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关闭血管系统中的缺损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877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关闭血管系统中的缺损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诸如密封人体或动物体中的中隔缺损等的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 的装置。在治疗具有例如心房间隔缺损(ASD)或卵圆孔未闭(PFO)的左至右分流的心力衰 竭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导管技术使用该装置。
背景技术
长时间以来努力使用导管技术来关闭在外科上难以处理的血管。导管介入对于患 者而言比手术更容易负担,并且简单的镇静可能就足够了。长时间以来还通过导管技术关闭心脏的中隔缺损。King和Mills在1976年在动 物实验和人体上进行心房间隔缺损的第一次输导管(transcatheter)关闭(Mills N. K., King Τ. D. ;Nonoperative Closure of Left-to-right Shunts ;J.Thorac. Cardiovasc. Surg. 72 :371-378,1976)。所用的关闭装置和由feishkind开发的另一种伞系统(feishkind W. j. , Mulins C. Ε. , Hellenbrand W.Ε., et al ;Nonsurgical Closure of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Rashkind PDA Occluder System ; Circulation 75 :583-592,1987),由于在提及的第一装置的情况下最初的插入鞘体的尺 寸,23F和在由Rashkind开发的插入装置和由Rashkind开发的双伞的情况下的紧固钩的原 因,从未获得广泛的临床应用。该伞系统的进一步开发提出名为Intras印t的由Cardia公司(www. cardia. com) 制造的用于PFO关闭的六边形伞。PFO的不同的成角的行进必须允许两个伞之间双铰链接 合。在关闭较大的缺损的情况下缺点是缺少自动定心。另外两种关闭装置是Lock的所谓的“蛤壳式装置”(Lock J. Ε. ,Rome J. J. ,Davic R.等人;Transcatheter Closure of Atrial Septal Defects, Experimental Studies, Circulation 79 :1091-1989)和 Sideris 的“扣紧式装置(Buttoned Device)” (Sideris Ε. B. , Sideris S. Ε. , Flowlkes J. P.等人;Transvenous Atrial Septal Defect Occlusion in Piglets with a “Buttoned” Double—disk Device ;Circulation 81 :312-318,1990), 该扣紧式关闭装置基本上呈具有从中心伸出的金属杆的伞式形状,不具有或具有织物外壳 的作为载体的弹簧铰链。关于“蛤壳式装置”的问题包括装置的自发栓塞、残留剩余分流和 断线。“扣紧式装置”的缺点是不方便的植入技术,残留剩余缺损以及栓塞。D. Pavcnik 等人在心脏介入放射学(Cardiovasac Intervent Radiol) (1993) 16 308-312中描述了由被两层尼龙网覆盖的不锈的羽状金属螺旋珠制成的插入装置。三条螺 旋形线圈被缝在圆盘的后面并且起锚固件的作用。自膨胀圆盘一旦离开插入鞘体就在左心 房中打开。后面的锚固线将伞锚定在中隔壁。在这种插入装置的情况下,缺点是圆盘远离 植入导管横向移动并且首先必须在左心房中以90度杂乱地转动。在杂志“循环”的1993年10月的88卷、第4期、部分1 (Circulation Volume 88, No4,parti,October 1993)中描述了用于关闭心脏的心房间隔缺损的另一种装置。该装置 由超弹性镍钛合金丝制成的两个方形框架组成。一个张拉丝的方形框架形成在框架的角部以及柔性环的侧面的中点。每个框架中八个环便于将框架折叠起来以便将框架插入植入导 管。两个丝框都分别覆盖有缝合至彼此的一个涤纶织物(聚酯),并且从而形成两个连接的 板。在这种双伞的情况下,缺点是它需要至少12F的导管直径并且难以重新定位。该系统 由于在拐角处由刚性丝框引起的对周围血管结构的损害而被市场淘汰。W095/27448中创设了另一种用于关闭缺损开口或血管的自膨胀装置,并且该装置 还由联锁的或部分编织的线束组成。关于这种伞系统的缺点是它不能重新定位并且插入导 管的直径也由于联锁的线丝而被强制地增大。UP-PS 5,108,420中创设了一种用于关闭缺损开口或血管的装置,并且该装置由 在两端分别熔接在一起的联锁线束组成。当在插入导管中折叠起来时,该装置呈现细长的 形式并且在离开插入导管之后由于材料的复位力而呈现第二伞状形状。由聚酯(涤纶)制 成的缝进膜将促进缺损的关闭。这种伞系统由于熔接在一侧的螺管接头而可以被重新定 位。该装置由于夹持效应而被保持到位。这种伞系统具有多个缺点。通常,伞不会将 自己最优地邻近于中隔壁定位,并且在这样做时,妨碍心脏中的血液流动。它不可以被放 置在斜靠的导线上面,从而在相对于缺损不以直角斜靠的插入导管的情况下显著地妨碍定 位。在已经进行植入之后,该伞系统可以关于开口被沿径向推动。血液会粘附于螺管接头, 使得当旋下伞时不能断开或者该螺管接头会被反扭矩移动。另外,伞通常不会将自己平直 地重新配置到缺损壁,这将导致阻止血液流动。作为VSD关闭伞,由于它太硬可以导致严重 的心律失常。专利说明书DE 10 2005 053 958中描述的其中线仅在一侧被熔接在一起的伞系 统具有相同的问题。DE 196 04 817中创设了一种也包括被熔接在一起的线的伞状装置。这里的缺点 是伞的覆盖材料不能被牢固地缝合到线上并且因此会滑动。DE 100 00 137中创设了另一种伞系统,该伞系统是用具有纵向狭缝的管做成的 形状。环被固定到单个的带上以便可靠地紧固用于伞覆盖材料的线。这里缺点是这种伞系 统的高刚性和复杂的释放机构。名叫Helex的另一种伞系统已由L. Gore公司创设。这种伞系统包括由覆盖PTFE 膜的镍钛合金丝制成的G形框架。这里缺点是在错误定位的情况下,这种笨重的伞系统仅 可以以受限的方式重新定位,有时导致伞架的线断裂。在分离之后的介入恢复很困难。由 Swissimplant ^W] (www. solysafe. com) Jf 胃白勺g 口H Solysafe 白勺: —禾中 统不能匹配PFO(卵圆孔未闭)的变化的长度。金属篮中扩展的伞通过丝夹被植入并且通 过棘爪连接件被保持在一起。这里缺点是丝篮直径比伞直径大。由 Velocimed ^w] (www. velocimed. com) Jf胃白勺禾尔力 Premere 白勺: —禾中^胃会充胃 以通过缝合匹配PFO(卵圆孔未闭)的变化的长度。三叶草叶形伞分别由镍钛片制成。这 种伞系统至今不适合正常的间隔缺损关闭。Carac公司(www. carag. com)创设了一种包括线篮的伞,其中两个子伞面在定位 之后可以在缺损壁处螺纹连接至彼此。这里的缺点是在将伞拧紧到位之后,它的移除仅可 以用外科手术进行。用于左心房的封闭塞由ev3公司以PLAATO装置的名称销售。在这种情况下,与设有PTFE箔的具有钩的可自膨胀球形线笼一样。这种关闭系统仅适合作为用于关闭心房和 大血管的塞但不适合用于缺损关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具有上述装置的缺点的用于关闭人体或动物体中 的缺损开口的装置。该目的通过用于关闭人体或动物体中的缺损开口的自膨胀装置,特别是植入物来 实现,该自膨胀装置在第一状态下具有带狭缝段的细长管的形状,并且该自膨胀装置在第 二状态下,在形成具有大的侧向膨胀的至少一个敞开或(基本上)关闭的中空结构期间呈 现缩短的形状,其中所述管的所述狭缝段形成单个的带,所述单个的带分别与邻近的带相 连接使得当处于第二状态下时形成整体的网状结构。特别地,所述自膨胀装置是血管植入物,该血管植入物在第一状态下类似于传统 的血管支架的具有狭缝的段的细长的形状。该第二状态例如在停止通过鞘的或导管中的外 力之后被采用,在第二状态下,这种细长的且有狭缝的管通过在中间件中的大的缩短而膨 胀为至少中空的结构,该中空的结构根据要求例如呈球、钟、一个或多个伞的形状,以便例 如填充血管缺损或关闭该血管缺损。在这种变换期间,所述装置的近端和远端基本上保持 它们的管状特征,即,它们不变形或仅最小程度地变形。对本发明来说,“远端”表示所述装置的面向治疗医生或导管的部分,而“近端”指 的是面向身体并且不面向治疗医生的部分。根据本发明,所述装置在径向膨胀期间在膨胀的第二状态下采用显著缩短的形 状。通常,这种膨胀大得以致所述装置的直径在第二状态下超出所述装置的长度。然而,所 述膨胀的程度取决于环境和待治疗的缺损的类型以及尺寸。根据应用的需要,所述中空结构基本上可以采取任何形状,诸如球形,伞形,钟形, 椭圆体、圆盘、钟的形状。也可以存在多个中空结构,诸如具有短的长度和大的侧向膨胀的 两个伞状的、玫瑰花结形结构。当根据本发明利用来自预切割装置的激光时,有利的是在具有大的方向变化/张 力的点处切割出自所述管倾斜地延伸的带,以便使在变形期间并且在安装所述中空结构期 间弯曲应力最小化。这特别适用于尤其是伞的所述中空结构的外围部分。上述切割方式也适用于两个伞状的、玫瑰花结形结构之间的中间件。在一方面,张 力这里也可以通过在所述管中倾斜地延伸的所述带而被最小化。然而另一方面,这种设计 也允许所述装置在缺损中自动定心并且防止所述伞系统在所述缺损内滑动。然而,两个双 伞之间的所述中间件中的倾斜地平行的段或部分应该分段地相互连接以便增加稳定性。具有短的长度和大的侧向膨胀的所述两个伞状、玫瑰花结形结构的示例性实施方 式特别适于通过导管技术关闭ASD或PF0。首先将在下文通过这种类型的双伞结构描述本 发明。包括匹配所述缺损的直径和形状的较短或较长的支架状结构的颈部定位于这些所述 两个伞状结构之间的所述中间件内。这些支架状结构用夹板夹住所述缺损并且防止在该缺损中的横向滑动。由于所述 两个伞状结构之间的材料相关的夹紧力,所述两个伞状结构都围绕所述缺损从两侧柔软地 挤压到剩余中隔壁。这确保了所述装置可以被简单且快速地植入并且在植入之后不能在所述开口内被再推动。因此,所述装置的插入明显更加灵活并且不再需要与缺损开口的尺寸 和几何形状非常精确地匹配。这尤其对关闭心脏内缺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缺损通常 不会具有圆形横截面而是代替地具有椭圆形横截面。如果所述两个伞状结构之间的所述支架状结构尤其是在所述植入状态下弹性地 将它们自己支撑在待关闭的所述开口的边缘并且由此实现自动定心,则是有利的。此外,本发明的所述装置可以包含分别放置在所述网状的伞结构上的织物状的膜。有利地,所述装置通过借助于激光切割程序产生适当的多个狭缝来而形成,在具 有0. 2mm至5_,优选地至3_的直径并且具有0. Olmm至0. 3mm,优选地0. 05mm至 0. 15mm的壁厚的弹簧弹性管的周边上具有3至至多200个,优选地6至72个狭缝,使得由 于切缝而在在所述周边上形成η个(3至200个)单个的带。所述单个的带应该至少成对地 相互连接,呈现近似正方形或矩形横截面形状,并且具有0. 5mm至50mm,优选地Imm至IOmm 的长度,并且在第二状态下在变形之后呈现整体上的网状栅格结构。根据外形,外伞部可以 被设计成在第二状态下在变形之后类似于玫瑰花结。引入管优选地在一端或分别在两端的 0. 3mm至3mm的长度上不具有狭缝,以便使伞状第二结构能容易地再次折叠起来,以通过所 述插入导管并且用于在近端侧引入重新定位机构和在另一远端侧形成伞按钮。所述管在该 处仅可以是圆形的并且内部是中空的,以通过导线更好地引导所述伞系统,或被熔接到塞 子以便避免锋利的边缘。所述单个的带的长度每个均可以是相同长度的,沿整个管的长度 定位或者每个均略微交错地平行或倾斜于所述管的纵轴线。所述带的长度可以是沿所述管 的纵向但是也可以具有变化的多个长度。对于处于第一状态下所述管的所有带的长度,它适用于最大带长度乘以带的数量 η的乘积应该相当于相应的伞直径的至少3. 2倍至9倍,优选地3. 3倍至5倍。因此,所述两个伞部之间的所述中间件内的所述带的数量以及所述带的长度应该 小于在具有最大伞直径的区域内带的数量和长度。如果在某些伞的段中需要更大的刚性,则可以提供更宽的带或双带。如果需要更 小刚性的单个的伞的段,如在单个的伞的外部区域中,则通过利用提供附加的凹部、现场磨 削或强化电解抛光来去除材料,可以实现所述更小刚性的伞的段。所述单个的带可以沿它 们的行进具有变化的长度,所述单个的带可以是直的、可以略微弯曲或可以是S形的。另 外,它们可以被装备凹槽或环以便于缝合伞材料。由于更多的带以及带的更大宽度,为减轻周围织物而作用于缺损边缘的力可以被 保持到最小值。然而,和现有技术的装置形成对比,由于所述装置的自动定心,也可以利用 与理想情况相比太大或太小的装置以足够的可靠性关闭缺损。如在也用于保持血管打开的血管支架的情况下,所述单个的带之间的连接元件可 以具有不同形状并且可以是X形的、H形的、C形的或弯曲形的。处于膨胀的第二状态的所述单个的带应该优选地相应共同地形成大致平行四边 形、菱形或六边形,该大致平行四边形、菱形或六边形每个均在顶点连接至下一个平行四边 形或下一个菱形,以便在错误定位的情况下便于所述伞系统在所述插入导管中恢复,而没 有伞部钩到所述插入导管内。在由弯曲的带制成多边形或栅格形结构的情况下,所述单个 的带两侧上的在两个连接点之间的总长度每个均应该是相等的。只有这样它们才允许单个7的栅格段最优地折叠在一起。在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伞系统在第二状态下具有M形轮廓。所述两个伞 结构之间的所述中间件内的支架区域也可以与弹性元件相连接,以便更好地跟随中隔壁的 搏动壁厚变化或者以便平衡变化的伞角度,而不会如在利用其他伞系统来关闭卵圆孔未闭 (PFO)的情况中更常见的那样使得一个伞部从中隔壁突出。所述两个伞部之间的所述中间件的所述支架区域也可以仅由成螺旋形定位的带 组成,所述成螺旋形定位的带根据缺损直径不同地调整它们自身,使得在从植入导管中的 细长状态转变到膨胀状态期间发生旋转运动,其中所述成螺旋形定位的带从纵轴线沿径向 向外移动,并且这样做时,所述螺旋形定位的带在待关闭的开口的边缘处弹性地支撑它们 自己。所述两个伞部可以相互接近直到它们由于这种转动而接触。因此,实现在待关闭的 所述开口内的定中心支承以及位于覆盖该开口的织物的两侧的装置的形状配合。特别有利 的是,所述两个外伞结构尺寸近似相等,当从上观察时呈圆形,并且在侧视图中平直地且邻 近于缺损壁放置。例如当在缺损和瓣膜结构之间存在非常小的空间的情况下关闭膜周部室间隔缺 损时,当从顶部观察时两侧的替代性的横向椭圆的伞形是个优势,在任何情况伞都不应接 触所述瓣膜结构,因为存在由于长期的应力而导致瓣膜穿孔的危险。在横向椭圆形或四边 形伞的情况下,有利的是在所述伞的边缘,大约在下边缘处具有处于限定位置的不透射线 标记,以在植入期间定向伞的位置。所述伞结构优选地由管构成。所述管可以由任何弹簧弹性的医学上相容的材料制 成,例如可以由外科用钢和具有弹性的钴铬合金或诸如镁合金或亚铁合金的可吸收金属组 成,或者包括可吸收的合成材料,诸如具有弹性的polyglactidebolygalactid)或聚二氧 六环酮。然而,诸如镍钛金属互化物的具有形状记忆的镍钛合金是优选的。例如通过特殊 的热处理可以实现和/或设定变形或弹簧效应。特别地包括具有形状记忆的合成材料。呈现管状的在端部连接的线或更好的软线或编织线也可以代替管被至少使用一 次。所述线的横截面可以是例如圆的、椭圆的、半圆的、方形的或矩形的,并且也可以沿线的 长度变化。另选地,也可以使用具有相应的弹性性能的合成材料,尤其是在元件由主管形成 的情况下,提供所述合成材料。如有需要,线形元件可以被缠绕钼丝或金丝或钨丝,或者可 以设有钼环或金环以便提高X射线对比度。如果伞元件由结合的软线或编织线构成,则特 别有利的是将单个的钼或金丝加工到所述软线或编织线中以便提高射线不透性。所述伞部 的所述单个的线元件可以借助于套筒或环或铆钉由缝合线、绷带、交织,与邻近的所述线元 件横向地相连接。在相互缝合的伞部的情况下,如果所述单个的伞带包含环或孔以便于缝 合,则是有利的。固定于所述单个的伞的周边处的环也可以便于多个所述单个的伞部的结 合。使用扭绞的或编织的多根线或软线可以特别地减少破损敏感性并且提高柔性。 包括编织线的所述伞或伞部例如可以由梭结花边技术的任何一种方法制成,但 是,尤其是在简单设计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编织机机械地制造。为了提高生物相容性,所述伞结构也可以涂上类似DLC(类金刚石碳)的物质、涂 上促进结合的物质或者涂上抗生素层或血栓形成层。为了密封伞或双伞,所述装置可以在一侧,然而优选地在两侧设有膜、编织物、针织物、薄膜或其他适合植入的纺织品。所述膜可以由例如聚酯、PTFE、PVDF、聚安酯、尼龙或 可吸收材料(诸如polyglactide、纤维素或聚对二氧六环酮)组成,或者由镍钛金属互化物 或者可吸收或不可吸收的其他材料的细的交织线或编织线组成,或者由上述材料的合成化 合物组成。所述膜可以被缝合、编织在第二膜中、粘在第二膜上,粘至第二膜,或者熔接在其 上。当利用线股(wire strands)时,所应用的由聚酯、尼龙、可吸收缝合材料、纤维素 或PFTE制成的线或纤维可以提高用于缺损关闭的所述伞结构的致血栓性。当从上看处于植入状态的所述装置时,在大量带位于向外出的管的周边上的情况 下,根据所述带的数量和结构,所述单个的伞的外部形状相应地可以是三角形、四边形(例 如正方形、矩形或菱形)、多边形、星形或连续形状(例如圆形、椭圆形或半圆形)。为了关闭心房间隔缺损(ASD),所述植入导管例如在间隔缺损以上从股静脉穿过 右前庭被导入左前庭。其后,通过插入所述装置并且缩回植入导管,在右前庭中将前伞部缓 慢地重新配置。几乎平行于位于左前庭的壁处的缺损的前伞部确保安全的伞配合并且在缩 回期间防止该伞部滑脱。植入导管因此有利地设有使得该植入导管垂直于所述中隔壁站立 的曲率。以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前伞错误定位在隔膜错误的一侧。为了植入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装置,首先必须将所述装置 插入导管,为此目的该装置必须是细长的。通过在前端和后端延长所述装置进行拉长。随 后必须通过冲洗所述伞系统来除去气泡。将细长的装置插入导管。当在目标位置处将所述 装置推出时,所述装置在第二状态下将自己在缺损中重新配置。所述伞结构的设计导致所述装置在关闭缺损期间自己定中心,这相对于现有技术 的关闭装置是个非常大的优势。用于精确定位的重新定位器具的设计类似于所用的引入辅助器(EinfUhrhilfe) 的重新定位机构的类型,该重新定位器具可以设置在所述装置的一侧,优选地设置在接头 处。所述重新定位机构应该在中间在中心起作用而不是在所述伞的外颈或边缘处起作用, 以使得在除去所述重新定位机构之后该伞优选地可以通过捕获环被拉回到所述植入导管 内。如果所述装置在第一状态下包括管状线或软线,则有利的是将所述管状线或软线 分别安装在两个环形毛细管之间的两端处并且通过缝合、粘附、软焊或熔接以形状配合方 式结合所述管状线或软线。另一个毛细管因而可以是所述重新定位机构的一部分。使用软 线的很大的优点是在第二状态下在具有较大曲率的位置处成型力相当小,并且因此,如在 从金属管上切下的设计的情况中的断线或断带的危险相当小的。借助于穿过所有内环的圆周细丝被一起保持在环状结构中的环也可以固定于内 部的带处,而代替固定于内管、套筒或环。所述单个的伞部也可以相互抵靠较平直地平放并且更好地避免在由于心脏收缩 产生的长期应力的情况下而断线。当使用线股时,单个的线丝的破损对于总的结构的相互 作用就像不存在一样。 所述重新定位器具可以呈球形状,所述球例如与抓住该球的呈改型的活检钳形状 的引入辅助器相配合。所述重新定位装置的其他可能的设计例如是用于特定夹紧装置的环,钩,丝线或者通过切割器具或通过激光能热分解来分隔的塑料连接器,具有环的双丝,螺管接头,粘合 接头以及可以通过电解被释放的软焊接头,或者优选地仅在去除内部的线之后可以被释放 的联接器。便于利用捕获环捕获伞端的凹槽因此可以作为该伞系统的另外的安全方面,被 加工到伞侧的联接部,使得即使在最终放弃之后,所述伞也可以通过导管技术被再次固定。 因而,伞也可以在外周处安装有外环,周边的丝被引导通过所述外环,所述丝利用 其两端通过插入导管被引导,并且允许将伞上紧和折叠起来。根据发明所述的装置于是可 以被重新定位,并且有利地在错误定位的情况下可以被拉回插入导管,并且如果需要可以 被重新定位。本实施方式可适用于编织的变型以及切割的变型。所述切割的变型还特别应用于隧道形植入物,由生物材料、可吸收材料支撑的或 由线网制成的瓣膜结构被缝合到该隧道形植入物内。试验定位的可能性提供了很大的安全 优势,这有助于在具有深远影响的后果的并发症的情况下避免可能的栓塞和外科手术。在所述线框的相对端,在相应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所述线形元件利用例如球、具 有或不具有环的线材扭转件,通过软焊、熔接、粘附、缠绕、缝合,通过丝,借助于套筒、通过 环或圈,而简单地相互连接。然而,如果需要,也可以提供诸如环的第二重新定位装置,例如 通过该第二重新定位装置容纳用于“线上技术(Over-the-Wire-Technik)”的导线。所述装 置因此由线引导并且因而可以被更安全地定位并且即使在断开之后也可以被简单地再次 去除以及干预。线导轨仅在完全正确安置所述双伞之后在最后的步骤中被再次除去。所述 线形元件不必直接相互连接并且也可以通过例如伞的织物或通过缝合线被间接连接。这里 优点是位于隔膜的一侧上的第二伞部的重新配置缓慢发生以便避免所述装置的突然的张 力释放。在根据发明所述的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由具有在侧视图中较宽的中 间件的不相等尺寸的两个伞部组成,或者由伞部和塞子的组合组成,或者由具有或不具有 织物覆盖物以使得在功能上形成例如用于左心房的封闭塞的球外形组成。为了关闭心房间隔缺损,具有大致圆柱形中间件和两个外伞的伞形是有利的,其 中所述大致圆柱形中间件具有缺损的直径。所述外伞形因而也可以被设计为椭圆形以保护 邻近的瓣膜结构。位于所述伞的上边缘或下边缘的特别不透射线标记环因而将在植入的情 况下便于密封系统的定位监控。根据待关闭的缺损,所述圆柱形中间件也可以设计成倾斜 的,以便形成使得整体上不对称的伞。环可以定位于近端伞和/或远端伞的外边缘,其中所述单个的伞部可以通过具有 线或丝的缝合线连接至所述环。在其中单个的扁平的伞部可以利用缝合线连接的本实施方 式的情况下,也有益的是从薄板切出或冲压出所述单个的扁平的伞部,用合成板制造所述 伞部,或用合成材料压铸所述扁平的伞部。在根据发明所述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由不具有织物覆盖物的两 个元件组成,该两个元件当从侧面看时是圆锥形的,使得在功能上形成腔静脉伞,通过该腔 静脉伞可以拦截血栓块以便避免肺栓塞。在本实施方式中,有利的是将小的钩固定在所述 伞的侧面以改进腔静脉中的紧固。该伞也可以以形状配合方式连接至作为暂时过滤器的导 线以更好地进行位置校正。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仅位于所述导线的尖端的所述前伞部被微孔膜覆盖。所述 下伞部则优选地由2-6个直的带组成。孔径大小应该等于大约0.01mm。本实施方式中的所述伞系统因而起与介入措施结合的栓塞保护器作用或者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内窥镜手 术的情况下起“废物收集器”的作用。如果根据发明所述的装置被设计为在第二状态下为圆柱体,则所述装置在另一个 实施方式中充当塞子。重新定位部因此可以被有利地沉入所述伞内以便在另外的导管应用 的情况下不会不经意地钩住自己。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发明 所述的装置可以在两侧设有重新定位机构。这尤 其对尺寸不同的伞的植入是个优点,使得与解剖条件相对应,每个伞均可以被从静脉侧以 及从动脉侧安全地植入。而且,所述伞部每个均可以在循环程序的情况下在缺损壁处从缺 损的两侧缓慢地重新配置。在根据发明所述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对于其中缺损不被完全关闭并且希 望限定的剩余流量通过所述缺损的情况,一个或两个伞可以分别具有在所述带和所述伞膜 之间的具有限定直径的孔。具有限定内腔的塞子也可以在血管的情况下用于流量减少。如 果需要,瓣膜结构也可以结合在该内腔中以便防止回流。这些另选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材料相同的材料。仅在第 二状态下才将横向形状设计为不同的。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装置的伞架可以被呈双伞形式的织物、网或箔完全覆盖,或仅 所述伞部中的一个可以在里面和/或在外面被覆盖。而且,所述伞的部分可以被供给抗血 栓丝或者整个所述伞架可以被嵌入泡沫材料。可以使用的材料例如是PETP (聚对苯二甲 酸乙二醇酯,例如Dacron )、聚酰胺(例如,尼龙)、PTFE (聚四氟乙烯,例如Teflon )、蚕 丝、脱氧纤维素、可吸收塑料(例如polyglactide、聚二氧六环酮(例如PDS )以及织物、 多微孔聚氨酯箔、由最细的钢丝或镍钛金属互化物丝制成的柔性金属丝网或上述材料的结 合。例如聚氨酯泡沫和聚乙烯泡沫(例如Ivalon )适于泡沫材料嵌入。织物覆盖物可以 通过缝合、缠绕、压力成型、粘附、熔接、软焊、收缩配合或浸渍涂布利用固定至所述带或连 接点的环紧固至所述伞架。如果所述伞架由松散编织的线股制成,则所述织物覆盖物通过 将由单个的线形成的软线的接头搭缝而被简单地紧固。在编织带的情况下分区中和相邻的 带编织在一起是有利的,为此也可以提供编入的环。线股的总厚度等于0. 01-0. 06mm,优选地0. 02-0. 35mm。最小的植入导管直径等于 3-9F(l-3mm)。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可以用来关闭例如心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 (VSD)、动脉导管未闭(PDA)或者动静脉畸形,其中包括位于两端的连接的线形或股形元件 的实施方式特别适合于关闭大的PDA、VSD以及动静脉畸形。还可以发现具体实施方式
中的 腔静脉应用以拦截血栓块或者用作用于流量减少的可植入定位塞或具有限定内腔的瓣阀, 在该情况下所述重新定位装置的横向固定是有利的。现在将通过多个图解来说明本发明。应理解,在可能且有利的情况下,各个元件和 实施方式也可以分别相互结合。


图1示出具有植入物的本发明的管状实施方式的侧视图,该植入物具有拉长状态 下长度分别相等的带;
图Ia示出缝管的一部分放大视图;图2和3示出当被从导管推出时并且在随后的断开期间作为双伞的根据图1的实 施方式的植入物工作的方式;图2示出在导管中的具有部分重新配置的双伞的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3示出具有分离的完全重新装配的双伞的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该双 伞具有直径大小分别相等的近端伞和远端伞,近端伞和远端伞具有狭窄的中间件;图4是根据图3的具有长度相等的带的处于重新配置状态的前伞部的前视图;图5示出具有根据图1的完全重新配置的双伞的另一个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具 有较宽的中间件和大的近端伞以及较小的远端伞;图6是处于重新配置状态的根据图5的前伞部的前视图,该前伞部具有与各自的 伞直径对应的、长度部分不同的带;图7a_g示出根据图1或5的管状实施方式的不同形状的带的俯视图;图8a_g又示出具有孔或凹槽的带的不同设计可能性;图9a_g示出单个的带之间的连接元件的不同设计可能性;图lOa-g示出单个的带之间连接元件的更多的不同设计可能性;图11是具有双伞的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该双伞具有曲面的中间件;图12是具有后伞部和圆锥形中间件的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13是具有后伞部和圆柱形中间件的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14是具有双伞的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该双伞具有圆柱形中间件;图15是具有双伞的根据图14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该双伞具有斜的圆柱形中间 件;图16是具有圆柱形伞结构的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的 侧视图;图17是具有在前面的球外形、圆柱形中间件以及远端伞的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的 侧视图;图18是具有球形伞结构的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19是具有无前尖端的球形外形的根据图18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20示出具有双锥形、没有前尖端以及具有沉入连接件(sunk in connector)的 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的横截面;图21示出具有双球外形并且具有圆柱形中间件的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的横截 面;图22示出具有限流器形状的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的横截面;图23示出具有如阀支承框架的圆柱形外形的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的横截面;图24示出具有带钩的圆锥和圆柱部分的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的横截面;图25是具有双锥形和圆柱形部的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26示出具有不同长度的带的处于重新配置状态的根据图1的前伞部的前视图, 该带用多个单根线编织或缠绕而成;图27示出具有长度相等的缠绕的带的处于重新配置状态的根据图1的前伞部的 前视图;图28a_g示出根据图26或图27的实施方式的编织的、缠绕的或股形的带的不同实施方式; 图29a_f示出单个的缠绕的带或编织的带之间的连接元件的不同设计可能性;图30a_f示出单个的缠绕的带或编织的带之间的连接元件的更多的不同设计可 能性;图31/图32是具有联接器的根据图1的植入物断开的侧视图;图33/图34是利用悬带的植入物断开的侧视图;图35/图36是具有螺管接头的植入物断开的侧视图;图37/图38是利用镊子的植入物断开的侧视图;图39/图40是利用夹子的植入物断开的侧视图;图41示出夹子的侧视图和前视图;图42是已经通过缝合连接的植入物的侧视图;图43/图44示出具有与反线(Gegendraht)结合的悬带的植入物断开的侧视图;图45示出已从具有带的管切下的伞的俯视图,该带在外周倾斜地延伸以便减小 张力;图46示出具有带的处于第一状态的管的分割区段,该带倾斜地平行延伸以便减 小张力;图47示出具有带的管部分,该带在中间件中倾斜地平行延伸以自动定心;图48是由金属软线编成的伞俯视图,其中中心菱形由环和线连接;图49/图50是瓣膜结构的图23中的实施方式的可重新定位的变型。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更详细地描述各个图例。图1示出在第一拉长状态下呈缝管2形式的根据发明的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侧视 图。在植入物1的该设计中,所有的带16分别具有相等长度。较宽的带位于近端件4 处,并且较窄的带16位于周边处以便减小在热重铸之后处于第二状态的在具有较大曲率 的区域中的植入物1的刚性。植入物联接器7位于远端处。图Ia示出管2的一部分的放大图,该部分与具有尺寸相等的带16的支架的情况 一样是狭缝,该带16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X形连接元件26分别交替地相互横向连接。相 互平行延伸的带16分别形成(管)段。图2示出具有在插入导管12外面的完全重新配置的近端伞5的植入物1的侧视 图。在插入导管12中被拉长的植入物1通过该植入物的植入物联接器7在远端被钩入推 动器联接器10内并且被内部导线11紧固至推动器9。插入导管12在近端具有标记环13。图3示出在具有双伞3的实施方式中的根据图1的分离的植入物1的侧视图,在 该双伞中近端伞5和远端伞6均具有各自的相同大小的直径。狭窄的中间件14位于两个 伞之间。用于对缺损的关闭进行改进的膜15位于近端伞5和远端伞6中。推动器联接器 10位于插入导管12外部。通过在推动器9内缩回导线11使具有植入物联接器7的植入物 1与推动器9分离。标记环13位于插入导管12的端部。图4示出呈双伞形状的根据图3的植入物1的前视图,该双伞由管制成,该管在所示实施方式中通过热处理被开缝32次。近端伞和远端伞的前部和后部每个均由位于周边的32个带构成。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伞的宽度分别包括7个带的长度。用于呈双伞3 形状的该植入物1的缝管2的所需的总长因此总计为带的7次折叠长度的4倍,相当于单 个的带的长度+近端件4的长度+用于具有植入物联接器7的远端的长度+中间件14的 28倍。在具有长度分别相同的带16的本实施方式中,用于伞部的带在它们之间形成四 边菱形。为了提高在近端件4和植入物联接器7处具有大成型力的区域中的柔性,单个的 带的宽度或刚性可以通过纵向孔被减小,壁厚可以通过电解抛光而变薄,或者带的数量可 以被减少。为了提高双伞的柔性和弹簧特性,还有利的是减小单个的连接元件的宽度或通 过结构措施减小壁厚。图5示出如具有直径不相等的近端伞和远端伞的双伞3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根 据图1的植入物1的侧视图。本实施方式中近端伞5具有比远端伞6大的直径。宽的中间 件14位于它们之间。用于更好地关闭缺损的膜15位于近端伞5中。图6是根据图5的双伞的前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它也由32次折叠的缝管制成。 近端伞和远端伞的前部和后部在周边处分别由32个带形成,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伞宽度 分别包括8个带长度。在具有分别不同的长度的带16的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根据距具有近端件4的伞 的中心的距离,在伞部的情况下使用的带16在它们之间形成六边形。图7a_g分别示出具有不变宽度、具有锥形逐渐缩小宽度(7b)、在中央部中具有锥 形增厚17(7c)、在中央部中具有带的宽度的减小(7d)、具有弯曲(7e)、具有S形弯曲(7f) 以及具有倾斜段(7g)的带16的设计。图8a_g分别示出如下的带16的设计具有相同宽度和4个环;具有连续纵狭槽 (8b);具有3个纵向狭槽(8c);具有环分别位于其中的4个扩大部(8d);具有环分别位于 其中的2个收缩部(8d);具有2个收缩部,该2个收缩部具有位于其之间的扩大部,3个环 位于该扩大部中(8e);具有两个收缩部,该两个收缩部与图8e的情况相同具有夹在中间的 扩大部(8f);以及如图8d具有4个扩大部,但没有环(Sg)。图9a_g分别示出具有宽的带16的两个窄的带的连接元件;具有宽的带16的两 个窄的带的连接元件、其中窄的带的横向弯曲由位于两侧的凹槽减轻(%);具有第三个相 等的窄的带的在两个窄的带之间的叉形连接元件(9c);具有相等的窄的第三带的在两个 窄的带之间的C形连接元件(9d);具有第四个相等的窄的带的在三个窄的带之间的叉形 连接元件(9e);具有相等的窄的第五个带的在四个窄的带之间的枝状大烛台形连接元件 Of);以及具有相等的窄的第七个带16的在四个窄的带之间的三折叉形连接元件,其中在 两个单个的带因此再次连接至叉形连接元件之前,四个窄的带首先成对地相互连接(9g)。图lOa-g示出分别成对定位的带之间的H形连接元件;分别成对定位的带之间 的X形连接元件,其中带的横向弯曲由位于两侧的凹槽促进(IOb);由具有中间短带的彼此 相对平放的两个C形连接元件构成的连接元件(IOc);分别成对定位的两个带之间的弯曲 的连接元件(IOd);分别成对定位的两个带之间的S形连接元件(IOe);包括位于其间的短 的直的带的在两个相对的枝状大烛台形连接元件之间的连接元件(IOf);以及连接元件的 另一个实施方式,该连接元件由两个相对的叉形连接元件组成,该叉形连接元件分别具有四个带,一个环位于该两个叉形连接元件之间(IOg)。图11至24示出根据发明的植入物的不同实施方式的侧视图/轮廓。图11是在如具有弯曲的中间件的双伞的设计中的根据图1的植入物1的侧视图。 近端伞和远端伞每个均具有内膜并且每个均是相同大小的。近端件和植入物联接器分别制 成中空的,并且因此允许如图2通过内部导线植入。图12示出根据图1的植入物1的侧视图,该植入物1已利用热处理构形为球形伞 结构,带有具有内膜的远端伞。植入物联接器位于远端伞的中央。近端件在植入物的前面 中心定位。图13是具有远端伞和圆柱形中间件的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该远端伞具 有内膜。植入物联接器位于远端伞的中央。近端件在植入物的前面中心定位。图14示出在如具有圆柱形中间件的双伞的实施方式中的根据图1的植入物1的 侧视图。近端伞和远端伞分别均具有内膜并且每个均是相同大小的。植入物联接器位于远 端伞的中央。近端件在植入物的前面中心定位。图15示出如图14的、但是具有斜的圆柱形中间件双伞的侧视图。近端伞和远端 伞分别均具有内膜并且每个均是相同大小的。植入物联接器位于远端伞的中央。近端件在 植入物的前面中心定位。由于斜的中间件,植入物联接器的虚轴与倾斜相对应地相对于近 端件横向偏移。图16是具有圆柱形伞结构的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植入物联接器位于 远端伞的中央。近端件在植入物的前面中心定位。远离内膜,沟槽也贯穿植入物以便例如 允许剩余的血液流过该沟槽。图17示出根据图1的植入物1的侧视图,示出具有近端球形伞结构、圆柱形中间 件以及带内膜的远端伞的呈双伞形状的植入物的侧视图。植入物联接器位于远端伞的中 央。近端件在植入物的前面中心定位。图18示出具有球形伞结构和两个内膜的根据图1的植入物1的侧视图。植入物 联接器位于远端伞的中央。近端件在植入物的前面中心定位。图19是根据图18的另一个球形伞结构的侧视图,该伞结构具有内膜,然而具有位 于球形伞结构中的内植入物联接器以便降低损伤的风险。然而,仅一个开口 38接近球形伞 结构的中心定位而没有用来接收导线的近端件。图20示出呈具有双锥形伞结构的双伞形状的根据图1的植入物的实施方式的横 截面,该双锥形伞结构具有较小的近端伞和带内膜的较大的远端伞。植入物联接器位于远 端伞的中央。近端件在植入物的前面中心定位。图21是呈具有近端较小球形伞结构和带内膜的远端较大球形伞结构的双伞形状 的根据图1的植入物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横截面。植入物联接器位于远端伞的中央。近端 件在植入物的前面中心定位。图22是具有通过其减小血管中的流量的双锥形伞结构的根据图1的具有内中空 设计的植入物1的横截面。在植入物的本设计的情况下,近端件和远端植入物联接器优选 地接近于血管壁横向定位以便不另外地阻止血液流动。图23示出根据图1的圆柱形伞结构的横截面,该圆柱形伞结构内部是中空的,并 且其中作为血管中阀的替代品的阀支承结构沿植入物1的纵向在这里利用四个缝结点缝入。在植 入物的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植入物联接器7优选地分别近端和远端地横向定位, 以便根据希望的阀功能和流向便于从两侧植入。图24示出如具有近端圆锥形伞结构、圆柱形中间件的所谓的腔静脉伞的根据图1 的临时植入物1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横截面,其中用于紧固的横向钩可以定位于圆柱形中 间件处。内植入物联接器位于远端。具有凹槽的植入物联接器23也位于近端,以便于利用 捕获环对临时植入物进行近端介入恢复。图25是具有圆锥形伞结构和圆柱形部的根据图1的呈“保护装置”形式的临时植 入物1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该圆柱形部在近端由微穿孔膜覆盖在外面,以便例如中途阻 止小栓塞。植入物1因而应该位于邻近于血管壁的位置。圆柱形中间件34通过直的带16连接至植入物联接器7。然而它们未被膜所覆盖。 如果需要,该保护装置也可以稳固地固定至引入辅助器。图26示出具有近端伞5的前侧的图示的呈双伞3形状的植入物1的实施方式的近 端图。在根据发明的本变型的情况下,整个植入物包括已由多个单根线编成或缠绕成的不 同长度的带。在近端伞5中心的编织的带或缠绕的带16与位于近端件4的套筒结合。本 实施方式中伞的宽度由相应的4个带16的总长度形成。关于这一点,八个不透射线的标记 固定在近端伞的外边缘以便通过X射线控制来简化伞的定位。环21也可以位于近端伞和 远端伞的外边缘,通过该环21单个的伞部可以通过丝或线连接至缝合线56。在其中单个的 扁平的伞部通过缝合线连接的实施方式中,还有利的是从薄片上切掉或冲切单个的扁平的 伞部,用塑料片制造该扁平的伞部或者由塑料注射模塑该扁平的伞部。图27是具有近端伞5的前侧的图示的如图4的呈双伞3形状的植入物1的实施 方式的前视图。然而,在根据发明的本变型中,整个植入物包括已经用多个单根线编成或缠 绕成的相同长度的带16。在近端伞5的中心,编织的带或缠绕的带16与近端件4的套筒 44相连接。本实施方式中伞的宽度相应地由7个带16的总长度形成。图28a_g示出各种带16,该带由这样的线组成在简单的实施方式中由编织线组 成(28a);由多个单根线的缠绕线股组成,其中尤其有利的是用不透射线材料来制造线股 中的至少一个单根线(28b);由相互缠绕的两个单个线组成(28c);由相互绞合的具有纵向 狭槽的两个单根线组成(28d);由相互缠绕从而形成两个环的两个单根线组成(28e);由如 图28e的相互缠绕的两个单根线组成,其中,然而设计多个纵向缝代替环(28f);以及由具 有两个横向环的两个编织线组成(28g)。图29a_f示出呈简便形式的两个单根线之间的绕接连接(29a);两个单根线之间 的长绕接连接(29b);与图29b的情况一样两个单根线之间的长绕接连接,然而形成血栓的 缝线也编入该绕接连接(29c);通过两个绕接连接分别连接至两个单根线的带的编织连接 (29d);在每个均是同样宽的三个带之间的编织连接(29e);以及在同样宽的两个带和其宽 度成圆锥形逐渐减少的第三个带之间的编织连接(29f)。图30a_f示出四个单根线之间的节点连接(30a);四个同样宽的编织带之间的编 织连接(30b);具有锁紧套的两个线股之间的连接(塑料线也可以代替线股使用)(30c),具 有包装材料的两个线股之间的连接(30d);编织线的两个带之间的铆接(在由单丝或复丝 塑料制成的带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带交叉地熔接在一起)(30e);以及如图28g具有环的编 织线的两个带之间的缝合(30f)。
图31示出用于将植入物通过插入导管12植入的程序的侧视图。为此,具有植入 物联接器7的细长的植入物1被钩入推动器连接器10中并且被内导线紧固。植入物1因 此可逆地连接至推动器9。细长的植入物1由具有推动器9的导线11推动并且在离开插入 导管12时首先将自己部分地重新配置成近端伞5。当在错误定位的情况下将植入物1的重 新配置部缩回到插入导管12内时,位于插入导管12的近端的内标记环13充当支点。也便 于利用X射线控制来定向。在进一步使推动器前进时,远端伞也被完全重新配置在插入导 管外。
图32是根据图31的植入物1的分离的侧视图。推动器连接器10必须定位在插 入导管12外。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将导线11缩回到推动器9内而使具有植入物联接器10 的植入物1在推动器9的近端处与推动器连接器10永久分离。位于插入导管12端部的标 记环13便于通过射线照相术进行位置控制。图33是通过拉紧(参照箭头)引入辅助器而被紧固于悬带57的植入物1的侧视 图。为了紧固,悬带的头51因此抓住钩58或在植入物1的远端处与植入物联接器7的凹 槽23接合。图34示出位于钩形植入物联接器的远端处的具有钩58的分离的植入物1的侧视 图。通过使悬带57在引入辅助器65中前进,被拉紧的悬带被从引入辅助器中释放从而释 放植入物。长的双线也可以作为悬带的另选而用作悬带的替代物。图35示出在植入物1和长线股48之间的螺管接头的侧视图,该植入物1在远端 具有套管并且该长线股48在近端具有螺纹59。被紧固至线股48的植入物1被抽出插入导 管12。位于插入导管12的标记环13便于通过射线照相术进行位置控制。图36是在其远端具有套管60的分离的植入物1的侧视图。具有螺纹59的线股 48通过逆时针方向旋转被从植入物1的套管60拧出从而释放植入物。线股48随后被拉回 到插入导管12内。内标记环13位于插入导管12的端部。图37是这样的植入物1的侧视图,该植入物1利用镊子连接并且在该植入物的远 端具有将被长的镊子61抓住的连接球62。镊子61与紧固的植入物1 一起被推出插入导管 12之外。位于插入导管12的端部的标记环13便于通过射线照相术进行位置控制。图38示出利用镊子断开植入物1的侧视图。通过打开镊子61,连接球62在植入 物的远端处被释放。内标记环13位于插入导管12的端部。图39是这样的植入物1的侧视图,该植入物1利用夹子连接并且在该植入物的远 端处具有夹持螺钉(grip screw) 64,该螺钉63由长的夹子63的夹爪稳固地保持。通过围 绕夹爪的引入辅助器65来防止夹子63的两个夹爪67打开。图40示出利用夹子断开植入物1的侧视图,通过使夹子63在引入辅助器65中前 进,由于材料有关的复位力,夹爪67可以在离开引入辅助器65之后打开并且再次释放植入 物1的夹持螺钉。图41示出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具有两个夹爪67的夹子63的侧视图和前视图。图42是通过缝合来连接的植入物1的侧视图。在其远端具有夹持螺钉64的植入 物1因此通过拉紧位于引入辅助器64处的双线50而被紧固于两根线。通过将线50抽出 插入导管12,可以在抽出一半的线长之后释放植入物1。图43是连接至与反线66结合的悬带57的植入物1的侧视图。通过使反线成环,将植入物1紧固至拉紧的悬带57,其中该植入物1具有位于远端的夹持螺钉64,该拉紧的 悬带57穿过夹持螺钉64与两根线一起行进。悬带57和反线被引导通过引入辅助器65并 且被穿过插 入导管12推动,直到植入物1位于插入导管12外。位于插入导管12的端部的 标记环13便于利用射线照相术进行位置控制。图44示出与结合反线66的悬带57分离的植入物1的侧视图。在检查植入物1 的正确定位之后,悬带57被略微向前穿过引入辅助器65推动,使得反线66的环圈松弛并 且然后反线66可以被拉回到引入辅助器65内。这样做时,悬带57滑出夹持螺钉64并且 再次释放植入物1。图45示出呈用具有多个狭缝的管制成的双伞的形状的根据图3的植入物的俯视 图。该伞由在多个菱形中结合的相同长度的多个带16构成。伞的远侧和近侧通过斜的带 70在外周区域中相互连接,导致伞的近侧和远侧沿这些斜的带70的长度相对于彼此偏移。 该设计导致伞的外周区域中的张力显著减小,并且因此减小破损的危险。图46示出处于未膨胀的第一状态下的用于根据图45的实施方式的缝管。管2具 有分配给管的单个的段的相等长度的多个带16。这些段中的一个段则具有带70,该带70 倾斜地平行延伸并且在膨胀时,使两个伞的半体相互抵靠发生扭转,并且因此减小张力。图47示出呈切开的和有狭缝的管2形状的另一个实施方式,该切开的和有狭缝的 管2分别具有带70,该带70在根据发明的装置1的中间件14中倾斜地平行延伸。倾斜地 平行延伸的单个的带70通过桥71分段地相互连接以便实现一定的稳定性。中间件位于根 据发明的装置的两个伞5和6之间,并且在斜带70的情况下相对容易地使该中间件匹配待 关闭的通道的尺寸。随后进行植入物的自动定心。图48是具有多个带16的编织的伞5的俯视图。在该情况下带具有不同长度。单 个的带通过末端定位的环和通过这些环被引导的线在中心被合并成圆形结构,这固定了该 圆形结构并且允许引入第一状态下的管2。单个的带16的表面结构允许很大的柔性并且防 止由于高弯曲载荷而发生的破裂以及疲劳破裂。图49示出图23的阀支承结构的另一个变型,其中带16另外在它们的靠近导管12 的位置处设有环72,线73通过环72被拉动。线73穿过导管12引导并且可以被治疗医生 用来将圆柱形结构拉在一起并且将圆柱形结构拉入导管12或拉入围绕导管12的更大的导 管。为了改进引入能力,近端带可以定位在不同高度从而能够交错引入。这种类型的设计 例如可以通过用激光束对倾斜切开的管进行切割来实现。缝入伞结构的阀78用生物相容的材料制成,并且从该阀本身考虑由这样的确定 材料制成,该材料必须确保该阀顺应伞结构的压缩/膨胀而不损失任何功能。图50示出关于重新定位的图49的变型。供线73被引导穿过的微导管12在另一 个导管74内延伸,该导管74在远端具有不透射线的标记75。为了重新定位植入物1,治疗 医生拉紧线73,导致植入物1被拉得接近于第一状态下的细长管的直径(图50b)。由于导 管12和74的反向运动,植入物1因此被拉入另一个导管74,并且可以以这种方式被移植或 重新定位(图50c)。应该理解,在图23、49以及50中显示的变型是已从切开的管获得的在空间上设计 的植入物的剖面图。单个的带的图示已被简化。也应当理解相应的植入物1也可以包括编 织结构。
应当理解在图解中讨论的单个的 设计和特征是实施例。除此之外,本发明包括来 自说明书的特征的每个有利的结合,这些结合属于权利要求1的基本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关闭人体或动物体中的缺损开口的自膨胀装置,特别是植入物,该装置在 第一状态下具有带狭缝段的细长管O)的形状,并且所述装置在第二状态下呈现较短的形 状,该较短的形状限定了具有较大横向扩张的至少一个敞开的或基本上关闭的中空结构 (3),其中所述管(2)的狭缝段形成单个的带(16),该单个的带(16)分别与邻近的带(16) 相连接,使得在所述第二状态下形成整体的网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分段地倾斜地 平行延伸以便减小张力和/或用于自动定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呈近端伞( 和远端伞(6)形 式的两个中空结构(3)。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单个线、多个 线或软线的相互连接的带(16)形成,该相互连接的带(16)在两端合并成环状或管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16)由扭绞的和/或编织的多个 线或多个狭缝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该装置呈网或织物的形式。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环04)位于所述带(16)处 并且/或者带(16)通过环0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1)由相互连接 的带(16)形成,所述相互连接的带(16)利用激光束切割从管制成。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装 置被设计成抵靠待关闭的所述开口的壁沿径向变形,使得所述装置可以将其自己支撑在所 述壁上并且可以在所述开口内大致中心地定位。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在侧视图中由至 少两个伞(5,6)组成,所述伞(5,6)分别具有自膨胀的中间件(14)。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状态下的所述中间件(14)具 有如下这样的带,所述带倾斜地平行延伸以自动定心并且可以在这些带之间分段地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从侧面观看时,所述装置呈塞子的形状。
1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在至少一端具有 联接器(7)。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器(7)被内部的导线(11)固定。
1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在所述第二状态 下具有利用连接元件由所述单个的带形成的菱形或六边形栅格结构。
1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结构(3,5,6)的 部分是从薄片或箔上切下的,并且单个的所述部分被缝在一起形成中空结构(6)。
1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完全或部分地由 形状记忆材料,特别是镍钛金属互化物组成。
1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在分区中由膜覆至ΓΤΠ ο
1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被设计成使得它 可以被移植/重新定位。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结构(3,5,6)在其外周的带处 具有供周边的丝被引导穿过的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关闭人体或动物体中的缺损开口的自膨胀装置,特别是植入物,所述装置在第一状态下具有细长管(2)的形状,所述细长管(2)具有开缝的段,并且所述装置在第二状态下具有较短形状,并且形成具有相当大的横向扩张的至少一个敞开的或基本上关闭的中空结构(3),其中所述管(2)的所述开缝的段形成单个的带(16),所述单个的带(16)每个均与邻近的带(16)相连接,使得在所述第二状态下获得整体的网状结构。
文档编号A61B17/12GK102046094SQ200980119088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6日
发明者马尔特·诺伊斯 申请人:马尔特·诺伊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