁15份、山慈姑 10份、虎杖10份、海金沙10份、黄芪10份、龙须草5份、郁金5份、 川芎4份、蟾酥1份;其中化学药物组方每种药物的重量份额分别为异环磷酰胺80份,紫杉醇20份。所用溶剂为50 95。/。的乙醇。载体材料、
骨架材料、药物和溶剂的重量比为0.001 0.01 :1:1: 1 2。
b、 制备将(3-环糊精和药物加入可变速食品搅拌机中,以50 200 转/分钟的频率均速搅拌5至15分钟,然后加入Fe304粉体后再均速搅拌 30 90分钟,改以50 500转/分钟频率搅拌,并连续缓慢注入50 95% 的乙醇,至成浆后取出并倒入超分子包络化合机,开动包络化合头以 1000 3000转/分钟的频率包络化合30 120分钟后取出并倒入容器;
c、 稳定及干燥待浆料稳定24小时后进行40 65'C恒温干燥到湿
度为5 12%;
d、 粉碎及制剂将干燥好的药品粉碎达80 325目后过筛,灌装胶
囊或压片包衣。
实施方式三
制备一种新型抗癌药口服制剂,包括如下歩骤
3、备料准备载体材料、骨架材料、药物和溶剂,其中,载体材料
为纳米磁性生物材料,即粒子直径在2 20nm之间的Fe304粉体,骨架 材料为(3-环糊精,药物为油相及脂溶性药物或药物组合,溶剂为Ph值6 7的水,药物为化学药物复方,每种药物的重量份额分别为5-氟脲密啶 50份,异环磷酰胺40份,紫杉醇9份和盐酸阿霉素1份。载体材料、骨
架材料、药物和溶剂的重量比为0.001 0.01 :1:1: 2 3
b、制备将(3-环糊精和药物加入可变速食品搅拌机中,以50 200 转/分钟的频率均速搅拌5至15分钟,然后加入Fe304粉体后再均速搅拌30 90分钟,改以50 500转/分钟频率搅拌,并连续缓慢注入水,至成 浆后取出并倒入超分子包络化合机,开动包络化合头以1000 3000转/ 分钟的频率包络化合30 120分钟后取出并倒入容器;
c、 稳定及干燥待浆料稳定24小时后进行40 65t:恒温干燥到湿 度为5 12%;
d、 粉碎及制剂将干燥好的药品粉碎达80 325目后过筛,灌装胶
囊或压片包衣。
说明本发明所述机械设备、载体材料、骨架材料、药物组合之各种
品种规格、以及溶剂等均属国内市售产品/商品。
对本发明制备的抗癌口服剂,特委托福建省药品检验所进行检验,其
具体检验报告如下 实验材料
1.1动物清洁级ICR小鼠
1.2受试药物本发明制备的抗癌口服剂,规格为0.25g/粒,人的口服量 为0.1g/kg。此前本发明药品的内容物用蒸馏水搅拌研磨配置成供试浓度 的供试液;注射用环磷酰胺临前用蒸馏水配置1.75mg/ml浓度。
1.3瘤株宫颈癌1114腹水型肝癌H22
2.实验方法及结果 2.1急性毒性实验
在无法测出LD^的情况下,取体重18-21g小鼠20只,雌雄各半, 实验前禁食16H,不禁水,以最大给药浓度0.44g/ml、最大给药容积 0.04ml/gBW给予小鼠灌胃给药,上、下午各1次,给药后正常词养,连续观察14天,小鼠未见异常,全部存活。结果测得本发明的药品对小鼠
灌胃给药最大耐受量为35.3g/kg,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352倍。 2.2抗实体型移植性恶性肿瘤宫颈癌1114实验
取体重18-22g雌性小鼠50只,在无菌条件下,从接种10天肿瘤生 良好的宫颈癌小鼠上,选取完好的瘤块,剔除包膜和坏死部分,剪成小
块,按1: 6加入生理盐水置于玻璃匀浆器内研磨,过滤,配制成瘤细胞
悬液,按0.01ml/gBW分别接种在每只小鼠右侧前肢腋窝皮下,接种24h 后将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给药组分别以30、 65、 125mg/ml浓度的本发明药品,给药体积0.02ml/gBW灌胃给药,每天1 次,又停药后24h称重,处死小鼠,剥出肿瘤称重。空白对照组给于等体 积蒸馏水,阳性对照组于接种后24h灌胃给于环磷酰胺35mg/kg1次。按 下式介绍肿瘤抑制率,实验数据以spss10.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经方差分析检验,方差齐的实验数据采用lsd法进行统计分析,方差不齐 的实验数据采用tambane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2
肿瘤抑制率%=
对照组平均瘤重一给药组平均瘤重 对照组平均瘤重
X 100%
表1本发明的药品灌胃对小鼠宫颈癌U,4生长的抑制作用(X士S,『10)
药:
剂量(g/kg) 瘤重(g)
i瘤率(%:
p值
蒸馏水 0.2ml/10gxl0 1.691±1.102 殳明的药品 0.6x10 1.422±0.811
本发明的药品
1.3x10 0.132±0.273*
15.9
92.2
1.0
0.014本发明的药品 2.5x100.011±0.015** 99.CPM 0.035x1 0.282士0.268^ 83.
0.0090.028
与空白组对照比较,*p<0.05,**: p<0.01
表2本发明的药品灌胃对宫颈癌U,4小鼠体重的影响(g, X±S)
组别动物数 (只)初始体重终期体重P值增重P值
蒸馏水1019.3±1.425.7土1.7/6.4士2.9/
低剂量组1018.7±0.824.9士1.80.3566.2±2.20.853
中剂量组1019.1±1.024.8±2.30,5.7±2.60.518
高剂量
组1018.8±1.024.1土1.90.0695.3±2.10.311
CPM1018.5士2.026.7士1.80.2507.8土2.20.199
结果本发明的药品的灌胃1.3、2.5g/kg剂量组对接种宫颈癌U,4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92.2%、 99.3%,经统计分析(F检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O.05,PO.01),说明本发明对实体型肿瘤宫颈癌U,4
/ 、
£3

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CPM组显示阳性效果,抑瘤率为83.3(P<0.05),
且各组小
:重均未减轻(P>0.05)。
2.3抗腹水型抑制性恶性肿瘤肝癌(H22)实验
取体重22-26g雌性小鼠55只,在无菌条件下,从接种7天生长良好的腹水型(H22)小鼠腹腔取腹水制成l:8肿瘤细胞生理盐水混悬液,分别给每只小鼠腹腔接种0.01ml/gBW,接种24h后将小鼠俺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1只,给药组分别以125、 250、 500mg/ml浓度的康爱胶囊供试液,给药体积0.02ml/gBW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天,空白对照组
16给予等体积蒸馏水,阳性对照组隔天1次灌胃给予环磷酰胺(CPM)
35mg/kg共4次。记录各组小鼠死亡状况,至第30天,按下式计算生命延长百分率,实验数据以SPSSIO.O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经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的实验数据采用LSD进行统计分析,方差不齐的实验数据采用Tamhane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
生命延长率
'药组平均存活天数-对照组平均存活天数对照组平均存活天数
%= xioo%
表3本发明药品灌胃对小鼠腹水型肝癌(H22)生命延长作用的影响(X±S, n=ll)
剂量小鼠生存天生命延长率
药物(g/kg)数(%)P值
蒸馏水0.2ml/10x712.7±3.1//
本发明的药品2.5x716.6士6.530.70.617
本发明的药品5.0x711.5±2.6-9.4/
本发明的药品10.0x717.1士9.1女34.60.821
CPM0.035x414.3±1.712.50,849
该组中有3只小鼠生存30天未死亡。一比蒸馏水组生命减少% 。
结果本发明的药品灌胃2.5、 10.0g/kg剂量组对腹水型肝癌(H22)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30.7、 34.6%,经统计分析(F检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5),而康爱胶囊10.0g/kg组有3只小鼠存活超过30天(治愈),说明本发明的药品具有延长腹水型肝癌 (H")小鼠生命的趋势,但效果不明显。3.小结
本发明的药品对小鼠灌胃给药毒性较低,MTD为35.2g/kg,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352倍;对实体型肿瘤宫颈癌(Ul4)小鼠灌胃给药抑瘤率分别达到92.2% (P>0.05), 99.3% (P〉0.01),表明对实体瘤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对腹水型肿瘤肝癌(H22)小鼠灌胃给药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30.7%、 34.6%,有延长腹水型肝癌(H22)小鼠生命的趋势,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5),表明对腹水型肝癌(H22)药效不明显。
权利要求
1、一种纳米磁性微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备料准备载体材料、骨架材料、药物和溶剂,其中,载体材料为纳米磁性生物材料,为粒子直径在2~20nm之间的Fe3O4粉体,骨架材料为β-环糊精,Fe3O4粉体与β-环糊精和药物的重量比为0.001~0.0111,溶剂适量;b、制备将β-环糊精和药物加入可变速食品搅拌机中,以50~200转/分钟的频率均速搅拌5至15分钟,然后加入Fe3O4粉体后再均速搅拌30~90分钟,改以50~500转/分钟频率搅拌,并连续缓慢注入溶剂,至成浆后取出并倒入超分子包络化合机,开动包络化合头以1000~3000转/分钟的频率包络化合30~120分钟后取出并倒入容器;c、稳定及干燥待浆料稳定24小时后,进行40~65℃恒温干燥,目标湿度为5~12%;d、粉碎及制剂将干燥好的药物粉碎达80~325目后过筛,灌装胶囊或压片包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磁性微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药物为亲水性药物或药物组合,所用溶剂为Ph值6 7的水,药物与 溶剂的重量比为1: 1 2。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磁性微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疏水醇溶性药物或药物组合,所用溶剂为50 95%的乙醇,药物与溶剂的重量比为1: 1 2。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磁性微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为油相及脂溶性药物或药物组合,所用溶剂为Ph值6 7的水,药物与溶剂的重量比为1: 2 3。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磁性微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药物为现代中药复方、天然药物复方或化学药物复方。
6、 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磁性微球制备方法制备的抗癌口服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癌口服剂所用的药物为现代中药复方,组方中每种药 物水提取物粉末的重量份额分别为半枝莲30份、紫花地丁15份、山慈姑10份、虎杖10份、海金沙10份、黄芪10份、龙须草5份、郁金5 份、川芎4份、蟾酥1份。
7、 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磁性微球制备方法制备的抗癌口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癌口服剂所用药物为天然药物复方,该组方由现代中药与化学药物组成,所述现代中药占整个药物组方的80-98%,所述化学 药物占整个药物组方的20-2%,组方中的现代中药复方每种药物的醇提取 物粉末的重量份额分别为半枝莲30份、紫花地丁15份、山慈姑10份、 虎杖10份、海金沙10份、黄芪10份、龙须草5份、郁金5份、川芎4 份、蟾酥1份;组方中的化学药物复方每种药物的重量份额分别为异环磷 酰胺80份,紫杉醇20份。
8、 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磁性微球制备方法制备的抗癌口服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癌口服剂所用药物为化学药物复方,复方中每种药物 的重量份额分别为5-氟脲密啶50份,异环磷酰胺40份,紫杉醇9份和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磁性微球制备方法及利用该方法制备的抗癌口服剂,包括如下步骤a.备料准备载体材料、骨架材料、药物和溶剂;b.制备;c.稳定及干燥;d.粉碎及制剂等工艺步骤。本发明以β-环糊精为骨架材料,包合载体材料(纳米磁性生物材料)和药物组合等,本发明的载药纳米磁性微球可迅速到达指定病灶靶位,穿透靶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实现目标大分子的跨膜转运,达到靶向释放及缓控释效应,提高靶细胞内的药物浓度,抑制靶细胞的基因表达与扩增使其变性坏死或凋亡;同时增强NK细胞T细胞的杀伤活性以及巨噬细胞对靶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多重治疗和多药耐药逆转作用。
文档编号A61K9/14GK101461784SQ20071030124
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7日
发明者黄云清 申请人:黄云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