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针辊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464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型针辊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针辊组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经皮肤组织 输送药品的微型针辊组件。
背景技术
通常,在药品经皮输送的方法中,药品难以透过角质层,因此药品 的吸收率极低。具体地说,药品的分子量越大,药品吸收率就越低。为 了解决上述问题,已经提出了利用微型针的技术。在该技术中,通过微 型针形成穿过皮肤的一部分或所有表皮的通道,然后经过这些通道将药 品输送至皮肤的表皮或表皮下层。
根据以上利用微型针的技术,可以容易地输送分子量大的药品,例 如胰岛素、荷尔蒙药物等。此外, 一旦微型针穿透并刺激皮肤真皮,就 可自然地治愈烧伤或疤痕。而且,诱发胶原质的产生从而可以改进肤色 并使抗衰老效果最大化。
当前,利用微型针辊作为通道形成装置。微型针辊包括在其上形成 有多个微型针的筒形辊头,当辊头旋转时微型针在皮肤上形成多个通道。
微型针辊的实施例在WO 02/47555、 WO 02/49711中公开。
然而在以上传统微型针辊中,微型针由不锈钢制成。并且微型针从 辊头的内部伸出,从而可布置针的空间受限。因此,针之间的距离减小 受限。
通常,针之间的线性距离约2mm,难以减小针之间的距离以最大化 治疗效果。此外,为了重复利用针辊,应当对针辊进行消毒。而且,由 于针辊由不锈钢制成,所以其制造成本及售价提高。
作为另一现有技术,在韩国实用新型登记No.115807中公开了一种 用于在皮肤上形成通道以输送药品的工具,其包括圆形薄板,各个薄板在其端部形成有多个皮肤针;多个垫片,各个垫片布置在薄板之间; 中心轴,在其上组装薄板和垫片;以及多个加强构件,它们安装在中心 轴的两端。
然而,以上工具的问题在于,制造该装置的过程复杂,因此很难以 极低成本大量制造装置。例如,圆形薄板应交替组装,因此由于上述情 况难以制造该工具。从而存在这样的缺陷,即,以上工具不能通过一次 成型过程制造,并且制造时间变长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构思本发明以解决传统微型针辊组件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针辊组件,其结构简单,能够縮短制造时间,并 能以低制造成本大批量制造。
本发明的另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针辊组件,其由于针之间的距 离窄而能够增强药品经皮输送的效率。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微型针辊组件包括辊头,该辊 头包括筒形外部构件和内部构件,在所述外部构件的表面上安装有多个 微型针,所述内部构件置于所述外部构件中并被支撑件支撑至所述外部
构件;以及手柄构件,该手柄构件接合到所述内部构件,用于使所述辊 头的所述内部构件旋转;所述微型针、所述筒形外部构件和所述内部构 件由聚合树脂制成。
这里,所述内部构件是中空筒形构件,所述支撑件沿所述内部构件 的径向延伸。而且,所述内部构件在其两个端部处形成有筒形接收空间。
所述微型针、所述筒形外部构件和所述内部构件由诸如热固性树脂 或热塑性树脂的聚合树脂制成,并可彼此一体形成。
另一方面,所述手柄构件包括把手;从所述把手延伸的第一连接 臂和第二连接臂;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的内表面上 的突起,所述突起接收在形成于所述辊头的所述内部构件的两端部处的接收空间内。
而且,所述辊头的所述外部构件在其表面上形成有槽,所述辊头包 括在其上形成有针的针块,所述针块接收在所述槽中。
这里,所述槽沿所述外部构件的纵向延伸,并具有上部和宽度大于 所述上部的下部,所述针块的截面形状与所述槽的截面形状相同。
具体地说,所述槽可平行于所述筒形外部构件的轴线形成。反之,
所述槽相对于所述筒形外部构件的轴线以一定角度倾斜。
根据本发明的微型针辊组件还可包括固定至所述辊头两侧端的侧
盖,每个侧盖具有与所述内部构件对应的开口。
根据本发明的微型针辊组件还可包括接收在所述手柄构件的所述把 手中的空间内的振动发生装置和电源。
根据本发明的微型针辊组件还可包括固定至所述把手并置于所述辊 头上的盖。
有利效果
由于所有的结构构件,即筒形外部构件、形成在外部构件的外表面 上的多个针以及通过支撑件接合到外部构件上的内部构件由聚合树脂制 成并彼此一体形成,所以根据本发明的微型针辊组件可仅通过一次注射 成型过程简单制造。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微型针辊组件中,辊头和其上形成有微型针 的针块分开制造,然后彼此组装。因此,在与使用者皮肤接触过的针块 从辊头卸下之后,可接着将新针块安装到辊头上,从而可重复利用辊头 和手柄构件。
另外,可在针块上分别形成尺寸(直径和高度)不同的多个针,因 此使用者能基于药品种类、药品剂量和涂敷药品的身体部位选择具有期 望尺寸的针的针块,然后将所选的针块安装到辊头。
具体地说,由于根据本发明的微型针辊组件包括振动发生装置,所 以微型针由于传递到辊头的振动而有效地刺穿皮肤,从而提高药品输送 效果,激活皮肤组织并可加速血液循环。
此外,当微型针刺穿皮肤时,从针形成的通道溅出的血液被置于辊头上的盖阻挡,因此使用者可卫生地使用微型针辊组件。
具体地说,通过从红外线发生装置辐射的红外线可软化皮肤,以刺 激与微型针接触的皮肤。从而药品可被输送至皮肤中以显著增强治疗效 果。


从结合附图给出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将清楚本发明的以上和 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微型针辊组件的立体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微型针辊组件的分解立体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微型针辊组件的立体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微型针辊组件的分解立体图5是待与图4所示的辊头接合的针块的立体图6是图4所示的辊头的修改例的立体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微型针辊组件的立体图8是图7所示的手柄构件的剖面图9是在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微型针辊组件中利用的马达和
振动发生构件的立体图10是微型针辊组件的立体图,示出了盖安装到图7所示的辊头上;
图11是表示盖从图IO所示的辊头卸下的状态的局部立体图12和图13是微型针组件的立体图,示出了不同形状的盖安装到
辊头上;并且
图14是设有红外线发生装置的手柄构件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微型针辊组件。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微型针辊组件的立体图,图2是
8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微型针辊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1和图2,微型针辊组件100 (下面称为"针辊组件")包括
辊头120和手柄构件110。
辊头120包括外部中空筒形构件121 (下面称为"外部构件")和置 于外部构件121中的内部中空构件122 (下面称为"内部构件")。内部构 件122被固定在其上并沿径向延伸的多个支撑件'123支撑至外部构件 121。支撑件123的数量和各个支撑件的长度不限。然而,优选的是各个 支撑件123的长度与外部构件121相同,从而防止在外部构件121受力 时该外部构件变形。
外部构件121和内部构件122同轴布置,内部构件的形状不限于特 定形状。内部构件122的接收空间124用作接收构成下述手柄构件110 的特定构件的空间。
在外部构件121的外表面上形成多个微型针125 (下面称为"针")。 优选的是,辊头120的外部构件121和针125彼此一体形成并由聚合树 脂制成,所述聚合树脂例如包括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树脂的热 固性树脂,或者包括PC (聚碳酸酯)、PEI (聚醚酰亚胺)、PMMA (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POM (聚縮醛)、PLA (聚乳酸)、PSU (聚砜)的热 塑性树脂等。
这里,优选使用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作为聚合树脂,例如PLA (聚乳 酸)、PLGA (聚乳酸烃基乙酸共聚物)。由于以上材料,针125留在皮肤 中时,由上述材料制成的针不会损害人体并且可在短时间内分解。
各个针125从外部构件121的外表面伸出一定高度。针125的高度 可根据微型针组件100的用途改变。例如,如果针125穿过表皮而形成 到达真皮层的通道,则针125的高度在从200到750的范围内。通常, 针125的高度确定在从20到2,000的范围内,然而,必要时针的高度可 超出以上范围。
另一方面,针125能以规则间隔成排布置在外部构件121的外表面 上。由于以上结构,在皮肤的特定区域上可获得均匀的通道分布。然而, 为了通过针125在皮肤的特定区域上形成大量的通道,期望的是使外部构件121的外表面上构成针125的排之间的距离在可能的限度内较窄。
此外,图2示出各个针125具有圆锥形状。然而,针的形状不限于此。
另一方面,与图3所示的辊头不同,辊可仅利用一个在其中心部分 形成筒形空间的筒形构件构成。然而,不可避免的是具有以上结构的辊 头体积较大,因此前述材料在制造辊头的成型过程中受到很大热影响。
考虑上述情况,根据该实施方式的辊头120包括内部构件122、外 部构件121和连接两个构件的多个支撑件123,因此辊头的整个体积大大 减小,从而可以明显减小成型过程中热引起的变形。
具体地说,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微型针辊组件中,筒形外部构件、 形成在筒形外部构件的外表面上的多个针以及内部构件由聚合树脂制成 并彼此一体形成,辊头可通过仅进行一次注射成型过程而形成。
另一方面,手柄构件110包括把手111以及从把手的一端向两侧延 伸的第一和第二连接臂112和113。第一和第二连接臂112和113的自由 端对应于辊头120的内部构件122的两侧端。具有一定长度的柱形突起 112A和113A分别在第一和第二连接臂112禾口 113的自由端部的内侧表 面上突出。
通过将在第一和第二连接臂112和113的自由端部的内侧表面上形 成的柱形突起112A和113A插入辊头120的内部构件122的接收空间124 ,的两侧端部中,完成了手柄构件110和辊头120的组装。
各个突起112A和113A的直径小于内部构件122的接收空间124的 直径,因此各个突起112A和113A可以在内部构件122的接收构件中旋 转。
另一方面,为了容易地将突起U2A和113A插入内部构件122的接 ;收空间124并在突起插入接收空间之后阻碍突起112A和113A被从接收 空间124取出,优选的是手柄构件110的第一和第二臂112和113由具 有弹性的材料制成。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如上所述构造的根据该实施方式的针辊组件100 的功能。如上所述,将在手柄构件110的第一和第二连接臂112和113上形 成的突起112A和113A插入辊头120的内部构件122的接收空间124的 两侧端部中,以组装手柄构件110和辊头120。
然后,使用者抓住手柄构件110的把手111并将辊头120的外部构 件121放在皮肤上。此时,己经将经皮药品涂敷在皮肤上。
在该状态下, 一旦使用者在把手111上施力,辊头120就围绕接收 在接收空间124中的突起112A和113A旋转并在皮肤上移动。
由于辊头120的旋转和在皮肤上移动,形成在外部构件121上的针 125穿透构成皮肤的一部分表皮或整个表皮以形成用于经皮药品的输送 路径(通道)。在以上过程中,涂敷在皮肤上的经皮药品通过针125形成 的通道穿透皮肤。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如果供在第一和第二连接臂112和113上形 成的突起112A和113A在其中接收和旋转的接收空间124具有筒形形状, 则辊头120的内部构件122不必形成筒形形状。此外,尽管以上描述表 示接收空间124沿着内部构件122的整个长度形成,但是该空间可形成 在内部构件122的两个端部的每一个中。
第二实施方式
图3和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微型针辊组件的立体图和 分解立体图,示出了构成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微型针辊组件的各 个构件的结构。
参照图3和图4,微型针辊组件200 (下面称为"针辊组件")也包 括辊头220和手柄构件210。
手柄构件210包括把手211以及从把手的一端向两侧延伸的第一和 第二连接臂212和213。第一和第二连接臂212和213的自由端对应于辊 头220的内部构件222的两侧端。具有一定长度的柱形突起212A和213A 分别在第一和第二连接臂212和213的自由端部的内表面上突出形成。
构成手柄构件210的各个元件的结构和功能与构成手柄构件110的 各个元件的结构和功能相同,因此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针辊组件200中的辊头220包括外部中空筒形构
ii件221 (下面称为"外部构件")和置于外部构件221中的内部中空构件
222 (下面称为"内部构件")。内部构件222被固定在其上并沿径向延伸 的多个支撑件223支撑至外部构件221 。
本实施方式中的外部构件221和内部构件222的结构和关系与第一 实施方式中的外部构件和内部构件的结构和关系相同,因此省略对它们 的描述。
此外,在辊头220的外部构件221的外表面上安装多个针块230。 以下参照图4和图5具体描述辊头200和针块的结构。
如图4所示,辊头220包括外部中空筒形构件221和内部中空构件 222,在外部构件121的外表面上形成具有一定长度的多个槽221-1。各 个槽221-1的两端开口,各个槽上部的宽度小于下部的宽度。
图5是安装到针头220上的针块230的立体图。
图5所示的针块230安装到如上所述构造的外部中空构件221上。
针块230接收在形成于筒形外部构件221外表面上的各个槽221-1 中。从而针块230和形成于筒形外部构件221上的槽221-1具有相同的总 体截面形状。也就是说,针块230的下部宽度W2大于上部宽度W1,因 此槽221-1的针块230不能沿外部中空构件221的径向分离。另一方面, 各个针块230的高度与各个槽221-1的深度相同,并且在针块230的上表 面上布置多个针225。
针块230和针225可彼此一体形成并由诸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 聚氨酯树脂或热塑性树脂之类的聚合树脂制成,所述热塑性树脂例如为 PC (聚碳酸酯)、PEI (聚醚酰亚胺)、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M (聚縮醛)、PLA (聚乳酸)、PSU (聚砜)等。
这里,优选使用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作为聚合树脂,例如PLA (聚 乳酸)、PLGA(聚乳酸烃基乙酸共聚物)。由于以上材料,如果与针块230 分离的针225留在皮肤中,则由上述材料制成的针不会损害人体并且可 在短时间内分解。
各个针225从针块230的外表面伸出一定高度。针225的高度可根 据微型针组件200的用途改变。例如,如果针225穿过表皮而形成到达的高度在从200到750的范围内。通常,针225 的高度确定在从20到2,000的范围内,然而,必要时针的高度可超出以 上范围。
这里,针225能以规则间隔布置在针块230上。由于以上结构,可 在皮肤的特定区域上获得均匀的通道分布。然而,为了通过针225在皮 肤的特定区域上形成大量的通道,期望的是使针块225上针225之间的 距离较窄。此外,图5表示各个针225具有圆锥形状。然而,针的形状 不限于此。
如图4所示,另一方面,侧盖240和250安装到外部构件221的两 侦U,用于防止针块230沿外部构件221的轴向分离。侧盖240和250的 直径与外部构件221的直径相同。
一旦侧盖240和250固定到外部构件221的两侧,内部构件224的 两个端部就通过形成在侧盖240和250中央部分的开口 241和251露出, 各个槽221-1的两个开口侧端分别对应于侧盖240和250。在该状态下, 通过侧盖240或250使接收在槽221-1中的针块230不能与槽分离。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该实施方式的针辊组件200的组装过程和功能。
首先,通过推动针块230将各个针块230通过相应的槽221-1的开 口端滑动插入槽221-1中,然后在所有针块插入槽中之后将侧盖240和 250分别固定到外部构件221的两侧端部。
在该状态下,形成在手柄组件210的第一和第二连接臂212和213 上的突起212A和213A插入辊头120的内部构件222的接收空间224的 露出侧盖240和250的两个端部中,以组装手柄构件210和辊头220。
之后,使用者抓住手柄构件210的把手211并将辊头220的外部构 件221放在皮肤上。在该状态下, 一旦使用者在把手221上施力,外部 构件221就会围绕接收在接收空间224中的突起212A和213A旋转并在 皮肤上移动。
随后的过程和功能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针辊组件100相同,因此 省略其详细描述。
13另一方面,在仅一个侧盖(例如250)固定至外部构件221的一侧 端部的情况下,针块230可通过槽221-1的未固定侧盖的开口端部滑动插 入槽221-1。然后,可将另一侧盖(例如240)固定至外部构件221的另 一端部以完成辊头的组装。
图6是图4所示的辊头的修改例的立体图。与如图4所示包括外部 构件221和内部构件222的辊头220不同,在其中央部分形成有轴向贯 穿通道224A的单个筒形构件221A可用作辊头220A。
在单个筒形构件221A用作辊头220A的情况下,在筒形构件221A 的外表面上形成多个槽221A-1 。
此时,尽管槽221A-1可平行于筒形构件221A的轴线形成,但各个 槽221A-1可相对于筒形构件221A的轴线倾斜一定角度,如图6所示。 针块230安装到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针块200A上。
另一方面,在具有图6所示结构的辊头220A中,由于筒形构件221A 的弯曲外表面,相对于筒形构件221A的轴线倾斜一定角度的槽221A-1 具有沿其整个长度倒圆的纵向截面形状。然而如上所述,由于针块230 由柔性树脂材料制成,所以尽管槽221A-1具有任意形状,具有弹性的针 块230仍可顺畅地插入并接收在槽221A-1中。
这里,在图4所示的辊头220中,由于针块230以规则间隔布置在 外部构件221上,所以针225的排也以规则间隔布置。然而,在具有图6 所示结构的辊头220A中,各个针块230相对于筒形构件221A的轴线倾 斜布置,使得针225不规则地布置在辊头220A上。
由于针的以上布置,所以在形成于同一针块230上的针中, 一些针 穿透皮肤,其余的针不穿透皮肤。因而不会在针块与皮肤之间产生较大 阻力从而辊头220A能顺畅旋转。
另一方面,虽然在图中未示出,但图4所示的侧盖240和250固定 至辊头200A的两侧以防止针块230与辊头200A分离。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微型针辊组件(下面称为"针 辊组件")。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针辊组件的立体图,根据本发明
第三实施方式的针辊组件300也包括辊头320和手柄构件310。
该实施方式中辊头320的结构和功能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辊头 220和220A的结构和功能相同,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安装到辊头320上的针325的结构和功能与 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针辊组件100和200的安装到辊头120、 220 和220A上的针125和225的结构和功能相同,因此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针辊组件300的主要特征是能够向与皮 肤接触的辊头320施加振动以增强穿透皮肤的能力的结构。
下面更详细地描述具有以上功能的针辊组件300。
图8是图7所示的手柄构件310的剖面图,手柄构件310包括把手 411以及从把手311的一端向两侧延伸的第一和第二连接臂412和413。 第一和第二连接臂312和313的自由端对应于辊头320的两侧端。具有 一定长度的柱形突起312A和313A (图15所示)分别在第一和第二连接 臂312和313的自由端部的内表面上突出形成。
如图8所示,把手311的端部,即靠近第一和第二连接臂312和313 的部分向上倾斜,在该倾斜部分上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凹部311-A。当使 用者使用针辊组件300时,使用者的手指置于形成在把手311前端部上 的凹部311-1中,使得使用者可稳定地向把手311施力。
如图8所示,在把手311中可形成具有一定体积的空间311-2,在该 空间311-2中容纳振动发生装置330、电路部340和电源350。下面描述 振动发生装置、电路部和电源的结构和功能。
图9是构成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针辊组件的振动发生装置的 图,振动发生装置330包括驱动马达331和偏心重物333。
如图9所示,偏心重物333的驱动马达331的驱动轴3331-1的连接 孔333-1偏向一侧,因此当偏心重物333随着驱动马达331的驱动而旋转 时产生振动。
偏心重物333产生的振动通过第一和第二连接臂312和313传递到 与把手311连接的辊头320。从而,振动传递到安装在辊头320上的针325,以使针325容易地刺穿皮肤。因此,药品有效地穿透皮肤。
此外,振动的针325刺激皮肤以激活皮肤组织并加速血液循环,因 此穿透皮肤的药品能有效地扩散。
设置在把手311的空间311-2中的电路部340电连接到驱动马达 331,连接到电路部'340的开关341 (例如,滑动开关)可滑动地安装在 把手311的外表面上。从而,根据开关341的运动,通过电路部340控 制流向振动发生装置330的驱动马达331的电力流动。
电源350 (例如电池)设置在把手311的空间311-2中,该电源350 电连接到电路部340。根据上述开关341的操作,电源350的电力通过电 路部340施加到振动发生装置330的驱动马达331 。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针辊组件300还可包括设置 在把手311外表面上的发光二极管(LED) 360。例如,LED 360串联地 电连接到电路部340和驱动马达331。 一旦电力通过电路部340施加到驱 动马达331, LED360就发光,因此使用者能从视觉上确认电力供应到驱 动马达331。
图10是针辊组件的立体图,示出了盖380安装到图7所示的辊头 320上,图11是表示盖380从图10所示的辊头320卸下的状态的局部立 体图。
如上所述,当安装有针325的辊头320对皮肤施压并移动时,血液 可从针325形成的通道喷出。设置在辊头320上的盖380防止血液溅至 外部。
如图所示,盖380包括中空半圆筒片382、从片382延伸的延伸件 384和形成在延伸件384后端部的弯曲件386。片382的宽度与辊头320 的宽度相同。
另一方面,在把手311靠近第一和第二连接臂312和313的前部上 形成具有一定宽度的狭缝311-3,盖380的弯曲件386插入该狭缝311-3 中。从而,盖380的中空半圆筒片382覆盖辊头320的除对应于使用者 皮肤的下侧之外的部分。
图12是微型针组件的立体图,示出了盖380A安装到辊头320上。
16图12所示的盖380A包括中空半圆筒片382A、从片382A延伸的延 伸件384A和形成在延伸件384A后端部的弯曲件(未示出)。具有一定 长度的支撑杆388A固定至片382A的两侧,支撑杆388A与第一和第二 连接臂312的上表面接触(在图12中,仅示出了一个支撑杆388A和一 个连接臂312)。
支撑杆388A防止盖380A的片382A与辊头320接触,因此辊头320 可顺畅旋转和移动而不受片382A的任何阻挡。
图13是微型针组件的立体图,示出了盖380B安装到辊头320上。 图13所示的盖380B也包括中空半圆筒片382B、从片382B延伸的延伸 件384B和形成在延伸件384B后端部的弯曲件(未示出)。
具有一定长度的多个钩388B固定至片382B的两侧,钩388B接合 到第一和第二连接臂312 (在图13中,仅示出了一个钩388B和一个连 接臂312)。
钩388B防止盖380B的片382B与辊头320接触,因此辊头320可 顺畅旋转和移动而不受片382B的任何阻挡。
另一方面,在第一和第二连接臂312的上表面上可分别形成具有一 定深度的槽(图中未示出),这些槽的每一个对应于每个钩。当盖380B 接合到辊头320时,钩388B分别接收在形成于第一和第二连接臂312的 上表面上的槽中,因此钩388B不能与第一和第二连接臂312分离。从而, 盖380B稳定地置于辊头320上。
优选的是,上述盖380、 380A和380B由透明材料制成,令使用者 能够从视觉上确认血液是否从针形成的通道渗出。聚碳酸酯(PC)、聚对 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丁)、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可用作盖380、 380A和380B的材料。而且,该盖可与把手一体形成。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针辊组件还可包括至少一个红外线发生装 置。图14是设有红外线发生装置的手柄构件的平面图。为了方便,在图 14中未示出辊头。
在待接合到辊头(图7至图13的320)上的第一和第二连接臂312 和313的内表面上设置红外线发生装置392和393,红外线发生装置392和393通过上述电路部340电连接到电源350。
这里,电路部340、振动发生装置350以及红外线发生装置392和 393顺序地彼此电连接,电路部340通过开关连接到振动发生装置350, 因此可通过开关的操作同时控制(即,接通/切断)振动发生装置350和 红外线发生装置392和393。
优选利用辐射波长为25以上的远红外线的红外线发生装置作为红 外线发生装置392和393。如公知的那样,远红外线具有强加热作用和强 穿透力,因此可以借助于远红外线对血液循环获得良好的热敷效果。此 外,由于远红外线,可软化皮肤,从而刺激与针接触的皮肤并且涂敷在 皮肤上的药品可容易地穿透皮肤。
通常,从红外线发生装置392和393放出的远红外线辐射材料在高 温条件下辐射更多的远红外线,因此期望的是将红外线发生装置加热至 40至5(TC的温度,然后辐射远红外线。
在5(TC以上的温度辐射远红外线时,应理解可能会烧伤使用者的皮 肤。因此,优选设置温度感测传感器(未示出)以将远红外线的温度控 制在预定值以下。
尽管已经参照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描述了多个实施方式,但应理解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本公开原理的精神和范围内设计多个其它修改和实 施方式。更具体地说,在本公开、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对 主题组合结构的构成部件和/或布置进行各种变更和修改。除了构成部件 和/或布置的变更和修改之外,替代用途对本领域技术人员也是显而易见 的。
工业实用性
由于所有的结构构件,即筒形外部构件、形成在外部构件外表面上 的多个针以及通过支撑件接合到外部构件上的内部构件由聚合树脂制成 并彼此一体形成,所以根据本发明的微型针辊组件可仅通过一次注射成 型过程简单制造。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微型针辊组件中,辊头和其上形成有微型针 的针块分开制造,然后彼此组装。因此,在与使用者皮肤接触过的针块
18从辊头卸下之后,可接着将新针块安装到辊头上,从而可重复利用辊头 和手柄构件。
另外,可在针块上分别形成尺寸(直径和高度)不同的多个针,因 此使用者能基于药品种类、药品剂量和涂敷药品的身体部位选择具有期 望尺寸的针的针块,然后将所选的针块安装到辊头。
具体地说,由于根据本发明的微型针辊组件包括振动发生装置,所 以微型针由于传递到辊头的振动而有效地刺穿皮肤,从而提高药品输送 效果,激活皮肤组织并可加速血液循环。
此外,当微型针刺穿皮肤时,从针形成的通道溅出的血液被置于辊 头上的盖阻挡,因此使用者可卫生地使用微型针辊组件。
具体地说,通过从红外线发生装置辐射的红外线可软化皮肤,以刺 激与微型针接触的皮肤。从而药品可被输送至皮肤中以显著增强治疗效 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微型针辊组件,该微型针辊组件包括辊头,该辊头包括筒形外部构件和内部构件,在所述外部构件的表面上安装有多个微型针,所述内部构件置于所述外部构件中并被支撑件支撑至所述外部构件;以及手柄构件,该手柄构件接合到所述内部构件,用于使所述辊头的所述内部构件旋转;所述微型针、所述筒形外部构件和所述内部构件由聚合树脂制成。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微型针辊组件,其中,所述内部构件是中 空筒形构件,所述支撑件沿所述内部构件的径向延伸。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针辊组件,其中,所述内部构件在其 两个端部处形成有筒形接收空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针辊组件,其中,所述支撑件的长度 与所述外部构件的长度相同,从而防止所述外部构件变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针辊组件,其中,聚合树脂是热固性 树脂和热塑性树脂中的一种。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针辊组件,其中,聚合树脂是可生物 降解聚合物。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微型针辊组件,其中,所述微型针、所述 外部构件、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内部构件彼此一体形成。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针辊组件,其中,所述手柄构件包括 把手;从所述把手延伸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以及 形成在所述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的内表面上的突起,所述突起 接收在形成于所述辊头的所述内部构件的两端部处的接收空间内。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针辊组件,其中,所述辊头的所述外 部构件在其表面上形成有槽,所述辊头包括在其上形成有针的针块,所 述针块接收在所述槽中。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型针辊组件,其中,所述槽沿所述外部构件的纵向延伸,并具有上部和宽度大于所述上部的下部,所述针块 的截面形状与所述槽的截面形状相同。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型针辊组件,其中,所述针和所述针 块彼此一体形成,并由与制成所述外部构件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型针辊组件,其中,所述槽平行于所述筒形外部构件的轴线形成。
13、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型针辊组件,其中,所述槽相对于所 述筒形外部构件的轴线以一定角度倾斜。
14、 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型针辊组件,该微型针 辊组件还包括固定至所述辊头两侧端的侧盖,每个侧盖具有与所述内部 构件对应的开口。
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针辊组件,该微型针辊组件还包括 接收在所述手柄构件的所述把手中的空间内的振动发生装置和电源。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微型针辊组件,其中,所述振动发生装 置包括电连接到所述电源的驱动马达以及接合到所述驱动马达的驱动轴 的偏心重物。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微型针辊组件,该微型针辊组件还包括 用于控制所述振动发生装置和电源之间的电连接的开关。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微型针辊组件,该微型针辊组件还包括 至少一个红外线发生装置,该红外线发生装置通过所述开关连接到所述 电源,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中的至少一个的内表 面上。
1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针辊组件,其中,所述把手在其靠 近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的表面上形成有凹部。
2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针辊组件,该微型针辊组件还包括 固定至所述把手并置于所述辊头上的盖。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微型针辊组件,其中,所述把手在其一 部分处形成有狭缝,所述盖包括中空半圆筒片、从所述片延伸的延伸件 以及形成在所述延伸件的一个端部处并插入所述把手的所述狭缝中的弯曲件。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微型针辊组件,其中,所述盖的所述片 的宽度与所述辊头的宽度相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型针辊组件,该微型针辊组件包括辊头,该辊头包括筒形外部构件和内部构件,在所述外部构件的表面上安装有多个微型针,所述内部构件置于所述外部构件中并被支撑件支撑至所述外部构件;以及手柄构件,该手柄构件接合到所述内部构件,用于使所述辊头的所述内部构件旋转;所述微型针、所述筒形外部构件和所述内部构件由聚合树脂制成。
文档编号A61M37/00GK101472642SQ200780022676
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3日
发明者李承燮, 玄栋勋, 金昌炫, 韩万熙 申请人:湖南石油化学(株);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