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测胶质瘤的靶向显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31149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检测胶质瘤的靶向显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影像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胶质瘤的靶向显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胶质瘤是源自神经外胚层的肿瘤,占颅脑肿瘤的40-50%,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临床上最常用的无创诊断胶质瘤的手段是颅脑磁共振检查和SPECT显像。

颅脑磁共振检查存在的问题是:不能很好的对胶质瘤进行诊断与分级。具体地:出于对胶质瘤的图像分析的方便,出现了加权图像,加权图像是一种通过一个特定的成像参数来决定颅脑磁共振检查的图像的灰度的图像,颅脑磁共振检查通过加权图像将颅脑中的胶质瘤显示出来,但加权图像也只能反应颅胶质瘤的血脑屏障被破坏的程度,而不能精确的显示出颅胶质瘤这一肿瘤的边界。

SPECT显像存在的问题有两点,一是SPECT显像采用平面显像,存在放射性前后叠加现象,二是SPECT显像的图像分辨力低,对早期小瘤灶(<2.5cm)难以显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检测胶质瘤的靶向显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制备的显像剂不仅能精确界定胶质瘤的边界,而且能实现高分辨率显像,从而能够用于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中作为精准界定胶质瘤边界的显像剂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胶质瘤的靶向显像剂,所述显像剂为18F-氟苯甲酸-氯毒素,其结构式为:

其中,L为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L是氯毒素(英文:Chlorotoxin),如上所述,其是一个由36个氨基酸组成的短肽,结构式为:

其中,L中赖氨酸(Lys)的-NH-键与中-C=O键连接,形成:

本发明的原理如下:

PET作为医学影像学的前沿,带来了革命性的进展,它从分子和细胞学反映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和代谢变化。为了能使PET显像剂靶向示踪胶质瘤细胞,需要寻找特定的胶质瘤靶向配体,选择细胞膜上的靶点比细胞内的靶点来进行靶向分子修饰,更容易获得理想的靶向效果。氯毒素便是一个理想的靶向配体,其是一个由36个氨基酸组成的短肽,分子式为:Met-Cys-Met-Pro-Cys-Phe-Thr-Thr-Asp-His-Gln-Met-Ala-Arg-Lys-Cys-Asp-Asp-Cys-Cys-Gly-Gl y-Lys-Gly-Arg-Gly-Lys-Cys-Tyr-Gly-Pro-Gln-Cys-Leu-Cys-Arg,分子量3996.8D),最初从金蝎子毒液中提取,可阻断氯离子通道,它的商业化产品为TM-601。氯毒素与胶质瘤细胞表面高表达的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2)高亲和性地结合,而MMP-2只在胶质瘤中呈特异性高表达,而在非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不表达。这样,氯毒素便会聚集在胶质瘤上,胶质瘤的边界即为氯毒素聚集区域的边界,以氯毒素为载体,将放射性物质氟十八通过介质氟苯甲酸与氯毒素结合起来,氟十八发出的射线经PET检测到并拟合成图像,从而将胶质瘤的边界显示出来。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用于检测胶质瘤的靶向显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合成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

(2)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与氯毒素的偶联反应;

其中,步骤(1)按顺序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18F-:由回旋加速器通过18O(p,n)18F核反应生成18F-F-,在氦气传输下,经过置于放射性探测器中的SEP-PAK light QMA柱,18F-被捕集在SEP-PAK light QMA柱上;

(B)制备[K/K222]18F-:用K222(氨基聚醚)溶液将18F-淋洗至第一反应瓶中形成混合液,然后加热至100-130℃,使混合液去除水,再加入无水乙腈和钾溶液,并通入保护气体,再次加热至100-130℃,使残留的水和乙腈共沸以再次去除水,得到干燥的[K/K222]18F-

(C)制备2-18F-丙酸乙酯:将第一反应瓶冷却,通入保护气体,将含2-溴丙酸乙酯的乙腈溶液加入至第一反应瓶中,然后加热至90-110℃,密闭反应,得到2-18F-丙酸乙酯;

(D)2-18F-丙酸乙酯的水解:向第一反应瓶中加入钾溶液,密闭下加热至90-110℃,得到4-18F-丙酸乙酯,通保护气体并加热至90-110℃,将液体蒸干,得到粘附于第一反应瓶底的淡黄色固体;

(E)制备含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的溶液:向第一反应瓶中加入含有4-硝基苯基碳酸脂的乙腈溶液,密闭下加热至90-110℃;将第一反应瓶冷却至室温,向第一反应瓶中加入醋酸水溶液以淬灭反应,充分混匀,得到含有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的溶液;

(F)分离出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采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用三氟乙酸水溶液将含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的溶液吸附在涂覆有表面活性剂的HLB柱上;吸附完成后用水洗HLB柱;此时的HLB柱通保护气体吹干,用无水乙醚将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从HLB柱上洗下,溶有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的乙醚溶液通过硫酸钠柱干燥;经过干燥后的乙醚溶液,在室温下用保护气体吹干以去除乙醚,即得所述的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

步骤(2)具体为:

将氯毒素、二甲基亚砜和N,N-二异丙基乙胺制成的混合溶液与步骤(1)制备的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混合并加热,以进行偶联反应,然后加入醋酸水溶液进行淬灭反应,得到18F-氟苯甲酸-氯毒素,即为所述用于检测胶质瘤的靶向显像剂。

其中,所述步骤(B)中通入保护气体的流速为90ml/min-110ml/min。

其中,所述步骤(C)中含2-溴丙酸乙酯的乙腈溶液由25μmol-30μmol的乙腈溶液、3mg-8mg的2-溴丙酸乙酯混合配制而成。

其中,所述步骤(D)中的碱溶液为0.1mol/L-0.5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

其中,所述步骤(E)中含4-硝基苯基碳酸脂的乙腈溶液由120μmol-140μmol的乙腈溶液、30mg-50mg的4-硝基苯基碳酸脂混合配制而成。

其中,所述步骤(F)中通入保护气体的流速为70ml/min-90ml/min。

其中,所述步骤(2)中加热的温度为40℃-60℃。

其中,所述步骤(2)中加热的时间为6-10min。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用于检测胶质瘤的靶向显像剂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显像剂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用于检测胶质瘤的靶向显像剂由于18F-氟苯甲酸-氯毒素的分子量较小,其能穿越血脑屏障,经胶质瘤组织的微血管内皮间隙到达胶质瘤组织靶区,有效地与胶质瘤的MMP-2等配体结合,由于MMP-2只在胶质瘤中呈特异性高表达,而在非胶质瘤组织中不表达,所以,本发明的显像剂用于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中,能精确界定胶质瘤边界;(2)本发明用于检测胶质瘤的靶向显像剂灵敏度高:用18F标记后的氯毒素可通过PET成像检测,PET可检出6mm的病灶,远远高于现有技术中SPECT的分辨率;(3)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所合成的用于检测胶质瘤的靶向显像剂18F-氟苯甲酸-氯毒素纯度较高,不仅能精确界定胶质瘤的边界,而且能实现高分辨率显像,将为胶质瘤的诊断提供一个全新的方向,并将在胶质瘤的早期诊断、胶质瘤边界界定、疗效评价及靶向药物的输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4)本发明用于检测胶质瘤的靶向显像剂可应用于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不仅能精确界定胶质瘤的边界,而且能实现高分辨率显像,用18F标记后的氯毒素可通过PET成像检测,PET可检出6mm的病灶,远远高于现有技术中SPECT的分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未采用本发明的显像剂18F-FP-Chlorotoxin而对大鼠左侧基底节区可见一类圆形的软组织肿块进行显影的MRI图。

图2为采用本发明的显像剂18F-FP-Chlorotoxin而大鼠左侧基底节区可见一类圆形的软组织肿块进行显影的PET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显像剂的制备方法中主要的实验仪器及实验材料包括:

SEP-PAK light QMA柱是一种固相萃取小柱,由美国Waters公司生产;

氨基聚醚,英文名为Kryptofix222(简写为K222),由德国ABX公司生产;

HLB是亲水-亲脂平衡的吸附剂,是改性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

0.01M PBS(PH=7.4),由广州展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无水乙腈(MeCN),由美国Sigma-Aldrich公司生产;

氯毒素(Chlorotoxin),由日本Peptide Institute,Inc.生产;

Sep-Pak C18柱,由美国Waters公司生产;

氟多功能化学合成模块(PET-MF-2V-IT-I),由北京派特生物有限公司生产;

Inveon Micro PET-CT扫描仪,由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

安捷伦1200型分析型高效液相层析仪,由美国Agilent公司生产;

高效液相层析放射性检测仪,由美国华盛顿Bioscan公司;

γ计数仪GC-1200,由中国科技大学创新有限公司中佳分公司生产;

奥豪斯电子天平(AR1140),由上海奥豪斯仪器有限公司生产;

Cyclone10/5回旋加速器,由比利时IBA公司生产;

三氟乙酸(TFA),由美国Sigma-Aldrich公司生产;

N,N-二异丙基乙胺(DIPEA),由美国Sigma-Aldrich公司生产;

4-硝基苯基碳酸脂(NPC),由美国Sigma-Aldrich公司生产;

二甲基亚砜(DMSO),由美国Sigma-Aldrich公司生产;

2-溴乙酸乙酯,由美国Sigma-Aldrich公司生产。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用于检测胶质瘤的靶向显像剂为18F-氟苯甲酸-氯毒素,英文为18F-FP-Chlorotoxin,其结构式为:

其中,L为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本实施例用于检测胶质瘤的靶向显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合成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

(2)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与氯毒素的偶联反应;

其中,步骤(1)按顺序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18F-:由回旋加速器通过18O(p,n)18F核反应生成18F-F-,在He气传输下,经过置于放射性探测器中的SEP-PAK light QMA柱,18F-被捕集在SEP-PAK light QMA柱上;

(B)制备[K/K222]18F-:在真空泵作用下,用1mL的K222(氨基聚醚)溶液将18F-淋洗至第一反应瓶中形成混合液,在第一反应瓶中通入氮气(90ml/min),加热第一反应瓶至116℃,使混合液去除水,再在第一反应瓶中加入1.5mL的无水乙腈,并通入氮气,再次加热第一反应瓶至116℃,使残留的水和乙腈共沸以再次去除水,得到干燥的[K/K222]18F-

(C)制备2-18F-丙酸乙酯:将第一反应瓶冷却130秒,通入氮气,将含2-溴丙酸乙酯(3mg)的乙腈溶液(25μmol)加入至第一反应瓶中,加热第一反应瓶至100℃,密闭反应10分钟,得到2-18F-丙酸乙酯;

(D)2-18F-丙酸乙酯的水解:向第一反应瓶中加入0.1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密闭下加热至100℃,得到4-18F-丙酸乙酯,通氮气并加热至100℃,将液体蒸干,得到粘附于第一反应瓶底的淡黄色固体;

(E)制备含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的溶液:向第一反应瓶中加入含4-硝基苯基碳酸脂(30mg)的乙腈溶液(120μmol),密闭下加热至100℃;将第一反应瓶冷却至室温,向第一反应瓶中加入5%的醋酸水溶液以淬灭反应,充分混匀,得到含有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的溶液;

(F)分离出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采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根据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放射峰的出峰位置收集流动相,用含1%的三氟乙酸水溶液40mL使含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的溶液吸附在涂覆有表面活性剂的HLB柱上;吸附完成后用1mL的水洗HLB柱;此时的HLB柱通氮气(70ml/min)吹干,用无水乙醚将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从HLB柱上洗下,溶有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的乙醚溶液通过硫酸钠柱干燥;经过干燥后的乙醚溶液,在室温下用氮气吹干以去除乙醚,即得高放射化学纯度的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

步骤(2)具体为:

将氯毒素、二甲基亚砜(200μL)和N,N-二异丙基乙胺(40μL)制成的混合溶液与步骤(1)制备的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混合,40℃加热6分钟,以进行偶联反应,然后加入醋酸水溶液以进行淬灭反应,得到18F-氟苯甲酸-氯毒素(18F-FP-Chlorotoxin),即为所述用于检测胶质瘤的靶向显像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用于检测胶质瘤的靶向显像剂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用于检测胶质瘤的靶向显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合成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

(2)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与氯毒素的偶联反应;

其中,步骤(1)按顺序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18F-:由回旋加速器通过18O(p,n)18F核反应生成18F-F-,在He气传输下,经过置于放射性探测器中的SEP-PAK light QMA柱,18F-被捕集在SEP-PAK light QMA柱上;

(B)制备[K/K222]18F-:在真空泵作用下,用1mL的K222(氨基聚醚)溶液将18F-淋洗至第一反应瓶中形成混合液,在第一反应瓶中通入氮气(100ml/min),加热第一反应瓶至116℃,使混合液去除水,再在第一反应瓶中加入1.5mL的无水乙腈,并通入氮气,再次加热第一反应瓶至116℃,使残留的水和乙腈共沸以再次去除水,得到干燥的[K/K222]18F-

(C)制备2-18F-丙酸乙酯:将第一反应瓶冷却130秒,通入氮气,将含2-溴丙酸乙酯(5mg)的乙腈溶液(28μmol)加入至第一反应瓶中,加热第一反应瓶至100℃,密闭反应10分钟,得到2-18F-丙酸乙酯;

(D)2-18F-丙酸乙酯的水解:向第一反应瓶中加入0.2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密闭下加热至100℃,得到4-18F-丙酸乙酯,通氮气并加热至100℃,将液体蒸干,得到粘附于第一反应瓶底的淡黄色固体;

(E)制备含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的溶液:向第一反应瓶中加入含4-硝基苯基碳酸脂(40mg)的乙腈溶液(130μmol),密闭下加热至100℃;将第一反应瓶冷却至室温,向第一反应瓶中加入5%的醋酸水溶液以淬灭反应,充分混匀,得到含有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的溶液;

(F)分离出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采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根据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放射峰的出峰位置收集流动相,用含1%的三氟乙酸水溶液40mL使含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的溶液吸附在涂覆有表面活性剂的HLB柱上;吸附完成后用1mL的水洗HLB柱;此时的HLB柱通氮气(80Ml/min)吹干,用无水乙醚将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从HLB柱上洗下,溶有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的乙醚溶液通过硫酸钠柱干燥,经过干燥后的乙醚溶液,在室温下用氮气吹干以去除乙醚,即得高放射化学纯度的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

步骤(2)具体为:

将氯毒素、二甲基亚砜(200μL)和N,N-二异丙基乙胺(40μL)制成的混合溶液与步骤(1)制备的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混合,50℃加热8分钟,以进行偶联反应,然后加入醋酸水溶液进行淬灭反应,得到18F-氟苯甲酸-氯毒素,即为所述用于检测胶质瘤的靶向显像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用于检测胶质瘤的靶向显像剂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的用于检测胶质瘤的靶向显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合成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

(2)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与氯毒素的偶联反应;

其中,步骤(1)按顺序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18F-:由回旋加速器通过18O(p,n)18F核反应生成18F-F-,在He气传输下,经过置于放射性探测器中的SEP-PAK light QMA柱,18F-被捕集在SEP-PAK light QMA柱上;

(B)制备[K/K222]18F-:在真空泵作用下,用1mL的K222(氨基聚醚)溶液将18F-淋洗至第一反应瓶中形成混合液,在第一反应瓶中通入氮气(110ml/min),加热第一反应瓶至116℃,使混合液去除水,再在第一反应瓶中加入1.5mL的无水乙腈,并通入氮气,再次加热第一反应瓶至116℃,使残留的水和乙腈共沸以再次去除水,得到干燥的[K/K222]18F-

(C)制备2-18F-丙酸乙酯:将第一反应瓶冷却130秒,通入氮气,将含2-溴丙酸乙酯(8mg)的乙腈溶液(30μmol)加入至第一反应瓶中,加热第一反应瓶至100℃,密闭反应10分钟,得到2-18F-丙酸乙酯;

(D)2-18F-丙酸乙酯的水解:向第一反应瓶中加入0.5mol/L的钾溶液,密闭下加热至100℃,得到4-18F-丙酸乙酯,通氮气并加热至100℃,将液体蒸干,得到粘附于第一反应瓶底的淡黄色固体;

(E)制备含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的溶液:向第一反应瓶中加入含4-硝基苯基碳酸脂(50mg)的乙腈溶液(140μmol),密闭下加热至100℃;将第一反应瓶冷却至室温,向第一反应瓶中加入5%的醋酸水溶液以淬灭反应,充分混匀,得到含有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的溶液;

(F)分离出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采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根据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放射峰的出峰位置收集流动相,用含1%的三氟乙酸水溶液40mL使含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的溶液吸附在涂覆有表面活性剂的HLB柱上;吸附完成后用1mL的水洗HLB柱;此时的HLB柱通氮气(90ml/min)吹干,用无水乙醚将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从HLB柱上洗下,溶有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的乙醚溶液通过硫酸钠柱干燥,经过干燥后的乙醚溶液,在室温下用氮气吹干以去除乙醚,即得所述的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

步骤(2)具体为:

将氯毒素、二甲基亚砜(200μL)和N,N-二异丙基乙胺(40μL)制成的混合溶液与步骤(1)制备的18F-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混合,60℃加热10分钟,然后加入醋酸水溶液进行淬灭反应,得到18F-氟苯甲酸-氯毒素,即为所述用于检测胶质瘤的靶向显像剂。

合成原理:本发明实施例1至实施例3的用于检测胶质瘤的靶向显像剂18F-氟苯甲酸-氯毒素(英文:18F-FP-Chlorotoxin)的合成原理如下:

其中,K222为氨基聚醚,MeCN为无水乙腈(溶剂),NPC为4-硝基苯基碳酸脂。

实际应用中,制备得到的18F-氟苯甲酸-氯毒素(18F-FP-Chlorotoxin)的保存方法为:将含18F-氟苯甲酸-氯毒素的溶液通过Sep-Pak C18柱,使18F-氟苯甲酸-氯毒素吸附于该Sep-Pak C18柱上,然后用2mL的乙醇淋洗,加热至70℃后用氮气将乙醇吹干,将吸附有18F-氟苯甲酸-氯毒素的Sep-Pak C18柱浸入一定量的注射生理盐水中,以使18F-氟苯甲酸-氯毒素(18F-FP-Chlorotoxin)与注射生理盐水配比,配比形成的溶液通过孔的直径为0.22μm、厚度为4mm的无菌滤膜过滤除菌,以备用。

试验例1

图1为未采用本发明的显像剂18F-FP-Chlorotoxin而对大鼠左侧基底节区可见一类圆形的软组织肿块进行显影的MRI图,其中A为T2WI(T2加权图像)、B为SWI(磁敏感加权成像)、C为T1WI(T1加权图像),D和E均为DCE-MRI灌注成像的ktrans伪彩图。A、B、C、D和E中箭头均指向胶质瘤组织。

其中,A(T2加权图像)显示出肿块变现为不均匀的高信号,B(磁敏感加权成像)显示出肿块的内部及周边可见点和条状低信号影,C(T1加权图像)显示出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D和E对应B(T1WI)肿块内部强化的部分,相应的Ktrans也明显升高。

图2为采用本发明的显像剂18F-FP-Chlorotoxin而大鼠左侧基底节区可见一类圆形的软组织肿块进行显影的PET图,其中,图2中M、N、O分别为显像剂进入基底节区120min的不同角度的显像,M、N、O中的箭头均指向胶质瘤组织。从M、N、O可以看出,与周围正常脑实质相比,左侧基底节区胶质瘤对18F-FP-Chlorotoxin摄取明显较高。只有胶质瘤组织的区域可以摄取,而MRI图像中A(T2WI)显示胶质瘤及周围水肿区,B(SWI)只显示胶质瘤小静脉及出血,D和E(DCE-MRI)只显示胶质瘤的毛细血管渗透性高低。

结论:MRI图像均不能准确显示胶质瘤的边界,而采用本发明的显像剂18F-FP-Chlorotoxin的PET图像可以精确显示出胶质瘤边界。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