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非接触肿瘤细胞灭活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5495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体外非接触肿瘤细胞灭活刀,是在静电除尘技术基础上,结合首次发现的水在电场中的耦合现象,利用恶性肿瘤细胞带电特性实现空间电场透过皮肤或组织对恶性肿瘤细胞施加电场力,利用电场力拉扯恶性肿瘤细胞以及离子。同时向恶性肿瘤细胞传递或转移电荷,使恶性肿瘤细胞电荷发生改变,阻止恶性肿瘤细胞因表面电荷作用力而加速有丝分裂和转移。体外非接触肿瘤细胞灭活刀属于阻止恶性肿瘤细胞产生、分裂、转移的物理工具。可用于影响体内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分裂、凋亡以及改变电性、强行移动。可以用于预防恶性肿瘤、医治恶性肿瘤、控制体液电环境等。是保健器械、医疗器材、科研仪器。



背景技术:

根据网络公开的信息检索,当前治疗恶性肿瘤除手术切除外,还有化疗、放疗、基因治疗等,这些治疗有的有副作用,有的治愈率不高,有的价格昂贵。很多恶性肿瘤疾病存在不能预防、不能根治、不能康复现象。以色列研究机构发现恶性肿瘤细胞具有表面电荷,表面电荷促使恶性肿瘤细胞分裂和转移。耶鲁大学研究小组根据这一成果研制了接触电极提供电场阻止恶性肿瘤细胞分裂技术,并在脑部恶性肿瘤患者实际试验中获得成功。

体外非接触肿瘤细胞灭活刀涉及静电技术和细胞电荷技术。静电技术广泛用于制作电场吸附尘埃,制造静电除尘器。静电场对尘埃粒子荷电情况决定尘埃被电场极板吸附力的大小和方向,固定电压下的电场,粒子荷电极性决定这个粒子运动方向,带电量决定受电场极板力的大小。如果固定粒子荷电极性和电荷量,改变电场方向决定粒子移动方向,改变电场电压决定粒子受电场极板力的大小。以上两种情况在较低比电阻粒子进入电场后会交替发生。出现粒子电性和电场作用力之间耦合关系。这种关系是直观表现是粒子团在电场极板间来回移动,且电性同时改变交替。移动速度和频率取决于粒子比电阻特性和电场电性。

生命体细胞比电阻接近水,属于较低比电阻,在电场中会出行耦合现象。特别是恶性肿瘤细胞,由于表面带电极性明显,电性不同于正常细胞,电场会首先针对恶性肿瘤细胞产生耦合作用,迫使恶性肿瘤细胞移动和改变电性。同时恶性肿瘤细胞移动和改变电性也会引发电场电流发生改变。



技术实现要素:

利用非直接接触的空间电场和恶性肿瘤细胞之间的耦合作用,可以实现对恶性肿瘤细胞探测和移动。根据需要医治部位组织大小设置电场极板排列,根据极板排列空间设置电场电压和极性,根据产生耦合的电流方向、频率、大小判断恶性肿瘤细胞受力、位置、数量。根据探测结果和医治方案选择电场耦合状态,分别是:传递电荷改变恶性肿瘤细胞表面电性,阻止因恶性肿瘤细胞表面电性排斥力分裂和转移;使用电场极板对荷电恶性肿瘤细胞的引力迫使恶性肿瘤细胞移动,根据医疗需要做汇集、拉出等;对恶性肿瘤细胞内外离子施加作用力,促进离子改变恶性肿瘤细胞内外环境,灭活恶性肿瘤细胞。

为避免无限制耦合振动,通过改变电场电压、极性实现减缓耦合、阻止耦合实现耦合频率调控。改变电场电压波形实现对恶性肿瘤细胞作用力调整,选择性排除对正常细胞、细胞中的钙、钾、钠离子以及其他有电性物质作用力大小,实现耦合阶段强度选择。使用针板结构电场电极,通过改变针电极位置,改变探测扫描位置和施加电场位置,实现耦合方向选择。改变细胞在电场中的相对位置,实现对细胞的电性确认,耦合状态选择。

根据需要,可制造简单电场以及复杂电场,简单电场为两块相对绝缘导电极板利用高压电源产生可调高压电场,生物体只要置于电场中,靠近负极,恶性肿瘤细胞被电荷强化,加速分裂。靠近正极,恶性肿瘤细胞电荷被弱化,减缓分裂。这样简单电场可以使用在预防恶性肿瘤保健装置中。

复杂电场一组极板为可选择性矩阵排布,电场力精度取决矩阵排布密度,排布密度同样决定对恶性肿瘤细胞探测以及作用力精度。另一组极板为有型针尖或无形电子枪,使用磁场扫描驱动这一组电极位置,改变电场和恶性肿瘤细胞之间位置,实现更高精度的电场耦合作用。实现对恶性肿瘤细胞精确探测和灭活。利用计算机存储与辅助计算技术,对电场电流波形进行辅助分析,建立模型库,通过模型库比对,分析恶性肿瘤细胞和电场耦合作用的趋势发展,判断体外非接触肿瘤细胞灭活刀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用于制造预防恶性肿瘤发生的简单电场,控制电场强度使电场处于安全无害范围,这样简单低强度电场造价低廉,制造容易,可以迅速推广普及,也能短期获得商业效益。如静电床、静电服装等。获得商业效益后开展高精度医疗级体外非接触肿瘤细胞灭活刀制造,主要用于晚期无治疗手段的患者治疗。这样可以实现医疗机构和患者双收益。同时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副作用以及相关效果观察总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