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胚芽保湿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78272发布日期:2018-06-02 02:47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湿乳领域,特别是一种小麦胚芽保湿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秋冬季节,天气干燥,人体肌肤容易出现起皮、瘙痒的症状,尤其是面部肌肤,经风吹后症状更明显,因此需要使用保湿的护肤品来调节肌肤的湿润度,保养肌肤。而且肌肤缺水还容易引起衰老,因此需引起重视。市场上的保湿乳液种类很多,其配方不同,所能达到的保湿效果就不一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小麦胚芽保湿露及其制备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麦胚芽保湿露,其配方包括如下组分:橄榄油,蜂蜜,玫瑰花提取物,小麦胚芽提取物,十六醇,透明质酸,保湿酊,防腐剂,去离子水。

其配方按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小麦胚芽提取物:32-65,橄榄油: 4-6,蜂蜜:3-5,玫瑰花提取物:1-2,,十六醇:2-3,透明质酸: 2-3,保湿酊:1-2,防腐剂:0.8-1.2,去离子水余量。

其配方按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小麦胚芽提取物:50,橄榄油:5,蜂蜜:4,玫瑰花提取物:1.5,,十六醇:2.5,透明质酸:2.5,保湿酊:1.5,防腐剂:1,去离子水余量。

一种小麦胚芽保湿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小麦胚芽浸泡在去离子水中,并加热至45-50度,离心搅拌30分钟,过滤提取获得小麦胚芽提取物;

步骤2)在小麦胚芽提取物中,加入相应比例的蜂蜜、橄榄油、玫瑰花提取物,相互混合并搅拌30分钟;

步骤3)加入十六醇,透明质酸,保湿酊,防腐剂并混合,减压蒸馏,醇提回流提取1-2小时、获得小麦胚芽保湿露成品。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小麦胚芽保湿露,采用小麦胚芽作为住原料,利用小麦粉对人体皮肤的养护性能更好的促进皮肤对水份的吸收,并且保湿锁水效果明显,让肌肤保湿滋润,使皮肤柔软,延缓衰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具体描述:

一种小麦胚芽保湿露,其配方包括如下组分:橄榄油,蜂蜜,玫瑰花提取物,小麦胚芽提取物,十六醇,透明质酸,保湿酊,防腐剂,去离子水;

其配方按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小麦胚芽提取物:32-65,橄榄油: 4-6,蜂蜜:3-5,玫瑰花提取物:1-2,,十六醇:2-3,透明质酸: 2-3,保湿酊:1-2,防腐剂:0.8-1.2,去离子水余量。

小麦胚芽又称麦芽粉、胚芽,金黄色颗粒状。麦芽是小麦发芽及生长的器官之一,约占整个麦粒的2.5%,含丰富的维他命E、B1及蛋白质,营养价值非常的高。胚芽是小麦生命的根源,是小麦中营养价值最高的部分。天然有机小麦胚芽萃取的精华为主要功效成分,品质温和安全,无添加任何化学有害物质,滋润补水改善孕期皮肤问题。

实施例1

一种小麦胚芽保湿露,其配方包括如下组分:橄榄油,蜂蜜,玫瑰花提取物,小麦胚芽提取物,十六醇,透明质酸,保湿酊,防腐剂,去离子水。

其配方按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小麦胚芽提取物:50,橄榄油:5,蜂蜜:4,玫瑰花提取物:1.5,,十六醇:2.5,透明质酸:2.5,保湿酊:1.5,防腐剂:1,去离子水余量。

实施例2

一种小麦胚芽保湿露,其配方包括如下组分:橄榄油,蜂蜜,玫瑰花提取物,小麦胚芽提取物,十六醇,透明质酸,保湿酊,防腐剂,去离子水。

其配方按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小麦胚芽提取物:65,橄榄油:6,蜂蜜:5,玫瑰花提取物:2,十六醇:3,透明质酸:3,保湿酊:2,防腐剂:1.2,去离子水余量;

实施例3

一种小麦胚芽保湿露,其配方包括如下组分:橄榄油,蜂蜜,玫瑰花提取物,小麦胚芽提取物,十六醇,透明质酸,保湿酊,防腐剂,去离子水。

其配方按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小麦胚芽提取物:32,橄榄油:4,蜂蜜:3,玫瑰花提取物:1;十六醇:2,透明质酸:2,保湿酊:1,防腐剂:0.8;去离子水余量。

实施例4

一种小麦胚芽保湿露,其配方包括如下组分:橄榄油,蜂蜜,玫瑰花提取物,小麦胚芽提取物,十六醇,透明质酸,保湿酊,防腐剂,去离子水;

其配方按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小麦胚芽提取物:60,橄榄油:

4.5,蜂蜜:4.5,玫瑰花提取物:2,十六醇:2,透明质酸:2,保湿酊:2,防腐剂:1,去离子水余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小麦胚芽保湿露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小麦胚芽浸泡在去离子水中,并加热至45-50度,离心搅拌30分钟,过滤提取获得小麦胚芽提取物;

步骤2)在小麦胚芽提取物中,加入相应比例的蜂蜜、橄榄油、玫瑰花提取物,相互混合并搅拌30分钟;

步骤3)加入十六醇,透明质酸,保湿酊,防腐剂并混合,减压蒸馏,醇提回流提取1-2小时、获得小麦胚芽保湿露成品。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