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折复位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6408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骨折复位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一种人体骨折复位固定装置,特别适用于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属股骨颈囊外骨折的一种,由于骨折部位为松质骨,远侧骨折片薄弱,因之在复位治疗方面,不同于其它类型的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以往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外展骨牵引疗法,即在股骨髁上与股骨干垂直穿一骨圆针,在骨圆针两端套上牵引弓,再用人体重量的1/7至1/8的重量通过牵引器弓外展牵引于病床上。此方法的缺点是固定时间长,骨折部位愈合慢,患肢功能恢复差。由于患者卧床时间长,所以容易发生合并症,如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静脉炎、静脉栓塞等,特别是老年患者更容易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粗隆间骨折复位固定装置,它不但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而且对患肢损伤小,愈合快,固定周期短,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医师的劳动强度。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固定板(4)与仰角固定板(1)上各有两个相对应的滑槽,在滑槽中各有一个限位螺母(2)将两个固定板连结在一起,但又可以相对横向移动。在两个固定板上各装夹二至三枚锯齿形螺纹针(6)。
在仰角固定板(1)上开有两个方形孔和一个长形孔,在固定板(4)上开有两个长形孔。锯齿形螺纹针(6)是通过空心锁紧螺母(3)及梯形螺纹螺母(5)装夹在上述各孔中。
固定板(4)的横断面可以为平板形,也可以为弧形。以弧形为最佳,若做成弧形时,其弧度的大小与人体下肢相吻合;仰角固定板(1)相对固定板(4)外仰45°至55°,这样,装夹在仰角固定板(1)上的锯齿形螺纹针(6)与股骨干夹角即与人体解剖股骨干颈角的度数相符。
仰角固定板(1)上的方形孔相对于滑槽可偏向一侧,当固定板(4)相对于仰角固定板(1)移动到一侧时,装夹在仰角固定板(1)上的锯齿形螺纹针(6)即与装夹在固定板(4)上的锯齿形螺纹针(6)形成6°至15°的夹角,这于人体解剖股骨颈前倾角相符。由于仰角固定板(1)上的两个方形孔水平处于同一弧面上,所以装夹其上的两枚锯齿形螺纹针(6)在股骨颈部位形成交叉,使骨折部位的固定达到理想的效果。另外,锯齿形螺纹针(6)穿入骨质的一端为锯齿形螺纹,所以固定牢靠,不易滑脱。
结合附图更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情况使用时,首先将骨折部位局部麻醉或腰水麻醉,让患者仰卧于骨牵引床上,将双足用石膏绷带固定于牵引臂的足支持架上,牵引双下肢,患肢外展25°至30°,内旋10°至20°,骨折端即可复位。拍患部正侧位X光片,以了解复位情况,必要时调整牵引方向及内旋角度,使复位良好。然后即从大粗隆下窝处经皮向股骨头颈方向交叉穿入2至3枚锯齿形螺纹针(6),然后用梯形螺纹螺母(5)及空心锁紧螺母(3)将上述所穿入的锯齿形螺纹针(6)依次固定在固定板(4)与仰角固定板(1)上。酒精纱布包敷穿针部位,最后拍片检查固定情况。
使用本实用新型在对患肢固定后,患者可早期离床活动,所以对患肢的愈合及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骨折复位固定装置,其特征是由相互连接又可相对移动的仰角固定板(1)与固定板(4)及装夹其上的数枚锯齿形螺纹针(6)所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板(4)与仰角固定板(1)通过限位螺母(2)相连接处各有一对滑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仰角固定板(1)上有两个方形孔及一个长形孔;固定板(4)上有两个长形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锯齿形螺纹针(6)是通过空心锁紧螺母(3)及梯形螺纹螺母(5)装夹在各个方形孔中。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板(4)与仰角固定板(1)具有与人体下肢对应部位相吻合的弧度。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仰角固定板(1)相对于固定板(4)外仰45°~55°。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仰角固定板(1)上的方形孔相对于滑槽偏向一侧。
8.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锯齿形螺纹针(6)的一端螺纹是锯齿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体骨折复位固定装置,特别是适用于复位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该装置是一对相互连结又可相对滑动的固定板及装夹于固定板上的数枚锯齿形螺纹针所组成。它不但可以牢靠的固定骨折部位,而且无需患者卧床牵引,从而避免了患者可能发生的多种并发症。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对患肢损伤小,愈合快,固定周期短,是一种理想的骨折复位固定装置。
文档编号A61B17/58GK2062610SQ9020022
公开日1990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1990年1月6日 优先权日1990年1月6日
发明者刘贵启 申请人:刘贵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