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成分分离容纳装置和多血小板血浆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8531207阅读:来源:国知局
,血液储存容器21的下端部,在第I实施方式中,由底帽盖210构成,但血液储存容器21的下端部也可以是将构成侧面的具有可挠性的构件熔敷、封止在下端部而形成。
[0169]另外,也可以用构成侧面的具有可挠性的构件来构成底帽盖210。
[0170]如此,通过用具有可挠性的构件构成底帽盖210,血液储存容器21由于压力调整空间26的加压而在下端部容易变形,可以更容易地进行血液成分向成分容纳部3的导出。
[0171]另外,血液成分从血液储存容器21向成分容纳容器31的移送,在第I实施方式中,通过对压力调整空间加压,使血液储存容器21变形来进行,但也可以通过从通气路38抽吸空气,使成分容纳容器31内和与其连通的血液储存容器21内负荷负压,使血液储存容器21变形来进行。
[0172]另外,第I实施方式中,成分容纳容器31由侧面具有可挠性的材料构成,但也可以由硬质构件构成。
[0173]另外,注入孔29,在第I实施方式中被设置在第I帽盖23,但也可以被设置在第I容纳容器22的侧面。
[0174]另外,血液储存容器21、成分容纳容器31的下端部,在第I实施方式中,以与第I容纳容器22、第2容纳容器32各自的内侧离间的方式构成,但两者也可以是通过对接或嵌合等设备被固定这样的构成。
[0175]另外,也可以是在血液储存容器21的下端部与第I容纳容器22的底部之间、以及成分容纳容器31的下端部与第2容纳容器32的底部之间配置隔板(无图示)这样的构成。
[0176]如果是上述构成,则在本装置的血液成分分离操作中的离心分离工序时,能够减轻血液储存容器21、成分容纳容器31各自负载的荷重。
[0177]另外,在成分导出路28、连结管4或成分导入路37的任一者的中空部分,也可以介在配置有血球除去过滤器(无图示)。由此,可以用血球除去过滤器捕捉血液储存容器21中的血球成分,可以防止血球成分混入成分容纳容器31。
[0178]另外,第3实施方式中,在血液导入工序SI和第一分离工序S2中分离血液储存部2和成分容纳部3,在之后的工序中,连结血液储存部2和成分容纳部3,但并不限于此。即,例如,也可以在移送工序S3中将一端血液储存部2和成分容纳部3连结后,在第二分离工序S4中再次分离血液储存部2和成分容纳部3,进而之后,在浓缩工序S5中分离血液储存部2和成分容纳部3。由此,不仅第一分离工序S2,在第二分离工序S4中也仅血液储存部2被置于离心分离机。这时,通过在成分容纳部侧管42上也设置夹板,可以根据需要封闭成分容纳部侧管42的流路。
[0179]另外,第3实施方式中,在血液导入口 52上连接气缸来导入血液,但不限于此。即,也可以通过能够与气缸连接构件52连接的注射针等,在血液导入口 52上连接容纳有血液的血液袋。
[0180][符号说明]
[0181]I血液成分分离容纳装置
[0182]2血液储存部
[0183]21血液储存容器
[0184]22第I容纳容器
[0185]23第I帽盖
[0186]24第I连接部
[0187]25第2连接部
[0188]26压力调整空间
[0189]27血液导入路
[0190]28成分导出路
[0191]29注入孔
[0192]240缩径部
[0193]240a 凸曲面
[0194]3成分容纳部
[0195]31成分容纳容器
[0196]32第2容纳容器
[0197]33第2帽盖
[0198]34成分采取口
[0199]35第3连接部
[0200]36第4连接部
[0201]37成分导入路
[0202]371金属针(返送管)
[0203]38通气路
[0204]4,4A 连结管
[0205]41血液储存部侧管
[0206]42成分容纳部侧管
[0207]43连接器
[0208]5,5A采血管(血液导入管)
[0209]51混注口(抗凝固剂导入部)
[0210]52血液导入口
[0211]6夹板(阻挡设备)
[0212]7通气管
【主权项】
1.血液成分分离容纳装置,为具备:储存血液的血液储存部,容纳储存在该血液储存部中的所述血液的一部分成分的成分容纳部,以及无菌地连结该血液储存部与该成分容纳部的连结管的血液成分分离容纳装置, 所述血液储存部包括:具有可挠性的筒状的血液储存容器,向该血液储存容器导入所述血液的血液导入路,以及从所述血液储存容器中导出所述血液的一部分成分的成分导出路, 所述成分容纳部包括:将从所述血液储存容器中导出的所述血液的一部分成分导入的成分导入路、以及返送管,所述返送管从所述成分导入路向所述成分容纳部的内部空间延伸、能够将容纳在所述成分容纳部的所述血液的一部分成分向所述血液储存容器返送, 所述连结管连结所述成分导出路和所述成分导入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容纳装置,进一步具备设置于所述连结管的、阻挡所述连结管内的所述血液的一部分成分移动的阻挡设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容纳装置,所述连结管具备: 一端侧与所述血液储存部连接的血液储存部侧管、 一端侧与所述成分容纳部连接的成分容纳部侧管、以及 可装卸地连结所述血液储存部侧管和所述成分容纳部侧管的连接器。
4.如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容纳装置,进一步具备: 与所述血液导入路连接的血液导入管、以及 设置于所述血液导入管的、向所述血液储存容器导入抗凝固剂的抗凝固剂导入部。
5.如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容纳装置,进一步具备: 前端侧与所述血液导入路连接的血液导入管、以及 设置于所述血液导入管的基端侧的血液导入口。
6.如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容纳装置,所述返送管由硬质的构件构成。
7.如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容纳装置,在所述血液储存容器的一端侧形成有开口, 所述血液储存部进一步具备:嵌合于所述血液储存容器的开口并密闭该血液储存容器的第I帽盖, 所述血液导入路和所述成分导出路设置于所述第I帽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容纳装置,所述血液储存部进一步具备:容纳所述血液储存容器并在一端形成有开口的筒状的第I容纳容器, 所述第I容纳容器的开口被所述第I帽盖嵌合而密闭, 在所述血液储存容器的外侧与所述第I容纳容器的内侧之间形成压力调整空间,该压力调整空间是独立于所述血液储存容器的内部空间的空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容纳装置,所述血液储存部具备:能够将流体注入所述压力调整空间的注入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容纳装置,进一步具备:连结于所述注入孔的、将流体注入所述压力调整空间的注入设备,所述血液储存容器因被注入的所述流体而发生变形。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容纳装置,所述注入孔设置于所述第I帽至ΠΠ O
12.如权利要求1?11的任一项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容纳装置,所述成分容纳部具备: 在一端具有开口的筒状的成分容纳容器, 容纳该成分容纳容器且在一端具有开口的筒状的第2容纳容器,以及 与所述成分容纳容器中的开口连接并且与所述第2容纳容器中的开口嵌合的第2帽至ΠΠ O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容纳装置,所述成分容纳部具有使空气在所述成分容纳容器内出入的通气路,在该通气路上进一步连结有具备通气过滤器的通气管。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容纳装置,所述成分容纳容器在底面部具备成分采取口,所述底面部是与该成分容纳容器的设置有开口的一端不同的端部。
15.如权利要求1?14的任一项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容纳装置,所述血液储存部和前述成分容纳部具有能够独立的形状。
16.如权利要求7?15的任一项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容纳装置,所述第I帽盖进一步具备:该第I帽盖的下面向上面侧凹陷而形成的、并且从该第I帽盖的下端侧向上端逐渐缩径的缩径部, 所述成分导出路与所述缩径部的上端部连接, 所述缩径部中的从所述成分导出路与所述缩径部的连接部分朝向所述第I帽盖的下端侧的面,由向下方凸出的凸曲面构成。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口,所述缩径部的高度方向的截面由圆弧状的曲线构成。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血液成分移送用口,与所述缩径部的所述高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具有圆形状。
19.如权利要求16?18的任一项所述的血液成分移送用口,所述缩径部的上端部的角度为10度?60度。
20.多血小板血浆的制造方法,为使用权利要求1?19的任一项所述的血液成分分离容纳装置进行的多血小板血浆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工序: 血液导入工序,通过所述血液导入路,将血液导入所述血液储存容器; 第一分离工序,将在所述血液导入工序中被导入所述血液储存容器的所述血液,分离成包含血浆和血小板的成分与其他成分; 移送工序,通过对所述血液储存容器加压而使其变形为将要挤破,从而将在所述第一分离工序中被分离的所述包含血浆和血小板的成分通过所述连结管无菌且气密地移送到所述成分容纳部; 第二分离工序,将在所述移送工序中被移送到所述成分容纳部的所述包含血浆和血小板的成分,分离成包含血浆的上层与包含血小板的下层; 浓缩工序,通过将所述血液储存容器的形状复原,将在所述第二分离工序中被分离的所述上层通过所述连结管而返送至所述血液储存容器,将所述下层中所含的血小板浓缩。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能够更简易且无菌地对多血小板血浆进行分离、容纳的血液成分分离容纳装置和多血小板血浆的制造方法。涉及具备血液储存部(2)、容纳血液的部分成分的成分容纳部(3)和连结血液储存部(2)与成分容纳部(3)的连结管(4)的血液成分分离容纳装置(1),血液储存部(2)具备具有可挠性的筒状的血液储存容器(21)、向血液储存容器21导入血液的血液导入路(27)、和从血液储存容器(21)中导出血液的部分成分的成分导出路(28),成分容纳部(3)具备:将从血液储存容器(21)导出的血液的部分成分导入的成分导入路(37)和金属针(371),金属针(371)从成分导入路(37)向成分容纳部(3)的内部空间延伸,将容纳在成分容纳部(3)中的血液的部分成分向血液储存容器(21)返送。
【IPC分类】A61P17-16, A61P17-02, A61K35-19, A61M1-02, A61P19-08
【公开号】CN104853786
【申请号】CN201380065203
【发明人】冈本恭典, 田中圣真, 绪方花澄
【申请人】株式会社Jms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11日
【公告号】WO2014092115A1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