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顶式医用配液传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2702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吊顶式医用配液传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顶式医用配液传送装置,属于医疗用装有滑动构件的闭式轨道。本实用新型是将多个吊杆的一端固定于天花板,另一端固接轨道的顶面,而单一轨道贯穿第一通道口后第一次回形后形成平行闭式双轨,单一轨道弯曲后再贯穿第2通道口,第二次回形对接而形成平行的闭式双轨,轨道底面经卡接件连接截面为“工”字型滑道上沿,滑道下沿上对应安装U形架的轴接滚轮,U形架的底部挂环上挂接两自由端对应外翻的挂钩。这样设计的本实用新型将拥有病人的治疗室和配液室分隔开来,避免交叉感染;经轨道传输过来的吊挂药液,便于核对后直接穿刺后输注给病人,大大提高了配液-输液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专利说明】吊顶式医用配液传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装有滑动构件的闭式轨道,具体是一种吊顶式医用配液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病人较为集中的医疗单位,特别是患者较多的急症或门诊观察室,输液、观察、治疗,都需要制剂人员和护理人员按医嘱调配不同处方的药液。由于制剂室和治疗室分散,给临床门诊或急症观察治疗带来不便,即使位于相邻的房间,由于医务人员劳动强度大,而工作效率低受到限制,甚至贻误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剂室和治疗室分散,制剂室配液与治疗室使用不便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联通治疗室和配液室的吊顶式医用配液传送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吊顶式医用配液传送装置,包括吊杆和轨道,而多数个吊杆的一端固定于天花板,另一端固接轨道的顶面,单一轨道贯穿第一通道后第一次回形后形成平行闭式双轨,单一轨道弯曲后再贯穿第二通道,第二次回形对接而形成平行的闭式双轨,轨道底面经卡接件连接截面为“工”字型滑道上沿,滑道下沿上对应安装U形架的轴接滚轮,U形架的底部挂环上挂接两自由端对应外翻的挂钩。
[0006]这样设计的本实用新型,将拥有病人的治疗室和配液室分隔开来,避免交叉感染;经轨道传输过来的吊挂药液,便于核对后直接穿刺后输注给病人,大大提高了配液-输液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1.吊杆2.轨道
[0010]3.第一通道4.第二通道
[0011]5.隔壁墙6.卡接件
[0012]7.滑道8.U形架
[0013]9.滚轮10.挂环
[0014]11.挂钩12.配液室
[0015]13.治疗室14.封闭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7]一种吊顶式医用配液传送装置,包括多个吊杆I的一端分别固定于天花板,另一端固接轨道2的顶面,而单一的轨道2贯穿第一通道口 3后第一次回形后形成平行闭式双轨,单一的轨道2弯曲后再贯穿第2通道口 4,第二次回形对接而形成平行的闭式双轨,轨道2底面经卡接件6连接截面为“工”字型滑道7上沿,滑道7下沿上对应安装U形架8的轴接滚轮9,U形架8的底部挂环10上挂接两自由端对应外翻的挂钩11。
[0018]为避免挂钩11从挂环10中脱出导致的输液瓶脱落,挂钩11顶部两侧间连接封闭杆14,使挂钩11不能从挂环10中滑脱。
[0019]所述轨道2是吊挂在在同一平面的刚性轨道;所述卡接件6是同侧相向形成挂钩的部件。
[0020]所述的吊顶式医用配液传送装置,其第一通道口 3和第2通道口 4形成在同一隔壁墙5,且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
[0021]所述的吊顶式医用配液传送装置,其第一通道口 3方形面积大于第2通道口 4的方形面积,这是由于穿过第一通道口 3的轨道2下,吊挂有配液后的输液瓶。
[0022]所述的吊顶式医用配液传送装置,其轨道2第一次回形后形成平行双轨的轨间距大于第二次回形后平行双轨的轨间距。即轨道2第一次回形的圆弧半径大于第二次回形的圆弧半径。经两次回形的轨道2对接后形成循环闭式轨道。
[0023]所述的吊顶式医用配液传送装置,其轨道2是合金材料制成的,滑道7是工程塑料制成的。
[0024]下面简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况,配液室12吊挂轨道2下方的挂钩11上吊挂按医生处方配液完成的输液瓶(未图示),借助U形架8的轴接滚轮9沿滑道7上沿,滑行穿过面积相对较大的第一通道口 3 (挂液通道)进入治疗室13,治疗室13内轨道2第一次回形后形成平行双轨的轨间距大于第二次回形后平行双轨的轨间距,方便医务人员核对患者姓名、药液处方,在吊挂的输液瓶口上连接输液滴注装置,并在治疗台上施行输液穿刺。摘下挂钩11上的输液瓶,连同输液装置和病人一起转入观察室或输液室。摘去输液瓶的挂钩11沿第一次回形后的轨道2,经面积相对较小的第2通道口 4 (挂钩通道)后回归配液室12,这些沿第二次回形轨道2下的空挂钩11,供配液人员再次吊挂另一病人的待输药液。第二次回形后平行双轨的轨间距小于第一次回形后的轨道2间距,节省空间方便制剂人员调配药液。
[0025]这样设计的本实用新型,将拥有病人的治疗室和配液室分隔开来,避免交叉感染;经轨道传输过来的吊挂药液,便于核对后直接穿刺后输注给病人,大大提高了配液-输液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权利要求】
1.一种吊顶式医用配液传送装置,包括多个吊杆(I)的一端分别固定于天花板,另一端固接轨道(2)的顶面,其特征在于:单一的轨道(2)贯穿第一通道口(3)后第一次回形形成平行闭式双轨,单一的轨道(2)弯曲后再贯穿第二通道口(4),第二次回形对接而形成平行的闭式双轨,轨道(2)底面经卡接件(6)连接截面为“工”字型滑道(7)上沿,滑道(7)下沿上对应安装U形架(8 )的轴接滚轮(9 ),U形架(8 )的底部挂环(10 )上挂接两自由端对应外翻的挂钩(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式医用配液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通道口(3)和第二通道口( 4 )形成在同一隔壁墙(5 ),且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式医用配液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通道口(3)方形面积大于第二通道口(4)的方形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式医用配液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轨道(2)第一次回形后形成平行双轨的轨间距大于第二次回形后平行双轨的轨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式医用配液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轨道(2)是合金材料制成的,滑道(7 )是工程塑料制成的。
【文档编号】A61M5/14GK204092697SQ201420421102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9日
【发明者】邹萍, 苗阳 申请人:天津市儿童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