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敷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71744阅读:9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敷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烧烫伤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沸水、滚粥、热油、热蒸气的烧烫是常会发生的事。对某些烧烫伤,如果处理及时,就不会导致不良的后果。

烧烫伤的程度不同,救护措施也不同。

1.对一度烧烫伤,应立即将伤口处浸在凉水中进行“冷却治疗”,它有降温、减轻余热损伤、减轻肿胀、止痛、防止起泡等作用,如有冰块,把冰块敷于伤口处效果更佳。“冷却”

30分钟左右就能完全止痛。随后用鸡蛋清或万花油或烫伤膏涂于烫伤部位,这样只需3~5天便可自愈。

应当注意,这种“冷却治疗”在烧烫伤后要立即进行,如过了5分钟后才浸泡在冷水中,则只能起止痛作用,不能保证不起水泡,因为这5分钟内烧烫的余热还继续损伤肌肤。

如果烧烫伤部位不是手或足,不能将伤处浸泡在水中进行“冷却治疗”时,则可将受伤部位用毛巾包好,再在毛巾上浇水,用冰块敷效果可能更佳。

如果穿著衣服或鞋袜部位被烫伤,千万不要急忙脱去被烫部位的鞋袜或衣裤,否则会使表皮随同鞋袜、衣裤一起脱落,这样不但痛苦,而且容易感染,迁延病程。最好的方法就是马上用食醋(食醋有收敛、散疼、消肿、杀菌、止痛作用)或冷水隔着衣裤或鞋袜浇到伤处及周围,然后才脱去鞋袜或衣裤,这样可以防止揭掉表皮,发生水肿和感染,同时又能止痛。接着,再将伤处进行“冷却治疗”,最后涂抹鸡蛋清、万花油或烫伤膏便可。

2.烧烫伤者经“冷却治疗”一定时间后,仍疼痛难受,且伤处长起了水泡,这说明是“二度烧烫伤”。这时不要弄破水泡,要迅速到医院治疗。

3.对三度烧烫伤者,应立即用清洁的被单或衣服简单包扎,避免污染和再次损伤,创伤面不要涂擦药物,保持清洁,迅速送医院治疗。

根据烧烫伤的严重程度主要根根烧烫伤的部位、面积大小和烧烫伤的深浅度来判断。烧烫伤在头面部,或虽不在头面部,但烧烫伤面积大、深度深的,都属于严重者。

烧烫伤按深度,一般分为三度:

1.一度烧烫伤:只伤及表皮层,受伤的皮肤发红、肿胀,觉得火辣辣地痛,但无水泡出现。

2.二度烧烫伤:伤及真皮层,局部红肿、发热,疼痛难忍,有明显水泡。

3.三度烧烫伤:全层皮肤包括皮肤下面的脂肪、骨和肌肉都受到仿害,皮肤焦黑、坏死,这时反而疼痛不剧烈,因为许多神经也都一起被损坏了。

治疗药方:

1.当归10g生地10g紫草10g川军10g冰片5g蜂蜡5g

用4两香油(或花生油)煎熬,取出药物,投入冰片蜂蜡

用此方熬制的药膏涂抹烫伤处,每天数次,有水泡的不要刺破水泡,预防感染可吃点消炎药或打消炎针

此法治疗,伤口愈合快,愈后不留疤痕

2.盐酸黄连素片,研细末,用香油调匀(注意不要太稀),清洗,消毒后外敷并用无菌纱布包扎,1次/2天/。一般2--3次可以愈合。

3、用清水洗干净,烫伤膏

先用水清洗伤口,稍干后在创面涂抹消炎修肤液,再涂烫伤膏,每天3~4次,

此方法治疗烧烫伤上药无痛苦,愈合速度快,愈后不留疤痕。

日常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火焰烧伤和热水、热油等热液烫伤最为常见。急诊室医生常常发现,人们会错误地在烫烧伤的伤口涂牙膏、鸡蛋清乃至食盐、酱油、红药水等,不仅没有治疗烧烫伤的作用,有时还会掩盖创面,使医生无法立即确定创面的大小和深度,必须要先清洗再施救,这一过程费时费力,反而会增加患者的痛苦。

专家告诫说,牙膏是用来刷牙的,并不是药品。此外,牙膏有许多种,有的是酸性,有的是碱性,还有些含有很浓的刺激性。不分青红皂白地将牙膏、酱油等涂在创面上,还可能侵蚀创面、增加损伤。乱涂红药水甚至还会导致中毒,两个月前市红十字会医院就收到这样一例糊涂阿叔。红药水是前些年医院常用的外伤用药水,但只限于小面积的创伤,因为它的成分为有机汞,具有高度的脂溶性及扩散性,被吸收后易导致中毒,轻者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头晕、头痛、失眠、恶心呕吐等,重者表现为兴奋、语无伦次、惊叫、肢体震颤、心率快、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竭。

发生烧烫伤后,应用自来水冲洗。冲洗越早越好,可持续10~20分钟左右。当遇到各种化学烧伤,伤及眼睛、食道等处时,在现场要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绝不可等到医院再处理,以免使组织受到严重的腐蚀烧伤,导致眼睛失明或食道形成疤痕。

对于伤势的判断,可参考下面几个因素:烧伤面积越大,人体受到的损失愈严重。烧伤越深,对局部组织的破坏越严重。人体不同的部位其重要性也不尽相同,如头面部、颈部和呼吸道等处,若被烧伤则较严重。手关节等活动部位被烧伤,日后易造成畸形。发生烧伤时如果合并有其他损伤如骨折等,恢复比较困难。年老、体弱、小儿以及有较严重疾病的人,发生烧伤后反应比较严重,在治疗上也较困难。对于上述情况的烧烫伤,应赶紧用被单盖在伤处,尽快送到医院请专业医生处理。

人中白:人中白,中药材,为凝结在尿桶或尿缸中的灰白色无晶形之薄片或块片,洗净干燥而成。对于咽喉肿痛,或牙疳口疮等症,可配合黄连、黄柏、儿茶、青黛、冰片、硼砂等要,研末外敷。对血热所引起的咯血、衄血等症,可配合侧柏叶、大蓟、小蓟、藕节炭等凉血止血药同用。

人尿长时间放置,因尿中酸碱度变化而产生沉淀物。人尿多为酸性,但因其中的尿素(尿素酶作用)渐次分解而生氨或氢氧化,尿的酸性即经过中性而终成碱性,于是便相应地产生沉淀。在酸性环境沉淀的有尿酸、尿酸盐、硫酸钙、磷酸氢钙,有时尚有几种氨基酸;在碱性环境沉淀的有碳酸钙、磷酸镁按、磷酸镁、尿酸、草酸钙等。故人尿的沉淀物组成是复杂的,但主成分是磷酸钙、尿酸钙。飞人中白成分应与人中白相仿;煅人中白主成分应是磷酸钙,可能尚含碳酸钙或石灰。

治鼻衄经久不止:故绵五寸(烧灰),人中白一分。细研为散,每服以新汲水调下二钱。(《圣惠方》)2.治血汗鼻衄,五、七日不住:人中白不限多少,刮在新瓦上,用火逼干,研麝康香少许,酒下。(《经验方》)3.治喉痹、喉痈、喉癣、双乳蛾。口疳:人中白(煅)、青果核(煅)、鸡哺退壳(煅)、儿茶、冰片各等分)研吹。(《理沦骈文》)4.治走马牙疳:小便盆内白屑取下,入瓷瓶内,盐泥固济,煅红,研末,入麝香少许贴之。(《纲目》)5.治口舌生疮:溺桶七分,枯矾三分。研匀,有涎拭去,掺数次。(《濒湖集简方》)6.治小儿口疳:人中白(煅)、黄柏(蜜炙焦)为末,等分,入冰片少许,以青皮拭净,掺之。(《积德堂经验方》)7.治跌扑损伤闪挫,骨伤极重者:白秋霜研极细末,每服五分,好酒调下。(《积善堂经验方》)

《纲目》:人中白,降相火,消瘀血,盖咸能润下走血故也。今人病口舌诸疮,用之有效,降火之验也。......降火消瘀血,治咽喉口齿生疮,疳ni,诸窍出血,肌肤汗血。2.《本草经疏》:溺白垽,其味咸,气凉,无毒,能泻肝、肾、三焦、膀胱有余之火。《本经》疗鼻衄,及大明治劳热、肺痿、心膈热、吐血、赢瘦、渴疾者,以其能入诸经泻去火邪也。凉能除热,故又治汤火的疮。今人以之治口舌生疮、疳等证多效,是其除热降火之验也。3.《别录》:疗鼻衄、汤火伤。4.《唐本草》:主紧唇疮。5.《日华子本草》:治劳热,肺痿,心膈热,鼻洪吐血,瘦渴疾。6.《本草衍义补遗》:人中白,该置于风露下三年者,始可用也。......能泻肝火,散阴火。7.《本草蒙筌》:止肺痈唾血。8.《本草正》:烧研为未,大治诸湿溃烂,下疳恶疮,生肌长肉,善解热毒。9.《玉揪药解》:清心泄火,凉血止衄。

白及,又称白芨、甘根,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块茎。白及其性凉,味苦甘,入肺经,具补肺、止血、消肿、生肌、敛疮之效,用于治疗肺伤咳血、衄血、金疮出血、痈疽肿毒、溃疡疼痛、汤火灼伤及手足皲裂等症。市场上有以姜科植物根茎水煮后冒充白及者,使用时须仔细鉴别干燥的根茎略呈掌状扁平,有2~3个分支,长约1.5~4.5厘米,厚约0.5厘米,表面黄白色,有细皱纹,上面有凸起的茎痕,下面亦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以茎痕为中心,周围有棕褐色同心环纹,其上有细根残痕;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横切面呈半透明角质状,并有分散的维管束点;闻之气微,口尝味淡而微苦,嚼之有黏性。呈类圆形或不规则薄片状,表面类白色,能见较多根痕;质地柔韧,常见裂隙;易折断,断面可见纤维;闻之亦气微,但口尝味淡,嚼之无黏性。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白及有很好的止血作用,其作用机理与其所含的胶状成分有关。它含有高度粘性的粘液质,在胃内形成一定厚度的胶状膜,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及穿孔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报道治疗肺结核、百日咳、胃及十二指肠出血、结核性瘘管、肛裂、矽肺及创伤性出血等疗效显着。

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白芨》:“其根白色,连及而生,故名白芨。”

类别:收敛止血药

采收加工:夏秋两季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置沸水煮至无白心,除去外皮,晒干,切片生用。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

用法用量:6~15g,研粉吞服3~6g。外用适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性味归经:味苦、甘、涩,性寒,归肺、肝、胃经。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用于内外出血诸证及痈肿、烫伤、手足皲裂、肛裂等。

药典依据:《神农本草经》:“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

《本草纲目》:“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

1、鼻血不止。用口水调白芨粉涂鼻梁上低处(名“山根”);另取白芨粉一钱,水冲服。

2、心气疼痛。用白芨、石榴皮各二钱,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黄豆大。每服三丸,艾醋汤送下。

3、妇女阴脱。用白芨、川乌药,等分为末,薄布包一钱,纳入阴道中,觉腹内热即止。每天用一次。

4、疔疮、肿疮。用白芨粉半钱,澄水中,等水清后,去水,以药摊厚纸上贴于患处。

5、跌打骨折。用白芨粉二钱,酒调服。

6、刀伤。用白芨、煅石膏,等分为末,洒伤口上。

7、冬季手足皲裂。用白芨粉加水调匀,填入裂口。患处不能沾水。

8、汤火伤。用白芨粉调油涂搽。

9、重伤呕血。每日服白芨末,米汤送下。

10、肺、胃出血。

11鼻衄:将白芨末,过100目筛备用。血衄患者在全身药物治疗的同时,用白芨末散布于凡士林纱布或纱球表面,填塞鼻腔出血侧,每次用白芨粉4-5克,填塞物保留72小时,治愈率达90%以上,少数病人需要填塞2次痊愈。

12百日咳:白芨川贝散(白芨,款冬花,川贝各等分),1岁以下百日咳患儿,每次服1克,每日3次,总有效率为98.2%。

13口腔粘膜病:将白芨粉和白糖按2:3的比例混匀。将该粉涂病损部位,用棉球压迫15分钟,暂禁食及漱口,每日涂3次,有效率为98%。

14皮肤结核:有人用狼毒,白芨细末加凡士林调成30%的软膏,按常规消毒皮损部位,将药膏均匀涂于纱布上约0.2厘米厚,贴敷患处,1天换药2次,治疗25例,结果治愈16例好转6例,无效3例。

15痤疮:采用中药白芨,白芷进行面部皮肤按摩和石膏倒模治疗痤疮。将白芨,白芷各等分研成极细粉末,用开水按1:6比例冲调成稀糊状,用此药做按摩霜做面部皮肤及穴代替按摩,按摩完毕,在薄涂一层药,纱布遮盖眉,眼,口部,将石膏粉300-400克用温开水搅拌成糊状,均匀地覆盖于面部,20分钟后揭去,每天2次,5次为1疗程,总有效率为98%。

16乳头皱裂:白芨,白矾各30克,金银花20克,水煎3次,浓缩至100毫升。用棉球蘸药涂于患处,每天10次,治疗乳头皱裂患者,总有效率为88.24%。

17白带:用白芨30克,鸡冠花10克,茯苓皮20克,党参15克,白花蛇舌草10克,水煎服。治疗妇女白带,服2剂后,白带明显减少,7剂痊愈。

18肛裂:将白芨粉和医用滑石粉各半,装入瓶内高压消毒后使用,患者排便后洗净肛门,用药棉或纱布将白芨滑石粉涂于肛门裂处,继而用手轻轻按摩长强穴数次,至肛门周围有发热感为宜。

药的宜忌:

外感咳血,肺痈初起及肺胃有实热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紫石英为之使。恶理石。畏李核,杏人。"

②《蜀本草》:"反乌头。"

③《本草经疏》:"痈疽已溃,不宜同苦寒药服。"

云南白药,是云南著名的中成药,由云南民间医生曲焕章于1902年研制成功。对跌打损伤、创伤出血有很好的疗效。云南白药由名贵药材制成,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问世百年来,云南白药以其独特、神奇的功效被誉为“中华瑰宝,伤科圣药”,也由此成名于世、蜚声海外。1995年,云南白药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中药”,之后一直以国家卫生部绝密为其保存。在多年的使用中,云南白药也得到了广大使用者的认可,也是群众心中的放心产品。

1.止血:云南白药能显著缩短家兔和人的凝血时间,缩短家兔的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大鼠出血时间,能对抗肝素及双香豆素的抗凝作用。其凝血作用机制是通过使血小板膜通透性增加,引起血小板成分,包括腺苷酸和钙的释放而产生的,与凝血酶诱发的血小板反应相似,其止血作用主要来自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与其ph及血管收缩无关。

2.活血化瘀:云南白药能明显改善高分子右旋糖苷引起的微血管循环障碍,能明显减少结扎造成的大鼠下腔静脉形成的血栓及减轻血栓重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3.抗炎:云南白药总皂甙皮下注射对大鼠佐剂性多关节炎原发病变,角叉菜所致足爪肿胀,白细胞趋化性炎下模型和棉球肉芽所致肿胀,均有抑制作用,其抗炎机理一方面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组胺和前列腺素e的释放,并对抗二者引起的关节肿胀和毛细管通透性增强,另一方面则可通过促进皮质激素分泌而产生。

4.增加心肌营养性血量:用同位素8brb测定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发现云南白药可明显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30分钟进作用最强。

5.增加机体免疫功能:用放射性胶体测定,云南白药能显著增加小鼠肝腺中的放射性,即增加肝脾吞噬功能。

6.抗癌:云南白药中分离提出的两种皂甙i和vi在p-388、l-1210和9kb组织培养系统筛选试验中显示出一定抗癌活性。

冰片

辛苦,凉。

①《唐本草》:"味辛苦,微寒。"②《海药本草》:"味苦辛,微温,无毒。"③张元素:"热。"④《本经逢原》:"辛苦,温,有毒"。

归经:入心、肺经。①《纲目》:"肺、心、脾。"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二经"。

功用主治: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①《别录》:"妇人难产,取龙脑研末少许,以新汲水调服。"②《唐本草》:"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聋。明目,去目赤肤翳。"③《海药本草》:"主内外障眼,三虫,治五痔,明目,镇心,秘精。"④张元素:"治大肠脱。"⑤李杲:"治骨痛。"⑥王好古:"散心盛有热。"⑦《纲目》:"疗喉痹,脑痛,鼻息,齿痛,伤寒舌出,小儿痘陷。通诸窍,散郁火。"⑧《本草备要》:"治惊痫痰迷。"⑨《会约医镜》:"治肢节疼痛"。

选方:①治急中风目瞑牙噤,不能下药:天南星(生捣为细末)、冰片(别研)。上二味,各等分,重研细,以中指点散子,揩齿三、二十次在大牙左右,其口自开,始得下药。患者只使一字至半钱匕。(《圣济总录》开关散)②治时疾发豌豆疮及赤疮子未透,心烦狂躁,气喘,妄语:冰片一钱。细研,旋滴猪心血和丸,如鸡头肉大。每服一丸,紫草汤下,少时心神便定,得睡,疮复发透,依常将息取安。(《经验后方》)③治伏热在心,昏瞀不省,或悮服热药,搐热冒昧不知人,及疮疹倒靥黑陷:生冰片(研)半字或一字。取新杀猪心一个,取心中血同研作大丸,用新汲水少许化下,未省再服;如疮疹陷伏者,温酒化下。(《小儿药证直诀》)④治伤寒舌出过寸者:冰片半分,为末,掺之。(《夷坚志》)⑤治头目风热上攻:冰片末半两,南蓬砂末一两。频搐两鼻。(《御药院方》)⑥治头脑疼痛:冰片一钱,纸卷作拈,烧烟熏鼻,吐出痰诞即愈。(《寿域神方》)⑦治风热喉痹:灯心一钱,黄柏五分(并烧存性),白矾七分(煅过),冰片三分。为末。每以一、二分吹患处。(《濒湖集简方》)⑧治咽喉口齿新久肿痛,及久嗽痰火咽哑作痛:冰片五分,朱砂六分,玄明粉、硼砂各五钱。共研极细末,吹搽患上,甚者日搽五、六次。(《外科正宗》冰硼散)⑨治口疮咽燥:冰片三钱,黄柏三两。为末,蜜丸梧子大,每麦门冬汤下十丸。(《摘元方》)⑩治内外痔疮:冰片一、二分,葱汁化搽之(《简便单方》)。

⑾治眼赤痛,卒生浮白翳:冰片一分,雄雀粪一分。上件药,研如粉,以人乳汁一合,相合,调匀成膏,每以铜箸取少许点之。(《圣惠方》龙脑膏)⑿治酒皶鼻,赤疱注上面脸者:脑子,真酥调涂敷。(《海上方》)⒀治牙齿疼痛:冰片、朱砂。末,各少许揩之(《濒湖集简方》)。

⒁治鼻中息肉垂下者:片脑点之。(《濒湖集简方》)⒂治烫、烧伤:冰片10克,银朱5克,香油100毫升。先将香油倒入铝锅熬开,后把银朱、冰片放入,加热成红褐色,即成膏。将创面消毒后涂抹,一天一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敷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君药为人中白,降相火,消瘀血,盖咸能润下走血故也。今人病口舌诸疮,用之有效,降火之验也;臣药为白及、冰片、芝麻油和南白药,白及其性凉,味苦甘,入肺经,具补肺、止血、消肿、生肌、敛疮之效,用于治疗肺伤咳血、衄血、金疮出血、痈疽肿毒、溃疡疼痛、汤火灼伤及手足皲裂等症,外敷治创伤出血、痈肿、烫伤、疔疮等;云南白药活血化瘀,抗炎,止血,镇痛。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敷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是由外敷散药物组合物或药剂学上所说的外敷给药剂型的治疗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敷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药物组合物原料重量份组分为人中白5—100份、白及5—50份、云南白药1—20份、冰片5—50份、芝麻油5—50份。

优选为人中白10——100份、白及10—20份、云南白药2—10份、冰片10—20份、芝麻油10—20份。

最好为优选为人中白50份、白及15份、云南白药5份、冰片15份、芝麻油15份。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敷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外敷的药物组合物由人中白、白及、云南白药、冰片、芝麻油组成。

所述外敷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所述组分中药按以上的比例、配方研磨成极细的粉末,置于搪瓷或陶瓷或玻璃器皿中充分搅拌,或按外敷药剂常用方法制备后,即可用于外敷病灶。

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药物组合物提取物浓缩或浸膏后,按常规制备外敷药的方法制备而成的外敷药,还可以加入药学上可用的辅料。

所述药剂是指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外敷给药剂型。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组方的药理为:所述组分君药为人中白,降相火,消瘀血,盖咸能润下走血故也。今人病口舌诸疮,用之有效,降火之验也;臣药为白及、云南白药、冰片、芝麻油,白及其性凉,味苦甘,入肺经,具补肺、止血、消肿、生肌、敛疮之效,用于治疗肺伤咳血、衄血、金疮出血、痈疽肿毒、溃疡疼痛、汤火灼伤及手足皲裂等症,外敷治创伤出血、痈肿、烫伤、疔疮等;云南白药活血化瘀,抗炎,止血,镇痛;冰片、芝麻油通诸窍,散郁火。

本发明有以下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外敷药物组合物,其主要成分为人中白、白及、云南白药、冰片、芝麻油组成,能很快清火、镇痛、消肿、生肌、敛疮。

2、克服了目前清火、镇痛、消肿、生肌、敛疮见效慢的缺点。

3、疗效特好,无明显毒副作用。

四、临床病例报告

用药物组合物外敷治疗13例,初步结果小结如下:

1、一般资料

1.1病例选择

13例中,开水烫伤的6例、火钳烫伤的2例、火炭烫伤的3例、明火烧伤的2例。

1.2年龄:

10—20岁7例,30—40岁3例,40—50岁2例,50—60岁1例。

1.3烧烫伤患者情况

最典型的烧伤患者是李xx,女,58岁,摔跤导致火炭烫伤手指,用药物组合物外敷治疗后,患者的手指马上不痛了,外敷药物组合物十天后痊愈。

2、治疗方法:

取所述组分中药按以上的比例、配方研磨成极细的粉末,置于搪瓷或陶瓷或玻璃器皿中充分搅拌,或按外敷药剂常用方法制备后,即可用于外敷病灶。

3、治疗结果:

3.1、外敷药物组合物后,所有患者无明显副作用,有效率100%。

4、讨论:

本发明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敷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提供的外敷药物组合物,其主要成分为人中白、白及、云南白药、冰片、芝麻油组成,能很快清火、止血、镇痛、消肿、生肌、敛疮,克服了目前清火、止血、镇痛、消肿、生肌、敛疮见效慢的缺点,疗效特好,无明显毒副作用。

5、结论

本发明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敷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提供的外敷药物组合物,有效率100%,且疗效好,疗程短,无明显副作用,是相当理想的治疗烧烫伤外敷的首选药物。

6、注意事项

外敷的药物组合物期间一定不要食用攻发食品。

7、禁忌

不详。

本发明一种治疗烧烫伤的外敷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不能与其他中西药同时使用。

典型病例1

李xx,女,58岁,摔跤导致火炭烫伤手指,用药物组合物外敷治疗后,患者的手指马上不痛了,外敷药物组合物十天后痊愈。

典型病例2

李xx,男,20岁,大学生,用热水瓶在食堂接开水时烫伤左脚,用药物组合物外敷治疗后,患者的左脚马上不痛了,外敷药物组合物七天后痊愈。

典型病例3

刘xx,男,25岁,烧电焊时烫伤手臂,用药物组合物外敷治疗后,患者的手指马上不痛了,外敷药物组合物十天后痊愈。

典型病例4

邓xx,女,55岁,煎炸食品时被热油,烫伤手臂,用药物组合物外敷治疗后,患者的手指马上不痛了,外敷药物组合物十天后痊愈。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取所述组分中药研磨成极细的粉末,置于搪瓷或陶瓷或玻璃器皿中充分搅拌,或按外敷药剂常用方法制备后,即可用于外敷病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