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甘草酸甘草黄酮及其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7573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去甘草酸甘草黄酮及其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溃疡病的去甘草酸甘草黄酮及其药物组合物,属于医药领域范畴。
背景技术
: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又叫做消化性溃疡。之所以称之为消化性溃疡是因为,既往认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粘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而事实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溃疡病。由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和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医生有时难以区分是胃溃疡还是十二指肠溃疡,因此往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或胃、十二指肠溃疡。如果能明确溃疡在胃或十二指肠,那就可直接诊断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glabraL.的根及根茎,主产于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甘草入药已有悠久历史,《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药之上乘,古代医学家尊称其为"国老"。由于其资源珍贵,被国家列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药材。甘草化学成分种类较多,主要含三萜皂苷类、黄酮类、生物碱、多糖等成分。以甘草入药开发的制剂很多,临床上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肝病、呼吸道疾病、胃病等方面的治疗。近年来,随着中药分离纯化水平的提高,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多糖等成分的相应药理研究也越来越多,尤其对甘草黄酮的研究成为热点,研究表明,甘草黄酮具有消炎、解痉和抗酸作用,为甘草黄酮临床用于溃疡病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目前甘草制剂临床用于治疗溃疡的品种有复方甘草酸苷片、甘草锌、复方甘草片、甘草酸铋等,这些制剂均是由甘草酸、甘草黄酮等成分组成的复方制剂,临床上具有一定的疗效。伴随着甘草制剂广泛的临床应用,其临床表现出的副作用也越来越多被发现,甘草制剂最明显的副作用是甘草甜素(甘草酸)对病人水盐代谢的影响,因为甘草酸在人体内可水解成甘草次酸,甘草次酸的化学结构和作用都类似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引起所谓的"假醛固酮样作用",并对人体血清的钾、钠离子有影响。如果长时间或大剂量服用甘草酸,这种具有类似醛固酮作用的副作用就非常明显,可使病人尿中排出的钠减少,尿量也减少,而排出钾增加,病人会发生浮肿、高钠血症和低钾血症,最终导致高血压。为此,美国及欧盟发布甘草食品添加剂使用指导报告,明确建议人们每天的甘草酸摄入量不要超过100毫克。此外欧盟对含有甘草的食品标签标示作出新规定饮料中甘草酸含量超过标准,食品标签的成分列表后应加上"含有甘草"字样;糖果中甘草酸或甘草酸铵盐含量高于4克/千克的,在成分列表中还应加上提示信息"含有甘草——高血压患者应避免过量摄入"的字样。因此,运用现代分离纯化技术,提供一种低含量甘草酸的甘草提取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3本发明就是针对以往工艺的不足,通过科学的分离纯化方法,提供了一种去除甘草酸的"去甘草酸甘草黄酮",其中甘草酸含量仅为0.1%1%,甘草黄酮的含量为40%99%。本发明还提供了去甘草酸甘草黄酮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去甘草酸甘草黄酮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临床用于溃疡病的治疗。本发明提供的去甘草酸甘草黄酮及其药物组合物不仅能够保持甘草黄酮用于溃疡治疗的独特的疗效,而且大大降低了由甘草酸引发的不良反应的风险,从而使对人类健康大有裨益的甘草制品得到更为广泛、合理的应用。本发明的优势还在于制备本品所用的原材料是制备甘草制品所剩下的废水及废渣,不但有效避免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药材甘草资源的过度开发,也是对宝贵的甘草资源的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运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制备去甘草酸甘草黄酮,还可以将生产甘草制品的废水废渣进行有效处理,对环境保护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发明实施过程中还可以将甘草酸盐作为副产品沉淀富集下来,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以得到高含量的甘草酸,进一步提高了甘草资源的利用率。在专利申请号为CN01130599.1的名为《从甘草中系统分离、提取甘草黄酮、甘草酸、甘草多糖生产方法》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从甘草中分离多种成分的分离方法,该专利是以甘草药材为原料,与本发明提供的从甘草废水、废渣中分离纯化去甘草酸甘草黄酮具有本质的不同,此外该专利中也没有明确其中甘草黄酮中甘草酸的含量,与本发明中所述的明确了甘草酸和甘草黄酮含量范围的去甘草酸甘草黄酮药物组合物具有明显的不同。在专利申请号为CN200510119580.7的名为《一种从甘草渣中提取甘草黄酮的方法》发明专利中,公开的是一种从甘草渣中提取甘草黄酮的生产工艺,该发明采用乙酸乙酯提取、干燥的方法得到,该发明专利所用的原料是甘草的药渣,而不是本发明中所用的生产甘草酸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及废渣",此外,该发明中所述的甘草黄酮没有进行脱甘草酸处理,其中仍含有较大量的甘草酸,与本发明中所陈述的"去甘草酸甘草黄酮"具有本质的不同。在专利申请号为CN200510002449.2的名为《一种从甘草和甘草废渣中提取制备甘草黄酮的方法》中也公开了一种制备甘草黄酮的方法,其选用的原料也是甘草或甘草药渣,与本发明所选用的"废水及废渣"并非同一物质,此外其制备过程中也没有进行甘草酸的去除,样品中仍然含有较大量的甘草酸。在其他一些公开的文献中也有较多关于甘草黄酮的制备方法,基本均是以甘草或甘草药渣为原料,与本发明所选用的原料均不相同,此外,这些文献的制备工艺中都没有对样品中的甘草酸进行去除,因此,所制备得到的样品中均含有5%以上的甘草酸,与本发明中所提供的"去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酸含量控制在1%以下)"均具有明显的差别。本发明的优势在于克服了以往制备甘草黄酮的工艺的不足,以生产甘草酸的废水和废渣为原料,提供了一种只含有微量甘草酸的"去甘草酸甘草黄酮"及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临床用于溃疡病的治疗。本发明提供的去甘草酸甘草黄酮及其药物组合物具有很好的抗溃疡活性,毒副作用小,其制备方法重复性好,可适用于生产放大,易于推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从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角度出发,采用中药现代化提取分离技术及酸碱转化技术,利用甘草酸在一定ra值的碱性溶液中可反应生成不溶于乙醇的甘草酸三钠(钾、铵)盐的特性,有效地分离去除甘草酸,并经过进一步的分离纯化,提供一种具有很好治疗溃疡病功效的去甘草酸甘草黄酮,并对其中的甘草酸含量进行有效控制,大大降低了由甘草酸引发的不良反应的风险,扩大了适宜人群。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甘草酸甘草黄酮及其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临床用于溃疡病的治疗。根据本发明的比较优选的实施方案,分离纯化去甘草酸甘草黄酮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生产甘草酸产生的废水及废渣,混合后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碱性,搅拌使溶解,加热至一定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将其中的甘草酸类成分充分转化成甘草酸三钠盐,过滤,滤液减压浓縮至稠膏状;(2)在搅拌状态下在稠膏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适量乙醇,进行醇沉,放冷,使甘草酸三钠盐充分沉淀,离心过滤,去除甘草酸三钠盐,滤液加适量酸调节ra至酸性,减压浓縮至稠膏状,加水适量溶解,过滤,取滤液;(3)滤液上大孔树脂柱,薄层监测,上柱完成后,加水充分洗脱去除无机盐及其他大极性杂质后,改用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縮至干膏,减压干燥,粉碎,得去甘草酸甘草黄酮。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生产甘草酸产生的废水及废渣",是指采用传统工艺生产甘草酸时产生的含有一定量甘草酸残留的固态或液态废弃物,传统生产甘草酸工艺流程为取甘草,加水或氨水渗漉或提取,提取液加酸沉淀并离心分离得到粗制甘草酸,剩下的酸水液则为废液(a);上述粗制甘草酸,加适量溶剂提取、过滤,产生废渣(b),滤液结晶后,得到精制甘草酸。本发明所述的"生产甘草酸产生的废水及废渣"即指a和b,特别强调的是,b不是甘草药渣,而是粗制甘草酸提取后的剩余废渣。研究表明,废水(a)和废渣(b)中不但含有具有良好抗溃疡活性的大量的甘草黄酮,还含有较多的甘草酸。本发明中所用的废水(a)、废渣(b)可以按任意比例混合后同时处理,为生产提供了方便。步骤(1)中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更改为氢氧化钾、氨水;调节溶液的ra值范围为7.511.O,优选为10.0;碱化反应最好采用保温方式,保温的温度为6095t:,温度太低则反应不充分,温度太高则会造成有效成分一定程度的破坏,保温温度优选为80°C;保温时间为15小时,时间过长虽然转化率有所提高,但有效成分含量则有所下降,最优选为2小时;步骤(2)中醇沉所用的乙醇浓度为50%95%,优选为70%95%,最优选为85%;加入量为稠膏体积的48倍量(V/V),体积太大则有效成分损失较大,体积太小则甘草酸去除不充分,优选为6倍量;调节ra值所用的酸可以为盐酸、硫酸、磷酸或其他无机酸,优选为盐酸;调节后溶液的适宜ra范围为5.06.9,优选为6。步骤(3)中所用的大孔吸附树脂型号可为HPD-100、HPD-400、D101、D1300,大孔树脂不但可以有效吸附富集甘草黄酮,而且对其他杂质吸附力较弱,达到很好的进一步分离纯化效果。通过正交试验优选,综合上样量、吸附率、样品含量等各方面因素,优选大孔吸附树脂型号为D101;上柱完成后,用水洗净杂质,然后使用乙醇洗脱,通过对洗脱率、样品得率、样品性状等因素的考察,选择洗脱乙醇的浓度为50%95%,浓度过高,则杂质含量较高,且产品颜色较深,浓度太低则洗脱不充分,最优选的乙醇洗脱浓度为75%;洗脱溶剂用量为大孔树脂量的26倍柱体积(V/V),优选为4倍柱体积。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使用大孔树脂吸附时,对所用层析柱的规格和材质无特殊要求,可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选定,并按常规操作方法装填,装柱量不少于柱高的2/3,最好选用直径与柱高比在1:41:6的柱;生产过程中乙醇的洗脱速度优选为14L/min。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科学可行的方法从生产甘草酸产生的废弃物中经碱化反应、分离脱酸、酸碱转化、大孔树脂吸附等一系列步骤制得的样品中,不但甘草黄酮的含量很高,最高可达98%,而且甘草酸的含量很低,仅为0.1%1%;并进一步将本品制成各种适合于临床应用的制剂,包括片剂、胶囊、滴丸、软胶囊、注射液等。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经多批工业化生产验证,工艺稳定性、重复性好,质量可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下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去甘草酸甘草黄酮的抗溃疡作用药理研究来进一步说明本品的实用性1、"去甘草酸甘草黄酮"抗胃溃疡的药效学研究1.l试验目的测试样品"去甘草酸甘草黄酮"对应激性胃溃疡的形成的抑制作用。1.2受试药物去甘草酸甘草黄酮(批号20080625):江苏天晟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性状黄色粉末,含量85.1%;阳性对照药物胃得安胶囊(批号20080425),梅峰制药厂生产;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1.3动物SD系大白鼠,体重125150g,中国药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4试验方法取Wistar大鼠60只,雌雄各半,分为5组,每组12只,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饮用生理盐水10ml/kg灌胃;第2组,胃得安胶囊内容物,1000mg/kg灌胃,第3、4、5组分别用去甘草酸甘草黄酮按高、中、低三个剂量组200mg/kg、100mg/kg、50mg/kg灌胃,每天给药2次,连续给药6天。末次给药后进行水浸应激试验,24h后取胃检查,以溃疡长度总和的毫米数作为溃疡指数。_表1去甘草酸甘草甜素对大鼠应激性溃疡反应的影响G±S)<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P<0.001,*P<0.051.5试验结果去甘草酸甘草黄酮高、中、低剂量组对大鼠应激性溃疡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溃疡抑制率分别为50.2%、32.6%和28.4%,其中高、中剂量组优于阳性对照组(29.1%),表明本品对机体在应激条件下诱发的溃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中所用原料是新疆岳普湖天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甘草酸时产生的废水及废渣,含量测定用甘草酸对照品由江苏天晟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甘草苷对照品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生产中所用乙醇为药用级,水为纯化水,其他试剂为分析纯,所用辅料为药用级。以下实施内容是为了对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给予说明,并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用性,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原料来源或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实施例1取生产甘草酸产生的废水800L、废渣40kg,混合后加入浓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Kl至10.O,搅拌使溶解,加热至8(TC并保温2小时,将其中的甘草酸类成分充分转化成甘草酸三钠盐后,过滤,滤液减压浓縮至稠膏状;在搅拌状态下在稠膏中加入85%的乙醇100L,进行醇沉,放冷静置6小时,使甘草酸三钠盐充分沉淀,离心过滤,去除甘草酸三钠盐,滤液加适量盐酸调节ra至6.6,减压浓縮至稠膏状,加水200L溶解,过滤,取滤液;滤液上DIOI大孔吸附树脂柱,薄层监测,上柱完成后,加水200L洗脱去除无机盐及其他大极性杂质后,改用7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200L,减压浓縮至干膏,减压干燥,粉碎,得去甘草酸甘草黄酮3.6kg。经含量测定,本批样品中甘草黄酮含量为98.1%,甘草酸含量为0.11%。实施例2取生产甘草酸产生的废水1500L、废渣60kg,混合后加入浓度20%的氨水溶液调节Kl至11.O,搅拌使溶解,加热至95t:并保温4小时,将其中的甘草酸类成分充分转化成甘草酸三铵盐后,过滤,滤液减压浓縮至稠膏状;在搅拌状态下在稠膏中加入65%的乙醇200L,进行醇沉,放冷静置8小时,使甘草酸三铵盐充分沉淀,离心过滤,去除甘草酸三铵盐,滤液加适量盐酸调节ra至5.5,减压浓縮至稠膏状,加水300L溶解,过滤,取滤液;滤液上HPD-400大孔吸附树脂柱,薄层监测,上柱完成后,加水200L洗脱去除无机盐及其他大极性杂质后,改用95X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300L,减压浓縮至干膏,减压干燥,粉碎,得去甘草酸甘草黄酮9.3kg。经含量测定,样品中甘草黄酮含量为49.5%,甘草酸含量为0.62%。实施例3取生产甘草酸产生的废水1000L、废渣50kg,混合后加入浓度5%的氢氧化钾溶液调节Kl至9.5,搅拌使溶解,加热至75°C并保温3小时,将其中的甘草酸类成分充分转化成甘草酸三钾盐后,过滤,滤液减压浓縮至稠膏状;在搅拌状态下在稠膏中加入70%的乙醇200L,进行醇沉,放冷静置4小时,使甘草酸三钾盐充分沉淀,离心过滤,去除甘草酸三钾盐,滤液加适量盐酸调节ra至6.0,减压浓縮至稠膏状,加水200L溶解,过滤,取滤液;滤液上HPD-100大孔吸附树脂柱,薄层监测,上柱完成后,加水400L洗脱去除无机盐及其他大极性杂质后,改用80X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250L,减压浓縮至干膏,减压干燥,粉碎,得去甘草酸甘草黄酮5.4kg。经含量测定,样品中甘草黄酮含量为70.5%,甘草酸含量为0.23%。实施例4取生产甘草酸产生的废水2000L、废渣80kg,混合后加入浓度15%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ra至10.5,搅拌使溶解,加热至65t:并保温5小时,将其中的甘草酸类成分充分转化成甘草酸三钠盐后,过滤,滤液减压浓縮至稠膏状;在搅拌状态下在稠膏中加入90%的乙醇250L,进行醇沉,放冷静置3小时,使甘草酸三钠盐充分沉淀,离心过滤,去除甘草酸三钠盐,滤液加适量盐酸调节ra至6.4,减压浓縮至稠膏状,加水250L溶解,过滤,取滤液;滤液上D1300大孔吸附树脂柱,薄层监测,上柱完成后,加水250L洗脱去除无机盐及其他大极性杂质后,改用5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350L,减压浓縮至干膏,减压干燥,粉碎,得去甘草酸甘草黄酮11.5kg。经含量测定,样品中甘草黄酮含量为85.1%,甘草酸含量为0.18%。实施例5(去甘草酸甘草黄酮注射液的制备)取实施例1中的去甘草酸甘草黄酮5.Og,加适量注射用水溶解后,再加入活性碳0.05g,加热煮沸30分钟,滤过,加水至900ml,用1%的碳酸氢钠溶液调pH至6.6,静置2h,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1000ml,灌封(10ml/支,5mg/ml),灭菌,即得。用法用量为每日1次,每次10ml静脉注射或加入生理盐水或5%10%的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实施例6(去甘草酸甘草黄酮胶囊的制备)取实施例4中的去甘草酸甘草黄酮100g,淀粉25g,P-环糊精123g,微粉硅胶2g,混匀,制粒,过40目筛,干燥后装成1000粒胶囊(100mg/粒),即得。用法用量为口服,每次l粒,每日3次。实施例7(去甘草酸甘草黄酮片的制备)取实施例4中的去甘草酸甘草黄酮50g,乳糖70g,硬脂酸镁2.Og,羟丙基纤维素2g,微粉硅胶1.0g,糊精125g,混匀,制粒,过60目筛,干燥后压成IOOO片(50mg/片),即得。用法用量为口服,每次2片,每日3次。权利要求一种去甘草酸甘草黄酮,其特征在于其中甘草酸含量范围为0.1%~1%,甘草黄酮的含量为40%~99%。2.—种去甘草酸甘草黄酮的制备方法,由以下几步组成(1)取生产甘草酸产生的废水及废渣,混合后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调节ra值至碱性,搅拌使溶解,加热至一定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将其中的甘草酸类成分充分转化成甘草酸三钠盐,过滤,滤液减压浓縮至稠膏状;(2)在搅拌状态下在稠膏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适量乙醇进行醇沉,放冷,使甘草酸三钠盐充分沉淀,离心过滤,去除甘草酸三钠盐,滤液加适量酸调节ra值至酸性,减压浓縮至稠膏状,加水适量溶解,过滤,取滤液;(3)滤液上大孔树脂柱,薄层监测,上柱完成后,加水充分洗脱去除无机盐及其他大极性杂质后,改用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縮至干膏,减压干燥,粉碎,得去甘草酸甘草黄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甘草酸甘草黄酮,其特征在于其可以加入适量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进一步制成各种适合于临床应用的制剂,包括片剂、胶囊、滴丸、软胶囊、注射液等。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甘草酸甘草黄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更改为氢氧化钾、氨水;调节溶液的ra值范围为7.511.O,优选为10.0;碱化反应最好采用保温方式,保温的温度为6095t:,优选为8(TC;保温时间为15小时,优选为2小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甘草酸甘草黄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醇沉所用乙醇的浓度为50%95%,优选为70%95%,最优选为85%;调节ffl值所用的酸为盐酸、硫酸、磷酸或其他无机酸,优选为盐酸;调节后溶液的ra值范围为5.06.9,优选为PH6.6。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甘草酸甘草黄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用的大孔吸附树脂型号可为HPD-100、HPD-400、D101、D1300,优选大孔吸附树脂型号为D101;洗脱乙醇的浓度为50%95%,优选浓度为75%;洗脱溶剂用量为26倍柱体积(V/V),优选为4倍柱体积。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适合于临床应用的去甘草酸甘草黄酮制剂,其特征在于每个制剂单位含甘草黄酮的量为lmg500mg,优选为100mg。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溃疡病治疗的去甘草酸甘草黄酮及其制备方法,本制备方法以生产甘草酸产生的废水及废渣为原料,经碱化反应、分离脱酸、酸碱转化、大孔树脂吸附纯化等一系列步骤制备得到,制得的样品中,不但甘草黄酮的含量很高,最高可达98%,而且甘草酸的含量很低,仅为0.1~1%;并进一步将本品制成各种适合于临床应用的制剂。本发明提供的去甘草酸甘草黄酮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了酸碱反应、转化及中药现代化分离纯化技术,工艺新颖,适合工业化生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文档编号A61K31/352GK101747307SQ200910264430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2日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2日发明者季浩,杨永安申请人:江苏天晟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