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62204发布日期:2018-06-01 08:20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疫病防治抗病中药组合物,特别是涉及抗病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背景技术:

由于养蛇业发展不断走向规模化、集约化,养蛇数量的增加,使蛇类动物皮肤病的发生越来越常见,并成为养蛇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尤其是在冬眠过后和雨季来临,各种寄生虫和细菌也会大量繁殖,再加之气温较高、湿度加大、蛇生存空间狭窄以及营养不平衡等诸多原因,造成蛇类动物皮肤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死亡率也不同程度的上升。蛇类动物皮肤病是蛇的皮肤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后,其形态、结构和功能均发生变化,产生的病理过程,引起蛇皮肤痉痒、蜕皮、结痴和皮肤异常变化疾病的统称,也是养蛇生产过程中影响蛇生长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直接影响蛇的成活率和蛇场的经济效益,是当前养蛇业发展的一个顽症,备受养蛇界的重视和关注。

目前,对于蛇类动物的疫病,很多养殖户基本都是通过注射药物进行控制,或者通过将治疗药物放入饲料中喂养,以达到控制病情,降低死亡率的目的。但是,通过注射药物或是饲喂添加有治疗药物的饲料,通常使蛇类动物体内存有药物残留,危害消费者的健康。因此,本发明利用抗病中药组合物,进行体外喷淋,并利用抗病中药组合物提前做好疫病预防;以降低蛇类动物的发病率,提高成活率,避免直接注射药物导致药物残留体内的现象。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抗病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通过对蛇类动物进行体外喷淋处理,并利用抗病中药组合物提前做好疫病预防;以达到降低蛇类动物的发病率,提高成活率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抗病中药组合物通过制备中药抗病液、制备添加剂、将所述中药抗病液和添加剂及细食盐和水混合,制备得到。

所述抗病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中药抗病液:

S11:将黄芪、柴胡、藿香、地锦草、大蒜、鱼腥草、儿茶按重量份去除水分至≤10%;

所述黄芪、柴胡、藿香、地锦草、大蒜、鱼腥草、儿茶的重量份数分别为:黄芪10-14份、柴胡8-10份、藿香5-9份、地锦草3-5份、大蒜8-10份、鱼腥草6-9份、儿茶3-5份;

S12:将步骤S11去除水分的黄芪、柴胡、藿香、地锦草、大蒜、鱼腥草、儿茶进行粉碎混合,加入500-600份水,进行提取,接着滤渣,得到滤液,再将滤液浓缩成45℃下相对密度为1.5-2.5的中药抗病液;

S2:制备添加剂:

S21:取羟甲基纤维素、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5-硝基愈创木酚钾,在28-35℃温度下进行超声波处理15-20min,得到添加剂A;

S22:取薄荷脑、冰片按(1-3):(0.5-1)的比例,在20-25℃温度下粉碎混合,得到添加剂B;

S3:制备抗病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取细食盐8-10份、水80-95份、中药抗病液25-35份、添加剂A3-7份、添加剂B1.5-3.5份,在25-30℃温度下搅拌20-30min,再进行微波处理5-10min,得到抗病中药组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2的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3-15(W/V),微波功率200-250W,提取温度75-85℃,提取时间1-1.4h。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1羟甲基纤维素、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5-硝基愈创木酚钾的比例为(2-4):(2.5-4.5):(1-3)。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1的超声波功率为35-50W。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搅拌速度为120-240r/min;所述微波功率为100-150W。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抗病中药组合物的用途,即所述抗病中药组合物用于防治蛇的皮肤病和大屁股病。

进一步地,将所述抗病中药组合物与蛇床的垫料混合均匀,或者将所述抗病中药组合物喷洒于蛇整个身体,或者同时将所述抗病中药组合物与蛇床的垫料混合均匀和将所述抗病中药组合物喷洒于蛇整个身体。

进一步地,将所述抗病中药组合物喷洒于蛇整个身体前,先向蛇喷水5-8min;所述抗病中药组合物的使用量为10-12ml/斤。

进一步地,所述抗病中药组合物与蛇床垫料混合过程中,抗病中药组合物的用量为0.5-0.8L/m3;所述蛇床垫料的含水量为15-2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包括:

1、由实施例1-3和对照组的数据可见,在饲养水律蛇过程中,使用实施例1-3的抗病中药组合物,成活数和成活率显著提高,发病数和发病率明显减低。

2、黄芪、柴胡、藿香在中药抗病液中起到主要的抗病作用,增加这三味药可降低发病率;可能是因为黄茂中含有黄茂皂能够在体外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抗体生成;柴胡中含有柴胡皂苷、甘草酸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能够有效调节机体的免疫力;藿香具有极强的杀菌效果,可预防疾病;所以三者通过提取的方法提取所含的有效物质,相互搭配使用,达到杀菌消毒,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效果,从而降低发病率。

3、添加剂A和添加剂B在抗病中药组合物中起到协调作用,协同提高了成活数和成活率,降低了发病数和发病率,这可能是:①所述添加剂A具有极强的分散性能,含有亲水端,能使添加剂B及中药抗病液减少絮凝的几率,促进添加剂B、中药抗病液粒子快速分散在水中;②所述添加剂B具有透皮微渗效果,且主要以游离和酯的状态存在,增强其余添加剂A的融合,使得抗病中药组合物喷洒在蛇身上时,可以迅速扩散,并透过皮肤渗透到内表层,从外到内的达到抑制病菌的效果,从而降低发病率,提高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单位“10-12ml/斤”表示:每重1斤的蛇使用抗病中药组合物的量为10-12ml;单位“0.5-0.8L/m3”表示:每立方米的垫料使用抗病中药组合物的量为0.5-0.8L。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通过以下实施例加以说明,这些实施例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抗病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中药抗病液:

S11:将黄芪10-14份、柴胡8-10份、藿香5-9份、地锦草3-5份、大蒜8-10份、鱼腥草6-9份、儿茶3-5份,去除水分至≤10%;

S12:将步骤S11去除水分的黄芪、柴胡、藿香、地锦草、大蒜、鱼腥草、儿茶进行粉碎混合,加入500-600份水,在料液比为1:13-15(W/V)、微波功率为200-250W、提取温度为75-85℃、提取时间为1-1.4h条件下进行提取,接着滤渣,得到滤液,再将滤液浓缩成45℃下相对密度为1.5-2.5的中药抗病液;

S2:制备添加剂:

S21:取羟甲基纤维素、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5-硝基愈创木酚钾,在28-35℃温度、超声波功率为35-50W条件下进行超声波处理15-20min,得到添加剂A;

所述羟甲基纤维素、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5-硝基愈创木酚钾的比例为(2-4):(2.5-4.5):(1-3);

S22:取薄荷脑、冰片按(1-3):(0.5-1)的比例,在20-25℃温度下粉碎混合,得到添加剂B;

S3:制备抗病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取细食盐8-10份、水80-95份、中药抗病液25-35份、添加剂A3-7份、添加剂B1.5-3.5份,在25-30℃温度、搅拌速度为120-240r/min条件下搅拌20-30min,然后微波功率为100-150W,微波5-10min,得到抗病中药组合物。

上述抗病中药组合物用于防治蛇的皮肤病和大屁股病;

即将所述抗病中药组合物与蛇床的垫料混合均匀,或者将所述抗病中药组合物喷洒于蛇整个身体,或者同时将所述抗病中药组合物与蛇床的垫料混合均匀和将所述抗病中药组合物喷洒于蛇整个身体;

所述抗病中药组合物喷洒于蛇整个身体前,先向蛇喷水5-8min;所述抗病中药组合物的使用量为10-12ml/斤;

所述抗病中药组合物与蛇床垫料混合过程中,抗病中药组合物的用量为0.5-0.8L/m3;所述蛇床垫料的含水量为15-20%。

实施例1:

抗病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中药抗病液:

S11:将黄芪10份、柴胡8份、藿香5份、地锦草3份、大蒜8份、鱼腥草6份、儿茶3份去除水分至≤10%;

S12:将步骤S11去除水分的黄芪、柴胡、藿香、地锦草、大蒜、鱼腥草、儿茶进行粉碎混合,加入500份水,在料液比为1:13(W/V)、微波功率为200W、提取温度为75℃、提取时间为1h条件下进行提取,接着滤渣,得到滤液,再将滤液浓缩成45℃下相对密度为1.5的中药抗病液;

S2:制备添加剂:

S21:取羟甲基纤维素、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5-硝基愈创木酚钾,在28℃温度、超声波功率为35W条件下进行超声波处理15min,得到添加剂A;

所述羟甲基纤维素、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5-硝基愈创木酚钾的比例为2:2.5:1;

S22:取薄荷脑、冰片按1:0.5的比例,在20℃温度下粉碎混合,得到添加剂B;

S3:制备抗病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取细食盐8份、水80份、中药抗病液25份、添加剂A3份、添加剂B1.5份,在25℃温度、搅拌速度为120r/min条件下搅拌20min,然后微波功率为100W,微波5min,得到抗病中药组合物。

上述抗病中药组合物用于防治蛇的皮肤病和大屁股病;在制备蛇床垫料过程中,将喷淋液按0.5-0.8L/m3的量与蛇床垫料混合均匀,得到的混合垫料含水量为15-20%。

实施例2:

抗病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中药抗病液:

S11:将黄芪12份、柴胡9份、藿香7份、地锦草4份、大蒜9份、鱼腥草7.5份、儿茶4份,去除水分至≤10%;

S12:将步骤S11去除水分的黄芪、柴胡、藿香、地锦草、大蒜、鱼腥草、儿茶进行粉碎混合,加入550份水,在料液比为1:14(W/V)、微波功率为230W、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1-1.2h条件下进行提取,接着滤渣,得到滤液,再将滤液浓缩成45℃下相对密度为2.0的中药抗病液;

S2:制备添加剂:

S21:取羟甲基纤维素、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5-硝基愈创木酚钾,在28-35℃温度、超声波功率为45W条件下进行超声波处理18min,得到添加剂A;

所述羟甲基纤维素、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5-硝基愈创木酚钾的比例为3:3.5:2;

S22:取薄荷脑、冰片按2:0.8的比例,在22℃温度下粉碎混合,得到添加剂B;

S3:制备抗病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取细食盐9份、水90份、中药抗病液30份、添加剂A5份、添加剂B2.5份,在27℃温度、搅拌速度为180r/min条件下搅拌25min,然后微波功率为120W,微波8min,得到抗病中药组合物。

上述抗病中药组合物用于防治蛇的皮肤病和大屁股病;在饲养蛇过程中,即蛇破壳10-15d、饲养1-3个月、饲养6-9个月定期按10-12ml/斤的喷洒量将抗病中药组合物喷洒于蛇整个身体;且喷洒抗病中药组合物前先向蛇喷水5-8min;若发现出现皮肤病或大屁股病症状则需间隔3-5d喷洒一次抗病中药组合物,以达到治疗的效果,降低发病率。

实施例3:

抗病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中药抗病液:

S11:将黄芪14份、柴胡10份、藿香9份、地锦草5份、大蒜10份、鱼腥草9份、儿茶5份,去除水分至≤10%;

S12:将步骤S11去除水分的黄芪、柴胡、藿香、地锦草、大蒜、鱼腥草、儿茶进行粉碎混合,加入600份水,在料液比为1:15(W/V)、微波功率为250W、提取温度为85℃、提取时间为1.4h条件下进行提取,接着滤渣,得到滤液,再将滤液浓缩成45℃下相对密度为2.5的中药抗病液;

S2:制备添加剂:

S21:取羟甲基纤维素、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5-硝基愈创木酚钾,在35℃温度、超声波功率为50W条件下进行超声波处理20min,得到添加剂A;

所述羟甲基纤维素、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5-硝基愈创木酚钾的比例为4:4.5:3;

S22:取薄荷脑、冰片按3:1的比例,在25℃温度下粉碎混合,得到添加剂B;

S3:制备抗病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取细食盐10份、水80-95份、中药抗病液35份、添加剂A7份、添加剂B3.5份,在30℃温度、搅拌速度为240r/min条件下搅拌30min,然后微波功率为150W,微波10min,得到抗病中药组合物。

上述抗病中药组合物用于防治蛇的皮肤病和大屁股病;上述蛇用疫病防治喷淋液的使用方法为:在制备蛇床垫料过程中,将喷淋液按0.5-0.8L/m3的量与蛇床垫料混合均匀,得到的混合垫料含水量为15-20%;在饲养蛇过程中,即蛇破壳10-15d、饲养1-3个月、饲养6-9个月定期按10-12ml/斤的喷洒量将喷淋液喷洒于蛇整个身体;且喷洒喷淋液前先向蛇喷水5-8min;若发现出现皮肤病或大屁股病症状则需间隔3-5d喷洒一次喷淋液,以达到治疗的效果,降低发病率。

对比例1:

对比例1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3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

所述中药抗病液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地锦草5份、大蒜10份、鱼腥草9份、儿茶5份;

所述中药抗病液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1)将地锦草、大蒜、鱼腥草、儿茶按重量份去除水分至≤10%;

(2)将步骤(1)去除水分的地锦草、大蒜、鱼腥草、儿茶进行粉碎混合,加入600份水,在料液比为1:15(W/V),微波功率为250W,提取温度为85℃,提取时间为1.4h,接着滤渣,得到滤液,再将滤液浓缩成45℃下相对密度为2.5的中药抗病液;

其他工艺与实施例3的工艺相同。

对比例2

对比例2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3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抗病中药组合物的原料中缺少添加剂A、添加剂B;

其他工艺与实施例3的工艺相同。

对比例3:

对比例3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3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抗病中药组合物的原料中缺少添加剂A;

其他工艺与实施例3的工艺相同。

对比例4:

对比例4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3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抗病中药组合物的原料中缺少添加剂B;

其他工艺与实施例3的工艺相同。

试验例:

取640条刚破壳15日的水律蛇分成8组,每组80条,其中7组水律蛇在饲养过程中分别采用实施例1-3和对比例1-4的抗病中药组合物进行疫病防治;余下1组水律蛇作为对照组除不喷洒本发明的抗病中药组合物外,其他饲养管理方式与另外7组的都一样。饲养10-12个月后,水律蛇的死亡数、发病数、成活率、发病率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1)由实施例1-3和对照组的数据可见,在饲养水律蛇过程中,使用实施例1-3的抗病中药组合物,成活数和成活率显著提高,发病数和发病率明显减低。

(2由对比例1和实施例3可知,黄芪、柴胡、藿香中药抗病液中起到主要的抗病作用,增加这三味药可降低发病率;可能是因为黄茂中含有黄茂皂能够在体外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抗体生成;柴胡中含有柴胡皂苷、甘草酸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能够有效调节机体的免疫力;藿香具有极强的杀菌效果,可预防疾病;所以三者通过提取的方法提取所含的有效物质,相互搭配使用,达到杀菌消毒,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效果,从而降低发病率。

(3)由实施例3和对比例2-4可知,添加剂A和添加剂B在抗病中药组合物中起到协调作用,协同提高了成活数和成活率,降低了发病数和发病率,这可能是:①所述添加剂A具有极强的分散性能,含有亲水端,能使添加剂B及中药抗病液减少絮凝的几率,促进添加剂B、中药抗病液粒子快速分散在水中,提升中药抗病剂的抗病物质均匀分散在水中;②所述添加剂B具有透皮微渗效果,且主要以游离和酯的状态存在,增强其余添加剂A的融合,使得抗病中药组合物喷洒在蛇身上时,可以迅速扩散,并透过皮肤渗透到内表层,从外到内的达到抑制病菌的效果,从而降低发病率,提高成活率。

以上内容是结合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其还可以对这些已描述的实施例做出若干替代或变型,而这些替代或变型方式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