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原料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35467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原料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原料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鸦胆子系苦木科植物,味苦,性寒,有小毒,产于我国的广东、海南、广西、福建。鸦胆子油是从干燥的成熟果实中提取的脂肪油,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油酸和亚油酸,有很强的抗癌活性,与肿瘤细胞膜有特异的亲和力,特别对各期癌症例如食道癌、胃癌、肠癌和肝癌的疗效极佳。目前鸦胆子油的剂型有鸦胆子油静脉乳剂、口服乳、颗粒剂、胶囊、脂质体、固体脂质纳米粒以及微囊等,其中以鸦胆子油静脉乳剂报道最多。鸦胆子油口服乳属于多相热力学不稳定的分散体系,物理稳定性差,有效成分易氧化分解,产生酸败气味,生物利用度低。另外,由于鸦胆子油有一定的毒性,在临床应用中有恶心、厌食、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而鸦胆子油静脉乳剂工艺不稳定,温度、乳化时间和生产设备都易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而造成乳粒不均匀;并且贮存中容易出现油水分层、破裂、转相、絮凝和败坏等现象导致产品失效或性状不合格,而无法使用。鸦胆子油脂质体静脉注射剂能解决以上问题,但是脂质体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鸦胆子油脂质体静脉注射剂的制备方法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2)鸦胆子油易从脂质体中渗漏;(3)脂质体的制备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有机溶剂,有机溶剂的残留有可能增加药物的毒性。固体脂质纳米粒(SLN)也存在一些缺点:(1)对于某些活性物质载药量很低;(2)保存过程中活性物质的泄露;3)SLN分散液中水含量太高。而对上述缺点(1)主要是由于固体脂质纳米粒由单一固体脂质基质组成,会形成脂质晶体,限制了它的载药能力,并且会逐渐向完美晶体转变,从而 导致贮存过程中药物被排挤出晶格。基于脂质分子在水溶液中自组装而形成的溶致液晶(Lyotropicliquidcrystallines,LLCs)具有由脂质双层分隔而成的亲水区和疏水区,其独特的内部结构、热力学稳定性、双重极性/非极性的性质、内部结构参数、相的几何形状或对称的优化调控使得溶致液晶在一定特定领域被应用,成为功能性药物载体的理想选择。这种新型给药载体使用无生物毒性的脂质作为材料,同时具备被过量水稀释后仍能保留其内部结构的能力,生物相容性好、物理稳定性高、载药量大、可控制药物释放速率以及良好的靶向性等优势,制备工艺简单、能大规模生产,是一种极有发展前景的新型给药载体。常见的溶致液晶结构有层状液晶、反相双连续立方液晶和反相六角相液晶。反相立方液晶和反相六角液晶宏观上3种存在形式:前体、溶胀凝胶和微粒分散体(《溶致液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陈玉林等,ChineseJournalofNewDrugs2013,22(6))。其中,前体的流动性好,黏度较低。溶胀凝胶的黏度大,制备简单,一般将水相与油相按比例混合(涡旋或超声)即可制得。微粒分散体是液晶纳米微粒分散在过量水中形成的稳定体系。通常先将两亲性物质和水相混合制得凝胶,孵化一定时间后再经高能(如高压匀浆,超声处理,高速剪切)分散成微粒。而目前鸦胆子油剂型存在生物利用度低,毒副作用大,在储存过程中稳定性差,易造成渗漏或泄露,制备工艺不稳定或复杂,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技术难题,该现状亟待解决。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的鸦胆子油剂型存在的生物利用度低,毒副作用大,在储存过程中稳定性差,易造成渗漏或泄露,制备工艺不稳定或复杂,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等技术难题,而提供了一种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原料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生物利用度高,无任何毒副作用,储存过程中稳定性好, 在6个月内粒径无明显增大;同时药物释放速度慢,作用持久;MTT试验表明,以鸦胆子油计,在给药剂量相同的条件下,与纯鸦胆子油相比,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能够增加与癌细胞的亲和力,增加药物被癌细胞的摄取量,疗效更好;并且本发明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更具备工业化应用前景。虽然现有技术中有关于一些药物溶致液晶微粒分散体、其原料组合物及制备方法的报道,但是发明人经过试验研究发现,仅仅将其中的药物活性成分替换为鸦胆子油时,并不能够得到稳定性和包封率好以及医学应用性强的鸦胆子油溶致液晶微粒分散体。本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最后发现,通过特别控制鸦胆子油、溶致液晶载体材料和稳定剂的用量关系,最后制备得到鸦胆子油溶致液晶微粒分散体能够达到纳米级别,平均粒径一般在100nm-200nm之间,从而得到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而该粒径范围内的纳米粒分散体能够穿透肿瘤内皮细胞并且可以渗透进肿瘤细胞间隙,提高药物疗效并减少药物毒性,医学应用性强;并且该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中,鸦胆子油的包封率一般在80%以上,较佳地在90%以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的原料组合物,其包括下列组分:鸦胆子油、溶致液晶载体材料、稳定剂和水;其中,所述的溶致液晶载体材料为甘油单油酸酯(GMO)或植烷三醇;当所述的溶致液晶载体材料为甘油单油酸酯时,所述的鸦胆子油和所述的溶致液晶载体材料的质量比为1:1-1:4;当所述的溶致液晶载体材料为植烷三醇时,所述的鸦胆子油和所述的溶致液晶载体材料的质量比为1:1-1:5;所述的鸦胆子油与所述的稳定剂的质量比为1:0.05-1:1。所述的鸦胆子油一般市售可得,或者可按照本领域常规制备方法得到。所述的鸦胆子油与所述的稳定剂的质量比较佳地为1:0.1-1:0.7。所述的稳定剂可为本领域常规的稳定剂,较佳地为吐温80(P80)和/或泊洛沙姆407(poloxamer407,F127)。所述的水的用量可为本领域常规的用量,较佳地,所述的鸦胆子油与所 述的水的质量体积比为2mg/mL-10mg/mL。所述的水还可进一步替换为缓冲溶液或生理盐水。其中,所述的缓冲溶液可为本领域常规的缓冲溶液,只要pH值在7.0-7.5之间即可;较佳地为磷酸盐缓冲溶液。所述的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的原料组合物中,较佳地还可进一步包含聚电解质。所述的聚电解质可为本领域常规的聚电解质,较佳地为海藻酸钠。所述的聚电解质的用量可为本领域常规的用量,较佳地,所述的聚电解质的质量为水的质量的0.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将如上所述的原料组合物混合后,水化、剪切,均质即可。所述的原料组合物混合的方法较佳地包括下列步骤:(1)将所述的溶致液晶载体材料与所述的稳定剂混合均匀后,得一油脂;再加入鸦胆子油,混合均匀,得一油脂混合物;(2)将所述的油脂混合物与水混合,即可;当所述的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的原料组合物中包含聚电解质时,所述的聚电解质溶解在步骤(2)的水中。步骤(1)中,所述的溶致液晶载体材料与所述的稳定剂混合的温度可为本领域常规的温度,较佳地为50-70℃。所述的加入鸦胆子油的温度可为本领域常规的温度,较佳地为10-30℃。所述的混合均匀的温度可为本领域常规的温度,较佳地为50-70℃。步骤(2)中,所述的油脂混合物与水混合的温度可为本领域常规的温度,较佳地为10-30℃。所述的水化的温度可为本领域常规的温度,较佳地为10-30℃。所述的水化的时间可为本领域常规的时间,较佳地为30-90分钟。所述的剪切的操作可为本领域常规的操作,较佳地采用高速剪切机进行剪切。所述的剪切的时间可为本领域常规的时间,较佳地为1分钟。所述的均质的操作可为本领域常规的操作,较佳地为采用高压均质机进行均质。所述的均质的压力可为本领域常规的压力,较佳地为600-850bar。所述的均质的时间可为本领域常规的时间,一般使高压均质机循环5-10次。步骤(2)中,所述的水的用量可为本领域常规的用量,较佳地,所述的鸦胆子油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2mg/mL-10mg/mL。所述的水还还可替换为缓冲溶液或生理盐水。所述的缓冲溶液可为本领域常规的缓冲溶液,只要pH值在7.0-7.5即可;较佳地为磷酸盐缓冲溶液。所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剪切结束后和/或所述的均质结束后,较佳地还可进一步包括超声的操作。其中,所述的超声的温度可为本领域常规的温度,较佳地为-5-0℃。所述的超声的时间可为本领域常规的时间,较佳地为10-30分钟,更佳地为15分钟。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本发明中,所述的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的原料组合物中,还可进一步包含与鸦胆子油理化性质相似的,同样存在生物利用度低,毒副作用大,在储存过程中稳定性差,易造成渗漏或泄露,制备工艺不稳定或复杂,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等问题的药物活性成分。只要该药物活性成分可以溶于所述的溶致液晶载体材料,或者可以溶于水或PBS溶液。在本发明一可替代实施例中,也可以将鸦胆子油直接替换为上述药物活性成分。在不违背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本发明所用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的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生物利用度高,无任何毒副作用,储存过程中稳定性好,在6个月内粒径无明显增大;同时药物释放速度慢,作用持久;MTT试验表明,以鸦胆子油计,在给药剂量相同的条件下,与纯鸦胆子油相比,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能够增加与癌细胞的亲和力,增加药物被癌细胞的摄取量,疗效更好;并且本发明鸦胆子油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具备工业化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纯鸦胆子油溶液以及按照实施例1制备的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中鸦胆子油体外释放曲线。图2为纯鸦胆子油溶液和按照实施例1-3制备的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中鸦胆子油的浓度为0时的细胞增殖率与对照1组、对照2组的细胞增殖率的比较图。图3为纯鸦胆子油溶液和按照实施例1-3制备的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中鸦胆子油的浓度为12.5μg/mL时的细胞增殖率与对照1组、对照2组的细胞增殖率的比较图。图4为纯鸦胆子油溶液和按照实施例1-3制备的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中鸦胆子油的浓度为25μg/mL时的细胞增殖率与对照1组、对照2组的细胞增殖率的比较图。图5为纯鸦胆子油溶液和按照实施例1-3制备的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中鸦胆子油的浓度为50μg/mL时的细胞增殖率与对照1组、对照2组的细胞增殖率的比较图。图6为纯鸦胆子油溶液和按照实施例1-3制备的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中鸦胆子油的浓度为100μg/mL时的细胞增殖率与对照1组、对照2组的细胞增殖率的比较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下述实施例或效果实施例中,室温是指10~30℃。实施例1-8中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具体包括下列操作:精密量取实施例1-8制得的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加入适量石油醚(1mL溶致液晶+4mL石油醚),振摇,分取石油醚层,回收石油醚 中游离鸦胆子油,用无水乙醇溶解定容至10mL,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中鸦胆子油含量,即为未包封的游离鸦胆子油质量W2。按以下公式计算包封率:EE(%)=(Wl-W2)/W1×100%。注:EE为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的包封率,Wl为各实施例中加入的鸦胆子油总质量,W2为未包封的游离鸦胆子油的质量。实施例1(1)取甘油单油酸酯500mg,吐温8066.8mg,在70℃水浴中混合均匀,得一油脂;待冷却至室温,加入100mg鸦胆子油,使其在70℃水浴中与油脂混溶,得一油脂混合物。(2)步骤(1)中的油脂混合物用50mL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0.5wt%海藻酸钠)水化一小时,采用高速剪切机剪切1分钟;然后在冰浴中超声15分钟;最后采用高压均质机在850bar压力下,循环10次,进行均质;得到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其中,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的平均粒径为173.5nm,包封率为91.8%。实施例2(1)取甘油单油酸酯500mg,吐温8066.8mg,在70℃水浴中混合均匀,得一油脂;待冷却至室温,加入250mg鸦胆子油,使其在70℃水浴中与油脂混溶,得一油脂混合物。(2)步骤(1)中的油脂混合物用50ml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0.5wt%海藻酸钠)水化一小时,采用高速剪切机剪切1分钟;然后在冰浴中超声15分钟;最后采用高压均质机,在850bar压力下,循环10次,进行均质;得到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其中,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的平均粒径为169.7nm,包封率为88.9%。实施例3(1)取甘油单油酸酯500mg,吐温8066.8mg,在70℃水浴中混合均 匀,得一油脂;待冷却至室温,加入500mg鸦胆子油,使其在70℃水浴中与油脂混溶,得一油脂混合物。(2)步骤(1)中的油脂混合物用50ml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0.5wt%海藻酸钠)水化一小时,采用高速剪切机剪切1分钟;然后在冰浴中超声15分钟;最后采用高压均质机,在850bar压力下,循环10次,进行均质;得到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其中,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的平均粒径为126.2nm,包封率为86.7%。实施例4(1)取甘油单油酸酯500mg,吐温8031.6mg,在70℃水浴中混合均匀,得一油脂;待冷却至室温,加入250mg鸦胆子油,使其在70℃水浴中与油脂混溶,得一油脂混合物。(2)步骤(1)中的油脂混合物用50ml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0.5wt%海藻酸钠)水化一小时,采用高速剪切机剪切1分钟;然后采用高压均质机,在850bar压力下,循环10次,进行均质;最后在冰浴中超声15分钟;得到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其中,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的平均粒径为198nm,包封率为89.3%。实施例5(1)取甘油单油酸酯500mg,吐温80106.1mg,在70℃水浴中混合均匀,得一油脂;待冷却至室温,加入500mg鸦胆子油,使其在70℃水浴中与油脂混溶,得一油脂混合物。(2)步骤(1)中的油脂混合物用50ml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0.5wt%海藻酸钠)水化一小时,采用高速剪切机剪切1分钟;最后采用高压均质机,在850bar压力下,循环10次,进行均质;然后在冰浴中超声15分钟;得到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其中,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的平均粒径为106.2nm,包封率 为83.3%。实施例6(1)取植烷三醇500mg,吐温8066.7mg,在70℃水浴中混合均匀,得一油脂;待冷却至室温,加入100mg鸦胆子油,使其在70℃水浴中与油脂混溶,得一油脂混合物。(2)步骤(1)中的油脂混合物用50ml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0.5wt%海藻酸钠)水化一小时,采用高速剪切机剪切1分钟;然后在冰浴中超声15分钟;最后采用高压均质机,在850bar压力下,循环10次,进行均质;得到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其中,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的平均粒径为176.2nm,包封率为85.5%。实施例7(1)取甘油单油酸酯500mg,poloxamer40762.5mg,在70℃水浴中混合均匀,得一油脂;待冷却至室温,加入300mg鸦胆子油,使其在70℃水浴中与油脂混溶,得一油脂混合物。(2)步骤(1)中的油脂混合物用50ml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0.5wt%海藻酸钠)水化一小时,采用高速剪切机剪切1分钟,然后采用高压均质机,在600bar压力下,循环5次,进行均质;得到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其中,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的平均粒径为121.5nm,包封率为91.3%。实施例8(1)取植烷三醇500mg,poloxamer40755.5mg,在70℃水浴中混合均匀,得一油脂;待冷却至室温,加入200mg鸦胆子油,使其在70℃水浴中与油脂混溶,得一油脂混合物。(2)步骤(1)中的油脂混合物用50ml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0.5wt%海藻酸钠)水化一小时,采用高速剪切机剪切1分钟;然后采用高压均质机, 在600bar压力下,循环5次,进行均质;得到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其中,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的平均粒径为139.2nm,包封率为84.3%。实施例9(1)取甘油单油酸酯500mg,泊洛沙姆40762.5mg,在70℃水浴中混合均匀,得一油脂;待冷却至室温,加入125mg鸦胆子油,使其在70℃水浴中与油脂混溶,得一油脂混合物。(2)步骤(1)中的油脂混合物用50ml磷酸盐缓冲液(pH=7.4)水化一小时,采用高速剪切机剪切1分钟;然后采用高压均质机在600bar压力下,循环5次,进行均质。其中,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的平均粒径为108.3nm,包封率为92.1%。实施例10(1)取甘油单油酸酯500mg,吐温8066.8mg,在70℃水浴中混合均匀,得一油脂;待冷却至室温,加入500mg鸦胆子油,使其在70℃水浴中与油脂混溶,得一油脂混合物。(2)步骤(1)中的油脂混合物用50ml磷酸盐缓冲液(pH=7.4)水化一小时,采用高速剪切机剪切1分钟;然后采用高压均质机在850bar压力下,循环10次,进行均质,然后冰浴超声15分钟,得到鸦胆子油脂质液晶纳米粒分散体。其中,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的平均粒径为102.3nm,包封率为90.1%。该实施例制得的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容易挂壁。对比实施例1(1)取甘油单油酸酯500mg,吐温8066.8mg,在70℃水浴中混合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加入100mg鸦胆子油,使其在70℃水浴中与油脂混溶。(2)步骤(1)中的油脂混合物用50ml磷酸盐缓冲液(pH=7.4,0.5wt%海藻酸钠)水化一小时,采用高速剪切机剪切1分钟;然后采用高压均质机, 在850bar压力下,循环10次,进行均质;最后在冰浴中超声15分钟;得到鸦胆子油脂质液晶纳米粒分散体。其中,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的平均粒径为203.4nm,包封率为94.3%。对比实施例2(1)取甘油单油酸酯500mg,吐温8031.6mg,在70℃水浴中混合均匀,得一油脂;待冷却至室温,加入100mg鸦胆子油,使其在70℃水浴中与油脂混溶,得一油脂混合物。(2)步骤(1)中的油脂混合物用50ml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0.5wt%海藻酸钠)水化一小时,采用高速剪切机剪切1分钟;然后采用高压均质机在850bar压力下,循环10次,进行均质;最后在冰浴中超声15分钟;得到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其中,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的平均粒径为225.5nm,包封率为95.3%。对比实施例3(1)取甘油单油酸酯500mg,吐温80106.1mg,在70℃水浴中混合均匀,得一油脂;待冷却至室温,加入100mg鸦胆子油,使其在70℃水浴中与油脂混溶,得一油脂混合物。(2)步骤(1)中的油脂混合物用50ml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0.5wt%海藻酸钠)水化一小时,采用高速剪切机剪切1分钟;然后采用高压均质机在850bar压力下,循环10,进行均质;最后在冰浴中超声15分钟;得到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其中,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的平均粒径为245.5nm,包封率为94.2%。效果实施例1鸦胆子油体外释放试验测试实施例1制得的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和纯鸦胆子油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中的释放程度。具体操作如下:将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和纯鸦胆子油溶液分别放入透析袋中,其中,鸦胆子油溶致 液晶和纯鸦胆子油溶液中鸦胆子油的浓度相同;37℃在100mL磷酸盐缓冲溶液中(pH=7.4,0.5%吐温80,其中,%是指吐温80的质量与水的质量百分比)透析。在不同时间点,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透析外液的浓度,试验结果具体见图1,其中,曲线A为纯鸦胆子油溶液的体外释放曲线,曲线B为实施例1制得的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的体外释放曲线。由图1可以看出,纯鸦胆子油溶液在20~25小时完全释放,而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在80~90小时的释放率仅有50%左右,可见,本发明的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有缓释效果,能够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提高鸦胆子油的药顺性和生物利用度。效果实施例2体外细胞毒性试验(MTT法)(1)按照实施例1、2、3制备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取样品加入适量PBS缓冲溶液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该溶液中鸦胆子油的浓度分别为12.5μg/mL、25μg/ml、50μg/mL、100μg/mL。(2)将A549人肺腺癌细胞接种在96板,每个孔中有100μL培养基,细胞浓度5×103。向孔中分别予以0、12.5μg/mL、25μg/ml、50μg/mL、100μg/mL浓度纯鸦胆子油以及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溶液,恒温37℃,培养48小时后弃去培养液,添加100μgMTT溶液(1mg/mL),恒温37℃,4小时后吸去上清液,加入DMSO100uL,混合均匀后测值。酶联免疫分析仪测量各组吸光度值,吸收波长570nM,校正波长630nm。对照1组(正常组)为未经任何处理的A549人肺腺癌细胞,简称空白细胞;对照2组为使用空白溶致液晶处理的A549人肺腺癌细胞。细胞增殖率计算公式:(实验组/对照1组)*100%,共重复3次。(3)结果:不同浓度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0、12.5μg/mL、25μg/mL、50μg/mL、100μg/mL)干预A549人肺腺癌细胞48小时后,可见细胞增殖率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具有剂量依赖性。干预48小时后,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纯鸦胆子油,并且发现空白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对A549细胞几乎没 有毒性,具体试验结果见图2~图6以及表1~5(图2~6和表1~5中实施例1~3表示按照实施例1~3制得的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其中图2为纯鸦胆子油溶液和按照实施例1~3制备的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中鸦胆子油的浓度为0时的细胞增殖率与对照1组、对照2组的细胞增殖率的比较图;图3为纯鸦胆子油溶液和按照实施例1~3制备的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中鸦胆子油的浓度为12.5μg/mL时的细胞增殖率与对照1组、对照2组的细胞增殖率的比较图;图4为纯鸦胆子油溶液和按照实施例1~3制备的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中鸦胆子油的浓度为25μg/mL时的细胞增殖率与对照1组、对照2组的细胞增殖率的比较图;图5为纯鸦胆子油溶液和按照实施例1~3制备的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中鸦胆子油的浓度为50μg/mL时的细胞增殖率与对照1组、对照2组的细胞增殖率的比较图;图6为纯鸦胆子油溶液和按照实施例1~3制备的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中鸦胆子油的浓度为100μg/mL时的细胞增殖率与对照1组、对照2组的细胞增殖率的比较图。表1纯鸦胆子油溶液和按照实施例1~3制备的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中鸦胆子油的浓度为0时的细胞增殖率与对照1组、对照2组的细胞增殖率组别鸦胆子油浓度(ug/mL)细胞增殖率对照1组/100%对照2组/100%纯鸦胆子油溶液0100%实施例10100%实施例20100%实施例30100%表2纯鸦胆子油溶液和按照实施例1~3制备的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中鸦胆子油的浓度为12.5μg/mL时的细胞增殖率与对照1组、对照2 组的细胞增殖率组别鸦胆子油浓度(ug/mL)细胞增殖率对照1组/100%对照2组/100%纯鸦胆子油溶液12.585.77%实施例112.581.76%实施例212.580.81%实施例312.589.90%表3纯鸦胆子油溶液和按照实施例1~3制备的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中鸦胆子油的浓度为25μg/mL时的细胞增殖率与对照1组、对照2组的细胞增殖率组别鸦胆子油浓度(ug/mL)细胞增殖率对照1组/100%对照2组/100%纯鸦胆子油溶液2578.29%实施例12560.87%实施例22570.70%实施例32576.39%表4纯鸦胆子油溶液和按照实施例1~3制备的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中鸦胆子油的浓度为50μg/mL时的细胞增殖率与对照1组、对照2组的细胞增殖率组别鸦胆子油浓度(ug/mL)细胞增殖率对照1组/100%对照2组/100%纯鸦胆子油溶液5065.20%实施例15019.23%实施例25019.52%实施例35026.48%表5纯鸦胆子油溶液和按照实施例1~3制备的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中鸦胆子油的浓度为100μg/mL时的细胞增殖率与对照1组、对照2组的细胞增殖率组别鸦胆子油浓度(ug/mL)细胞增殖率对照1组/100%对照2组/100%纯鸦胆子油溶液10034.56%实施例110014.27%实施例210018.08%实施例310020.81%效果实施例3稳定性试验分别取3个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制得的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按照常规储存方法进行储存,放置6个月后,观察其粒径(nM)变化,具体见表6。表6样品第1天第30天第90天第180天实施例1173.5178.3182.3185.6实施例2169.7175.1179.5182.7实施例3126.2131.2133.8139.4由表6中数据可知,本发明的鸦胆子油溶致液晶纳米粒分散体储存过程中稳定性好,在6个月内粒径无明显增大。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