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挥发油包合物的温灸穴位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1145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挥发油包合物的温灸穴位贴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含挥发油包合物的温灸穴位贴,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自上而下粘结在一起的自发热层(1)、挥发油包合物层(4)、滤过吸附层(5)、托玛琳石层(6);所述的自发热层(1)的结构包括金属-空气电池(101)和隔离膜(3),金属-空气电池(101)密封包裹在隔离膜(3)内;自发热层(1)上部的隔离膜上(3)设有多个微孔(302),下部的隔离膜(3)与挥发油包合物层(4)粘结在一起;且自发热层(1)与挥发油包合物层(4)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滤过吸附层(5)的上方与挥发油包合物层(4)贴合,下方设置托玛琳石层(6);滤过吸附层(5)下方超出托玛琳石层(6)的部分设有黏胶层(7);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层(4)的材料为挥发油包合物,其制备方法为:(1)将含中药有效成分的挥发油与无水乙醇混合后,缓慢注入25~45℃的β-环糊精、α-环糊精、γ-环糊精或者羟丙基β-环糊精饱和溶液,在50~65℃下密闭震荡2~4小时;挥发油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1~5;(2)0~5℃下放置20~30小时,抽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含有效成分的挥发油包合物;所述金属-空气电池(101)由重量比为0.4~0.7:0.05~0.25:0.05~0.4:1的铁粉、活性炭、氯化钠饱和溶液及固体电解质组成;固体电解质用量为3~15g;所述固体电解质由重量比为16~18:15~18:1的脲、硫脲和PEG6000在140~170℃下混合共熔获得。2.权利要求1所述含挥发油包合物的温灸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挥发油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1~3。3.权利要求1所述挥发油包合物的温灸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挥发油的制备方法为:将药材的鲜品或干品粉碎后,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分离获得油相并干燥;所述的药材为艾叶。4.权利要求1所述含挥发油包合物的温灸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空气电池中,固体电解质由重量比为17:16:1的脲:硫脲:PEG6000在150℃下混合共熔获得。5.权利要求1所述含挥发油包合物的温灸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空气电池中,固体电解质用量为6~12g,铁粉、活性炭、氯化钠饱和溶液和固体电解质重量比为0.5~0.6:0.08~0.2:0.08~0.25:1。6.权利要求1所述含挥发油包合物的温灸穴位贴,其特征在于,金属-空气电池(101)的自发热材料和托玛琳石层(6)的重量比为10:1~25:1;托玛琳石层(6)与挥发油包合物层(4)的重量比为为1:0.5~2;托玛琳石层的位置和形状与挥发油包合物层相匹配;且托玛琳石层的材料为粒径0.05~2mm的托玛琳石。7.权利要求1所述含挥发油包合物的温灸穴位贴,其特征在于,隔离膜(3)上的微孔(302)直径为0.1~0.8mm,微孔(302)间距为0.2~4mm。8.权利要求1所述含挥发油包合物的温灸穴位贴,其特征在于,在自发热层上部的隔离膜(3)上方设有覆盖微孔(302)的隔离层;在黏胶层(7)的下方设置防粘层(8),防粘层(8)覆盖于黏胶层(7)或者覆盖托玛琳石层(6)和黏胶层(7);所述黏胶层(7)外缘与相邻的托玛琳石层(6)边缘间距为0.5~3cm。9.权利要求1所述含挥发油包合物的温灸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过吸附层(5)的材料为合成树脂、纱布或过滤棉;所述隔离膜(3)的材料为聚合材料。10.权利要求1所述含挥发油包合物的温灸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层(4)为圆形、椭圆形或矩形,当挥发油包合物层(4)为圆形时,其直径为0.5~2.5cm,当挥发油包合物层(4)为椭圆形时,其长轴为0.5~2.5cm,当挥发油包合物层(4)为矩形时,其边长为0.5~2.5cm。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