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线穿引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4317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线穿引器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缝线穿引器设备[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0002]本专利申请要求2011年12月12日提交的且题名为“SUTURE PASSER DEVICES AND METHODS (缝线穿引器设备和方法)”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第13/323,391号和2012年5月 2日提交的且题名为“SUTURE PASSER DEVICES AND METHODS (缝线穿引器设备和方法)” 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第13/462,773号的优先权。本专利申请还要求以下临时专利申请的 优先权:2011年5月6日提交的且题名为“MENISUS REPAIR(半月板修复)”的美国临时专 利申请第61/483,200号和2011年7月26日提交的且题名为“MENISUS REPAIR(半月板修 复)”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1/511,922号。[0003]引导引用方式合并[0004]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公开文件和专利申请全部引导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到如同 每个单独的公开文件或专利申请被具体地且单独地指示引导引用方式并入的程度。技术领域[0005]本文描述的方法、设备和系统可用于缝合组织,特别是难于接近的区域。具体地, 本文描述的是被构造以围绕要被缝合的目标组织使用的高度可操作的缝线穿引器。
背景技术
[0006]手术过程期间组织的缝合是耗时的且在难于接近身体区域和具有受限间隙的区 域例如被骨头部分包围或覆盖的区域上是特别具有挑战性的。对于很多手术过程来说,需 要在人身体上做出大的开口以暴露需要手术修复的区域。然而,在很多情形下,以此方式接 近组织是不期望的,增加了恢复时间并把病人暴露给了更大的感染风险。[0007]缝合器械(“缝线穿引器”或“缝合设备”)已经被开发以有助于接近并处理内部 身体区域,并且通常有助于医师修复组织。虽然这些设备可用于内窥镜和/或经由皮肤的 使用,但是这些设备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受限的操纵能力和要在身体的密集范围内操作,对 邻近结构的伤害风险,在引导缝合之前、期间和之后控制组织位置和/或状态的问题,以及 缝线穿引器可靠功能的问题。[0008]例如,内窥镜过程中使用的一些手术器械被其接近需要修复的人类身体区域的方 式所限制。具体地,器械可能不能用于接近在身体内很深位置的组织或器官,或者其在一定 程度上被妨碍。另外,很多器械被其夹持组织、施加缝线或收回缝针和缝线的方式所限制。 另外,很多器械对于使用来说是复杂的且昂贵的,这是因为需要很多的构件和/或子组件 以使其功能完备。缝合保持了很多手术的精致且耗时的方面,包括内窥镜进行的那些。[0009]例如,缝线穿引器的一些变体,例如授予Taylor的美国第7,377,926号中描述的 那些,具有在组织上打开和关闭的相对爪。一个,或者在一些变体中两个爪像剪刀一样打 开,因此组织可以被插在打开的爪之间。不幸地,这些设备在难于操纵身体区域的使用中不 能被恰当地定位,其中的身体区域例如为身体的关节,包括膝盖(例如半月板)和肩膀。[0010]半月板是纤维软骨的C形部分,其位于膝盖的横侧和中间侧上的股骨和胫骨的髁骨之间关节(例如膝盖)的周边方位。半月板的中间三分之二具有受限的血液供应,而周 边的三分之一典型地具有极好的血液供应。剧烈的外伤事故通常在年轻病人中导致半月板 撕裂,而退化撕裂在更老的病人中是更加普遍的,因为半月板随着年龄开始逐渐地脆化。典 型地,当半月板被损坏时,半月板的撕裂部分可以在关节内部以异常的形式移动,这可导致 疼痛或关节功能的丧失。早期的关节炎还可能因为这些撕裂而发生,这是由于因为撕裂半 月板组织的异常机械移动以及半月板冲击吸收性能的损失导致周围关节软骨的破坏。偶 尔,可能修复撕裂的半月板。虽然这可以引导关节内窥镜检查来完成,但是使用缝线的手术 修复已经被证明难于执行,这是因为区域难于到达的属性以及难以压缩且固定撕裂表面的 方式放置缝线。[0011]关节内窥镜检查包括将大约铅笔尺寸的光学纤维望远镜引导大约1/8英寸长的 切口插入到关节中。流体然后可以被插入到关节中以膨胀关节并允许在此关节内结构的显 像。从而,使用可以像1/10英寸这样小的小型器械检查结构并进行手术。[0012]图21A、21B和22阐示了在膝关节背景中半月板的解剖。如图22中所示,关节囊 区域(半月板的外边缘区域)被显像。血液从横向于半月板的半月板囊区域211中进入半 月板。典型的半月板具有平坦的底部(内表面或侧部)和凹状顶部(上表面或侧部),并且 外部剖面形状在一定程度上是三角形的。半月板的外边缘过渡到关节囊中。图23阐示形 成半月板的各种纤维。如图23中所示,存在沿着半月板的弯曲长度延伸的周向纤维,以及 径向纤维,和更加任意分布的网状网格纤维。由于这些纤维的相对定向和结构以及周向纤 维的优势,依赖于要进行的修复的类型,对于修复半月板来说,通过径向地(竖直地)缝合 比纵向或水平地缝合可能是有益的。[0013]例如,图24A-24E阐示了半月板的各种撕裂形式或伤害。撕裂可能是竖直的/纵向 的(图24A)、倾斜的(图24B)、退化的(图24C)、包括径向地退化、横向或径向的(图24D) 和水平的(图24E)。用于缝合或修复半月板的很多现有技术设备仅能够可靠地修复竖直 的/纵向的撕裂。这些设备不能典型地用于修复径向或水平的撕裂。而且,现有技术设备 的机构对于周围神经血管的结构和软骨表面具有闻的固有风险。实用新型内容[0014]因此,需要用于缝合组织的方法、设备和系统,其中的组织特别为包括关节(肩 膀、膝盖等)的难于接近的身体区域中的组织。特别地,提供在以其他方式不可接近的组 织区域内可以简单并可靠地实现并引导缝线的设备已经被证明是有用的。最后,有用的是 提供一种缝合设备,其允许要缝合的组织保持在可调节的爪内,因此其能够可预见地被缝 合,并以防止易脆的周围组织受到医源性伤害的方式完成。本文描述的方法、设备和系统可 以满足此需要。[0015]本发明涉及用于缝合包括撕裂半月板的组织的设备、系统和方法。一般地,本文描 述的是缝合设备,例如缝线穿引器,以及使用这些缝线穿引器接近并修复组织的方法,包括 缝合组织的方法。本文描述的设备和方法允许之前在手术过程期间不可能或不现实进行的 缝合并修复组织的方法。[0016]具体地,本文描述的缝线穿引器可以被构造使得组织穿透元件(组织穿透器、针, 等)被构造以当引导缝线时以近似S形的路径行进。例如,缝线穿引器可以被构造使得组织穿透器在缝线穿引器的第一爪构件内首先向远侧延伸,然后从其远端方向偏转以几乎垂直 于远端的方向行进并穿过缝线穿引器的嘴部(并经过保持在缝线穿引器嘴部中的组织); 组织穿透器然后被偏转以继续在第二爪构件内向远侧延伸并最终延伸出第二爪构件中的 远端开口。[0017]在一些变体中,本文描述的缝线穿引器还可被构造为双展开缝线穿引器,因为缝 线穿引器的组织接合区域包括形成在两个爪(第一爪构件和第二爪构件)之间面向远侧的 开口,并且每个爪构件以不同类型的(例如轴向的、平面的、排列的)运动独立地移动(展 开)。本文描述的很多设备还可以被称为夹持/滑动的缝线穿引器,因为通过改变第一爪构 件相对于该设备更加近端的长形本体区域的角度,第一爪构件用以夹持在组织上,并且第 二爪构件相对于该设备更加近端的长形本体区域轴向移动地滑动。[0018]因此,在很多本文描述的双展开缝线穿引器中,第一爪构件大体远离近端的长形 本体区域延伸;第一爪构件相对于近端的长形本体区域的角度是可调节的。这些双展开缝 线穿引器还具有第二爪构件,其可从接近于第一爪构件并且/或者接近于长形本体区域远 端的位置移动到远端位置以与第一爪构件一起形成面向远侧的爪开口。[0019]由于此新颖的爪移动,双展开缝线穿引器可被简单地接近,并围绕以在另外的传 统缝线穿引器中不可能的方式缝合的组织定位。通常,双展开缝线穿引器可引导调节第一 爪构件的角度定位在组织内,以有助于当该设备推进时避开非目标的组织,因此第一爪构 件邻近目标组织。第二爪构件然后可以远离近端位置延伸(例如引导轴向滑动、引导远端 地摆动,等),因此组织在第一和第二爪构件之间被保持在面向远侧的爪开口中。要缝合 的组织然后可以在第一和第二爪构件之间被固定地夹持(例如,引导调节第一爪构件的角 度),并且引导从第一或第二爪构件中的一个延伸组织穿透器、经过开口并穿过组织,缝线 可以在两者之间引导,以在相对的爪构件处放下或捡起缝线。组织穿透器然后可以被缩回 到容纳它的爪构件中。[0020]例如,本文描述的是放置缝线的关节内窥镜检查的方法。缝线然后可以全部以关 节内窥镜检查的方式放置。例如,两个或更少的切口可被做到身体中(例如膝盖、肩膀等), 并且相机和缝线穿引器可被置于膝盖内。在所有这些方法中,在将缝线穿引器的近端置于 组织区域中之前、期间或之后,引导独立地或连续地移动第一远端爪构件经过第一范围的 运动,缝线可以被放置。第二爪构件典型地接近于第一爪构件保持在缝线穿引器的更加近 端的长形本体区域内或者与其对准。定位缝合设备的远端之后,包括抵靠要被缝合的目标 组织的远端延伸的第一爪构件,第二爪构件可以被向远侧推动直到其相对于第一爪构件定 位。组织可被固定在第一和第二爪构件之间。通常,通过在不同于第一爪构件移动路径的 移动路径上移动第二爪构件可以将第二爪构件移动就位。例如,第一爪构件可以被铰接以 相对于设备的长形本体的角度移动,同时第二爪构件引导相对于设备的长形本体轴向地滑 动而向远侧延伸(并向近侧缩回)。[0021]例如,本文描述的是双展开缝线穿引器设备。在一些变体中,这些设备包括:长形 本体,其具有近端区域和远端区域;第一爪构件,其从长形本体的远端区域延伸并被构造用 于进行相对于长形本体的角运动;第二爪构件,其被构造以相对于长形本体轴向延伸,第二 爪构件被构造以当第二爪构件轴向延伸时与第一爪构件一起形成开口 ;以及组织穿透器, 其可展开地保持在第一或第二爪构件内,并被构造以当第一和第二爪构件形成开口时在第一和第二爪构件之间延伸和缩回来在第一和第二爪构件之间引导缝线。[0022]在一些变体中,第二爪构件可被包含在长形本体内;在其他变体中,其被保持在长 形本体的外部(例如邻近长形本体的外部固定)。长形本体可以是直的、弯曲的或可弯曲 的;在一些构造中,长形本体是管状的并像细长管一样延伸。通常,长形本体可具有任何适 当的剖面,包括圆形、椭圆形、方形、三角形或类似形状。长形本体的剖面可以是均匀的,或 其可以沿其长度变化。在一些变体中,长形本体可以朝远端更窄,这可能允许设备被插入到 各种身体区域中。[0023]通常,该设备可被构造使得当第一和第二爪构件完全向远侧展开时组织穿透器在 这二者之间延伸。在此构造中,其可被称为远端开口或具有面向远侧的开口。在一些变体 中,第一爪构件和第二爪构件被展开或可展开以形成面向远侧的开口,目标组织能够被定 位或保持在面向远侧的开口中。在一些变体中,弓I导邻近目标组织放置第一或第二爪构件 并在目标组织的相对侧上移动另一爪构件(例如第二或第一爪构件),形成于爪之间的远 端开口形成于目标组织周围。[0024]组织穿透器可以是任何适当的组织穿透构件。例如,组织穿透器可以是针或组织 穿透探针。组织穿透器可包括缝线接合区域,用于可释放地接合缝线。在一些变体中,缝线 接合区域是钩、按扣、夹具、夹持器、孔眼、狭缝或类似物。缝线接合区域可以定位在远端或 其附近,或者正好接近组织穿透器的远端。组织穿透器的远端可以是尖锐的(例如有尖顶 的、成斜角的,等)或者其可以是大体钝的。组织穿透器可以是金属、聚合物、合金、陶瓷、化 合物或其他材料。可以使用形状记忆或超弹性材料,包括超弹性合金(例如镍)。因而,如 提到的,该设备可包括位于组织穿透器远侧末端处或附近的缝线接合区域,其被构造以与 缝线接合。[0025]通常,仅仅当第一和第二爪构件被定位以形成组织被保持其间的开口时,组织穿 透器可在第一和第二爪构件之间延伸。在一些变体中,缝线穿引器包括防止或限制(例如 限制器)组织穿透器在第一和第二爪构件之间或超过其延伸的移动的锁或其他元件。[0026]操作其间,组织穿透器通常从第一或第二爪构件延伸,并穿过第一和第二爪构件 之间的开口(包括经过爪构件之间的所有组织),以与相对爪上的缝线夹持器接合。缝线夹 持器可以保持缝线,使得其能够被组织穿透器接合(抓住)。例如,在一些变体中,组织穿透 器延伸穿过第一和第二爪构件之间的开口,直到其与被相对的爪构件保持的缝线(例如, 缝线夹持器中的)接合;其后,组织穿透器可以被缩回穿过开口并与其一起拉动缝线。在一 些变体中,缝线被预加载到组织穿透器上且缝线夹持器夹住来自组织穿透器的缝线(或组 织穿透器将缝线沉积在缝线夹持器中),并且当组织穿透器缩回穿过开口并经过其间的所 有组织时,将缝线保持在相对的爪中/上。[0027]组织穿透器的运动可被调节以防止组织穿透器当其延伸经过形成于第一和第二 爪构件之间的开口时延伸超过此开口。具体地,双展开缝线穿引器可以构造以防止组织穿 透器的顶端延伸超过爪构件的外部。延伸超过爪构件可能对周围(非目标)组织造成损 害。例如,组织穿透器可被构造使得组织穿透器的行进范围被基于爪构件“打开”的程度而 限制;在开口尺寸可引导调节第一爪构件相对于设备的长形本体的角度而修改的情况下, 限制器可防止组织穿透器进一步延伸超过与容纳组织穿透器的爪构件相对的爪构件的侧 部。例如,组织穿透器可被构造以在第一和第二爪构件之间延伸并缩回,而实质上不超过与开口相对的第一或第二爪构件的侧向侧部延伸。因而,本文描述的设备还可包括移动限制 器,其被构造以基于第一爪构件、第二爪构件或第一和第二爪构件两者相对于长形本体的 定位来限制组织穿透器的移动。[0028]在一些变体中,限制器(例如行程限制器)可被利用以防止组织穿透器延伸超过 开口和相对的爪构件。例如,限制器可包括位于相对的爪构件上的障碍物、阻塞物、笼子,防 止当组织穿透器延伸穿过开口时,组织穿透器的顶端延伸超过爪构件。[0029]因而,缝合设备还可包括行程限制器,其被构造以防止组织穿透器基本超过与开 口相对的第一或第二爪构件的侧向侧部延伸。[0030]爪构件中的一个(例如第二爪构件)可被构造以远离长形本体的远端区域延伸或 向近侧缩回而轴向地移动。因此,第二爪构件可平行于长形本体的长轴线延伸;在长形本 体的弯曲变体中,第二爪构件在继续长形本体的远离移动轨道的方向上向远侧延伸。第二 爪构件可以从长形本体内或者从邻近长形本体的区域轴向地延伸。在一些变体中,整个第 二爪构件可缩回长形本体内。[0031]在一些变体中,如上所述,引导向远侧延伸第二爪构件而在第一和第二爪构件之 间形成的开口是面对远端的开口。在一些变体中,该设备包括夹钳用于将爪元件中的一个 或两个保持在固定位置;夹钳在使用者的控制下可以被释放或接合。例如,缝合设备可包 括被构造以将第一和/或第二爪构件保持在相对于长形本体固定位置的第一和/或第二夹 钳。在一种变体中,该设备包括第一爪夹钳和/或第二爪夹钳,其中第一爪夹钳被构造以将 第一爪构件保持在相对于长形本体一角度的位置,第二爪夹钳用于将第二爪构件保持在相 对于长形本体固定的轴向位置。[0032]本文描述的所有该设备的变体可包括位于设备近端处的手柄。手柄可以被使用者 (如外科医生)控制,以驱动该设备的各种元件,包括第一爪构件、第二爪构件和组织穿透 器。手柄可因而包括一个或多个控制器。例如,该设备可包括用于控制第一爪构件相对于 长形本体角位置的第一控制器和用于控制第二爪构件相对于长形本体轴向位置的第二控 制器。这些控制器可以在近端的手柄上。[0033]该设备还可包括指示器,用于当第二爪处于相对于长形本体的预定轴向延伸位置 时指示。指示器可以是视觉的、触觉的、听觉的或类似的,包括它们的一些组合。在一些变体 中,单独的指示器不是必要的;第二(或第一)爪构件的全部延伸可以是完全接合的位置。 因此,当控制器进一步驱动时(例如挤压触发器,移动水准器、刻度盘,或类似情况)不会导 致任何进一步的驱动。在一些变体中,当爪构件完全延伸时,控制器可以“停止”。[0034]因此,在一些变体中,该设备包括具有控制器的近端手柄,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爪 构件的角运动、第二爪构件的轴向移动或组织穿透器的延伸和缩回中的至少一个。[0035]本文还描述的是缝线穿引器设备(例如双展开缝线穿引器),包括:长形本体,其 具有近端区域和远端区域;第一爪构件,其从长形本体的远端区域延伸并被构造用于相对 于长形本体的角运动;第二爪构件,其被构造以远离长形本体的远端区域延伸或向近侧缩 回;以及组织穿透器,其被构造以在第一和第二爪之间引导缝线,并进一步被构造以当第二 爪构件向远侧延伸以与第一爪构件一起形成面向远侧的开口时在第一和第二爪构件之间 延伸并缩回。[0036]以上所述的所有特征还可以包括在这些变体中。例如,该设备还可包括组织穿透器远侧末端附近的缝线接合区域,缝线接合区域被构造以与缝线结合。在一些变体中,该设备还包括移动限制器,其被构造以基于第一爪构件、第二爪构件或者第一和第二爪构件两者的位置限制组织穿透器的移动。本文还描述的是缝线穿引器设备,包括:铰接的第一爪构件,其从长形本体的远端延伸并被构造以相对于长形本体的纵向轴线可控制地弯曲;轴向滑动的第二爪构件,其被构造以相对于长形本体的远端向远侧延伸并向近侧缩回,以当第二爪构件向远侧延伸时,与第一爪构件一起形成面向远侧的开口 ;组织穿透器,其容纳在第二爪构件内并被构造延伸穿过面向远侧的开口到第一爪构件;缝线接合区域,其设置在组织穿透器的远端附近并被构造以接合缝线;以及行程限制器,其被构造以接合组织穿透器并防止组织穿透器延伸超过与面向远侧的开口相对的第一或第二爪构件的侧向侧部。虽然刚刚描述的很多设备的变体包括轴向可移动的第二爪构件,但是在一些变体中,第二爪构件在除了轴向方向之外,或者可选择的其他方向上是可移动的。通常,第二爪构件在不同于第一爪构件的移动方式的方向上是可移动的,并从第二爪构件的远端区域(例如顶端)接近于长形本体远端的位置延伸第二爪构件。第二爪构件的移动可以独立于第一爪构件的移动。本文还描述的是缝合组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移动双展开缝线穿引器的第一爪构件,使得第一爪构件以关于近端长形本体区域纵向轴线的角度从缝线穿引器的近端长形本体区域向远侧延伸;邻近要被缝合的组织定位第一爪构件;相对于长形本体区域向远侧延伸缝线穿引器的第二爪构件以在第一和第二爪构件之间形成面向远侧的开口,因此要被缝合的组织位于面向远侧的开口内;以及引导在第一和第二爪构件之间移动结合到缝线的组织穿透器,将缝线经过面向远侧的开口内的组织引导。该方法还包括防止组织穿透器当引导缝线时延伸超过与面向远侧的开口相对的第一或第二爪构件的侧向侧部。在一些变体中,该方法还包括相对于长形本体向近侧缩回第二爪构件并从组织中撤出缝线穿引器的步骤。该方法可用于处理(例如缝合)各种处理的一部分,包括但不限于撕裂半月板的修复、撕裂ACL的修复、上唇的撕裂修复、臀掰修复、脊盘修复等。在所有这些变体中,处理方法(缝合组织的方法)可包括邻近要被缝合的组织例如半月板、唇部、ACL、脊盘/脊环等定位第一爪的步骤。例如,定位第一爪构件的步骤可包括邻近半月板组织定位第一爪构件。这些设备和方法可用作最少侵入(经由皮肤的)或打开过程的一部分。例如,缝合方法还可包括接近要被缝合的组织经由皮肤地插入缝线穿引器的步骤。将缝线经过组织引导的步骤可包括从第二爪构件延伸组织穿透器经过组织到达第一爪构件,接合保持在第一爪构件中的缝线并将组织穿透器缩回到第二爪构件,同时将缝线与组织穿透器保持在一起。在一些变体中,将缝线经过组织引导的步骤包括从第二爪构件延伸结合到缝线的组织穿透器经过组织到达第一爪构件,将缝线与第一爪构件中的缝线夹持器接合并将组织穿透器回缩到第二爪构件。本文描述的所有缝线穿透设备可被构造以包括以近似反曲路径行进的组织穿透器。进一步,所有的这些设备可被构造使得组织穿透器从爪构件中的一个向远侧延伸。例如,在一些变体中,缝线穿引器被构造使得组织穿透器在延伸穿过由一对爪构件形成的面向远侧的嘴部延伸之后,经过缝线穿引器的一个爪构件中的远端开口向远侧延伸。例如,本文描述的是缝线穿引器设备,具有以反曲路径行进的缝线穿引组织穿透器。缝线穿引器设备可包括:第一爪构件,其从长形本体向远侧延伸,其中第一爪构件包括挠曲表面和远端开口 ;第二爪构件,其从长形本体向远侧延伸,其中第一爪构件和第二爪构件形成面向远侧的嘴部;以及组织穿透器,其被构造从第二爪构件延伸,经过面向远侧的嘴部,进入第一爪构件中,抵靠挠曲表面偏转并从第一爪构件的远端开口向远侧延伸。通常,缝线穿引器可将缝线与组织穿透器一起推动(或者在一些变体中拉动或推动并拉动),从一个爪构件经过组织到另一个爪构件。例如,在一些变体中,该设备包括第一爪构件中的缝线剥离器,其被构造以从组织穿透器中剥离缝线并将缝线保留在第一爪构件中。缝线剥离器可被构造成板簧元件,其从组织穿透器中剥离缝线并将缝线保留在第一爪构件中;组织穿透器可推靠并引导剥离器,将其放置,但是引起缝线被剥离器保持或抓住并固定在爪构件内,即便是当组织穿透器穿过由该设备的爪形成的嘴部而缩回。如提到的,在一些变体中,该设备被构造使得第一爪和第二爪是单独可移动的,且因而是独立可调节的。例如,第一爪构件可被构造以相对于长形本体的远端区域枢转,且第二爪构件可被构造以相对于长形本体向远侧并向近侧滑动。在所有这些变体中,该设备可包括包含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的近端手柄,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爪构件相对于长形本体的角度,第二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二爪构件的远离和接近延伸。本文描述的所有设备可包括组织穿透器上的缝线夹持器区域,其被构造以当组织穿透器在第一和第二爪构件之间延伸时保持一长度缝线。缝线夹持器区域可包括组织穿透器的侧向切口区域(例如,构造为钩、捕捉器,或类似物)。如提到的,组织穿透器可在穿过由一对爪形成的嘴部之后,典型地从爪构件的远端延伸。向远侧延伸可允许组织穿透器更加全面地从第一爪构件延伸,穿过面向远侧的嘴部,并可有助于将缝线转移到相对爪上的缝线容纳区域中(缝线靠区或接收器)。通过向远侧延伸组织穿透器的远侧末端,组织穿透器可防止顶端损害邻近的(横向的)组织,并装配到受保护的或低风险的解剖区域。当该设备用于例如关节的区域中时,这是尤其真实的。如本文讨论的,该设备可被特别好地适用于修复半月板。组织穿透器可以从爪构件远端处的开口向远侧延伸任何的适当距离。例如,在一些变体中,组织穿透器可以被构造以远离组织穿透器的远端开口延伸大于Imm左右(或者大约2mm左右;大约3mm左右;在大约0.5mm和大约5mm之间,等)。本文描述的所有设备可被构造使其能引导多于连续经过组织中的一段长度的缝线。例如,在一些变体中,围绕组织或组织中的撕裂形成缝线环是有益的。因此,该设备可被构造以在组织上的不同位置处引导缝线的第一端并然后(不从组织中剥离缝线)引导缝线的第二端(相对的),从而形成缝线环,该缝线环能够引导将缝线的端部相互打结或在其已经引导之后打结到该设备的方式扎结。在一些变体中,第二爪构件包括缝线加载区域,其被构造以保持缝线的第二长度,同时缝线的第一长度被保持在组织穿透器的缝线夹持器区域中。因而,该设备可被调节使得缝线的多于一个的长度(例如,缝线的相对端区域)能够被加载(包括预加载)到用于引导的设备中。在一些变体中,该设备被构造使得引导缝线第一长度之后,缝线的第二长度被自动地推动并加载到组织穿透器的缝线夹持器中。虽然可以引导两个或多个单独的缝线,但是在一些变体中,该设备适于引导相同缝线的两个区域(例如端部区域)。例如,在一些变体中,缝线穿引器可被构造为包括:第一爪构件,其从长形本体向远侧延伸;第二爪构件,其从长形本体向远侧延伸,其中第一爪构件和第二爪构件形成面向远侧的嘴部;组织穿透器,其被构造从第二爪构件延伸,经过面向远侧的嘴部,进入第一爪构件中,抵靠挠曲表面偏转并从第一爪构件的远端开口向远侧延伸;第二爪构件中的第一缝线夹持器区域,其被构造以当缝线从第二爪构件延伸时将缝线保持在组织穿透器中;第二爪中的缝线加载区域,其被构造以保持第二缝线,使得当第一缝线保持区域是空的时其能够被加载到第一缝线夹持器区域中;以及第一爪构件中的缝线剥离器,其被构造以从组织穿透器中剥离缝线并将缝线保留在第一爪构件内。在一些变体中,缝线穿引器具有以反曲路径行进的缝线穿引组织穿透器,且该设备包括:第一爪,其枢轴地结合到长形本体的远端区域,其中第一爪被构造以相对于细长构件枢转;第一爪内的挠曲表面;第二爪,其被构造以从长形本体可滑动地远离延伸,其中第一爪和第二爪被构造以形成面向远侧的嘴部;组织穿透器,其容纳在第二爪内并被构造以从第二爪延伸经过面向远侧的嘴部并进入第一爪中,抵靠挠曲表面偏转,并从第一爪中的远端开口向远侧延伸;以及组织穿透器上的缝线夹持器区域,其被构造以当组织穿透器延伸经过面向远侧的嘴部时保留缝线。如上提到的,在一些变体中,该设备被构造使得第一爪的枢转运动独立于第二爪的滑动运动。如所提到的,所有的这些缝线穿引器可包括缝线剥离器(例如第一爪中的),其被构造以从组织穿透器中剥离缝线并将缝线保留在第一爪中。例如,缝线剥离器可以是板簧元件,其被构造以从组织穿透器中剥离缝线并将缝线保留在第一爪中。本文描述的所有设备可包括近端手柄。近端手柄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控制器,用于控制组织穿透器的延伸/缩回,和/或用于控制爪运动的控制器。例如,本文描述的近端手柄包括用于控制第一爪构件相对于长形本体的枢转和角度的第一控制器以及用于控制第二爪的远侧延伸和近侧延伸的第二控制器。通常,缝线夹持器区域可被构造以当缝线被拉动或推动经过遵循组织穿透器路径的组织时保持缝线(或结合到缝线的元件)。例如,组织穿透器可包括缝线夹持器区域,其为组织穿透器的侧向切口区域。在一些变体中,缝线夹持器是用于保持一长度缝线的钩区域。本文还描述了使用本文描述的缝线穿引器引导缝线和/或围绕组织且尤其是组织撕裂形成缝线环的方法。虽然使用这些设备和方法可以缝合各种组织(和/或外植体、内植体、图表和类似物),但是本文阐示了用于修复膝盖半月板的方法。因此,本文描述的所有方法可用于修复或处理(且通常地,缝合)半月板。本文描述的方法和设备可以在打开、半打开和/或最少侵入(经由皮肤的)的过程中进行。例如,本文描述的是使用缝线穿引器经过组织引导缝线的方法,缝线穿引器具有被构造以形成面向远侧的嘴部的第一爪构件和第二爪构件,并且缝线穿引器设备具有以反曲路径行进的缝线穿引组织穿透器。在一些变体中,该方法可包括所有的或一些以下的步骤,包括:从第二爪构件内延伸组织穿透器,穿过面向远侧的嘴部并经过组织,且进入第一爪构件中;在第一爪构件内偏转组织穿透器并延伸组织穿透器远离出第一爪构件中的远端开口,穿过面向远侧的嘴部并进入第二爪构件中;其中当从第二爪构件延伸或缩回到第一爪构件中时,组织穿透器承载通过组织的缝线。在一些变体中,该方法包括将组织定位在面向远侧的嘴部内,例如通过邻近组织的一个侧部放置第一爪构件并之后向远侧延伸第二爪构件,因此其邻近组织的第二侧。在一些变体中,邻近组织的一个侧部放置第一爪构件包括调整第一爪构件相对于缝线穿引器近轴区域的角度。所有的这些方法可包括在组织穿透器位于第一爪构件内时从组织穿透器中剥离缝线,以及将缝线保留在第一爪内。例如,剥离缝线可包括当在第一爪构件内向远侧延伸组织穿透器时移动缝线剥离器。本文描述的是使用缝线穿引器经过组织引导缝线的方法,缝线穿引器具有被构造以形成面向远侧的嘴部的第一爪构件和第二爪构件,并且缝线穿引器设备具有以反曲路径行进的缝线穿引组织穿透器,该方法包括:将缝线穿引器与组织一起定位在面向远侧的嘴部内;从第二爪构件中延伸保持一长度缝线的组织穿透器,穿过面向远侧的嘴部,经过组织,并进入第一爪构件中;在第一爪构件内偏转组织穿透器并延伸组织穿透器远离出第一爪构件中的远端开口 ;从组织穿透器中剥离该长度的缝线并将的该长度的缝线保留在第一爪构件内;以及将组织穿透器缩回到第一爪构件中,穿过面向远侧的嘴部并进入第二爪构件中。该方法还包括将第一爪构件定位在要被缝合的组织上,且然后向远侧滑动第二爪构件,以形成面向远侧的嘴部,且组织处于第一和第二爪构件之间的面向远侧的嘴部中。本文描述的是使用缝线穿引器缝合组织的方法,缝线穿引器具有被构造以形成面向远侧的嘴部的第一爪构件和第二爪构件。例如,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在面向远侧的嘴部的第一和第二爪构件之间通过组织的第一区域定位缝线穿引器;从第二爪构件延伸包含缝线第一区域的组织穿透器,穿过面向远侧的嘴部,经过组织,并进入第一爪构件中;将缝线的第一端保持在第一爪构件内并将组织穿透器撤回到第二爪构件中;在面向远侧的嘴部的第一和第二爪构件之间通过组织的第二区域重新定位缝线穿引器;从第二爪构件延伸包含缝线第二区域的组织穿透器,穿过面向远侧的嘴部,经过组织,并进入第一爪构件中;将缝线的第二区域保持在第一爪构件内并将组织穿透器撤回到第二爪构件中;并从组织中撤回缝线穿引器且拉动缝线的第一和第二区域。本文还描述的是一种缝线穿引器设备,具有沿反曲路径行进的缝线穿引组织穿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第一爪,其枢转地联接到长形本体的远端区域,其中所述第一爪配置成相对于所述长形构件枢转;在所述第一爪内的挠曲表面;第二爪,其配置成从所述长形本体向远侧可滑动地延伸,其中所述第一爪和所述第二爪配置成形成面向远侧的嘴部;组织穿透器,其容纳在所述第二爪内并配置成从所述第二爪延伸穿过所述面向远侧的嘴部并进入所述第一爪,抵住所述挠曲表面偏转并且从所述第一爪中的远端开口向远侧延伸;以及在所述组织穿透器上的缝线夹持器区域,所述缝线夹持器区域配置成随着所述组织穿透器延伸穿过所述面向远侧的嘴部而夹持缝线。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所述第一爪的枢转运动独立于所述第二爪的滑动运动。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爪中的缝线剥离器,所述缝线剥离器配置成将缝线从所述组织穿透器剥离并将所述缝线夹持在所述第一爪中。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爪中的缝线剥离器,所述缝线剥离器配置为将缝线从所述组织穿透器剥离并将所述缝线夹持在所述第一爪中的板簧元件。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还包括近端手柄,所述近端手柄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爪构件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的枢转和角度的第一控制器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爪的远侧延伸和近侧延伸的第二控制器。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所述缝线夹持器区域包括所述组织穿透器的侧向切口区域。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所述组织穿透器配置成从所述组织穿透器的远端开口向远侧延伸大于约1mm。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所述第二爪包括缝线加载区域,所述缝线加载区域配置成当第一长度的缝线被保持在所述组织穿透器的缝线夹持器区域内时保持第二长度的缝线。本文还描述的是一种缝线穿引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线穿引器设备包括:长形本体,其具有近端区域和远端区域;第一爪构件,其从所述长形本体的所述远端区域延伸并且配置成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枢转;第二爪构件,其配置成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轴向地延伸,所述第二爪配置成当所述第二爪构件轴向地延伸时与所述第一爪构件形成开口 ;以及组织穿透器,其可展开地保持在所述第一爪构件或所述第二爪构件内并且配置成当所述第一爪构件和所述第二爪构件形成所述开口时通过在所述第一爪构件和所述第二爪构件之间延伸和缩回来使缝线在所述第一爪构件和所述第二爪构件之间穿过。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所述组织穿透器配置成在所述第一爪构件和所述第二爪构件之间延伸和缩回而实质上不延伸超出所述第一爪构件或所述第二爪构件的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侧向侧部。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所述第二爪构件配置成通过从所述长形本体的所述远端区域向远侧延伸或向内侧缩回来轴向地运动。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通过延伸所述第二爪构件形成的所述开口包括面向远侧的开口。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还包括在所述组织穿透器的远侧末端附近的缝线接合区域,所述缝线接合区域配置成与缝线联接。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还包括行程限制器,所述行程限制器配置成防止所述组织穿透器实质上延伸超出所述第一爪构件或所述第二爪构件的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侧向侧部。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还包括运动限制器,所述运动限制器配置成基于所述第一爪构件、所述第二爪构件或所述第一爪构件和所述第二爪构件两者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的位置来限制所述组织穿透器的运动。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还包括第二爪夹钳,所述第二爪夹钳配置成在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的轴向位置保持所述第二爪构件。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还包括第一爪夹钳,所述第一爪夹钳配置成在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的角位置保持所述第一爪构件。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还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爪构件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的角位置,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爪构件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的轴向位置。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还包括指示器,所述指示器指示所述第二爪何时处于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的预定的轴向延伸的位置。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还包括近端手柄,所述近端手柄具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爪构件的角运动、所述第二爪构件的轴向运动或所述组织穿透器的延伸和缩回中的至少一个的控制器。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所述组织穿透器容纳在所述第二爪构件内并从所述第二爪构件内延伸。本文还描述的是一种缝线穿引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长形本体,其具有近端区域和远端区域;第一爪构件,其枢转地连接到所述长形本体的所述远端区域并且配置成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形成角度;第二爪构件,其配置成从所述长形本体的所述端区域向远侧延伸或者朝向所述长形本体的所述远端区域向近侧缩回;以及组织穿透器,其配置成使缝线在所述第一爪和所述第二爪之间穿过并且还配置成当所述第二爪构件向远侧延伸以便当所述第一爪构件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成角度时形成面向远侧的开口时所述组织穿透器在所述第一爪构件和所述第二爪构件之间延伸和缩回。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还包括在所述组织穿透器的远侧末端附近的缝线接合区域,所述缝线接合区域配置成与缝线联接。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还包括运动限制器,所述运动限制器配置成基于所述第一爪构件、所述第二爪构件或所述第一爪构件和所述第二爪构件两者的位置来限制所述组织穿透器的运动。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还包括第二爪夹钳,所述第二爪夹钳配置成在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的轴向位置保持所述第二爪构件。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还包括第一爪夹钳,所述第一爪夹钳配置成在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的角位置保持所述第一爪构件。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还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爪构件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的角位置,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爪构件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的轴向位置。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还包括行程限制器,所述行程限制器防止所述组织穿透器延伸超出所述第一爪构件或所述第二爪构件的与所述面向远侧的开口相对的侧向侧部。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还包括近端手柄,所述近端手柄具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爪构件的角运动、所述第二爪构件的轴向运动以及所述组织穿透器的延伸和缩回中的至少一个的控制器。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所述组织穿透器容纳在所述第二爪构件内并从所述第二爪构件内延伸。本文还描述了一种缝线穿引器设备,具有沿反曲路径行进的缝线穿引组织穿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第一爪构件,其从长形本体向远侧延伸,其中所述第一爪构件包括挠曲表面和远端开口 ;第二爪构件,其从所述长形本体向远侧延伸,其中所述第一爪构件和所述第二爪构件形成面向远侧的嘴部;以及组织穿透器,其配置成从所述第二爪构件延伸,穿过所述面向远侧的嘴部,进入所述第一爪构件,抵住所述挠曲表面偏转并且从所述第一爪构件的所述远端开口向远侧延伸。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爪构件中的缝线剥离器,所述缝线剥离器配置成将缝线从所述组织穿透器剥离并将所述缝线夹持在所述第一爪构件中。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爪构件中的缝线剥离器,所述缝线剥离器配置为将缝线从所述组织穿透器剥离并将所述缝线夹持在所述第一爪构件中的板簧元件。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所述第一爪构件配置成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的远端区域枢转。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所述第二爪构件配置成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向远侧和近侧滑动。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还包括近端手柄,所述近端手柄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爪构件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的角度的第一控制器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爪构件的远侧延伸和近侧延伸的第二控制器。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所述组织穿透器包括缝线夹持器区域,所述缝线夹持器区域配置成随着所述组织穿透器在所述第一爪构件和所述第二爪构件之间延伸而保持一定长度的缝线。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所述缝线夹持器区域包括所述组织穿透器的侧向切口区域。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所述组织穿透器配置成从所述组织穿透器的远端开口向远侧延伸大于约1mm。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中,所述第二爪构件包括缝线加载区域,所述缝线加载区域配置成当第一长度的缝线被保持在所述组织穿透器的缝线夹持器区域内时保持第二长度的缝线。本文还描述了一种缝线穿引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线穿引器设备包括:第一爪构件,其从长形本体向远侧延伸;第二爪构件,其配置成从所述长形本体向远侧延伸,其中所述第一爪构件和所述第二爪构件形成面向远侧的嘴部;组织穿透器,其配置成从所述第二爪构件延伸,穿过所述面向远侧的嘴部,进入所述第一爪构件,抵住所述挠曲表面偏转并且从所述第一爪构件的远端开口向远侧延伸;在所述组织穿透器中的第一缝线夹持器区域,所述第一缝线夹持器区域配置成随着所述组织穿透器从所述第二爪构件延伸而将缝线保持在所述组织穿透器中;在所述第二爪中的缝线加载区域,所述缝线加载区域配置成保持第二缝线使得当所述第一缝线夹持器区域为空时所述第二缝线能够被加载到所述第一缝线夹持器区域内;以及在所述第一爪构件中的缝线剥离器,所述缝线剥离器配置成从所述组织穿透器剥离缝线并将所述缝线夹持在所述第一爪构件内。本文还描述了一种缝线穿引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铰接的第一爪构件,其从长形本体的远端延伸并配置成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的纵向轴线可控制地弯曲;轴向滑动的第二爪构件,其配置成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的所述远端向远侧延伸以及向近侧缩回以便当所述第二爪构件向远侧延伸时与所述第一爪构件形成面向远侧的开口 ;组织穿透器,其容纳在所述第二爪构件中并配置成穿过所述面向远侧的开口延伸至所述第一爪构件;缝线接合区域,其布置在所述组织穿透器的远端附近并配置成接合缝线;以及行程限制器,其配置成接合所述组织穿透器并防止所述组织穿透器延伸超出所述第一爪构件或所述第二爪构件的与所述面向远侧的开口相对的侧向侧部。

图1示出了如本文描述的双部署缝线穿引器的一个变体。图2A-2D示出了用于缝线穿引器的一个变体的第一爪构件、第二爪构件和组织穿透器的致动。图3是在图1中示出的缝线穿引器的侧视图。图4是在图3中示出的缝线穿引器的前透视图,其中第一爪构件定位成相对于设备的长形主体的纵轴成一定角度,并且第二爪构件相对于长形主体充分远端地延伸,以形成面向远端的爪开口。图5A是在图4中示出的缝线穿引器变体的侧透视图,其中第二爪构件近端地收回。图5B示出了图5A的缝线穿引器,其中第二爪构件远端地延伸;图5C示出图5B,其中长形主体的外部区域被去除。图6A示出了在图5A中示出的缝线穿引器的上透视图。图6B示出了图5B的缝线穿引器的底透视图。图6C示出了图5C的缝线穿引器的底透视图。图7A示出了组织穿透器的一个变体的侧视图。图7B示出了图7A的组织穿透器的侧透视图。图8示出了图4的透视图,其中组织穿透器部分延伸在第一爪构件和第二爪构件之间,且缝线装载在第一爪构件中。图9A-9C示出了缝线穿引器的致动,诸如在图8中示出的一个,以将缝线从上爪移动到下爪。图1OA示出了缝线穿引器的远端区域的一个变体的侧视图,示出了延伸进以形成面向远端的开口的第一爪构件和第二爪构件。图1OB示出了缝线穿引器的远端区域的另一个变体,其中第一爪构件和第二爪构件延伸进以形成面向远端的开口。图11示出了具有铰链的第一爪构件的一个变体,允许相对于缝线穿引器的长形构件区域的长轴的角运动。图12A-12E示出了配置成夹持/滑动缝线穿引器的双部署缝线穿引器的一个变体的操作。图13A-13C示出了配置成夹持/侧摆动缝线穿引器的双部署缝线穿引器的一个变体的操作。图14A-14C示出了配置成夹持/向下摆动缝线穿引器的双部署缝线穿引器的一个变体的操作。图15A-15C示出了配置成夹持/复杂运动缝线穿引器的双部署缝线穿引器的一个变体的操作。[0125]图16A-16C示出了配置成使得组织穿透器的远端从第一爪远端地延伸的双部署缝线穿引器的另一个变体。图17A示出了用于控制双部署缝线穿引器的动作的具有控制器的近端手柄的一个变体。图17B示出了用于控制双部署缝线穿引器的动作的具有控制器的近端手柄的另一个变体。图18A-18C示出了如所描述的缝线穿引器的另一个变体。图19A-19F示出了双部署缝线穿引器的一个变体的操作。图20A和20B示出了双部署缝线穿引器的一般形式。图21A和21B示出了半月板的解剖构造。图22示出了半月板的解剖构造,包括膜盒和相关的脉管组织。图23示出了半月板的结构。图24A-24E示出了可使用本文描述的本发明进行修复的各种裂口形式。图25A-25H示出了使用双部署缝线穿引器以缝合撕裂的半月板。图26A-26H示出了使用双部署缝线穿引器以缝合上唇裂口。图27A-27G示出了使用双部署缝线穿引器以修复臀部唇。图28示出了穿过脊骨的示例性截面,示出了正常的椎间盘;图29示出了穿过脊骨的类似截面,具有突出的椎间盘。图30A-F示出了使用双部署缝线穿引器以修复突出的椎间盘。图31A-31F示出了使用双部署缝线穿引器以修复脊骨区域的另一实例。图32A-32C示出了包括在反曲路径中移动的组织穿透器的缝线穿引器的一般变体,其中组织穿透器的远端从上爪远端地延伸。图33A是具有组织穿透器的缝线穿引器的另一个变体,组织穿透器从上爪远端地延伸;图33B示出了图33A的缝线穿引器的上和下爪的运动。图33C是具有组织穿透器的缝线穿引器的另一个变体,组织穿透器从上爪远端地延伸;图33D示出了图33C的缝线穿引器的上和下爪的运动。图33E是具有组织穿透器的缝线穿引器的另一个变体,组织穿透器从上爪远端地延伸;图33F示出了图33A的缝线穿引器的下爪的运动。图34A示出了用于具有枢转的上爪构件的缝线穿引器中的组织穿透器的不同路径。图34B-34E示出了可被如本文描述的组织穿透器采用的反曲路径。图35A-35B分别示出了组织穿透器的一个变体的顶视图和侧视图。图36A-36E示出了具有组织穿透器的缝线穿引器的一个变体的操作,组织穿透器从上爪远端地延伸且在反曲路径上移动。图37A-37B示出了用于诸如在图36A中示出的缝线穿引器的缝线穿引器的上爪构件的一个变体的侧透视图。图38A-38B示出了用于包括缝线剥离器的缝线穿引器的上爪构件的另一个变体的侧透视图。图39A、39B和39C示出了缝线穿引器的另一个变体。[0152]图40A、40B和40D分别示出了图39A中示出的缝线穿引器的远端的顶透视图和两个侧透视图。图40C示出了图39A的缝线穿引器的远端区域中的组织穿透器和缝线剥离器的布置。图41A-41C示出了包括剥离器板(图41B)和基部(图41C)的缝线剥离器。图42A和42B示出了包括缝线剥离器的爪构件的远端区域的侧透视图。图43A-43E示出了缝线剥离器的操作。图44A-44G和45A示出了使用诸如在图39A中示出的缝线穿引器的缝线穿引器以环状缝合组织的一种方法。图45B和45C示出了使用诸如在图39A中示出的缝线穿引器的缝线穿引器来缝合复杂的半月板裂口,包括具有径向裂口的那些。图46A-46L示出了用于缝合类似于在图44A-44G中示出的那些的半月板组织的方法的另一图示。图47A-47E示出了装载具有两个缝线环的缝线穿引器的一种方法,两个缝线环可被缝线穿引器顺序移动。图48示出了具有控制器以辅助通过调整组织穿透器的位置来装载缝线的缝线手柄的一个变体。图49示出了配置成顺序移动两个一定长度的缝线的组织穿透器和缝线穿引器的一个变体。图50A和50B示意性示出了缝线穿引器的两个变体,其中缝线环的两个腿部被保持在缝线穿引器的爪的相同侧上。图51示出了配置成顺序移动两个一定长度的缝线的缝线穿引器的另一变体。图52示出了配置成移动两个一定长度的缝线的缝线穿引器的另一变体。图53A-53L示出了利用具有缝线勒除器的缝线穿引器缝合半月板组织的方法的
另一变体。图54A示出了缝线穿引器的另一变体,且图54B示出了缝线穿引器的远端上的更多细节。图55A-55DD示出了使用图54A的缝线设备缝合半月板组织的方法。图56A-56C示出了具有不同厚度的缝线穿引器设备的第一爪(例如上爪)的变体。图57示出了具有不同厚度的缝线穿引器的第二爪(例如下爪)的两个变体。图58示出了缝线穿引器设备的变体,其中组织穿透器配置以近端地延伸在与容纳组织穿透器的爪构件相对的爪构件中。图59A示出了已经装载了缝线的环(绳环)的爪构件的一个变体的顶视图。图59B示出了图59A的爪构件的顶视图,其中第二缝线绳环被缝线管理元件保持教授。在图59C中,缝线绳环已经自动的装载到组织穿透器的缝线夹持器区域中。图59D示出了在缝线管理元件已经释放了缝线绳环的爪构件的相同视图。图59E-59H示出了使用缝线管理特征以在缝线穿引器的装载和操作期间固定和施加张力到装载到图59A的爪构件中的缝线环中的一个。[0174]图60示出了类似于在图39A-40D中示出的设备的缝线穿引器设备的一个变体的底透视图,包括保持缝线的缝线楔子。图61A和61B示出了配置成在缝线穿引器的操作期间自动释放一个或多个一定长度的缝线的缝线管理特征(例如,楔子)的一个变体。图62A和62B示出了缝线楔子的另一变体。部分附图标记说明:5408缝线张紧器5410 手柄5412针和下爪触发器5414夹具触发器5416勒除器绳5418 上爪5420 下爪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详细描述了缝线穿引器。通常,这些设备可称为缝线穿引器和/或缝合设备。本文所述的设备的不同变化形式也可称为蛇-舌、反曲、双部署缝线穿引器(dualdeployment suture passer)和/或夹紧/滑动缝线穿引器。通常,本文描述的缝线穿引器包括从长形本体区域的端部延伸以形成面向远侧的嘴部的第一爪构件和第二爪构件,待缝合的组织将配合在所述面向远侧的嘴部中。在一些变化形式中,形成嘴部的一个或两个爪可独立地移动。图1示出双部署缝线穿引器100的一种变化形式。在本例中,设备具有从更近侧的长形构件101的远端向远侧延伸的第一(上)爪构件103。第二爪构件105被示为在第一爪构件101之下在远侧延伸。手柄107位于设备的近端处,并包括用于独立地控制第一爪构件、第二爪构件和组织穿透器的运动的多个控制器。在本例中,手柄也包括用于锁定/解锁第二爪构件的运动的第二爪构件锁。图1所示的缝线穿引器定位成使第一爪构件相对于近侧长形构件的长轴成一角度。在本例中第一爪构件被示为具有铰链区域113,第一爪构件可绕着铰链区域113相对于长形构件成一角度。在一些变化形式中,该铰链区域是钉住的铰链(pinned hinge);可使用未钉住的(例如,活铰链)区域。可使用任何适当的铰接区域,其允许第一爪构件以相对于设备的近侧部分(例如,长形构件)成一角度移动。在一些变化形式中,这个第一爪构件称为上爪构件,但可选的变化形式(其中第一爪构件是下爪构件)也是可能的。第一爪构件可由任何适当的机构一包括筋束(tendon)构件(例如,推杆、拉杆等)致动,并可被保持(锁定)在任何角度(在相对于从长形本体的远端延伸的线在0°和180°之间、在大约0°和90°之间、在大约0°和60°之间的角度等)。在一些变化形式中,设备具有中间位置,在此期间没有力施加到控制件以移动第一爪构件,使得第一爪构件相对于长形本体成角度“张开”(例如,以30°、45°、50°、90°或以大约15°和大约90°之间的任何角);致动手柄上的控制器导致第一爪构件朝着“关闭”位置移动(例如,减小相对于从长形本体的远端延伸的线的角度)。在一些变化形式中,爪构件在相对于长形本体成0° /180°时处于中间位置。[0189]图1所示的第一爪构件还包括在远端附近的缝线夹持器区域(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该缝线夹持器区域可保持缝线或配置成保持缝线。在一些变化形式中,缝线夹持器包括用于将缝线保持在优选的位置上的通道或导向装置。在一些变化形式中,缝线夹持器包括一对抓紧器或可转向构件,缝线可被推动和保持在可转向构件中(例如,从组织穿透器推开)。缝线夹持器通常保持缝线,使得它可由组织穿透器移除,或使得缝线可从组织穿透器穿进缝线夹持器中。在图1中,缝线夹持器是缝线延伸穿过的通道,使得它可以可靠地由组织穿透器接合和拉下,如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的。在一些变化形式中,第二爪构件而不是第一爪构件包括缝线夹持器。第二爪构件图1被示为下爪构件。在这个变化形式中,下爪构件配置成在近侧朝着设备的近侧长形本体滑动并进入设备的近侧长形本体中。第二爪构件一般在缝线穿引器的近侧-远侧轴的方向上轴向移动。在一些变化形式中,第二爪构件完全地轴向移动越过长形本体的远端;可选地,第二爪构件只部分地在近侧方向上轴向滑动(例如,以与第一爪构件的铰链区域对齐)。图1所示的第二爪构件完全缩回到长形本体的下部分中以及从长形本体的下部分延伸出。在一些变化形式中,第二爪构件与下爪构件平行地轴向移动,或下爪构件的仅仅一部分延伸到长形本体中。组织穿透器(图1中未示出)可容纳在第一或第二爪构件内。如在下面更详细描述的,组织穿透器可配置为针、线、刀、刀片、或其它部件,其配置成从第一或第二爪构件内并横穿爪构件之间的开口延伸以接合缝线夹持器并从其放下或捡起缝线。通常,组织穿透器可配置成完全缩回到爪构件壳中。它可通过致动手柄中的构件以将其推动或以其它方式驱动穿过开口而横穿爪之间的开口延伸,且虽然任何组织保持在爪之间。图1示出的第二爪构件105完全容纳组织穿透器,并包括挠曲区域,其通过横穿两个爪之间的开口使组织穿透器偏转来向上驱动组织穿透器并将组织穿透器从第二爪构件推出。图1所示的长形本体101被示为相对直的圆柱形主体,虽然可使用其它形状。例如,长形本体可以是弯曲、弯折或成角度的。在一些变化形式中,长形本体配置成是动态地弯曲、弯折或成角度的(例如,通过改变弯曲或曲线)。长形本体可以是任何适当的长度。例如,长形本体可以是在大约6和大约24英寸之间的长度,例如6英寸长、8英寸长、10英寸长、12英寸长等。本文所述的缝线穿引器可用于关节镜检查手术,并因此可相应地形成所需尺寸用于使用。因此,设备的直径可配置成足够小以插入套管、管等中用于插入身体中。图2A-2D示出双部署缝线穿引器的远端区域的一个变化形式,双部署缝线穿引器形成面向远侧的开口并使组织穿透器横穿远端开口延伸。例如,在图2A中,设备的远端被示出为第一爪构件201 (在这里示为上爪构件)在远侧以相对于从长形本体203的远端延伸的线成0°延伸。这个“直的”配置可能对将设备的远端插入组织中和/或从组织移除设备的远端(例如,通过套管)是有帮助的。第一爪构件可接着是弯曲的或在一些变化形式中被允许以相对于从长形本体的远端延伸的线成一角度弯曲。在本例中,第一爪构件绕着铰链点205枢轴转动,并由拉构件208控制,拉构件208在近侧和/或在远侧推和/或拉以控制第一爪构件的弯曲。拉构件可包括轴、线、筋束、管、套管等,并可延伸到设备的近端,在该近端它可被控制。图2A中的箭头211示出第一爪构件的运动的平面和方向。在图2B中,第一爪构件移动(或被允许移动),使得它与从长形本体的远端延伸的线形成大约30°的角。图2B中的箭头215示出下爪(在图2B中还不可见)将被移动的轴向运动的方向。这在图2C中示出,其中下爪构件207在远侧从设备的近侧区域延伸。在本例中,第二爪构件207被示为在远侧相对于长形本体区域203完全延伸。虽然本例示出第二爪构件从完全在长形本体区域内延伸(如在图2B中的),但是在一些变化形式中,下爪构件保持在长形本体区域的外部,或只部分地在长形本体区域内。在一些变化形式中,第二爪构件在近侧完全缩回,使得第二爪构件的大部分(或全部)保持接近于长形本体区域203的远端。一旦第一和第二爪构件完全在远侧延伸(如在图2C和2D中所示的),组织穿透器就可横穿面向远侧的开口 222被推送,如图2D所示。虽然(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在一些变化形式中组织穿透器的远端可配置成在远侧从爪构件中的开口延伸,但是在其它变化形式中,可防止组织穿透器离开爪构件的相对侧。例如,限制器(例如,行程限制器和/或运动限制器)可防止组织穿透器在远侧延伸出爪构件。在图2A-2D中,第一爪构件包括笼或罩区域232,其防止组织穿透器的顶端延伸出第一爪构件,其中它可能切割或损坏非目标组织。在一些变化形式中,设备也可包括运动限制器,其限制组织穿透器的运动,使得它可只延伸来仅与相对的爪构件耦合(并传递或抓住保持在其中的缝线)。因为爪可被打开到变化的位置,运动限制器可帮助防止组织穿透器过度延伸,即使第一爪构件仅相对于从长形本体的远端延伸的线稍微成一角度。在一些变化形式中,可防止组织穿透器横穿第一和第二爪构件之间的开口延伸,除非第二(轴向运动)爪构件在远侧相对于长形本体延伸。这可允许组织穿透器与第一爪构件上的缝线接合区域正确地配合。例如,锁或其它机构可用于防止组织穿透器与设备的近端处的控制器接合,直到第二爪构件被完全延伸。图3提供了图1-2D所示的设备的侧视图。图4示出图1-3的设备的远端区域的前透视图,其中第二爪构件完全在远端延伸,且第一爪构件稍微成一角度(例如,相对于远端从长形本体的纵轴延伸的线成大约30° )。在这个变化形式中,下爪构件403可配置成当两个爪构件在彼此上关闭(未示出)时,配合在上爪构件401内。因此,上(第一)爪构件401比下(第二)爪构件403宽。第一爪构件在本例中还包括可选的侧窗口 402。第一爪构件还包括缝线接合区域;在图4中,这个缝线接合区域包括穿过中线(从近侧延伸到远侧)的通道409以及被切割到第一爪构件内的第一凹槽或突起415和第二凹槽或突起417。缝线可通过从设备的近端穿过、在近侧凹槽417下并沿着底部(例如,第一爪的面向延伸的第二爪的侧面)在第一爪构件的远端周围和沿着顶部(例如,第一爪的背离第二爪的侧面)、以及在远侧凹槽415下和从近侧凹槽417出来向上返回,来缠绕在第一爪构件周围,使得缝线可在远端延伸。由爪构件的缝线接合区域保持的缝线的这个环可在足够的张力下被保持,使得缝线可由组织穿透器(例如,钩、抓紧器)的缝线接合区域接合。在一些变化形式中,张拉构件(tensioning member)可包括在组织接合区域中。在一些变化形式(在这里未示出)中,缝线可包含在设备的长形本体内。可选地,缝线可保持在设备的外部。在一些变化形式中,缝线可由用户装入。例如,用户可通过将缝线环放置在第一爪构件上来将缝线装在设备上。在一些变化形式中,缝线保持器可沿着设备的长度放置以保持或管理缝线,使得它不干扰设备的操作或被缠结。图5A-5C和6A-6C示出在一个变化形式中的第一和第二爪构件的不同视图。例如,在图5A中,第一爪构件被示有在近侧缩回的第二爪构件。图6A示出图5A所示的同一第一爪构件的顶部透视图。在图6A中,第一爪构件包括沿第一爪构件的纵向长度延伸的通道605 ;这个通道可形成缝线接合区域的部分。通道可保持缝线,使得它在第一爪构件的下侧上沿着第一爪构件的中线延伸。在近端附近在第一爪构件中的凹槽607、609朝着第一爪构件的中线延伸,并允许缝线从第一爪构件的顶部延伸到底部并收回,如上所述。因此,缝线可保持靠近设备的长形本体,即使第一爪打开到各种角。图6B示出图6A所示的第一爪构件的下侧或底部。缝线管理区域是在远端处形成的整个开口。该腔613由第一爪构件的内部包围,并(如上所述)可充当限制器以限制组织穿透器的顶端延伸到第一爪构件的外部。图6C示出与图6B中的相同的视图,但第二爪构件在远侧轴向延伸。现在返回到图5B,缝线穿引器的一个变化形式的远端的侧视图被示出为第二爪构件在远侧延伸。图5C示出与图5B中的相同的视图,但其中用于长形构件的外套管覆盖物被移除,示出了在第二爪构件和推/拉部件(杆505)之间的连接。推/拉部件可以是线、轴、筋束等,允许第二爪构件503可控地在远侧和在近侧滑动。组织穿透器在图5A-6C中不可见,其在这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完全缩回到第二爪构件中。图7A示出如本文所述的组织穿透器700的一个变化形式。在本例中,组织穿透器包括锐利的尖角远侧顶端701,且恰好接近于远侧顶端的是配置为钩状切掉区域703的缝线接合区域。组织穿透器的近端包括用于将组织穿透器与推动器/拉出器机构例如轴、杆、线、筋束等耦合的耦合区域。图8示出图4的相同透视图,但组织穿透器805横穿在第一爪构件801和第二爪构件803之间形成的面向远侧的开嘴部分地延伸。缝线808在第一爪构件801周围成环。缝线的两端穿入凹槽区域中,并保持靠近长形本体,允许缝线的环在缝线接合区域内保持在拉紧中。图9A-9C示出使缝线从第一爪构件穿到第二爪构件的上述设备的变化形式。在图9A中,双部署缝线穿引器的第二抓构件的远端可完全延伸。上爪接近于第一爪构件的接头(例如,铰链、弯曲区域等)保持相对于设备的长形本体区域成一角度。缝线被装入缝线接合区域中,并沿着第一爪构件的中线的长度延伸。在图9B中,第一爪构件稍微移动(减小第一爪构件和完全延伸的下爪构件之间的角)。这可能对组织被保持在第一和第二爪构件之间的情况是一般的。以这种方式夹紧待缝合的组织允许组织固定在爪内,防止它不合需要地移动,并帮助组织穿透器穿透组织。此外,在图9B中,组织穿透器横穿面向远侧的开口从第二下爪构件朝着第一爪构件和保持在其中的缝线延伸。一旦组织穿透器接触缝线,它就可被抓紧或以其它方式由组织穿透器的缝线接合构件接合。其后,当其缩回回到第二爪构件中时,可使用组织穿透器将缝线向下拉回。在这个变化形式中,缝线的环穿过组织被拉回。虽然所示和上面讨论的缝线穿引器的变化形式包括相对直的第一和第二爪构件,但是爪构件的其它配置是可能的。例如,图1OA和IOB示出上爪构件的两个变化形式。特别是,图1OB示出一种变化形式,其中第一爪构件的直的爪构件替代地是弯曲的爪构件;弯曲可允许较大厚度的组织放置在爪之间,并且对在某些组织区域例如上唇和ACL中通过也是有用的。通常,在本文描述的很多变化形式中的第一爪构件可相对于设备的长形本体动态地成一角度。第一爪构件可连接到长形本体的远端并从长形本体的远端延伸,或可连接到在长形本体和第一爪构件之间的中间区域。例如,在图11中,第一爪构件铰接到长形本体,使得它可以可控地移动以改变与长形本体的长轴之间的角度。在设备朝着待缝合的期望组织被定位在主体内时,第一爪构件铰链1103因此允许第一爪构件1101的位置被调节(例如,打开得更大或关闭)。这个可调节性可允许缝合设备进一步插入空间中,因此更远离任何插入套管1109。这个剪取的爪机构与可能在近侧缩回的第二爪构件的缺乏结合,使设备能够在它被定位时围绕目标组织,而没有被限制在套管1109的开口内(爪不必像传统爪一样打开)。例如,图12A-12E示出双部署缝合设备的操作的一个变化形式,其中第一(上)爪构件被铰接,而第二(下)爪构件相对于接近于第一爪构件的长形本体区域轴向地滑动。该设计允许设备围绕难以到达区域的组织,而同时保护附近的组织免受医原性损害。在图12A中,套管已经被放置在主体内目标组织附近。应避免的非目标组织也在附近。例如,非目标组织区域可以是神经、动脉、静脉、骨骼、软骨等。在图12B中,缝合设备从套管延伸,第一爪构件的远端在前面。第一爪构件可保持在水平位置上(以相对于长形本体的长轴的0°角)。在本例中,当设备被定位在目标组织附近时,第二爪构件在近侧缩回并因此保持不成为设备的远端区域的障碍。在图12C中,第一爪构件“向上”成一角度(相对于长形本体的长轴成大约30°角),允许设备在可能敏感的非目标组织周围操纵,使得它可定位成相邻于目标组织。可在可视化例如关节镜检查可视化的帮助下执行这些操纵。在图12D中,一旦第一爪构件相邻于组织,第二爪构件就可通过从长形本体的远端轴向移动而在远侧延伸,如所示。第二爪构件的这个运动也可称为伸缩式运动,因为它通过轴向滑动而从近侧区域出来朝着远端延伸。当第二爪构件在远侧延伸时,它围绕在第一和第二爪构件之间的组织,形成面向远侧的开口,目标组织存在于开口中,如图12E所示。其后,组织穿透器可在第一和第二爪构件之间延伸,允许组织穿透器使缝线从第一爪构件穿到第二爪构件。当缝线穿过且组织穿透器缩回到第二爪构件中时,第二爪构件可在近侧朝着长形构件缩回,且整个设备从组织或远离目标组织收回。穿过组织的缝线可接着被打结或以其它方式紧固。图13A到13C示出缝线穿引器的另一变化形式的操作,其中第二爪构件是侧摇摆构件。在这个变化形式中,第二爪构件通过侧摇摆运动而从近侧部分(例如,在第一爪构件或第一爪构件的铰链后面)延伸到远侧位置。虽然不允许在身体的每个地方进行这个运动,但可能有可能需要该侧摇摆运动的一些变化形式。图14A-14C示出具有第一爪构件的缝线穿引器的另一变化形式的操作,第一爪构件从近侧定位的位置(例如,接近于上爪)摇摆到能够与第二爪构件形成面向远侧的爪开口的远侧位置。在这个变化形式中,第二爪构件向下摇摆(远离设备的长轴)并向上返回以被定位在远侧且与第一爪构件相对,如图14B和14C所示。第二爪构件的运动的其它变化形式是可能的,包括组合轴向运动、侧摇摆运动和向下摇摆运动中的多于一个的混合运动。例如,图15A-15C示出具有混合或复合运动的第二爪构件。在这些变化形式中的任一个中,第二爪构件一般从缩回位置转到延伸的远侧方向,在缩回位置,第二爪构件保持接近于第一爪构件和/或接近于长形本体的远端。第一爪构件和第二爪构件的位置可被单独地和/或独立地控制。例如,本文所述的变化形式中的任一个可包括具有控制器的近端手柄,这些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爪构件、第二爪构件和组织穿透器的启动。例如,图17A是上面在图1-3中讨论的缝合设备的手柄区域的放大视图。在本例中,手柄包括控制第一爪构件的运动的控制器(其在此也可称为夹具触发器)、第二爪构件控制器1605 (或下爪手柄)、以及组织穿透器控制器1607 (或针触发器)。额外的控制器可包括下爪螺钉锁以锁定下爪构件的位置。下面关于图19A-19F描述在控制双部署缝线穿引器中的这个手柄变化形式的操作。图17B示出双部署缝线穿引器的手柄的另一变化形式。在这个变化形式中,手柄控制器是触发器/手柄。近侧触发器1705是控制第一爪构件相对于长形本体的角的挤压手柄。控制器和手柄配置有倾向于保持第一爪构件相对于长形构件成一角度的偏置部件(弹簧1707);在本例中,该角度相对于在远侧从设备的长形本体区域的长轴延伸的线为大约30°。第二把手控制器1709控制第二(下)爪构件(在图17B中未示出)的延伸。在这个变化形式中,第二偏置部件(弹簧)1711倾向于保持该控制器,使得第二爪构件在近侧缩回,且在本例中进入长形构件中。第三触发器控制器1715控制组织穿透器的延伸。这个控制器布置成包括锁,其防止控制器与组织穿透器接合,直到第二爪构件被完全延伸。此外,控制器还包括行程限制器1721,其基于第一爪构件形成多大角度来限制组织穿透器可从第二爪构件内延伸多远,防止组织穿透器试图延伸出第一爪构件。在本文所述的任一设备中,控制器可以是手柄或触发器(如图17A和17B所示)或其它控制器,例如调节控制盘、按钮、滑块、开关等。如上所述,虽然很多缝线穿引器设备(包括上述双部署缝线穿引器)限制组织穿透器的行程以防止它延伸出相对的爪构件,当组织穿透器未延伸时其从相对的爪构件被容纳,在一些变化形式中,允许组织穿透器在远侧从相对的爪构件延伸可能是有益的,如图16A-16C所示。在本例中,组织穿透器在相对的爪构件内偏转并被允许在远侧从相对的爪构件延伸出某个量(例如,如图16B的小于5mm、大约5mm、小于4mm、大约4mm、小于3mm、大约3mm等)。例如,如图16A所示,组织穿透器可被容纳在第二爪构件中,并可部署成横穿当第一和第二爪构件在远侧完全延伸时形成的面向远侧的开口。组织穿透器在图16A中被示为部分地从第二爪构件延伸,然而应理解,组织穿透器(包括组织穿透器的顶端)可完全缩回或可缩回到第二爪构件中。此外,在图16A-16C中,为了方便,爪构件被示为靠拢在一起,例如,在第一和第二爪构件之间只有小间隔;可例如通过以相对于设备的更近侧的区域的一角度移动第一(上)爪来将爪打开得更大。在图16B中,组织穿透器1622从第二爪内并穿过面向远侧的开口延伸,以进入到相对的(第一或上)爪构件上的开口中。在该示例中,针的顶端是尖锐的,并且针的紧靠尖锐远侧顶端的侧部区域是凹进的,以形成钩状(hook-shaped)的缝线接合区域。将针延伸到如图16B所示的第一爪构件中并且部分地离开该第一爪构件允许组织穿透器上的缝线接合区域接合由如所示出的第一爪构件保持的缝线。在该示例中,组织穿透器向远侧(非侧向)延伸出第一爪构件的远端并被限制于只从第一爪构件的远侧顶端延伸一有限量(例如,小于4mm)。在图16C中,组织穿透器缩回到第二爪构件,将其与缝线一起拉到缝线接合区域中。在组织穿透器的顶端向远侧延伸的图16A-16C中图示的缝线穿引器的变化形式具有各种特征或优势,包括简化了各个部件之间的配合。例如,需要较少的配合以限制针的运动(例如,在其碰撞到第一爪或第二爪之前使其停止)。这可以允许较大的公差,且部件可以需要较小的精度。并且,向远侧延伸组织穿透器可以允许组织穿透器的“超程”并通过缝线接合区域提供缝线的更加可靠的接合(钩住)。第一爪构件的远端可以包括用于组织穿透器的足够空间以使缝线超行进,使得组织穿透器上的钩(缝线接合特征)可以在其回到下(第二)爪构件的途中抓住缝线。通过该变化形式,第一爪构件的高度可以被相当大地(sizably)压缩,且对获得缝线来说必需的超行进以不需要附加高度的方式来引导。另外,通过该配置提供的附加超行程机会可以允许对缝线穿透器使用对称的远侧顶端区域,例如在组织穿透器远侧顶端区域的中间具有尖部。也可以使用非对称的组织穿透器(例如,在组织穿透器的一侧上具有尖部)。在下面包括在图32A到55DD中描述和图示了具有被配置成延伸超过爪构件的远端的组织穿透器的缝线穿引器(包括双重部署缝线穿引器)的其它示例。图18A-18C图示了缝线穿引器的另一种变化形式。在图18A中,第二爪构件不向近侧缩回,且第一爪构件和第二爪构件被夹紧在一起。如图18B所示第一爪构件可以打开,且如图18C所示组织穿透器可以延伸穿过面向远侧的开口。使用方法一般而言,在本文中描述的设备可以用于缝合任何合适的组织。这些设备特别好地适合于在最低限度侵犯的过程中穿引缝线,以达到难以接近的区域。在下面提供并且在图19A到3IF中图示了使用这些设备的示例。图19A-19F中图示了双重部署缝线穿引器的一种变化形式的一般操作。图19A中图示的夹紧/滑动缝线穿引器包括手柄,例如在以上图17A中所示出的一种手柄。使用前,缝线可以被装载在设备的第一爪构件上。例如,缝线环可以被装载到第一爪构件上。如图19A所示,缝线的自由端可以被I禹合到缝线控制元件,例如张紧螺钉(tensioning screw)。例如,两个自由端可以被紧握到张紧器螺钉上。缝线穿引器可以被使用者装载在本体的外部,或者其可以被预-装载。一旦装载,缝线穿引器就可以插入到靠近目标组织的本体中。例如,该设备可以穿过套管插入到本体中。如图19A所示,第二(下)爪构件可以被充分地近关节地缩回,且上爪可以被充分地向下夹紧,使得其相对于伸长构件是同轴的(in-line)(笔直的);第一爪构件可以被锁定在其用于插入的位置中,或者其可以随着其被插入而移动或动态地调整。其后,该设备可以相对于目标组织定位。例如,第一爪构件可以邻近目标组织定位。如图19B所示,设备可以然后被定位且夹具触发器被调整或释放。如图19C所示,一旦组织邻近第一爪机构,第二爪构件就可以延伸以包围组织机构。在该示例中,可以致动用于第二爪构件(下爪锁)的控制器,以使下爪构件向远侧滑动,形成面向远侧的开口并(至少部分地)包围要被缝合的目标组织。如图19C所示,这可以通过释放下爪螺旋锁并使下爪滑动到合适的位置而将下爪与下爪手柄滑动并锁定在一起来获得。下(第二)爪可以然后被锁定在充分延伸的位置中。如图19D所图示,上(第一)爪构件可以被调整成将目标组织牢固地夹紧或保持在上(第一)爪构件和下(第二)爪构件之间。其后,可以致动组织穿透器(例如,通过挤压针触发器),以从下爪构件内延伸穿过第一爪构件和第二下爪构件之间的组织,并穿过到上爪。为了使保持在缝线接合区域内的缝线接合在上爪中。如图19D和19E所示,该组织穿透器可以然后从上爪捡起缝线,并将其向下穿过组织拉回。与以上描述的过程相反,一旦缝线已经被钩住,缝线穿透器就可以如图19F所示地缩回到第二爪构件中(在该示例中),且下爪构件可以近关节地缩回,使得已经成功地穿引缝线的缝线穿引器可以从患者取出。图20A-20B示出了双重部署缝线穿引器的一般形式。图20A示出了具有处于缩回状态的第二爪构件的缝线穿引器;图20B示出了具有处于延伸状态的下爪的同一个缝线穿引器。双重部署(例如夹紧/滑动)缝线穿引器的该一般示意图可以用来图示设备在不同组织中的操作。在本文中描述的任何设备可以用来缝合和处理膝部的撕裂的半月板(tornmeniscus)。例如在图25A-25H中,半月板撕裂2503使用上述设备来修复。在图25A中,缝线穿引器2505通过只延伸第一爪而插入到膝部中。爪构件可以在膝部的股骨和胫骨之间容易地固定,以接近半月板2501。第一爪构件可以然后在半月板的上表面(superiorsurface)和股骨(如图25B所示)之间滑动。第一爪构件的角可以随着缝线穿引器插入而动态地调整以最好地匹配组织。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关节镜来观察。其后,第二爪构件2507可以前进在半月板下面,在半月板的下表面(inferior surface)和胚骨之间,直到第二爪构件充分地延伸并且包括半月板撕裂2503的目标组织被如图25C所示地包围在设备的爪内。如图2 所示,半月板组织可以然后被夹紧在第一爪构件和第二爪构件之间,且组织穿透器可以延伸穿过该组织。箭头指示组织穿透器从下(第二)爪构件穿过半月板到达上(第一)爪构件的方向。组织穿透器可以然后接合保持在第一爪构件中的缝线。如图25E所示,通过取出组织穿透器向下穿过半月板并到达下(第二)爪构件、通过其拉动缝线环,组织穿透器被阻止(例如被限制器)延伸越过上爪构件,且可以然后缩回。在图25F中,缝线已经被穿过半月板完全地拔出且组织穿透器被完全地缩回。其后,如图25G所示,下爪构件也可以通过使其近关节地轴向缩回而取出。如图25H所示,缝线穿引器可以然后从半月板中取出。成环的缝线可以被拉动,使得缝线的一个自由端被拉动穿过半月板(使一单一缝线长度而不是一圈缝线穿过半月板)。缝线可以然后被打结。图26A-26H图示了使用在本文中描述的缝线穿引器来治疗患者的方法的另一种变化形式。在该示例中,该方法用来治疗Bankart撕裂,一前下(或后下)唇撕裂。图26A图示了该唇撕裂。在图26B中缝线穿引器被插入到肩部中,且如图26C所示,第一爪构件(通过动态地调整第一爪构件的角度)邻近撕裂组织定位。在图26C中,第一爪构件被放置在唇和前-下囊状物(capsule)之上。如图26D所示,下(第二)爪构件可以然后轴向地延伸,使得爪现在包围唇-囊状物状区域(labro-capsular region)。如图26E所示,第一爪然后被调整成将目标组织牢固地夹紧在爪之间,且组织穿透器可以延伸以穿过爪之间的缝线。下(第二)爪构件可以然后缩回(图26F),且如图26G所示,该设备可以被移除。结节(knot)或系带(tie)可以然后在缝线端部上方滑动以如图26H所示地结扎。如图27A-27G所示,在本文中描述的缝线穿引器设备及方法还可以用来修复臀部唇。在图27A-27B中,臀部唇可以通过缝线穿引器使第二爪构件压缩并使第一爪构件向远侧延伸而接近。如图27C所示,第一爪构件的角度可以被动态地调整,以帮助靠近要被缝合的唇部穿过缝线穿引器。在图27D中,第二爪构件可以从近关节的位置轴向延伸以滑动到唇部的下方并形成面向远侧的开口,使得第一爪构件和第二爪构件包围如图27D所示的唇部组织。在图27E中,组织穿透器可以然后延伸穿过面向远端的开口并穿过该组织,以抓住(或在某些变化形式中卸下)在相对爪构件的缝线接合区域中的缝线。如图27F所示,组织穿透器可以然后缩回,且第二爪构件也可以近关节地缩回。最后,如图27G所示,可以从组织取出该设备。在本文中描述的所有方法中,设备可以由手柄从近端控制,例如在以上(例如图17A和17B)图示的那些手柄。该设备可以通过单手来控制。图28、29、39A-30F和31A-31F图示了例如在本文中图示的一种的缝线穿弓丨器设备的使用,以修复脊柱组织(spinal tissue)。例如,图28示出了脊柱的正常间盘(normaldisc)(示出了穿过脊柱的一部分的示意性图解)。相比而言,图29示出了椎间盘突出(herniated disc)。通常,该区域难以接近并且从而难以缝合。如在本文中所描述的设备的一种变化形式可以用来缝合盘环形物。例如,图30A示出了如在本文中所描述的缝线穿引器接近椎间盘突出。第一爪构件的角度可以被动态地调整,以帮助第一爪构件邻近要被缝合的组织(例如环形物)来定位。一旦处于如图30B所述的位置中,第二爪构件就可以被延伸,使得要被治疗的组织如图30C所示地位于爪之间。其后,组织穿透器可以被延伸穿过爪并穿过组织,以将缝线推动到相对侧(图30D),或者在某些变化形式中,以将缝线从相对侧穿过组织推回。第二爪构件可以然后缩回(图30E)并且如图30F所示地从盘区域取出全部的设备,留下缝线。一般来说,缝线可以从第一爪构件穿过到达第二爪构件,反之亦然。另外,组织穿透器可以被配置成推动缝线穿过组织,或者其可以被配置成拉动缝线穿过组织,爪的与安置组织穿透器相对的侧部上的缝线接合区域可以适合于接纳缝线(例如,具有夹紧区域或紧握区域、钩或类似物)或者在缝线上穿过(例如,将缝线保持在其可以被组织穿透器抓住的合适位置中)。此外,组织穿透器可以在第二爪构件(如上所主要地图示的)或者其可以在第一爪构件中;也可以在相对爪上呈现合适的接合区域。图31A-31F示出了用于缝合盘或脊柱的环状物的方法的另一个视图。例如,在图3IA到3IC中,包括延伸的第一爪构件的缝线穿引器接近要被缝合的撕裂组织。在图3ID中,第二爪构件在要被缝合的组织的相对侧上轴向延伸。在图31中,组织穿透器已经被缩回且第二爪构件也已经缩回,以便可以如图31F所示在拉动缝线穿过设备时取出缝合设备。反曲组织穿透器如上所述,参考图16A-16C,在本文中描述的所有设备可以被配置成使得组织穿透器可以从爪构件中的一个的远端向远侧延伸。因此,在某些变化形式中,组织穿透器包括沿着面向远侧方向打开的嘴部(mouth)。该嘴部由第一爪(例如,上爪)和第二爪(例如,下爪)形成;组织穿透器可以在第一爪和第二爪之间沿着近似反曲的路径延伸。这在图32A-32C中图示。图32A-32C示出了具有面向远侧的嘴部3201的组织穿透器的一种变化形式的示意图。在图32A中,该组织缝线穿引器已经被制成半透明的,以显示下爪构件内的组织穿透器3203。在该示例中,缝线穿引器被配置成,使得组织穿透器可以被首先向远侧延伸穿过下爪构件3205,直到其偏离处下爪构件并穿过面向远侧的嘴部3201。如图32B所示,在该示例中,下爪包括重新引导组织穿透器离开下爪并朝向上爪的偏转器3212。该组织穿透器可以穿过保持在打开的口部3201内的任何组织,并最终与上爪构件3207会合。一旦位于上爪构件3207内,组织穿透器就可以然后被偏转,使得其在上爪构件内向远侧延伸。如图32C所示,组织穿透器3203可以被上爪构件3207内的内部偏转器3209向远侧偏转。组织穿透器3203可以向远侧延伸出在上爪构件3207的远端处的远侧开口 3211。虽然配置成用于组织穿透器的反曲运动的许多缝线穿引器变化形式(其中组织穿透器从爪构件向远侧延伸)可配置成双重部署缝线穿引器(例如,其中两个爪构件以不同类型的运动独立地运动),但是可使用具有固定爪的缝线穿引器或其中仅一个爪相对于缝线穿引器运动的缝线穿引器。例如,图33A-33F示出具有以近似反曲路径行进的向远侧延伸的组织穿透器的缝线穿引器的三种不同的变化形式。例如,在图33A中,形成缝线穿引器的面向远侧的嘴部的上和下(第一和第二)爪均是可移动的,如上文关于双重部署构造所描述的。组织穿透器3304被示出从下爪构件3303延伸,穿过面向远侧的开口,并且进入上爪构件3306,在上爪构件3306处,组织穿透器3304然后略超出上爪3306的远端向远侧延伸。图33A的缝线穿引器还示出在图33B中,图33B阐述了上爪构件和下爪构件的运动。如在图33B中示出的,上爪3306可在长形构件3308的远端区域处围绕铰链点3311枢转3315。下爪构件3303可相对于长形构件3308轴向地(向近侧和向远侧)移动3317。在图33C和33D中,仅一个爪构件(上爪构件)可移动;相对的爪构件是固定的。在图33C中,与图33A类似,组织穿透器沿反曲路径从上爪构件3306向远侧延伸离开远端开口(未示出)。如在图33D中示出的,上爪包括铰链点3311,以使上爪能够被可控地枢转3327(利用近端控制器),从而相对于长形轴的远端区域形成角度。在图33E和33F中,上爪示出为固定的(例如,处于预成型的弯曲或相对于长形构件的远端成角度),并且下爪可轴向地向远侧/向近侧移动3337。组织穿透器采取的路径可以是近似反曲的,如在图34A-34E中所示。图34A阐述了组织穿透器在具有枢转的上爪构件的缝线穿引器中的不同路径。在示出的任何角位置中,缝线穿引器可采取近似反曲路径。图34B-34E阐述了组织穿透器的不同的反曲路径。通常,术语反曲路径应理解为在从侧面观看时为近似反曲的,如在图34B-34E中示出的。在这些实例中,组织穿透器的远端可以以与上爪构件近似相同的角度(如在图34B-34E的每个图中的向左的剪头所指示的)向远侧延伸,而不是如在完全反曲路径中的水平地且平行于下爪构件向远侧延伸。图35A和35B示出从俯视图(35A)和侧视图(图35B)观看的组织穿透器的一种形式。组织穿透器的远端区域包括构造为钩的缝线夹持器区域3505。通常,针宽度可在0.1”和0.02”之间。例如,在一些变化形式中,针为约0.058”的宽度。针可以是相对地细的,例如,具有约0.02”和约0.005”之间的厚度。例如,在一些变化形式中,针为约0.0115”厚。在一些变化形式中,针具有约0.008”的厚度。通常,本文描述的针具有足够的断裂强度(column strength)以推过组织,并且能够在足够低的力下弯曲或偏离,以实现本文描述的反曲弯曲;这些针还可具有足够的疲劳寿命,以经得起在上爪构件和下爪构件之间的多倍(例如5x、10x、20x)延伸和撤回以及离开上爪构件中的远端开口。图36A-36E阐述了双重部署缝线穿引器的另一种变化形式,具有配置成以反曲路径行进并且从设备的远端中的远端开口向远侧延伸的组织穿透器。在这种变化形式中,上爪可枢转,并且下爪在轴向方向上向远侧/向近侧延伸。缝线(未示出)可加载在上爪中,使得缝线可被缝线穿引器捕捉并且被往回拉动穿过组织向下至第二(下)爪构件,如在上面的图16A-16C中所描述的。在图36A中,缝线穿引器被示出处于未部署状态,其中枢转的上爪构件3601相对于长形本体3603的长轴成45°角度。如上面讨论的,在实际中,可易于将设备插入组织中并且邻近目标组织,并且可调节上爪构件的角度以有助于定位设备。在这种变化形式中,上爪是相对平坦的(flat)(例如,具有窄的轮廓(narrow profile))。在图36B中,下爪3605已从长形本体的远端向远侧延伸。在图36C中,上爪构件已向下地枢转(向下“夹紧”(“clamping”d0Wn)),使得相对于长形本体的长轴的角度为约30°,并且组织穿透器3607从下爪3605延伸并且穿过面向远侧的嘴部至上爪,还如图36D所示。组织穿透器最终在上爪3601的远端处从开口 3611向远侧延伸,如图36E所示。图37A和37B分别示出这种上爪构件的一种变化形式的侧视图和俯视图。这种变化形式与图36A-36E中示出的类似,并且允许将缝线加载在上爪构件上,正如先前在图16A-16C中示出的。在图37A和37B中,上爪构件包括挠曲表面(deflection surface) 3703和远端开口 3705,组织穿透器(未示出)可从远端开口 3705向远侧离开。在图37A和37B中示出的上爪还包括缝线加载区域(suture loading region) 3711, 一个或多个缝线可穿引和/或预加载到缝线加载区域中,使得它们可通过组织穿透器接合并且从上爪拉到下爪。在这种变化形式中,缝线加载区域是邻近挠曲表面3703的通道。可使用张拉元件(tensioning element)(未示出)以将缝线保持在加载区域中。张拉元件可在上爪构件上,或张拉元件可更向近侧定位,包括定位在近端手柄(proximal handle)上。张拉元件可配置成夹紧(Pinch)或结合(bind)缝线,以将缝线夹持在适当位置(并处于张力中),使得缝线可通过组织穿透器上的缝线夹持器区域而被接合。图38A和38B阐述了缝线穿引器的上爪构件的另一种变化形式,其中上爪构件包括缝线剥离器,缝线剥离器用于将缝线从组织穿透器的缝线夹持器区域移除(剥离)并且将缝线(或缝线的环(loop)或绳环(bight))保持在上爪中。在图38A中,上爪构件3801包括由缝线剥离器3805部分地形成的挠曲区域(deflector region)3803。剥离器由这样的柔性材料(例如,金属、聚合物或其他材料,包括形态记忆合金)形成,该柔性材料可弹性地偏转以允许组织穿透器穿过远端开口 3809并且从远端开口 3809向远侧延伸,同时将缝线从组织穿透器剥离并且将缝线保持在上爪中。这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在图38A中,缝线剥离器被配置成板簧结构,该板簧结构在近端固定到上爪构件并且相对的端是自由的并且保持张紧抵住设备的远端处的远端开口的远端表面;组织穿透器可推挤剥离器并且穿过剥离器,迫使缝线倚靠剥离器而夹持在组织穿透器的夹持器区域中。当组织穿透器收回时,缝线可倚靠剥离器和上爪而被夹紧,将其夹持在适当的位置中,同时允许组织穿透器收回。在一些变化形式中,剥离器的端部和/或远端开口包括在组织穿透器收回时保持缝线的边缘(例如,具有锯齿、齿等)。图39A-39C阐述了具有从上爪中的远端开口向远侧延伸的组织穿透器的缝线穿引器的一种变化形式。组织穿透器从下爪至上爪以反曲路径行进。在这种变化形式中,两种长度的缝线(包括同一缝线的两种长度,例如,同一缝线的两个端部)可被加载到下爪中并且相继从下爪穿过,通过组织的不同区域并且夹持在上爪中,从而通过组织穿引缝线环。图39A-39C示出的缝线穿引器还被配置成使得上爪构件能够枢转,以呈现相对于设备的长形本体的不同角度,并且下爪构件从长形构件的远端轴向地向远侧可延伸,以与上爪构件形成面向远侧的嘴部。近端手柄包括多个控制器,以控制上爪构件的枢转、下爪构件的轴向滑动和组织穿透器从下爪构件的延伸/缩回。图39B示出图39A的移除近端手柄3901的外壳的设备,揭示控制器和设备之间的一些连接。在图39B中,最远端控制器3905,近端手柄配置成控制上爪构件的运动的触发器或杠杆(“上爪控制器”)。上爪控制器可被拉动,以减小上爪相对于长形构件3907的长轴的角度。在这种变化形式中,上爪控制器被牵制并且在被压缩成向下驱动上爪时允许向远侧驱动长形构件中的筋束(减小上爪和长形构件的长轴之间的角度)。这种枢转运动还可称为剪切(剪切运动)。远端控制器3913还配置成杆杠或触发器,并且可被挤压或以其他方式被致动,以延伸和/或缩回下爪,从而与上爪形成面向远侧的嘴部,如在图39A-39中示出的。在一些变化形式中,控制器还配置成控制组织穿透器以反曲路径的部署。例如,在一些变化形式中,在完全延伸下爪之后挤压远端控制器可将组织穿透器从下爪部署到上爪,使得组织穿透器的远端延伸离开上爪。当组织穿透器在上爪和下爪之间延伸时,组织穿透器可携带第一长度(绳环)的缝线穿过组织。当到达相对的爪构件时,缝线可从组织穿透器中移除并且夹持(例如,通过剥离器)在上爪中。当释放远端控制器时,组织穿透器可撤回至下爪中。再次致动(例如,挤压)远端控制器3913可使得延伸的组织穿透器(与任何第二长度的缝线一起)穿过组织从下爪返回至上爪,第二长度的缝线可夹持在上爪中。可选择地,在一些变化形式中,控制器(例如,用于控制上爪和/或下爪的运动)可彼此分开,和/或与延伸/收回的组织穿透器分开。另外的控制器还可被包括在近端手柄中,包括用于将缝线加载和/或张拉在下爪构件内的缝线加载控制器(例如,开关、套环)。图40A-40D显示了图39A-39C的装置的远端的放大视图。例如,在图40A和40B中,上爪4003是薄的且略微呈圆角的(如,弯曲的),且被铰接到装置的细长的轴区域。上爪还通过推动/牵拉构件(筋束、线、棒等)连接至近端手柄上的控制件(手柄等),从而允许调整上爪构件相对于细长构件的角度。在图40C中,已经从图40B所示的装置的远端去除了上爪构件和下爪构件,露出了下爪内的组织穿透器4007和上爪内的剥离器4009。图40D显示了组织穿透器已经延伸过面向远侧的嘴部(distal-facing mouth)后,图40B的装置的远端。图42A和42B阐释了具有缝线剥离器(suture stripper)的上爪区域的一种变化形式。在图42A中,从爪构件的远端处的远端开口可以看见缝线剥离器。在此示例中,剥离器包括具有锯齿形边缘4205的剥离器板4203。爪构件还包括具有锯齿形边缘4207的剥离器板的接纳器区域(receiverregion)。图41A-41C更详细地显示了可以使用的缝线剥离器的一种变化形式。该变化形式与图42A和42B所显示的相同。虽然本文提供的实施例显示出缝线剥离器在上爪构件内,但是在一些变化形式中,缝线剥离器可以存在于下爪构件上(如,组织穿透器被配置成穿过缝线从上爪到下爪的长度)。在图41A中,剥离器包括柔性板4101,该柔性板4101被固定在远端(如,固定至上爪构件)并在远端4105处压靠住接纳板4103。在一些变化形式中,接纳器并不是单独的接纳板,而仅仅是爪构件的区域。缝线剥离器板4101和接纳器4103的任一个或两者可以包括适于捕获(catch)缝线的边缘。在图41A-41C中,板4101和接纳器4103包括具有齿4105和4107的边缘。在此示例中,齿是上爪构件内相邻的(或邻接的)锯齿形结构。组织穿透器可以通过偏转板4101而在板4101和接纳器4103之间穿过;当组织穿透器的末端穿过边缘4105和4107时,由组织穿透器保持的一段缝线可以被剥离器捕获且当组织穿透器被回缩时被保持在板与接纳器之间。这阐释在图43A-43E中。例如,图43A显示了模拟图42A和42B所示的剥离器装置和上爪构件的穿过底座的横截面。在图43A中,剥离器4301被配置成固定在近端4303的板弹簧结构且可以通过远端的组织穿透器位移。在图43B中,保持一段(环或线环)缝线4309的组织穿透器4307向远端前行,偏离剥离器4301的底面;当组织穿透器4307穿出爪构件的远端时,组织穿透器4307使剥离器向上偏转,如图43C所示。当组织穿透器4307被回缩时,如图43D所示,一段缝线4309(已经超出剥离器的远端/边缘)被缩回在剥离器与接纳器之间(如,爪构件的下表面)。一旦组织穿透器4307完全回缩,那么缝线4309仍由爪构件内的剥离器保持。实践中,具有向远侧延伸的组织穿透器的缝线穿引器可以用于修复组织,诸如膝盖的半月板。图44A-44F阐释了一种使用诸如上面图39A-39C所示的缝线穿引器来修复撕裂的半月板。本文所述的装置可以用于穿过缝线环且具体地,可以用于形成竖直线迹或水平线迹来修复组织。当修复半月板时,与水平线迹或其他“全关节腔内(allinside) ”方法相比,竖直线迹通常提供最牢固的修复,且位移量最少。本文描述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被称为“全关节腔内”装置且半月板修复技术允许半月板被直接缝合。本文描述的缝线穿引器可以将完全外周的竖直线迹置于半月板撕裂周围。此线迹可以沿着半月板的整个长度提供均匀的压迫并保持下半月板表面和上半月板表面两处的撕裂接合。此外,由于爪和针构型,向远端延伸的组织穿透器并不穿透囊壁,减少或消除了至后部血管结构的风险。这些特征可以因沿着撕裂的整个物质完全的组织接合而允许更大的愈合响应,因更大的愈合响应以及减少的解剖和半月板撕裂的固定而改善了临床结果,可以避免半月板扇形化或皱折,且可以因缝线过于张紧或至囊的混合张紧器导致半月板更少的挤压或外周化。除了纵向撕裂外,这些装置还可以用于处理径向、水平、折翼样撕裂和其他复杂撕裂。在一些变化形式中,本文描述的缝线穿引器可以在因膝盖结构被针路径遮挡而导致关节镜相机入口差时,在黑暗中启动。现在回到图39A-39C,如上所述,装置(如,在图39C中)具有弯曲的(呈圆角的)剪切的上爪。此弯曲可以被配置成符合股骨髁的半径。此示例中的下爪是直的。下爪可以被下凹入轴内,且可以近端到远端滑动,以便在上爪被沿着半月板的上表面就位之后,在半月板下沿着胫骨平台滑动。下爪容纳柔性针,其从下爪竖直移动至上爪。图44A-44F阐释了一种使用图39A-39C所阐释的缝线穿引器来修复撕裂的半月板的方法。如所提到的,缝线穿引器的上爪可以被定位在半月板的上表面与股骨踝之间,如图44A所示。薄且略微弯曲的上爪沿着股骨踝的曲线。下爪被回缩在长形主体内,且已经加装了两段的缝线(从同一缝线的端区域)。[0263]在图44B中,先回缩下臂;在上臂被定位在待缝合的撕裂区域附近之后,下爪在半月板下延伸,如图44C所示。滑动的下爪可以比固定的或剪切的下爪更易于适应膝盖的空间限制。如上所示,此示例性装置中的下爪构件罩住柔性的组织穿透器(如,针),组织穿透器可以前行穿过半月板以从下爪至上爪递送缝线绳环。一旦装置被定位在纵向撕裂远端或邻近径向撕裂,那么组织穿透器从下臂前行至上臂。组织穿透器将缝线线束从下爪拉动至上爪,缝线线束被保持在上爪处。组织穿透器不穿过上爪,因此股骨踝保持受到保护;相反,组织穿透器从上爪内的远端开口延伸,如图44D所示。组织穿透器被回缩到下爪内,组织穿透器在下爪内接合缝线线束的相对端。接着为了第二线环,装置重新定位在纵向撕裂(参见图44E)的近端或径向撕裂(此示例中未显示)的另一侧。一旦被定位,组织穿透器前行以将剩余的缝线线环留在上爪内,如图44E所示。组织穿透器随后可以返回至下爪内,下爪回缩,且装置从膝盖抽出,留下围绕撕裂的缝线环,如图44F所示,且两端在股骨侧上离开。外科医生可以随后经皮系住并产生滑动结(或单行程(individual throw)),且松散端切割,如图44G所示。由于两个缝线端可以通过同一路径被回缩,因此不需要插管来防止组织桥接。这可以产生围绕半月板撕裂的完全外周的竖直线迹。此竖直线迹完全围绕半月板撕裂,使撕裂的上和下区域以及其间的半月板区域并置。图45A显示了按照此方式修复的半月板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45B和45C阐释了上述装置和方法如何还可以用于缝合更复杂的半月板撕裂,包括具有径向撕裂的那些。图46A-46L阐释了通过穿过半月板的环来缝合撕裂的半月板的方法的另一个示例。如前所述,图39A-39C所示的示例性装置可以用于或本文描述的缝线穿引器装置的其他变化形式可以用于缝合撕裂的半月板。在此示例中,缝线的两个区域先被加装到下爪内的缝线穿引器中。例如,第一段的缝线可以被加装到组织穿透器内且第二段缝线可以被保持在下爪的固定区域内;下爪可以被配置成使第一段缝线被穿入上爪构件内且组织穿透器被回缩后,第二段缝线可以被加装到用于穿过组织的组织穿透器内。在图46A内,缝线的末端被显示装载到下爪内。在图46B和随后的图46C-46K中,已经从图46A所示的装置去除上爪以显示偏转表面和上爪内的缝线剥离器(金属片)。在图46C中,组织穿透器随后可以从下爪延伸,携带一段缝线,并穿过半月板朝向上爪。缝线穿引器随后可以进入上爪且被上爪内的偏转器区域偏转,使得缝线穿引器向远端延伸离开上爪构件,如图46D所示。在此示例中,当组织穿透器向上推动进入上爪时,其推动剥离器离开位置,允许缝线前行超出剥离器的末端。在图46E中,回缩组织穿透器使得缝线在上爪内由剥离器固定。当剥离器回缩时,其向组织穿透器施加向下的力,此力使缝线离开组织穿透器,然后将缝线段束缚在上爪内。如图46F所示,装置随后可以被重新定位以第二次启动。装置被移动至第二位置。移动装置并不使缝线与上爪脱离,因为缝线由剥离器固定。将组织穿透器回缩入下爪内可以使缝线的第二端被加装入组织穿透器内,如图46G所示。组织穿透器可以从半月板撕裂的相对侧上的第二位置被延伸返回横跨组织,如图46H所示。组织穿透器携带第二段缝线并将其带至上爪,并再次穿过剥离器,如图461所示。正如之前的,在使组织穿透器延伸离开上爪的远端使得第二段缝线延伸超出剥离器后,使组织穿透器回缩导致剥离器保留第二段缝线连同第一段缝线,如图46J所示。装置随后可以被回缩,且两段缝线被固定在上爪内,如图46K所示。装置可以被完全回缩,且缝线的末端被系住,如图46L所不。如上面提及的,在一些变化形式中,缝线穿引器可加载(包括预加载或手动地加载)可相继穿引的两种或更多种长度的缝线(例如,两个缝线线环或绳环)。图47A-47E阐述了下部爪和配置成用作可保持和穿引两种长度的缝线的缝线穿引器的部分的组织穿透器的一种变化形式。在图47A中,具有缝线加载区域4703的爪构件(例如,下部爪构件)适于保持第二长度的缝线,而第一长度的缝线保持在组织穿透器4701中的缝线夹持区域4705中。图47A中示出的爪构件还未加载缝线,并且包括中心通道4711,缝线可被供给到中心通道中,以加载设备。组织穿透器4701保持在爪内,并且配置成轴向地向远侧/向近侧滑动,并且可通过偏转出口 4715离开爪构件,偏转出口指引组织穿透器穿过在爪构件之间形成的开口。图47B-47E阐述了将一对缝线线环加载到组织穿透器和缝线加载区域4703中。例如,在图47B中,第一缝线线环4709已穿入爪构件的中心通道4711中。该第一缝线线环4709穿过爪构件的缝线加载区域4703并且进入组织穿透器中的缝线夹持或保持区域4705中,如图47C所示。这可通过以下实现:将组织穿透器定位在爪构件内的特定区域内,使得缝线夹持区域4705与缝线加载区域4703的使得缝线穿入组织穿透器的缝线夹持区域中的边缘连续。然后可通过再次使线环穿过爪构件的一部分并且进入中心通道4711来加载第二缝线线环4708。组织穿透器可向远侧或向近侧移动,以在缝线加载区域4703内向第二缝线线环提供空间,而不干扰已在组织穿透器中的缝线,如图47D所示。一旦加载,组织穿透器可略向远侧前行,以将两个缝线线环固定在下部爪内,如图47E所示。在第一长度的缝线已穿到相对的爪并且保持在相对的爪处时,组织穿透器然后可延伸返回至爪构件并且加载第二缝线线环,与图47C相似。在一些变化形式中,本文描述的设备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缝线管理特征,例如缝线张拉器、缝线夹具、缝线通道、和/或引导、保持、应用张力和释放缝线的其他结构。这些缝线管理特征在本文可属类地称为缝线楔子。缝线管理特征(例如楔子和/或张拉器)可用于保持一种或多种长度的缝线,并且可通常有助于防止缝线掉落离开设备和/或变得缠绕。缝线管理特征还可有助于将一定长度的缝线自动地加载在组织穿透器中,如上面参考图47A-47E所描述的。缝线管理特征可维持和/或控制设备操作时缝线上的张力。例如,缝线楔子可被偏置(例如,弹簧加载的),以维持在操作期间缝线的相对恒定的张力,或可与张拉构件(例如,张拉臂或销)一起使用。如提及的,缝线管路特征(例如楔子)可包括凸起、销、夹具、张拉器或保持缝线(或多种长度的缝线)的其他结构。此外,在一些变化形式中,缝线管路特征(例如楔子)可以是可手动地或自动地释放的,使得当缝线或多种长度的缝线被楔子固定时,缝线可通过触发楔子的释放而从楔子中释放。如本文使用的,缝线楔子可包括开口,缝线可保持在该开口内。例如,缝线楔子可包括突起,一定长度的缝线可固定到该突起。楔子可通过夹紧缝线或通过提供通常楔形的开口而保持该长度的缝线,该长度的缝线可被捕获在该楔形的开口中。在某些但不是所有的变化形式中,缝线可围绕楔子包裹。在某些变化形式中,楔子可例如通过弹簧或偏置构件而有效地将缝线紧压在一个或多个表面之间以固定该缝线。缝线可手动地(比如,通过将缝线从楔子手动地拉出)或自动地从楔子移除。例如,楔子可包括将缝线推出楔子的推动构件。在某些变化形式中,楔子的突出部分可配置成缩回例如到爪构件内,释放保持在其中的任何缝线。在某些变化形式中,楔子的夹紧部分可配置成释放或放松保持楔子的任何夹紧力。从楔子释放一定长度的缝线可通过包括机械机构(比如,杠杆、套环、凸轮等)或电/磁机构(比如,螺线管、马达、磁性捕捉器等)的致动机构来触发。在某些变化形式中,楔子可被触发以在操作缝线穿引器的特定步骤期间释放一定长度的缝线。例如,当组织穿透器被缩回以利用第二缝线的绳环(bight)缝线再加载时缝线可从楔子释放;缝线楔子可释放缝线使得缝线的绳环可从爪中的缝线加载区域传递到组织穿透器。因此,在其中缝线的多个绳环被加载到设备中的变化形式中,可使用缝线管理特征来在下爪构件内保持和/或张紧第二长度的缝线使得其可在缝线的第一环已经穿过之后与组织穿透器接合。例如,图59A显示了缝线的两个环已经被加载到其中的组织穿透器5903和下爪构件5901的远端部分。第一环5905已经被加载到组织穿透器内,且第二环5909已经被加载到该爪的缝线加载区域,如图47A-47E所描述的。端部5915、5917是松弛的,两个绳环5913之间的该长度的缝线也是如此。在某些情况下,固定加载到缝线加载区域5917、5913中的绳环5909的自由端可能是有益的。将第二绳环保持在张力下可能也是有优势的。通过固定该第二环/绳环5909的端部5916,并且通过保持器处于张力下,其可准备好在针已经穿过第一绳环到达相对的爪之后自动地加载到针中,如上面描述的。这在图59B中示出,图59B显示了第二绳环5916保持拉紧,同时绳环的端部5916、5917(在图59B中不可见)固定到缝线楔子。如图59B所示通过将缝线绳环的端部保持在楔子中来拉动该第二缝线绳环拉紧可有助于将第二绳环自动地加载到组织穿透器内,如图59C所示。在该示例中,组织穿透器向近侧缩回,露出缝线夹持器区域的开口。缝线环上的张力,以及爪上缝线夹持器区域的形状已经驱使缝线环5909进入缝线夹持器区域。此后,组织穿透器可进一步向近侧撤回,且缝线楔子自动地(或手动地)脱离接合,释放第二绳环的端部,使得第二环松弛,尽管保持在组织穿透器的缝线夹持器区域中,如图59D所示。图59E-59H显示了图59A-59D中显示的下爪区域的远端的侧视图,其中第二绳环的松弛端利用楔子固定(具有略微的张紧)。在为爪构件的相应于图59B所示的顶视图的侧视图的图59E中,第二缝线绳环的自由端通过楔子5920而保持张紧抵住下爪5901。缝线的环保持略微张紧,将缝线绳环向近侧拉到缝线保持区域内并防止器从缝线加载区域掉出,这还可有助于在使第一绳环穿过之后将其拉入组织穿透器的缝线保持区域内。例如,在图59F中,下爪显示为邻近组织区域5940 ;上爪被假定定位在该组织部分的相对侧上(为显示)。组织穿透器5930显示为延伸穿过组织,将第一绳环推动穿过组织,而第二绳环由楔子牢固地保持在下爪中。图59G显示了在撤回组织穿透器将第一绳环留在组织中之后的设备和组织。图39G的侧视图对应于图59C。下面,可使组织穿透器向近侧缩回以接合第二绳环使得其可穿过组织的不同区域。在缩回组织穿透器且利用第二绳环对其再加载之后,可从楔子释放第二绳环的一端或两端。在某些变化形式中,保持第二绳环的楔子可配置成自动地释放缝线的一端或两端,如图59H所示。图59H是对应于图59C的顶视图的侧视图。在该示例中,组织穿透器向近侧的缩回(不可见)可触发缝线从楔子的释放;在图59H中,楔子已经缩回到下爪内,落下该长度的缝线。在某些变化形式中,楔子可通过摩擦或抓握机构来紧压或接合该长度的缝线,并且组织穿透器的缩回和/或第二绳环向缝线穿引器的加载可引起该长度的缝线从楔子释放。在图59A-59H中示出的缝线长度可以不按比例制定,且可可以不如在主体内其被示出的那样松。例如,当在半月板的区域中使用设备时,该缝线可被保持在下爪构件和胫骨/半月板之间。为了简单,缝线的长度被示出为相对自由的;在(更拥挤的)组织空间内的操作中,应用本文描述的原理。图60示出了类似于在图39A-39D中示出的变体的缝线穿引器设备的一个变体的底视图,包括固定已经加载到缝线穿引器中的缝线的绳环的端部的缝线管理特征(在本示例中为缝线楔子)。在该示例中,缝线楔子6001位于沿着设备的长轴轴向可移动的下爪构件或第二爪构件上。因此,当下爪延伸或缩回时,楔子随着下爪移动。在一些变体中,楔子是可调整缝线和/或缝线环的张力的张紧构件。一个或多个缝线管理特征可被包括在缝线穿引器的任何合适的区域上,包括第一爪构件、第二爪构件、组织穿透器、长形构件、手柄等
坐寸ο如所提到的,缝线楔子可配置成自动地释放一定长度的缝线,或减小或释放缝线上的张力,当第二长度的缝线已经被加载在组织穿透器上时。自动释放楔子的一个例子示出在图61A中。在该示例中,楔子保持两个一定长度的缝线6101、6102,牢固地抵住下爪的下表面。在图61A和61B中,缝线仅在横截面中示出,其中其被楔子保持和释放。例如,在图61A中,楔子6105将该一定长度的缝线6101、6102夹紧抵住下爪构件的壁6107。在该示例中,楔子被配置成被预偏置抵住下爪构件的板簧;楔子的远端固定到下爪。楔子包括内凸轮表面6115。推动抵住该凸轮表面可驱动楔子远离下爪构件的壁,允许该一定长度的缝线被释放,如在图61B中示出的。在该示例中,当凸轮表面6115被抵着下爪内的互补的释放凸轮表面6111驱动时,该楔子被自动释放。在一些变体中,该释放凸轮表面是组织穿透器的一部分。因此,当组织穿透器近端地拉动以加载第二绳环时,该释放凸轮表面(形成为组织穿透器的区域)驱动该一定长度的缝线从楔子的释放。在一些变体中,可使用单独的杠杆或其他机构。楔子还可包括更活动的释放机构,其中该一定长度的缝线被驱动出楔子。例如,当组织穿透器近端地收回以加载第二绳环在组织穿透器上时,释放凸轮表面可被近端地驱动进入楔子中,并且该释放凸轮表面可驱动缝线离开楔子。图62A和62B示出了缝线楔子的另一变体,类似于图61A示出的变体。在该示例中,缝线楔子6201在一侧还附接到缝线穿引器6203的下爪,并且缝线6205在缝线楔子6201的相对端保持(夹持)在爪中。楔子的夹持区域可被偏转离开下爪,如在图62B中示出的。在该示例中,缝线(或多个一定长度的缝线)可被沿着楔子的夹持区域的长轴夹持或保持。打开夹持区域允许缝线被释放,如图62B所示。楔子的夹具区域可通过抵着连接到夹持区域的凸轮表面推动而被偏转。在图62B中,楔子包括可用于偏转夹持区域的区域6209。因此,如刚刚描述的,用于修复半月板裂口的缝线穿引器可通过将仪器仅一次插入到膝盖中而放置圆周缝线的两个腿部。在一些变体中,缝线穿引器设备可将该一定长度的缝线的两个端部加载在一个爪(即下爪)中,将缝线穿引器插入膝盖中,使组织穿透器经过一个缝线端,直到其中其被从组织穿透器去除的另一爪(即,上爪)。组织穿透器于是可返回到下爪且捡起该一定长度的缝线的第二端。仪器放置在另一位置,且组织穿透器被再次推进,在上爪上移动缝线。通过缝线的两端从下爪移动到上爪,驱动缝线穿引器将导致围绕半月板的圆周缝合。[0279]在以上实施方式中,用于将单一缝线的两端加载在缝线穿引器中使得单一组织穿透器可利用组织穿透器的顺序推进而移动它们的一个构型涉及具体的爪特征。例如,下爪可包括用于引导组织穿透器的轨道。轨道的一个部分被切口,留下用于第二缝线停留超过针的宽度的空间。空间(缝线保持区域4703)在图47A中指定。在一些变体中,设备包括移动组织穿透器以辅助加载的控制器(例如,开关、杠杆、按钮等等)。例如,包括近端手柄的缝线穿引器示出在图39C和48中。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在爪内远端地或近端地移动组织穿透器以辅助加载该对缝线的缝线加载控制器4801被指示。用于加载缝线穿引器的过程包括首先将缝线的一端加载在包含于组织穿透器上的凹槽中(例如,图47A-47C)。缝线可通过将阻止穿透器拉回而被夹紧在合适的位置。下一步,缝线的另一端可被加载于在组织穿透器引导轨道上切出的空间中。缝线的第二端被拉动教授远离组织穿透器,如图47D所示。在第二端被远离组织穿透器而拉动教授到空间中时,使用者轻按手柄上的开关,导致针向远端移动一小的量。一旦,缝线穿引器移动如以上所述装置,则下爪可被缩回。缝线穿引器于是可以与放置到半月板上的上表面的上爪插入到关节中。下爪于是向前推进,使得半月板被下爪和上爪包围。组织穿透器于是可被向前推进而离开下爪,以便使第一缝线腿部移动通过半月板。针可被第一缝线腿部向前推进,而没有半月板呈现,如图49所示。在该图中,第二端可被示出为等待在下爪远端处的其空间中的组织穿透器的侧面。一旦组织穿透器已经通过半月板,其与上爪的下表面相相互作用,这导致组织穿透器与上爪的下表面相切而重新引导自己。组织穿透器,以及拖着的缝线的第一端,朝向缝线捕获器渐进,缝线捕获器包括具有形成在远端处的齿的板簧以及还包含齿的上爪的另一特征。上爪捕获器的横截面在图42B中示出。在示例性的爪构件和装置和/或使用装置的方法中,缝线的两端利用两个绳环加载到远端中:每个端部一个绳环。绳环的一部腿部位于下爪的下表面上,且另一个腿部位于下爪的上表面上。因为膝关节中的紧空间,在下爪的内表面下面的这些腿部可被夹在胫骨和下爪之间,在操作期间限制缝线的运动。在一些变化形式中,缝线穿引器被配置成装置一个或多个缝线,使得缝线两端的绳环都位于下爪的上表面上。图50A-50B示意性示出了两个变化形式,其中,当被加载时,缝线的环的两个腿部被保持在装置的相同侧上(例如,下爪的上表面)。这些实施方式可包括组织穿透器,组织穿透器具有两个凹槽,允许缝线围绕组织穿透器而包裹,使得缝线可起在下爪的上表面上发起、围绕组织穿透器而包裹,并且返回到下爪的上表面上。图50A示出在组织穿透器的相对侧上具有两个凹槽(彼此邻近)的组织穿透器。在两者情况下,缝线环可围绕组织穿透器而包裹,使得缝线的在环区域之前和之后的长度延伸在缝线穿引器的相同侧或表面上。在两个示例中,其中组织穿透器位于的爪还适用于加载两个或多个缝线,且可包括一个缝线加载区域(或多个区域)以保持缝线环,直到组织穿透器中的缝线夹持器没有其他的缝线。在一些变化形式中,多个缝线环可随后利用组织穿透器传送,其中组织穿透器具有多个缝线夹持器区域。在一些变化形式中,缝线夹持器区域被配置成一个或多个凹槽。缝线夹持器区域可沿着组织穿透器的近端至远端长度定位。例如,在一些变化形式中,第二缝线夹持器区域沿着组织穿透器的长度在第一缝线夹持器区域的近端定位。在此变化形式中,即在图51中示出的示例,缝线穿引器的近端手柄可协调组织穿透器的位移,使得缝线远端中的第一环移动经过组织穿透器的大部分缝线夹持器区域,远端缝线夹持器(例如,凹槽)在上爪中移动缝线剥离器,而第二缝线不会(通过限制组织穿透器的远端延伸)。这在图51中示出。缝线的第二环通过更远端地推进组织穿透器而被移动,使得组织穿透器上的更近端的缝线夹持器区域延伸经过上爪中的缝线剥离器,捕获缝线的第一环和第二环。适于在缝线的至少两个环处移动(或者相继或者同时)的缝线穿引器的另一变化形式示出在图52中。在此实例中,两个组织穿透器以平行方式被包括,每一个加载有缝线。在一些变化形式中,组织穿透器肩并肩,如图52所示,可选择地,组织穿透器可在彼此顶部。缝线可通过在组织上延伸组织穿透器中的每个(或两个),并将其延伸进入其中缝线剥离器可保持缝线的第二爪构件。如以上所述,本文描述的缝线穿引器中的任何一个可用于修复关节中的软组织,和/或缝制在同种异体移植或人造软组织结构诸如人造半月板支架或移植体中。尽管很适于半月板修复,但是这些设备和设备的基本特征不限于半月板修复,并且可用于和/或适于用在其他身体区域中,包括其他关节。例如,爪构件的形状和/或尺寸可适合用于其他身体区域,诸如上爪构件的圆角(弧形)、上爪构件的厚度,等等。在一些变化形式中,缝线穿引器设备包括缝线牵引器或缝线捕获器元件,缝线牵引器或缝线捕获器元件用于在缝线已经移动经过面向远端的爪之间之后从缝线穿引器的远端朝向近端捕获和/或拉动缝线的一部分。图53A-53L示出了缝线穿引器的一个变化形式和使用缝线穿引器以形成穿过组织的缝线的环的方法,该缝线穿引器使用缝线牵引器/缝线捕获元件(其可被称为缝线捕获和拉动元件或缝线勒除器)。在该示例中,缝线穿引器可类似于以上描述的缝线穿引器,其中在上爪构件上添加缝线勒除器,该勒除器配置成在缝线已经从下爪移动到上爪之后向近端捕获和拉动缝线。在图53A中,缝线勒除器5305定位在其中前述缝线剥离器位于的地方,并且可作用类似于缝线剥离器。下爪加载具有长短和短端的一定长度的缝线5303。在下爪中的组织穿透器开始从携带缝线环的下爪延伸,如图53B中所示(缝线穿引器的爪可围绕组织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定位,包括之前所述的使用枢转上爪和轴向延伸的下爪构件)。组织穿透器和缝线延伸到上爪中,且组织穿透器的远端从上爪构件中的开口远端地延伸,其允许组织穿透器包括缝线(缝线夹持器区域)的区域延伸经过缝线勒除器,如在图53C中所示。组织穿透器从上爪收回到下爪中(沿着示出的S形路线)导致缝线环被缝线勒除器捕获在上爪中,如图53D所示。在该示例中,缝线勒除器被配置成金属片(配置以具有指状物或齿以帮助保持缝线),金属片将缝线阻止在上爪中。缝线勒除器于是可用于近端地拉动缝线的端部,如图53E。在一些变化形式中,缝线的一端近端地拉动离开患者,在其他变化形式中,缝线的另一端被仅沿着上爪拉动。缝线于是可被在上爪中张紧。在一些变化形式中,缝线勒除器可施加张力,在其他变化形式中缝线可手动张紧。如图53G中所示,缝线穿引器于是可重新定位在组织上,使得缝线的环的其他部分可被形成(围绕组织中的裂口)。如从附图中明显的,在图53A-L的示例中示出的组织是半月板组织;但是任何合适的组织可使用该设备和方法缝合。一旦缝线穿引器被重新定位,组织穿透器于是可延伸通过组织以接合保持在上爪中的缝线端部,如图53H和531所示。组织穿透器可配置成推/拉组织穿透器。图531示出了可被使用的推/拉组织穿透器5309的一个变化形式。在该示例汇总,组织穿透器包括双缝线夹持器区域:一个缝线夹持器区域用于当缝线从下爪到上爪驱动时保持缝线,并且一个缝线夹持器区域用于当缝线从上爪到下爪收回时保持缝线。在一些变化形式中,组织穿透器配置使得单个缝线夹持器区域可在两个方向上保持缝线。例如,钩区域可配置成在两个方向上保持缝线。在图53J中,缝线可被拉回到下爪且被下爪捕获(例如,在组织穿透器和/或下爪中的缝线捕获区域和/或缝线剥离器内)。设备于是可从组织去除,如图53K所示,拉动缝线的环端通过组织且产生移动通过组织的环,如图53L所示。缝线的端部于是可被打结(例如,打结到彼此)以完成环。包括缝线勒除器的缝线穿引器的另一变化形式示出在图54A中。在该示例中,缝线穿引器包括从枢转的上爪形成的面向远端的开口和轴向滑动的下爪,以及在下爪上配置成环的缝线勒除器5405,缝线勒除器5405在经过第一缝线绳环之后(经由勒除器绳)被近端地收回。在该示例中,缝线勒除器在近端手柄处连接到裂锁和裂锁标记5407。设备的该变化形式可加载(例如,预加载)有上爪构件中的缝线。图54B示出了设备远端的放大视图。上爪配置成预加载有可被张紧地保持在上爪中的缝线。下爪容纳配置成在反曲路径中移动的组织穿透器,以及以上所述的缝线勒除器。组织穿透器的端部可在其延时和收回时移动通过勒除器,允许其在其移动经过之后阻塞在缝线上,如图55A-55DD所示。在操作中,图54A的缝线穿引器设备可用于移动环中的缝线围绕目标组织(例如,半月板)。例如,在图55A中,设备的远端首先被插入膝盖中。缝线被预加载(或已经加载)在上爪中,且被张紧(例如,用楔子固定)使得缝线具有足够的张力以允许其被组织穿透器接合且向下拉动穿过组织。图55B-5 示出了将组织传送器定位成围绕目标组织。在定位该设备时,手柄上的夹持触发器可用于控制上爪的旋转,如图55A和55B所示。因此,上爪可被定位成紧邻待被缝合的组织,并且在使用手柄以通过压制控制器(例如,手柄上的下爪触发器控制器)来延伸下爪构件之后,组织可被夹持在设备的口部中,如图55C和55D中所示。该设备可定位和重新定位,直到其如所期望地定位。在本文描述的方法中的任何一个中,成像(关节镜检查)可用于引导该过程。一旦定位,针可被布置,如图55E所示。在该示例中,下爪触发器还配置成在控制器已经被致动以掩饰下爪之后延伸组织穿透器。控制器的第二次致动导致针在反曲路径中延伸,从下爪、穿过组织,并到上爪,其中其可延伸超过远顶端且将缝线拉回到第一爪,通过缝线勒除器的口部。图55F示出了诸如在图55A-E中示意性示出的设备的设备,其中组织穿透器将加载到上爪中的缝线环拉动到下爪。缝线于是被拉动通过勒除器的眼,如在图55G中示出的。组织穿透器可继续拉动缝线,缝线可通过从设备上的张紧器(楔子)解耦合缝线而在上爪中去除张力,如图55H所示。如图551所示,裂锁拉动器5511可呈现在设备的手柄上,并且可被拉动以从设备的远端向近端拉紧和/或收回勒除器。这示出在图551 (示出了勒除器/裂锁的拉动)和图55J(在拉动勒除器/裂锁之前)以及图55K(示出了勒除器/裂锁的拉动)中。组织穿透器可释放缝线,使得缝线的端部可随着勒除器被近端地收回而被近端地收回。当勒除器近端地拉动缝线时,缝线可在上爪上放出,拉动缝线穿过半月板。勒除器将缝线的主体拉出膝盖,如图55N所示。[0295]在一些变化形式中,缝线穿引器可监测勒除器的拉动(例如,裂锁),激活确定缝线从下爪(例如,组织穿透器)的释放的时机的的内部机构,如图550所示。在预定时间或拉动裂锁的预定距离之后,勒除器机构(在图55P中示出)最终释放勒除器。这可以通过在手柄内齿轮传动而实现(图55Q)。在释放之前,缝线可利用组织穿透器保持在下爪中,如图55R所示。朝向勒除器滑轮机构的端部,内齿轮可触发组织穿透器以切换到释放位置。释放窗口可呈现在下爪中。针可缩回到该窗口,靠近勒除器机构位移的端部,如图55S-55T所示。已经被拉出膝盖的缝线主体于是可被外科医生抓住,如图55U所示,外科医生可继续将缝线端部拉出膝盖。在一些变化形式中,缝线可从膝盖拉出,直到缝线的端部超过上爪构件,如图55V和55W所示。缝线的移动的端部可被完全拉出,如图55X所示。缝线(且特别是缝线在上爪中的部分)于是可被拉动而施加张力,如图55Y所示。缝线的未被从膝盖拉出的端部可被附接到张紧元件(例如,张紧器、楔子,等等)。该设备于是可被重新围绕在组织周围,如图55Z所示,使得其被定为在第二射出位置。组织穿透器于是可被延伸穿过组织以接合上爪构件中的缝线,然后被穿过组织收回,使得缝线环被再次固定在下爪构件中,如图55AA所示。该设备于是可被收回,将缝线环留在适当位置。例如,在图55BB中,下爪(具有被附接的缝线一端)可被收回,并且整个设备可从膝盖收回,如图55CC所示。最后,缝线的端部可被从设备去除,且缝线可被结扎。结可被系在膝盖外部以完成缝合,如图55DD所示。尽管以上示出的设备的许多变化形式包括用于引导组织穿透器采用的路径形状的内部挠曲区域,但是挠曲区域可以是在外部或局部在外部。例如,在一些变化形式中,组织穿透器远端地延伸在上爪之下,而不是进入上爪;缝线可被从该外部位置捡起和/或掉落在上爪中。一般而言,本文描述的设备可被制定尺寸且配置以轻易地插入到修复组织,进入更难以进入的区域,包括关节区域诸如膝盖、肩部和臀部。如以上所提到的,上爪和/或下爪可相对薄。例如,在一些变化形式中,上爪厚度还可被称为上爪的厚度,可以是小于大约
0.120英寸(例如,小于0.1英寸,小于0.08英寸,小于0.07英寸,小于0.06英寸,等等)。在一些变化形式中,上爪的高度或厚度在大约0.064”-0.120”之间。图56A-56C示出了具有不同高度或厚度的上爪的变化形式。例如,在图56A中,上爪构件具有近似0.120英寸的最大厚度。第一(或上)爪构件的该变化形式类似于在图1-8中示出的。在该变化形式中,上爪构件包括限制器,该限制器限制组织穿透器从上爪的延伸。在图56B中,上爪构件具有近似0.085英寸的最大高度,并且是弯曲的。该变化形式类似于以上在图16A-16C和图37A-37B中描述的。图56C示出了具有近似0.064英寸的最大高度的上爪构件的另一变化形式。该变化形式类似于图40A-40B、40D和42A-42B中示出的。如所示,这些变化形式中的任何一个还可被弯曲,且可交接和/或可枢转地连接到从手柄延伸的长形构件。爪构件(上和/或)的宽度可大于爪构件的高度/厚度。在一些变化形式中,爪构件具有大于其高度两倍的宽度(例如,在大约0.4和大约0.1英寸之间)。宽度可以小于其约束尺寸,因为在关节中从侧到侧具有足够的空间;尺寸约束可从关节诸如膝盖中的从顶部到底部(高度)的空间。图57示出了下(例如,第二)爪构件的两个变化形式之间的对比。在图57中,下爪构件中的一个示出具有大约0.17”英寸的高度。对比而言,具有近似0.11”的高度的下爪构件的另一变化形式示出在较高的构件前面。一般而言,爪构件可具有小于大约0.2”、小于0.18”、小于大约0.17”、小于大约0.15”、小于大约0.13”、小于大约0.11”、小于大约
0.10”等等的高度。下爪构件可容纳组织穿透器且可包括挠曲区域,挠曲区域用于偏转组织穿透器使得其近似垂直地从下爪构件的近端-远端长轴离开下爪构件。尽管本文描述的缝线穿引器设备的许多变化形式配置使得组织穿透器从爪中的开口远端地延伸,但是本文描述的缝线穿引器中的任何一个可配置使得组织穿透器在于上爪和下爪之间延伸之后近端地延伸。因此,上爪上的偏转特征可设置成便于针在近端方向上行进。例如,在一些变化形式中,组织穿透器在延伸通过爪之间的开口之后近端地在上爪构件内延伸(或近端地延伸离开上爪构件)。在一些变化形式中,组织穿透器沿着相对(上)爪构件内的内部通道延伸,如在图58中示出的。在该变化形式中,上爪构件包括偏转器,偏转器近端地偏转组织穿透器(朝向近端手柄方向)。因此,缝线可被推动或拉动,同时组织穿透器被给予足够的间隙以使缝线通过。以此方式移动的缝线穿引器可被称为具有“U”形(或180° )路径。尽管以上描述被分成各个部分且包括缝线穿引器的变化形式的具体示例,但是在任何具体示例或部分中描述的特征或元件中的任何一个可被并入到其他实施方式的任何一个中。尽管上述方面为了能够清晰理解的目的而以图示和示例的方式在一些细节上进行了描述,但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鉴于本发明的教导容易明显的是对于本发明可做成一定改变和修改,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或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缝线穿引器设备,具有沿反曲路径行进的缝线穿引组织穿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第一爪构件,其从长形本体向远侧延伸,其中所述第一爪构件包括挠曲表面和远端开Π ;第二爪构件,其从所述长形本体向远侧延伸,其中所述第一爪构件和所述第二爪构件形成面向远侧的嘴部;以及组织穿透器,其配置成从所述第二爪构件延伸,穿过所述面向远侧的嘴部,进入所述第一爪构件,抵住所述挠曲表面偏转并且从所述第一爪构件的所述远端开口向远侧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爪构件中的缝线剥离器,所述缝线剥离器配置成将缝线从所述组织穿透器剥离并将所述缝线夹持在所述第一爪构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爪构件中的缝线剥离器,所述缝线剥离器配置为将缝线从所述组织穿透器剥离并将所述缝线夹持在所述第一爪构件中的板簧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爪构件配置成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的远端区域枢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爪构件配置成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向远侧和近侧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还包括近端手柄,所述近端手柄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爪构件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的角度的第一控制器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爪构件的远侧延伸和近侧延伸的第二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组织穿透器包括缝线夹持器区域,所述缝线夹持器区域配置成随着所述组织穿透器在所述第一爪构件和所述第二爪构件之间延伸而保持一定长度的缝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缝线夹持器区域包括所述组织穿透器的侧向切口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组织穿透器配置成从所述组织穿透器的远端开口向远侧延伸大于约1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爪构件包括缝线加载区域,所述缝线加载区域配置成当第一长度的缝线被保持在所述组织穿透器的缝线夹持器区域内时保持第二长度的缝线。
11.一种缝线穿引器设备,具有沿反曲路径行进的缝线穿引组织穿透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包括:第一爪,其枢转地联接到长形本体的远端区域,其中所述第一爪配置成相对于所述长形构件枢转;在所述第一爪内的挠曲表面;第二爪,其配置成从所述长形本体向远侧可滑动地延伸,其中所述第一爪和所述第二爪配置成形成面向远侧的嘴部;组织穿透器,其容纳在所述第二爪内并配置成从所述第二爪延伸穿过所述面向远侧的嘴部并进入所述第一爪,抵住所述挠曲表面偏转并且从所述第一爪中的远端开口向远 侧延伸;以及在所述组织穿透器上的缝线夹持器区域,所述缝线夹持器区域配置成随着所述组织穿透器延伸穿过所述面向远侧的嘴部而夹持缝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爪的枢转运动独立于所述第二爪的滑动运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爪中的缝线剥离器,所述缝线剥离器配置成将缝线从所述组织穿透器剥离并将所述缝线夹持在所述第一爪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爪中的缝线剥离器,所述缝线剥离器配置为将缝线从所述组织穿透器剥离并将所述缝线夹持在所述第一爪中的板簧元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还包括近端手柄,所述近端手柄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爪构件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的枢转和角度的第一控制器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爪的远侧延伸和近侧延伸的第二控制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缝线夹持器区域包括所述组织穿透器的侧向切口区域。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组织穿透器配置成从所述组织穿透器的远端开口向远侧延伸大于约1mm。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爪包括缝线加载区域,所述缝线加载区域配置成当第一长度的缝线被保持在所述组织穿透器的缝线夹持器区域内时保持第二长度的缝线。
19.一种缝线穿引 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线穿引器设备包括:第一爪构件,其从长形本体向远侧延伸;第二爪构件,其配置成从所述长形本体向远侧延伸,其中所述第一爪构件和所述第二爪构件形成面向远侧的嘴部;组织穿透器,其配置成从所述第二爪构件延伸,穿过所述面向远侧的嘴部,进入所述第一爪构件,抵住所述挠曲表面偏转并且从所述第一爪构件的远端开口向远侧延伸;在所述组织穿透器中的第一缝线夹持器区域,所述第一缝线夹持器区域配置成随着所述组织穿透器从所述第二爪构件延伸而将缝线保持在所述组织穿透器中;在所述第二爪中的缝线加载区域,所述缝线加载区域配置成保持第二缝线使得当所述第一缝线夹持器区域为空时所述第二缝线能够被加载到所述第一缝线夹持器区域内;以及在所述第一爪构件中的缝线剥离器,所述缝线剥离器配置成从所述组织穿透器剥离缝线并将所述缝线夹持在所述第一爪构件内。
20.一种缝线穿引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线穿引器设备包括:长形本体,其具有近端区域和远端区域;第一爪构件,其从所述长形本体的所述远端区域延伸并且配置成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枢转;第二爪构件,其配置成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轴向地延伸,所述第二爪配置成当所述第二爪构件轴向地延伸时与所述第一爪构件形成开口 ;以及组织穿透器,其可展开地保持在所述第一爪构件或所述第二爪构件内并且配置成当所述第一爪构件和所述第二爪构件形成所述开口时通过在所述第一爪构件和所述第二爪构件之间延伸和缩回来使缝线在所述第一爪构件和所述第二爪构件之间穿过。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组织穿透器配置成在所述第一爪构件和所述第二爪构件之间延伸和缩回而实质上不延伸超出所述第一爪构件或所述第二爪构件的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侧向侧部。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爪构件配置成通过从所述长形本体的所述远端区域向远侧延伸或向内侧缩回来轴向地运动。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中通过延伸所述第二爪构件形成的所述开口包括面向远侧的开口。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还包括在所述组织穿透器的远侧末端附近的缝线接合区域,所述缝线接合区域配置成与缝线联接。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还包括行程限制器,所述行程限制器配置成防止所述组织穿透器实质上延伸超出所述第一爪构件或所述第二爪构件的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侧向侧部。
2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还包括运动限制器,所述运动限制器配置成基于所述第一爪构件、所述第二爪构件或所述第一爪构件和所述第二爪构件两者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的位置来限制所述组织穿透器的运动。
2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第二爪夹钳,所述第二爪夹钳配置成在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的轴向位置保持所述第二爪构件。
28.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第一爪夹钳,所述第一爪夹钳配置成在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的角位置保持所述第一爪构件。
29.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爪构件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的角位置,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爪构件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的轴向位置。
30.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还包括指示器,所述指示器指示所述第二爪何时处于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的预定的轴向延伸的位置。
3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还包括近端手柄,所述近端手柄具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爪构件的角运动、所述第二爪构件的轴向运动或所述组织穿透器的延伸和缩回中的至少一个的控制器。
3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组织穿透器容纳在所述第二爪构件内并从所述第二爪构件内延伸。
33.一种缝线穿引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长形本体,其具有近端区域和远端区域;第一爪构件,其枢转地连接到所述长 形本体的所述远端区域并且配置成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形成角度;第二爪构件,其配置成从所述长形本体的所述端区域向远侧延伸或者朝向所述长形本体的所述远端区域向近侧缩回;以及组织穿透器,其配置成使缝线在所述第一爪和所述第二爪之间穿过并且还配置成当所述第二爪构件向远侧延伸以便当所述第一爪构件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成角度时形成面向远侧的开口时所述组织穿透器在所述第一爪构件和所述第二爪构件之间延伸和缩回。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设备,还包括在所述组织穿透器的远侧末端附近的缝线接合区域,所述缝线接合区域配置成与缝线联接。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设备,还包括运动限制器,所述运动限制器配置成基于所述第一爪构件、所述第二爪构件或所述第一爪构件和所述第二爪构件两者的位置来限制所述组织穿透器的运动。
36.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第二爪夹钳,所述第二爪夹钳配置成在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的轴向位置保持所述第二爪构件。
37.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第一爪夹钳,所述第一爪夹钳配置成在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的角位置保持所述第一爪构件。
38.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爪构件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的角位置,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爪构件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的轴向位置。
39.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设备,还包括行程限制器,所述行程限制器防止所述组织穿透器延伸超出所述第一爪构件或所述第二爪构件的与所述面向远侧的开口相对的侧向侧部。
40.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设备,还包括近端手柄,所述近端手柄具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爪构件的角运动、所述第二爪构件的轴向运动以及所述组织穿透器的延伸和缩回中的至少一个的控制器。
41.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组织穿透器容纳在所述第二爪构件内并从所述第二爪构件内延伸。
42.一种缝线穿引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铰接的第一爪构件,其从长形本体的远端延伸并配置成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的纵向轴线可控制地弯曲;轴向滑动的第二爪构件,其配置成相对于所述长形本体的所述远端向远侧延伸以及向近侧缩回以便当所述第二爪构件向远侧延伸时与所述第一爪构件形成面向远侧的开口;组织穿透器,其容纳在所述第二爪构件中并配置成穿过所述面向远侧的开口延伸至所述第一爪构件;缝线接合区域,其布置在所述组织穿透器的远端附近并配置成接合缝线;以及行程限制器,其配置成接合所述组织穿透器并防止所述组织穿透器延伸超出所述第一爪构件或所述第二爪构件的与所述面向远侧的开口相对的侧向 侧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线穿引器设备。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传送缝线的设备、系统和方法。一般而言,本文描述了缝合设备诸如缝线穿引器,以及缝合组织的方法。该缝线传送设备可包括双布置缝线穿引器,其中第一远端爪构件是相对于设备的长形主体的纵轴成一定角度可移动的,并且第二远端爪构件相对于长形主体和/或第一爪构件近端地可收回的。本文还描述了缝线穿引器,其中传送缝线的组织穿透器在近似反曲路径中移动,且组织穿透器的远端从设备的一个爪远端地延伸。
文档编号A61B17/04GK202960627SQ20122020202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6日
发明者迈克尔·穆瑞罗, 克里斯·P·本德尔, 马克·Y·西罗茨卡, 迈克尔·J·亨德里克森, 贾斯廷·D·萨利曼, 约翰·G·麦卡琴 申请人:赛特里克斯整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