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全相空气生态循环链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维全相空气生态循环链装置,包括:生化箱,其中具有水溶液;雾罩迷宫反应室,具有多重封闭水帘的迷宫式水气混合通道;旋转喷嘴,设置在所述雾罩迷宫反应室上方;风机,用于将空气强制送入所述雾罩迷宫反应室;干燥分离室,与所述雾罩迷宫反应室相通;吸附室,与所述干燥分离室相通;其中,所述生化箱中的水溶液经水泵输送至所述旋转喷嘴喷出,喷出的水溶液在所述雾罩迷宫反应室内形成多重雾罩,空气由所述风机送入所述雾罩迷宫反应室与该多重雾罩多次混合反应后进入该干燥分离室干燥,再经由所述吸附室吸收残留有害物后经出风口排出。本实用新型能够采用多维全相的方式有效消除细颗粒物,从而提升空气质量。
【专利说明】多维全相空气生态循环链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多维全相空气生态循环链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众多的研究已证实细颗粒物会导致哮喘、肺癌、心血管疾病、出生缺陷和过早死亡。此外,PM2.5极易吸附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使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机率明显升高。有证据表明颗粒物越细危害非常严重,它可以通过细胞膜传输到达人体器官,包括引发大脑组织病变及其脑损伤。
[0003]根据简单推算,如果人处于轻度污染的大气环境下(AQI值为100-150),那么总心肺疾患风险将快速升高。而当人处于严重污染(AQI值为300以上)时,上述风险将成数倍增加。而且,污染物的致病几率通常都是在超过一定临界值后,会以指数形式直线增加,而非简单的叠加。
[0004]另外,众多的国内医疗机构也证实,雾霾持续天数与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急诊病人之间的比例呈现强烈的正相关性。
[0005]空气污染物中的罪魁祸首PM2.5,确实让我们谈“霾”色变,虽然它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粒径小质量轻,并且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大。于是,各种空气净化产品被开发出来。但这些产品总是顾此失彼,有的虽然初期效果可见,但长期却更污染,有的投入巨大,还有的操作繁琐。
[0006]目前通常市场上的空气净化产品采用:
[0007]1、过滤法,①优点:能降低多种粒径的颗粒物;②缺点:滤膜需要定期清洗或更换造成二次污染,而且滤膜又是细菌繁殖的温床,过滤的颗粒越细,投入及使用的成本越高;
[0008]2、水吸附法:①优点:雾化器(所谓喷淋,水洗、室内水帘、水池等),能够吸收局部空间内的空气中的亲水性细颗粒;②缺点:效率很低而且占据很大的室内空间,憎水性及具有化学物理活性的小颗粒也不能被有效去除;
[0009]3、植物吸收法:①优点:植物叶片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和细颗粒物,并且能产生有利气体;②缺点:吸收效率低,有些植物会产生有害气体;而且植物生长需要大面积的土壤与光照,在寸土寸金的大都市,成本极高;
[0010]4、催化氧化、离子化法:①优点:能催化可带电或活性化学物质的加速反应,形成相对稳定的新物质;②缺点:只是起到催化加速辅助作用,且新物质在特定的光电热等条件下又会重新分解,恢复其活性再次形成污染;催化装置本身易老化使用一段时间后效果也会明显降低。
[0011]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几乎所有的方法都是采用单一维度:物理、化学或生物;单位相态:气态、液态、固态、生态或离子态,或者1+1简单叠加,因此决定了其处理效果的局限性,也就是各种方法只对某一类的污染物在某一阶段内有效。但是,细颗粒物的成分极其复杂,是随不同的地域、温湿度、地表植被、人类活动度、土壤水域等不同情况而不同。[0012]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空气净化装置,以把周围空气质量提升到自然优良等级。实用新型内容
[001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维全相空气生态循环链装置,能够采用多维全相的方式有效消除细颗粒物,从而提升空气质量。
[00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维全相空气生态循环链装置,包括:
[0015]生化箱,其中具有水溶液;
[0016]雾罩迷宫反应室,具有多重封闭水帘的迷宫式水气混合通道;
[0017]旋转喷嘴,设置在所述雾罩迷宫反应室上方;
[0018]风机,用于将空气强制送入所述雾罩迷宫反应室;
[0019]干燥分离室,与所述雾罩迷宫反应室相通;
[0020]吸附室,与所述干燥分离室相通;
[0021]其中,所述生化箱中的水溶液经水泵输送至所述旋转喷嘴喷出,喷出的水溶液在所述雾罩迷宫反应室内形成多重雾罩,空气由所述风机送入所述雾罩迷宫反应室与该多重雾罩多次混合反应后进入该干燥分离室干燥,再经由所述吸附室吸收残留有害物后经出风口排出。
[00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雾罩迷宫反应室通过回流口与所述生化箱相通,喷入所述雾罩迷宫反应室的水溶液经过该回流口回流至所述生化箱。
[002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雾罩迷宫反应室包括外柱以及设置在该外柱内的内柱,该内柱和外柱同轴。
[002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柱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倾斜向下的内水帘盘,所述外柱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倾斜向下的外水帘盘,所述内水帘盘和外水帘盘的下端互相交替,自上而下形成迷宫式通道。
[002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装置还包括:臭氧生成器,该臭氧生成器通过臭氧管与所述出风口以及生化箱相连。
[002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装置还包括:负离子器,该负离子器通过管路与所述出风口相连。
[002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水泵相连的过滤器。
[002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干燥分离室上方的水栽植物槽,该水栽植物槽内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水栽植物槽内超出预设水位的水经该溢流管流回所述生化箱。
[002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生化箱为抽屉式结构。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维全相空气生态循环链装置以三重维度(物理、化学、生物)及五位相态(气态、液态、固态、生态及电离态)广域多重全覆盖方式处理空气污染,能够有效地改善空气净化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3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维全相空气生态循环链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维全相空气生态循环链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5]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多维全相空气生态循环链装置主要包括:生化箱24、雾罩迷宫反应室5、旋转喷嘴10、风机1、干燥分离室16、吸附室6、负离子器27、过滤器25、水栽植物槽8、臭氧生成器(未标示)。
[0036]其中,生化箱24中具有水溶液,旋转喷嘴10设置在雾罩迷宫反应室5上方,风机I设置在旋转喷嘴10上方,干燥分离室16和雾罩迷宫反应室5相通,吸附室6和干燥分离室16相通。空气被风机I送入雾罩迷宫反应室5后,经过雾罩迷宫反应室5、干燥分离室16和吸附室6之后经由出风口 7排出。
[0037]进一步而言,雾罩迷宫反应室5可以通过回流口 3与生化箱24相通。雾罩迷宫反应室5可以包括外柱16和内柱4,二者同轴,内柱4位于外柱16内。另外,外柱16外还可以设置有雾罩迷宫反应室罩20。外柱16可以由外定位支座2定位固定,内柱4可以由内定位支座22定位固定,内柱4还可以由支撑架12支撑。内柱4的上段可以连接有内顶柱13,内柱4的下段可以连接有内底柱9。外柱16的上段可以连接有外顶柱19。另外,雾罩迷宫反应室5顶部还可以设置有雾罩迷宫反应室罩盖18。
[0038]优选地,内柱4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倾斜向下的内水帘盘15、14,而外柱16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倾斜向下的外水帘盘17。内水帘盘15、14以及外水帘盘17可以是环形挡板,但并不限于此。此外,内水帘盘15、14和外水帘盘17的下端互相交替,自上而下形成迷宫式水气混合通道。
[0039]此外,该多维全相空气生态循环链装置还可以包括臭氧生成器和负离子器27,该臭氧生成器通过臭氧管23与出风口 7以及生化箱24相连,该负离子器27可以通过管路与出风口 7相连。臭氧生成器以及负离子器27可以通过控制面板28来控制。
[0040]生化箱24内可以设置有水泵21以及与水泵21相连的过滤器25。水泵21可以通过水管和旋转喷嘴10相连。优选地,水泵21和旋转喷嘴10的连接处可以设置有快速接口,以便于拆卸和安装。
[0041]在一个非限制性的例子中,生化箱24中可以含有高效环境友好型吸附材料的水溶液;该水溶液经水泵21输送至旋转喷嘴10喷出,在雾罩迷宫反应室5内形成多重细密旋转雾罩11,空气经风机I强制送入雾罩迷宫反应室内5与多重雾罩11多次充分混合反应,聚合大部分有害物与悬尘;雾罩11经旋转充分混合反应后撞击雾罩迷宫反应室5内壁形成飞溅,从而产生生态负离子加速反应;随后水溶液自然向下流淌,跌落至内水帘盘15、14以及外水帘盘17后顺流形成环形瀑布,雾罩迷宫反应室5内可以具有多道环形挡板结构的内水帘盘15、14以及外水帘盘17,从而可以形成多重环形封闭瀑布组成的水帘迷宫;经与雾罩11反应处理后的空气被送进环形封闭瀑布迷宫进行多次深度吸收净化,以达到更深的处理效果;随后空气与水溶液在雾罩迷宫反应室5底部自然分离,空气进入干燥分离室16自然干燥,再经吸附室6吸收可能残余的有害物,最后经出风口 7排出。整个水运动过程中,旋转雾罩11、高速碰撞、环形迷宫水帘乃至回流水帘完全符合自然界中的活性轻细负离子产生条件,在加速空气中污染物吸附反应的同时,源源不断向外输送人类健康所必需的自然优质活性轻细负离子。此外,出风口 7可根据空气质量实际情况与要求加装负离子器27。
[0042]雾罩迷宫反应室5保持一定水位以满足可吸入颗粒物的亲水性及颗粒物沉淀,其余水经溢流管流回环形水槽,环形水槽底部沿圆周方向开有漏槽,水自然向下跌落在风机I的吸风口外形成一个圆形的水帐,对进入风道的空气进行预处理后,进入生化箱24后继续泵入旋转喷嘴10使用。
[0043]另外,干燥分离室16上部可以设置有水栽植物槽8,该水栽植物槽8内保持一定水位供水栽植物吸收生长,由泵连续供水循环,经溢流管溢流回生化箱24。水栽植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种具有強净化空气功能的喜阴植藤本植物,如常春藤或高吸附力的水生植物,其绿叶不断提供室内新鲜氧气,吸收C02及微量空气杂质,根茎不断吸收水中被吸附的细微杂质,实现生物链自循环。根据所选的植物与其生长情况,系统达到平衡后,形成超自然的生态平衡与自然循环。根据实际污染情况选种合适的水栽植物,如果污染特别严重,远超植物根须所能吸收的,则需控制水栽植物槽8的水处理量或人工换水。
[0044]生化箱25可以设计成抽屉式结构,需要换水或清洗时,只需拔下快速接头26,翻起活动支架即可方便进出,极其方便。
[0045]图1和图2所示的多维全相空气生态循环链装置为角柜型,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该多维全相空气生态循环链装置还可以根据需要制成其他任何适当的外形。本实施例的多维全相空气生态循环链装置为带臭氧消毒型,可通过控制面板28控制,室内人员较长时间离开时,可以自动开机释放合适浓度的臭氧,对室内空间及生化箱24内的水进行消毒处理,保持适当浓度及时间后自动关机。由于臭氧的特性,人员重新回到室内时,室内已完成消毒并充满臭氧分解后的新鲜氧气。
[0046]综上,本实施例的多维全相空气生态循环链装置采用了多维度全相态网罗式全覆盖处理方式,用最环保的方法有效消除细颗粒物,净化空气;用最自然的手段让国人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又能享受原始人的美妙大自然环境;用最简单的方法与最经济的成本让国人身处喧嚣闹市却享受原始森林瀑布;用最可能多的维度相态编织巨大的罗网,广域覆盖尽可能多的大气污染物的无害处理,简单操作,循环利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0047]本实施例的多维全相空气生态循环链装置在连续抽烟的室内及烹调时的厨房内使用,体感明显。用简易空气质量测量仪测量:开机一小时即可将15 Hf拥挤的室内轻度污染的(AQI150)空气进化到70左右,连续使用(每天开机I小时),室内空气基本都可控制在65-70左右(室内正常生活活动)。该装置集空气净化处理器,供氧及活化、家具、室内盆景外,更为突出的是该产品实现了自然状态下的有毒有害废气处理>电离子催化>友好型水溶液吸收废气有害物 >水生水栽植物吸收水溶液及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用物理化学生物三维度的方式形成一个完整的气态液态固态生态电子全相态封闭循环,利用人工瀑布、旋转雾罩、超大面积的表面垂直绿化,实现了最安全自然地处理了室内污浊的空气及人类呼出的CO2,而且释放出大量的自然优质活性轻细负离子(自然活性氧),实现了空气的净化。
[0048]本方案提供的多维全相空气生态循环链装置可以制成环形,、矩形茶几型等各种形状结构,可以实现空气处理、制氧、氧气活化、观赏盆景,、几等多项功能,也可以制成墙角扇形花架角柜型,既可以地面安装,也可以空中悬挂,既可以独立安置,又可以与其他器具叠加组合。
[0049]此外,本方案的装置可以应用于各种场合,如PM2.5较严重的地方:城市道路交通道路,可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改良后的洒水车在雾霾层上方喷洒旋转雾罩;高架桥上,可设置景观人造瀑布,结合水生化水栽植物,利用太阳能提供电力将产品用于城市道路两旁,增加道路绿化节约宝贵土地资源,也可用迷宫式水帘原理处理车辆的进风,甚至废气排放等多种方法达到处理净化空气的目的;同时也可以用于办公室、宾馆酒店大堂、人口聚集的公共场合,藏空气净化功能于人造水景观之中,假山流水瀑布水池之间内置本实施例的多维全相空气生态循环链装置,集空气处理与环境美化于一身。此外,也可以作为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配置于中央空调的进风系统中,有效提升建筑暖通系统的空气质量。当然,最重要的是有效减少污染源,净化污染日趋严重的自然界空气。
[0050]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多维全相空气生态循环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化箱,其中具有水溶液; 雾罩迷宫反应室,具有多重封闭水帘的迷宫式水气混合通道; 旋转喷嘴,设置在所述雾罩迷宫反应室上方; 风机,用于将空气强制送入所述雾罩迷宫反应室; 干燥分离室,与所述雾罩迷宫反应室相通; 吸附室,与所述干燥分离室相通; 其中,所述生化箱中的水溶液经水泵输送至所述旋转喷嘴喷出,喷出的水溶液在所述雾罩迷宫反应室内形成多重雾罩,空气由所述风机送入所述雾罩迷宫反应室与该多重雾罩多次混合反应后进入该干燥分离室干燥,再经由所述吸附室吸收残留有害物后经出风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全相空气生态循环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罩迷宫反应室通过回流口与所述生化箱相通,喷入所述雾罩迷宫反应室的水溶液经过该回流口回流至所述生化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全相空气生态循环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罩迷宫反应室包括外柱以及设置在该外柱内的内柱,该内柱和外柱同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维全相空气生态循环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柱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倾斜向下的内水帘盘,所述外柱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倾斜向下的外水帘盘,所述内水帘盘和外水帘盘的下端互相交替,自上而下形成迷宫式水气混合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全相空气生态循环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臭氧生成器,该臭氧生成器通过臭氧管与所述出风口以及生化箱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全相空气生态循环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离子器,该负离子器通过管路与所述出风口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全相空气生态循环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水泵相连的过滤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全相空气生态循环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干燥分离室上方的水栽植物槽,该水栽植物槽内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水栽植物槽内超出预设水位的水经该溢流管流回所述生化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全相空气生态循环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箱为抽屉式结构。
【文档编号】A61L9/015GK203454277SQ201320531570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8日
【发明者】许瑞, 庄卓尔 申请人:许瑞, 庄卓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